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1800000034

第34章 升州遭谗(2)

仍然出于对社稷安宁、百姓安居的祈求,颜真卿诚心所至,接连做了两件事:

一是上表乞御书。此事源于上年冬,颜真卿还在升州之时,肃宗李亨遣使宣旨,从山南西道的洋州兴道县118,至升州江宁县119秦淮太平桥,于各州县临江近城处,各置放生池,共八十一处。意在以释放水生动物于池,而保全其生命之举,广施仁爱,惠及虫鱼。颜真卿为此撰文,并以自己的俸钱采石镌刻,名曰《天下放生池碑铭》,颂扬肃宗皇帝的仁德。碑文又用绢帛抄写了一本,交朝廷使臣奉进,乞肃宗皇帝御书碑额,但未得回复。回到京城后,颜真卿再一次上表乞求御书,却觉得去年所书碑文笔画稍细,担心不能经久,又擘窠大书一本,随表奉进,终于如愿以偿,得到肃宗应诺。

放生来源于佛教,碑铭中将儒家仁道融入佛教放生之举,不乏弘扬儒家仁德思想之意。其大意说,有着古人的聪明睿智、天神般的伟力,却并不杀生的人,不是陛下你还能是谁呢?过去,殷商的首领商汤很仁善,打鱼时总是网开一面;汉武帝施恩惠于困窘的游鱼,得到了受恩的鱼儿口衔宝珠相赠的报答。流水拯救了干涸待毙的鱼,宝珠以其价值连城获得美名。事情发生于当时,但其创造的福祉却将传袭永远。这些逸闻旧事,“岂若我今日动者植者、水居陆居,举天下以为池,罄域中而蒙福”——哪里比得上我们今日豢养、栽植那些或生长于水中、或生长于陆上的有生之物,把整个天下都当作放生之池,让整个天下万类都能够享受到福分?颜真卿感叹道:置放生池,这种借助于佛教陀罗尼加持的功效,断除烦恼不断产生的根源,当然只是佛教徒心中的美好愿望的举措,与古圣前贤的行为相比照,何其相似啊!

肃宗李亨广置放生池之举,其实不过是无足称道的煦煦小仁,不过是为自己戴上仁爱面具的欺蒙人心之术而已。颜真卿又是自己撰文、两番书写,又是两次上表祈求御书碑额,又是自以俸钱采石镌刻,予以歌颂。似乎是阿谀,是拍马,是谄媚,是取媚,更是深笃的愚忠,其实,归根结底出于一种信奉佛教的心理,是封建士大夫爱国和仁德心理的曲折表达——心里萦回着对国家、对百姓的隐忧,期待着“举天下以为池,罄域中而蒙福”的仁政、善政的实现,渴望着朝廷能够把对水生之物的仁善放生,推而广之到天下百姓,使他们普遍得到安居乐业,都能够摆脱生命之忧,摆脱贪官污吏、豪强恶绅的盘剥、敲诈、鱼肉等诸般苛政,自由自在地终其天年。颜真卿撰文并采石镌刻《天下放生池碑铭》的意义几乎是无足道的,然其书却工笔擘窠,端方雍容,筋力劲健,丰腴饱满,气势磅礴,挺然奇伟,堪称颜体楷书的炉火纯青之作。

二是率百僚上表,请问上皇起居。事情的发生是这样的:上皇玄宗李隆基从蜀地回到长安以后,一直居住在兴庆宫——他喜欢兴庆宫,从长安出逃蜀地前就住在兴庆宫。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内侍太监高力士侍卫于身旁。肃宗李亨又命玉真公主、梨园弟子等相伴娱乐。玄宗李隆基于此闲居无事,常常登临兴庆宫内长庆楼,路人经过楼下,往往瞻仰、下拜,高呼万岁,玄宗也便在楼下设酒食相待。他还曾经召见某将军上楼宴饮。总管太监李辅国虽然深得肃宗李亨青睐,大权在握,但玄宗李隆基身边的人都瞧不起他。李辅国怀恨在心,更想立个大功,巩固肃宗皇帝对自己的宠信,于是抓住这些事在肃宗李亨耳边极力煽惑,说上皇居住在兴庆宫,经常与外面的人来往。上皇身边的陈玄礼、高力士,暗自策划着不利于陛下的事。六军将士对此心中很不安。李辅国说他劝说过他们,但也无济于事。于是,肃宗李亨开始对父皇李隆基是否企图东山再起心怀疑虑。李辅国出主意说:皇上应该为国家前途、命运着想,不必像凡夫俗子一般遵奉孝道,听任太上皇住在兴庆宫。兴庆宫与百姓居住的街坊相近,墙垣低矮,是不适于太上皇居住的。大明宫内高墙深院,戒备森严,将太上皇迎来居住,可以杜绝小人蛊惑太上皇的视听。肃宗李亨忧心忡忡,未予同意。兴庆宫养马三千匹,李辅国假称肃宗之命,将马赶走,只剩了十匹。李辅国又让六军将士在肃宗面前哭号叩头,请求将太上皇迁居。肃宗仍然犹豫不决,未予答应。上元元年(760)秋,七月十九日,李辅国假托肃宗的话,迎接太上皇玄宗去游赏太极宫。到达睿武门时,李辅国率领五百骑马的弓箭手,于马上拔刀出鞘,拦在当路,上奏玄宗:皇帝因兴庆宫低洼狭小,迎接太上皇迁居宫内。玄宗李隆基大为惊恐,几乎摔下马来。高力士斥责李辅国无礼,喝令他下马,李辅国无奈地下了马。高力士又喝令李辅国与自己共同牵住玄宗的马勒,护卫玄宗前往太极宫,在甘露殿住下来。李辅国率领将士退出,留下侍卫的只有几十名老弱兵士。陈玄礼、高力士以及以前伴驾的公主、宫女等,都被远拒;任玄宗一人形影相吊,孤独愁闷。当天,李辅国与六军大将向肃宗请罪,肃宗李亨为李辅国之举而窃喜,反而安慰他们,赞许他们意在遏止小人蛊惑太上皇,防微杜渐,维护国家安宁。

时任刑部尚书的颜真卿,一向对李辅国的专横耿耿于怀,却又十分无奈,目睹了此事的发生,便率领百官呈上表文,请问太上皇玄宗的起居饮食。此举无异于向肃宗的孝道质疑,并狠狠地打了李辅国一记耳光。肃宗李亨心中忿忿然不快,勾起了对颜真卿的桩桩旧恨夙怨;李辅国怒火燃胸,哪里忍受得了?适逢有酷吏之名的御史中丞敬羽上表毁谤颜真卿,一纸表章,与肃宗李亨此拍彼合;加上李辅国一而再地落井下石,便铸定了颜真卿的被贬黜。诏书很快下达,刑部侍郎颜真卿出贬蓬州120长史。

其实,颜真卿此前并未被肃宗李亨真心视作股肱、亲贤,也并未诚意地委任以要职。肃宗李亨在对颜真卿此前的《谢浙西节度使表》等几份“谢表”的“批答”中的话,原不过封建帝王羁縻臣下之辞而已。颜真卿却以其愚忠,信以为真,感激涕零!颜真卿搅和在肃宗李亨与玄宗李隆基父子间的派系斗争之中,向玄宗请问起居饮食,只是出于儒家根深蒂固的忠孝、仁善观念,绝非识见高明之举。但他被贬黜而并不后悔,并不沮丧,并不悲观,贬黜就贬黜,仍然一如既往,痴心不改。

上元元年(760)八月十六日,秋高气爽,万木蓊郁。颜真卿忠魂耿耿,正气浩然,乘舟沿嘉陵江而下,前赴蓬州上任。

书颂鲜于

颜真卿怅然前赴蓬州,途经阆州新政县121,与成都兵曹鲜于昱相遇。鲜于昱请颜真卿为其父鲜于仲通撰、书《鲜于氏离堆记》。离堆者,新政城南数千步外、嘉陵江边不与众山相连的一座山,笔直向上几百尺,壮美瘦削,或倾斜或壁立,雄伟肃穆,上有峻美奇石,下有回旋激流。鲜于仲通曾于其上开凿石堂,移栽花木,以为风景名胜。颜真卿所以欣然答应撰、书《鲜于氏离堆记》,原因在于:

第一,天宝年间,颜真卿居官御史台,鲜于仲通曾兼御史之职,二人算是同僚。颜真卿堂兄春卿之子颜纮曾官阆中县尉,得到过鲜于仲通的关照。到了肃宗李亨朝,鲜于仲通之弟叔明又与颜真卿二兄允南、弟允臧为台省同僚。颜氏、鲜于氏两家,可谓通家之好。

第二,在颜真卿看来,鲜于仲通是忠于社稷的,且也有忠而遭贬的经历,与自己心有戚戚焉。鲜于氏家族原在北方,唐初因仕宦而定居新政。鲜于仲通不但轻财尚义,果于然诺,“以财雄招徕贤豪,施舍不倦”,而且“慷慨发愤”,“养蒙学文,忘寝与食”122。当杨国忠任新都县尉、尚未飞黄腾达之时,鲜于仲通曾经给予过资助。唐玄宗李隆基尚武开边,欲征伐南诏,深得唐玄宗宠幸的杨国忠感恩图报,举荐了鲜于仲通。鲜于仲通率领大兵出征,几乎全军覆没,随后,迁任京兆尹。杨国忠以宰相掌管铨选,获选者求媚,请求立碑于尚书省门前,以颂扬“圣主得贤臣”。朝廷“敕京兆尹鲜于仲通撰文,玄宗亲改数字,镌毕,以金填改字处”。123所谓“贤臣”,自然指杨国忠。立碑为杨国忠歌功颂德,鲜于仲通系奉旨而为。鲜于仲通曾经与杨国忠有过瓜葛,但毕竟不是同党,任京兆尹,“威名素重,处理刚严”,十二年后“以忤杨国忠,贬邵阳郡司马”。124人们误以为鲜于仲通乃杨国忠党羽,且对其征伐南诏之败颇多斥责。颜真卿因触怒李辅国,又遭酷吏毁谤,再次被贬,远去蓬州,想起鲜于仲通因忤杨国忠而遭贬谪的经历,不能不产生惺惺相惜之感。提笔撰、书《鲜于氏离堆记》,不但深寓为其正名之意,也便自自然然,不无借着他人灵堂以哭自己恓惶的意味了。

第三,乾元元年(758)六月,归降大唐不过半年的史思明再次叛变。当时,伪大燕皇帝安庆绪据有邺城125附近的七郡六十多座城池,郭子仪、李光弼二将军于九月间会同多路兵马进军讨伐,安庆绪连连大败,四面楚歌,走投无路,向史思明求救,并表示愿意让出皇位。次年正月初一,史思明在魏州126举行大典,自称大圣燕王。颜真卿前赴蓬州之时,正是郭子仪、李光弼二将军会同回纥兵马,奉旨将进击安庆绪、史思明之时。安、史二贼的末日即将来临,不能不令颜真卿精神振奋,满怀着社稷中兴的憧憬。

正是缘于昔日同僚的情谊、鲜于氏对社稷的忠贞和被贬黜的经历,以及当时颜真卿心头在怅然中增长着的振奋和憧憬,营造了颜真卿接受请求,撰、书《鲜于氏离堆记》的欣然心态。远贬蓬州,颜真卿虽然不无怅然,但比之于身在平原的军政倥偬、居于凤翔行在的替君解忧、贬官蒲、饶和移任升州的安抚一方,心中少了些焦灼而多了些平和,少了些急迫而多了些从容。这便使其笔势刚健雄厚,结体宽博劲挺,观之古雅秀拔,斩金截铁,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展现着“颜体”楷书的独特风格,也折射着自己的忠贞和正气。

此后,颜真卿还为鲜于仲通撰、书了“神道碑铭”。后世有人误以为鲜于仲通为杨国忠的党羽,也因之对颜真卿撰、书《鲜于氏离堆记》和鲜于仲通“神道碑铭”颇有微词,笔者不能不为高风亮节、忠魂正气的颜真卿而惋惜,而呼号冤屈!

时势的风云变幻,也证明了颜真卿此前在升州为着社稷安宁、百姓安居,而忠魂一颗、正气一腔,未雨绸缪,“缮修甲兵,抚循将士,观察要害,以备不虞”举措的睿智和正确。颜真卿贬黜蓬州不到三个月后,江淮一带即战火陡起。宋州刺史刘展带着宋州全部兵众七千余人突袭广陵,并向各州县发出公文,声称驻守扬州的淮南、浙西、江西节度使都统李峘造反;李峘发兵南渡长江抵抗,也向各州县发出公文,声言刘展造反。各州县不明究竟,不知谁真谁假、何去何从。刘展麾下兵伍的凶猛恶狠素有威名,江淮一带官民无不听其名而丧胆。朝廷欲除刘展,下诏命刘展接替李峘为都统,密令李峘在刘展解除宋州兵权、赴任扬州途中乘机捉拿。狡猾的刘展接诏,表示乐于升任都统,但却不愿放弃宋州兵权,率领着宋州的全部兵将七千渡过淮河,前往扬州。李峘哪里是他的对手,阻截惨遭失败是注定了的。刘展大获全胜,并乘胜攻伐,几天之内连得扬州、润州、升州,攻克宣州、湖州,接着占领了淮南、浙西大部,聚兵万人,骁骑三千,狼奔豕突于吴越江淮,濠、楚、舒、和、滁、卢诸州,尽为所陷。这场叛乱直到第二年正月才被朝廷兵马平灭。当日毁谤颜真卿的防备不虞为无事生非的宗室“亲贤”——都统李峘,自己制造了自己贬谪袁州的前程,不久即抑郁病死,实在活该!令人痛惜的是,在此之前,江淮一带未受兵燹之害,此次刘展叛乱,使这一带惨遭劫掠荼毒,不知多少百姓因此而颠沛流离,饱腹不得,甚至丧身旷野!

朝野内外的有识之士谈及此事,没有不赞赏颜真卿的未雨绸缪,而斥责李峘的鼠目寸光和心术不正的。有人出主意,要颜真卿上表,质问李辅国,当日到底是他捕风捉影,还是李峘有眼无珠、不察刘展的腹中祸心?或者是李辅国与刘展沆瀣一气,有意打击忠良、庇护奸邪?还有人出主意说,如今你若找李辅国讨公平,他不敢不给你加官晋爵的;他若敢支吾,你就奏他个荫庇叛贼、陷害忠良。当时,肃宗李亨龙体恹恹,生命垂危,也许已无力问政,但新帝一旦登基,是不会有他好果子吃的。颜真卿婉言推拒。他想,当此国难迭起之时,为官者不能替朝廷分忧,安定社稷,而营营于一己之冤屈,求取一己之腾达,非良臣之所为也。

正是由于时刻心忧天下,颜真卿并不因刘展的果真反叛而自视高明、自恃正确,也并不上书朝廷,为自己的升州被贬而鸣冤叫屈。他仍然无怨无悔、平心静气地以长史之职,屈居于蓬州刺史之下,不摆老资格,不盛气凌人,更不大事不能做、小事不愿做。不但为了一州百业、千万百姓而任劳任怨,料理政事,恤贫救灾,兢兢业业,孜孜不倦,而且为国家的安危、百姓的疾苦而千忧百虑,心劳日拙。如此忠魂,这般正气,怎能不深得民心?

同类推荐
  • 朱德:从琳琅山到中南海

    朱德:从琳琅山到中南海

    本书记叙朱德寻求救国救民、报国为民的心路历程,重点展示了南昌起义中真实的朱德、朱毛会师的前前后后、动乱岁月的朱德隐情、情感漩涡中的真情朱德、生活中的魅力朱德等等。告诉读者一个已知道但并不完全知道的真实而又传奇朱德。
  •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

    怀古寻迹,以洗练文字回首李清照崭露头角的大宋旧影。情落纸笺,随一阕一笔感知漱玉词采撷深蕴的悲欢离合。她是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虽传世之作甚少,仍以清新奇隽的“易安体”在宋代词坛独树一帜,光耀京华。她的词工丽婉转,她的诗浩气豪迈,她的人生亦是跌宕起伏。两宋朝局风云万变,李清照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倍受党争株连之苦。少时天真烂漫、琴瑟和鸣,晚景几经丧乱、形影相吊。大半生远离故土,流离失所,她却以堪比男儿的豪情与坚毅,凭沉博绝丽之著作,傲立于浮沉乱世。她不只是感月吟风的婉约词人,更是心怀家国之思的千古词宗。
  • 路遥:平凡世界里的人生

    路遥:平凡世界里的人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文学兴盛的年代,路遥正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家。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影《人生》和广播剧《平凡的世界》曾风靡一时,他作品中的人物高加林、孙少安也几乎是家喻户晓,影响了几代人。在路遥去世二十余年后的今天,他的作品依然是书店中的长销书,他笔下的故事依然为文学青年们津津乐道,他的人生之路依然鼓舞着许多年轻人,他依然是这个文坛不能忽视的存在。
  • 流年碎影,民国女子的爱与忧伤

    流年碎影,民国女子的爱与忧伤

    本书甄选24 位知名的民国才女,用细腻的心思和唯美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段段充满传奇的人生故事中。她们有的是出身豪门的名媛,尊贵、高雅;有的是书香才女,出语惊人、绚烂如花;有的是风月场里的明星,烫着时髦的头发,穿着香艳的旗袍,妆容精致,眼神中流淌着忧伤……她们姿态万千,在那段岁月里演绎了不同的人生传奇。那些泛黄的老故事,经尽岁月沉淀,泛着独特的风韵与芬芳。本书作者搜集了大量资料,梳理湮没在时间长河中的如烟往事,以女性的直觉和独特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这不仅仅是一部怀旧之作,更是品爱之旅。
  • 曹操:逐鹿天下五十年

    曹操:逐鹿天下五十年

    朝堂之上,大奸大忠者都差不多,唯有曹操大不同!曹操一直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这样一个官宦子弟,却趁着时代之机,于黄巾起义时崭露头角,统一北部中原,成就了不朽的功勋。曹操,一个惯用计谋,权术的人,往往将对手整得焦头烂额,他做事不虚伪,敢作敢为,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有情怀的人;同时,曹操也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猜忌心极重的权臣,也是一个柔情万丈、诗才横溢的普通男人和诗人。
热门推荐
  • 重回初中之改变人生

    重回初中之改变人生

    重生前,王怡宁是一个在高一放弃学习,高三突然悔悟开始学习,最后吊车尾考了一个三流学校,毕业之后工作也很普通。在高中和大学七年里因为懒、不运动、喜欢吃零食,造成了她身材完全走样,过于肥胖。重生后,王怡宁是班级的好学生,学习努力,身材也没有开始走样。重生之后,王怡宁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不想重复上一世的命运。努力学习,改变命运。同时,也遇到了自己在前世一直暗恋的同班男神,终于鼓起勇气向上一世的自己告别。女主没有任何金手指,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人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常欢

    无常欢

    即将高三毕业的李灵韵,在一次偶然事件中认识了身为无常的林幽,而李灵韵因为其特异的体质被卷入到了一系列奇怪的事件当中,作为无常的林幽守护在他的身边,两人渐渐暗生情愫,可奈何生死的界限使得二人的恋爱之路走得格外艰难,最终二人在月读书屋店长的帮助之下,走到了一起。而林幽也终于赎清了自己的罪孽,感受到了幸福。
  • 本小姐要雄起

    本小姐要雄起

    一穷二白,宅的不能再宅的陈贝贝居然穿越了,穿越到了崇尚力量的修仙世界,还附带一个系统,好吧好吧,来了就呆着呗,但是僵尸血脉什么鬼,你要我这个小僵尸怎么跟这些修仙大能们正面刚啊,你玩我呢系统,系统任务,请宿主大胆放心的成功击杀这些虚伪的苍云宗弟子吧,本系统会在心里为你加油哒~不要太感动哦~,······系统,我X你祖宗
  • 穿成王妃做团宠

    穿成王妃做团宠

    夜国摄政王冷血无情,却单单对她宠爱有加,柔情似水,妖界第一美男雪陌天人之姿,温润如玉,痴情千年,却甘愿为她做凡夫俗子,相伴一生,钰国第一美男子东陵凰容貌倾城,惊才绝艳,府中妻妾无数,本是天下皆知的薄情之人,却执意立她为妃,痴恋如他,深情如他,温柔如他,最后,究竟谁人才是她的真命天子?
  • 心灵的游戏

    心灵的游戏

    一个未知,古老的平行宇宙内,有着一颗星球,有一个奇怪的游戏出世了,带着未知的秘密与阴谋......
  • 向前的力量:改变人生格局的哈佛能力拓展课

    向前的力量:改变人生格局的哈佛能力拓展课

    你想让自己变得热情大方,受人欢迎和尊重吗?你想走出孤僻、偏执的心理阴影,成为一个内心充满阳光和正能量的人吗?你想成为独立自主,有魄力有魅力的人吗?你想获得持久的工作激情,保持积极高效的工作作风吗?你想掌控自己的命运,主宰自己的人生吗?本书通过对哈佛商学院能力拓展课的深入剖析,以浅显易懂的文字描述,将我们带入一个富有策略与技巧的世界。真实而有影响力的案例剖析,情景式课程,大师的言传身教,帮你战胜拖延症、驱除无力感、学会时间管理、情绪掌控……阅读本书,你的自律能力、意志力、效率都将得到锻炼和提高!
  • THE STAR-SPANGLED BANNER

    THE STAR-SPANGLED BANNER

    On August 18, 1814, Admiral Cockburn, having returned with his fleet from the West Indies, sent to Secretary Monroe at Washington, the following threat.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史前科学:惊叹的文明(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史前科学:惊叹的文明(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本书简明生动地介绍了世界著名的史前文明、及远古历史遗留下来的遗迹。
  • 剑斩尘寰

    剑斩尘寰

    只有第一章是第一人称主角是反派这个世界很残忍这个世界也有美好懂得残忍,才可以了解美好学会残忍,才可以守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