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8600000051

第51章 审美价值的消费(1)

61消费性的审美活动

与生产性的审美活动(审美价值的生产)相对应的,是消费性的审美活动,即审美价值的消费居主要地位的审美活动。

消费性的审美活动(审美价值的消费)有两种:一种是附属性的(或伴生性的)消费性审美活动,即其审美消费并非单独存在而是与其他活动相伴生的,或在其他活动中附带发生的,且是从属性的;一种是主导性的(或单纯的)消费性审美活动,即以审美消费为主的活动,或者就是单纯进行审美消费的活动。

人类社会早期,当审美活动刚刚萌芽或者处于初级形态的时候,正如当时的审美生产多是附属性的审美生产一样(上一章已经作了论述),其审美消费,亦大都为附属性审美消费。譬如原始人使用自己制造的石器工具进行劳动时有了收获——或者是利用这工具猎取了野兽,或者利用这工具是采集到了树上的果实,于是他不但对劳动的收获感到欣喜,而且觉得自己所制造和使用的工具有用、有益,并因其有用、有益而感到满意,或者进一步对这工具产生喜爱和愉快之情,甚至对这工具进行观赏;那么,这“满意”、“喜爱和愉快之情”甚至“观赏”,就是最初的审美消费,且是伴生于生产劳动的附属性审美消费。再譬如《淮南子.道应训》所说的“举大木者”的歌唱(“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犹如今之纤夫和打夯者唱劳动号子一样),一方面,这有节奏的歌声“举重劝力”,发生有助于劳动的实际作用;另一方面,劳动者通过这歌声也自我抚慰、自我愉悦甚至自我欣赏,这自我抚慰、自我愉悦甚至自我欣赏,即是审美消费,而且是伴生于“举大木”(或拉纤、打夯等)劳动的附属性审美消费。

在现代社会日常的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消费性审美活动,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是附属性的(或伴生性的)审美消费。譬如北京和上海等城市举行车展,世界和国内各大汽车制造厂商蜂拥而至,把多款最新车型(包括概念车)展示出来,这些汽车的结构性能、形制色泽,使车迷大饱眼福、啧啧称赞;复配以俊男靓女(模特)伫立车旁,姿态妖娆,锦上添彩,令某些观者心醉神驰、流连忘返。这就是审美消费,用技术美学的专业术语说,是对“工艺设计”(design,有人音译为“迪扎因”)的审美消费,即对“技术美”的消费。还有,观看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发射澳星或长征2号F火箭发射神六飞船,那“高精尖”的技术力量使人发出赞美的惊叹,那壮丽的景象无疑也给人以美的享受,特别是当航天人自己观看时,更加充满着自豪感……这是对火箭及其发射活动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的消费,也是对“技术美”的消费。再譬如,清晨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升国旗仪式,人们似乎在经受一次美的洗礼,这是对国旗及升旗仪式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的消费,按流行的说法,这是对“社会美”的消费。但是这些都是附属性的审美消费——伴生于和附属于生产劳动、技术创造、科学试验、思想教育等等之中的审美消费:看车展,是伴生于、附属于商业活动中的审美消费;看澳星或神六发射,那也是伴生于、附属于工业设计或科学试验活动中的审美消费;组织少年儿童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主要目的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国旗及升旗仪式所包含的审美价值的消费则是附属的。

现实的生产劳动、技术创造、科学试验和日常生活中类似的附属性审美消费,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但是现实中的消费性审美活动除了附属性的之外,还有一部分是主导性的单纯的审美消费。譬如,游黄山观云海,登泰山看日出,就是对黄山云海和泰山日出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的消费,按流行的说法也就是对“自然美”的消费。与前面看车展、看飞船发射、参加升旗仪式等等附属性审美消费不同的是,“观云海”、“看日出”获得审美愉悦就是目的本身,因此,这里的审美消费属于主导性的或单纯的审美消费。

如果说现实中的消费性审美活动(审美价值的消费)可以有主导(单纯)与附属之分;那么,相对而言,艺术中的消费性审美活动(审美价值的消费)则不存在主导(单纯)或是附属的区别。艺术中的审美价值消费都是主导性的。人们观赏和阅读艺术作品,根本就是为了审美消费,为了精神的愉悦,为了心灵的享受,为了在愉悦和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情操的陶冶和灵魂的升华。这里不存在“附属”与否的问题。譬如看电影、看戏,一般人们不会是抱着受教育的目的到电影院去看《红高粱》或者到剧院去看莎士比亚《奥赛罗》的;读文学作品亦如是——有多少人读《红楼梦》是因为把它作为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而得到认识的提高和学识的收获呢?人们之所以需要艺术,根本目的就是:接受和欣赏艺术的美——审美价值各种形态如崇高、优美、丑、卑下、悲剧、喜剧等等,也即我在这一章反复阐述的:进行审美消费。当然,观赏和阅读艺术品,也可以(甚至必然)会受到伦理道德的、科学认识的、哲学的、政治的熏陶和影响,但这是夹杂在审美价值消费当中发生的,与审美价值消费融为一体,成为审美价值消费的有机组成因素。

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审美价值具有强大的魅力,像磁石那样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爱美,是人的天性之一。欣赏美,是人们发自内心的需求。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活动、特别是通过艺术进行审美消费,对于人来说,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是最符合人的本质的活动、最符合人的自由本性的活动。如果说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之中,有许许多多是受外力强制或压迫而进行的,如为了糊口而谋生,为了升职而努力工作,为了考上大学而拼命学习,等等;那么,审美活动——这一节主要说的是审美价值的消费(当然也包括审美价值的创造)——则是最不应该受到外力强制和压迫的活动,是最能施展人的才智和释放人的天性的活动,是人的最自觉最自由的活动。审美,完全是自由王国里的事情。

明确现实生活中、特别是艺术活动中审美价值消费(包括创造)的上述特点,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之下有着重要意义,确切地说,对于纠正我们以往某个时期扭曲了的审美观念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似乎有一种传统:艺术被视为“工具”——政治斗争的工具、道德教化的工具、宗教活动的工具、思想认识的工具,等等。“文以载道”在中国已经说了上千年,即认为:相对于“道”来说,“文”不过是承载它的工具而已,甚至被视为小菜一碟。戏剧也被视为道德教化的工具,清代戏剧家李渔就大谈戏剧要“借三寸枯管,为圣天子粉饰太平”,“将弱管助皇猷”,“借戏场维节义”,“借优人以代木铎”,等等。中国历史上,绘画和雕塑之作为宗教信仰活动的工具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现存各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等)的壁画和佛像,今天人们视之为艺术品,而当年根本上是为宗教而作。这个传统在现代又有了新的发展,20世纪中期我们耳边曾经振荡过一个响亮的口号,“文艺为政治服务”,由此更引申为“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如此,艺术就成为政治的附庸或奴婢。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就总是用政治压迫艺术、用政治宰割艺术,而且常常以政治代替艺术,把艺术活动当作政治工作。譬如,把某些文学、戏剧、电影等等艺术作品仅仅视为政治教化的工具,把艺术接受和消费活动仅仅看作是让群众接受政治培训、提高政治觉悟、坚定阶级立场的活动。前些年,我们的一些作政治思想工作的部门和同志,总是把组织群众观看富有“教育意义”的“革命”电影当作“政治任务”去执行,经常有许多单位用行政命令或者出钱包场的方法,把革命群众硬拉进电影院;因故不去者,还得请假。

牛不吃草强摁头。这还是对审美价值的消费吗?假如审美消费真是这样,还有什么愉悦、享受可言?简直是惩罚、是受罪。这是对审美消费的绝大的误解,也是绝大的讽刺。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许多人已经分不清审美价值的消费与非审美价值的消费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了。

62审美价值的消费与非审美价值的消费

审美价值的消费与非审美价值的消费有着许多明显的不同。

(一)审美价值是一种精神价值,它的消费与某些物质价值(实用价值)的消费大不一样:一盘美味可口的大虾的物质价值(实用价值)的消费,就意味这盘大虾被吃掉,从物质实体上被消灭掉,从此,这盘大虾的物质价值(实用价值)也就不存在了。但是,看齐白石笔下作为艺术品的大虾,对它的审美价值的消费,却并不是从物质上把它消灭掉,而是拉开一定的距离,对它进行观赏。这时,它的审美价值一点也不会减少;而且,非但不减少,还会发生通过审美消费而其审美价值增殖(自身价值繁殖)和增值(从外面为其增加价值)的有趣现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凡是审美活动(不管是生产性的还是消费性的)都包含着创造因素。当一个有水平的鉴赏家观赏齐白石所画的大虾时,他对绘画文本(画中的大虾)反复观看、感受、体察、玩味、理解……把自己以往的审美经验和融化在自己心里的社会审美心理结构,把相关的人生积累和生活历练,把自己能够把握到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现实生命理念……统统结合进去,与绘画的文本结构和审美蕴涵相碰撞、相克服、相补充、相融合、相增益,不但把握到连作者创作时可能也未必意识到的内容,而且以鉴赏家自己的独特立场和审美视角生发出新的审美意义。一般观赏者的审美价值消费情况,也大体如此,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实际上这是鉴赏家(乃至一般观赏者)在消费中的审美创造,这也是一种审美价值的生产。在艺术的观赏和接受过程中,每个不同的鉴赏家和观赏者,都与艺术文本的创造者(如齐白石)一起,不断地创造出、生产出基于艺术文本(如齐白石所画的大虾)而有所增益的新的审美价值——或者是对原有审美价值的补充,或者是进行新的审美价值的创造。因此,齐白石的艺术品大虾,通过审美消费,其审美价值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世间只要存在审美价值的消费,就必然伴随着审美价值的增殖和增值;一次次消费,一次次增殖和增值,几乎没有尽头。这是一条规律。

(二)相比较而言,审美价值的消费是一种特殊的享受,而某些非审美价值的消费活动却并非如此。譬如,你阅读《资本论》或黑格尔的《逻辑学》,你对包含在里面的巨大思想价值进行了消费,但是你却谈不上得到了享受;而且有时相反,在“受苦”——好像某个伟人曾说过,阅读黑格尔的哲学著作是制造头痛的最好方法。但是,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观看莎士比亚的戏剧,听贝多芬的《英雄》交响乐,看卓别林的电影,听梅兰芳的京剧,看陈爱莲的舞蹈,听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听帕瓦洛蒂等三大男高音演唱……就不同了。你会如醉如痴,赏心悦目。读者可能注意到,这小节开头那句话“审美价值的消费是一种特殊的享受,而审美之外的其他价值的消费活动却并非如此”,我们加了限制词:“特殊的享受”和“某些非审美价值的消费”。这是因为,还有另外的某些非审美价值的消费,如可口食物的消费,也可以使人得到某种享受;但是,这与消费审美价值所得到的享受却很不相同。可口食物的享受只是“口福”,主要是官能的快适、感官的快感。官能的快适、感官的快感,这是与狭隘功利紧密相连的低级的快适和快感,是一种物质享受;而消费审美价值所得到的享受,却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是灵魂的愉悦,是心灵的快感。审美享受作为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要求审美消费的主体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从而获得由浅入深、情理结合的审美把握,于愉耳、悦目、赏心、怡神之中,不知不觉得到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的教益。具体地说,任何审美价值的消费都必须从具体感受开始(愉耳、悦目),进而触发情绪、情感,激起想像、意志,最后达到理性的领悟和愉悦(赏心、怡神)。在审美价值的消费中,常常伴随着共鸣现象。所谓共鸣,就是消费主体深深地被审美对象所感动、所吸引,从而在主体与对象之间达到高度的精神契合——后面我还要详细论述。

同类推荐
  • 哲学的故事

    哲学的故事

    经典的哲学入门读物,让深奥的哲学立刻生动起来,本书是美国哲学家威尔·杜兰特的经典力作。自问世以来,经久畅销不衰。《哲学的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有史以来的主要哲学家的生平及其观点,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叔本华、尼采再到柏格森,罗素、杜威等。在阐述每位哲学家思想的同时,生动地介绍了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境遇和情感经历。威尔·杜兰特以其一贯的渊博学识、深入浅出的行文,成功地将看似艰深的哲学写得极富人情。因为,思想的发展也是一部激动人心的浪漫传奇。
  •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

    这是法兰西院士亨利·柏格林的成名作,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作为哲学家的柏格森,其思想与著作对20世纪影响深远,他对达尔文社会进化论的批判性改造影响了当时普通人的包括宗教观、生命观在内的价值观,预示了后起的心灵哲学的发展趋势。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一直是人们不断思索的问题,而这本《生命的意义》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生命的意义》从生命的理解方式、生命的进化形式、思维和生理的模式等方面,探讨了生命的哲学意义和存在价值。通过阅读《生命的意义》,我们不仅能够重新定义生命的意义,还将发现生命和直觉主义是所有最富成效的哲学的源头。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取自德国思想家叔本华的《附录和补遗》,而实际上是独立成书的,阐述了生活的本质及如何在生活中获得幸福,所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极为接近,如健康、财富、荣誉、名声、待人接物所应遵循的原则等。书中含有几分孤芳自赏的自我辩白和自我激励,甚至还流露着顾影自怜的几丝悲凉、几许惆怅,但更多的还是他因为自尊而隐匿在文中的深刻的自我剖析和感悟,以及由此而来的坚定与自信、清醒与睿智。
  • 戴建业精读老子

    戴建业精读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抽象的哲学著作,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被誉为“万经之王”,千百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戴建业教授以深厚的学养、风趣的文笔、独到的视角,用随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为大众阐释老子的思想,解读古老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逐篇精讲《老子》,讲透老子智慧。为读者解答:为什么高者应就低?为什么柔能胜刚?为什么拙能胜巧?……戴教授把老子请上前台,面对这个时代发言,拂去我们的孤独、焦虑、痛苦,帮助我们找回心灵的宁静。
  • 神圣真理的毁灭:圣经以来的诗歌与信仰

    神圣真理的毁灭:圣经以来的诗歌与信仰

    《神圣真理的毁灭》是哈罗德·布鲁姆在哈佛大学诺顿演讲的精华结集。在基督教与犹太教信仰的大背景下,布鲁姆主要从三个角度评论,即对前人的继承,作家所独有的原创性以及对后人的影响。书中评述了西方文学传统中影响巨大的作家、作品:从希伯来《圣经》写起,到弗洛伊德、贝克特等现代派作家为止,他重读了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布莱克、华兹华斯、卡夫卡等重要作家。同时,他在描绘文学发展的框架中,对信仰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极富启发性的阐释:文学在人性的立场上与神学及宗教抗衡,才能使人的创造力与神的创造力颉颃。
热门推荐
  • 晚深轻语

    晚深轻语

    沈晚轻的曾经,总有一个元煜深……伴随着她的少年时。初时相遇至末了情深~恍惚间竟已是半生,原来啊,不了的是你对我的深刻给予,亦是你原始至终不变的爱意。元煜深的曾经,亦有一个沈晚轻……伴随着他的少年时。对她来由不明的情愫,却是支持他余生的不可或缺~或许沈晚轻的来临,是他情劫的初始,更是末了。原来已爱她至此地步……
  • 猿啸异界

    猿啸异界

    谁是天择大陆最强妖兽?九婴只排第七,第一名竟然是个人!看朱焰魂穿异界,重生成猿,从一只普普通通的野兽,一步步成长为令万兽匍匐,人族敬畏的绝代凶兽!【注:系统文,本文系统绝对不会“叮”】
  • 三十七度二(译文经典)

    三十七度二(译文经典)

    拒绝妥协,拒绝平庸,炽热的爱情点燃疯狂的灵魂,毁灭抑或救赎?法国电影《巴黎野玫瑰》原著小说;“垮掉的一代”在法国的另类演绎!
  • 论如何在末世里越过越穷

    论如何在末世里越过越穷

    【宠文,1vs1,有男主】重生在害死自己的女配身上,是种什么感觉?虞朝暮表示,拿走女配的一切,就是对女配最大的报复。她不光要继承女配的钱、女配的哥哥。还要继承女配的一切,于是她继承了一大群的娃......虞朝暮:“来来来,生活所迫,负担沉重,现在出售吃的喝的用的各类物资等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河灯愿

    河灯愿

    桥蓝听姑姑说评说上的男子很好看,谷外还有好吃的糖葫芦,便偷偷的跑出谷外,遇见了冷峻的元彻,就认为他是评书上的男子,死死的跟着他回了元家
  • 阴灵经

    阴灵经

    千年后的地球,异变突起!天灾不断,异兽肆虐,气候已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为了存活下去,幸存者们经过千年的不断努力,终于在新地球上站稳了脚跟,全新的修行体系横空出世,人类该如何在新地球上再次称霸,成为新地球的主人,且看本书,一个平凡普通人的崛起之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文王世子

    文王世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狐妖之红线羁绊

    狐妖之红线羁绊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相识相许。直教鹊桥难渡相思,直教化蝶难采同心甜,其实爱很简单,不期待,就不会被伤害,一个是妖盟盟主,另则一个是道盟盟主,注定是人妖不两立,直到最后它们能否有情人终成眷属吗……(重新写一下,之前的没头绪)欢迎加入书友群聊号码:643099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