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6300000023

第23章 红杜鹃白杜鹃(4)

张国焘就这样来了,带着他的历史包袱、信仰与思考、热情与梦想、他的才能和人格缺陷。张国焘是带着比“立三路线”还要“左”的四中全会路线来的,是带着宁“左”勿右的心态来的,是带着比所有原苏区领袖都要丰富的党内斗争的经验和教训来的,因此,以曾中生为代表的、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后出现于鄂豫皖苏区的大好局面的结束就是必然的了。大别山红色根据地的历史,便与张国焘的历史纠缠在一起,突然变得曲折复杂起来。

柴山保之夜呵,是个不眠之夜!

南下之争与“皖西事件”

张国焘进入鄂豫皖苏区初期,给人印象还不至于那么坏。他是中共党内众所周知的“大人物”,却待人温和,文质彬彬。他很清廉,和机关一块喝稀粥,老婆杨子烈不在身边,也不想另娶,而且终生就只一位。他不像那些红军将领都有一匹骏马;他却固定一副“抬子”,出门时有时坐坐抬子。他大概不会骑马吧,谁也不敢说,可能有人在心里想。当地那些土生土长的干部很快就捕捉到一个事实,这位“大人物”很会发现问题。久战过后,苏区内村村寨寨一片断墙残垣,田地荒芜,生产凋零,粮食十分紧缺,只要红军数日不打仗,军队就没饭吃,老百姓也跟着饿肚皮。张国焘由鄂豫边苏区南部,一路向北走,一路对各地苏维埃的头头说:这样不行啊,地还是要种的,不然会闹大饥荒。现在插秧已经晚了,种点南瓜之类的菜蔬怎么样?总能充饥。言语虽不多,却很受务实的基层干部拥护。至少在鄂豫边苏区,因为张国焘的到来,普遍种起了南瓜。党政机关也纳紧裤腰带,一天喝两顿稀饭。

1931年5月12日,经过多日筹备,鄂豫皖特委会议在新集召开,史称第一次“新集会议”。张国焘在会上宣布了中央决定:撤销鄂豫皖特委,成立鄂豫皖中央分局,直属中央政治局领导;中央分局委员由张国焘、陈昌浩、沈泽民、曾中生、王平章、蔡申熙、舒传贤、旷继勋等十一名正式委员和十五名候补委员组成,张国焘任书记;改组鄂豫皖特区军委,张国焘、曾中生、旷继勋。徐向前、郑行瑞、沈泽民、陈昌浩七人为委员,张国焘任主席;对红四军作了调整,旷继勋为军长,曾中生任政委。

曾在莫斯科反对过王明等人的原四军政委余笃三改任红十一师政委,军参谋长徐向前调任新组建的红十三师师长,在双桥镇负伤致残的蔡申熙任军委下属的彭杨军政干校校长;成立共青团鄂豫皖中央分局,陈昌浩任书记,受共青团中央直接领导。

由于会议的内容此前大家已经知悉,会场上的气氛是平静的,鄂豫皖苏区的领导权就在这种平静的气氛中完成了交接。

鄂豫皖中央分局的成立,标志着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鄂豫皖苏区的推行和张国焘取得了鄂豫皖党政军的领导地位。

又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从6月28日到30日,鄂豫皖中央分局在新集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的气氛就不同了,张国焘、沈泽民、陈昌浩等人在会议上高举“四中全会路线”的大旗,猛烈指责以曾中生为首的原鄂豫皖特委在三中全会后“掩盖了立三路线的实质”,执行的是“富农路线”,犯了“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指责特区各级苏维埃“包藏许多富农分子、地主豪绅”,“一切建设工作,无从谈起”;指责红四军“无所谓红军的领导”,“遭受严重的失败”。结论是“四中全会的决议,虽然到了苏区”,“整个路线上的转变依然不能看见”。会议号召苏区党和红军同“右倾机会主义作斗争”。将苏区各项工作纳入“四中全会路线”的轨道。会议进而决定对苏区党政军群领导机关进行全面的“布尔什维克的改造”。会后不久,全区八个中心县委的书记被换掉了七个,除曾中生外,徐朋人、舒传贤、陈定侯等苏区初创时期的功臣,分别受到批判,其中徐朋人被开除党籍。

作为这次会议的一个具体成果,中央分局决定在原有的十一名委员中组成张国焘、沈泽民、陈昌浩、周纯全、高敬亭、王平章、郭述申等七人的常委会,实际上剥夺了另外四名委员曾中生、旷继勋、蔡申熙、舒传贤参与决策的权利。至此,老谋深算的张国焘真正完成了对原苏区领导班子的“组织改造”,并让自己坐到了审判者的席位上。

这次扩大会议的另一结果是鄂豫皖苏区党、红军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对于“四中全会路线”的“完全接受”。四中全会决议不顾中国革命实际,盲目认为蒋介石的统治正在“加速崩溃”,“革命与反革命的最后决死斗争已经列上议事日程”,红军应采取“坚决进攻策略”。这次扩大会议的决议比它走得更远,它将军事战略与“路线问题”搅和在一起,声称“如果认为目前只应反攻而不应进攻去扩大苏区,那就是畏缩退却的右倾机会主义,是目前党和革命的最大危险。”从此,这种不顾敌我力量对比,要求红军不停顿地进攻的策略,不仅成了鄂豫皖红军的作战指导原则,甚至还成了苏区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其次,会议按照四中全会的调子,粗暴地否定了鄂豫皖苏区过去的土改政策和成果,认为它“保护了富农”,决定重新划分土地,“贫雇农分好田,中农田不动,富农分坏田,地主不分田。”由于“左”倾气氛浓烈,在以后的执行中,又规定“凡是当年有余粮的就是富农”,从而使广大中农乃至贫农的利益也受到严重损害。为使新的“中央路线”得以贯彻,会议还为鄂豫皖党和红军具体规定了“十件大事”。其中有两件至今看来仍然是触目惊心的,决议要求“改造红军成份”,“淘汰富农和地主豪绅分子”;“加紧肃反工作,消灭‘改组派’、‘第三党’和‘取消派’”,从这时起,张国焘那张温厚长者型的面容背后,已清楚明显露出了阴森的杀机。

不能说张国焘进入鄂豫皖全搞破坏活动,同年7月正日在同一地点开幕的鄂豫皖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则显示出他在搞苏区建设。这次大会开了七天,到会代表三百九十七人,代表苏区二百五十万人民。会议产生了以王平章为委员长的第二届苏区人民委员会及下属的外交、军事、财政、经济、内务、土地。粮食等委员会,以及革命法庭和政治保卫局;选举了高敬亭为鄂豫皖苏维埃政府主席;制定了具有特区宪法性质的《苏维埃临时组织大纲》,通过了有关粮食、婚姻、青年、教育、文化、肃反、外交等等决议案。上述基本的政权、法制、经济的建设工作,以前的领导人有的做过一些,有的没做,是这次会议使它们趋于完备。

最后召开的一次新集会议是鄂豫皖省第一次党代会。由于鄂豫皖中央分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后张国焘即开始在鄂豫皖苏区大“肃反”,这次会议直到1932年1月10日才得以举行。会议产生了中共鄂豫皖省委员会,沈泽民任书记,作为中央分局在鄂豫皖苏区的办公机关。至此,张国焘按自己的想法并经中央批准组成了新的鄂豫皖苏区党、政、军、群领导机构,鄂豫皖省委、苏区政府和军委成了中央分局的下属机构,而作为中央分局书记和军委主席的张国焘,自然而然成了凌驾于整个苏区之上的“太上皇”,他既是最高的仲裁者,又是最高的决策者,还是最高的监督者。

三次新集会议一开,有些人对张国焘由迷信而变成对他的盲目崇拜了,其中包括高敬亭等同志。

然而对他的不恭的也大有人在。张国焘到鄂豫皖来,由于心术不正,他的真实面目也在一天天地暴露出来。以曾中生、旷继勋、许继慎为代表的一大批仍然担负着一定领导职务的原苏区创建者,不能不与之迅速发生思想、感情、斗争策略上的激烈冲突。

斗争的一方熟悉苏区情况,经验丰富。明白张国焘和他在鄂豫皖苏区推行“四中全会路线”只会给根据地带来损害,出于对党和革命的责任感,他们觉得有责任向党中央、也向张国焘本人表达自己的异议,但是,没有也不可能得到张国焘和中央的支持;斗争的另一方不懂苏区情况和正确的军事战略,却对“四中全会路线”和把持中央大权的王明等人的心态揣摩得很透,知道如何获得“中央”的支持。实际上,“南下之争”与“皖西事件”在这里已经拉开了序幕。

善于抓“落实”的张国焘在大会上为苏区军民提出了“十件大事”,这时也无法落实。真正排在第一的大事却是如何搞到粮食。到任之初,他发动了一场种南瓜的运动,但眼下南瓜苗刚长出来,距离吃南瓜还很遥远。红军已经发展到一万五千余,加上党、政府和各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至少有两万人等着米吃,就不用说还有大量群众也靠“红米”过活了。

苏区久战之地,外有白区经济封锁,内无储备,“米荒”的严重,使新成立的中央分局不得不专门为“党和苏维埃机关每日吃两餐稀饭发出一个通知第三号”。

这种时刻,说粮食问题关系到鄂豫皖苏区的生死,一点也不过份。

解决粮食的主要途径还是要靠红军的战斗缴获。第一次新集会议后,曾中生主动提出:蒋介石正集中兵力“围剿”江西中央苏区,对鄂豫皖苏区暂取守势,红四军应利用这个机会,南下蕲春、黄梅、广济,恢复红十五军开辟的鄂东根据地,既解决自身的吃饭问题,又打击和钳制敌人,配合了中央红军反“围剿”。他是个务实的领导人,懂得这样做最起码可以“就食于敌区”,如同毛泽东解放战争时期派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说的那样,是“将灯捻子插到敌人肚脐眼上”。张国焘反对这样做,作为新任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和军委主席,他想要“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在商南亲区,顾敬之的民团虽屡受红军打击,仍顽固地坚守着一些山寨,裹挟群众逃离家园,反过来对红军实行坚壁清野,如同一根硬刺,扎在苏区的“肚脐眼”上。张国焘不懂军事,但懂得要把苏区内部的敌人搞干净。

如果苏区没有发生严重的粮荒,如果顾敬之民团是一般容易消灭的民团,张国焘做这样的选择也许说不上是什么错误。但曾中生比他更了解情况,知道“顾狗子”不那么好打,顾是反共老手,坚守的全是新集式的石头堡寨,每打一座我军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然而根本的问题还是:即使打下那些堡寨,也不会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没有粮食,甚至比没有弹药还要影响红军的战斗力。既然如此,红军为什么就不能首先执行南下作战方案呢?

“国焘同志,我的意见还是先南下解决粮食问题,再回过头来解决顾敬之!”

军委会议上,曾中生不止一次说出自己的想法。

“不行!”张国焘只有一句话。

6月初,红四军在连绵的霪雨中出发,去打顾敬之。顾敬之起而应战。他的堡寨散布在山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硬攻了几次,伤亡不小,一座也没打下。夜间,“顾狗子”学了红军的战术,频频出击,袭扰红军。曾中生手中无粮,眼看着要与“顾狗子”转入持久战。军内主要将领坚决要求回撤,“不打这种饿肚皮的仗。”

曾中生再次派人向张国焘要求,改变红四军的作战方向,“立即南下,解决吃饭问题”。张国焘对这种要求看作对其领导权威的公然挑战,勃然大怒:

“这个曾中生,刚揭开了立三路线的面具,又来了一个实际工作的机会主义!”

张、曾之间,原来还被掩饰着的矛盾,渐渐表面化。

曾中生在这里表现出了同样的倔犟。作为对红四军负全责的政委(那时的规矩,政治委员是红军中的第一把手,对作战行动和计划有最后的决定权),他不能让队伍继续饿着肚子打这种短时间无望取胜的仗,即使这会搞坏自己与新来的中央书记的关系也罢!

6月末,在鄂豫皖中央分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上,曾中生受到批判,他仍然向张国焘当面提出了红军南下作战的建议。

会上展开了激烈争论,参与争论的双方情绪都很激烈。争论的结果却耐人寻味:

曾中生反复说明情况后,中央分局的委员们竟同意了他的建议,张国焘反而不得不放弃了原先的主张。不得不同意红四军南下。

张国焘的退让给了大家一种错觉,好像他确实比较“民主”,能够接受大家的意见。没有人知道这是张国焘第一次“以退为进”:毕竟打不打顾敬之不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紧迫的问题是他在鄂豫皖苏区还没有站稳脚跟,曾中生为代表的红四军领导人已经成了他在这里实现抱负的巨大障碍。

他必须搬掉障碍。

鄂豫皖中央分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后的曾中生就不那么老辣了。他自己是个光明磊落之人,就以为别人同样光明磊落。7月初,红四军厉兵袜马,准备南征,张国焘突然发出通知,要召开鄂豫皖军委会议。会议在商南余家集召开,张国焘一反常态,提出在江西中央苏区受到蒋介石重兵“围剿”的时刻,应给予其“实际的有力的援助”,这才是红四军最紧迫的任务。而要“有效地”援助中央苏区,红四军应当进攻和威胁大城市,造成敌人“后方震动”。他随之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计划:南下英山,出潜(山)太(湖),进占安庆,威逼南京!并限期一个月完成计划。

此话一出,语惊四座,所有的红军将领都说不出话来。张国焘的“计划”当然很有气魄,如能实现,将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造成“震动”。然而美则美矣,遗憾的是以区区红四军一支孤军,弹少粮缺,要冲破重重封锁,越过数百里白区去进攻安庆,岂非痴人说梦?

张国焘却不管别人如何看待他的计划。

“大家讨论一下怎么执行这个计划!”他说。

同类推荐
  • 享利四世(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享利四世(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一部,被看成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亨利四世和他的王子们与反叛的诸侯贵族进行殊死斗争的过程。莎士比亚突破传统历史剧多条线索交织发展的网状结构,采用了两条线索平行发展的结构——以亨利四世为代表的宫廷生活线索和以福斯塔夫为代表的市井生活线索。
  • 青春雕像

    青春雕像

    本书主要内容为:红玫瑰,少女,读你, 知音,星,网,你的眼睛,你的眼睛,颤栗,季节。
  •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明末清初,在山西诗坛上有几位诗人,很值得我们关注。其中,程康庄、吴雯、王含光三人便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山西籍诗人。
  • 大家小集:胡适集

    大家小集:胡适集

    现在这一本《大家小集:胡适集》主要只是他的一些自述性质的文字,让读者对他有一个最初步的了解,来引起读者读胡适的兴趣。
  • 邹韬奋作品集(1926-1927)

    邹韬奋作品集(1926-1927)

    1922年在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编辑部主任,开始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因此他被大家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本书是作者的选集作品之一。
热门推荐
  • 心动

    心动

    暗恋时光中的五个瞬间:直到后来,倪清词才明白,或许她对林致远所有的感情,都来自于那个有些寒冷的秋日下午,他只是站在那里轻轻微笑,她便在劫难逃。
  • 花式溺宠:老婆来撩我

    花式溺宠:老婆来撩我

    这是一个阅尽了千帆,看遍了人生百态的女人的故事。这是一个生活自理极其差劲,智商天才的男人的故事。娱乐圈中,有这么一个人,她有着“金手指”的称号,据说,被她称赞过的人,还没有不红的,除了他。学术界中,有这么一个人,他有着绝对不输爱因斯坦的智力,据说,他大大小小的奖项拿过无数,从小到大,见过他的人无不被他的魅力折服,除了她。她,因一次机缘,从女越国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她还从堂堂的一个王爷,又变回了一个小屁孩?简直不能忍,只是,好像,在这里生活,好像还蛮有乐趣的嘛。就是那个一直跟在她屁股后的小屁孩太烦人了一点。忍无可忍之下,出了国避难。一走就是五年,原来,那个小屁孩,从什么时候开始也长大了?他,从会开口说话的第一句就是“姐姐”,从小就觉得这个女孩真好看,他也要向粑粑说的那样把她娶回家,寸步不离的跟在她身后。就是,是他太烦了吗?为什么忽然消失在他的世界里?五年后,既然你回来了,那么就别走了。小剧场小时候,“诗诗,这个鞋带怎么系的啊?”一个萌萌哒的小男孩拖着零散的鞋子,拖到了一个正在留着口水看电视上美男的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面前。好巧不巧的挡住了她的视线。“你好笨啊。”小女孩生气了。不过,看着眼前水汪汪的自己看着长大的男孩,还是无奈的蹲下了身子帮他系上。小男孩看着蹲在自己面前的小女孩,顺手关了电视,脸上露出一个胜利的笑容。长大后,“诗诗,帮我系下领带。”一个周身如玉的男子看着正坐在沙发上,泛着花痴的某女,把刚刚系好的领带重新解开。“你怎么还是这么笨啊。”某女一脸不情愿的站起了身,走到男人面前。系好后,男人摸了摸某女的脑袋,嘴角扬起一抹笑。不经意的瞥见刚刚某女看着的杂志,眼睛里划过一丝危险的光芒。Ps:男主从小就是个腹黑的主,女主比较花痴,自认为及其有魄力,最后还是被男主收归囊下。双向宠文,青梅竹马,从校服到婚纱,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喜欢着我的同时,我也爱着你。
  • 刚从恐怖世界出来就重生

    刚从恐怖世界出来就重生

    “快走”“不”一片黑暗中,楚云衡睁开了双眼
  • 武魂大陆之最强系统

    武魂大陆之最强系统

    叶天意外穿越到武魂大陆获得了“最强系统”在这个满是武魂的大陆,叶天表示:“我已经无限接近无敌了”………………………………………………书友群:693097957
  • 清水出山

    清水出山

    青泉村的先民都是逃荒过来的,经过几代人的垦殖与生息,渐渐就显现出高低错落来。李家成了富甲一方的大户,可突然之间,李家的男人们好像感应到了什么,发了邪疯似的,比赛着吃喝嫖赌抽,很快就把田产败光了。唐家始终以李家为追随的榜样,勤勉躬耕,省吃俭用,还做了几单山货生意,手上有了几个积蓄,就把这些田产买了下来,取而代之,成了青泉村的头排。哪想到世事犹如击鼓传花,这边花刚刚传到手上,那边鼓就停了,土改时老唐头就成了地主,而邻居老李头就成了贫协主席。这真是一出让人啼笑皆非的大幽默,很有意思很有意思。
  • 暗影人生

    暗影人生

    “WorldLegend”是一款闻名世界的游戏,原本是一位普通无业大学生不知为何来到异世界。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关于《呼啸山庄》的研究成果早已卷帙浩繁,但是,由于经典文学文本的丰富性,往往不断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反复研读和阐释。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心得。作者在认真、审慎、反复、仔细地研读原小说的基础上,在作品的主题思想解析、人物形象剖析、艺术建构探析、文本对比分析和故事章节评析中提出了自己的不少的独立见解,让文学研究者能更全面、更客观地去把握和解释小说内涵。该著作的五部分互为关联、互为支撑,构成一个完成的逻辑链来阐释该部小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