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3000000043

第43章 西铺坐馆(7)

诗言志,词言情。蒲松龄却以聊斋词笑骂悲歌,淋漓尽致地表达对文学事业的追求,对独立人格的宝爱。他描写自己闻钟吊影、见月凄心,雄襟消尽、贫病难堪。“有三分痛,七分痒,万分忧”(《行乡子·忧病》)。而这种不容于世的幽恨,不是他一个人的,是历代文学家的共同遭遇:“无端处黄州妻子,风雨骂章惇”;“莫怪阮生狂甚,途穷处不泪何堪”;“落拓从来有恨,思量到幽怨全收。曾闻道当年杜甫,也是一生愁”(《满庭芳·中元病足不能归》)。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聊斋词说明,蒲松龄是以鬼狐史抒写垒块愁,“愁满盏,苦满盏,自笑千篇类一篇,挥毫已复然”(《长相思》)。有的聊斋词则细致描绘蒲松龄如何学习苏东坡谈鬼、如何从朋友的清谈中汲取创作素材,写《聊斋志异》的过程:

锄云自种花田,归市儿童柳贯鲜。学坡仙拨闷,妄谈故鬼;清公上座,杜撰新禅。薄抹清风,细批明月,犹恨古人占我先。三杯酒,尽陶陶且醉,半饷高眠。

(《沁园春》)

有些聊斋词是抒发蒲松龄不得志的悲哀,如《大圣乐》;有些聊斋词则抒发蒲松龄对人生的理解,如《风筝误》;有些聊斋词写得相当香艳,会与《聊斋志异》发生联系,如《惜余春慢》词,一首进入《宦娘》,一首进入《禇生》;有关顾青霞的词如《西施三叠》等,更是了解蒲松龄与孙蕙、顾青霞的关系,以及蒲松龄有关爱情小说的重要线索。

聊斋词存目不多,采用的词牌却不少,足见蒲松龄多才多艺且喜欢尝试。聊斋词遣词用字十分考究,文辞典雅而丰富,咏物词随物赋形,栩栩如生;描绘人情世态者着墨不多而须眉俱现。尤其是抒怀词,充满激情,如江河行地,一泻千里,妙语连珠,谐趣横生,显示出很高的艺术功力。

二 知县汪如龙

毕府坐馆后,蒲松龄与淄川“父母官”渐渐熟络。首先是汪如龙。

对小小山邑淄川来说,毕府足够显赫。位卑职小的淄川县官,不能不照孟子的话去做:为政不难,不得罪巨室。淄川历届县官都要到毕府拜望,毕刺史常派西席出面接待,蒲秀才的名气从民间渐布于官场。

康熙十八年(1679)至康熙二十五年(1686),宣城人汪如龙(字健川)任淄川知县。《淄川县志》对他颇有溢美之词,说汪如龙曾设立义学,捐施药饵,不带家眷随任,睡在门板上,是高珩送给他一张床。他因病致仕时,靠淄川人捐资相助,才得以还乡。

康熙二十年(1681)蒲松龄写《上健川汪邑侯启》,颂扬汪知县政绩,希望能提拔自己。

信中首先赞扬汪知县行德政,令淄川“人人加额”、“口口成碑”,像婴儿见父母,像春天化开冰雪,感动得瑞鸟飞来、彩鸯群至。

他表白自己“载笔以耕,卖文为活”,洁身自好,不追逐权贵,也一直得不到知音,从不认识去官府的路。“漫竞竞以自好,致落落而难容。”

他欣喜,现在有了汪知县,“依楼得月,幸处照临之中”。

他送上作品请汪知县指点,有诗歌、八股文、聊斋小说。此时,《聊斋志异》已有很大名声,蒲松龄送上聊斋部分篇章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关照,“如或青眼窥人,谬荷栽培之眷,万一蓝衫利市,宁忘高厚之恩!”

蒲松龄的信起了作用,知县汪如龙请蒲秀才到县衙做客。这大约是蒲松龄生平头一次受父母官礼遇,诚惶诚恐写了几首诗,未能免俗,刻意与“当局”搞好关系,希望“当局”对他的功名起点儿推动作用。

组诗《答汪令公见招》,顾名思义,“见招”是汪知县请蒲秀才到县衙来的感慨。诗中赞扬汪知县有文化、有政绩、有担当,能识别人才、珍惜人才。自己埋头读书、风尘仆仆,能得到汪知县的赏识,很是感动。

第一首诗,热情讴歌汪如龙的理政才能,说有非凡才能的知县来到淄川,德政化民,大街小巷欢声笑语,像当年潘岳遍栽桃花,像春雨滋润黎民。自己这样只能谈论点微小事物的人,居然也得知县青目,今后乐意跟在知县轿子后边谈诗论文,为知县提供参考:

仙令仙才总不群,衢歌巷舞自纷纷。

花村乱湿黄梅雨,凫舄长飞绮盖云。

小语未能分上座,短髯聊足备参军。

会当侍从篮舆后,把酒青山细论文。

第二首诗叙述自己为谋生风尘仆仆忙碌在淄川,认真理佛、加强修养,并非白吃饭不干活的人,因个性孤傲不为人了解,现在遇到理解自己的汪知县,感动得热泪盈眶。自己并非像冯谖那样只知道要鱼、要车,如果知县提拔,肯定会像毛遂一样立功。第三首诗将汪知县比作满县栽桃花的潘岳,能识别拉盐车骏马的伯乐,是寒士知音。自己这种处于困难情况下的书生,更需要汪知县关照,如果能得到汪知县提拔,能像“紫鳞”跟随汪知县到深水中自由游泳,一定像黄雀衔环加以报答。第四首诗表白自己虽然落魄,但很自重,从来不主动去官府,如果知县看出我有贵相、提拔重用,我宁可四海为家。第五首诗说自己虽然不得志,却羞于用文章去获取名声,如果您能像燕昭王为郭隗筑宫室并师事之,像陈蕃给徐稺设榻,让我接受官府资助继续读书写作当然好,如果不能,我也安于贫困、继续写作,不会连累到您。

五首诗,都说汪知县有德政,自己怀才不遇。翻来覆去,叠床架屋,絮絮叨叨。可见蒲松龄希望当权者提拔的迫切心情。

蒲松龄与汪知县打交道,有点儿受宠若惊。这年重阳前七日,汪如龙寿诞,蒲松龄写了长达四十八句的《寿汪令公二十四韵》。诗中歌颂汪知县得到淄川人民的爱戴,说:淄川黎民早就受到苛政之苦,盼望汪知县到来。汪知县一到,大地回春,淄川人民扶老携幼迎接。汪知县就像唐朝处理兄弟纷争的韩思彦一样,让兄弟通过饮乳悟出本是一奶同胞的兄弟,不再争执。淄川昔日民间争斗明显减少,人民安居乐业,弦歌之声飘扬。汪知县有爱民拳拳之意,无酷吏赫赫之名,为政清正,为百姓忙得清瘦了许多,既能识别看重人才,又和蔼可亲、仁惠感人。祝愿汪知县寿高体健、早日升官!

看惯《聊斋志异》对“官虎吏狼”的描写,再看蒲松龄给汪知县祝寿的诗,有点儿怀疑是不是出于同一人之手。既然汪知县在蒲松龄的诗里好得像个完人,为什么《聊斋志异》中没有一件汪如龙爱民故事?可能因为当年南游期间在孙蕙幕中养成的习惯,与官员打交道,免不了得戴高帽?免不了借古代“良吏”事恭维?难道以正直著称的蒲松龄也玩虚的?

《与李希梅》可能多少能释疑,这封信是蒲松龄七十岁后为蠹役康利贞一事写给李尧臣的,离汪如龙任淄川知县已隔三十年,蒲松龄说:

昔汪公在县,虽有小欲,而待人以礼,故亦不能取祸;张公在县,虽故刚鲠,而清明异常,谦和异常,故有畏而爱之。

说明蒲松龄心中的清官典范是张嵋。汪如龙不是真正廉洁的官员,只不过比起贪暴异常者已难能可贵。

再回过头看《答汪令公见招》,就会体味出一点儿不同滋味了。

三 知县张嵋:聊斋清官典范

康熙二十五年(1686),张嵋担任淄川知县,他是蒲松龄在毕府接待的重要客人,也是蒲松龄以诗文形式、聊斋故事创造的清官典范。

张嵋,字石年,浙江仁和人,以贡监考授淄川知县,精明强干,很有魄力。到任伊始,禁止赌博,收敛巫风,禁管衙役殃民,修建养济院,救治日颓的民风。蒲松龄在《颂张邑侯德政序》中曾举个例子:淄川西部李家疃,离县城很远,民风刁蛮,经过张嵋三年治理,竟变成礼仪之乡。过去这个乡“礼仪之教,目不得见,耳亦罕所得闻,以故人多习为桀骜”。赌博无赖、不孝父母、兄弟不和。张嵋上任之后,“顽民始见雷霆,良民始沾阴雨”。民风渐渐好转,“奸人改行,而良懦安其生,荡子归农,而父老得其养,居然仁里矣”。

张嵋爱文学,《淄川县志》说他到淄川,“下车三日,百废俱举”,“簿书之暇,课士论文,吟诗作赋”,颇得百姓和文人之心。张嵋一到淄川,就听说有位才气出众的老秀才写了一部好看的《聊斋志异》,遂捎信请蒲松龄到县衙见面。蒲松龄不肯去。张嵋亲自跑到毕府,蒲松龄不得不出来见他。张嵋的礼遇令蒲松龄十分感激,写了《呈石年张公俚谣序》,谈自己洁身自好,而张知县对自己恩礼有加:

方欲识荆,倾风自想;遂劳说项,载海难戡。抱刺三年,旧箧开而灭字,歔枯片语,寒谷变而生春。践阮籍之穷途,方将涕泪,邀孙阳之小顾,便欲骄嘶。

从这段话可以推测,知县张嵋不仅将蒲松龄待为上宾,还曾为蒲松龄“说项”。至于他向哪儿说项?不得而知。可能是要淄川县学教谕关照蒲松龄的儿子,也可能是向上一级的学官请求关照蒲松龄。蒲松龄有千里马遇伯乐的感觉。他的另一段话,则自述是个穷书生,对待官场那一套,一点儿也不熟悉,安贫守拙:

松,数椽风雨之庐,十亩荆榛之产。卖文为活,废学从儿;纳税倾囊,愁贫任妇。抱酸寒之业,有炤如萤;入炎寂之场,无肠类蚓。半生忍辱,未登长吏之庭;经岁来城,不识公门之路。当清风而觉爽,处陋室以犹安。

像这样不入公门的人,能与知县书信来往,且感情相当融洽,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张嵋是文学爱好者或“发烧友”。张嵋不仅把自己写的诗送给蒲秀才看,还请蒲秀才给自己的诗集《古香书屋存草》写序。张嵋对蒲松龄的格外眷顾,自有文人之间惺惺相惜、慕才爱才的缘故。而蒲松龄与知县成了朋友,主要因为张嵋作为良吏的廉政,“散百里之阳春”,“作八乡之霖雨”。张嵋不以峻法催科,不以酷刑害民,不接受奸商贿赂,体谅穷苦百姓。《聊斋志异·王十》篇末写到张嵋两件相得益彰的轶闻:

各邑肆商,旧例以若干石盐资岁奉邑宰,名曰:“食盐。”又,逢节序具厚仪。商以事谒官,官则礼貌之,坐与语,或茶焉。送盐贩至,重惩不遑。张公石年宰令淄,肆商来见,循旧规,但揖不拜。公怒曰:“前令受汝贿,故不得不隆汝礼;我市盐而食,何物商人,敢公堂抗礼乎!”捋裤将笞。商叩头谢过,乃释之。

肆中得二负贩者,其一逃去,其一被执至官。公问:“贩者二人,其一焉往?”贩者云:“奔去矣。”公曰:“汝股病不能奔耶?”曰:“能奔。”公曰:“既被捉,必不能奔;果能,可起试奔,验汝能否。”其人奔数步欲止。公曰:“大奔勿止!”其人疾奔,竟出公门而去。见者皆笑。公爱民之事不一,此其闲情,邑人犹乐诵之。

盐法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法律,清朝廷严禁私盐买卖。在奸商和贪官控制下,盐法却变成坑害百姓、劫贫济富、颠倒黑白之法。盐商勾结官府抬高盐价,官员接受盐商贿赂,对盐商不法行为睁一眼,闭一眼,允许盐商见知县只作揖不下跪。对小本经营、靠贩私盐谋生者却严厉对待。蒲松龄忧心忡忡,却无力回天。张嵋做知县时,对盐商采取严厉态度,对私盐贩采取宽大政策。蒲松龄在《王十》正文中想象,在阴曹中由阎王把是非颠倒过来,派盐商淘臭气熏天的奈河,让私盐贩监工,派小鬼替私盐贩送盐。《王十》篇末附的真实故事,写张嵋同情并放走求升斗之利以活命的私盐贩。由此可以看出张嵋的宽仁。

蒲松龄称颂张嵋的诗文很多。他在《古香书屋存草序》中说:

安仁作宰,一县桃李;苏子为官,满堤杨柳;自古文人,多为良吏,可以知弦歌之化,非文学者不能致也。

蒲松龄认为,像张嵋这样的官员为人磊落,为官清正,与潘岳、苏轼一样,都是因为受古代文化的陶冶,把古代读书人宝爱的博雅仁爱与“王事鞅掌”结合起来的结果。“自古文人多为良吏”反映蒲松龄的理想,属仁政范围。蒲松龄的组诗《和张邑侯过明水之作》,把张嵋与古代正直文人相比:“一朝桃李满河阳,李杜风流翰墨香”;“遥忆苏公应佇恨,不将堤柳种成行”。他颂扬张嵋得民心:“般河百里遍春阳,才子鸣琴政绩香”;“万户弦歌闻乐土,一时霖雨遍穷乡”。组诗最后一首,向张嵋抒发情怀:

夏树萧森翳夕阳,山亭野草静含香。

歧途潦倒怜蓬鬓,中夜悲歌忆帝乡。

但得孙阳双眼顾,宁教陆氏一庄荒。

遭逢落拓还如此,独抱牛衣泣数行。

蒲松龄将自己出头露面的机会寄托于张嵋。但他的愿望没有实现,张嵋又升官了。康熙二十八年(1689),张嵋被任命甘肃巩昌府同知。消息传开,淄川民众想留住这个好知县,恰好康熙皇帝南巡路过济南。淄川乡民和士绅成群结伙往济南跑,打算拦住康熙皇帝的鸾驾,请求张嵋留任。因为去的人太多,人头攒动,像蚂蚁搬家,从淄川到济南尘土飞扬。等民众赶到济南,康熙皇帝早就走远了。蒲松龄参加了这次企图向康熙皇帝拦驾请愿的活动。他的《送别张明府有小序》组诗尽情表达了他对这位好官的感受:第一,张嵋爱民,在他管理的县里做个小百姓很幸福,蒲家父子都受到特殊关照。第二,蒲松龄希望向皇帝请愿将张嵋留下来,但做不到,只能依依惜别,相信像张嵋这样清正廉洁的好官,简直就是从仙境来的,必定能得到皇帝重用,到甘肃做府同知仅是过渡而已。第三,张嵋一走,蒲松龄失去伯乐,前程黯淡。

同类推荐
  • 杨子荣传记

    杨子荣传记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否则这个民族就不会强大。当国家危难之时,懦弱者选择了逃避、妥协甚至投降,英雄们却挺身而出,用热血捍卫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幸福。本书详细地记录了英雄模范人物杨子荣不平凡的一生,再现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
  • 白石老人自述

    白石老人自述

    本书为齐白石老人的人生自述。书中其从出生的家庭、成长经历、求学过程、平生阅历、艺术造诣等方面进行自述,文中所自述的文字不掩饰,不玩弄笔调,以诚挚的心情,说质朴的事实,表现出白石老人那朴实无华、充满乡土气味和感情深挚的风格。本书讲述了更真实的齐白石,作为权威性的研究资料,使读者更了解其艺术道路的演变过程,同时也让读者更深入的了解白石老人的艺术生涯。
  • 名人传记丛书:毛姆

    名人传记丛书:毛姆

    名人传记丛书——毛姆——让泰晤士河起火的畅销书作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 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 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
  • 为民主与和平拍案而起:民主斗士闻一多

    为民主与和平拍案而起:民主斗士闻一多

    《中华魂》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余年间的96位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很好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刑少,咱们离婚吧!

    刑少,咱们离婚吧!

    为了给父母治病,苏黎栎选择嫁入豪门当生子机器。每次欢爱,她都看不到丈夫的脸。这座庄园有一间神秘房间,任何人都不准接近,里面时常传出毛骨悚然的尖叫。苏黎栎不能随便离开庄园,只能乖乖等待怀孕。这里的佣人冷面无情,背地里勾心斗角,她内心缺乏关爱。孤独的她碰到了温暖的段医生,在他身上找到安慰,和他渐渐产生感情。她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另有原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庄村与许村

    庄村与许村

    粤省普宁市有两个村庄,即庄村与许村。两村有世仇,已经延续了两百多年,其中的恩怨情仇道不清说不明。时代在发展,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深化交流,两村化解了仇怨,变得睦邻友好,故事主人公庄严与许嘉仪经过纷扰,最终才得以喜结连理。
  • 甜宠专属小太太心尖尖儿

    甜宠专属小太太心尖尖儿

    被离婚后的苏若浅,一提到前夫叶慕深,就恨得牙根直痒痒儿!结婚两年,自己不仅仅未损分毫,一直到离婚,可是,前夫也是夫,知道当年被离婚的真相后,苏若浅被感动到发狂,疯狂决定要为叶慕深生个娃!于是特意制定生娃三步走……怎么办?“那个,前夫哥,你好可怜,果然人是没有完美的,我终于知道了你的缺陷在哪里……”苏若浅眉眼儿惨淡,望着某个人可怜兮兮。“苏若浅!”叶慕深顿时黑脸,眸光深邃的黑不见底。
  • 宇宙之空

    宇宙之空

    在太阳系中,有八个围绕着地球的行星,其中有一颗是我们生存的星球,地球。无数的生命在这里孕育着、繁衍着,过了几千年后,人类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当然另一个问题就来了,就是人口问题,在我们所生活的一千后,人类的基数已突破百亿,目前地球所缺乏的就是资源。为了解决资源问题,人类也不得不迁出地球,这是唯一的方法,然后在其他行星上建立了殖民地,这些殖民地之后不断扩张,甚至达到了一个规模。人类已经不满足现状了,他们要到更远的地方,于是他们便在宇宙中探索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的科技技术越来越高,也出现了一些宇宙的文明,国家、组织、公会,这些在宇宙中没有的东西……
  • 应许你三生欢喜

    应许你三生欢喜

    君笙很郁闷,为何堂堂商业霸主,跺一跺脚世界全球经济都会抖三抖的帝国总裁慕宸骁私底下是个妻奴?三年前,她被妹妹陷害,阴差阳错之下惹上慕宸骁的榻。三年后,霸气而归。原本教训渣父后母,渣姐渣妹教训的十分解气。但是,为何会被慕宸骁抵在墙角求婚??为何会被全电视台宣布已结婚,结婚对象是慕宸骁?君笙表示得把自己的思绪捋一捋……(全文巨甜,男女主身心健康呦~)
  • 炮灰女配的极致重生

    炮灰女配的极致重生

    炮灰逆袭之旅艰难重重,且看卢宛青如何搏得一线生机,在既定的“剧情”中辉煌逆袭!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韶华正盛我们也还正好

    韶华正盛我们也还正好

    偶然相识,误会重重;几经辗转,却成了彼此最重要的另一半。也许叶黎和凌寒的相遇是上天注定的,那他们的相恋必定是月老将红线不小心弄乱了,花了好久才将二人的缘分重新结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