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700000055

第55章 皈依佛教(1)

李商隐慢慢适应了梓州幕府的生活。过不多久,张黯有事回京去了,柳仲郢便请商隐把掌书记的工作兼起来,而节度判官一职不变。这样,虽然忙一些,但待遇也更高了。其实,即使商隐不担掌书记之名,柳仲郢也总是喜欢请他代笔,现在不过是更加名正言顺罢了。

闲下来,商隐也会外出游览,把梓州境内风光较好的去处玩了个遍。不过,他觉得还是离州府不远的西溪最值得流连。或者独游,或者结伴,西溪成了商隐常去的地方,留下的诗篇也最多。

此时,李商隐的诗名已趋鼎盛,他的诗篇一出手,立刻就会传开。有好事者知道府主喜爱吟咏,还专门把商隐的诗抄送给他。柳仲郢本是风雅之士,也就有意无意地做了不少唱和之作,叫人誊抄得工工整整地给商隐送去,并附了一封信,谦虚地请商隐“吟正”。商隐本不知情,接到柳公来信,才知他不但读了自己的诗,还主动唱和,前来讨教,真是不胜惶恐,赶快致书答谢,这就是现存商隐文集中的《谢河东公和诗启》。

除了写诗作文,偶有酬唱外,还有一件事,就是整理近年来的文稿。

六七年前,在从桂林赴江陵出差的船上,李商隐曾“削笔衡山,洗砚湘江”,编成《樊南甲集》,自那以后竟然又陆续积下了五六百篇文字,删去一些平淡之作,值得保存的也还有四百多篇。日前正好有个爱好文学的青年叫杨本胜的,从长安来到梓州幕府,恳请李商隐指导作文,并求借商隐撰写的各类文稿,说要细阅揣摩。这就引起商隐再次编集《甲集》以后全部四六文章的念头。

这个杨本胜,名筹,本胜是他的字。他出自弘农杨氏,也算得名门望族。其父杨汉公,在文宗朝也是个有名人物。李商隐与汉公本人没有什么交往,但汉公的哥哥虞卿倒与商隐相识,那时商隐还很年轻,虽然虞卿已经失势离开朝廷,但毕竟是商隐早年结识的一位高官。杨虞卿后来被贬死遂州,商隐还曾有诗哭吊。杨本胜此次来到梓州,当然会谈起家里这些人和京中的各种事。光阴迁贸,物是人非,令商隐感慨不已。

可喜的是,杨本胜在来梓州之前,特意去探望了衮师姐弟,可见他虽然年轻,却是个有心人,很能体贴他人。

李商隐在梓州无日不思念儿子,今有小杨带来儿子的最新信息,自是由衷感激,也就对小杨产生了好感。他们畅谈了几个晚上,商隐还为此写了一首诗:《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

闻君来日下,见我最娇儿。

渐大啼应数?长贫学恐迟。

寄人龙种痩,失母凤雏痴。

语罢休边角,青灯两鬓丝。

然后,他就动手编起新的文集来。没几天,文集编成,名之曰《樊南乙集》,又动笔写了一篇《序》记述编集的经过。此时是大中七年(853)十一月,距《甲集》的编定恰是六个年头。

这篇《序》从大中元年(847)编《甲集》说起,一路说下来,桂林府罢,回京从调,由周至尉改京兆参军事,因牛僧孺祭文而得京兆尹称赞;赴徐州入卢弘止幕,卢卒后回京,曾任太学博士;不久辞职,应柳仲郢之邀到梓州幕,先判上军,后兼记室,直至今日,竟又积下了五六百篇文稿,删汰一番,值得保存的也还有四百篇左右。

《序》中有句话,最引我们注意:

三年以来,丧失家道,平居忽忽不乐,始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

商隐于大中五年(851)来到梓州,今年是第三个年头。妻子亡故,离乡背井,连儿女都无法亲自照顾,心情怎能不压抑低沉?产生“剋意事佛”的想法,实在很自然。

本来,商隐是崇信道教的,年轻时在玉阳山的道观修行过,读了不少道书,也曾炼丹服药,参与入静出静的仪式。不过他从来不主张真的出家入道,也不大相信什么蝉蜕换骨、羽化登仙之事,至少从不相信这样的好事会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当他精神极度苦闷无以排解的时候,便更多地倾向了佛教。

他曾说,自己接触佛教其实是很早的,“始自童幼,常所护持。……恍惚之间,感验非少”[1]。佛教似乎早就进入了李商隐的生活,从他的诗作看,他曾和不少僧人交往,也曾专诚到僧院听讲佛经。[2]他对佛教宗旨和法力的信仰也曾表现在下面两首诗中: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北青萝》)

舍生求道有前踪,乞脑剜身结愿重。

大去便应欺粟颗,小来兼可隐针锋。

蚌胎未满思新桂,琥珀初成忆旧松。

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

(《题僧壁》)

只是如今他更为强烈地信奉,甚至产生斩断情缘,为清凉山行者的一闪念。与道教许诺成仙和长生不同,佛教要人承认并接受现世的苦难和困厄,但把一切苦难困厄看成空无,要人无争无竞,行善积德,以求得来生的幸福,勤修得来的福分不但有益自身,而且将惠及后人。这对安抚那些遭逢不幸而头脑清醒者的灵魂,似乎更有吸引力。

梓州城北有座长平山,山上有个慧(惠)义寺,规模颇大,历史悠久,在远近一带很有名气。当年杜甫流寓蜀地,曾到过此寺,并且留有诗作,说它是“苒苒谷中寺,娟娟林表峰。阑干上处远,结构坐来重”。[3]又曾记述一次在该寺的游览:“清闻树杪磬,远谒云端僧。……耳激洞门飚,目存寒谷冰。”可见此地环境雅致,风景优美。[4]如今,柳仲郢、李商隐和梓州幕府一班同僚,也是慧义寺的常客。寺里有几位年高德劭的和尚,其中一位俗姓李氏的老僧,据说还是出身皇族。商隐每去,很喜欢与他们聊聊。

柳仲郢也是个虔诚信佛的人。前不久,他决定在慧义寺的南禅院建“四证堂”——佛教称修行得道为“证”,“四证”就是四位得道高僧。柳仲郢准备建堂画像供奉的“四证”,是益州静众寺无相大师、益州保唐寺无住大师、洪州开元寺道一大师、虔州西堂寺智藏大师,都是他最崇拜的高僧大德。

这四位大师时代约略相近,实际上是两对师徒,且都赫赫有名。无相大师是新罗王子,入唐学佛,曾受玄宗召见,圆寂于肃宗至德元年(756)。无住大师是无相的法嗣。据说师徒二人在安史之乱玄宗避难西蜀时,都曾随侍护驾。道一大师就是著名的马祖道一禅师,本籍什邡,从蜀中到湖湘江西传法,教化广远,贞元中示灭,元和时,谥为大寂禅师。智藏大师是马祖道一的入室弟子,元和中坐化后,宪宗、穆宗先后赐谥,也是僧界的杰出人物。

四证堂建起来了,写真像也请人画好,接下来便是立碑。文字镂于金石,为的是永久保存和流传,碑文当然要请个大手笔来写。柳仲郢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选,不必远求,就是现在梓州幕中的李商隐。他向商隐一说,商隐爽快答应,当仁不让地承担了这件事。

李商隐来到梓州,已经为著名的道兴观写过碑铭,还写过一篇《道士胡君新井碣铭》,都写得用心,是流传很广的名文,尤其是那篇《道兴观碑》。

道兴观历史悠久,号称“五帝盘游,九仙卜筑”,虽僻处西蜀,“亦中州之藩服,上古之名区”。隋时遇到一场大火,唐初复建,规模更大。由开元、元和、开成而至今,道观随世事纷变而兴衰。如今道兴观的主事人是女道士冯行真。她和一干信众修缮了道院,拟立新碑纪盛,特请商隐书写碑铭。商隐早年信道,熟悉道教经典,而且与女道士有过亲切的交往,心里对她们留存着深深的同情和好感,如今冯住持来求文,他当然不会拒绝。费了几天工夫,商隐把这篇碑铭写得十分精彩。

《梓州道兴观碑铭》以骈文作序。序文开篇阐扬道教精义,接叙道兴观历史,末述女观主因商隐“五郡知名,三河负气”而来请作碑铭的经过。序的后面是八十句四言的铭文,实际上就是一首四言长诗,其内容则是前面序文的韵文化和诗化。

如果有兴趣,不妨来欣赏一下铭文正面描写道兴观的一节,借一斑以窥全豹:

……惟此左川,西南奥壤。古有经始,今存显敞。瑶林琼树,铜池宝网。玉女云衣,仙人露掌。……

这篇碑铭让修缮一新的道兴观更出了名,引来许多道众和游客,也使梓州远近的人们都知道州府从京师请来了一个善写碑铭的大文人。到了慧义精舍南禅院四证堂落成,要写碑铭的时候,当然便非李商隐莫属了。

《四证堂碑》也是前序后铭,其序也是一篇长长的骈文。商隐详细了解了四位高僧的生平经历,用大量典故和雅致华美的语言,一一叙述他们的事迹,叙述中深含着赞叹之意,也就申述了柳公崇奉四证的理由。这样,将来读到此碑的人,便能知道四证的史绩,知道柳仲郢建四证堂的意义。这部分是碑序的主体。

接着,缕述柳仲郢建四证堂的过程,包括请江西观察使周敬复代邀著名画家作四证写真像,画成后周特派专人送来的经过等等,娓娓的叙述中表达了做此事时态度的虔敬和隆重。

然后写到慧义寺和四证堂的环境景色,着重说明此次建堂所用材料均为自筹,“皆不资官廪,无取军租”,即丝毫未曾动用公款,这自然是重要的一笔。又特意说到本寺的住持是一位出身宗室的有道高僧,四证堂由他护持,自然是最理想的。最后叙述自己乐意撰写此碑,且对碑铭之文十分自信。也都是碑文必不可少的内容。

这是一篇叙事性很强的文章。可唐代骈文的写法是不直接叙事,基本上不用白描和实写的办法,而是要用典故代言。比如“惟无相大师表海遐封,辰韩显族”一句,说的是无相大师来自新罗,是韩人的显族。用“表海遐封”代指新罗,“辰韩”是韩民族的一种。这两句还比较好懂。紧接着“始其季味(妹),夙挺真机。见金夫以有躬,援宝刀而败面”两句,回述其历史,可具体内容就难以把握,前一句“季味”还是“季妹”就不能肯定,就算依“季妹”来讲,她何以“夙挺真机”?此与无相(其时应是新罗王子)又有何关系?并不清楚。即使注出了“金夫”“有躬”“宝刀”“败面”的出处,其具体内容还是不清楚。

同类推荐
  • 明日之花别样红(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明日之花别样红(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马皇后:大脚马皇后,资深贤内助。秦良玉:名将秦良玉,巾帼女豪杰。李香君:侠肝义胆李香君。陈圆圆:倾国天香陈圆圆。
  • 问题首富黄光裕

    问题首富黄光裕

    1985年,黄光裕怀揣4000元离开潮汕,北上创业。2004年,他以105亿元财富首次成为“中国首富”。然而,在以430亿身家再次戴上“中国首富”的皇冠之后仅仅一个月,黄光裕被警方带走拘查。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本书分为李冰、蔡伦、张衡等部分。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1)》本书分为圣马丁、安东万·约米尼、左宗棠等部分。
  •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天之骄子霍去病!出版社与秦汉史学家力荐:这是迄今为止,将文学创作与真实历史结合最完美的有关霍去病的历史小说,历史底蕴深,文学造诣高。作者倾情八年创作,参考了正史、大量民间传说以及巨量的匈奴、游牧民族、西域等史料和著作,把关键重大历史事件自然巧妙融入故事,积极正面反映霍去病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当汉帝国向匈奴发起反击战之时,匈奴内部亦发生夺位之乱,身有月氏王族血统的月歌在流亡中被关中大侠郭解之子郭允和汉廷贵族霍去病所救,三人机缘巧合结为异姓兄弟,并相约一起投身从戎保疆卫国。曾经同生共死的三兄弟却因各自人生际遇和立场不同,最终决裂,并在汉帝国对匈奴用兵的舞台上,相互扶持或斗争着。
热门推荐
  • 怪诞庄园

    怪诞庄园

    一个不一样的哈利.波特,一份不同于黄油啤酒的独特风味,试想下一个只是普通孩子的哈利,他将在HP、漫威和DC的世界里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任何普通人(尤其是孩童时期)在面对那么多伤害后,所产生的代偿作用都会在他心灵留下刻印,这无可避免,同样无须刻意回避,这些孩子变得不太一样!
  • 离俗览

    离俗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是寒光亦是骄阳

    你是寒光亦是骄阳

    听说,女人在爱上一个人以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这是柒染从来都不相信的话,直到……遇见了他。她和他因为一个任务相识,相知,相爱!到最后柒染才发现,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他设的一个局罢了!“尘灏骞,为什么明明是你先招惹我的,最后放不下的却是我?”直到最后尘灏骞才发现,原来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爱上,然,为时已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凤凰诏

    凤凰诏

    江山易主,朝代更迭。她红衣似血,驰骋疾行,领兵击退数万叛军,却败于他的剑下。胸口被刺穿,她笑的更耀眼。“王叔,哦,不,裴佑晟,瞧,如你所愿,这天下都是你裴家的了。”“我愿你开创繁华盛世,愿你长命百岁,愿你此生此世都在后悔中挣扎,不得安生!”她身体如同炽热的火焰,从城墙坠下。她只愿——今生今世,永生永世,永不相见!
  • 乘轺

    乘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本书包括缤纷的花墙,泥土的芬芳,真情流露,温馨家园,感悟真情,读懂父亲的真诚,真情如歌,父爱如山,活着就是幸福等。
  • 执行者的战斗

    执行者的战斗

    Ray是X组织中的顶级执行者;宁凝是国际中的拼命三娘;两个人的爱情注定是一道无解之题。丛林迷途、都市暗杀、虎穴逃生、魔窟激斗,随着一次次的冒险,线索一个又一个的被挖出,真相渐渐浮出水面。这一切的一切无非是为了追寻一个答案:人为什么活着?
  • 孔雀森林

    孔雀森林

    一切源于那个心理测验,我才遇到了生命中那三个女人。“你在森林里养了好几种动物,马、牛、羊、老虎和孔雀。如果有天你必须离开森林,而且只能带一种动物离开,你会带哪种动物?”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孔雀。有人说心理测验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一个人的性格,所以单纯的人们便认为选孔雀的人喜爱金钱,好像除此之外便没有别的解释。尽管我知道自己并不是如此,但我从不解释,也不深究,因为没有必要。直到后来,我遇到了和我一样选孔雀的女生,才知道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之所以选择孔雀,是因为它无法单独存活,而骄傲如它却从不乞求。
  • 草原狮王生死恋(动物传奇·危情卷)

    草原狮王生死恋(动物传奇·危情卷)

    动物与人类一样经历“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动物们也性格各异。它们的存在使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也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充实。“动物传奇”丛书以短小的篇幅、精练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是善良的,同时也是冷酷的,人类只有顺应大自然,而不是战胜大自然,才会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这是一套关于人与自然的心灵健康之书。危情卷为其中一本,讲述的是动物之间和人与动物之间剑拔弩张相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