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8100000006

第6章 默默挺立(2)

比如在巴伐利亚州府,老市长在市政厅的地下室里招待我们——地下室的墙壁上就和斯图加特的郊区酒馆一样,画满了狩猎的彩色图案。而且这儿的天花板上画了几个很大的动物,画了持枪的猎人。这使我们这些刚刚从繁华的街道上走来的客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老市长相中的地方。他在此款待遥远的东方客人。墙壁上的图画在我看来仍然是笨模笨样的,倒也特别淳朴自然,透出了绘制者虔敬宁静的心态。那次宴会间,好像是慕尼黑市的文化长官伸手指点着墙上的图画,解释了它的内容。

总之,这儿不断向我们显示过去了的那个时代。这个时代当然不仅仅属于欧洲的民族,同样也属于亚洲。茂密的丛林和那时候的一切风俗一块儿消失了,人们只好根据记忆去复制出来。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东西,我们在追忆寻找的那一刻里,也就变得丰富和成熟了。

试问现在还可以产生利口酒吗?现在还有那样的修士吗?我听说西方的修士在旅游旺季开办旅馆接客,而东方的僧人也开起了小卖部,经营图书宝剑和无笔画之类。没有过去的修士了,也不会产生那样的利口酒了。谁要想在充满刺激的迪斯科舞曲里轻轻呷着利口酒,谁就要执拗地维护那样的一种风范,一种传统,一种可以为今人所用的美妙的成果。

那天,直到太阳完全沉没我们才离开那座乡间酒馆。车子向着通往斯图加特的城区开去,我们频频回首望着稀疏淡远的灯火。夜风里,不知为什么玫瑰花的香味十分浓郁。这使我们又一次念出那种酒的名字。

我们那次旅行知道了修士们也会酿酒。

并且知道了玫瑰花也可以酿酒。利口酒,利口酒。

梦一样的莱茵河

——访德散记之二

它流动在欧洲的土地上,流得格外响亮。河水的喧哗声响彻东方。当我走在这条河的岸边,面迎着湿漉漉的风,却驱赶不掉梦一般的感觉。

看看欧洲,看看欧洲的河。

我从胶东西北部小平原启程,来看看欧洲,看看欧洲的河。

它肯定没有我原来想象的宽,苍绿的水面,翻着波浪,一艘艘货轮和客船在河道中奔驰。河两岸是大大小小的城市、遮满了绿色的青山、蓊郁的森林。这里游人很少,真可惜了绒毯似的草坪,可惜了这滋润的气息。一株挺拔的丝柏,立在茵茵草地,远看像喷涌直上的浓烈烟柱;而鸽子和野鸭比人多,一群群鸽子落在堤岸的草地上,我向它们走去,它们向我走来。野鸭子待在游船小码头的木踏板上,我走向踏板,它们专注地看着我。淡淡的水雾流动在河面上,使这条大河看上去更妩媚也更安静了。

我不能不去暗暗比较东方的河——那些无比亲切的、各种各样的、闻名于世的和默默无闻的,尤其是芦青河。芦青河河道也许还要宽于莱茵河,它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几千年前切开了胶东屋脊,奔向渤海。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芦青河呢?我爱芦青河,也爱莱茵河。在这平等的爱之中,我心里滋生的是些什么感触呢?一丝惆怅,一丝委屈,抑或一点点愤愤不平吗?

一天黄昏,我与同行的诗人Z迈过波恩铁桥,在河的另一岸漫步。我们去看一棵茂盛的丝柏,因为在河的对岸观察它,它直冲九霄。踏过一片草地,穿过紫荆树和杜鹃花交织的小径,走到了大树下面。它的枝条一致向上举着,连每片墨绿的叶子也向上举着。整个树是一支巨大的火把,照亮了宽阔的河面。它的燃不尽的油性,我相信是来自这油汪汪的河。

暮色里的莱茵河如诗如画。一条河的美丽除了它本身的壮观,更重要的大概还要依赖于两岸的景色。河行千里,山谷和平原都让河脉串为一体了。举目望去,变化多端的峰峦、密不透风的树林,覆盖了一切的草地,一切都让人感到一种特别的欣悦。我觉得人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更容易心境平和,滋生出一些美好的想象。大自然是那样地与人贴近,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大自然也在人的怀抱中。我想这时如果有一个调皮的摄影师走在河边,扬起他的摄影机,无论从肩上、胳肢窝下、背后,甚至低头倒立,只要随手一甩,按动快门,就会产生一幅很好的风光照片。

莱茵河滋润了欧洲。

芦青河滋润了华东的那片平原。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河水是清澈的,水下的卵石和小鱼都看得见。河边是野椿树和槐树,是一望无边的荻草。有一次我翻过河的入海口处的沙堤,一眼看到的是随地势起伏的绵延辽阔的荼花——它们雪白一片,迎风飘荡,真正是如火如荼!这条河留给我的是无限的思念,是一生的温馨。我后来离开了它;再后来无数次地跨越这条河,看到它慢慢变得混浊,水流正向中间萎缩……但我心中的河,却依然是清明闪亮的,它永远被一片绿色簇拥着。芦青河,你不可改变,你不可干涸,你必须一直生机勃勃!

可怕的是它真的在干涸、变混。由于大量砍伐树木、开垦荒地,水土严重流失。河道里隆起一处处沙丘,河水要在这些丘岭间蜿蜒。它裹挟着那么多泥沙,负担沉重,于是就将其堆积在河床上。我曾满怀希望地去寻找童年的野椿树和无边的荼花,还有那油绿深邃的丛林。结果一切都没有了。我在河边的荒地上,在松软的沙滩上漫无目的地走着,觉得自己突然间变得一贫如洗……使我振作起来的是不久之前的事情。那时我又回到河边,终于看到了大片大片新植的小树苗,还看到了堤下的草坪,刚刚围成的花坛。那会儿我兴冲冲地沿河堤一口气走了十几里路,想象着明天的河,寻找着昨天的河。我知道一切都在开始。这一切做得晚了点,但终究还是做起来了。

莱茵河暗绿色的波涛拍着堤岸,送来一股奇怪的气息。多少船只来来往往,从高大的铁桥下穿过去。船上彩旗在风中一齐抖动。汽笛声低沉短促,像是怕惊扰了两岸的沉睡。河水传来的那股气息,我渐渐明白了是工业大都市的气味。河上还有多少波恩这样的铁桥?不知道。我从桥上走过,总是对箭一般驰过的车辆有些担心。大桥的人行道很窄,行人走到弧形桥面的最高点,可以强烈地感到它在颤抖。再低头望望下面,河道正像桥面一样繁忙急迫,航船如梭。这是一条充满了旋转、追逐、摩擦的河流。

我同样想象不出莱茵河的昨天。它像我记忆中的河流那样宁静淳朴、充满了天然野趣吗?我想会的。两条不同的河流之间有什么在联结着。它们都有过昨天,也都会有明天。莱茵河是否干涸过、荒芜过?它像东方的那条河一样生长着,变幻着,终于成为眼前这样的河了吗?

一切都像梦一样。我与Z诗人去看过的丝柏挺立在草坪上,它的沉默使我一阵阵惊讶。有一位荷兰大画家多次描绘过它,如今它就在这河畔上燃烧。有时我又觉得它就是东方那条河岸的野椿树。它那么陌生,又那么亲切,一如它守护的河流。我不得不承认,我更喜欢的还是那条童年的河,那条河里洗净了多少调皮娃娃身上的尘土。它更容易让人亲近,让人理解。它的美是不加雕琢,也不被扰乱的。它的波涛上只有白帆,有欸乃之声,有老人和孩子的笑声。牛在岸边哞哞长叫,羊从堤坡上小心地下来喝水。

波恩大学的K教授与我一起沿河走去时,和我谈了很多莱茵河的事情,使我吃惊。比如说,这河里就看不到一个游泳的人。那不是天气的关系,而是人们惧怕污染过的河水,认为在这条河里泡过会生皮肤癌。波恩人幽默地说:“莱茵河如今可以用来冲洗胶片了!”那意思是它的化学污染严重。这条河流经几个国家,沿途几个化工厂毁掉了河水。K教授说如今已经没人敢吃河里的鱼了,尽管淡水鱼味道鲜美。这是真的,因为我在波恩期间没有吃过,也没有看到销售淡水鱼。显然,现代生活已经如此严酷地改变了一条河。欧洲的文明也没法解决污染问题。虽然这里的水还算清明,不像东方的有些河流那般混浊,但这里正在开始的,是一场无色无味的毒化。这更可怕。

我把K教授的话告诉了Z诗人。他说:我们的黄河跳进去洗不清,可你洗吧,保证没事!这条河(莱茵河)可以洗得清,不过谁敢去洗呢。事情真是奇妙得很,看上去不怎么干净的,倒很卫生。不过我想明天的黄河,谁也不敢说怎么样,正像芦青河经历的变化让人感到莫测一样。每一条河都有生命,都在成长和更新。似乎每一条河都要经历那么几个阶段,告别一个阶段,就同时告别了一些欢乐和痛苦。我们没法自由选择,悲怆地遵循了铁一样的自然法则。

我在波恩住了两次,共一周多的时间。可当我以后回忆欧洲之行,首先想到的,却是莱茵河。我永远不会忘记湿润的河风给我的难以言传的感觉,忘不掉一个东方青年心中的波涛。河风将我的头发撩起来,我迎着风往前走,一直走下去。早晨的太阳和晚上的太阳都映红了大河,可一个是火热的,一个是宁静的。我在河边沉醉,畅想,流连忘返。可这一切带给我的又绝不仅仅是欣赏的轻松和愉悦,而是更为复杂难言的心绪。

第二天就要动身去汉堡了,那时又将看到欧洲的另一条大河,易北河。我久久地走在莱茵河边,我想此刻远在东方的朋友和亲人,你们知道我现在看到的是什么?是一株普通的树、一片熟悉的草、一道石砌的河堤……什么都不陌生,什么都不奇异。我们的土地上也有这一切。我们保护它们,并让它们壮大、繁茂。绿色不仅仅只是荫护欧洲,河水也不仅仅只是滋润欧洲。同样,东方那些淳朴的河流,也该强烈地、意味深长地吸引欧洲的想象。晚霞的红色又铺展下来了,大河像少女一样羞答答的。鸽子轻灵地落在我的前方,我向它们走去,它们向我走来。野鸭子也看到了我,它们总是神情专注。我伸手向它们、也向莱茵河摇了摇手。

这是否是告别的手势,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在举起右手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宽容。我想我多么喜爱这些小动物、小生命;我会动手植树种草,而对它们永不伤害。我知道还是莱茵河两岸的浓绿,才使人多多少少忽略了它的纷乱。绿色,还是绿色;没有绿色,也许人类会疯狂的。

我最后一眼看到的,还是那株枝叶向上的大树。它从茵茵草地上长起来,直冲云霄。我还是原来的印象,觉得它像喷涌直上的浓烈烟柱。

去看阿尔卑斯山

——访德散记之三

我到了欧洲没有几天,心中就滋生了一个奢望。有一天我向同行的朋友说:“不知能不能安排我们去看看阿尔卑斯山?”朋友笑了。我知道他也想看,哪怕只看一眼也好。

东方人心中矗立的是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山脉的珠穆朗玛峰。但他们也知道西方的名山,知道阿尔卑斯山的名气有多么大。这座雄伟奇绝的山脉西面起自法国境内,经瑞士、西德、意大利,东到奥地利。很多大河发源于这个山脉,像波河、罗纳河,还有莱茵河。

到了欧洲,不看看阿尔卑斯山可太亏了。

当时我们正在北海之滨,在汉堡。那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北部。而我们一直惦念的山脉却在这个国家的南部。

德国北部的秀丽风光,异地风情,一切一切陌生的让人应接不暇的事物,使我们一度把那座山的影子抛到了一边。但后来到了汉诺威、特利尔,又到了维尔茨堡,正一点点接近德国的南部著名城市斯图加特和慕尼黑。离阿尔卑斯山越来越近了,于是心底的那种兴奋之情又悄悄地泛了上来。

M先生是一家报社的记者,访问途中一直为我们开车,同时又是天底下最棒的向导。他跟我们在一起玩得愉快极了,我们高兴的时候,他的蓝眼睛就溢满了光彩。他的英语说得不太好,常用的几个单词从嘴里飞出来,十分响亮。他告诉我们,车子再往南开,就可以遥望到一架大山了。

“什么山呢?”女小说家L赶忙问了一句。

M洪亮地喊道:“阿尔卑斯!”

棒极了,一切都要如愿以偿了。车子在南部山区飞驰着,公路两旁的景色更加秀丽。车内的人不可能感到疲倦,因为窗外吸引人的景致太多了。我们都觉得这儿比北部,特别是比中部还要漂亮。丘岭起伏,林草蓊郁,森林的气息越来越浓烈。在无山的间隔地段,隆起的慢坡高地被密密的绿草覆盖,呈流线型连绵数里,真是绝妙的画境。

绿色的原野上总能看到几只雪白的肥羊。它们好像专门为了点缀成画而来,洁净得纤尘不染。灰色的大盖木屋孤零零地坐落在草地上,每隔一二里就有一座,像童话里的建筑。后来我才知道这是贮干草用的房子。奇怪的是你如果用一幅图画去要求这儿的原野的话,就会发现缺了高地山坡不行,缺了白羊不行,缺了灰房子更不行。

简朴的村庄就在山岭旁边。村庄里除了教堂之外,一般没有太高大的建筑。几乎没有一座平顶房,房顶都比较陡,房瓦是红的或者灰的。小房子挺精神的。整个村庄像用清水洗刷过,洁净地待在谷地里。从一座座城市中穿过,每到了小村庄的边上就感到亲切。它使人想到东方,想到东方的生活。这儿的宁静和自然,这儿的独特的气质,是在汉堡和不来梅那种城市寻找不到的。

我曾想象过小房子里的生活,想象这儿的农民怎样过日子。他们的土地上水草茂盛、庄稼油旺,羊和牛都肥得可以,小房子有的一层,有的两层,方方的隔开很多间。如果用我们习惯了的经验和标准来判断,他们显然舒服得很。

当傍晚车子穿过村庄的街道时,偶尔会听到悠扬的钢琴声。这时暮色一片,尖屋顶、木栅栏都沉浸在红润里。屋子旁边的花圃中朦胧灿烂,巴掌大的叶片在微风中摇动不止。

同类推荐
  • 有一种爱叫心痛Ⅱ

    有一种爱叫心痛Ⅱ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灾难性大地震。此次地震强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是历史罕见的。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心,在地震发生后,人们在第一时间想到灾区人民需要救援,需要医药、帐篷、食物等物资。于是,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积极捐款捐物,为灾区人民奉上自己的爱心,这爱心迅速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爱心催人奋进,支撑着灾区人民勇敢地面对灾难。
  • 忆往述怀

    忆往述怀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守望绿洲

    守望绿洲

    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 爱在不言中

    爱在不言中

    本书内容有,《爱在不言中》、《爱他就爱他的家人》、《茶山的歌者》等。
  •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1911年-2011年)(套装共3卷)》是一部汇编萧红研究资料的大型工具书。是为纪念萧红诞辰一百周年,特意组织课题而编成的献礼图书之一。七十余年来研究萧红的成果,散见于大陆、台、港及海外各种报刊、图书。其资料庞杂,数量之多,难以准确统计。
热门推荐
  • 川菜诗百首:用旋律找回记忆

    川菜诗百首:用旋律找回记忆

    历史上四川籍的文化名人,以及长期客居四川的文化名人,与川菜结下了不解之缘。司马相如、左思、李白、杜甫、薛涛、苏东坡、陆游、李调元、张大千、李劼人、黄晋临等大名鼎鼎的诗人、作家、画家、官人,或用诗歌,或用锦绣文章给我们留下了川菜的精神元素。他们或者亲自下厨,或者自办餐厅,给川菜创制了许多名菜,给川菜留下了许多佳话,注入了许多文化的味精。
  • 战墟

    战墟

    这里没有斗气更没有魔法,只有修炼至巅峰的元气。这里没有无脑打脸更没有俗烂的套路,只有男人铁血的梦想。一个被人设计陷害的少年从家族而出加入了混乱的战争,为了仇恨亦是为了承诺,为了亲情也是为了友情,他踏上一条修罗之路,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兵,成为执掌万人生死…
  • 下堂医女的短命夫

    下堂医女的短命夫

    柳玉佛:玉心女,佛公子的掌上明珠,人不如其名,年仅十五少心少肺用药杀人,用毒救人是她的兴趣救不可救之人,毒死不了之人是她的使命爱救不救是她的原则她可恶的一蹋糊涂,医术称仙,毒术为尊,武夫号称三脚猫——长孙无病:长孙家的长子嫡孙,人不如其名,全身上下从头到尾都是病,天生丽质无处展,满身才华无处施人参当饭吃,药水当茶喝,瘦得一阵风便能吹到天边去他温和的没有脾气——因为发脾气会要了他的命他的眼神总是详和一片——因为人生几近无所求他的日子总是在奢求——多活一刻都是上天保佑片段一:天微亮,日阳未及现身,一抹小小的身影,正在努力的——“偷菜?”“宝宝,你怎么回来了?玉虚观的静心师太怎么样了?咦——你在做什么?宝宝,为什么要拔掉爹种的冲天椒——”。小小人儿充耳未闻,她不仅拔了她爹种的冲天椒也拔了她娘种的“十八学士”,然后,种上她的绝情花、丧魂草片段二:“宝宝,要不要随爹娘一起下山散散心去?”“才不要,山下无聊,生病的人没有大病,中毒的人中的不是剧毒,下的毒又没人解得了——”,天妨英才,她已经天下无敌了。“……”。“胡说,爹知道有一个人你一定救不了”。“谁?”“临安长孙家的长孙无病”,一个半个身子踏入鬼门关的男人。片段三长孙府门外“我是来——”。“快进来,快进来,就等着你了”。咦?片段四:“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下堂医女的短命夫》尽请关注后续!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万法之刃

    万法之刃

    骑士之国,不起眼的见习骑士、地球之上,泯然众人的学子一员,又或者,在万千世界是挣扎求存的神选之子,哪一个,才是乔森的真正身份?于华丽的魔法中寻找智慧之精义,于板铠大剑中追求力量之极限,于自然与平衡中追迹神灵不经意留下的线索,直到……成为一世至尊。呵,这条路,每一步,大概都埋葬着无数的尸骨,即使有神灵的眷顾,青少年哟,你真的想踏上这条路,迈出一往无回的第一步吗?
  • 大明皇陵碑

    大明皇陵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相依之诗(中国好小说)

    相依之诗(中国好小说)

    世上风景万千。但倘若有一人相伴,不管是漫天黄沙,或是晴空万里,抑或是雪雨纷飞,都是人世间最独一无二的景致。所以一个人的生活过成一首诗,也许只需要细腻的心;两个人的生活想过成一首诗,就需要彼此爱的扶持。
  • 唐先生结婚吧

    唐先生结婚吧

    【新文《一胎三宝:人鱼老公宠爆了》】一纸协议,她嫁给了京都最值钱的黑金总裁。婚前他说,“你放心,我不是随便的人,我们的婚姻只是逢场作戏,我儿子需要妈咪,你需要报仇,我们各取所需。”可是,婚后他却假戏真做。她气得咬牙切齿,“唐宜修,你说过你不是随便的人,我们的婚姻只是做戏。”他笑的邪魅如斯,“我忘记告诉你,我随便起来不是人,我儿子不仅需要妈咪,我也需要女人。”此刻,她才恍然大悟,原来所有的一切只是男人为她设的局。
  • 在回忆里戒掉你

    在回忆里戒掉你

    【◆◇深爱系列◇◆】她是服装界的革命性女王。她狡黠机智却总是陷入他的算盘。他是服装界的巨头,风流倜傥却难逃爱的束缚。一纸离婚让两个人难以分道扬镳。十年后他再次闯入她的生活,他用一亿的资金拍下来她十年前的一副设计稿。却因此让她走到风口浪尖。抄袭和谩骂声随处可见。他却扬扬嘴角。“我故意这样做。”她的儿子却叉腰说:“谁敢欺负我妈妈,你们这些烂人!”殷以城是巴黎时装界最有名的设计师,也是她生活中唯一的微光。她丢失的那份设计稿被他拿到,他辛苦寻觅作者,却发现就是他身边的“她”。他追她,她躲避。她试探,他接受。【终于,在你生命戛然而止的一刻,我才发现,我再也戒不掉你。】
  • 剑缘丝路

    剑缘丝路

    张骞出使西域的凿空之举,开辟了丝绸之路,为汉朝带来了全新的世界,那丝路上不仅有商品,有驼铃,还有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