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5500000056

第56章 烈士暮年(4)

至于后句“罗袜踏青期”,就写的是三月三踏青节的风俗民情了。在中国民间,农历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古称上巳节。有多种说法,一说是王母娘娘的寿辰,所以要吃桃;一说是说阎王爷诞辰,所以要吃桃表示“逃”了一劫;一说是黄帝的圣诞,所谓“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是也。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登山、逛庙会的节日。还有更浪漫的一说:视为情人节。中国的情人节有两个:一个是农历三月三;一个是农历七月七。牛郎会织女,鹊桥诉幽情,这个情人节多为人知且目下流行更甚,而农历三月三的情人节,则有点被遗忘了。其实它也是由来已久。李白诗云:“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据说这记述的就是三月三日情人节。这一天,两两相惜相别,折柳相赠,情即为柳,柳即为情,“垂柳无端馈赠别”,即源于此。另外,农历三月三,还是真武大帝的寿诞,故而又是道教的重要节日。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传说生于上古轩辕之世的农历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所以,这一天,各地的道教宫观都要举行盛大法会,信众们齐集宫观庙宇烧香祈福,再不济也得在家里颂经祈祷。

依《范仲淹年谱:六十四年的人生历程》,范仲淹于庆历六年(1046)“正月,至邓州任所”。当年有《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说明他过的天穿节和三月三,就是当年春天的事了。此时,小儿子纯粹尚未出生,也许他是与怀有身孕的新夫人相携出行,身后跟着三个儿子,一家人享受着从未有过的节日快乐。这里有个小小疑问:献给晏殊的这张百花洲图,是邓州旧图,还是重修后的新图?按理说,范仲淹想让老师友分享他的成绩与欢乐,所献应该是新图,但就算此诗写在年底,也还到任不足一年,偌大重建工程从筹划设计到施工修建,再到峻工开放,有可能吗?所以,笔者猜测《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或写在知邓第二年?要不就是这样一种可能:六七年前故友谢绛整修的百花洲,还没有多大毁坏,只须重点修复一下即可。此处要尾添一笔的是,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范家四公子范纯粹,也遭贬知邓州,这时他也年过知天命,面对历历百花洲和百花洲书院,遥想近五十年前往事,内心不知涌起多少感慨,于是,重新整修百花洲和书院,就是在所不辞的事,他要寄托的心事太多太重了!这可能也是有宋一代最后一次修葺吧,据说至元时已是一片荒废。明代花洲书院得以恢复,易名春风书院,嘉靖年间(1507—1567)曾三次重修,清代达到鼎盛,有记载的修复即十五次之多。光绪三十一年(1905),知州叶济全面重修书院,并按朝廷诏令,将花洲书院更名为“邓州高等小学堂”,开始了新式教育。自从范仲淹创建以后近千年来,花洲书院英才辈出,宋至清末,出了两名状元、五十六名进士、二百零二名举人。范公泉下有知,也该把酒以庆了。

现在举与民“同忧”一例。

范仲淹到邓州这一年的夏末,自家添了小纯粹,可他高兴不起来,因为邓州地面旱象已显,自秋至冬一连数月,雨雪不见,二麦枯黄,百姓发愁,他更是心急如焚。早在正月刚上任时,他就亲率僚属参加了当地民众的祭风师活动,并作诗酬友,题名《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诗曰:

先王制礼经,祠为国大事。

孟春祭风师,刺史敢有二。

斋戒升于坛,拜手首至地。

所祈动以时,生物得咸遂。

勿鼓江海涛,害我舟楫利。

旱天六七月,会有雷雨至。

慎无吹散去,坐使百谷悴。

高秋三五夕,明月生天际。

乃可驱云烟,以喜万人意。

愿君入薰弦,上副吾皇志。

阜财复解愠,即为天下赐。

八使重古礼,作诗歌祭义。

诚欲通神明,非徒奖州吏。

贤哉推此心,良以警有位。

我范仲淹之所以虔诚地“孟春祭风师”“非徒奖州吏”,可不是为我们当政者祈求好处,但愿“旱天六七月,会有雷雨至……乃可驱云烟,以喜万人意”“阜财复解愠,即为天下赐”,让邓州老百姓无忧无虑过日子就行了。现在看来老天爷不领情,这可真没办法了。范仲淹除了每月三次向朝廷汇报灾情,组织人力抗旱外,只能默默向天祈祷。也许是心诚则灵,老天很快普降了一场大雪,解了邓州旱灾。范仲淹可能比当地百姓还高兴,置酒庆贺,赋诗会友。有邓州籍青年文人贾黯者,乃新科状元,时任将做监丞,闻家乡得降瑞雪,写诗向范仲淹致贺。范仲淹即有《依韵答贾黯监丞贺雪》:

今之刺史古诸侯,孰敢不分天子忧。

自秋徂冬渴雨雪,旬奏空文惭转邮。

得非郡国政未洽,刺史闭阁当自尤。

上赖天子仁且圣,神龙奔走不俟求。

同云千里结雪意,一夕密下诚如羞。

晓来赏心江海上,东望不见三神丘。

浑祛疠气发和气,明年黍稷须盈畴。

烟郊空阔猎者健,酒市暖热沽人稠。

光精璨璨夺剑戟,清寒拂拂生衣裘。

铃斋贺客有喜色,饮酣歌作击前筹。

常愿帝力及南亩,尽使风俗如东邹。

谁言吾子青春者,意在生民先发讴。

范仲淹在“一夕密下诚如羞”句后小注曰:“俗有‘雪羞多夜落’之语。”可见他对民俗民谣悉之颇宏富。想想来年五谷丰登,得利的老百姓必定“酒市暖热沽人稠”,这邓州“千日醇”怕是要大发利市了。诗、酒、琴、剑,乃士君子渔父情怀的指代物,是他们身在民间时的最爱。范仲淹也不例外,尤其在邓州期间,酒中有诗,诗中有酒,剑胆琴心,几达化境。从前每在一处贬谪地,固然也有诗酒相伴,可总有分心,“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呀,不得不留心朝廷的动静;而今不同,忧君化为忧大道,大道即是民为贵,自己就在黎庶间,可以把全部身心都踏踏实实地用在“忧其民”上了!这一至高至美境界,在范仲淹全部邓州酒诗中大有体现,酒者,粮也;粮者,百姓也;百姓者,国之本也。所以,范仲淹写酒,即在抒发自己一生痴心不改的民本情怀。

范仲淹一生喜欢饮酒,尽管后来“朋来相欢,积饮伤肺”(《与石曼卿》),到邓州时,“某肺疾尚留,酒量大减,水边林下,略能清吟”(《与滕子京书》)。然而,在邓州的惬意日子,仍然让他酒兴犹在,常与友人诗酒唱和。在百花洲宴请过的客人,有姓名可查者即有:致仕宰相张士逊、河东提刑张焘、襄州知州王洙、襄州通判贾黯、提刑赵概等人。范仲淹知邓时所作诗词流传至今的约有三四十首,而涉酒诗词则有近二十首之多。

有一首《依韵答提刑张太博尝新酝》。

南阳本佳处,偶得作守臣,

地与汝坟近,古来风化纯。

当官一无术,易易复循循。

长使下情达,穷民奚不伸。

此外更何事,优游款嘉宾。

时得一笑会,恨无千日醇。

客有多闻者,密法为我陈。

自言此灵物,尽心妙始臻。

非徒水泉洁,大要麯蘖均。

暄凉体四时,日月周数旬,

其气芳以烈,厥味和而辛。

涓涓滴小糟,清光能照人。

固可奉宗庙,宜能格天神。

我姑酌金罍,驻此席上珍。

况有百花洲,水木长时新。

烟姿藏碧坞,柳杪见朱。

两两凫雁侣,依依江海濒。

晚光倒晚影,一川无一尘。

悠悠乘画舸,坦坦解朝绅。

绿阴承作盖,芳草就为茵。

引此杯中物,献酬交错频。

礼俗重三爵,今乃不记巡。

大言出物表,本性还天真。

或落孟嘉帽,或抛陶令巾。

吾非葛天氏,谁为刘伯伦。

大使达观者,与予日相亲。

作诗美嘉会,调高继无因。

但愿天下乐,一若樽前身。

长戴尧舜主,尽作羲皇民。

耕田与凿井,熙熙千万春。

从“自言此灵物”至“清光能照人”,范仲淹用了十句诗共五十个字,将酿造邓州美酒千日醇的工艺流程和盘托出,是那样具体而简洁,真实而生动,虽然来自“客陈”,但好像一群酒工和他们的劳动场面活现在眼前……这些劳作者首先态度认真,用心做事,不仅用最环保的水做酒,关键是“麯蘖”优良,搅拌均匀,严格按季节变化进行“暄凉”,日、月、周、旬地计算酿造周期,直到变成气味芳香、口感甘醇的酒液,涓涓如小溪般流出来,透明晶亮得可以照出人影。假如没有对酒工及其艰辛劳动的尊重和尊敬,没有体察与体谅劳动大众的善念、善心,这样的诗句是绝然写不出来的。

范仲淹记述在百花洲设宴款待嘉宾,席间讲了酿造千日醇的过程,讲了它“固可奉宗庙,宜能格天神”的妙用,讲了大家以美酒尽兴尽欢,“引此杯中物”“今乃不记巡”……而真正的诗意却在结尾:“但愿天下乐,一若樽前身。长戴尧舜主,尽作羲皇民。耕田与凿井,熙熙千万春。”但愿天下老百姓都能像我们这样,时常享有盛宴。但愿他们的皇上,都是像尧舜一样爱民惜民的圣君。说到底,这些耕田与凿井的芸芸众生,他们才是这个世界的真正主人。那么,能够自觉自愿地与这些芸芸众生打成一片,同乐同忧,这样的思想境界是多么高尚而又难以企及?可范仲淹做到了,他来在邓州,终于最后完全回归到一个“大言出物表,本性还天真”的美丽的心灵家园。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说他“家在邓州”,或为不虚吧?

范仲淹在邓州这个心灵家园生活了三年之久。楼钥《范文正公年谱》载:“(庆历)八年戊子,年六十岁。春正月丙寅,徏知荆南府。邓人爱之,遮使者请留。公亦愿留,从其请也。有《谢依旧知邓州表》。公守邓凡三岁,求知杭州。……皇祐元年(1049)己丑,年六十一岁。正月乙卯,公知杭州。有《杭州谢上表》。”

范仲淹离开邓州后,邓州百姓感念难忘,在百花洲畔建生祠纪念他,后依其谥号“文正”改名范文正公祠。范公祠历经沧桑,累圮累修,至今香火不断,成为一方文化圣地。笔者看到,如今的范公祠是一独立的院落,青砖灰瓦,坐北朝南,与东部的百花洲、花洲书院,南部的景范亭、砚池遥等著名景观遥相互应,浑然一体。正厅供奉着两米多高的范仲淹铜铸坐像,左右厢房是纪念馆,是范文正先生的一生陈列。元丰元年(1078),诗人兼书法家黄庭坚来到邓州,陪同他的妻兄谢景初游览百花洲,拜谒范公祠,并以曹植《箜簇引》中的诗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韵,写了十首诗。其六曰:“公有一杯酒,与人同醉醒。遗民能记忆,欲语涕飘零。”此时已是三十多年之后了,范仲淹还生动地活在邓州人的记忆里。

有一种说法:范仲淹的文治武功掩盖了他的文学之名;范仲淹的文学之名掩盖了他的学术之名。笔者以为有点道理,所以自宋代到清初,他都没能作为儒家先贤从祀孔庙,至康熙五十四年(1715),才由皇帝颁诏入庙配享。据说,这与一对邓州父子颇有关系,父名彭而述,官至广西右布政使、云南左布政使,他对范仲淹在其故乡的掌故非常熟悉,经常回去凭吊范公遗迹。有一次,他登上春风阁旧址,感慨万千,赋《春风阁旧址》诗一首,诗曰:“杰阁峥嵘想象间,台隍流水自潺湲。姑苏人去千年后,魂魄实应恋此山。”后来他去南方做官,到了苏州,在范公二十世孙范安柱的凤来堂,见到了范公手书的《伯夷颂》,再想起范公知邓惠政,欣然挥毫,题跋于文后,曰:“先生曾为吾邓守,遗泽在人,甘棠犹思,矧惟奕世也。百花洲虽复,凌墟而过化,赑屃之石屹屹矣五六百年间。桐乡裔氓得觌手泽,怆然先世之感何如。”这也是一代一代邓州人对范仲淹的怀念之情。彭而述之子彭始抟,谨承父教,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考中进士,累官至提督浙江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经筵讲官。他久居京师,每思家乡,每作诗文,必念及范仲淹德政,比如有《寄邓守万公兆文》诗:“几时秋菊潭边酒,共醉春风阁上花”;《送尹公之任邓州》:“六门召父陂,百花范老阁。胜事继前贤,千载缅犹昨。”

康熙五十四年(1715),江南提督学政余正健奏请,将范文正公入孔庙从祀。康熙皇帝问于廷臣,即有内阁学士彭始抟参与朝议,一致认定“勿庸议”。当年十一月辛丑,康熙帝颁诏天下:“以宋臣范仲淹从祀孔庙”(《清实录》卷二六六)。

现代邓州人,也同样难忘范仲淹。他们从公元二〇〇二年开始,用时三年,耗资一千四百余万元,对花洲书院和范公祠进行了全面修复。据说上至市领导,下到普通民众,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慷慨解囊,支援这一世纪工程。该工程辟江南式园林百余亩,葺修了春风堂、万卷阁、范文正公祠、景范亭、山长室、教习室,重建了春风阁、览秀亭、文昌阁、百花洲及洲上的嘉赏亭等仿古建筑六十六座,整修城墙、护城河五百米,青石砌坡,石栏护岸,叠山构峰,造湖理水,置瀑布叠水之景。又于书院内设范仲淹纪念馆、范仲淹诗文碑廊等文化胜境,成为中原一处绝美的人文景观。范仲淹泉台有知,当无比欣然。

39.生死朋友

人生交友的至高境界是什么?笔者以为:一个人如果能够看到朋友的缺点,并且愿意也能够包容之,一生相知相伴,有始有终,生死相许,那此人便是深得交友三昧,人品也就至为高尚了。

范仲淹在交友方面,正是这样一位仁人君子。

同类推荐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本书共分十章,包括:德国人的后裔、壮志难酬、战争中的新星、向意大利进军、诺曼底登陆、解放巴黎、向德国本士进军等。艾森豪威尔毕业于将星云集的西点军校。作为战功卓著的军人,他创立了美国陆军第一所战车训练营,指挥过北非登陆战、西西里登陆战、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战,以及解放巴黎、攻占德国等战争;作为政治家,他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即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达到一面以武力威胁为手段,一面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反共作幌子,排挤英、法等国势力,以实现独占中东的图谋。但随着国务卿杜勒斯的逝世,艾森豪威尔主义最终失效。
  • 中国近现代才女唯美三传(共3册)

    中国近现代才女唯美三传(共3册)

    本套书共三册,分别为《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 大清一秘

    大清一秘

    本书以历史的笔法,书写一代传奇。看绍兴师爷如何通达做人、端方行事。师爷的行当是一门艺术,师爷,起于明,盛于清。本书在欣赏一代有趣师爷的背后,更能了解一段历史、学习一种为人处事的艺术。
  • 名人传

    名人传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最杰出的传记作品集。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这三部作品是人类心灵的三份手稿,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细的介绍,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以敏锐的观察、引人入胜的文笔着力刻画了这三位艺术巨匠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和广阔的胸襟,为人类谱写了一阕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的“英雄交响曲”。
  • 王明传

    王明传

    王明,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凭借苏联的扶植,在20世纪30年代一度操控中共最高领导权,可谓中共高层内的“通天教主”。王明,一生瞻左顾右,歧路徘徊。他堪称中共“左”倾第一人,以他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的时间长,危害大,给革命造成严重损失。悖论的是,抗战时期,王明又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晚年踏上留居苏联的不归路,著书立说攻击中共和毛泽东。
热门推荐
  • 你好,我的先生

    你好,我的先生

    某女意外碰见外星来客,本以为可以搜刮“油水”,不料却反为奴为仆。他长长的睫毛像扇面一样,在阳光下似渡了一层金影。面色苍白,鲜血从嘴角溢出,显得格外刺眼。……“你哭什么?”他不解的看着她不断用纸巾擦眼角,眼睛水汪汪的,上颊也被擦的红红的。“先生,如果给你的爱一个期限,你希望是一万年吗?”“不希望。”我对你的爱,没有期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废柴逆天:倾国倾城小毒妃

    废柴逆天:倾国倾城小毒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顶级毒师,金针解毒,金丝把脉。却不想一朝穿越成为了华夏国医学世家的废材大小姐,还被下旨嫁给了逍遥王。还没嫁进门就被下马威,当真我是废材?笑话,金针在手,解天下奇毒。毒师系统,打遍天下无敌手。洞房之夜,却不见新郎,不想在新房却意外的撞见了霸道的逍遥王。她说:“我是你妻子,洞房花烛,我不走!”他说:“你还是第一个跟本王这么说话的女人!”“今后你就是本王的女人,没有本王的允许,不得再和别的男人有瓜葛。”逍遥王那霸道的语气回荡在耳畔。刁蛮任性?被王爷抛弃?废柴女逆袭成天才毒妃,令所有人打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能力加行动等于成功

    能力加行动等于成功

    管理成功学是把管理学与成功学结合起来,把人的成功看成是企业成功的本质,把管理看成领导力的培养、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员工与老板一起成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系统工程来运筹与管理的新学科,从而使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路线图得以深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它既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综合学科,也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边缘学科。
  • 耕禄槀

    耕禄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几回梦萦

    几回梦萦

    他对我说,无论如何也要把心中的那个姑娘救下来。于是,我的心,也就此沉沦了。谁知道一睁眼,一切,都变了。
  • 续孟子

    续孟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军事百科·第一卷

    世界军事百科·第一卷

    本书全面介绍军事学科中兵器的发展延革、历史上的典型战例、军事经典名著。内容包括:中外军种兵制的历史发展、现代军事高科技的发展变化等。
  • 你是我的归处

    你是我的归处

    与心心念念的人重逢,她却不认识你,是怎样一种感觉?大概是视线对上那一刻的怦然,而后如陌生人般错开后的怅然吧。因她不接电话不回信息,他第一对她用严肃的眼神:“唯安,世界这么大,又有那么多人,可我还是遇见了你。所以,我曾天真的以为世界很小,直到……”直到她消失不见,再也找不到,他才觉得它真的太大了。茫茫人海,两个人相遇不容易,错过反倒很容易。既然世界的大小早已注定,他不介意时刻缩小他们的距离,将她画在触手可及的范围内。
  • 万界公众号

    万界公众号

    统统都来注册会员吧,我的万界公众号开张了!海贼王世界的佛之战国!火影忍者世界的三代老儿!死神世界的山本总队长!有好礼啊,还有免费问题可以咨询的!对了,别忘记充值,不氪金的会员可不是好会员!另外会员等级提升,还有好礼相送的,另有各种最新功能等待着你!真的是绝对不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