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100000006

第6章 历史的裁决(3)

正是由于触及了传统诗歌美学的根本要害,双方就有一种迎头相撞的感觉。占有发表优势和组织优势的传统派,特别是长期遵循正统文艺政策,追求政治鼓动的民歌、古典诗风并取得了权威地位的人士,就借助了手中行政力量,对朦胧诗,特别是他们的理论代表,组织了长达三年的“围剿”。在政治形势发生微妙变化的时候,三个“崛起”或者被加上按语进行全国性的批判,或者借助行政的权威加以挞伐。最严峻的1983年,孙绍振甚至被绑到“反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纲领”(郑伯农)的十字架上去。同时朦胧诗的主要代表舒婷和北岛也都受到批判。周良沛甚至把舒婷的《往事二三》牵强附会地说成是“色情”。但是动用五六十年代的过时的武器,早已被证明不是理论上强大的表现,而是恰恰相反。这种批判,早已失去了五六十年代对胡风、右派批判的威力。群众不再盲从,被批判者不但没有孤立,相反倒成了“英雄”。三个“崛起”论者,不但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持的信件,甚至还有女孩子求爱的照片。在艾青于上海《文汇报》上发出了对“崛起”论者的批评以后,远在贵州的一批青年别出心裁油印了一份《致艾青的公开信》,警告艾青:“你已经老态龙钟,不要在我们中间挤来挤去,否则就要把你扭到火葬场。”任性的发泄成了对粗暴压制的惩罚。

论争的激烈程度,使人们想到了50年代台湾现代派诗歌最初出现时的风波。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论争还波及了领导集团。1983年,在高层领导之中,也引起了不同的反应。周扬由于发表了一篇对于人道主义和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异化的肯定的文章,同样也受到了批评;他倒是对崛起派甚为同情。当时的胡耀邦在这场批判中无疑成了减轻打击的垫子。而在福建,思想超前的领导人项南则坚决地保护了本省的“崛起”派人士。

朦胧诗论争的过程及其迥异于五六十年代大批判的历史证明,不管是大批判的语言,还是顽童式的愤激都没有改变争论的性质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朦胧诗的论战就这样进入了第四个阶段,这一次的特点是在理论上深化了,虽然诗歌以外的行政压制也不止一次地介入了。但是,双方毕竟都经过真理标准的大辩论的洗礼。尽管出现了在当时看来是相当紧张的形势,乌云毕竟是暂时的,比之当代文学史上任何一次文艺思想的论战,革新者(除了徐敬亚弄得户口一度没有着落)付出的代价可以说是最微小的。

论战本身显示了:最雄辩的是生活本身;最强大的后盾也来自生活本身。

就在论战过程中,改革开放曲曲折折地进行,在经济政策上,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调整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人的价值和尊严随之在提高。无视个人利益的历史,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漠视个体的创造力,抹煞个性,并没有更有效地壮大集体力量,相反倒是危害了国家和民族。而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征途中,正是个体活力的空前张扬为民族国家带来了勃勃生机。贬抑个体的堂皇理论,不管字面上多么神圣,最后逃不脱为眼前伟大实践所证伪的命运。

四、空前广阔的艺术空间

朦胧诗论战的第四阶段之所以深刻,还因为它不仅仅局限于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范畴,而且深入到艺术本身的领域里去。

使读者感到朦胧的,还有艺术的原因。长期以来,正统文坛强调的是老百姓的喜闻乐见,读者已经习惯了英雄主义的战歌和崇高的颂歌,以及幸福的牧歌情调。英勇的劳动忘我的斗争,强烈的爱和火样的愤怒都是充满浪漫激情的。这样的单一风格的作品培养出来的读者的理解力当然也是单一的。当诗中出现了日常的、平静的、不激烈的内心审视时,就不免产生某种惶惑。

如此激烈的诗歌艺术革新不是像在西方那样渐进式的进行的,而是突变式的。在最为极端的作品中,几乎是从浪漫主义的感情泛溢,一下子进入了现代主义的从感觉超过情感,跳到智性,许多读者的想像力一下子不可能适应,于是就产生了“看不懂”的现象。

最初引发章明先生写出《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的并不是年青诗人的作品,而是沉默了多年的九叶诗人杜运燮的诗《秋》。第一节就有这样的句子:“连鸽哨也发出了成熟的声音”,鸽哨怎么会“成熟”呢?许多读者还来不及明白新的艺术追求带来了崭新的想象和话语的潮流。

这是中国新诗象征主义、现代主义传统断裂了30年的结果。

如果戴望舒、王辛笛、穆且的诗,设有被打入冷宫,就不会有这样的“气闷”。

读者艺术趣味的褊狭,正是诗人艺术想象空间的狭隘造成的。

从50年代以来,我们的诗坛,占统治地位的,理论上是现实主义的,但是在艺术方法上却是浪漫主义的:以激情和想象来美化现实和自我的方法,长期专擅诗坛。现代派、象征派诗人早已被批判或者被冷冻。粉碎“四人帮”以后,诗坛出现一片繁荣景象:长期遭到摧残、压制的诗人们重新开始了艺术的探索。这是一支相当庞大的队伍,其中包括以艾青为代表的一批被错误地划为“右派”的诗人,更早失去了歌唱权利的胡风派的“七月”诗人,还有沉默了十几年的“九叶”诗人,加上蔡其矫这样长期处在诗坛边缘却保持艺术创作活力的诗人们的歌唱,构成欢乐的交响。但是除了还没有充分展示成就的九叶诗人,他们的艺术方法,基本上是浪漫主义的描绘和抒情。强化、美化感情,成了不约而同的规范。激情加上想象,再结合鲜明的、华彩的思想,是浪漫主义的不二法门。从想象到情感,都不言而喻地在现成的模式之中。诗人们驾轻就熟,在传统的艺术空间中,享受着自给自足的欢乐。一旦年轻人在浪漫主义想象空间以外,展开了他们的天地,把现代诗歌的错觉、幻觉、逻辑的跳跃和断裂,甚至冷漠、混乱的情感和感觉带到诗歌里来的时候,触及灵魂的、动肝火的争执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20年后,回顾当年被许多人认为“看不懂”的诗歌,现在已经可以毫不费劲地看懂了。历史的实践已经证明,他们当年不过是把卞之琳、冯至、穆旦长期被忽略、被排斥了的传统恢复了过来,在新的历史时期和世界诗歌的艺术潮流相联系,向纵深挺进而已。像国家不能不对外开放一样,诗歌也不能闭关自守;开放的结果,天并没有掉下来,国家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的距离,诗歌也缩短了与当代世界诗歌的差距。比之20年前,浪漫主义的直接抒情的流派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了;诗人和读者的想象早已挣脱了单纯的战歌、颂歌和牧歌的罗网。最容易从夸张滑向假大空的浪漫主义由于与现代诗歌沉思的方法相结合,获得了新鲜的血液。在浪漫主义的审美之外,现代主义的审丑,也拓开了广阔的天地;现代诗歌的方法,从感觉越过情感,直接走向理性思索的追求,使得我们的诗歌普遍具备了思想力度,乃至哲学的高度。除了浪漫的激情之外,冷峻的激情和淡漠的观照、非理性的凝神成为当代诗歌的共同课题。逻辑的断裂、意象的悬浮、温婉的低回、荒诞的反讽、现象的阐释,可谓异彩纷呈。

80年代中期徐敬亚在深圳发起的新潮诗歌大展,纷纭的旗号不下百种,从中可以纵览诗坛空前繁荣的景观。尤其是对于个体生命的沉思、无意识的挖掘,弥补了我们50年代诗歌深邃性的不足的缺陷。读者的想像力也得到了解放,变得宽容。何其芳在1954年因为自己工作成绩不尽如意,在《回答》中发出了一点低回的自谴,就遭到读者的呵斥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郭小川作为作家协会党组书记,所作的叙事诗《一个与八个》生前不能发表,在80年代中期改编成电影还得了奖,已经成为文学史上的逸闻。中国新诗全部传统和世界诗歌的最新动向,无不在我们的诗坛有多姿多彩的折光。如果没有这样的景观,谁能想象我们的诗坛哪一天能和我们伟大民族在世界上的文化形象相称!

中国诗歌何去何从,是闭关自守还是开放改革中脱胎换骨,建立起无愧于我们时代的新诗歌,已经由20年的历史,作出了庄严的宣判。

当然,在朦胧诗结束了被动的局面以后,它本身又有了分化。从大我中解放出来的小我,小到什么程度;是不是一定要像“非非”派那样,小到连全民的语言和固有的文化都要厌弃,都要认为是对原生的自我的一种扭曲,一定要提出反文化、反语言的口号才过瘾?从浪漫主义方法中突围出来的智性,和感觉、情感的关系应该如何协调,尤其是在诗歌创造中是走向“扭断语言脖子”的游戏,还是走向心理的深化;新的探索带来的新一轮更为广泛的“看不懂”的现象该如何解释,对于在大众文化冲击下读者的疏离,这一切都如深不可测的海洋,令所有关心诗歌的同仁感到惶惑。

探索诗艺的勇士们在投入波诡云谲的未知领域时,哪一个将成为诗歌艺术上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谁是葬身鱼腹的牺牲者?谁的笔下有真理的灿烂之火,谁的眼前闪过的不过是没有热度的冷光?那过早地宣称到达彼岸的,也许不过是错觉,那被宣布已经“PASS”了的,也许将葆有永久的青春。所有这一切,绝不是任何的人的宣言和旗号所能决定的;经过朦胧诗大辩论的我们,将耐心地听候历史下一轮的宣判。

1998年11月10日

原载1998年12月3日《文学报》,原题《历史的选择》

附记:

此次收入本集时,有个别字句的修改和恢复。

同类推荐
  • 延安延安

    延安延安

    由中共陕西省委、中央电视台、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纪录片《延安延安》(上下集)以口述历史的形式,真实反映了1935年至1948年,中央红军从进入陕北到中央机关离开延安的13年间,中国共产党人与当地群众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的历史。本书是电视片《延安延安》的同名图书扩容版,收录并整理了大量电视片由于时间限制而未能收入的最新史料和珍贵采访,不仅是电视片《延安延安》珍贵的文本留存,更是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典范教材与生动解读。
  • 你要亲切地走在人间

    你要亲切地走在人间

    此书是朱成玉的散文选编。朱成玉的散文很有特点:内容充满了哲思和感动:或撷取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或写下某些被我们完全忽略却兀自绽放的另一种精彩人生。此书收录了朱成玉的《我唯一的翅膀在你那里》《落叶是冬天的请柬》《月亮掉进水缸》等入选中学生现代文阅读的篇目,力图分几个门类全面呈现朱成玉精短散文的艺术品质。
  • 乖,摸摸头

    乖,摸摸头

    真实的故事自有万钧之力.《乖,摸摸头》讲述了12个真实的传奇故事,或许会让你看到那些你永远无法去体会的生活 ,见识那些可能你永远都无法结交的人.《乖,摸摸头》一书记录了大冰十余年的江湖游历,以及他和他朋友们的爱与温暖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与风花雪月无关,与鸡汤小清新无关,有的是无畏的奋斗和孤身的寻找,有的是疯狂的爱情和极致的浪漫……12个故事,12种善意,如点点星光与烛火,给所有心怀希望的人们以温暖和光芒。 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
  • 情系山水间

    情系山水间

    在这个神秘部队的七、八年时间里,他虽然苦苦追求,自我奋斗,学到了不少的本事,增长了许许多多的见识。但是,事与愿违,他的美梦最终破灭。
  •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我乃路易十四

    我乃路易十四

    有什么比你还在襁褓时就发现自己就是那个路易十四更糟糕的?当然有,譬如说,它还是个魔幻版本的。
  • 爱情已到来

    爱情已到来

    十八岁之前的叶翩翩从来没想过她也会遇到爱
  • 不计辛勤一砚寒

    不计辛勤一砚寒

    回想当年填报大学志愿的那一刻,我是多么地义无反顾,提笔填下的都是师范专业。而今,十年面壁图破壁,我很怀疑,还有多少人愿意如我,去守着自己的教育初心,守着芬芳的傲骨,不被周遭利益诱惑,不被功名所伤、所扰。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从不曾料想,教师这一行业,琐碎、杂乱却又敏感,是如此的难以拿捏分寸,难以诉诸笔端。但是,我固执地认为,总该有人去展现一下这个职业的日常百态,哪怕是窥斑知豹,点到为止。尤其是在这后疫情时期,它的平凡,它的心酸,它的伟大,个中滋味,更值得细细品咂。用心倾听,你会被这一职业的欢喜和无奈所打动,你会发现,所有一线的教师们都是小说人物的原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全品天书系统

    全品天书系统

    “宿主闪卒,百分百契合全品天书系统的触发条件!内测人生封档,公测人生回档重启……”意外完结了悲催的人生,顾放发现一直很是神秘的那本日记本突然原形毕露,凶残裹挟着他回档到了青葱岁月。只是重生后熟悉又光怪陆离的都市神奇世界,让他笃定自己的人生严重走偏了!
  • 叶茵素语

    叶茵素语

    每一次的创作都来源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去扣响心灵之门,每一次的创新都是汇集了一个又一个有灵气的人物形象,每一次的执笔都是去想方设法地去演绎不同的人生百态!希望我的作品不只是抒发我内心的真挚情感,也能帮助广大的读者找寻自己愿意追寻的影子。——『叶清荷洁????』
  • 衷曲无闻

    衷曲无闻

    衷曲无闻,寄予君知。你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灵魂伴侣吗?那是一种凌驾于世俗所见的一切之上的感情,无关乎其他,只是一句遇见之后,就从心底里想要和这个人在一起。浮生一会,自此钟情。我确信,你是我穷极一生都要追寻的不可或缺。
  • 浴火重生:嫡女很狂傲

    浴火重生:嫡女很狂傲

    穿越到古代的楚慕婧妍真的很忙,忙着与府上的人斗智斗勇,忙着与宫内的人周旋,忙着习武,忙着撩妹.......然而突如其来的三个男子打破了这种平衡,前有痴情的青梅竹马向她伸出手“不管怎样我都会陪在你身边”,后有妖孽对她穷追不舍“你终究是我的”,更有来自现代的神秘男子自信满满“我们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不管怎样,她楚慕婧妍才不会这么容易动心......
  • 静静不可爱

    静静不可爱

    她,红衣似火,艳若桃花,微微莞尔,惊艳群芳。她,天真无邪,娇小玲珑,冰雪聪明,我见犹怜。她,情比金坚,一往而已,三千弱水,只取一瓢。她,生死不畏,以爱之名,为爱献祭,虽死不悔。……她与他相识于怦然心动,一见钟情。她与他交往于情深恰海,如胶似漆。她与他离别于地老天荒,海枯石烂。她与他重逢于朦胧梦乡,大爱校园。……而现在他只想对她说:静静不可爱
  • 七日人生

    七日人生

    鱼的记忆有七秒,我的人生有七日。可笑的是,离开人世的那一瞬就是我活成自己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