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7800000003

第3章 蓝色的召唤上(2)

刘志可怜巴巴地倒起了满肚子的苦水。这里有纠缠不清的“猫匿”。季达当然清楚——清楚——其实只能说是某种“感觉”。谁也抓不着更具体一些的把柄,一切都混混沌沌,象一锅搅进沙土的浆糊。再说,汪厂长并不是派他来管“纪律检查”的,而是让他来突击施工的。此刻,令他生厌的是刘志那种阿谀的言辞和神态。这小子!你看他在自己身后,连呼吸声都是小心翼翼的。如果在早先,他会掀着大鼻孔哈哈地笑着拿任何人打趣——当然领导除外。

旷野的晨风从左侧吹来,季达不由得把头转到迎风的方向,好以此躲避刘志那小心翼翼的呼吸声。

正是此时,传达室的老头在厂房门口用半导体扩音器喊起来:“喂,季达——厂部电话!”

他去接电话时,路过那个准备新盖的车间的地基,木工们正挖地基。那个坑已经挖得有一人深了。他走上那堆被翻上来的松松的土岗。大坑里,只有一个人在拼命地干,其他人都拄着铁锨扎堆闲聊,抽烟。这个人……是个女的,她头上包着三角纱巾,用力地铲起一锨土,扬出去。上边的土岗已经很高,她扬上一锨,那土又稀稀拉拉地滚回半锨。于是她更用力地挥动臂膀。她背朝着他。但是季达一眼就认出她:那是陶润。她当壮工来了。

电话里,汪厂长让他去厂部一趟。

从新厂房到厂部,骑自行车需要二十分钟。城外新建筑群林立,整洁又漂亮。高高的钻天杨守候在马路两旁。如茵的绿草在土便道上自由生长。蝉鸣也显得悦耳脆亮。可是一过了幸福大街的铁路高架桥,就是另一番景象了:陈旧低矮的灰色瓦房顶上茅草丛生。墙皮剥落,斑斑驳驳象枯干衰落的叶子。一下大雨,所有的门前都泥泞难行。男孩子们大呼小叫地踏着污水打石子仗。无线电的戏曲播音和立体声录音机的流行歌曲,似乎在比赛音调高低。

印刷厂的厂部就被这样一群低矮的民房包围着。八年前,它也是由这些又低又矮的灰色房屋组成。后来,大概是被现代化的步伐感染了,厂部的头头们觉得应当盖一栋办公楼,这才拆了旧房,雇请临时工盖起这栋三层小楼。但还没到交活,干部们便争先恐后搬进去办公了。因此,直到如今,小楼的外墙上高高低低地布满了没堵上的脚手架孔眼。后来,三层楼的房间不够用,就又在楼顶擦边盖了间小房,象个炮楼似的兀然孤立在那里。下三层楼用灰砖盖的,冒顶那间用红砖搭的。远远看去十分好笑。从此被工人将这办公楼称作“炮楼”。那些“枪眼”被称作“瞭望孔”。

季达登上三楼,刚要敲厂长室的门,臂上戴着“督察”红箍的大胖子钱犁从里面走出来。他脸涨得通红,显然刚被训斥了一顿。汪厂长的声音从他身后传出来:

“越抓劳动纪律,越松松垮垮,比没抓的时候还要散漫,要你是干什么使的?亏你还戴个‘红箍’呢!”

他无论训斥什么人,都脸一搭拉,眼睛盯着文件或报表一类的东西,象训斥他儿子一样训斥起来!“督察”——“红箍”!检查劳动纪律、动不动掏出罚款条例——这类以惩罚为主的管理方式,在管理史上早被淘汰了,可在这儿却十分风行!季达提过多少次了,但没人理睬他。

看到季达,汪厂长冷冰冰的脸孔略微解冻了一点。但没彻底解冻的冰面既肮脏又坑洼,更使人心里不舒服。

“坐吧。”汪厂长偏了偏头,然后来来去去地在屋里踱步。季达静静地坐着。不到万不得已,他决不先和这位领导打招呼。

“你想她。这心思你从来没透露过。”他说话的语调由庄重低沉,转为亲昵轻松。“昨晚汪雍电话告诉我,第十一个又吹了。哼,有意思,我只好让你看看这个——”

他从办公桌抽屉里取出个大牛皮纸信封。

信封的落款是《××局纪律检查委员会》。取出信瓤,嚯,好熟悉的字体!怎么,是陶润写的上告信?这么说,信又转回到汪玉春手中!季达看了汪厂长一眼,他正带着如来佛掌握着孙悟空般的神情,双手交叉着放在肚皮上。

她上告了这些事情:厂长不想方设法提高印刷质量,降低成本,以广开活源,却用不正当的吃吃喝喝的手段,召集订货单位,召开订货会议。钱没少花,却只订了一个来月的活计。她还谈到领导不关心职工生活。塑印车间是带毒作业,但厂领导却从不公布职工白血球数字,发现有病变的,就调走。没病变的就不管不问。她也谈了新建厂房的超支和几次易手包工队……她在里面这样勾勒出汪厂长的形象:专门从废纸车里捡拾报废的纸张和塑料口袋。钻来钻去地在犄角旮旯里找寻抽烟的工人。以至工人管他叫“炱哄”厂长。意思是没真本事,只会起哄乱搞的人……

没错。这是她,陶润。她一向桀傲不驯,就爱给领导提意见。此份“上告信”,没抓住厂长违法乱纪的任何事实,只是把若干已成积习、司空见惯、普遍存在的管理水平低劣的只鳞片爪事例,罗列起来。当然,放到任何一个部门,也难以处理。她象唐吉诃德似的向风车挑战。其结果,信件转回本单位。她呢,只好在不知不觉中又被“发落”。

“你看怎么办?”汪厂长盯着季达问。

“你是在给我打预防针?怕我和她……”

“沆瀣一气!”汪厂长象开玩笑似的说。

季达于是明白了:他吩咐他女儿给自己介绍对象,在没成功之后迫不及待地叫他来看这封信……就是怕自己再度和她往来?嘿,他怕她!可不,一个普通女工,什么错误也不犯,劳动出色,一遇到不合理的事情就要指手划脚地评判一番。没哪个领导不对这种人气恼心烦!

“你说说,怎么办?”厂长又问。

“我还回我的木工班。”季达回避他问的那方面问题,只是往工地上扯。“一边指挥全局,一边当个木匠。您看,木工现在已成全局中关键的关键。他们必须迅速支起合子板,好使进口设备有能安放和正常运转的车间。如果木工完不成任务,按期搬迁就成问题。”

“嗯。很好。”他心不在焉地说,“你见到陶润可以告诉她:她也该成个家了,到结婚年龄了嘛。”

很难想象,象陶润这样文弱的姑娘会有这样的性格!

那是天安门事件的第二天。当时的市革委会下令,让各个工厂的基干民兵手持棍棒,集中在中山公园和劳动人民文化官里待命出击。汪厂长下令基干民兵集合的时候,季达正在木工房里作机器垫板。

钱犁来叫他:“季达,队伍集合了。”

季达只是推刨子。

“就等你啦!”

季达仍然理也不理。干嘛要去?每天,人们到工厂来的第一件事,不就是交换广场上的消息、兴奋地背出各种各样的诗词吗?今天怎么啦?!难道都要摇身一变,变出另一副嘴脸吗?咱季达可不当这号人!

“汪厂长叫你一定得去啊!”

“告诉他,我没空。”

“这是政治任务!重大政治任务!”

“扯蛋!”季达小声嘀咕着,还吐了口痰。

然而钱犁还是听见了:“你说什么?”

季达克制着厌恶对他说:“你去找汪玉春汇报吧,我不去!”

接下去就是在劳动人民文化宫里。大松树杈之间挂着各式各样的帐篷。手持棍棒的“工人民兵”走来走去。在大树下,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无声地打着扑克、下着棋。昔日充满欢笑的公园,笼罩着阴郁、低沉的阴云。

是一辆装着面包、油饼、豆浆的小蹦蹦车把季达押往文化宫的,他被揪来“坐飞机”、被低低地按下头。他不服,倔强地抬起头,被汪玉春揪住头发按下去。在汪玉春伸手抓他头发那瞬间,他看见他手上沾满铁锈。他马上涌起一股强烈的憎恨:妈的!这小子拿根生锈的铁棍!

首先跳出来发言的是刘志。他挥动拳头跳着脚,口中喷射着空洞,激烈的词句:“……阶级敌人在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心脏猖狂跳梁!他们损害我们伟大祖国的纯洁声誉,用一支支毒箭攻击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他们胆敢为邓小平翻案,攻击我们最伟大的旗手……”

人们用冷漠的目光看着他频频挥拳、唾沫星子乱溅的丑态。突然,他猛地跳到季达身旁,咬着牙擂鼓般地猛捶季达的头和背。他口中还反复念叨着一句话:“不回击右倾翻案风,就是翻案复辟之徒!不回击……”

突然,透过迷蒙的汗水,季达发现坐在地上的工人们的腿脚不规则地运动起来。在他还没闹清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他听到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来:

“你怎么打人哪!你……起开!我发言!”

是她,陶润!骚乱的会场静了下来。

“清明节,这是我们纪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日子。对周总理的怀念,更是我们工人的权利和义务。但是今天,我们这个权利被剥夺了。想想吧,在没到这里之前,或者在回家之后,我们说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可一到这里,我们为什么判若两人?难道我们就这样变来变去?我们为什么不能象季达一样,做个心口一致的人?!我呼吁……”

她的话被打断了。是刘志猛地窜到她背后,捂住了她的嘴。她猛地扒下他的手,想咬,却没咬到,在又急又恨中,她朝刘志脸上啐了一口。会场乱了,全乱了……

批判对象又多了一个。季达侧头看了她一眼,她正在几个人的手臂中挣扎,寒冷的春风正掀动她苍白面庞上飘动的黑发……

工地上一片嘈杂。十点钟了,正是工间休息时分。可谁又知道他们闲聊,打闹了多长时间?反正他也没在场,歇着吧!哼!这帮人!季达走向更衣室去换工作服。

更衣室是用木板钉起来的。男女更衣室由一层糊住缝隙的木板隔开。糊缝的纸不知是被人撕的,还是由于门的开关震的,从这些缝里能影影绰绰看到换衣服的人的身影。

隔壁两个女工在对话:

“嘿,三女婿到工地来了。”

“看见了。当木匠。陶润也给调来了,当壮工。”

“快有‘戏’了!”

“三女婿”,这无疑是指他。人对别人谈论自己有一种特殊的敏感。“三”,他是第三副厂长;“三”,汪雍是汪玉春的三闺女;她总帮助他介绍对象……工人们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汪雍不是本厂职工,她在某个自谋生计的待业青年点里当采购——这当然要有她爸爸撑腰。嘿,工厂里的工人什么不知道!是数千只眼睛盯着少数几个头头啊!是数千只耳朵听着几个人的传闻啊!他们自有可靠的消息来源,但其中也不乏捕风捉影的事儿。“三女婿”!叫就叫吧。他只有装不知道,这是省却很多笑话的唯一途径。

这个经验来自本厂。也是来自陶润。应该说,那是她命运转折的重要时刻。“四人帮”倒台了。他们两人成为本厂的“英雄”。所有过去批斗过他们的人都来赔礼道歉。汪厂长到处检查,在一些场合还要免不了落几滴老泪。他很快过了关。谁会认为基层领导负有什么责任?当时,季达和陶润以锐不可当之势,给领导班子提出很多意见。主要观点是:旧领导班子已经不适应新的建设形势,管理方法陈旧,工人愤懑不满。厂长汪玉春谦卑地接受一切意见。并且表示,要提拔这两个有“政治头脑”的青年人。最开始,他重点提拔陶润,带着她参加各种会议,参与工厂的管理,带着她出差。事情就发生在出差上。汪厂长带着她和一名搞技术革新的姓王的姑娘一起去杭州出差。在杭州办了几天事之后,厂长吩咐陶润和王技术员一齐去上海取货。但临行前,王技术员突然说不舒服,陶润只好一人去了。回来后,旅馆服务员问陶润:那两个姓汪的是一家吗?一家?陶润愣了,怎么会是一家呢?服务员莫测高深地笑了笑。陶润回厂子之后,工人们自然围住她问出差见闻。陶润没在意地聊出了这一段事情。于是,全厂沸沸扬扬。终于,汪玉春招架不住了,让一个书记出面,在全厂大会上澄清:汪厂长和王技术员没有生活问题。会场下面的工人乐不可支——这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件事一直是工人之中流传的笑谈。不久,王技术员无声无息地调走了,陶润从此也在厂部里销声匿迹。汪厂长开始重点“培养”季达了。

“三女婿”,哼,真可笑。叫吧。你们别指望我会挺身而出,澄清说:我不是三女婿!“有戏!”哼,你们等着吧!一切都会是平淡的。就象一丝微风掠过水面那样平淡,就象星星在凌晨消逝一样无奇!季达走到木工工作面——那个已经挖好的地基坑前。

木工们正围着一个大铅铊嘻嘻哈哈地逗闹。

陶润把一根手指高高举过众人头顶:“听我说,谁要是能单手拎起这家伙,咱们合伙请他一顿!”

那个铅铊是本厂铸字车间,把废铅聚到一起熔化后搞成这个样子的。铅铊中间插了根带铁环的铁棍,原准备当夯使。但铸成之后,竟没一组砸夯工人能连续砸上五下。于是就扔在一边,成为争强好胜的人比试力气的玩艺儿。

“快,谁来拎?”陶润叫起来。

有几个人看到季达在坑道口出现了,立即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散开,去找活干。他们害怕扣罚奖金。本厂经济处罚条例七条七款规定得十分明确:“工作时间消极怠工或无理取闹的”要给予六元至八元的处罚。

李玉满,木工里爱逞强的汉子,把工作服一脱,露出他那身又瘦又硬朗的身子骨,露出臂膀上的纹身。他走着八卦运气,抖动着臂膀,让那条衔着斧和锛的青龙随着肌肉颤动起来。但他连拎三下,还是没拎起来。他脸涨成猪肝色,却只引起哄笑。

“李老师傅,人过四十天过午,您吹灯拔蜡了。”

“那膀子力气都在家扛私活了吧?”

“算了吧,还是看看咱们季哥们儿的吧!”

他们招呼季达。想以此来缓和一下季达对他们的不满!这帮狡猾的家伙!季达仍绷着脸:“干嘛?!拉我下水?你们违反劳动纪律还要拉我陪绑?!”

同类推荐
  • 雨月物语·春雨物语

    雨月物语·春雨物语

    这本书共五卷九篇志怪小说,有借史事阐述理想抱负,有的托鬼怪谴责人间不平,有的张扬儒学以惩恶劝善,有的探讨宗教哲理和人生真谛。《雨月物语》熔日本民间传说和中国神怪故事于一炉,文字精妙、朗朗上口;情节曲折、结构严密,更兼人物性格鲜明、氛围刻画生动,是日本文学史上的经典杰作。《春雨物语》是《雨月物语》的姊妹篇,取材全部来自日本正史或野史轶闻,成稿于上田秋成晚年时期,它巧妙地融合了真实历史、虚构传奇这量大要素,带有浓郁的寓言和讽世色彩。是作者思想认识、人生体悟都达到顶点的力作,在其去世后才出版刊行。
  • 大姑的焚场

    大姑的焚场

    老家龙洞坪有一块三面环山中间长着很多漆树的斜坡地,人们叫它漆树湾。在漆树湾深处,有一块被石墙围住的乱石岗,乱石岗中心是一块方圆不到十平方米的不毛之地,至今不长一草一木,很坚硬地裸露着,像是一只永远不甘心闭上的盯着老天的眼。这块不毛之地是我隔了五代的大姑金古阿芝的焚场,焚场外的石墙是她隔了三代的叔叔——我的爷爷——为她的灵魂遮挡寒风和防止生漆过敏而砌的防护墙。一我爷爷五岁时父母双亡,被堂兄堂嫂收养。大姑和我爷爷同岁,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一同放羊,一同劳动,感情相当深厚,名为叔侄,实同兄妹。
  • 秦大娃兄弟打工记

    秦大娃兄弟打工记

    在一个偏僻村庄,有一秦姓人家四兄弟。父母叫他们为秦大娃、秦二娃、秦三娃、秦四娃。当地长辈和平辈也都这样称呼他们的小名。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长大成人,长辈和平辈仍这样称呼,他们一点不在乎,甚至当他们第一次与不熟悉的人相见,也会自我介绍自己的小名,久而久之,知道他们学名的很少,即便知道也觉得称呼小名顺口。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伴随打工大潮涌起,秦大娃四兄弟先后外出打工。本文集中反映了四兄弟打工的不同命运、揭示了俗习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负面影响,颂扬了党和国家对农民重大政策,特别是给农民减负。
  • 两个老头

    两个老头

    两个可爱的老头精彩的人生片段,在小镇的上空像变幻多端的云彩一样,时而薄如蝉翼,在春风中荡漾;时而气势恢宏,仿佛埋伏着千军万马:时而又像绵绵细雨,滋润进人们的心田。他们永远映衬在小镇的蓝天上,不管刮风下雨,还是春来冬去,依然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依然撩人心扉,给人以启迪,让人难以忘怀。
  • 寻觅金经

    寻觅金经

    细雨如丝的春夜,我敲响了彰德府的府门。府门高大巍峨,书有“彰德”两个隶书大字的两盏大红灯笼在微风中摇曳,和门前那两只雄狮一起,显示出当朝一品大员兵部尚书田中枢田大人的威仪。田大人是开国元勋,几年前隐退,皇帝钦赐府邸并赐号彰德,以表其功。家父曾是他手下爱将,后来因为看不惯官场倾轧而辞归乡野。半月前,父亲的好友,开镖局的史大叔找到父亲说,他接到了一桩奇镖,镖主是元觉寺的方丈石头和尚。他要史大叔将镇寺之宝大藏金经送到河南嵩山万部华严经塔内接受永久供奉。
热门推荐
  • Tales of the Grotesque and Arabesque(IV) 怪诞蔓藤花纹的传说

    Tales of the Grotesque and Arabesque(IV) 怪诞蔓藤花纹的传说

    This work is a collection of previously-published short stories from the dark pen of Edgar Allan Poe, first published in 1840. In this volume we examine some Tales of The Grotesque And Arabesque from the dark pen of Edgar Allan Poe. He was born Edgar Poe in Boston Massachusetts on January 19th 1809 and tragically orphaned at an early age. Taken in by the Allan family his education was cut short by lack of funds and he went to the military academy West Point where he failed to become an officer. His early literary works were poetic but he quickly turned to prose. He worked for several magazines and journals until in January 1845 The Raven was published and became an instant classic. Thereafter followed the works for which he is now so rightly famed as a master of the mysterious and pgsk.com died at the early age of 40 in 1849 in Baltimore, Marylan
  • 潘多拉的氧气管

    潘多拉的氧气管

    赵主任打来电话时,我正在路上,一个我曾经写过一篇新闻稿的老板非要请我去他的度假村玩几天,我说没空。确实没空,晚上还有一个饭局。老板在那边就哇哇地叫了起来,高记者,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们这样的人?也是,我们没你有文化。我扑哧喷出一声笑,刘老板,你是提错哪壶了?好好好,我怕了你行不,去,下刀子我也去。这个刘老板,书没读几年,却精得赛鬼。当初那篇新闻稿,还是他买通了人来报的料,说在梅香度假村内的野生湖里钓到一条一米五长的大鱼,我们一行三人赶过去,度假村的胖大厨正在热火朝天地片鱼、热锅、翻洗,看见我们,胖圆脸上漾起笑容,训练有素地咬着广东腔普通话说,咱们梅香度假村就是神奇。
  • 非凡女修

    非凡女修

    外科医生元柳刀不幸死亡,穿越进了一个修真的世界,可穿越后所附的新身体却经脉尽毁,无法修炼。她唯一能用的只有自己因穿越附身而变异的神识。看她怎么借此为自己闯出一条与众不同的修仙通天大道。=======元柳刀:“作者亲妈,我无法修炼,肿么办?求金手指!”作者:“凉拌!自己想办法。”“......”元柳刀:“我资质不好,修炼太慢,求金手指!”作者(冷酷):“没有!自己想办法。”“……你是后妈吧!”〒▽〒=======本文只有半个男主,他戏份不太多,与女主感情互动的机会极少,很可怜!女主有时修为会超过这半个男主,大家不要嫌他弱,他会努力追赶的。
  • 麻科活人全书

    麻科活人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爷是女王,得哄着!

    爷是女王,得哄着!

    【新文《重生后她手撕了反派剧本》已开坑,双洁互宠】【重生1V1双强爽文】她,是从魔域历劫归来,势要将所有负了她的人全部毁灭的傲娇女孩。他,是武道界的传奇,冷心冷情,手段狠戾,却唯独将那让你捧在心尖儿上的宸爷。灵武双修,医蛊双绝。且看好傲娇妹纸如何携手腹黑大叔,虐渣渣,灭仇敌,冲上天。
  • 一品弃女,风华女战神

    一品弃女,风华女战神

    小鹿新文来袭:《毒妃可口:王爷,轻点咬》。*星辰大陆,以武为尊,实力强者得天下!月思卿,卡列国四大家族月家弃女,天生废材,灵力为零。虽被撵出家族,隐居于深山小村,仍为人所不耻,被人活活打死。再睁眼,她,不再是她。月思卿,21世纪古武家族千百年来惊才绝艳的天才人物,带领三名手下同时穿越,在异界混得风生水起。且看女主如何从一名废材在异世大陆走向神者巅峰。**那阴暗潮湿王国内的主人,以鲜血为饮,以杀人为乐,令天下诸神诸人谈之色变。这世间,唯有他放在心尖上的女人能净化他的灵魂。旧文:天才庶女:王爷我不嫁天才狂妃:废物三小姐
  • 临暗

    临暗

    地下铁的偶遇爱情不是电影,不是童话,原来都是YY作祟……走过青春的泥泞,每个女孩都是天使,都能拥有自己的金色翅膀。当少女的“小天地”受到侵犯,她决心要阻止这一切,可是让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 霸道校草的魔女保镖

    霸道校草的魔女保镖

    她,从小父亲失踪,与母亲相依为命,在学校备受排挤,可是,哪怕日子再苦,她也没有想过放弃,终于被“神石”选中,从此神力加持!考试第一!打人第一!虐渣第一!横扫各路地痞流氓黑涩会,整治各种恶毒女小白莲,看呆吃瓜群众!被贵族高中选中,成为精英班风云人物!他,跨国集团继承人,天之骄子,腹黑冷血,心思缜密,整个贵族高中上下都不敢对他有丝毫的忤逆。不过,眼前这个看似弱不经风,却能叱咤风云,总是给她惊喜的丫头,倒是让他觉得很有意思。她,是绝色魔女,保护他,从工作变成本能。他,是霸道校草,遇到她,所有霸道都变成了缠绵温存。她的梦想是寻找其他“神石”,找到失踪的老爸。他的梦想是完成她的梦想,护她一世周全。———————————————————————————————————————摘录:“你,做我的保镖,多少钱随便开。”“你这么强悍还需要保镖?”“一万?”“我也没当过保镖啊。”“两万?”“这不是钱的问题。”“三万?一天。”“啥时候上岗。”“今晚。”是夜,夏莫清看着眼前正要脱衣服的男子咽了咽口水:“怎么洗澡还要看?”“24小时贴身保镖。”———————————————————————————————————————搞笑小剧场:一、小清清:“我要集齐七颗神石,召唤神龙,哦,不,找我老爸!”某男:“你去哪里,我便去哪里。”小清清:“千年古墓你也去?”某男:“必须去,我可以给你准备工具啊,狗血、公鸡、洛阳铲?要不直接给你买个摸金符?”小清清:“千尺深海你也去?”某男:“我可以给你买大灰机、潜水艇,话说……在深海里亲亲抱抱,会不会很浪漫?”“滚……”“小清清,你真坏,居然想在深海滚床单。”某男作娇羞状。二、小清清隐身潜入某男的房间:“呼,还好没人,正好把东西拿回来。”某男洗完澡推门而出。小清清一瞥眼,What?衣服呢?暴露癖?一丝不挂!小清清受到一百点的惊吓,瞬间现身!某男:“你穿着内衣在我房间干什么?”“我……走错房间了……”小清清赶紧捂住眼睛,想溜。某男的声音实在性感:“我知道你就是垂涎于我的美色。”小清清从指缝里打量了下某男的盛世美颜和无懈可击的完美身材,不由得咽了咽口水。某男嘴角一勾,将小清清压在了床上:“既然来了,就别走了。”翌日中午,某男:“宝贝,是不是已经不想走了?”“我浑身都疼,怎么走?”
  • 长江传

    长江传

    一部关于长江的美丽凄楚、动人心弦的传记。作者远溯亿万年前由东向西流出的古长江的初始形态,从徘徊流水的序曲到奔流入海的尾声,一如徐刚以往的风格,时而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时而细致入微、鞭辟入里。融地理、历史、人物、文化于一炉,直面历史和现实,在大地的背景上所作的饱含忧患的刻画,于仪态万方中教人沉思冥想。书中既有长江百年水患的详尽钩沉,又有绿色中国的蓝图创意,独特的语境洋溢在字里行间,大地完整性的思考给出了作者铭心刻骨的警醒之言:我们正走在一条离开物质财富越来越近、离开江河大地越来越远的不归路上。
  • 我可能是本假快穿

    我可能是本假快穿

    【1v1甜宠文,女主是个不强势的死逗比】(不喜欢的小仙女勿喷哦)当一个外攻内受的中二少女碰到一个外攻内更攻的大魔头……故事就开始了……夕阳西下,他墨发轻舞,眸黯如血,“月百夏,我不管你是人是鬼是神是魔,你终究,只属于我。”她,?_??“老哥,咱能正常点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