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700000014

第14章 历练科举场(2)

某,才乏出群,类非拔俗。攻文当就傅之岁,识谢奇童;献赋近加冠之年,号非才子。徒以四丈东平,方将尊隗,是许依刘。每水槛花朝,菊亭雪夜,篇什率征于继和,杯觞曲赐其尽欢。委曲款言,绸缪顾遇。自叨从岁贡,求试春官,前达开怀,后来慕义。不有所自,安得及兹?然犹摧颓不迁,拔刺未化;仰承裁鉴,有负吹嘘。倘蒙识以如愚,知其不佞,俾之乐道,使得讳穷,必当刷理羽毛,远谢鸡乌之列;脱遗鳞鬣,高辞鳣鲔之群。逶迤波涛,冲唳霄汉。伏惟始终怜察。

这一段以含蓄的自谦起笔,但基本上还是实事求是的。李商隐读书学文,确是从“当就傅之岁”开始,他向令狐楚“献赋”求教,也正是“近加冠之年”。而所谓“识谢奇童”和“号非才子”,可算是应有的谦词。同时也就为引出“徒以四丈……”等下文做了铺垫。东平就是郓州,“尊隗”用燕昭王尊郭隗以广招贤才的典故,“依刘”用王粲到荆州依靠刘表的典故。这几句接着上面的自谦说,我本年轻无才,幸得四丈在东平开幕府招揽人才,我才有幸被接纳,就像当年王粲投奔刘表门下那样。“每水槛花朝”几句,前面引过,具体地描述自己受到殊遇的情况,充满感激之意。

“自叨从岁贡”以下乃进入真正的主题。先说自己一连两年以乡贡身份随计进京应考,若非令狐楚特别关照,岂能如此?接着报告考试失利,深表歉意。但马上转笔,请求继续支持——为使语气委婉,这里用了一个前提假定的长句:倘若您能相信我,继续给我以支持,那么,我一定能够由丑小鸭变成大鹏鸟而一飞冲天,由泥鳅黄鳝变成大鲸鱼而在大海遨游!

“由丑小鸭”云云,只是“刷理羽毛”几句的大意而已,并没将原话的意思完全译出,也远没原话漂亮。我们不得不承认,骈文有其特殊的精练、雅致和含蓄,能够表达更丰富的意思而又表达得更为委婉,能够把很难直言的意思变成优美的文辞道出,最适合用于需要外交辞令的场合。李商隐正是这方面的高手,这封信不过是他的牛刀小试。信的末尾则是一句必有的套话,商隐所写是最简单朴实的,有人(比如韩愈)有时会写得更加冗长而肉麻。

令狐楚老于世故,让李商隐随计应考本也有让其历练之意,收到商隐的信,更了解他的心思和志向,便叫他还是先到太原幕中来,李商隐当然听命而去。

这次令狐楚在太原时间不长。仅一年多,他就被任命为检校右仆射、吏部尚书,太原尹要换人了。这样,李商隐在太原幕府中的差事也就做不成了。不过,令狐楚在离开太原之前,还来得及为李商隐安排好,以太原乡贡的身份到长安参加进士试。

大和七年(833),李商隐再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时间过得真快,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进京,第三次踏入贡院的考场了。但是,这一年他仍然是考试无成。说来也巧,一连三年,主考官都是贾 ,结果一连三次,李商隐是次次铩羽而归,而贾 却从礼部侍郎一直做到了宰相,所以李商隐谈起应试经历,曾说过自己“为故贾相国所憎”的话。

如果说父亲早逝是李商隐幼年的不幸,那么,科举考试不顺,可以说是李商隐踏入社会后所遇到的第一个大困厄,当然,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困厄。

李商隐之屡试屡败,当然绝非真是为某个主考官“所憎”的缘故。试想,每年拥向京城应进士考试者,有上千人,甚至更多,但录取名额却只有三四十人,成功的几率本来就极低,能够名登金榜必然只是极少数。翻翻唐人的传记、诗文或正史野史相关史料,我们不难看到“十上不第”“二十上不第”乃至“三十上不第”和“终生未第”的情况。很清楚,李商隐们的困厄,实乃科举制度本身所致。这个制度本身就决定了它的执行结果必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也许,这还正是制度设计者所希求的——让天下读书人都投身于科举考试之中,并在仕进的路上奔竞,实际上等于陷身泥潭,免得他们胡思乱想甚或胡作非为,对稳固统治无疑是有利的。

科举制虽然比世禄世卿、九品中正之类世袭性制度进步,但远非十全十美,要求它绝对公平,也并不合理。更重要的是任何制度都需由人来执行,而人的本性缺陷和素质差异又不可免,所以任何制度,即使它再好,即使在其实施早期、优长还较为明显之时,也总会出现偏差和漏洞,也总会有人钻空子谋私利。

科举制度定形于隋,大盛于唐宋,延伸至明清。从晚唐到科举制的废止还隔着千年之遥,然而这并不妨碍晚唐科举已经发生许多乌烟瘴气的事,诸如中国社会中必有的打通关节、请托行贿、考官营私、考生舞弊、豪门权贵上下其手、宦官藩镇横加干预等等,几乎样样都有。

更有甚者,是朝官之间拉帮结派,公然操纵举场。就在李商隐开始参加考试的大和年间,“时给事中杨虞卿,与从兄中书舍人汝士,弟户部郎中汉公、中书舍人张元夫、给事中萧澣等,善交结,依附权要,上干执政,下挠有司,为士人求官及科第,无不如志”[7]。这批官员仗着占据要津、人多势众,竟能在一定程度上以手遮天暗箱操作,操控考试结果,实际上已成为买卖进士和官额的“举场掮客”。买通了杨虞卿诸人的士子固然“无不如志”地圆了进士梦,但进士名额的进一步紧缩必然加剧另外许多士子被无辜挤落的可能,以致当时举子中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欲趋举场,问苏、张;苏、张犹可,三杨杀我!”[8]

苏、张,指苏景胤、张元夫,“三杨”便指杨氏兄弟虞卿、汝士、汉公。在广大举子眼中,这些官员手操着生杀大权,实在是既可怕又可恨。

朝廷也想整顿,除加强各个环节的监察之外,还不止一次地根据举报进行复查重考,严惩查有实据的涉案官员。穆宗长庆元年(821)的钱徽、杨汝士案就是著名例子。

那年主考官为礼部侍郎钱徽,右补阙杨汝士亦参预其事。考前,段文昌(前任宰相、时任西川节度使)和李绅(时任翰林学士)皆有信致钱徽推荐拜托所善考生,钱徽也并未拒绝。但最后发出榜来,段、李二人所托的人落空,再看录取的人中,却有不少是有背景的公卿子弟,甚至有考官的近亲,其中最显眼的像故相郑珣瑜之子郑朗,参与阅卷的杨汝士之弟殷士,宰相裴度之子裴 ,以及中书舍人李宗闵的女婿苏巢等人。

于是段文昌上奏章揭发:“今岁礼部殊不公,所取进士皆子弟无艺,以关节得之。”穆宗向诸翰林学士咨询,元稹、李绅、李德裕都说“诚如文昌言”。穆宗遂命中书舍人王起主持复试,结果郑朗等十人被刷落,这几乎是原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可见问题之严重。朝廷发布文告申斥“浮薄之徒,扇为朋党,谓之关节,干挠主司”的现象,钱徽、杨汝士、李宗闵也因此贬官。[9]

惩处徇私舞弊的考官,黜落名不副实的及第人,这样做也许能够稍稍抑制过于露骨和严重的科场舞弊,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科举制对一般士子的残酷性。而且这样的大动作,也不可能经常采用。广大士子如李商隐之辈,还是只能在既定的途辙上艰难地挣扎。他们的命运看似由自己的考试成绩决定,但实际上依然是被种种不可知的因素左右着。

大和七年(833),李商隐二十三岁,已经出入科场三次,但是毫无斩获。如果他不愿就此认输,那么,这样的历练就还得继续下去。

令狐楚到京师任职,李商隐则暂回家乡荥阳。正好此时的郑州刺史萧澣是令狐楚的好友,他便写了封私函,让商隐带给萧澣,以便商隐得到些照顾。

萧澣,上文曾提到过他的名字。他本在朝任给事中,与杨虞卿诸人沆瀣一气操纵科第,在人事关系上属于牛僧孺、李宗闵一党。

原来唐朝乃至中国许多专制朝代都患过一大痼疾,便是朝中的主要官员,往往分帮结派,朋比为奸,近己者扶之昌之,异己者排之灭之,严重的便被称为“朋党”。而自唐宪宗元和朝后期起,历穆宗、敬宗、文宗、武宗,至宣宗大中朝绵延垂四十年的牛李党争,便是拖延时间最久、涉及人数最多、矛盾最为错综复杂、结果也最惨烈的一次。在这一时期,牛李两党的魁首牛僧孺、李宗闵(牛党)和李德裕(李党)常轮流为相执政而贬逐对方,偶尔同时在朝,则分歧百出,你东我西,相互纠弹,争斗不已,弄得皇帝也束手无策,叹道:“去河北贼非难,去此朋党实难。”[10]

大和六年(832)冬,牛僧孺罢相。次年二月,李德裕入朝拜相,李宗闵亦被罢出朝。三月,作为牛党羽翼的杨虞卿、萧澣均外贬,杨为常州刺史,萧为郑州刺史。而李商隐正是在此时得令狐楚绍介而结识了来到郑州的萧澣。

萧、杨之流在朝为官时结党营私、弄权卖官,实非正人,他们的被贬既有官场倾轧的因素,严格说来也是咎由自取。

然而,一方面,中国民间有同情弱者和失势者的传统;另一方面,人在失去权势后往往有所变化。即以萧澣而言,当其在朝时,恐怕李商隐欲见其一面也难,而现在,他被贬沦落,李商隐肯去看望他,他甚至会心生感激也说不定。总之,李商隐和萧澣就在这特殊情况下成了忘年之交,两个人当时在各自的生涯中都处于落魄失意的境地,所以有比较多的共同语言。后来萧澣随党争态势的变化,又经一番浮沉,曾回朝任刑部侍郎,但在李训、郑注当权时又被贬为遂州司马,最后便死于任上。

应该是在李商隐与萧澣相见于荥阳不久,某日黄昏时分,商隐独自登上城楼,意欲一舒胸中郁积的苦闷。他拾级而上,登上了城楼的最高层,极目四望,只见夕阳西沉,晚霞泛起,荥阳城花明柳暗,春色尚浓。忽有一只孤雁横空飞过,留下一声声哀唳。商隐触景生情,不觉吟出一首小诗: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那远飞的孤鸿既是眼前所见之景,又让他觉得像是自己的化身,一时间,他的脑海中竟将自己和孤鸿叠印起来,分不出彼此了。

一次,商隐去拜见萧澣,萧澣竟谈起了这首题为《夕阳楼》的诗,并且表示欣赏。原来他已经从传抄中读到了。李商隐一面谢过萧澣,一面也就向他诉说了多次应考无成、深感孤苦无依的心情。萧澣当然了解此中的奥秘,认为年轻人屡试不中实乃常事,不该如此颓唐,并应许商隐,倘今后有机会一定给以援手。萧澣的话温暖了李商隐的心,使他衷心感激。虽然后来萧澣实际上并未能帮上李商隐的忙,相反自己都被贬逐到偏远的遂州,并由刺史降为司马,李商隐却格外同情起他来,特意在这首小诗的题目《夕阳楼》下添了个注:“在荥阳。是所知今遂宁萧侍郎牧荥阳日作矣。”后来,当他得知萧澣在贬所去世时,还写过一首《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的诗表达哀思。

[1]李商隐《上令狐相公状一》,《李商隐文编年校注》,1页。

[2]李商隐《奠相国令狐公文》,《李商隐文编年校注》,210页。

[3]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大唐》,中华书局1988年版,353页。这里所记乡贡事可信,唯“仲冬”小误,应是十月,即孟冬。另《新唐书·选举志》:“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而举选不由馆、学者,谓之乡贡,皆怀牒自诉于州县。”均可参。

[4]王定保《唐摭言》卷一“统序科第”,卷十五《杂记》。

[5]钱易《南部新书》(丙卷)。

[6]以上叙述唐朝科举情况,参考了傅璇琮先生《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四,唐文宗大和七年(833)。

[8]《新唐书·杨虞卿传》。

[9]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一,唐穆宗长庆元年(821)。

[10]《旧唐书·李宗闵传》引唐文宗语。

同类推荐
  • 富兰克林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富兰克林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富兰克林自传》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在1771年动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这位饱,经风霜的老入,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整部自传既无哗众取宠之状,也无盛气凌人之势,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仅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且全书文字朴素幽默,使人备感亲切,《富兰克林自传》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从此,自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 惊天动地的“两弹”元勋

    惊天动地的“两弹”元勋

    这是一部描写我国“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的报告文学。作者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和生动的文笔,详细记叙了最有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与实验原子核物理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王淦昌默默负重、妙趣横生而又惊天动地的一生。书中通过大量感人故事,歌颂了这位高尚品格、一生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为了祖国科技的强大愿以身许国、隐姓埋名、在默默无闻中与辐射做着生死较量、无私奉献、胸怀坦荡、科学求实的大科学家。
  • 战国四公子

    战国四公子

    《战国四公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本书主要讲述了法国近代史上非常优秀的军事统帅、伟大的政治家拿破仑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他出身卑微,却以小人物跻身影响法国政局,影响法国历史,乃至欧洲格局的伟大政治家、军事家,缔造了无数个动人心魄的传奇故事。他是传奇般的人物。
  • 出使西域第一人张骞

    出使西域第一人张骞

    本书介绍了中国汉代很好的探险家、旅行家张骞的生平,内容包括:西汉与西域、年少成名、请命出塞、使节出行、与大宛国结盟等。
热门推荐
  • 傀儡之城

    傀儡之城

    《傀儡之城》:死亡设计师车祸苏醒后发现所有人头顶都有一根悬丝,不同颜色的悬丝预示着不同的命运;《黑暗深处》:失意赛车手无奈加入抢劫团伙,躲避警察追捕时逃入矿井,谁知井下却潜伏着更为恐怖的东西;《换衣侠》:洗衣店老板忽然发现,自己只要穿上顾客的衣服,就能具备对方独特的能力;《附身实验》:三名医学院学生进行“附身实验”的恶作剧,阴差阳错中,竟把其中一人的意识转移到了昏睡多年的植物人体内。
  • 白发弃妃太绝情

    白发弃妃太绝情

    有谁知道,她曾是那个惊才艳绝,让多少男人都为之着迷的,圣雪无双……◆红罗帐中,他亲吻她唇角,笑得邪魅而森然:“鸣悠,用你的身体和智慧迷惑凌御风,然后,杀了他!”她仓惶后退,却终只剩冷然一笑,“玄苍,若我属于了别人,只愿你……不要后悔!”一身纯净染满血污,一身才华皆付流水,以为这一生不会再痛得如此噬心锉骨,却在真相大白时悚然心惊,痛彻心扉!原来,她所有的爱恋,所有的牺牲,所有的痛苦,全都是一场空,她从不曾爱过谁,而这一切都只是因为她……原来,这些年来她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一场,笑话……“哈哈哈”凄厉的笑声恸彻天际,槿树下,她白发轻扬,一身红衣,如子规啼血,凄艳绝丽。只是那红色,究竟刺痛了谁的双眼,而又是谁,在她不愿再回头时,悔不复当初?她嗜舔着指尖鲜血,绝美的脸上满是不屑与狠绝,“玄苍是谁?凌御风又是谁?我不管他是谁,通通,杀掉!”【霜是简介无能星人,亲们直接看文吧,霜灰溜溜爬走】
  • 浅浅西风等你爱我

    浅浅西风等你爱我

    你来过我的世界,我知道,真的知道。【来看作者做梦,谢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夏季营养食谱

    夏季营养食谱

    《夏季营养食谱》根据夏季的特点,精选了九十道家常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又有保健功效。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夏季营养食谱》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还有相关的营养知识,是夏季食物调养的有益参考书。
  • 巽隐集

    巽隐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申日经

    佛说申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merican Quartet

    American Quartet

    Detective Fiona Fitzgerald is an unlikely force for justice in Washington, D.C.'s predominantly male police force. As a Senator's daughter and top investigator in the homicide division of the Metropolitan Police Department, Fiona maneuvers between two vastly different worlds, moving quickly from opulent State galas to gritty crime scenes. Born into the elite social circles of the nation's capital, and armed with intimate knowledge of the true face of the political establishment, Fiona is determined to expose the chicanery concealed within the highest echelons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aristocracy.When a string of inexplicable murders rocks the hallowed streets of central D.C., Fiona finds herself charging through the shadows of a mysterious conspiracy. Faced with an investigation with no leads and a rising body count, Fiona's reputation as a top investigator is called into question.
  • 那些滚烫的日子

    那些滚烫的日子

    有些人为了明星梦,有些人为了高考跳板,有些人为了心中所爱之梦想,艺考,这个词汇陌生却又似曾相识,这条路泥泞且又坎坷多阻,我们要么脱颖而出,要么泯然众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