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700000037

第37章 迁墓的曲折(2)

怀州是他的祖籍,李氏的祖坟就在怀州河内县,而且就在此次被焚的雍店之东原。现在战火烧到了这里,史书上只简简单单三个字“焚雍店”[3],当时当地老百姓所遭的灾殃可不是这三个字能表达的。忽然之间,兵火俱来,灾难从天而降,老百姓除了听凭被劫被烧被杀,还有什么办法!李商隐当时虽不在被焚的现场,但家乡遭难,为裴氏仲姊和曾祖母迁墓之事无法进行,心中的焦急可想而知:“属刘孽叛换,逼近怀城,惧罹焚发之灾,永抱幽明之累”,“昨本卜孟春,便谋启合。会雍店东下,逼近行营,烽火朝燃,鼙鼓夜动。……潞寇朝弭,则此礼夕行”。[4]前句说的是去获嘉迁仲姊墓,后句说的是将曾祖母墓由荥阳迁至怀州,两件事都因刘稹兵抵怀州、焚烧雍店而无法进行。

再说,还有王茂元呢。经此两战,他的病势益发沉重起来,体况一路下坡,再也无法康复,不久就在军营中死去,也算是因公殉职了。

茂元去世前夕,商隐并不在他身边,但是正在洛阳。茂元一死,他虽在洛阳,也就跟着忙碌起来了。

首先是代草《遗表》。这是李商隐第三次代草遗表,前两次是代崔戎和令狐楚。

接下去是《为王侍御瓘谢宣吊并赙赠表》。王瓘是茂元长子,其时带侍御之衔随军侍于父侧。当朝廷派人到河阳宣吊致祭时,由他代表王茂元家答谢,但草写《谢表》的事,仍由商隐承担。

再接下去,是代王茂元两个出嫁了的侄女写《祭文》。这二位虽已是人家的人,但巴巴地求上门来,总不能回绝。好在商隐善体人意,腹笥又厚,此类代笔文章总能写得身份恰当、语气妥帖,而且声情并茂,相当感人。

最后便是他自己的《祭文》了。现存李商隐文集里,有祭王茂元的文章两篇。第一篇作于茂元刚去世不久,第二篇作于茂元灵柩送回洛阳崇让宅之后。第一篇是规范的祭文,全篇大部分篇幅是追叙王茂元的一生,其特点是叙述人事绝不用直白的语言表达,而纯用艺术化的比拟与典故指代,文章讲究句式整饬、音韵铿锵和诗赋化。全文太长,我们仅试看其中的一小段。此段叙述王茂元的出身,即其父王栖曜在平定安史之乱中起家的事迹:

繄彼家声,重婴世故。值冀寇之北至,属虏马之南渡(二句指安史之乱)。肇允成公(栖曜谥曰成),悲丁国步。悼犬马之恋主,怆枭狼之据路。投笔三叹,弯弧一怒(四句说栖曜忠君,早年投笔从戎)。毙断后之王双,缚难宽之吕布(二句用典,说栖曜战功)。鈇钺赐杀,圭符锡祚(二句用《礼记》《仪礼》语,说皇上褒奖,赐予栖曜节钺和封土);实诞上公,载扬垂裕(上公指其子茂元,栖曜的功绩荣誉留给了后代)。[5]

小小一段,皆用对偶之句,四六交替,隔句押韵。说的是茂元先世的业绩,但仅可知其大概,而很不具体。接下去叙述转到茂元本人,用的是同样手法,典故成串,词华韵美,但所指事实只有作者和熟知茂元生平者明白。这在李商隐,当然是文才富赡的表现;而在读者若想读懂必大费周章,否则难免一头雾水。但这种运用含蓄隐晦手法的非直白叙事,是中国文学演变史上颇重要的一种现象,而且延续时间颇长、影响不小,李商隐又是一位成就特高的代表性人物,所以这里提一下。

李商隐给王茂元的第二篇祭文却是一篇变体之文。它不再以叙茂元之事为主——说实话,再叙也没啥好叙的了,商隐自己说得清楚:“公之世胄勋华,职官扬历,并已托于寄奠,备在前文”——这回是要以议论与抒情为主了。所谓议论,开门见山就涉及人之死生的辩证法,原于《庄子·至乐》阐发的思想(人由气而生,亦由气而灭,如四时之行)。所谓抒情,则是回忆自己与茂元的翁婿关系:

呜呼!往在泾川,始受殊遇,绸缪之迹,岂无他人。樽空花朝,灯尽夜室,忘名器于贵贱,去形迹于尊卑。语皇王致理之道,考圣哲行藏之旨,每有论次,必蒙褒称。及移秩农卿,分忧旧许,羁牵少暇,陪奉多违。迹疏意通,期赊道密。纻衣缟带,雅贶或比于侨、吴;荆钗布裙,高义每符于梁、孟。今则已矣,安可赎乎!呜乎哀哉!

这里的抒情也离不开叙事,但所叙更为空灵、概括、抽象,亦即诗化。从这里我们看不出什么具体的“事”,但能体会到他们翁婿关系颇佳:虽是前后辈、上下级关系,却实在像是朋友。这显然与商隐夫妻关系极为和谐有关。“纻衣缟带”一句,说的是翁婿关系如何知心与高雅;“荆钗布裙”一句则是说夫妻关系既和美又高尚,可与古代著名的模范夫妇梁鸿、孟光相比。而二者实乃互为因果的关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如果说李商隐对崔戎、令狐楚是敬畏和感恩,那么,他对王茂元却是更为亲近和无拘无束,就因为在李商隐和王茂元中间,有着一个他们共同的亲人王雪娘。在《重祭外舅司徒公文》的最后,李商隐终于向王茂元,也向所有的读者明白地道出:

愚方遁迹丘园,游心坟素,前耕后饷,并食易衣。不忮不求,道诚有在;自媒自衒,病或未能。虽吕范以久贫,幸冶长之无罪。昔公爱女,今愚病妻。内动肝肺,外挥血泪。得仲尼三尺之喙,论意无穷;尽文通五色之毫,书情莫既。呜乎哀哉!公其鉴之。

李商隐说,恐怕自己在仕途上出息不大,难免要让妻子受苦受穷,他为此对王茂元感到抱歉,请求原谅,当然,言外之意是他更希望王茂元理解他们,保佑他们。这样的话,他不可能对崔戎和令狐楚说,只能、也只会对更亲近的王茂元说。

平泽潞之战打了几个月,朝廷方面决心很大,但军力方面却是捉襟见肘。在调动兵员的过程中,还引发了新的乱子。

会昌三年(843)年底,河东节度使李石奉命派兵支援前线,可他手头无兵可派,只得临时拼凑一千多人让都将杨弁率领前往。这支素质极差的队伍,路过太原,正是年关时节,在杨弁煽动下,借口赏赐太薄造起反来。

杨弁乱军在太原大肆抢掠,守城军士阻拦,两军竟打了起来,守军不敌,节度使李石吓得逃往汾州(今山西汾阳)。杨弁看事情闹大,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面进据军府,一面派人联络刘稹,欲图长久之计。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使正受围攻的刘稹顿时缓过气来,一些本已向朝廷投诚的城镇关隘见势重又倒戈,降了刘稹,前一时期的讨刘效果眼看毁于一旦。

朝中主张姑息妥协的人趁势又是一番鼓噪:“(泽潞镇)养精兵十万,粮支十年,如何可取!”甚至连朝廷派往太原去观察虚实的中使(宦官),因得了贿赂,都替杨弁说话。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一场平藩战争面临半途而废的可能。

幸亏李德裕毫不动摇,唐武宗坚定支持,君臣二人力排众议,下令讨伐杨弁。河东监军吕义忠才动员太原兵擒捕杨弁,平定了这场兵变。

应该说,李德裕和朝廷的措置是得人心的,面对强梁不法的暴徒,只有坚决镇压。李商隐对此持完全拥护的态度。这既与他的切身感受和利益有关,也与他忠于唐王朝的信念和从大局、从国之长远打算有关。

远在黄州任刺史的杜牧,深研兵法,素有治国大志,也十分关心这场战争,此时亦有《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向李德裕提出许多具体可行的策略建议。那是用实际行动在支持平藩战争。[6]

这些都说明唐王朝此时还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民众,尤其是士子文人对唐王朝还存在着一股向心力,还希望并支持唐王朝战胜藩镇。到后来,这种向心力渐渐变成离心力,唐王朝的分崩离析就不远了。

平刘稹之役在艰难竭蹶和矛盾百出中进行,到会昌四年(844)八月,胜利总算有了一点眉目。

先是邢、洺、滋三州投降,泽潞彻底孤立。本来鼓动刘稹抗旨自立的昭义大将郭谊等人,为了自保,采取杀刘稹及其家族而向朝廷投诚的办法,但朝廷接受投诚,却并不赦免卖主求生的乱臣,还是把他们统统处死。从郭谊杀刘稹一族,到朝廷诛郭谊等人,一时间诛杀连连,祸延无辜,死人无数,满城血腥。

但平泽潞之战毕竟结束,朝廷下令:刘从谏为节度使以来所订的地方苛法、横敛重赋一律取消,所纠集的土团兵勇全部解散归田;并宣布昭义五州免除一年赋税,征讨所经的州县免除今年秋税。这些减轻负担的措施,朝廷是不得不做,但总算是有利于百姓的。

李商隐的迁墓之事,在如此的大背景下,也终于一一完成。虽有弟弟羲叟的协助,他也已感筋疲力尽。在这个过程中,因经常来往于郑、怀一线,难免被当地的长官抓差,代他们写了不少上宰相、谢上任的表启,甚至为人写过做黄箓斋和祭赛城隍的文章。偏偏李商隐是个认真的人,对文事格外重视,凡请他撰文者又总是因为倾慕他的文才,对他抱着极大的期望,所以他写每一篇,都得有些新东西,绝不肯炒冷饭,敷衍了事。旁人不知,以为李商隐做文章摇笔即来,可他自己明白,写作是很辛苦的,何况那些都是有着特殊要求的各体文章。所以,等到迁葬事毕,他很想找个偏远的地方略事休息,来度过为母守丧的最后时日。

他决定带着妻子到永乐县(今山西芮城)暂住,那里离京城和洛阳虽不远,但位置较偏,应该比较清静。

[1]此信原题《为濮阳公与刘稹书》,冯浩《樊南文集详注》依此题。《文苑英华》《全唐文》收此文改题《为濮阳公檄刘稹文》。由劝诫而申讨,事态发展之自然进程,本无绝对界限也。

[2]此诗题名《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昭义,指昭义军,由泽潞节度使统领,故泽潞节度使亦称昭义节度使。“充昭义攻讨”者,担任攻讨昭义之军职也。

[3]《资治通鉴》卷二四七唐武宗会昌三年:“王茂元军万善,刘稹遣牙将张巨、刘公直等,会薛茂卿共攻之,期以九月朔围万善。乙酉,公直等潜师先过万善南五里,焚雍店。”

[4]《祭裴氏姊文》,《李商隐文编年校注》,814—816页。

[5]李商隐《祭外舅司徒公文》,《李商隐文编年校注》,856页。

[6]《新唐书·杜牧传》:“会刘稹拒命,诏诸镇兵讨之。牧复移书于德裕。……俄而泽潞平,略如牧策。”参《资治通鉴》卷二四七。杜牧《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见《樊川文集》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同类推荐
  • 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

    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

    《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是一本历史题材的人物传记图书,古今中外的十几个女人是《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的主角。俗话说,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这本《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中的主角都是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的杰出人物。她们征服的不是普通男人,而是世界上的翘楚,男人中的精英,她们是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她们性格迥异,追求不一,用的手段也是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他们将女性优势发挥到妙不可言的境地,她们同样可以在历史舞台上争取到耀眼的一席之地。
  • 王莽发迹史

    王莽发迹史

    有人说他是“野心家”、“伪君子”,有人说他是政治家、书呆子,王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书《王莽发迹史》在史实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小说手法,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矛盾、复杂的王莽。他是一个显赫家族中的没落户,最后却和平接管了国家政权,登上至高无上的权力顶峰;他骨子里是个书生,凡事都从书本上找答案,一言一行都遵循圣人的教诲;他是一个近乎完美的道德超人,靠着自身的道德感召力赢得了崇高的声望和举世的拥戴……畅销书作家磨剑将为读者揭秘王莽的发迹之路。
  • 林肯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林肯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美国历史最伟大总统的传奇一生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倾心之作富含智慧,启迪人生的经典作品。林肯的主要功绩有:打响南北战争、纸上谈兵的麦克莱伦、浮夸派将领薄柏、激烈的内阁争斗、发布《解放黑奴宣言》、壮烈的葛底斯堡战役、传奇将军格兰特、连任总统、南方军投降等。
  • 一路有树

    一路有树

    周末的晚上,应朋友之邀去看京剧《杨门女将》,中国京剧院莅临成都演出。我这个人很少做随意性的事,那么一个不懂京剧的人架起势去看京剧,肯定是有原因的,其一,附庸风雅,想想那是国粹,自己一个文化人应当对之有兴趣才是;其二,怀想逝去的青春。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宋太祖赵匡胤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兵变”他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杯酒释兵权”,他逼迫手下将领交出兵权,建立中央集权。“烛影斧声”,他的死因天道玄远,难以祥说。宋太祖赵匡胤,一个敢冒天下之大险的江湖浪子,以其沉稳果断的手腕,老谋深邃的远见,克己敛淫的秉性,义字为先的执著,收服着一块块已被血泪浸透的神州大地,拉开大宋王朝辉煌的帷幕。让我们揭开五代十国那个动荡黑暗的历史面纱,演绎一段风云变化的传奇大剧。
热门推荐
  • 谷雨诗选(第三卷)

    谷雨诗选(第三卷)

    《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包括:《谷雨诗选(第1卷)》、《谷雨诗选(第2卷)》和《谷雨诗选(第3卷)》。《谷雨诗选(套装全5册)》主要包括:武丁、森林、大地、高山、湖海、余昭安、夜渡(外一首)、蒋天佐、献给八十年代第一个“谷雨诗会”、熊述隆、关于一只古老的谜、刘华、我拾到一双眼睛、李一痕、幸存者之歌(外一首)、王一民中年恋情(组诗)、陈小平、春天,一切都在萌动、肖麦青、端午,在故乡、刘晓宇、劳动者的歌(二首)、谢亦森、修路、陈良运和生命的密码等等。
  • 大皇妃

    大皇妃

    陆家有九女,个个貌美如花,聪明伶俐,唯独九小姐陆明珠,长得花枝招展,却是白痴一个。听闻:明珠出世,天泛红光,相士判曰:此女命犯孤星,克夫克子。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名高级驯兽师,飞机失事,醒来,却穿越到另外一个时空,她没死,不仅没死,还附在另外一具躯壳中重生,变成又痴又傻,克夫克子的相府九小姐。人前,她傻里巴叽。人后,她可比混世魔王还混世。驯老虎,驯过,长鞭一挥,乖了。驯蛇,驯过,两手一抓,不动了。驯人,这倒没驯过,驯得还是那只“混世魔王”,嘿嘿,试试吧,“夫君,哪里跑。”某片段(一)“该脱去她的衣裳,用铁链锁住她的琵琶骨吊起来,再用泡过辣椒水的铁鞭狠狠抽打,然后再在伤口上洒上细盐,这样每日一次,每次叫她死不了又活不了,多过瘾。”陆明珠挑着秀眉,一脸的邪笑。某片段(二)明珠的小手在他的胸前划了两个圈圈,满是挑逗意味地说道:“皇嫂有疾,皇嫂好色喱。”东莱皇帝,共十九子,其大皇子上官振轩,头脑简单,脾性顽劣,不文不武,喜怒无常,民间厮混青楼,皇城斗乱后宫,堪称京城第一混世魔王,偏偏生得貌美无双,叫无数女子折腰。这等魔王谁敢嫁,嫁他不如嫁鸡嫁狗。这等魔王谁敢惹,惹他等于玩火自焚。陆家八海琼才貌双全,堪称京城第一才女,提亲队伍可排长龙。陆丞相怎会舍得把这等优质女儿嫁给第一混世魔王。成亲之日,随便抓了那痴痴傻傻九小姐充数。当痴傻克夫九小姐遇到玩世不恭凶残大皇子,将是如何的火花碰撞呢?“夫君,我饿了。”明珠舔着红唇,一双明亮的眼睛忽忽地转着。“娘子,别急,为夫这就去给你做。”振轩屁癫屁癫地跑进御膳房亲自下厨。“夫君,刚才你那六皇弟偷吻我了。怎么办?”明珠瞪着大眼,气势汹汹。“娘子,谁敢亲你,为夫这就去宰了他。”振轩说罢,提起宝剑,冲出宫门。本文女强,男也不弱。宫斗、战场、情爱错综复杂,结局一对一。============推荐:《邪魅娘亲腹黑娃》《第一皇妻》《金牌皇后》《重生—名门贵妻》《特工弃妇》
  • 末世之神圣牧师

    末世之神圣牧师

    奇异的穿越,是前世今朝之旅还是阴谋诡计末世降临,水星再次回到原始状态,凶猛可怖的丧尸异兽,是天灾也是机遇。
  • 哀伤的骑士领主

    哀伤的骑士领主

    我们在此发誓……我们一定会回去……!——北极寒冷之地一个被抛弃的军团
  • 三神聚一

    三神聚一

    500年前的武神天昊被众人击杀,本以为自己回陨落,但灵魂却随着吞噬经残篇穿越到了一个小位面的世界里,又偶然获得远古丹神和器神的传承和记忆,又偶然获得万千世界只出现过一次的吞噬体质,又偶然获得传说级别武魂,远古级别不存在的武魂。这一世他不仅要变强,还要迈入那传说的境界
  • Dombey and Son(I)董贝父子(英文版 上册)

    Dombey and Son(I)董贝父子(英文版 上册)

    Dombey and Son by Charles Dickens, published in monthly parts from 1 October 1846 to 1 April 1848 and in one volume in 1848. Its full title is Dealings with the Firm of Dombey and Son: Wholesale, Retail and for Exportation. The story concerns of a powerful man whose callous neglect of his family triggers his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downfall, showcases the author's gift for vivid characterization and unfailingly realistic description. As Jonathan Lethem contends in his Introduction, Dickens's "genius … is at one with the genius of the form of the novel itself: Dickens willed into existence the most capacious and elastic and versatile kind of novel that could be, one big enough for his vast sentimental yearnings and for every impulse and fear and hesitation in him that countervailed those yearnings too. Never parsimonious and frequently contradictory, he always gives us everything he can, everything he's planned to give, and then more."
  • 恶性超市

    恶性超市

    最朴实的身份,最普遍的职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汉子被选入了随机空间,不断历练,不断超越自我,最终能成长成什么样的人?最混沌的神话,最晦涩的传说,让一个农民去思考,最终会有怎么的领悟?谁说布衣不英豪,万劫历来独占鳌!
  • 当代北京什刹海史话

    当代北京什刹海史话

    本书从历史到现实,对什刹海的发展变迁作了描述,包括什刹海三海的形成与北京城的联系;什刹三海的秀美景色、人文内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进行清理、整顿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北京市政府为推广什刹海景区所做的大量工作。并对什刹海在21世纪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青少年科技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科技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倾城红颜乱:本宫无敌

    倾城红颜乱:本宫无敌

    男友背叛,她纵身一跃,摇身变成了江湖鼎鼎有名,让人闻风丧胆的繁星宫宫主。她皱皱眉头,整个江湖都要震一震。她一句话,便可让江湖中的一个门派瞬间荡然无存!按照紫云的安排,她做好宫主,在外人面前演好一个江湖名人的角色。可是,为什么他要出现?一切都乱了。理不清了。百年不变的戏码,她被下了春药。而解者,非他。见者,却是他。江湖少侠,一国王爷,绝世神医,甚至……身边最信赖的友人。为什么她不想在爱了,偏偏这一世,要和这么多的人有所牵扯!“为了那种满不在乎的家伙,豁出自己的性命,值吗!”他悲痛地喊。她,不能否认,“值。”“即使是……杀了我?”他如发狂的野兽般痛苦的眼中,满是她此刻承受不了的哀伤。心,不知碎成了多少瓣。既然是欠下的,就必须换。身体也好,生命也罢。因为她想,所以她做。他痛恨,他愤怒,拼命地要把她杀掉,用毒,用剑。她只能受着。曾几何时,那个众人恭恭敬敬成为宫主的冷漠的她,沦落到这种被人弄伤,心中却仍止不住地在意他的痴情女子?……有够讽刺。“呐……这辈子,就当我欠你,成吗……下辈子再……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