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5500000047

第47章 闪电庆历(4)

为了切实扩展相权,就必须撤换各级不称职的长官。范仲淹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选派了一批精明干练的按察使分赴各地,检查官吏优劣善恶,再根据按察使的汇报,将不称职官员从名册中勾掉。富弼看他一手举簿,一手执笔,俨然如阎罗判官,便说:“你这大笔一勾,可就有一家人要哭!”范仲淹用笔点着贪官的名字愤慨地说:“一家人哭,总该比几个州县的百姓哭好吧?”在范仲淹的严格考核下,一大批贪官污吏和尸位素餐者被除了名,一批清廉肯干的能员被提拔到重要岗位,吏治为之一振,促使整个国家的政治局面大有起色。

从来的史家都认同,庆历新政主要集中在吏治改革。范仲淹所上《条陈十事》,其中五项均与吏治相关。按照邓广铭先生的看法,“大概范仲淹认为,通过这样五项措施,就可以培育和选拔出贤明能干的官吏,能爱惜百姓,均其徭役,宽其赋敛,使百姓各获安宁,便不致再爆发反抗斗争。”笔者以为,这确乎是史实,也许这就是范仲淹变法的初衷。不过,从今天的眼光看,统观全局地看,很客观地看,不能不特别留心《条陈十事》中的另外五条:第三条“精贡举”,办好教育,让更多的民间士子有出头之日;第六条“厚农桑”,解决好“三农”问题,让老百姓过上温饱日子;第八条“推恩信”和第九条“重命令”,要取信于民,把惠民政策落在实处,不能说话不算数;第十条“减徭役”,要爱惜民力,要给老百姓“减负”,不搞劳民伤财的这工程那工程。可以看得很清楚,这“五条”的眼光是直接向下的,着力点是要老百姓得实惠,完全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所谓仁政,就是要让老百姓得好处,“泽不加于百姓者”,变法不是最好的变法,变法者不是最好的变法者。庆历新政的最高含金量正在这里,可以说它是史无前例的!如若不信,可作系统比较。

齐国管仲变法。“相地而衰征”“案田而税”,就是把田地按土质好坏、产量多少分为若干等级,按等级高低,征取数量不等的租税;“作内政而寓军令”,就是把居民的组织和军队的编制统一起来;士农工商分居,职业世代相传,以保证社会生产稳定,避免因谋职业而使社会动荡不安。改革的眼光是向上的,着眼点是解决齐国的财政危机,壮大国家的经济基础,直接为齐桓公称霸春秋服务。

魏国李悝变法。其主要内容:第一,“选贤任能,赏罚分明”,改变世卿世禄制。第二,“尽地力”,提倡在一块土地上杂种各种粮食作物,要求农户在住宅周围栽树种桑,充分利用空闲地扩大农户农副业生产。第三,实行“平籴法”,设置“常平仓”,在收成好的时候,政府以平价收购多余的粮食作为储备,保证粮价不至于暴跌;在收成不好的时候,政府再以平价出售粮食,保证粮价不至于暴涨。第四,任用吴起改革军制,精选武士,创建“魏武卒”,使得“秦兵不敢东向”。

赵国公仲连变法。公仲连的主要功劳是推荐了牛畜、荀欣、徐越等三位有志于改革的人才。“牛畜侍烈侯以仁义,约以王道”,“荀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赵烈侯委三人以重任,并奖赏荐才有功的公仲连。

楚国吴起变法。其主要变法内容是:第一,“均楚国之爵,而平其禄,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厉甲兵以时争於天下。”“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就是要取消世袭封君的爵禄制度,用从封君那里得到的爵禄去奉养经过挑选的有功将士。第二,废除无用、无能的官职,剥夺王室贵族的威权,使他们不能徇私情,因私废公。“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削减无用的开支,以奖励真正为国出力报效的战斗之士。第三,拓土殖民。吴起对楚悼王说:“荆所有余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以所不足,益所有余。”什么意思呢?原来春秋至战国期间,楚国用武力灭掉许多国家,开濮地、伐杨粤等,得到了广大领土,却都未及开发。吴起的意思就是,让楚国一些与王室关系疏远的贵族到僻远的地方去搞“开发区”,拓土殖民以强国力。

秦国商鞅变法。其主要内容有:第一,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编制户口,“什伍连坐”。第二,“开阡陌封疆”“废井田”。第三,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第四,“平斗桶、权衡、丈尺”,颁布标准度量衡器。第五,“燔诗书而明法令”,搞文化专制主义。

韩国申不害变法。其主要做法是:第一,整顿“强族”,加强君主集权统治。在韩昭侯的支持下,首先向挟封地自重的侠氏、公厘和段氏三大强族开刀,收回其特权,摧毁其城堡,清理其府库财富充盈国库。第二,以“术”治国,大行“术”治,整顿官吏队伍,加强考核和监督,“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第三,整肃军兵,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第四,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遂有“天下之宝剑韩为众”“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的说法。

燕国乐毅变法。其主要做法是:第一,郡县制。全国设五郡,郡下设县,郡守和县令由燕王直接任命。第二,改革军政体制,设相国和将军,分掌政治、军事大权。第三,实行论功授爵授禄,制定严格的刑法。

新朝王莽“托古改制”。其主要内容是:第一,“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来解决土地问题。第二,改奴婢为“私属”,亦不得买卖。第三,实行“五均六莞”,即在国都长安及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政府管理五均赊贷及管理物价,征收商税,由政府经营盐、铁、酒、铸钱和征收山泽税。第四,改革币制。第五,改革中央机构,调整郡、县划分,改易官名、地名。第六,改变少数民族族名和首领的封号。

北魏孝文帝改革。其主要做法是:第一,创建俸禄制。第二,地方上设立三长制,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第三,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第四,厉行汉化,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汉婚、定门第、改籍贯;学习汉族典章制度,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以上所列,大致就是庆历新政之前,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变法与改革。可以看出来,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变法最为频繁,尤其战国七雄,各自都在实行变法。为了吃掉别人,就得富国强兵;为了不被吃掉,也得富国强兵。相同的是,变法者都得眼睛朝上,为了辅佐自家君王成就霸业。其中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使秦国成为虎视眈眈的“虎狼之国”,而其他六国则不得不“增加肌肉”,以使“秦兵不敢东向”。请问它们哪一国的变法,顾及到民生问题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难怪气得孟老爷子大发议论曰:“有仁心仁闻,而泽不加于百姓者,为政不法于先王之道故也。”

这里,为了特别彰显庆历新政的优良民本基因,笔者不得不在此剔除一个相沿已久的历史谬误,即所谓商鞅在土地制度上的“三大改革”,似乎对老百姓有利。具体说:一是废除井田,把阡陌封疆都开垦成可耕地;二是“民得买卖”土地,这是由奴隶社会的土地不准买卖的官有制变为封建社会的土地可以买卖的私有制;三是“訾粟而税”,说是朝廷只抽取土地所有者的粮谷的十分之几作为地税。吹牛说就是商鞅这“三大改革”,一举摧毁奴隶主剥削农业奴隶的旧制度,建立了地主剥削农民的新制度,云云。简而言之,就是说商鞅一举废除了井田制,实行了土地私有制,从而改变了社会制度。但此说完全不符合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事实,绝对属于谬论之列。可它不仅在“文革”时期独霸话语权,没有得到有力阻击,就是到了新世纪的今天,还在谬种流传,不信你打开网络有关条目看看,大捧法家商鞅盖世奇功者大有人在。那么,偌大中国,就没有一个人下点功夫,从根本上搞搞清楚,予以正本清源吗?有,那就是中国当代民间学者林鹏先生。

在《晋作爰田考略》中,林鹏先生写道:

后世肯定商鞅变法的人,谈论最多的是商鞅废除了井田制,从而改变了社会制度。似乎只要有个别杰出人物自上而下地进行变法改良就可以改变社会制度,而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当时社会的普遍要求这一客观条件。……其实,废井田的“废”字,亦训“置”,(详见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卷九“废六关”的解释),周制一百步为一亩,商鞅改为二百四十步为一亩,自然要“决裂”原来的阡陌,“开立”他所创制的新阡陌。所谓阡陌就是井田。商鞅废井田其实是废了旧井田制,创置了新井田制。古者三年爰土易居,商鞅变法规定,“上地一夫百亩,中地一夫二百亩,下地一夫三百亩”,爰自在其处,不复易居。有些人把“晋作爰田”同商鞅变法混同起来,结果把“爰”,易也,变成了“爰”,不易也。歧路亡羊,以至于此。本来这种不易居的办法在三晋早就有了,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好地一夫百亩,次地一夫二百亩,这就是不复易居了。《周礼·地官》中记载许多把土地分成三等的材料,这些材料的来源肯定早于商鞅。其中上地不易,中地一易,下地再易的记载,说的是休耕制,自然是易居的井田制;而上地一夫百亩,中地一夫二百亩,下地一夫三百亩的记载,虽然说的也是休耕制,但是显而易见它们是由前者发展而来的不复易居的新井田制。同时,由于古代注释家们对“晋作爰田”有过“移其疆畔”的解释,而商鞅变法也有“决裂阡陌”的记载,所以也很容易将两者混同起来。

为了进一步理清商鞅变法并非废除井田制,林鹏先生特别回顾了春秋时期的变法历史。他写道:

春秋时期各国所进行的一系列变法运动,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就是取消公田,改八夫一井为九夫一井,改老助法为新助法即什一之税。在晋作爰田之后,相隔五十一年,鲁国“初税亩”。《春秋谷梁传》说:“初税亩,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可见“初税亩”,即取消公田改行什一之税。关于鲁国的“初税亩”,后世学者谈论极多,说法不一。这些分歧多半是由“三传”本身一半正确一半错误的解释造成的。例如在注释“初税亩”时,《左传》说:“谷出不过籍。”《公羊传》说:“古者什一而籍。”《谷梁传》说:“古者什一,籍而不税。”籍者借也,借民力以治公田。既曰谷,既曰什一,就是取消公田以后的事情了。虽然什一之税也叫作助(籍),但它同在公田里服劳役的“籍而不税”不是一回事情,它的实际内容是不籍而税。可见战国以后的人们对春秋变法以前八夫一井的情况已经不甚了解,以致产生了用并非古礼的什一之税,来批判鲁国的税亩制度。经师们忽略了取消公田这个大界线,他们只是着重攻击鲁宣公的“履亩而税”。于是近代以来的历史家们也就着重在“履亩而税”四个字上做文章,得出了从此土地已经私有的结论。鲁宣公的“履亩”与周宣王的“料民”颇有相似之处,他们之所以有权料之履之,正是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缘故。(周宣王为应付战争,刻意搜求,只得狠狠地勒啃中小奴隶主们;鲁国的执政者为了应付齐国的军事压力,想出了履亩而税的办法。)履亩是履中小奴隶主的亩,不是履农夫的亩。农夫一夫百亩是死规定。直至商鞅时,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商鞅通过改小亩为大亩加重奴隶的劳动强度,却不敢改变一夫百亩的古制。

既然商鞅并没有真正废除井田制,自然就谈不上“民得买卖”和“訾粟而税”了。西周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到秦始皇时,也照样是“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纪》)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没有。所以从实说来,在此之前土地私有以及自由买卖种种,都是子虚乌有的事。

也许有人会说,史书有载,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始皇下令“使黔首自实田”,这不就是要人民向政府据实登记所有田地,按亩纳税,这还不能说明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吗?就算是这样,可法令是法令,真正实行过吗?后来的考古证据《云梦秦简》和《青川秦牍》均无可争辩地证明,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执政,其土地政策是货真价实的国有制,要修阿旁宫,要修长城,要修驰道……谁的私有土地能保住?总之一句话,不管你说商鞅变法有多大的功劳,它都是“泽不加于百姓者”,对老百姓几乎没有多大实惠,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再来看王莽改制。此人此制,至今多为负面评价,当然,最近也有人在为他翻案,此处不究。王莽是针对当时土地兼并、奴婢泛滥的社会现实下药的,王田制是井田制形式下的限田和均田,其实质是要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而不许买卖奴婢等,看起来似乎略含关心民间疾苦、保护和扶植小农利益的色彩,或者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他折腾的结果很不妙,不但没有实现预期的目的,反而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最终导致新朝政权短命而亡。至于北魏孝文帝的变法行为,不过是急于汉化以增加执政的合法性而已,谈不上想要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同类推荐
  • 名人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名人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托尔斯泰,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 七下西洋传播友谊的郑和

    七下西洋传播友谊的郑和

    本书介绍了杰出的航海家郑和的生平,内容包括:成为西洋船队的统帅、船队的编制、郑和航海图、郑和七下西洋、中华文明传天下等。
  • 一路有树

    一路有树

    周末的晚上,应朋友之邀去看京剧《杨门女将》,中国京剧院莅临成都演出。我这个人很少做随意性的事,那么一个不懂京剧的人架起势去看京剧,肯定是有原因的,其一,附庸风雅,想想那是国粹,自己一个文化人应当对之有兴趣才是;其二,怀想逝去的青春。
  • 呼伦贝尔之子郭道甫:家世生平、革命实践与著作研究

    呼伦贝尔之子郭道甫:家世生平、革命实践与著作研究

    郭道甫,本名墨尔森泰,习称墨尔色,号浚黄, 达斡尔族,1894年生于呼伦贝尔索伦左翼镶黄旗。达斡尔民族的政治家、教育家、民族革命家。为达斡尔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达斡尔民族的民族英雄。
  • 世界名人轶事

    世界名人轶事

    本系列书精选英语名著作品,并加上一些生词注释,使读者无须处处翻查词典,影响阅读兴致。同时每篇配上中译文,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此外,还附有题解说明,介绍作品主旨、背景、寓意以及修辞特色等。英语学习部分,选出原文中较实用的词汇和句式,介绍其现代用法。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达到“阅读名著,学好英语”的效果。
热门推荐
  • 木叶之规则之玉

    木叶之规则之玉

    穿越火影,低下的天赋让樱木只是想当一个混吃等死的路人甲。九尾之夜,获得金手指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叛逃木叶。新书:诸天世界仗剑行求收藏,推荐,评论,谢谢!
  • 杜涯论

    杜涯论

    杜涯是在黑暗中写作的一位诗人,因为她的写作常常像是幽暗的世界里闪烁的星火,那样幽微、孤绝,但又隐隐发散着一种凛然的浩瀚之气。杜涯自述:“2002年秋天,我看到了宇宙的黑暗。早在1999年秋天,我看到了物质的最终崩解和消失,我感到心中的某种东西在轰隆轰隆地坍塌:我所信任的大自然,我一直相信那永恒不变的永不会消失的大自然,原来终有一天是要消失的,不存在的。”她的诗歌总是从具体的事物、身边卑微的事物出发,但仅仅是出发,然后她就引入了自己对人类生存意义的追问,展现尘世精华的、缄默不语的挽歌世界与无法摆脱的终极困惑。
  • 命运永无止境

    命运永无止境

    我,卫宫士郎,卫宫势力的头牌打手。右手斩魄刀,左手搓核弹,腰上还挂在霜之哀伤。为了寻找未来的答案,我离开生活了十年的家,在所有人都忘记我的时候,以陌生人的身份成为了世人的希望。本书综漫向,顺序为:空之境界——FA——埃尔梅罗二世事件簿——FSN——FZ——食戟之灵(假面骑士甲斗)——漆黑的子弹——斩赤红之瞳——魔法少女伊莉雅——FGO书群:587641634
  • 梦不及久伴只为你

    梦不及久伴只为你

    南宫芷梦看着他那眼里似看到星辰一般,说:“夫君,如若再来一世,你是否寻我”他宠溺的看着她笑“会,无论哪一世,我都寻夫人”一位嫡女,为家族复仇,步步为营,他次次相助,他们只为了来世,能在相遇他(她)
  • 风中之樱3:真幻源

    风中之樱3:真幻源

    整个故事共分四部,分别为《丢梦纪》《古莲花》《真幻源》和《大道书》。《真幻源》是一个关于逃离、历险和寻找的故事。具有灵异能力的少女樱没有背景和来历,她来自一个虚拟的世界。而少年修人的世界因为“影子”的降临,人类共有的宝物被盗,大地开满了恶之花,大人们丢失了原有的纯真、善良、美好,变得丑陋、混乱,并因此影响他们的孩子。修人因父母的过错而沦落,他丢失了自己的名字,记忆一片空白。一次偶然,修人和神奇的樱相遇,走上了寻找邪恶之源、找回名字,并且和“影子”们斗争的历程。
  • 梦里的那十年

    梦里的那十年

    雨滴落在地面上,发出呲啦声,随即冒起一缕白烟。这个城市已经很久都没下雨了,路面很快被打湿。
  • 宪法学导论

    宪法学导论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宪法学导论》就是其中一部。
  • 嫡女多谋

    嫡女多谋

    前世她是才貌双绝的侯府嫡女,却被心爱之人联合陷害下狱,落个惨淡下场。涅槃重生,她定要扭转乾坤,曾经欺她、害她之人统统都要还回来!世人皆道侯府嫡女宋云舒心狠手辣、无恶不作,却被当朝新帝奉在手心,不容任何诋毁!某皇帝:朕以江山为聘,舒儿嫁我可好?
  • 张之洞

    张之洞

    本书是著名历史小说作家、曾国藩研究专家唐浩明先生的经典小说。少年解元,青年探花,中年督抚,晚年宰辅,张之洞拥有一个无可比拟的成功人生。他是一个顺乎时代潮流、有远见卓识的高级官员,又是一个视仕宦为生命、铁心忠于朝廷,缺乏现代知识,满脑子儒家禁锢的封建官僚士大夫;他是一位肯办事能办事具有大刀阔斧气概的实干家,也是一个师心自用、只讲形式不重实效的官场人物……本书是唐浩明继《曾国藩》、《杨度》以后,历时五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再现了张之洞纷纭复杂的一生。
  • 樵云独唱

    樵云独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