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800000032

第32章 祸降司马门(2)

曹丕回来向司马懿这般一说,司马懿不禁心头一惊:贾诩这老狐狸,智谋之术已臻化境!他这话乍一听,极其稀松平常,甚至近乎套话,只不过是教曹丕加强自身道德修身,躬行寒士业迹,遵守人子之道而已。但事实上,在这夺嗣的敏感时节,在奇谋谲诈、纵横往复的关节点上,谁能表现出一种诚恳、朴实的清新之风,方是获胜的正道。而握最终决断权的曹操,他本人正是用计化谋的老手,一切妙计谲策在他面前都不过是小人小马小刀枪而已。索性反其道而用之,以德服人,说不定反而能奏奇效。大智若愚,大谋似诚,这才是谋士的最高境界啊!不知曹丕能领会贾诩的这番话否?

曹丕当然心领神会:贾诩老臣愿意与自己晤面,并给予指教,这本身就已经表明他愿意支持自己。所以曹丕表示一定要“深自砥砺”,从现在开始,态度谦恭,行为低调,以平常之心,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为此他还作了一篇《戒盈赋》,表示临高处满,让他心生戒惧,希望群士为他谏言献策。他定会时刻铭记,满招损,谦受益,盛极必衰。

如果说,曹植继承了父亲的绝世文才和浪漫气质,曹丕则继承了父亲的政治权谋和实用主义。

接着,曹丕又去拜会被曹操称为“谋主”的尚书令荀彧、相国钟繇、仲中陈群、东曹掾毛玠等曹操倚重的谋臣。这些重臣们的意见在曹操择嗣的天平砝码中会有一定的分量。听说荀彧生病,曹丕前去探视,“独拜床下,深见尊异”。在东宫,曹丕赠送钟繇五熟釜,并为之铭曰:“于赫有魏,作汉藩辅,厥相惟钟,实干心膂。百寮师师,楷兹度矩。”还是在东宫,曹丕携瑰玉讨好陈群,“深敬器焉,待以交友之礼”。至于负责人事的官员毛玠,曹丕亲自点名要他为自己的“属所亲眷”。

若论曹丕的聪明才干,并不比曹植差到哪儿去,只不过他在“心术”上面发挥出超人的水平。若论性情,曹丕同曹植包括那些文士一样,具有放荡不羁、不拘礼法的习性,只不过曹丕善于掩饰,不露形迹地做了大量“惠通习心”的功课。所有的布局,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所有的努力,正在一步一步朝着他预期的目标发展。

就在曹丕去向贾诩“求教”、拜会重臣之时,曹操正在听政殿与丞相西掾丁仪谈论秦、汉史论。其父丁冲素与曹操亲善,在曹操为迎献帝犹豫不决而征询谋士意见时,是丁冲劝谏曹操:你孟德常常表露出匡济天下、辅佐皇帝的志向,现在到了实现你志向的时候了,还犹豫什么?丁氏父子是为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做出特别贡献的乡族同党。丁冲被任命为黄门侍郎,迁司隶校尉,后以酗酒醉死。丁仪、丁廙兄弟皆有文才,擅长政论,被曹操视为谯沛嫡系中为数甚少的文士,颇受曹操器重。丁氏兄弟为曹植文友,厚赞立曹植为嗣。

此时,曹操询问丁仪:“听说近日你与子建在讨论汉二祖得失优差,说来听听。”丁仪恭敬诚恳地说:“我原以为若论秦汉史政,自恃有独到见解,与子建交谈之后,方有仰高山之感,令人油然起敬。”

丁仪讲起曹植对汉二祖优差的品评:汉高祖刘邦因秦朝暴政而起兵,当时他不过是农家出身的乡亭长这样的小吏,因押刑徒逾期而应陈胜、吴广起义,也不过三千子弟,其称沛公。投项梁抗秦,秦王子婴讫降,秦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主政关中。项羽大怒,进驻霸上,欲攻刘邦。刘邦因兵力不敌,听从张良谏言,亲至鸿门,卑辞言好。随后是刘项争霸角逐,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以强势的项羽乌江自刎、刘邦以弱势反败为胜而广得天下,开基肇始,史称西汉。其功绩可与商汤、周武王相比,但他的声誉和他的品德颇非相称,他的行为也令后人非议。果然在他死后,诸吕专权,祸及骨肉,几至改朝换代。然世无完人,孰能无过,天子亦如此,不能因犯忌而不为评说其优劣。其实,天子与常人一样,没什么神秘可言。汉高祖雄才大略,倜傥不羁,是因他能任人以才而用之,察言观色以知人,所以他能得到天下。他手下那些骁勇大将和运筹帷幄的谋臣,也都是古今少有的人杰,没有他们精诚辅佐,建立功勋,高祖何以能坐上帝位?若不然,他也不过是一个平民,当世一介匹夫罢了……

曹操听着,听着,时而点头,时而凝目思忖起什么。突然插言问丁仪:“你以为子建此言妥否?”

丁仪说:“子建此言无忌,不惧权尊,评点优差,酣烈精到。我等愧颜,无法与子建能比。”

曹操说:“子建又如何评价光武帝呢?”

丁仪说:“子建开口即言,汉之二祖,俱起于布衣。不管你有多高,他纵然毫无顾忌地把你拉下来,与你平起平坐地交谈。我以为这是子建最令人佩服,也最难能可贵的品格。”

丁仪接着说,子建对世祖刘秀的评价高于高祖刘邦:世祖具有先天的美德,禀有纯粹的气质,虽也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皇脉血统。有鉴识通晓精微之理,怀抱亚圣之才。他通达而博识广见,仁智而又明理。大兴儒学,推崇气节,懂得宽恕之道,处事慎重周密,好善乐施而爱人。当海内分崩、天下大乱之时,他像雷声爆发一样,赫然举兵,振奋武略,横扫残贼,犹如流星划空而过,威风一往无前。他的军队还没有开出南阳,王莽的短命王朝就已败结于长安。当时天下汹汹,民怨鼎沸,乱象纷仍,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群雄逐鹿,如狼似虎。光武以其巨大的威慑力,向天下英雄豪俊发出一道道招贤令,聚千钧之势涤荡、剿除那些凶恶豪强的割据势力。光武授其将士以方略,无不以一当百,势不可挡,其迅猛如大风纵燃烈火横扫枯朽云霾!于是,当窦融听到光武即位,便俯首前来归附;马援看到光武,不禁称叹:真天子也!大臣有庄敬之美,光武有亲和之容。仅用十二年时间终于克定天下,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四分五裂、战火连年的古老中国再次归于一统,史称东汉。你看朝野上下,九族和睦,享有国风美唐之誉;社稷市井,风俗淳朴,宛如人文鼻祖伏羲氏时代;官府谦恭接纳臣民,付出周公吐哺的辛劳;悉心国家政务,恪尽职守,昼夜勤勉。于是世祖号众臣万民同构宏伟愿景,创帝王之道和教化基业……

曹操听得会心地笑了。心想:看来,子建这儿子对汉光武帝情有独钟,阿翁何不想如此呢?阿翁不早就怀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宏愿吗?阿翁所处的时代与光武帝多么相似、经历又多么相像啊!只是此一时彼一时,阿翁之所以老骥伏枥,仍奋蹄不止,正是为了实现这个宏愿,不给自己和后代留下太多遗憾啊!

丁仪见曹操沉思不语,便稍作停顿。等曹操回眸看他,让他继续往下讲时,丁仪却转了话题:“我与子建在谈论汉世祖时,都觉得魏王与光武帝有相同之处,俨若光武在世。”

曹操哈哈大笑:“是吗?是吗!”笑声戛然而止,神情显得庄严深重,长叹一声,“我虽已老矣,天下岂能三分?我时常因不见九州一统而伤悲,只好把未竟夙愿寄予你们年轻一代身上了。”

丁仪开门见山地说:“魏王是在说立嗣之事,恕我直言,若立子建为嗣,魏王基业必成大统。我同时又觉得,子建亦有光武之风,拯举伟业更需要像光武这样的英明贤君啊!”

曹操直直地看着丁仪,越看越觉得他像郭嘉。曹操为此曾后悔地说:丁仪,好士也!即使他两只眼睛都瞎了,也该嫁女给他,何况他只瞎了一只眼!我儿子桓真是误我啊!

曹操这时确也认为,丁仪举荐子建颇有几分见地,一旦由他继位,用他的贤能和才略再现东汉中兴之景未必不可梦想成真。但是,历史感到遗憾,曹操没能把这个“梦”继续下去。

丁仪与清河公主的婚事因曹丕以貌取人而让曹操后悔不已,也让丁仪与“准驸马爷”失之交臂。丁仪忌恨曹丕当是必然,即使曹丕不反对他与公主的婚事,他也会支持曹植。这一点,连曹操都深信不已。再说,丁仪的眼疾是在随军征战中被飞来的流箭击中所致,曹操为此十分悲惋,一个才华出众、有智有谋的英俊少年,不惜为曹家打天下献身流血,瞎了一只眼睛!尽管调太医张仲景为他医治,还是没能使他那只眼睛复明。曹操之所以想把清河公主嫁给丁仪,其中也有体恤抚慰的情义,更何况丁仪的才智深得曹操赏识。

一日,曹操又把颇信任的黄门侍郎丁廙召来,直截了当地问:“你与子建交好这么多年,你觉得他人如何?”

丁廙说:“临淄侯天性仁孝,发于自然,而且聪明智达,博学渊识,文章绝伦,当今天下贤士文君,不论年少年长,都愿与他交游。这真是上天降于大魏的福气,永远授予无穷尽的福祚啊!”

曹操也打开半扇心窗:“要说子建,我倒是看好他的,但他哪里像你所说的那样优秀呢?若要立他为嗣,你看如何?”

丁廙说:“此乃国家之于兴衰,天下之于存亡的大事,不是愚劣琐贱之辈所能胜任。常言云,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至于君主不论明暗,父亲不问贤愚,而能长时间了解其大臣或儿子的又有多少?原因在于相互了解不是靠一事一物,也不是一朝一夕相处。何况明公您用圣哲的标准要求他,又对儿子们严加管教,决不袒护,这样的培养岂有不出卓才之子的道理呢?明公今吐明达永安之言,可谓上应天命,下合人心,得之于顷刻之间,却可乘之于万世,卑职不避斧钺之诛,斗胆把我的想法全部说出来,岂敢不尽真言?”

丁廙的这番话说得可谓大胆,却也是肺腑之言。丁氏兄弟不遗余力支持曹植,这与曹操信宠和扶持谯沛嫡系文臣不无关系。这时,曹操似乎不再犹豫难决,完全接受丁氏兄弟的劝谏。《魏志》说曹操数次想立曹植为太子,估计当他听完丁氏兄弟的肺腑之言,就要确定曹植为太子了。

曹丕几乎是在丁氏兄弟走出听政殿不到半个时辰,就得到了曹操欲立曹植为嗣的消息。

这该如何是好?若不采取紧急有效的办法,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曹丕感到头脑发胀,四肢冷凉。

“至少要让父王先延缓做出决定。”郭氏思量着、揣度着对曹丕说,神情及说话的口气都显得很娴静。

“谁敢对父王这样说呢?”曹丕满脸疑惑。

郭氏不再说话,转身去了后宫。

这是个风清月朗之夜,打扮得美艳十足的王昭仪被招进曹操的寢宫。千般娇媚,万般抚弄亲昵,直撩拨得这老情种心花怒放,恣肆汪洋。这宠妾先是一味夸说曹植的才华,却只字不提曹丕,而后柔声慢语地劝说魏王,圣人云“三思而后行”,这立嗣是一件大事情,更须三思再三思,不必急着做决定。不妨多听一些人的意见,再作定夺不迟。

于是,在枕边风的吹拂下,曹操的“密访群司”的想法便付诸于行动。

卞夫人得知此事,感到很是纳闷:昨天主公不是还在说要立子建为嗣吗?怎么一觉醒来又变卦了呢?这本是曹家私事,搞什么“密访群司”?这样会弄得儿子之间闹起纠葛,多有不合,也有失你主公的颜面。

卞夫人当然想到了郭氏和王昭仪。近几日,二妾先后前来鸣鹤堂给她送些好吃的时鲜或精美的饰物,一是打探她对立谁为嗣的态度,二是为曹丕行“立嫡之长”的礼规。卞夫人心如明镜,既不表态,也不言循规蹈矩。只是说一切由主公裁决,妇道人家不便过问此事。

曹操“密访群司”的意图是不想偏听偏信,尤其是不想只听曹丕、曹植身边人的意见,而想听听更多人的意见,特别是那些有知人之鉴、又不在二子圈子内的人的意见。他先找身边的掾属、曾任南阳太守的杨俊聊聊自己的想法和采取的步骤。杨俊以辨别人的流品自任,为曹操识拔了不少德才兼备之士,博得曹操信赖。曹操让他谈谈立嗣的看法。杨俊虽然对曹丕、曹植的优长谈了一遍,但他最后还是劝曹操从长远计,应立曹植为嗣最合适(后来事情泄漏出去,引起曹丕的忌恨和报复)。

于是,曹操以“密函”相访于外,他所密访的都是自己的心腹,智谋之士,理当领会到曹操此番密访的良苦用心。识趣者接到“密函”,自然对其中的暗示心领神会,同样也用“密函”的形式予以回复。如此保证事不外泄,悄不闻声地秘密了结立嗣之事。

此时正担任尚书仆射之职,主持人才荐选工作的毛玠,当接到曹操的“密函”,他便用“密谏”作答。毛玠不直接表述自己的观点,只以袁绍立子之事作为教训让曹操去想:“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废立大事,非所宜闻。”

深得曹操欣赏的平原侯家丞邢颙在回复函里说:“以庶代宗,先世立戒也。愿殿下深重察之。”

还有东曹掾桓阶在复函中盛赞曹丕“仁冠群子,名昭海内,仁圣达节,天下莫不闻。而大王甫以植而问臣,臣诚惑之”。

曹操阅罢诸臣的密谏,有点感到意外,他们都力劝曹操不要破坏嫡长子礼法,不要重蹈袁绍、刘表覆辙。然而,施谋善断的曹操怎么也不想一想,他们的看法为何如出一辙?

接下来还有不识趣者,更是明目张胆地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力挺曹丕,把本是暗中密访的活动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这个人就是被曹操称颂“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贫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的魏王府尚书崔琰。曹操曾任他为东曹掾,曹丕的辅导老师。

同类推荐
  •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纳尔逊·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生于南非特兰凯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南非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任南非总统,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本书从曼德拉的童年开始,记录了他从酋长继承者,到青年领袖,直到入狱27年,并且在出狱后成为首位南非总统的传奇人生。带领读者去认识去喜欢去尊敬一位全世界人都爱戴的自由战士。向读者传达曼德拉的精神之光。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本书分为图特摩斯三世、管仲、居鲁士大帝等部分。
  • 班超传

    班超传

    这是一本传记体小说。班超是个豪强世家子弟,少有大志,誓效张骞立功异域,但在年过不惑之前,一直混迹市井,籍籍无名,借给人抄书写信维持一家生计。后来得到世交显亲侯窦固的破格超拔,参军出使西域,一跃成为中华历史上难出其右的纵横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其出类拔萃的军事指挥才能、成熟的政治见解和艺术的领导能力,使他在缺乏庙堂持续支持的情况下,南征北战20年,稳定建设10年,逐步驱逐了匈奴势力,恢复了西汉时期朝廷对西域36国的统治,重新建设并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为中原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名人传记丛书:富兰克林

    名人传记丛书:富兰克林

    名人传记丛书——富兰克林——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谭东之歌

    谭东之歌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谭东不愧是这样的好同志,好战友。我为之精神感染的同时,也为之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弘扬谭东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谭东虽然走了,但精神永存,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一曲《谭东之歌》,满怀着诗人的一片赤诚,携带着时代的主旋律,讴歌我们的英雄。谭东不仅是我们公安系统政治工作培养和树立的重大“典型”人物,更是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的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热门推荐
  • 天降冥妃

    天降冥妃

    冥王:女儿,需要你的时刻到了。女主冷着一张脸:什么事?要杀妖怪还是抢宝贝?冥主:女儿,你要成为一个温柔的女子,既倾国又倾沉。所以,现在去保护那个叫沉渊的凡人吧。女主默默的看着自己父王。冥主:女儿,这是你天帝伯伯的请求。静默一阵子后……女主:好。望着自家乖(伪)女儿的背影,冥王擦了擦额头上不存在的虚汗。真是越大越不可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汉武大帝

    汉武大帝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既重文治、又重武功,毕生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许多个“第一”。是他,第一次在确立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由此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二千多年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先河;是他,第一次北击匈奴取得光辉煌胜利,坚定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边境安宁;是他,第一次派遣使臣通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他,第一次平定四方,开发江南、西南和西北地区,拓展了中国的政治版图……汉武帝时期的中国,是一个真正统一,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强大帝国,不仅称雄于世界的东方,而且威扬四海,誉满天下。从此以后,中国人的始称“汉人”,古华夏族始称“汉族”。
  • 我的书店无敌了

    我的书店无敌了

    新书《和女主一起奋斗的青春日常》已发布,温馨甜蜜日常狗粮文,求支持。……叶大白穿越到仙武世界,成为一名书店老板,脑海里多出一个网络小说书库。从此整个世界暴走了。武者从辰南身上学到了豪情冲霄,从罗峰身上明悟了人生因战斗而绚烂多彩!修士从王林身上学到了欲化神先化凡!从韩立那里学会了扮猪吃老虎!炼丹师从斗帝萧炎那里,掌握了炼丹手法,突破修为!炼器师尊奉秦羽为师,一步直上九万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金色梦乡

    金色梦乡

    我的名字叫做田园美嘉,由于美嘉和蜜柑的发音很像,所以也经常有人叫我蜜柑。父亲在镇上一个罐头加工厂里当会计,每天的晚饭时间,都要听在电视台担任编导工作的母亲讨论新闻,这已经成了家里的惯例。今天也毫不例外。“现在我才觉得,当初没留在东京,回老家是对的。”母亲喝了一口鳟鱼煮的汤,一脸心有余悸地說,“最近大都市的年轻人,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怎么了?”父亲往玻璃杯里倒了一些啤酒,心思好像根本不在谈话的内容上。“最近东京那里,流行一种组织呢,”母亲說得神神秘秘,“一些极端的青年聚集在一起,尽弄些见不得光的东西。”
  • 至尊大小姐季少溺宠

    至尊大小姐季少溺宠

    颜长行难得柔声说到“那从今以后,她就是你们的九妹妹了,你们可要保护好她!”七个男孩对视了一眼,郑重说到:“以后妹妹就是我们的老大!”颜长行的嘴角不经意的抽了抽,果真是年少啊。………………“我曾在白昼中苦寻,可惜年华匆匆,无人驻足咏唱;我曾在夜幕里彷徨,流转的霓虹黯淡了月色,喑哑了涛声。这个世界为狂欢备好了一场永恒的盛典,却好似忘了给我留下一张草席。“我是钟情少年,我心即你心,任岁月悠悠,任星移物换。”“任岁月悠悠,任星移物换!”
  • 错嫁:弃妃翻身记

    错嫁:弃妃翻身记

    一个误会,一场错嫁,她刚穿越,就被名义上的夫君上下其手。她的反抗,换来他更为粗暴的对待。被栽赃,被陷害,入天牢,中剧毒,几度徘徊生死线。靠!当她还是那个逆来顺受的弃妃!虐她,她反虐回去。挑衅她,她恶整回去!当他的残暴渐渐变成恩宠,她的心也日渐沦陷了。
  • 幽然仙途

    幽然仙途

    望着身后越来越远的县城,叶铭痕心潮澎湃。前世自己颠沛流离,生死无人关注。今朝二世为人,定要展翼而行,直入青冥。清虚宗!我又回来了!那一日,风雪漫西都,一剑入清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