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100000012

第12章 论小说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3)

六、人物情感的多方位多层次的复合错位结构

维戈茨基逝世得太早,他一共才活了38岁,没有来得及把自己的发现当作一个逻辑起点,对文学形象系统作全面的研究,因而他只能在小说、寓言、戏剧的共同性方面作了许多有重大意义的探索,他设有深入地探究仅仅属于小说的特殊心理效应。他所强调的“情感逆行”,事实上是戏剧性很强的“突转”,用外在形势的“突转”推动内在情感的“逆行”。这在戏剧中和寓言中是常见的。但是在比较复杂的小说中情况就不那么简单了。显然在某些情节性小说中,情感在横向拉开距离并不一定就是逆行的,相反的,有时最生动的并不是正与反、白与黑的对立,不管是初始动机还是后续动机都处于绝对对立状态就太单调了,绝对对立的情感,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相交、重台的部分,就很难形成一种有机的不可分割的相互制约的统一结构。有时最动人的并不是情感的一百八十度的对立,恰恰是同一情调的色阶差异和不同情调的错位。人的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结构,并不是只有互相反对的两极,它并不是简单的二值逻辑所能穷尽地描述的。在情感结构从平衡到失衡又恢复平衡的过程中对情感系统调节起作用的并不仅仅是互相反对的情绪,同时还有介于两极之间不可穷尽的多种方向的立体情绪网络。这里需要的是多值逻辑,常用的二分法,在这里不能无条件地加以运用。事实上,在创作过程中任意运用对比很容易造成简单化,甚至概念化。特别是在人物达到两个以上时,简单的二值逻辑和非正即反的情感逆行无所施其技。就是只有两个人的对话,往往也不是逆反式的直接交锋为上,而是情感的错位交叉为上。例如在《祝福》中祥林嫂问“我”人死了有没有灵魂,本来祥林嫂希望得到一个“没有”的答案,“我”却回答说“也许有吧”,这可以说是构成了“情感逆行”了,但是鲁迅跟着又破坏了这个“情感逆行”结构。当祥林嫂接着问人死了以后家里人能不能见面,这时“我”胆怯起来,想改口又不便,只好说:“那是……实在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灵魂,我也说不清。”情感在相反方向上逆行变成了在并非反方向上的错位,两个人物的情感在直线方向上的距离缩短了,对抗程度也削弱了,可仍然保持着心理距离错位,形象的感染力反而大大增强。在创作过程中,“逆行”的模式往往是一种方便的同时又是危险的思维定势。在托尔斯泰写作《复活》的过程中,起初也是以情感逆行的模式写聂赫留朵夫到监狱去探看玛丝洛娃的。玛丝洛娃认出了聂赫留朵夫,说:

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你为什么到这儿来?你滚出去!那时我恳求您,现在也恳求您。

她回答他结婚的要求时说:

迟了,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如今我不配做您的,也不配做任何人的妻子。

这种向两个极端作反向运动的情感同时在起作用,很符合维戈茨基的“逆行”模式,但是托尔斯泰并不满足这样的效果,在第五份稿样里托尔斯泰改成了:玛丝洛娃怀着好奇心望着已经陌生的面孔:

显然她没有认出来。可是,她高兴有人来看望她,尤其是衣着体面的人。

她听了聂赫雷朵夫求婚的话,答道:“您说的完全是蠢话……究竟怎么回事,您找不到比我更好的女人吗?你最好别露出声色,给我一点钱,这儿既没有茶喝,也没有香烟,而我是不能没有烟吸的……其实,您在这儿没事可干,这儿的看守长是个骗子,别白花钱。”——说完她哈哈大笑。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在结婚与否的问题上,情感原来是相反的,托尔斯泰改成了相错。她的动机转到逆反线以外去了。她的感觉、知觉、记忆和想象没有和聂赫留朵夫一样达到同样的深度,因而她的动机不能在同一层次上与之相逆,只能在另一层次上与之相错。她没有想到过去的那些灾难,也没有想到结婚以后的未来,她还停留在感知记忆和想象的表层。在妓女职业的感知表层他们的思绪有些交叉,而在深层则拉开了更大的距离。

小说很少是全部直接描述人的内心活动的,它的主要篇幅用来描述人的对话和动作,这是因为在对话和动作中有更多的错位的可能。

对话和动作不像人物内心那样自由,情感只有在隐秘的内心剖白中才是自由的,对自己是坦率的,除了极少数情况,人们很少在内心剖白中欺骗自己,在对话和动作中则往往是骗人骗己的。人的内心活动、人的外在动作、人的口头表达在小说中往往拉开了距离。口头表达受到客观环境外在条件的制约最强,最不自由,因而它与内心的真实活动错位最大。外部动作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虽然较弱(因为它是无声的,含义不明确),但它与内心的活动之间总还有某种不明显的“误差”。本来,不同的人在同样的事变和情景中心理距离已经拉开了,再加上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心口误差”和“行为的错位”,人物心理错位就更丰富了,更加超越于简单的情感逆行了。当然,有时人物所说的与人物所想的之间比较一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误差,但是这样做是为了在别的方位和层次上引起更大的误差(例如一个人物把真实情况讲了出来,引起另一个人物知觉、情感更大的分化)。如果不是这样,则这样的处理会导致小说情感的复合、错位结构的瓦解、小说的审美价值的降低。为什么早期小说都是叙述动作的,而后来的小说,对话占了更重要的地位,并且分行写了呢?这是因为在对话中比较容易蕴含着多层次、多方位的心理错位。

小说的情感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一个方位的“错位”,引起了另一个方位的调节,这个层次的调节又引起了另一个层次的错位,在表层上好容易达到了平衡,在深层结构上又因拉开了距离而失衡,在深度达到统一了,可在表层又因“心口误差”使情感结构远离了平衡态。这种远离平衡态的复合的多维的立体的情感系统每一个方位、每一个层次的错位,都要引起全部系统的一切方位和层次的反馈和调节,复合的有机的情感重组作用于读者的心灵,比之维戈茨基的“情感逆行”那样的直线运动不知要复杂多少倍。

这种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的情感错位引起的调节和反馈越是复杂,从失衡到恢复平衡的过程牵涉到情感层面和方位越多,调节过程的震荡的频率和幅度越大,小说的审美价值越高。越是像维戈茨基那样的单线的逆反情感,在单一平面上只有正反两个方向可以选择,越容易趋向寓言模式,越容易滑入概念化。

七、向人物心灵结构的纵深层次突进

维戈茨基的“情感逆行”论的另一个局限就是过分强调了相反的情感“同时”作用于读者的心灵,这样就把情感限制在同一个层面上了。其实,不同的情感并不一定同时作用于读者。在这方面维戈茨基有些动摇,有时,他也提到悲剧“欺骗”读者,把读者“从一种内心活动转向另一种内心活动”。在讲到“逆转”时还这样说:“我们原以为,这两条线会把我们吸引到完全相反的方面,因此它意外的吻合,突然使悲剧以完全特殊的方式反射出来,使过去的一切事都为之改观。观众受骗了。他们认为偏离路线的种种表现正好把他引到了他始终要去的地方。”在这里他又考虑了时间的连续性,情感转化的不共时性。

其实,小说是一种时间艺术,严格说来,每一个形象的不同情感层次都不是在瞬间同时显示的,而是在情境展示的过程中逐渐传达给读者的。而横向心理距离的拉开绝不可能静态地进行,它必须在情境展示的动态过程中向人物情感结构的纵深层次进军。

要使人物内心深层结构显现,最通行的办法就是把作用于人物情感系统的环境信息加以改变。环境与情感的表层结构有着最密切的联系,只要调动环境中某一因素就会引起人物情感的表层结构的失衡,从而导致情感结构内部的、反馈和调节,情感要恢复平衡,除了要使本身的表层结构发生重组以外,有时还要牵动情感的深层结构,为适应新的环境,情感的表层和深层要发生重组。情感的深层结构有相对的稳定性,它是由人的心理素质与生活经历长期造成的,它是很隐秘的,它制约着情感的表层结构,人的审美心理活动的许多奥秘都与人的深层情感结构有密切的联系。形象揭示人的情感宇宙越是达到深层,越显示出心理结构的奇观。

情感的深层结构是由人的情感经历与历史环境造成的,因而对情感深层结构的探索,必然同时又是对人的社会环境的深层结构的探索,从这一点来说,审美价值越高,社会的认识价值越高。

探索人的情感的深层结构和探索人的社会环境的深层结构,不能采取直接爆破的方法。很难设想将人物的情感结构和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环境结构完全、彻底地打破;彻底打破,完全重建固然痛快,但重建的结构很可能不是原有结构的深层,而是另外一个结构。因而即使让王子当了贫儿,让穷秀才中了举,让小职员变成了大甲虫,让穷大学生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让哥萨克中农变成了反革命,让猴子一个筋斗翻出十万八千里,其目的也只是以这种环境的变异、能力的变异,引起情感表层的瓦解,以暴露人物的情感深层,有时甚至不惜使情感表层扭曲,与情感深层作变态性的调节,即使让他乐疯了,吓傻了,精神分裂了,不人不鬼了,目的仍然是把他那隐藏得很深的情感,那个在无意识领域中沉睡着的“自我”给揪出来示众。

在这一点上,小说家用的办法和自然科学家的办法是有点共同之处的,自然科学家要研究一个对象最起码的办法,就是调动其中一个因子(或者是外在条件,或者是内部结构),用弗朗西斯.培根的话来说就是采用“技术挑衅”的方法(如加温、加压、通电、氧化等等)使之处于“动荡状态”,看它有没有“特殊情况”。用我的话来说就是调动一个因子使原来的结构失去平衡和稳态,发生自调节自组织的协同作用以重建新的结构稳态。这种经过自调节自组织恢复平衡的过程,据《科学研究的艺术》的作者贝弗里奇的概括,常常是某种“意外情况”或“逸出常态”的情况。科学实验就是在可控条件下制造出这种“逸出常态”,经过自我调节重建稳态的过程。左拉受到19世纪自然科学伟大胜利的鼓舞,把自然科学的方法移植到小说中来,提出了“实验小说”的理论。他认为小说家的实验与科学家的实验在基本方法上是相近的,不过各自的对象不同。文学家把人物情感放在试管里加以观察、分析,小说不过是一份人物情感的“实验报告”。左拉还举巴尔扎克的《贝姨》为例说明这一点。当然,左拉没有充分注意到文学与科学的区别,以致得出了在文学中只要观察、分析不要想象的结论,这使得他的理论在后世失去了追随者。但是他的把人物情感放在试管里实验的命题,无疑是很深刻的。这种“情感实验”的根本特点正是瓦解情感的表层结构,以显示深层结构。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调动一个因子,达到一种极限,使表层结构稳态崩溃、发生动荡。

不管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小说,一般都是从调动人物的环境因子人手,使人物进入“第二环境”。张贤亮在《绿化树》的题记中曾引用托尔新泰《苦难的历程》中的话,大意是:在清水里洗三次,在碱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漂三次。他用以说明: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得经过十分苦难的历程。其实用来说明把人物放在“第二环境”中,使之经受超过情感稳定极限的反复考验,使调节达到情感的深层结构,似乎更为合适。张贤亮说的“洗、泡、漂”都是逆境。其实顺境也可以考验人,在甜水里泡三次,突然给穷小子百万英镑,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对于喜剧风格的作品。

同类推荐
  • 奇谈百物语·眩

    奇谈百物语·眩

    我是怪物,还是世界拒绝了我?一成不变的生活,在我的眼里发生了扭曲。走在路上的我,忽然发现电线杆有一些歪斜,紧接着当我在教室里拿出铅笔的时候,笔是歪斜的;吃午饭的时候,筷子是歪斜的;甚至准备洗澡的时候,母亲映在水面上的脸也变得像达利的画一样扭曲……眩晕来自日常的失衡,这世上至为恐怖之事不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妖怪,而是那些再熟悉不过的事物,突然变得陌生。
  •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这套丛书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中国年度优秀散文诗(2013卷)

    中国年度优秀散文诗(2013卷)

    本书是当下中国散文诗创作精彩状态的年度展现。既有老一辈散文诗作家的年度佳作,更加注重了活跃在散文诗坛中青年散文诗人的年度力作。既有主流报刊的重要作品,又有地方报刊的精品,同时关注了海外报刊和网络平台的优秀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散文诗创作的年度状态和发展走势,具有较强的广泛性、权威性,是散文诗不可或缺的年度档案,值得阅读和收藏。
  • 低头怅望水中月:石评梅诗文精选

    低头怅望水中月:石评梅诗文精选

    石评梅作为深受大众喜爱的民国才女,其情感经历、文采才干与绝代风华都一直吸引着广大读者。她的文字堪称是用血和泪写成的,读来让人在哀婉和冷艳中感受那段“梁祝化蝶”的爱情故事。本书收录的是石评梅一生最精彩的作品,体裁包括散文、小说、诗歌、游记及书信等,最经典的《墓畔哀歌》《象牙戒指》《肠断心碎泪成冰》《梦回寂寂残灯后》《我只合独葬荒丘》等散文、《一瞥中的流水与落花》《别后》《陶然亭畔的回忆》《留恋》《秋的礼赠》等诗歌及《只有梅花知此恨》《红鬃马》等小说均在其中。
热门推荐
  • 大师姐

    大师姐

    作为莫寻派的大师姐,闻薇生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拥有着蛋蛋忧桑的清淡女子顶着首席大弟子的光环,她真的压力很大谁家门派漂亮又修为高的女弟子不是被师傅宠着;师兄师弟爱着;师姐一口一个小师妹的疼着;师妹一口一个大师姐的崇拜着?怎偏生她就这么倒霉……师傅是个为老不尊专抢别人丹药的基佬;师兄木有;四师弟闹心,五师弟六师弟是对双胞胎,闹心X2,七师弟……修魔了;师姐木有;二师妹嫁人了,三师妹跟个修为比她还彪悍的女人私奔了……杯具啊有木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奇宝贝之诺殇

    神奇宝贝之诺殇

    神兽,是孤独的强者,它们掌控着世间万物,各司其职,绝不会擅离职守,可…(本文有些内容是游戏中的)
  • 仙法仙境

    仙法仙境

    久远的传说中隐藏玄机,看似和平美好的仙境将发生巨大的灾难……且看娇生惯养,古灵精怪的公主殿下和不善言辞,似有面瘫的高冷男神将经历怎样的奇遇冒险,组成自己的团队,对抗未知的危险……魔仙境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它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和外面的世界建立了联系,变化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数百魔仙种族,世代传承着自己的文化和技术。千万强大的生物种群,在繁衍中发展,在斗争中成长。每一个族群都有自己的秘密……即将引发这场劫难的到底是谁?几件无比强大而神秘的异界神兵,都有它们自己出现在这个世界目的……快来啊,快来魔仙境开启奇妙的冒险之旅吧!
  • 璃凰

    璃凰

    她是丑颜孤女,他是冷情皇叔。她穿越后逆袭,扮猪吃老虎;他狡猾如狐狸,狠辣不饶人。他说:“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她说:“死生契阔,恕不退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寻游星路

    寻游星路

    "有限交流,有限接触,有限回应,有限干涉",这是人类为自己文明发展定下的方针。少年生长于偏远的星系文明社会中,在无法获得先进科技,进化方式的情况下,如何凭借星灵与星图,探索宇宙之密,找寻一条属于自己的进化道路,成就一番伟业,帮助人类联盟实现它的宇宙独霸之梦。
  • 三生三世云归阙

    三生三世云归阙

    三千年前她匆匆一别坠入凡尘,三千年后他等到了她的转世。你可知晓那些琴弦是何物所铸,每一根皆是情深似海。你可知何为情蛊,心不动则不痛,心若动则剖心噬骨。你可知何为情缠,情缠情缠,若有情才能缠,若无情,怎能缠?你可知晓起死回生的代价是什么,以我之心,为你引魂。你可知何为生死蛊,生死蛊,你生,我死。三世情缘两世师徒,谁曾知晓那个高高在上的昆仑仙尊竟有一日也会爱上自己的徒弟,痴念情字,为爱成魔。师徒无法在一起就不做师父,神魔无法在一起那就逆了这天道。“以前每次都是我看着你走,这一次终于轮到你看着我了,对不起,这一次要丢下你了。”风夜凌,葵花开了,你怎么还不回来?推荐新文《快穿之男神总想毒死我》《一生一世美人谋》
  • 温情深似海

    温情深似海

    一年前,莫子期和柳言琢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甚至于惊动了这座城市,因为作为富豪的他,迎娶的柳言琢还是个大学学生,社会舆论对于柳言琢是十分的巨大,甚至于影响到了柳言琢正常的生活,但是他们还是坚持下去了……
  • 素雪不见春

    素雪不见春

    传说有不停流浪的郎中,医人心,活白骨,医术高明,无论多致命的病症都能医治。他挑着行医箱,摇着串铃,串村走巷。这世上,古怪之病千千万万,唯有人心,最难治愈。你没有心“傅宁。”灯花下,面如罗刹的女子手里握着一把精致的小刀,“你知道用刀子剜心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吗?”傅宁就站在伊春面前,他面容俊秀无双,是醉卧笙歌一般的人物。
  • 高陂桥

    高陂桥

    闽西首府龙岩市西南五十里处的永定县境里,有一县治遗址,名叫神仙渡。神仙渡是永定河上游的交通枢纽,是水运时期的商品集散地。这里是永定河上游的最后一个渡口,所有水货,到此必须上岸,通过神仙渡转手散发,于是渡口演化为圩场。神仙渡靠上附近,有一个村庄名叫田段,清一色姓廖。关于神仙渡,《田段廖氏族谱》里如此记载:“神仙渡,深杳莫测,水势潆洄……昔神仙渡开市时,船多泊此。夜静后,只见两岸灯火光映,如万点疏星。”自从有了神仙渡后,这里就有了神仙渡圩场。渡口和圩场,合二为一,均称为神仙渡。
  •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