登陆注册
4724700000014

第14章 澡雪春秋(3)

所以,对于后世阐释的已成典范的孔子,我习惯于抱着一份敬重的怀疑。孟子表白“愿学孔子”,且将圣人的信念充实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积极理想;司马迁《史记》更是随文庙匾上的字是:师道尊严。似概括孔子而今薪火相传的文化传统。陕西韩城。2000年。处证引孔子言日,并专列《孔子世家》而记史明志,那段太史公自述的话让人读之动容:“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札器,诸生以习礼其家,只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朱子语类》中说孔子已干脆用圣人指代,“圣人贤于尧舜处,却在于收拾累代圣人之典章礼乐制度义理以垂于世”(卷三六),而卷九三中朱熹直接感叹:“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近代如五四运动先驱李大钊在其《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里仍用了三个“确足”来表述自己对这个文化圣人的态度,他说:“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代表其社会时代之道德。”在此文中,他还进一步表明了对传统反思的立场是“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1917年2月4日的《甲寅》月刊有其那段文化事件的历史性,然而李文此语却经起了时间的恒久考验。如此,两千年内,孔子与圣人两个语词可以互换,二者也是互义的。只是那时活着的孔子并不是一个人所推崇的成功者。相反,他是一个于当时代而言的失败者。像堂.吉诃德一样,奔走一圈,仍回原地,在路上与风车作战,格格不入于那个时代,却一定要为那个时代提出一种秩序,提供一种理性,一种结构,一种为仁的道义。

因为这个,所以苦找到了他。在他追寻仁的一生里,苦也附体于他,挥之难去。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财富。

读古史,时常念及春秋时代的人大多都透着一种洒脱,一种来去由已的自由,现在知道那自由源于对一己责职的认定,源于对一己立场的自知,这种责职自知的基础就是“不苟”。凡事都有界限,大事更其如此。小时读书竟不太懂得古时之人为什么说着说着意见不合了就割席而坐,现在懂了他们的标准。在孔子心目中,济世是一个大理想,但比这理想更重的是节的不能违范。不能僭越。那时,相统一的不光是人与文,理想的内涵与实现理想的手段也是如此叠合在一起!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996年深秋,11月,在曲阜我拜谒了与孔子有关的三个圣地——他出生的地方,他安眠的地方,后人祭奠他的地方。三处相距不远。而在那个秋雨湿襟的漫步过程中,有一些当时不易觉察的心惊。那个结庐三年复又三年的子贡庐,那个躲过了焚书季节藏有完好典籍的鲁壁,那棵大成门内石陛东侧的孔子手植桧仍然活着,青苍葱茏,就是明人钟羽诗中“冰霜剥落操尤坚,雷电凭陵节不改”的那棵树,那个刻有“太成至圣文宣王”的墓碑,走在一个人的生与死间,有一种不甚真实的感觉,你很难认定那人已经不在人间。洙水与泗水,又到哪里去找?惜手头不见崔述的《洙泗考信录》,然而孔子,你怎么就能做到?不光人、文,手段和目的,甚至连生死都不让它有距离。孔子!

在那样一个经了数世修葺扩建堪与故宫媲美的大院子里行走,令人缱绻不去的却是静默不言的杏坛。《庄子.渔父》中载这是孔子“弦歌鼓琴”给弟子讲学的地方,在它面前静默地站立,首先想到的是初中课本中念过的一段,那个孔子让弟子各述其志的故事。回来后,我在《论语.先进》中查到了它的全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各述其志,子路的“千乘之国”、冉有的“礼乐之邦”、公西华的“宗庙之事”均未能打动提问的先生,惟有专注鼓瑟最后发言的曾点换得夫子的喟然一叹——“吾与点也!”那让孔子如此动心的志向是什么呢?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才是孔子真心向往的呵。他是那样地喜爱音乐,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向师襄子学琴竞投入得废寝忘食;也许身居困厄之中能够面对世界的也只有一张琴了,也许能够记录述而不作的孔子一生心事与灵魂的也只有这一张琴了。他一生弦歌,无论讲学生涯、流亡生涯还是著作生涯,直到生命成为断弦为止。

暮春咏归。从指缝问长出来的是什么样的音乐呢?什么样的音乐才能配得上这样一幅怡然与清爽?

那内心的终点!

想一想都让人心疼。

那幅访问列国也是中原流浪的地图没有指示这样的路线。这个世界所能给他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困境。孔子一生充满了突围的壮烈与自知的坚苦。然而他是多么希望能有那样一个境界,那个对战乱的春秋而言如梦般神话的世界,如果没有,他是怎样地想受尽辛苦而去创造了它出来。

实在是应该马上就背了行李踏着他走过的路一步步走走。井上靖走过了它,不足15万字的《孔子》被称为“从时间的缝隙中窥见历史皱襞里的一个人的足迹”,对应那人波澜壮阔的生涯的,还有比亲身沿着他的道路走更好的方式么?较晚接触到的李冯的《孔子》截出这一段中原的行程,用了孔子诸弟子交叠叙述的手法,这部以曾参梦境为楔子发表于1996年第4期《花城》的小说,读来也像是一个梦境,置身其中,那灵魂收集者也是先师承继者的曾参和他的兄长们讲述的只是一个旅行者的故事,一个对行走、迷失还有放逐痴迷的人群的故事一一作者用了一种后《论语》的语调加重着对这一行旅事件的记忆,众人的多重叙事,使小说有一种和声的效果——只是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孔子与他第一批弟子,是这故事的主人公。与史述不同的是,他们多少都带有些超乎常人的疯狂和对这疯狂的坚定,他们,这群人,不倦地走在路上,在那幅天命早已定好的地图上行走。行走,已经不问目的。

正如小说中言:

那时候,我们与时代有关的浓烈欲望与狭隘的目的都消失了,我们追逐的不再是国王、权力、荣耀,也不是虚无……我们最后给世人留下的,是一次完美、纯粹的旅行。它已不再是一次普通的旅行,已不再简单地附属于我们个人。我们只需要最后完成它,而不需要再与它相互追逐……

我愿从我的意义上去理解它。

然而更远的路上,更苍茫的薄雾中,那个弯腰掬水擦洗马车准备明日启程的人,他今夜的梦里一定已经有着明天的朝霞。

下篇

鲁迅先生在1935年底出版的《故事新编》里,没有为孔子着一笔墨,他写老干、墨子、庄子,写道与侠,写上古神话,一共八篇文字——不仅在中国文人文化里就是在鲁迅本人的写作里也是独立而诡异的——却独独隔过了儒,隔过了正统文化所依、结构了几世代文人文化的孔子,作为以别样形式写下的《中国小说史略》——我一直这么将《故事新编》当它的另一理论的文化简易版本读的,然而这一点的发现,曾使我深深地困惑着。是当时文化语境中的反封建意义大于着对那传统的总结,是先生本人置身其间已遍尝了那文化变异后的吃人实质而感到的每每攫心似的压抑,还是血脉里的那种东西的纠缠与矛盾那种挥之难去凝成血块的东西已无法换算为文字的形式。总之,先生对儒的态度达到了嗤斥与不屑的地步,酸儒与腐儒频频令其捉住,不放过的也有底子虚浮的隐士,以至在其笔下,1934年的《且介亭杂文》里干脆以《懦术》为题一并称之,在《且介亭杂文二编.隐士》里也对一味高蹈却无补于世的一群极尽讽刺,至到二集中的《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讲孔夫子长期以来被当作一块砖头,其圣人意义早已变质。所以后儒时代的无论登仕与退隐,无论进、退,在鲁迅眼里,均一个“瞰饭之道”。从1934年5月至1935年5月这一年的文字看,鲁迅似乎在想对自己的思想作一个清理,儒之传统当然是在他理性之外的,是他常常的长矛所指。同年编就的《故事新编》,可看作是鲁迅对自己长期来所置身的一种文化的清理,这本小册子,八篇小说,竟前后写了13年,从1922年的《不周山》(《补天》),1926年的《眉间尺》(《铸剑》),到1935年年底赶写似地出手的四篇——竟占全书二分之一篇幅,说明着什么呢,查一查那写作年代总会有些很有意思的发现。这可能正是我近年来不自知地迷恋于一种在学问里可能还尚无定位的个人版本学的原因。

所以不妨看一看《故事新编》的八篇小说文字后面注明的各自的完成时间:

《补天》《奔月》:1922,1926年作;

《铸剑》《非攻》:1926,1934年作;

《理水》《采薇》:1935年11月,12月作;

《出关》《起死》:1935年12月作。

从中能否理清鲁迅的一种思路,刚开始写作时,他并无一定的文化意图,尤其在对一文化的清理与检索方面,这在书的序言里,可看得出来,进入30年代后,尤其是他写杂文最多的1934,1935年,许是看惯了太多的文化的看不惯,而自觉感到了一种回溯的必要,才一气似地写下了《理水》至《起死》四篇吧。当然里面肯定带着时评划过的印痕。那种一贯的调笑与冷峻已经不善于埋得太深。这就是先生序中“不免时有油滑之处”的自嘲么?风格我真的不想再论,只那两句让我不能放下,——“直到一九二六年的秋天,一个人住在厦门的石屋里,对着大海,翻着古书……”,一句是开篇,“这一本很小的集子,从开手写起到编成,经过的日子却可以算得很长久了:足足有十三年”。鲁迅序言亦写于1935年12月26日,与其几近同时,确切说4天后的30日,《且介亭杂文》编成,写序。把两部书放在一个时段看,可见鲁迅这一年对自己对文化的同步清理,他要捉住造成了他的《且介亭杂文》所指对象的历史,尽管早有准备,从1922年已经开始,然而自觉地探源却仍是这一年,也只有这一点,才可解释他于两个月时间便写下了4篇小说,这个速度超出了一向谨为文学的鲁迅,况且同时他还写有大量的杂文。如果不是一种探寻的激情,一种要把灵魂的那些微渺胚芽赶在它们成果之前做一检索的信念唆使是不可能这么去做的。然而,那序言还是简约到极点,只写书的成因,而避开主旨,只在结尾处写,“……不过并没有将古人写得更死,却也许暂时还有存在的余地罢”,只谈手写至编成的过程,从《补天》到《起死》的13年——甚至对这起止点两标题的寓意也没有透露一丁点,只一语带过“四近无生人气,心里空空洞洞”的1926年秋时的心境,只提《补天》(《不周山》)、《奔月》、《铸剑》(《眉间尺》),其余绝口不提。

然而。吸引我的是那样一种选择,在那样一种固定的时段里。八篇的新编“故事”真只是为了填补凭海空洞的心境么?这不像鲁迅做的事,先生在楚歌四起的当时也不可能有这样的余闲。那么,问题来了。先生写下这样的文字是想揭出与预示什么呢?什么促使他一手抓握匕首似的杂文去完成时代的批判使命——那是一个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必得完成的,一手又牢牢地不放松史的镢头,或为刨地基,或为盖高楼。而在这样的意图下,什么样的事可以称之谓“故”,什么又称之为“新”呢?先生是太想为之做个结论,尽管他知道,结论其实不可能有。所以用“新编”这样的方式,那太过曲意的企图已经不能找到一更好的表述渠道,对于自身已是其间一部分的文化,任何样的检索都不能够将之放在外面,放在对象的位置加以观照,所以没有理论,他放弃了理性论述的形式,如那《中国小说史略》所做的,他没有去写一部类近中国文化精神史略的文著,而只将自己对它的理解放在了这八篇里面。不知这样的选择,先生想没想到他也给现代文学史家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所以大多数治这一段学问的人是避它不谈的,或只是在风格上打转转。那是一个较博尔赫斯还要深不可测的迷宫呵,那个书写者的灵魂里有着太多亡魂的回声与纠缠。

但是,新编的故事存在着。它不因别人的噤口而丢掉意蕴,褪失颜色。

同类推荐
  •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2013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思想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
  • 红楼钟声燕园柳

    红楼钟声燕园柳

    本书是谢冕先生关于北大的一本散文集。谢冕先生用诗意的语言来描述他工作和生活了将近50年的北大。那湖,那塔,那园,那月,只要是北大的一草一木都让他笔尖充满情感。北大在他的叙述中充满迷人而纯粹的美……
  • 大鱼、小鱼和虾米

    大鱼、小鱼和虾米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4分33秒》、《塑料男和简单方便女》、《大鱼、小鱼和虾米》、《平面人》、《波浪、喷泉、弧线、花园》、《鼹鼠人》。
  • 故宫盗宝实录

    故宫盗宝实录

    故宫第一次对外开放是1914年(民国三年),因为当时清逊帝溥仪还住在内宫里,所以开放范围很小,仅限于外朝区,而且票价非常昂贵,参观的人很少。溥仪被逐出皇宫后,故宫归国家所有,成立了故宫博物院,1925年10月10日,故宫走下神坛,正式对外开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接收了故宫博物院,1958年7月1日重新对社会开放,普通民众花上几角钱就能亲身走进昔日神秘的皇家宫殿。故宫对外开放的陈列主要为两大体系:一是以故宫宫殿建筑为主体的宫廷史迹陈列;一是以故宫藏品为主的历代艺术品的专馆陈列。盗贼们盯上的就是故宫的藏品,特别是位于故宫博物院东部的珍宝馆养心殿内的无价国宝,建国后五个盗宝飞贼无一例外是在养心殿折断了翅膀。
热门推荐
  • 饭前一碗汤,胜过良药方

    饭前一碗汤,胜过良药方

    本书从经典滋补、日常调理、上火调理、肠胃调理、女性调养汤品等五大方面,介绍了行之有效的汤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幽灵古墓

    幽灵古墓

    一座平凡的校园竟然隐藏着惊天的秘密,一时间百魔群集,命案频发,为保护亲人不受伤害,他们毅然踏进诡异幽灵古墓,经历万千磨难,他们能否找到幽灵至宝?纠结的爱情,千年的恩怨,无法逃脱的宿命,一切的一切却都只是一个可怕阴谋的开端。
  • 魔道帝君

    魔道帝君

    妖界,仙界,神界,魔界,地狱,巫族,此乃六界!人族生在六界指甲缝中,苟延残喘,六条路任选,谁愿化妖,谁可成仙,谁踏神路,一念成魔……顾君临是人族蛮荒之地,一个小族人家捡来的孤儿,他的身份,是一个谜团,家族覆灭,血仇至深,名字里带着君临二字的他,如何逆转乾坤,将无数强敌全部脚踏,问鼎苍穹!笑傲六界,重振人皇之威,唯愿成魔,残酷世界,杀戮无罪,怒发冲冠,誓不低头……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玩家听我指挥

    玩家听我指挥

    面对恐怖末日,李炎刚刚获得力量,便迎来死亡,命运促使他只能将希望放在其他人身上。带着这个想法,李炎发誓要开发出人类除了复读机之外,第二个本质属性,那就是——玩家!从出生开始,人类便在游戏中成长,学习是游戏(玩得好可以拿满分),工作是游戏(玩的好可以拿工资),抵抗末日的战争为什么不能也是一场游戏?所有玩家,听我指挥!目之所及,淹没敌群!36位异界黑暗神祗又如何,你有无上神力,我有万千玩家,真以为我会怕你?书友群:213932968
  • 萧墙之患

    萧墙之患

    酆丰在一所重点大学上大四,专修心理逻辑学,因为幼时离奇的经历让她带着严重的心理创伤。正值毕业季,一种新型病毒爆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至全国,本以为只是简单的感冒型病毒却演变成关乎人类存亡的人体变异型病毒,随即全国爆发大规模丧尸潮。一封来历不明的信和酆丰母亲临终遗言,让她去往“山海城”寻找关于她的一切,一路惊险刺激,命运齿轮转动,主角们结识在一起,同心协力,患难与共,组建一个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谱写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感人篇章。酆丰一边打怪一边拉帮结派,万年正经脸谈了一场冒险的恋爱,终能梦落山海?
  •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进入2000年,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可以看到的电视娱乐节目越来越多,欧美、日韩、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自然也包括我国几十家电视台的众多节目。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不同节目的论坛,会员数量惊人,帖子数量更加惊人,有些评论一针见血,有些观后感悟则令人不由得怦然心动。于是,传播学毕业的自己也渐渐萌生了写点儿什么的愿望。这一想法几经沉淀,到2009年底开设了“电视娱乐节目赏析”这门选修课后才终于动笔。
  • 砚北杂志

    砚北杂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妃你不可:冷面王爷有礼了

    妃你不可:冷面王爷有礼了

    上一世,她是相府失宠嫡女,软弱可欺,心被蒙了猪油,竟痴恋佞人太子季嘉誉,被庶妹联手残害致死!重生一世,白莲花庶妹欺上头?太子要夺玉佩?很好!她步步为营,惩治恶人!太子有什么好的?她夫君顾韶元才是风华一绝!只是,貌似哪里不对劲……“夫君,我想出去买个胭脂。”步半雪媚眼如丝,浅笑盈盈。“不许。”“夫君,我想去……”“不许。”步半雪气恼地咬牙:“顾韶元,我劝你做个人!”顾韶元长臂一勾,将她揽入怀,低沉又沙哑:“我只想做雪妃的枕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