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0400000022

第22章 火卷:黄土风物(3)

他们说:黄帝是龙,李自成是龙,毛泽东也是龙……

这真是一块祥龙飞腾的土地啊。

文汇山

文汇山在延安大学的校园背后。从延大操场边的一条小路爬上去,蜿蜒几步,就能看到。

它只是一个小小山头,过去没有名字,只因著名作家路遥安葬在这里,它便得此名。有些地方因人得名,有些人物因地出名。路遥则与陕北是一体的,分不开的。

路遥墓在文汇山前,座东朝西。墓冢用他家乡的青石砌成,旁边一道高五米,长十四米的巨墙上,刻写着他生前的一句话: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路遥是延大的学生,1972-1975年,他在这儿读书。山上有他躺过的草地,校园里有他坐过的石坎,墙壁上还应该有他办过的黑板报。

路遥的笔从没离开过黄土高原。成名作《人生》写于陕北,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仍产生于故土。每逢有大的构思,他都会回到陕北来完成。这里的窑洞氧气充足,土味浓厚,给他灵感,让他激动。他可以在半山上找间房子住下来,封闭自己进行写作,许多天不见人,只靠干馍和方便面充饥。写的兴奋时,吼着信天游跳起来;写到悲伤时,伏案泣不成声。一颗丰富的心灵,幻想着风雨无常的大千世界;一个阳刚汉子的精血气神,浓聚在沙沙作响的小小笔尖。最后,作品立起来了,他倒下去了。

路遥曾说:“今生今世我是离不开陕北了,每看到这里的一个草芽,一树桃花、杏花,我都会激动地泪流满面。”所以,当他身患重症时,仍然坚持回到延安来治病疗养。1992年11月17日他溘然长逝后,文友们按照他的遗愿,在这文汇山上安排了他的憩息地。

我将在山上采集的野花,默默地敬献在路遥的墓前。日近黄昏,可我不愿离去,就在石墩上坐下,凝望着对面凤凰山上空放射的彩霞,静默无语。

我想起社会的浮嚣,想起作家的劳动。我知道,路遥的一生坎坷曲折,渴望成名和渴望温暖是他终生的追求。可最后,他又得到了多少?他绞尽了脑汁,耗干了精血,终于写出名著,可逝世前,还在为装修旧房拉债。他离世后,生活在陕北山村的母亲日子困难,文朋诗友们还自发地进行捐助。吃的是草,吐的是奶,这就是作家;穿着布衣,织着锦绣,这就是作家;住着简陋小屋,建着精神大厦,这就是作家。有人唱一首歌,可以轻易致富;有人做一笔生意,能够随便发财;甚至有人说一句话,眼前财源滚滚。社会的天平为什么这般失衡?

日本学者安本实,曾在路遥的墓前泪流满面,说:路遥是中国文坛了不起的作家,他对文学创作的精神境界,令人钦佩。

也有许多大学生假期专程来到文汇山,在路遥的墓前深深鞠躬,表示读者对作家的敬仰。

人们心中有一杆秤,能够称出精神劳动者的重量。

作家永远活在他的读者心中。

脚下的校园里,晚自习的铃声响了。路遥是不寂寞的,有莘莘学子作伴,有黄土这个最温暖的归穴。

我站起身来,耳边仿佛突然听到路遥那粗厚雄壮的嗓音,他在唱:

一曲信天游

苦难不断头

揽紧裤腰带

哪管风雨骤

我紧了紧裤带,开始下山。

镰刀湾

镰刀湾这个名字,最先从影友口中听说。有一次小范围的展览,两张照片引起我的注意。一张拍的是一线蓝天,下边耸立着被夕阳映红的黄土断崖,崖下是流淌的小溪,溪边一群白羊在走牧,色彩很鲜艳,构图也完整,地方特色浓郁。还有一张是摄影者站在高处俯拍的黄土山脊,可能是早晨吧,刚升起的太阳明暗对比强烈,深处的沟沟壑壑全在阴影里,只有山脊被照亮,那红黄的山脊形若游龙,气势壮观。后来我问摄影者在哪儿拍的,他脱口而出:镰刀湾。

从此,镰刀湾在我的脑海中时隐时现。再后来不断听说,影友们又去了陕北、去了镰刀湾。于是镰刀湾的名字,在我的心中铭刻弥深。镰刀是劳动的象征,成熟的象征,收获的象征。那地方肯定有味儿了。

这次陕北之行,我抓紧时间去一趟镰刀湾。长途汽车过了安塞县城,沿着延河边的弯道行驶。河谷里有小树林,有蔬菜棚子,有一群群牛羊和唱歌的牧童。山坡上的大树挂着红叶,树下的浅草一片金黄。可惜是树太少,没有层林尽染的阵容,不过倒像星星之火,充满生机。

车到镰刀湾是下午。只见这是一个两山夹峙下的山镇,路边的窑洞房比较整齐,街上的群众也不少。因为这是安塞去靖边的必经之路,所以显得有点儿热闹。离开大道,走进镇后的村子,才发现这儿的农家很古朴,窑洞虽旧可干净,木格窗子上贴着剪纸,院子里有老树、有石磨、有农具;也有自行车、摩托车和电视天线。镇后的延河静静地流淌,牧人赶着羊群正涉河回家,鞭声吆喝声羊哞声响成一片。河边的柳树排列整齐,延伸到遥远的峡谷中去。

看完街景,天色已晚,镇上没有国营招待所,只有几个私人办的家庭旅社。挑了一家进去,有窑洞,还有一栋三层楼房。谈好价钱,主妇问:住窑洞还是住楼房?我回答说住窑洞。于是,主妇将窑洞里收拾了一下,放进了我的行李。

镇上有好几家餐馆,有炒菜的,也有专做面食的。随便地填了肚子,就回去睡觉。

窑洞里的土炕很宽大,很暖和,在山野的气息和五谷的香甜中,睡梦酣畅。

我把手机上的闹钟调到6点,第二天早上,铃声准时响了,我翻身下床,简单地洗漱了一下,拎起摄影包出了窑洞。

天色渐亮,我穿过街道,来到小镇的北头,那儿有一条小路通往东边的山顶。穿过小学校的操场,就开始撅起屁股爬山。路窄,山陡,斜着上行,爬一段,得休息一下。7时许,终于上到了山顶,这时,太阳也刚好冒出来,用它无边的光芒涂抹着山川。此刻,光线柔和,透亮清晰,明暗有致,反差合适,并且四面都有可拍的风景,我的兴奋随着照相机快门的响声而加强。

山顶上比较平缓,黄土地圆圆地起伏着,在最高处长着几棵树,显得卓立潇洒,独具风姿,有一种苍凉的美感。

山坡上沟壑很深,从上往下线条率直,仿佛用刀雕刻出来一样粗砺大气,纵横齐整。沟沿上长着一道道红色的小枫树,像点燃的一丛丛火焰,热情强烈。

突然,我的取景器里出现了一个赶毛驴的小伙子,他们从很远的山梁上翻过来。我的镜头跟着他们移动,在黄土高坡的中央,我按下了快门。山是那么深厚高大,人与动物是那么细微渺小,对比鲜明可又充满力度。

山下的镰刀湾镇升起了炊烟,有牛羊出圈,有小学生走出窑洞,新的一天已经开始。站在山头上,任晨风吹佛。望着身边这些极具黄土高原特色的山势地貌,望着脚下这个充满人气、生气和庄稼味儿的小镇,我明白大家青睐它的原因了。

极目眺望,我知道,在离镰刀湾不远的北方,在层层迭迭的山峁深处,还有一个闻名的芦子关。这是陕北的一座名关,也是延河的发源地。它在唐代就是军事要塞,宋朝时是通往西夏的咽喉,有“延州锁钥”之称。可惜是此关已废,遗迹难辨。

出了芦子关就到了塞上,就到了沙漠地区。

我也匆匆下山,告别镰刀湾,继续我的行程。

米脂婆姨

米脂是出美女的地方,已系公认。

这有历史做证。中国的四大美女之一貂蝉,就出生在米脂。她的男朋友吕布,则是相邻的绥德县人,于是“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这句民谣,成为中国民间审美的一种标准。米脂婆娘身上体现的是健康的、活泼生动的美。她们头发浓黑而喜欢梳长辫子,眉色重且睫毛长,鼻梁挺,嘴形好看,身材修长匀称,性格开朗热情,天生的能歌善舞逗人喜爱。

近些年来,常有画家的摄影家去陕北采风,到米脂寻找美女来做他们笔下和镜头中的模特。个别幸运的如愿以偿,可大多数则有所失望、怎么看不到长得好看的姑娘呀,是谣传吧!后来一打呀,原来那些成年的女子大多都去外地工作了。现在乡里只能看到一些未成年的正读书的美人胚子。

到一定的时候,大城市就会来人将她们招走。这亦是一种认同的方式。

如今已不是封闭的孤芳自赏的年代了。米脂婆姨的美,正在扩大范围和影响。

曾经有人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一位陕北籍的领导在西安的“杂粮餐厅”吃饭,那领导指着穿梭往来的服务小姐说,最漂亮的那位一定是陕北人。大家起哄不信,便差一位年轻人去巴台打问,果然是来自米脂的姑娘。

这是真实可信的,因为米脂婆娘身上除了美,还有不甘平庸的,勇于开创生活领域的性格。

在李自成行宫的后院,布置着一个“米脂妇女革命史迹展览”,陈列有近百位现代革命以来的米脂女性的事迹和照片,望着那些面容清丽、气质卓越的肖像,我真正感受到了米脂婆姨那种外表与内在的统一的美。

抄下几位有代表性的人物名单:

高佩兰(1903-1976)教育家,创办了米脂第一所女子学校。

杜瑞兰(1913-1996)革命干部,1985年任省政协副主席。

龙祥斋(1910-)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

杜岚(1914-)澳门著名教育家。

杜锦玉(1926-)著名歌唱家。

曹相如(1918-)培华女子大学董事。

贺抒玉(1928-)著名作家、编辑家。

高亦兰(1932-)清华大学教授。

常建荣(1939-)秦腔演员。

高振美(1940-)画家。

井梅(1932-)舞蹈家。

她们中间有女干部、女英雄、女劳模、女知识分子、好媳妇、好致富带头人等等,总结语里说:米脂妇女勤劳勇敢,聪明贤惠,忠贞善良,端庄俊逸。并将貂蝉称为:东汉末年的巾帼英雄。

看完展览,我意识到:过去大家对米脂婆姨的认识太肤浅、太不全面、太注重形象、也太世俗了。

她们身上有大美,这是陕北土地赋予她们的特质。

米脂婆姨的风流、风情、风格、也给枯黄干燥的陕北高原增添了一股丰润的、艳丽的色彩。

杨家沟

一条细路在黄土沟壑里钻来拐去,路断的时候,杨家沟就到了。在远处,根本瞧不见这里还隐藏着个大村子。及至走到头,拐过山弯后,突然一个村子闪在眼前。但见一面陡峭的山坡上,一层一层密密麻麻排列着错落有致的窑洞,中间有主道与支道连接,台阶拾级而上相互勾通。要进村,必须经过山门,才能去各个单元性的庄园。在干旱贫瘠偏僻封闭的高原看见这样一个很有气势的山村,让人心中格外振奋,禁不住要叹道:这儿真是藏龙卧虎啊。

杨家沟以前叫扶风寨,寨中近百个石窑院落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地虽隐蔽,可富及四方,原来寨中居住的多是有钱人家,他们的土地散布于周围很远的山山岭岭,每年秋天,杨家沟最热闹,四面八方的佃农赶着驴马前来给地主送租粮。社会制度虽然已变迁,但这个高原山村的富丽气象还在,村中现有农民1000余人,鸡鸣犬汪孩子哭闹,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杨家沟被远地人所知晓,还是20世纪40年代。具体说,即1947年11月20日,毛泽东带领的中共中央前委转战陕北,到这儿住下来,一住就是4个月,在这儿指挥了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后党史上称之为伟大的转折。1948年3月21日,全国大局初定,毛泽东才离开杨家沟从吴堡的川口东渡黄河,进入华北。

毛泽东住过的窑洞在村后的山顶,那是一个地主的庄园。这庄园整齐高大,门洞上镶嵌着“新院”字样,里面干净清爽,窗户及窑门带着西方风格。原来这庄园的旧主人是留学日本的新派人物,并且专攻建筑学,他自己在故乡设计建造了这个坚固大方的多用石材的漂亮住宅。

毛泽东在这儿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对土地改革及解放战争等问题做了重要报告,据记载,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贺龙、陈毅、林伯渠、陆定一、习仲勋、杨尚昆、李克农、陈赓、胡乔木等领导人参加了会议。

毛泽东住过的窑洞炕上有一张普通的小木桌子,他常常在夜深人静时伏案挥笔,思考写作。仅“毛选”四卷中,就有11篇著作写于此处。

庄园的外边山崖上,有一个向前突出的山包,叫“观星台”。站在台上,能够眺见远方起伏的沟壑与山梁的走向,脚下坡沟里的村庄及烟火似乎可以盈揽在怀。

据说,毛泽东常站在土台上遥望良久,目光穿透云雾投向南方广阔的大地。他那首著名的诗词《沁园春·雪》就构思于此。

可以想见,1947年陕北高原上那个寂静的冬夜,他在窑洞里写累了,就披上大衣步出庄园,来到观星台上休息。他一边抽烟,一边凝望天上的星斗,任雪花打在脸上,任寒风撩起衣角,他的心中热浪起伏,万千浮想变做精练的诗句脱口而出……

扶苏墓与蒙恬墓

一绢伪诏,断送了两个人的性命。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蒙恬是秦朝大将军。

两个人都是有功之身。扶苏聪明正直,眼看就是接班人,可他反对父王的“焚书坑儒”,便被发配到陕北高原来驻疆。蒙恬更是战绩辉煌,他北逐匈奴,修直道,筑长城,卫国守土,忠于秦王,但他毕竟远在边塞,不明朝事。

同类推荐
  • 关公为什么这样红:关公文化精神新解

    关公为什么这样红:关公文化精神新解

    《关公为什么这样红——修崃荣谈关公文化精神》依托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小伟的研究成果,重点解读了关公“惟正是忠为正而义”的正义观,辨正了“大意失荆州”传统说法,阐释了弘扬关公文化的当代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作者认为,关羽死后逐步被神化,最终成为“武圣”,这是人民的最终选择,也是关羽践行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精神的必然结果。关公信仰作为全世界华人的共同信仰,具有“圆融儒释道,覆盖多民族,连通港澳台,护佑全华人”的力量,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予以大力弘扬。
  • 爱憎得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爱憎得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以孝律人(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律人(中国孝文化丛书)

    今天,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全面、科学探讨孝文化,正确认识孝文化在历代法律中的地位,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摒弃其糟粕,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是十分必要的。但愿读者通过本书,丰富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接受民族精华的洗礼,冲破世俗偏见的误区,更加理智地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善待父母子女,和谐家国关系。
  •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文化常识珍闻录》汇集中外古今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知识,内容涵盖地理、地名、天文、历法、礼仪、风俗、民族、宗教、科学、文学、学科、教育、音乐、舞蹈、影视、戏剧、美术、工艺、交通、邮政、政治、军事、新闻、出版、经济贸易、著名品牌等方方面面,好玩、有趣、实用,堪称中外文化的普及本,人人爱读的百科全书。
  • 哈尼阿培聪坡坡:哈尼族迁徙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哈尼阿培聪坡坡:哈尼族迁徙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这部史诗是哈尼族传统文学的顶峰之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目前发现的系统、完整地记载哈尼族历史沿革的长篇史诗之一。作为哈尼族人民的“史记”,全诗长5000余行,由歌头和以下七章组成:《远古的虎尼虎那高山》、《从什虽湖到嘎鲁嘎则》、《惹罗普楚》、《好地诺马阿美》、《色厄作娘》、《谷哈密查》、《森林密密的红河两岸》。它以现实主义手法记叙了哈尼祖先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迁徙情况,并对其迁徙各地的原因、路线、途程、在各个迁居地的社会生活、生产、风习、宗教,以及与毗邻民族的关系等等,均作了详细而生动的辑录,因而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历史学、社会学及宗教学价值。
热门推荐
  • 世事纷纭说赖琏

    世事纷纭说赖琏

    大陆解放之后,赖琏长时间待在美国,办过报,教过书,但都不是很如意。1953年,他进入联合国秘书处工作,任中文组组长,做起了一名国际公务员,1967年退休,应台北《中国时报》之邀,为国际问题专栏撰稿,1978年定居台湾,受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983年逝世。对于自己在联合国工作这一段经历,赖琏写有一些回忆文字,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对一些世界政要的描写,他用白描的手法写他们,往往寥寥几笔,一个人物就生动的浮现出来,甚至还有几分漫画的色彩,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 《三字经》说什么

    《三字经》说什么

    提起《三字经》,很多人都能吟诵出几句,但是极少人是真正懂得这部经典的。它绝不是简单的儿童读物,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完善,现在的《三字经》内容涵盖历史、天文、地理、文化、哲学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古代的小百科全书,是成人和儿童都可以学习、钻研的知识普及读物,同时也可以作为当代人系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起点和大纲。这本书出于向广大成年人普及并宣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初衷,语言简洁流畅,既包含了各个学科范围的小知识,又不至于晦涩难懂,同时还加入了很多当代文化环境下新颖的事例对比和新鲜解读,更加耐人寻味。
  • 权臣有个黑月光

    权臣有个黑月光

    江湖传言‘得子衿者得天下’,便是天下第一谋士‘殷子衿’!他薄情寡淡,不问俗世。突然某日转了性,放着宁泉帝京的悠哉小日子不过,偏要跑到穷乡僻壤的小县城,只为迎娶一心上人。自此,追妻之路,长路漫漫...“你不想要为夫数不尽的家产吗?”“不想。”“做为夫娘子,从此,天下便再无人敢欺辱你。”“多谢殷公子美意,小女无需被一个外人保护。”“我是你的相公,理所应当。”某女微愣,撂下一句:“孺子不可教也!”某男锲而不舍:“嫁给为夫,为夫可让苏城钰与虞嫣儿唤你一声‘祖舅母’!”某女纠结了下,寻思着做不了渣男娘子,那就做老祖宗好了!于是乎,画风一转,回眸一笑,及其夸张道:“相公大人,不如咱们坐下好生聊聊?...”
  • 三界天书

    三界天书

    相传,天书的宿主都活不过十八岁......于是本文的主角他……一切不可思议的仙侠传奇尽在三界天书……
  • 田谷

    田谷

    如果回忆会哭,那就把它们叠一叠放在心底,最好再也不会被翻出来,给心里增加足够的厚度。这样,在后来的征程里,就不那么容易碎了。你好,陌生人。
  • 洪荒天子(4)

    洪荒天子(4)

    洪荒中,毒虫遍地,异兽出没,危机无处不在,这便是始前的死亡之地。然而人类以天生的本能存于天地间,而他们之中的强者以神自居,用智慧与力量瓜分洪荒,分别统治着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从而形成了洪荒万国。而就在这血腥与杀劫之间,一位在蛇腹中、沼泽内、神剑下、陷阱里生存下来的少年,就在这野蛮与文明、毁灭与建设的洪流中崛起。他得到了苍天的眷恋,与神龙之丹融为一体,在广成洞府内开启心灵之门,悟透了天地的玄机,看遍了人世的杀戮争斗,孕育出无穷的智慧和能量,终铸就其不死之身,超越了凡尘的一切,游历于洪荒万国之间,组成“龙之旅”,横扫八荒,一统万国,创下了神州大地的千秋功业。他就是战神轩辕——洪荒天子!
  • Who Goes There?

    Who Goes There?

    A distant, remote scientific expedition taking place at the North Pole is invaded by a space alien who has reawakened after lying dormant for centuries after a crash landing. A cunning, intelligent alien who can shape-shift, thereby assuming the personality and form of anything and anyone it destroys. Soon, it is among the men of the expedition, killing each in turn and replacing them by assuming their shape, lulling the scientists one by one into inattention (and trust) and eventually, their destruction. The shape-shifting, transformed alien can pass every effort at detection, and the expedition seems doomed until the scientists discover the secret vulnerability of the alien and are able to destroy it.
  •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一书的写作是基于:1.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2.我国ICT产业已经.彤成了国际同步的态势;3.我国ICT研究领域基本上停留在工程技术人员群体,我国经济学界涉入该领域较浅或较少;4.综观世界近十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理论成果基本都是集中在信息经济相关的经济学理论;5.笔者率先提出“非常经济概念”,是采取交叉学科研究的方式,意图填补我国“非现场经济”研究的空白;6.高等教学的学科内容应该始终走在社会发展实际的前沿;7.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分析的平民化趋势。
  • 空巷

    空巷

    海亮的诗歌,扎根于西海固那片厚实而苍凉的土地,有着对生活的敏感和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节、人物、事件,在他的笔下,都会带来诗意的共鸣。
  • 世上没有好妈妈公式

    世上没有好妈妈公式

    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也都想成为“完美”父母。殊不知,这世上并没有好妈妈公式,好的父母各有不同,但相同的都是“爱”。不要拼命去做“完美父母”,一起看看为人父母后,真正的修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