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3000000010

第10章 风华正茂(8)

张笃庆对蒲松龄的“神仙”之称还不止一次,另一次来自诗情画意的夜游。康熙四年(1665)秋天一个夜晚,张笃庆及其弟张锡庆、张履庆,与蒲松龄、李尧臣泛舟昆仑山旁的西溪。“西溪”即淄川西门外的孝妇河。清风习习,水波涟漪,一望无际的天上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轻舟穿过,片片荷花溅落在秀才们的衣襟上,小船惊起几只水鸟,孤零零落在沙汀上。远望昆仑山,黑苍苍一片。张笃庆派人到堤头沽来美酒,与蒲松龄、李尧臣饮酒赋诗。风轻舟快,小船在清流漂来漂去,秀才们兴尽归来,月亮已落,菱歌亦歇,唯见白浪冲激石岸。张笃庆有《同留仙、希梅及锡、履两弟月夜乏舟西溪,分韵得“洲”字》三首,其中一首:

清霜又到白洲,愁病惟我载酒游。

鸥鹭梦寒江蓼晚,芙蓉花落碧天秋。

苧衣云冷千岩下,桂櫂风轻两岸头。

自是神仙人不识,同舟李郎本风流。

最后两句写张笃庆对两位挚友的认识,“李郎”是李尧臣,“蒲兄”没直接说出,而是说“自是神仙人不识”。魏晋时期有游仙诗,蒲松龄因为写神仙题材小说给挚友张笃庆留下“神仙”印象。

那么,是什么事情给张笃庆造成蒲松龄是“神仙”的印象?

是因为蒲松龄写了有关神仙的小说。

在各种《聊斋志异》版本都排在卷一第六篇的《画壁》最具资格。

第四节 确立为人要则——王永印家坐馆

本章内容与前一章后半段同步。蒲松龄青年时代,有段相对优裕的塾师生涯,对其创作有较重要影响,这就是康熙四年(1665)开始,蒲松龄到王永印家做其子侄的老师。王家在淄川城里、王村、苏李村都有住宅,苏李村是其老宅。

一 王永印其人

王永印,字八垓,其原名应为“永荫”,因其兄弟名字都带“荫”字。其父王所须,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举人,授南皮知县,后升应州知州,卒于任所。王所须有三个儿子做官:王鼎荫,字六符,顺治三年(1646)进士,曾任职北直东安知县;王昌荫,字七襄,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曾巡按山西,提督北直学政;王新荫,顺治五年六年(1648—1649)联捷武科,任怀来卫守备。王永印是贡生。这位富家翁和穷秀才蒲松龄成为肝胆相照的挚友,友谊维系半个世纪。王永印是何等样人?蒲松龄的《寄王八垓》《为八垓王公八十大寿序》描写相当传神:

香山酒客延高龄,七十颜色如儿婴。

昔日倔强犹不减,对客豪饮能千觥。

我性疏狂君磊落,相逢不觉肝胆倾。

王公八垓,夙世仙人,志趋豪上,昔与余垂髫相戏,每见其肝胆廓落,辄已倾倒。虽生于华胄,而文章词赋,英迈不群……家虽落,固不贫:田数顷可耕,楼阁数架可栖,子孙可给指使,岁十余酿可供酣饮……公自飓风骇浪中来,其视世之调调刁刁者,秋蝇之过耳,无所动吾心,故以亦无所动吾气,以享修龄,所谓人事,非天命也……

前一首诗与后一篇序相隔十年,蒲松龄都在王家坐馆。前诗是王永印七十岁时写的,后序是王永印八十大寿时写的。前首诗描绘王永印七十高龄却身体健康、心情愉快、面如婴儿,仍像年轻时那样倔强豪饮。后一篇序传达更多信息:其一,蒲松龄与王永印相识于“垂髫”。蒲松龄还是十来岁童生时,就与王永印相识,且为其豪迈性情而倾倒。其二,王永印屡遭家难,这家难是什么?父亲死于任所、兄弟扶枢还乡?战乱中宅第被占被抢?王家兄弟罢官、出事,甚至被杀?都应算他遇到的不幸。其三,王永印是性情中人,文学中人,虽没有功名,却颇有才气和豪气,光明磊落,喜欢喝点儿小酒,率性而为,不拘小节。因为他见过世面,经过家难,承受能力很强,小打小闹的变故骚扰不到他。其四,王家的家境相比于王所须在世时虽已走下坡路,但仍有几百亩地收租,家中楼阁连亘,酒肉不缺。

蒲松龄“垂髫”即和年近四十的王永印相识并带崇拜之情,六十岁再给王永印祝贺八十大寿,时间跨度半个世纪,称他们终生挚友不为过。

蒲松龄在王家坐馆,苏李村离蒲家庄约二十五公里,蒲松龄得住在馆东家,因而有了与王永印风雨之夕挑灯饮酒聊天畅谈的机会。王永印把蒲松龄当作有才气的读书人、知心朋友看待,绝对不像《闹馆》里的馆东礼之用,将家庭教师当奴隶。这段时间蒲松龄心情较愉快,而且,到既有文化又较阔绰的缙绅之家坐馆,给蒲松龄增加不少见识。

王永印家坐馆能对蒲松龄写作产生影响的,主要是:

给王家子弟写《为人要则》;

替王永印代笔《与程县公书札》;

写作聊斋小曲;

爱情婚姻话题;

奇异突兀的《鬼哭》;

与时局相关的话题。

二 为人要则

《为人要则》是应王永印要求撰写的“命题作文”,前有小序:

王八垓兄有感于世情之薄,命十二题属余为文,以教子弟,亦见其忧患之心也,遂率撰之。

《为人要则》分正心、立身、劝善、徙义、急难、救过、重信、轻利、纳益、远损、释怨、戒戏,凡十二题。

蒲松龄认为,人生在世,首先要卓然自树,于仇怨之丛,立得身牢;于风波之中,立得脚定。交往则皆正人,所为则皆正事。这种立身牢的人,才值得人爱重。他具体阐发孟子“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的话: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于人有“正气”,丧失正气的人,便奸盗邪生,乃至骨肉相残,同室操戈。众人视之如盗贼,这样的人“尚得为人乎哉”?

他把择友、交友看作人生十分重要的事。“不视人而视其友”,有好友朝夕相处,可言道义,读诗书,讲孝悌忠信,济困扶危,弃淫佚而习勤苦(“劝善”)。因此,人应当弃饮博酒徒之友,就道义之士(“徙义”)。朋友之间,须恪守道义,不辞劳,不避怨,生死不二。“平居可与共道德,缓急可与共患难。其人在,我扶其困危;其人不在,我抚其儿孙”(“急难”)。除困窘时互相扶持外,蒲松龄认为朋友要成为诤友、良友,对迷于声色的朋友,忠告善道,不可隔岸观火,不关痛痒,更不应阿谀唯诺,以取容悦(“救过”)。

蒲松龄主张,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受人尊重,必须加强道德修养,要重信,重季路之一言。要轻利,不要因小利计算锱铢。受人之利,没齿不忘,与人之利,漠然处之。要谦虚自重,对一切劝善规过的忠言要言听计从(“纳益”)。对一切奇技淫巧,赌博游荡,无赖之徒,避而远之(“远损”)。对乡里故旧间的鹅鸭之争、睚眦之恨,平心静气,息事宁人(“释怨”)。朋友之间,以道义为重,戒嘲骂喧阗,鄙俚取笑之语。“不惟交道可全,亦免祸之一端也”(“戒戏”)。

《为人要则》以格言形式写给弟子们,以利于他们学习。蒲松龄自己正是这样做的。《聊斋文集》保留数篇对好友如王甡、孙蕙直言进谏的“诤文”。我们还可以把《为人要则》看作蒲松龄创作的“主题揭示”。《聊斋志异》和俚曲正是按照这样的道德标准,塑造心目中美好的形象,鞭挞不齿于人类的败类。这些道德当然是从孔孟之道出发,却包含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社会生活中所宝爱的美好品德,用现在的话说,是传达正能量。

我们不妨按图索骥,甚至带点儿胶柱鼓瑟,从《聊斋志异》寻找与《为人要则》有明显联系的篇章:

首当其冲的是在任何《聊斋志异》版本皆占首篇的《考城隍》。海涅曾说:“诗人总是按照自己的肖像来创造他的人物。”《考城隍》的主人公,是蒲松龄按照“为人要则”要求,按照“自己的肖像”创造出来的理想人物。小说中写:其姐夫的祖父宋焘病死,参加冥世考试,因写出有见解的文章,被派作城隍。他申诉“老母七旬,奉养无人,请得终其天年,唯听录用”。冥王检查生死簿,其母还有九年阳寿。“今推仁孝之心,给假九年。及期当复相召。”九年后宋焘果然死了。《考城隍》写阴司按照“德、才、仁、孝”选拔人才、录用官员,表现的是蒲松龄本人的期望。

《王成》是个懒汉致富的故事。懒汉岂能致富?因为讲信义守道德。王成捡到一股金钏,不贪财,等失者来取,结果等来祖父的情人,成为帮他从懒汉迈向小本经营致富的狐祖母。王成在旅店丢了银子,不怨店主,结果店主成为帮他用一只小鹌鹑换来六百两银子的幕后诸葛亮。

讴歌友情的《王六郎》。水鬼王六郎和渔翁许某因爱喝酒成了朋友,王六郎不忍心看代自己做鬼的女人丢下孩子,宁可继续做鬼,因此感动上帝,任命他做城隍。许某跋山涉水看望已成神的故友,嘱咐王六郎善待百姓。蒲松龄用他们的故事讽刺一旦做了高官就不再理当年“戴笠之人”的势利眼。

调侃教育“造孽者”的《仙人岛》《辛十四娘》。以“中原才子”自居的王勉来到远离人世的仙人岛,炫耀自己的“冠军之作”,受到世外仙女的尖刻嘲笑,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改过自新。喜欢跟人生口舌之争的冯生,娶狐女辛十四娘后恶习不改,与贵公子楚某争论短长,结果被陷害入狱,差点儿被杀头,幸亏“室有仙人”,帮他跳出囹圄。

教训轻薄者的《瞳人语》。长安名士方栋行为轻佻,尾随美女,被灰尘迷目,眼睛长了厚厚一层膜,什么也看不到。念佛悔过一年多,有只眼睛复明。这很有哲理:对轻薄好色者的惩罚,就是让他眼睛瞎了。

……

这些篇章是不是写于王家坐馆时期,并无确证,但它们的思想意蕴,与蒲松龄为王家子弟写的《为人要则》一脉相承。

话又说回来,天才作家蒲松龄果真完全按《为人要则》写小说,《聊斋志异》岂不成了新二十四孝或新烈女传?作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如何展开?丰富多彩的人生画面如何绘制?逾越封建道德的爱情故事如何产生?所以,更确切地说,《为人要则》是给《聊斋志异》提供一条为人底线。因为,虽然现实永远是创作的土壤,是想象的源泉,却绝对不能将小说家的创作,特别是天才小说家的创作当成客观世界的简单拼凑,当成现实生活的忠实剪裁。因为小说家总会从人生发现新的东西,予以提升,达到质的飞跃。聊斋最擅长写神鬼狐妖,它们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然而却比现实真实存在的人更深刻、更有哲理、更有诗意,也更重要。

三 代王八垓与程县公

程县公何许人?据乾隆《淄川县志》:“程观颐,字我生。山海卫人,进士,(康熙)三年任,五年劾去。”

在王永印家坐馆,替王永印处理来往书信成了蒲松龄的“内务”之一。《代王八垓与程县公》是篇激扬文字的“反贪檄”:

里甲之事,丁地少者,难于应役,原银少者,难于当差,故邑中里甲,至有逃散殆尽者。其初由一二人开自便之端,而其后之夤缘尤效者,非尽得己,势有所不能支耳……故黠者纷纷如鸟兽散。若孙某则准归“忠五”矣,王某则准归“丰泉”矣,生不自揣,欲援两家之例,老父母不允归里,乃赐併甲。老父母只知肉糜之可餍饱,不知蝼蝈之为公私也。盖不併则七岁一差,併后则年年应役,不併则各甲当各甲之差,併后则一家应全里之役,其害尚可言哉?即不肯推孙、王之例,使之移重就轻,何遂以朝三暮四相愚也?过里之举,生既不得蒙恩,併甲之旨,生亦不能从命,惟仍守故辙,按甲当差。其能当者当之,不能者,其谴责之惟命,赦宥之惟命,并于生无与也。此非一家私议,愿老父母平气听之。

里甲制度是清朝保证朝廷赋税如期完成的制度,当时不仅平民百姓要纳各种苛捐杂税,富户也难逃横征暴敛之苦。故有些担任里甲之职的富户干脆弃家出逃,《狐谐》里的万福就是为逃里甲之役从博兴跑到济南。面对这种情况,知县如何办?并甲。让没跑的承担更多责任、花费更多金钱。王永印就摊上这“美差”,要较平常数倍付出。“孙某”和“王某”能幸运地不受此害,自然少不了孔方兄保护。王永印向知县要求“过里”,被程知县拒绝,就让蒲松龄代写这封信。这封以当地士绅名义写给“灭门知县”的《代王八垓与程县公》,写得毫不客气,有点儿像“爱的美敦书”,虽然没直接指出程知县劣行,但“老父母只知肉糜之可餍饱,不知蝼蝈之为公私”,“以朝三暮四相愚”,讥刺入骨。信末宣布:我就不听你这一套,想整我,你只管整!何况这事牵涉朝廷公器,根本不是什么个人恩怨!王永印能对知县持如此强硬的态度,自然因为王家是县官惹不起的士绅之家。也因为蒲松龄疾恶如仇的个性,才能将一封普通书信写成刺贪刺虐的妙文。

这封书信起到什么效果?不得而知。蒲松龄康熙四年(1665)到王永印家坐馆,康熙五年(1666),程知县就被罢官。至于程知县是否因为得罪了王永印等这样的“巨室”才罢官,无史料可证。

由这封书信可以联想:在王永印家坐馆,做王永印的兼职秘书,让蒲松龄了解不少缙绅之家和官场内幕。对穷秀才蒲松龄来说,坐馆是为谋生路不得不抛家舍业、为糊口而耘人田,对作家蒲松龄来说,却成了难得的开拓视野、搜集写作素材的机会。人生双刃剑就是如此。

四 聊斋小曲

十六世纪时,时调小曲在民间流传很广,【山坡羊】、【银纽丝】、【耍孩儿】、【罗江怨】、【打枣杆】,不分南北,不论老少,家传户诵。内容以情曲为主。这种时调小曲,是不受格律所限的诗歌形式。蒲松龄在王家坐馆期间也写了些小曲。

聊斋小曲国内多散佚不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医生平井雅尾在淄川购得些“蒲松龄遗墨”,其中聊斋小曲达百首之多。尽管平井雅尾声明他的收藏得自天山阁主人王敬铸,而王敬铸手中确实有珍贵的聊斋抄本。实际上平井雅尾的藏品既有珍贵手稿、抄本,也有故意作伪、糊弄日本人的赝品。这些玉石共存的“聊斋遗稿”,由某日本企业家高价收买,捐赠庆应义塾大学。前野直彬教授日文版《蒲松龄传》引用了庆应义塾大学收藏的部分聊斋小曲。一九八〇年,日本汉学家藤田祐贤教授访问山东大学时,曾向笔者提供过聊斋小曲的目录。一九九二年马振方教授日本访学,带回聊斋小曲复制件,将考证成果写进《聊斋遗文七种》。

同类推荐
  • 天空多么希腊:徐志摩与邵洵美

    天空多么希腊:徐志摩与邵洵美

    徐志摩与邵洵美,两位浪漫风流的海上才子,同样来自浙江,同样留学海外,同样都是诗人,同样在上海呼风唤雨一掷千金。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长得也非常相像,近乎完美的俊美面孔,常常被人当成一个人。由他们领头的“新月派”是近代文坛主要文学流派,在后世影响深远、广泛。
  • 旧日光辉

    旧日光辉

    莱尔是19世纪著名的传记作者和解经家,他的《圣洁》一书影响了许许多多伟人。《旧日光辉》是他晚年的一部作品,是根据他之前写的一些人物小传和专题作品汇编成的。他之所以要把这些作品汇编出版,是因为看到当时英国国教越来越流于形式,丧失最关键的内涵。国教内有极端的礼仪派,注重各种外在形式,包括点蜡烛、圣餐桌、教士祝圣等等,想靠这些东西营造宗教氛围,对信徒产生属灵效果。对于教会中的福音派,他们却冷嘲热讽,认为都是些食古不化的清教徒。宗教改革之前的信仰就是这样,认为特定的仪式、动作能够产生属灵的效果。
  • 乱世文宗洪迈

    乱世文宗洪迈

    本书应该说是一部洪迈传论。其前七章是以洪迈的生平为纲,阐述洪迈生命的各个重要时期最为重大的事迹,涉及时代、文学审美观、治世观念、历史观,可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而清晰的洪迈评传;其后二章《容斋随笔》、《夷坚志》则是对洪迈在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的综合评价了。如果有人想对洪迈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读一读此书必定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在春秋五霸中,勾践是一个最为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一个亡国之君,又是一个中兴之君。在吴国为奴期间,他饱尝常人不能忍受之耻辱。归国后,他卧薪尝胆,把自己放在低卑的位置上去敬信群臣,集合众谋,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强吴,旋即北上,大会诸侯于舒州,成为中原之霸主。危中求存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勾践阴阳相违的双重人格。他是一个政治家、谋略家,韬光养晦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个阴谋家。
  •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托马斯·杰斐逊,亚伯拉罕·林肯和弗兰克林·罗斯福是怀着坚定信仰的奋斗者;他们是美国历史的灵魂;他们改写了美国的政治和经济,也改写了世界格局;他们当之无愧称得上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民众敬仰和学习的人。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神秘而又遥不可及。《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励志珍藏译本)》编者研究美国历史多年,力求将他们真实的一生清晰地呈现给每位读者。
热门推荐
  • 神魔大唐之无敌召唤

    神魔大唐之无敌召唤

    【读者群qq:213221788,欢迎各位书友加入。】李承乾手握命运天碑,召唤华夏千古英杰!赵云:“七进七出有何难哉?且看某杀穿诸天!”薛仁贵:“吾有三箭,请品鉴!”冉闵:“华夏唯一,某在,世间无异族!”项羽:“前世,某可举鼎,今世,某可擎天!”多年后,李承乾立于诸天之巅:“看,这都是朕的江山!”
  • 懵妃夭夭

    懵妃夭夭

    她沐夭夭可是京城的风云人物,以不靠谱出的名,外号阿懵小姐。某王一生最重要的事:宠她!宠坏她!↓↓↓“嫂子们好!”某懵挤眉弄眼的看向某王,“师兄,你艳福不浅啊!”某王一脸黑线,他费尽心思娶回来的媳妇居然喊父皇安排给自己的小妾为嫂子,差点没把他气吐血。“夭夭,她们不是你嫂子,你才是我的王妃。”某王尽量扯出一个微笑,咬牙切齿道。“矮油!虚名而已,你最善解人意的小师妹是不会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我不会妨碍你娶妻纳妾。”某懵信誓旦旦。某王脸色铁青,一声怒吼,“沐夭夭!”某懵大叫不好,急忙认错,“师兄我错了。”某王脸色缓了缓,挑眉道,“错哪了?”“我不该说你是茅坑。”“……”
  • 修仙界的氪命大佬

    修仙界的氪命大佬

    连星爷都说好看的无厘头搞笑修仙小说,你确定不看??————————————————————————开局一个系统,装备全靠自杀??林晋:系统,你在玩我?????一个屌丝少年,利用外挂在修仙界混吃等死的搞笑日常!PS:(修仙搞笑轻松文。没有套路只有真善美…………个屁啊!)PS:(有外挂、有金手指、有爽点、没毒点!请放心观看)
  • 最牛法医NO.1:休了冷魅王爷

    最牛法医NO.1:休了冷魅王爷

    某男:“本王是中媚骨了。”某女:“扯淡,第一次是媚骨,第二次,第N次,还有这次你哪中媚骨了?”某男笑笑:“长效媚骨啊,时不时发作一次。”成亲一年,打打闹闹也还算恩爱,谁知竟是一场‘错把丑女当貂蝉’的大乌龙。真相揭穿,日日冷落,他却不愿撇清关系,OK,休书她来写,从此老死不相往来。时隔多年,喜迎第六春,却遭前夫横阻。看着血泊中的新郎官,女人瞬间炸毛:“晋王,你他丫已经毁掉我五桩婚了。”“怀着本王的孩子,你还想嫁给谁?”阴霾视线定格在那略凸起的小腹上。某女微愣三秒,一把掀起自己的衣服:“是肉,肉,我自己的肉。”
  • 女人婚姻纠葛

    女人婚姻纠葛

    小说讲述三个年轻女人婚姻生活,她们是对方的闺中密友,性格截然不同,却又无话不谈。婚姻生活中,她们彼此羡慕。在婚姻的潮水中,她们失望,守候,追寻。兜来兜去,却发现现有的生活根本不属于自己,于是她们身在婚姻的围城中,追求围城外的幸福。
  • 春秋逸谭:平凉历史掌故选(全2册)

    春秋逸谭:平凉历史掌故选(全2册)

    “人文平凉”丛书一套5本(暂定名《平凉诗词》《崆峒诗词》《平凉游踪》《平凉掌故》《平凉金石》),编者姓名:茹坚、李世恩、魏柏树、李业辉等。前两册精选古代至民国历代诗人所写崆峒山及平凉其他地方的各类诗词曲赋,略作简注。第三册精选历代作者所写平凉山川名胜、风土人情的游记。第四册精选有关掌故。第五册精选当地重要金石碑刻。
  • 北京错爱

    北京错爱

    越是繁华的城市,越让人堕落!灯红酒绿间,面对空寂的攀比,奢华的诱惑,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沉淀。地球少了谁都会转,但却永远都不会为一个人转,可是我们却总是围着一个人转,不管你在何时何地,总会有那么一个人,让你无数次地想放弃,却终究是舍不得,一直在寻找归宿,哪里才是真正的归宿……
  • 甜宠小夫郎

    甜宠小夫郎

    登峰时被情敌推落山崖,重生到女尊国。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弟弟。顺带救了一个红衣小夫郎。小夫郎很可爱,卖萌撒娇他都会。现代白富美白音音到女尊世界的故事。女尊世界的白音到现代与陆晨再续前缘的故事。
  • 锦绣田园:农门媳妇很嚣张

    锦绣田园:农门媳妇很嚣张

    某女今日心情不佳,一刀剁在猪肉上:自从嫁到你家。我山上挖菜下河捉鱼,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养活你崽你弟就算了,还要帮你挡桃花。不过了!散伙!墙外男子闻言,转眼搬来金山。从此柴米油盐与你无缘,江湖朝堂任你徜徉。某女依旧不满:金山了不起?散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时空的日记

    穿越时空的日记

    外语系“万花丛中一朵红”都婉默默暗恋着“万叶丛中一叶绿”计算机系的学长李冉。一天,他突然来到都婉身后,喊都婉“学姐”?!又一天,都婉正发愁没舞伴,李冉出现在光芒中,答应做她舞伴,还有——男友!一切来得太快,都婉的舍友说都婉捡了大便宜,李冉不仅阳光帅气,而且预知能力超强,堪称“神算子。”都婉不免疑惑,这世上真有“神算子”?原来,都婉每晚写的日记,都会被李冉通过一个软件在当天早上收到……而那个软件——Microwrite是都婉的外教推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