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2900000005

第5章 大路篇(4)

炉霍这一带到过红军,这个地方正好是红军翻过大雪山,进入水草地的中间站。这里的藏民和喇嘛对红军有感情,当然这是经过战斗洗礼后得来的。这件事也是听首长讲的。那是1935年,红军翻过大雪山,蒋介石的追剿部队也到了川康边境。有个蒋介石任命的“西康宣慰使”,叫诺那的活佛正在道孚县城活动。道孚各喇嘛寺住持和县长齐集灵雀寺,诚惶诚恐听从诺那关于红军是妖魔的宣传。喇嘛们纷纷表示要舍身护寺。诺那拿出一批枪支弹药发给道孚灵雀寺喇嘛。又带着人马逃往炉霍县城布置“第二道防线”。红军先头部队开进道孚县城,立即围住灵雀寺,乘黑夜一举夺取了碉堡,寺内喇嘛躲进庙里不敢露头。住持派出一支敢死队,企图夺回碉堡,被密集的火力挡回,又进行了几次冲锋,不过是白白送命,红军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将灵雀寺围了个水泄不通,喇嘛住持只好率众而逃。诺那一行到达炉霍县城,正逢寿灵寺举办宗教盛会,诺那乘机进行反动宣传,一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寿灵寺是炉霍最大的的喇嘛寺,位于县城之南,依山而筑,俯瞰县城,墙院高深,地形险要。寺内喇嘛有一千多人。诺那眼看红军逼近,发给住持枪弹,自己匆忙逃窜,向甘孜进发,去建立第三道防线。各寺喇嘛在战斗中认识到红军是英雄,知道受了欺骗,他们在绒坝岔捉拿诺那送给红军。结果诺那还是受到了红军的优待。但他思想顽固,被红军礼送出境。 红军经过道孚、炉霍给藏民们留下极好的印象。筑路大军到了之后,藏民们夹道欢迎。藏族姑娘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喇嘛寺的红墙上都贴上了标语,欢迎我们进城宿营,老阿爸老阿妈还给我们献上洁白的哈达。炉霍的民房大多为三层结构,底屋住牲口,中层住人,上层供佛像。楼梯由一根木头锯上几道坎,直上直下。藏民们腾出房子让我们住,但部队仍然住帐篷。

春节过罢,我们赴炉霍架木桥。这是一项新的艰巨复杂的任务,所架木桥首先要把直径30公分粗的圆木桩一排排地打进河床,上端放上冠材、铺满圆木,再铺上十公分厚的木板。尔后用两爪钉固定。载重可达十吨。桥形看似简单,但在当时却是一项尖端工程。筑路指挥部往往以此衡量一个部队的战斗力。

架桥用的工具仍然是铁锹十子镐,钢钎八磅大锤。只是增加了绳索锯条大板斧,打桩用的铁夯。架桥难度最大的工序是伐木,运树。木料运输成了大问题。木料虽是就地取材,但就地不是就近。按藏族风俗,近山是神山,圣地,一棵树一根草都不能动,部队一到宿营地,就首先和当地土司、头人接触,弄清哪里是神山,哪里是圣地。为尊重民族风俗习惯,部队做饭烧柴,建工棚,架桥都要翻山越岭到较远的地方去伐树。全团三个营,一个营架一座桥,伐木地点近的七八公里,我们三营最远要到十多公里外去伐。战士们手拿利斧,象樵夫一样,跋涉在茂密丛林中,树伐倒之后,指战员们拼着力气肩扛手推、人拖。遇坡爬坡,遇泥趟泥,在山沟里乱石堆里歪歪斜斜地走,人们一身水,一身泥,手上脚上,肩上不知磨出多少次泡,流过多少次血,身上穿的棉衣面子几乎全部绽开。一团团一块块棉絮露在外面。棉袄扣子磨掉了,就在腰间用草绳扎住,脚上的鞋子龇牙咧嘴,没一块完整的地方,但谁也不在乎这些。扛运木料的强度比穿山凿石还要大,因而病员增多。但蒙头睡大觉没有。就是到了病痛站不起来了也不愿下工地。大家都清楚,自己躺下来就给另外的同志增加了工作量,因此谁也不忍心这么做。

历时两个半月,三座各长50米的木桥终于建成。我们连早开工,全团在我连工地开的动员大会。所架的桥取名叫“学习,有座桥取名叫”加油“,因为团里在这个工地上开的现场会;另一座桥取名叫”努力“,因为这座受到军指挥部的表扬,意在不仅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还要继续努力。这三座桥的名字是我终生难忘的,它凝聚着我们全体战友的心血和汗水,寄托着我们青春时代对革命理想的追求,它代表着我们那个时代的精神。为了庆祝架桥的胜利,全团官兵列队在桥上几个来回,然后唱着”向前,向前……“奔向新的筑路工地!

老人停了停又说,道孚、炉霍我终生难忘,最难忘的是松林口。在这里的任务还是架桥。康藏公路的所有桥梁,涵洞,都是木制结构。同志们在河里抡大锤,一根根圆木打进河底,高原的阳光照射着河床,波光粼粼,战士们也像一根根木桩,脊梁泛着黑黝黝的光亮。老百姓称我们是黑人,是啊,那里热的程度,太阳一晒,火烧火燎,身上结皮,同志们成了花人;冷的时候能冻死人。一下雨雪,怪,不是鹅毛大雪,也不是绵绵细雨,像冰碴那样,打到脸上生疼,几度冬秋春夏,雨雪霜打,战士们又都成了铁人。我看着那架设在康藏公路上的一座座木桥,心中顿生豪情。将来也许它们被历史淘汰,耸立在雪原中的是一座座铁桥、钢筋水泥大桥,但这些木桥却是我们筑路大军的骄傲。

我除了做宣传工作外,还协助连长看图纸、伐木、解料、测量地形、水速,打两爪钉。这座桥20公尺长,5公尺宽,载重十吨。松林口为原始森林,各种树木一望无际,松树、杉树、叫不出名的树,粗的、细的、高的、矮的,遮天蔽日,直溜溜地伸向天空,真叫人喜爱,真叫人高兴,祖国的宝地太多了。修康藏公路时,有个情况。毛主席有指示,站住脚就是胜利。大部队要进藏,可是历朝历代都没有修过路。就是文成公主进藏,一路教纺织,传播种,也是走小路,穿山岭,经过了多少个日月天明,车马劳顿,爬过了多少山,涉过了多少河,才到了拉萨。我军大部队要进去,后方必须供应的上,所以修路就成了当务之急。有一次发生了一件事,我还记忆犹新。我们的营长受到严重处罚,为什么。有一段路不能修,土司、头人说这里是神砥,战士们也想不通,认为这是头人故意为难我们。营长说,打仗时死都不怕,完成任务要紧,砍树,修路,一下子被当地头人告到中央,他只好忍辱负重。那时侯就是要站住脚,越快越好。这个印象很深,部队长期受苦,开展建国爱国立功运动,动员部队就是这个。只要能为国家效力,个人受点委曲没什么。营长任敬文,他是从战火中滚出来的英雄,受到处分没有减弱他的英雄豪气,还让我把刘邦的大风歌抄给他,在我的心目中营长是真正的英雄。

一排排长李双喜,是在松林口牺牲的。他是河北吴安的,二十多岁,家中来信,刚谈了个对象,姑娘还是个工人。他是抗日战争打鬼子出来的,是11军的战斗英雄,打仗时非常勇敢。牺牲之后,连队在松林口开了会,然后把他埋在松树下。连长致悼词,战士们摘下帽子,向他鞠了三鞠躬。然后用白雪给他堆了一个小坟冢。我们离开那里时,全连去向他告别,发现松树上挂满了小白花。

我还记得宣传干事李和年,也是在架桥时牺牲的。那时侯部队修路,团里的干事下到连队,检查工作,也是一样打锤,扛树。李干事下去也是拼命地干,那天他在桥上铺圆木,山上滚下来一块大石头,一下子就把他打倒了!他家是山西的,战士们好几年和他爸爸通信,他爸什么要求也没提,他爸说,这孩子要的饭当的兵,死了,是他的光荣,你们大家都知道他的情况,我放心。连里自己开的会,然后就埋在那里。那时侯牺牲的同志都不放在一块,走到那,埋到那,据说西藏公路典礼以后,专门放一块。后来这些人进了西藏革命烈士纪念馆。

还有个排长叫高飞,是战斗英雄,他也牺牲了。我们团共有48名同志留在那里,全军牺牲的同志更多了。从西藏走出来时,团长李承培让我和刘正义去扫墓,我们从拉萨又走回雅安,给48名同志的坟冢加了土,做了记号,整理了48名烈士材料,现在可能丢了。为了寄托对烈士的哀思,全连同志面对松林口,连长向天空鸣枪三声,我记的很清楚,当时大小松枝的雪花纷纷下落,雪山发出潮水般的轰鸣。我们养大的小雪狼突然发出一声嚎叫,它也流了泪。

第4节 高原雄鹰

很多年以后,老连长曹继贵回忆往事的时候,却想起闻名于康藏高原的雀儿山主峰飞来一只雄鹰。老人对新时期的战士们说,这是过去很久的事了……飞越雀儿山1951年十月,在朝鲜战场上,我人民志愿军举行秋季防御战役,歼敌十五万余人。我人民解放军根据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进驻拉萨。我连筑路到达绒坝岔,马尼于戈,雀儿山和德格县境内。用现代的说说,雀儿山是所有筑路地段的难中之难。山上空气稀薄,气候变化无常,时而狂风怒吼大雪纷飞;时而冰雹骤雨盖地而来。当地人传说,”雀儿山,五千三,山顶插在云上边,飞鸟也难过,人过怎能还。“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那座山,想那些人,无论战斗还是胜利都属历史所罕见。

雀儿山,地属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西北至东南走向。主峰海拔6168米。山上冰雪覆盖,有大小冰川三十余条。

修筑雀儿山,正值冬季。西藏高原的严冬,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种种困难对常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也是非常难以克服的。

那一天,八连刚刚完成了修建高原机场的主要工程,又接受了打通雀儿山的筑路任务。他们知道,打通雀儿山是该年筑路任务中的重点工程,是通往昌都的关键,是继完成二郎山筑路工程之后一项最艰巨的任务。他们顾不得擦干满身的泥水,立即整顿行装,部队日夜兼程向雀儿山开进,人人背着帐蓬,被褥和筑路工具,重量不下四十公斤。赶到雀儿山脚下,昂首一望,只见山峰高不见其顶,有如一位披满银发的老人端坐在那里,团团云雾在它的四周盘旋,夕阳的余辉斜射过来,闪烁着耀眼的光茫。此时虽是初冬,山下却寒气逼人,山上便可想而知了。据说,雀儿山终年积雪,日落之后,月出之前,更是冰雪遍地,别说人上不去,就连鸟也飞不过。但是这支英雄连队从来就有股子革命精神,指导员对大家说,飞鸟虽难过,我们要做雄鹰展翅飞!

精神和胆气都是有的,但事实也摆在面前。听老乡们说,他们虽大多祖居在这里,却很少有人上去过,别说上去修路,就是从山上过,不累死也得冻死。说某年某月某人的爷爷爬山爬到一半给冰雹砸死了,某人的父亲上山遇到瘴气又没回来,其凶险之状有如亲历。铁人韦江歌把脚一踩说,山再高也没有咱的脚板高,上!他背起三十多公斤的工具和粮食,带头向山顶冲去。

登山开始了,八连是先谴分队,战士们背着武器装备、口粮和必要的工具器材,每人负重足足有八、九十斤。在那陡峭的雪山上,攀雪块,登顽石,他们不顾艰险用尽全力,艰难地向山上攀登。

雀儿山肆虐的狂风,几乎把人卷走,干部战士手拉手,臂挽臂,迎风傲雪,在极度寒冷里行进。随着步步登高,呼吸越来越困难,走不几步就喘不上气来,有的人不得不走走停停,喘口气再走。韦江歌看着掉在后面的战友,心里十分焦急。这时,他早已帮别的同志背了些枪支和米袋,负重足有一百二十斤,可是他还在想,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任何时候也不能光顾着自己,他拼命赶到前边去把背的东西放下,又一趟一趟地回来接体弱的同志。还喊着口号鼓舞着大家奋勇前进。

韦江歌的模范行动深深地感动着同志们。战士高宗礼、赵荣等同志由衷地喊出了”向共产党员学习的口号。“在共产党员的带动下,整个部队活跃起来了,你拉我,我拉你,互相帮助,互相鼓舞,经过八个小时的攀登,飞鸟难过的雀儿山终于踩在英雄们的脚下。汪俊德老人回忆说,说起来容易,几分钟就到了。可我们爬了三天才翻过雀儿山。那个气候很恶劣,不是风就是雪,过雀儿山,我才十九岁。大家手挽着手,喘不过气来,空气太少了,翻过雀儿山,十二个同志就留在那儿了。也没有掩埋,同志们洒泪向他们告别,很多年以后,他们被西藏人民转移到烈士陵园。

同类推荐
  • 后甲子余墨

    后甲子余墨

    柳鸣九先生的随笔集包括怀人、忆旧以及与友人的书信往还等内容。《这位恩师是圣徒》《蓝调卞之琳》怀念外文所的两位前辈学人冯至和卞之琳,是本集颇见功力的华彩篇章。改革之初学术风气乍暖还寒,柳先生率先冲破思想禁锢的一部《萨特研究》既招来艳羡的目光,亦被守旧者列作“精神污染”的标本,横遭禁毁。卞之琳上承徐志摩的诗风,早年以一首《断章》蜚声宇内,他虽有一段游历红色根据地的过往,然而又中途退却,于是在社科院便属夹在李健吾、杨季康、罗大冈等学者与老干部之间的角色,颇为尴尬;但“贵族的血是蓝色的”,柳先生笔下的这位名流、雅士的确卓尔不群,在数十年风云变幻的学术生涯中显示出超然、洒脱的个性。
  • 中国意象:回到最美的古代

    中国意象:回到最美的古代

    《中国意象:回到最美的古代》是由周语创作的一部优秀的作品。中国风的古代画卷被周语重新赋予了涵义。以其独特的浪漫色彩,瑰丽的想象力向我们展现了古代的最美,仿佛一幅幅美图在眼前一样。
  • 女囚档案

    女囚档案

    想要作品好看,足够的文字功夫也是必不可少的。尽管生活远比虚构的故事精彩,但具体到某个案例中,能够把案件故事讲述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并且讲出点社会意义或者人性特点,这就犹如戴着镣铐跳舞,还要舞出精彩来。深入的采访、独特的角度、深厚的文字功底,是一个纪实作家必备的素质。来自真实的震撼,加上理性的法律思考和人文关怀,正是丁一鹤这套图书的突出特点。本书解密中国女囚鲜为人知的隐秘生活。
  •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

    古今中外,道不尽、说不清的,也就惟有一"情"字。爱情说穿了,也不过相识,相知,相守,最后相与分离,然而就是这简单如方程式般的"爱情进程",却使得红尘中众多"痴儿女"兜兜转转,竞相折腰。我渴求一个爱我的人,给他我世上所拥有的一切:我那无附不羁的身体,我如此温柔的心,还有我的自由。"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可真做到了如此地步,生命中也就少了一半的乐趣,生活必定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哪里还有一点意思。对于爱情,人人尝到的滋味不尽相同,然而讲出来,欢喜是众人皆同,无外乎皆在欢喜;悲伤却是泪落如雨,却又哽咽难言。
  • 中国文学大师经典必读(套装100册)

    中国文学大师经典必读(套装100册)

    主要收录了鲁迅、郑振铎、郁达夫、徐志摩、朱自清、鲁彦、梁遇春、许地山、萧红、瞿秋白、闻一多、缪崇群、穆时英、丘东平、滕固、蒋光慈、叶紫、刘半农、邹韬奋、李叔同、苏曼殊、朱湘、柔石、庐隐、戴望舒、章衣萍、钱玄同、彭家煌、刘云若、洪灵菲、石评梅、夏丏尊、胡也频等作家的一百部有影响的作品,既有诗歌、散文、杂文,评论,也有长、中、短篇小说,还有戏剧等作品,这些不同体裁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对当时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斗争和其他种种社会生活,做了现实主义的真实描绘,是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热门推荐
  • 无上诸天至尊

    无上诸天至尊

    我龙袍加身,我权御天下。我俯瞰众生,我执掌万灵。我睥睨诸天,我独断万古。战乱苍穹手摘星,卑微至尊魔主随!黑帝无道仙无情,一拜万道吾为尊……(苏世说:嘤嘤嘤,我还小,为什么让我承受这不该有的痛苦,委屈.JPG.....)我真不想做二代,奈何太古我保姆!苏世:“我要这诸天遍布永夜之名!”(简介已无力,更多精彩内容请看正文……)读者群:618203892
  • “三高”怎么吃怎么养

    “三高”怎么吃怎么养

    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时离不开饮食的调理。《美食天下(第2辑):“三高”怎么吃怎么养》选择对症食物进行科学食疗,减轻“三高”药物的副作用,从根本上抵制病情诱发因素,彻底远离“三高”。
  • 穿越之罪女去种田

    穿越之罪女去种田

    她不过睡了一觉而已,怎么会被穿越大神选中啊,要穿越也就算了,凭啥别人都是皇后王妃,她却穿越成一介罪臣?最惨的是刚穿越过来就遇到抄家,神马?身为罪臣之女,要被流放?总的来说,这就是一个穿越女在古代跟人谈恋爱,共奔小康的故事!
  • 见诸君于梦中

    见诸君于梦中

    叙梦。不限于bg,各种题材,慎入。目前只有两个故事,短篇。故事1郡主x“我”龙岫x清若故事2师姐x魔君。清璃x初华不定时更新,做梦了有灵感了才会写。
  • 我是万界最强主宰

    我是万界最强主宰

    重生仙武世界,获得大道主宰系统。征三国,战隋唐,灭宋元。制霸倚天,征战西游,风云称尊。仙界纵横,太虚为神,主宰洪荒。诸天众生,万界生灵,我,秦君来了,开始颤抖吧!
  • 笑话王中王:幽默滑稽小故事

    笑话王中王:幽默滑稽小故事

    《笑话王中王》系列收集了大量的幽默故事,一则笑话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喜悦,一则笑话可以使我们获得轻松解压。只有在一个轻松幽默的环境下,我们才能笑口常开,才能笑对人生。
  • 神震魔怒

    神震魔怒

    自古以来,黑可以说是白,白也可以说是黑。
  • 三哈女神

    三哈女神

    本书主要从生活、工作、情感三个方面,论述了“哈女”们的生活状态,以她们的优雅生活方式为参照,教会广大女性享受生活,拼战职场,获得幸福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上,“哈女”们既注重外在的保养,又注重内在的修炼。她们既懂得怎样呵护自己的肌肤,知道化什么样的妆容更能为自己的美丽加分,又懂得怎样提高自己的修养,丰富自己的阅历。在工作中,刚踏入职场的“哈女”们会努力地吸收知识、学习技能,打拼几年后,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将工作视作对生活的一种享受,最后将自己磨练成一个干练的职场女性。在情感上,“哈女”们会勇敢地踏过青春的弯路,以宽广的胸怀、包容的心态拥抱自己的爱情,在婚姻中会努力修行,与对方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并相守一生。
  • 每一种成长都曾与寒冷为邻

    每一种成长都曾与寒冷为邻

    有关时光、岁月、友谊、风景的感悟。作者从多变的视角写出自己对于人生不同阶段、不同阶层的深入体会。文章以散文为主,夹杂议论与叙事,文字富于朝气与诗意。
  • 全明星奶爸

    全明星奶爸

    苏城创业成功的前夕,穿越异界。醒来的苏城发现自己不仅穷困潦倒、身患绝症,还有了一个名叫小小的女儿......—————————————————————只有看尽人世繁华,并且有能力随意享受繁华的人,才有资格说淡泊名利之类的话。我们很努力才能活得像个普通人,为什么苏城随便做点什么,都会很成功?苏城:我做这一切,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多优秀,我只想告诉全世界,我的女儿是这世上最幸福的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