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7700000006

第6章 远年回声(6)

我那时属于中年人,“右派”问题得到改正,刚刚恢复正常生活,虽然心里也犯嘀咕,怕再打成什么“小集团”,但比之老年作家要好,只是形式上有别年轻人。先是参加各种笔会,爬泰山、游承德、玩青田、走无锡、下云南、观三峡……,每次都觉得很开心。同伴中年长的如汪曾祺、林斤澜,年岁相仿的如姜德明、邵燕祥、蓝翎、阎纲、刘锡诚、林希,年轻的如张抗抗、叶延滨、林贤治、雷抒雁,我们都曾经一起出去过。退休后又与从维熙、蒋子龙、王巨才、舒婷、周明等,结伴到湖北、山西、江苏等地采风,那种感觉放在上个世纪,简直连想象都想象不出。

有次是去海南岛参加笔会,同行的李硕儒、徐刚、杜卫东,到了海南岛又遇到王朝柱,撒着欢儿地快乐了几天,很有点像旧文人“放浪形骸”。再后来学年轻人轮流做东,几个人一起喝早茶聊天儿,固定的有邓友梅、叶楠、张洁等,后来叶楠因病去世,我们这个茶局也就散了,只留下温馨美好的记忆。不过别的茶局依旧。

那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活动,通常是在养蜂夹道俱乐部,可以游泳看电影或其他娱乐,不愿意玩的就喝茶聊天儿。老会员至今说起依然有着怀念。近些年会员多了活动少了,一年一次的春节联谊会,就成了居京作家的盼头,到时文友之间相约见面,当作春节前一项正经事办。2013年作家联谊会未办,我接到好几个电话都说:“一年就这么一次聚会,中国作协还不搞了,今后见个面都困难。”说得有点凄凉无奈,却道出了人之常情。北京交通不方便,朋友间走动很少,电话短信有谊无情,哪能比面对面亲切。

不过,我还是有我的圈子,照样经常聚会不误。只要有时间我们就凑一起,随便吃点什么就聊天儿,聊天儿是以王朝柱为轴心,听他讲近代历史的人和事。作家兼学者的王朝柱,写过诸如《长征》、《辛亥革命》多部影视,近百年的正史野史他都知道,他说得开心,我们听得高兴,常常是不知不觉聊得很晚。只是再没有聚会挨整之忧,这也算是这代文化人的幸运吧。

2013年3月12日

两座老校门

从网上查找别的资料,不经意地碰到故乡网站,忽然发现一帧老照片——“宁河县中学校”老校门。那朴实敦厚的样子,如同我家乡的土地,一下子勾起陈年记忆。同时让我想起天津市立中学,就好奇地在网上继续搜索,竟然又找到“津市中”老校门。这次的邂逅别提让我多么高兴啦,仿佛岁月并未流逝,我也不是七旬老者,依然是风华正茂少年。

我中学就读过两所学校,一所是河北省立宁河中学(现在的天津芦台一中),一所是天津市立中学(后改为天津一中),应该说,这两所当时的官立中学,在华北地区都是赫赫有名的,即使现在也都是当地重点中学。宁河中学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天津一中也有六十多年历史,有这样厚重历史的名校,毫无疑问,会有许多历史故事和优秀人物。他们都是我们引为骄傲的资本。然而,比这更让我依依怀念的,则是这两所学校的老校门,它们如同饱经沧桑的老人,那张说不尽世态炎凉的脸面,什么时候想起来说起来,都会让我有牵肠挂肚的感觉。历史积淀深厚的学校,标志性建筑大都是校门,看过许多老学生的老照片,拍摄背景不是校门就是礼堂,可见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我痴情这两座老校门,其实是珍惜中学时光,只是年代久远忘却当年细节,记住的唯有学校面孔。

河北省立宁河中学,毗邻宽阔的蓟运河,老校门如同一张精美书页,铺展在蓝天绿苇间,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顶上加盖的半圆花饰,又增添了活泼的朝气,很能体现学校氛围。校名用浑厚的字体书写,有着浓重乡土文化味儿,悠悠书香弥漫在故乡。相隔半个世纪以后,我有机会回到故乡,特意造访了我的母校。现在校舍是一水儿楼房,比之几十年前平房校舍,当然要阔气洋气许多,只是当年模样荡然无存,特别是老校门不复存在,这所学校在我完全成了陌生,感情上并未引起任何波澜。

我在宁河一中读书半年,由于当时世事时局动荡,就跟随全家人移居天津,但是宁中对我的文学启蒙,却是终身难以忘怀的,在一篇回忆文学生涯文字里,我曾经这样写道:“芦台镇有条叫蓟运河的河流,不舍昼夜地流向远方,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我常常地独自坐在河边,看随着水流远去的点点白帆,一种说不出来的莫名情绪,这时悄悄地袭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为宽慰自己,抑或是寻找欢乐,凭着一个孩子当时的想象,记忆中的文昌阁、红对联、枣树,以及孟旧窝村的田野、柴火、篱笆,都让我把它们串到了一起,统统地放在了这条河流上,在我的眼前静静地流过。别提多么开心多么惬意了。这大概是我用心写成的第一篇‘散文’。”这里说的静坐的地方,就是宁河中学旁蓟运河段,放了学我常常独坐那里,观赏着河景胡思乱想。

天津市立中学校址,原来是个英国营盘,老校门似是中西合璧,门的上端有个圆形标志物,写着“市立中”三个字,字体是美术字写就,远远望去像个大兵站立,那圆形标志犹是大兵帽徽。校舍也是兵舍改成的,屋顶都是洋铁皮铺盖,雨天能听见嗒嗒雨声。因为是英国营盘改造,体育馆、游泳池和操场,就比别的学校要宽敞得多。我从天津一中走出来,半个世纪再未回去过,听在北京校友们讲,现在也是完全变了样。顺便问了问那个老校门,据说早已经就没有了,我只能表示遗憾和惋惜。

如果说,宁河中学给了我文学梦想,天津一中则给了我文学实践,因为我的第一篇文章发表,是在天津一中就读的时候。在另一篇谈写作的文字里,我是这样写的:“真正想从事文学写作,是我写的一篇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之后。老师告诉我,这样的文章叫散文,只要经常地写下去,慢慢就会熟悉了。经老师这么一点拨,我心里开了窍儿,觉得自己还能写,从此,就更加用心了,有意识地朝着这方面发展。……这一段生活的时间,其实并不是很长,然而对于人的一生,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就如同一座房屋的根基,夯实了才会盖起高楼大厦。回想成年以后能够做点事,学会用笔倾诉心中的话语,就不能不想到中学时的日子,因为后来从事的职业,正是从那时起步的。”

这些年常常有机会跟中学生或文学青年在一起闲聊人生话题。当知道我失去过读大学机会,他们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我如何看待未能读大学的事。我总是坦率地相告:读大学能够系统获得某种知识,有这样的机会当然再好不过,但是比之在大学读书更重要的是,一定不要荒度在中学的时光。一个人的品性形成和知识获得,往往是在中学时期夯实的。这算是我这个老中学生,不得已境况下的经验之谈。

我记忆中的这两座老校门,宁河中学的毁于地震中,我们没办法跟老天算账;天津一中老校门如何消失的,我没有问及过北京校友。几十年跟宁河中学无联系,学校如何考虑老校门的事,我自然无办法知道;天津一中北京有校友会,有人提议重建老校门,我明确表示不赞成造假古董。建筑跟动物一样有气息,而气息形成非一时之力,它是经过时光风雨陶冶,渐渐植根在躯体又释放出来,跟人有种天然的顺畅交流。这些年我走了许多地方,以假代真或改变原貌的“古建筑”,几乎随处可见却缺少气场。把这样的假古董留给后人,无论如何不是个好事情。

让我度过少年的欢乐时光,给过我最初知识的中学校,早从我的生命中渐行渐远。如今那承载着记忆的老校门,也都掩埋在历史尘埃中,让我这个这两所中学的学生,多多少少有些失落和惆怅。不过我还是要感谢这两所学校,他们把老校门照片放到网上,给予我的宽慰和欣喜似乎更宝贵更值得珍藏。不然岂不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了吗?

2013年4月26日

同类推荐
  • 法国文学史教程

    法国文学史教程

    《法国文学史教程》从中世纪论述到当今,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全面而重点突出。二是改变以往的《法国文学史》以每一百年作为一个文学发展时期来讲述的方式,基本上以流派为每一章的划分标准,特别是19世纪和20世纪文学,采用了“19世纪浪漫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巴那斯派、象征派和自然主义文学”、“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意识流、未来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说和荒诞派”等分章,打通了这两个世纪的文学,也就是说,以文学发展现象作为横向划分的依据,重视文学发展的规律。三是在“概述”部分分析历史文化背景、流派的形成和思想艺术特点,以展示文学发展的概貌,让学生总体把握这些文学流派。四是不仅进行思想内容的分析,同时也注重作家的艺术成就和作品的艺术分析,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力。五是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例,援引一段作品,并附原文,让学生获得实感。
  •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千古五言之祖:<古诗十九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疏雨密雾

    疏雨密雾

    世界上的城市,大多因人而名,因人而兴,因人而富,也因人而隳。她是一个绝色女人,原本生在越地山村中,采桑养蚕。因为浣纱洗衣裙而香了一江的水羞愧了一江的鱼,也因为腹痛而羡煞了满村的妇姑。她上山了,雀鸟争相为她献歌;她进城了,亲手织出的绸缎被抢购一空,其实,人们并不只为买她的绸缎。不小心地一现身,她便倾倒了整座杭州城。
  • 暗香

    暗香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四十年代出生的铁路技术高级工程师周桂欣的一生。小说从他考上江南理工大学讲起,以他与失散多年的初恋情人夏丹的重逢作为结尾,讲到了他与孙教授的师生情、与夏丹的恋情、与家人的亲情,以及与童养媳即后来的妻子张翠翠的情感纠葛。
  • 北京时间的背针

    北京时间的背针

    对于当下有些年轻诗人来说,写作好像变成了对经验的复制和对技艺的迷恋,而不是对才华的激活,才情的释放往往被认为是青春期写作的佐证,一旦越过了这一阶段,某种更为稳固的风格,也许会被诗人们自己认领。安然诗歌的谱系,似乎并不属于这样一种写作的传统,她力图在多元的美学接受和自我训练中不断地靠近心目中的诗歌殿堂。她看似依靠才华和天赋在写作,可实际上,她仍然潜移默化地受着地域文化的影响;她迷恋词语的奇幻组合,但总有一种深情暗藏其中,似有却无,若隐若现。她是一个很难被捕捉的诗人,我们也无法在既有的范畴内给其定位,这种漂移感源于抒情者的唯美气质。
热门推荐
  • 大明春

    大明春

    三十年来公与侯纵然是梦也风流我今落魄邯郸道要向先生借枕头这是一个宅男穿越到大明朝万历年间意气风发的故事。
  • 墨染奇幻都市

    墨染奇幻都市

    樟叶市看似繁花似锦,科技发达,实际上却是整个世界的绝对核心,人族,神话族,魔域族三族争锋,敬请享受神话的激烈交锋吧!
  • 废土生存守则

    废土生存守则

    由于能源危机而爆发的核战争导致核冬天的降临,幸存的人类被迫转入地下的避难所中生存。然而地下储备的资源终归有限,为了能早日返回地面,一款叫做《废土生存守则》的完全沉浸式游戏被强制在所有的地下避难所推广了开来。在这款游戏里,完美模仿了地表上可能发生的一切状况,辐射、饥饿、怪物……玩家可能会面对各种各样足以致命的威胁,然而,每个人在游戏里只能有三次复活机会。一旦复活机会用完,避难所的智能主控系统将会自动切断该玩家现实之中所有的物资供应……食物、水……甚至,包括氧气。“你好,我是玩家9527,请问这款动力装甲怎么卖?”末世废土风格网游文,游戏部分设定借鉴B社的辐射系列。书友群564747351新书《旧世之烬》已经发布,请大家多多支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明朝:谢幕之门

    明朝:谢幕之门

    如果重回明朝,该怎么来寻找这个王朝的危机路线图呢?或者说,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明的谢幕之门悄然掩上了呢?也许可以从万历年说起,万历年间的事真是一言难尽。当晚明国情观察者利玛窦沿着大运河从南京来到北京之时,他由衷地惊叹一个王朝外表上的华美与尊贵。但是利玛窦绝对想不到,紫禁城内,一个叫张居正的男人正在气喘吁吁地进行着挽狂澜于既倒的改革,这场改革是如此地惊心动魄,最后竟成了张居正和万历皇帝两个男人之间恩怨交集的牺牲品。改革失败了,改革者遭到了秋后算账,轰轰烈烈的宫廷争斗持续了几十年,直到万历皇帝以长期罢工相威胁——他不再上朝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和平精英之最后一战

    和平精英之最后一战

    “欢迎来到刺激战场,加油,特种兵“。还是那句老话,但是这次是最后一击!本作每2-3天更新一章
  • 女帝霜言天下

    女帝霜言天下

    相信了那个男人,结果一颗子弹引来了死亡,异世重生,没有再去相信男人了,温柔不再,一片淡然,结果却引来了那么多只的男人,大家之中的公子哥,王朝之中的高贵,会医术的神秘好友,同门师兄,呀,怎么连师傅也找来了,那个手下怎么也来凑热闹,是觉得孤王这天下太昌盛了,前来投靠么?那个,邻国的那只,别老钻孤王的被窝!
  • 咱的武功能升级

    咱的武功能升级

    你用牛皮功抵挡了一次攻击,牛皮功熟练度+1。你使用了一次黑虎掏心,黑虎掏心熟练度+1。你用杀猪刀法击中敌人一次,杀猪刀法熟练度+1。你杀死了一名敌人,经验值+50。……………………………………范二不是穿越者,却得到了一张穿越时空而来的卡片,莫名其妙的完成了身体数据化,所有武功都能够升级。
  • 佛说呵雕阿那鋡经

    佛说呵雕阿那鋡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