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0600000034

第34章 血色家园(10)

戎冠秀,1896年出生,是平山县下盘松村一位普通小脚女人,身世贫苦,性格爽朗。在民族危亡之际,她用伟大母亲的光辉照亮子弟兵,成为享誉全国的拥军模范。

卢沟桥事变后,平山团迅速组建,抗日热潮迅速传遍平山县每一条山沟,各村纷纷成立了农救会、妇救会、青抗先和儿童团等群众组织。1938年2月,戎冠秀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下盘松村的妇救会会长、伤病员转运站站长,而且连任了好几年,是远近闻名的“老会长”。

戎冠秀带领妇女们做军鞋、做军衣、交公粮、出公差勤务、照料伤病员。酷暑夏夜,戎冠秀忍着蚊虫叮咬,在昏暗的油灯下纳鞋底,手指肚上磨出了鲜血,又磨成了老茧;数九寒天,她为伤员洗涮绷带,手上冻裂了一道道口子。

下盘松距离花木村晋察冀后方医院较近,转运、照料伤员的任务艰巨。特别是在惨绝人寰的“大扫荡”期间。戎冠秀带领妇救会员给前线的战士送水送饭,转移伤员和群众,坚壁清野,常常几昼夜不睡。

一次隆冬季节的午间,5团转来一位重伤员,头上被敌人砍了6刀,血肉模糊,奄奄一息,抬担架的都说没救了。戎冠秀二话不说,用手指试一试伤员还有气息,马上仔细地用温开水给伤员擦洗伤口,再敷上中草药。伤员牙关紧闭,喂到嘴里的水顺着嘴角流出来,她就就用小勺,轻轻撬开伤员牙缝,再用勺一滴一滴喂,半碗水足足喂了一个小时,过一会儿,伤员慢慢睁开了眼,但还是不能说话。恰好村里有人家办席,做了豆腐脑,戎冠秀急忙端来一碗,趁热慢慢地喂给伤员。她看到伤员光着脚,脚冻得青紫,就把它揣进自己怀里暖热。情急之下找不到鞋子,她撕开身旁女儿穿的棉衣,从里面揪出一些棉花,为伤员包裹起裸露的双脚……

伤员能说话了,告诉戎冠秀,他是5团1连的战士,叫李栓栓,在柏叶沟突围中和日军拼刺刀负伤,已经四五天没吃没喝了……戎冠秀知道伤员还很饿,喝那一点汤汤水水不行,又返回去,找来一点面,做了一碗面片,一口口喂他吃了。临近天亮,她又回家烤了一个玉米面饼子,一点点喂给他,尽力让伤员填饱了肚子。第二天一早,伤员要转送花木医院,她在担架上铺上干草,又把夜里拿来的自己家的被子铺上,才扶他躺下。她守护伤员整整一个夜晚。其实,她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将别之时,这位年轻的重伤员使出刚刚恢复的一点力气,紧紧拉着戎冠秀温暖而慈爱的手,眼含着热泪,吃力地喊着:“娘……娘……”

这一声“娘”,也让戎冠秀抬起破旧的袖口擦拭自己的泪水……这些受伤的孩子多么可怜又是多么坚强啊!

戎冠秀救护过的伤病员不计其数,其中救护5团邓世军(又名邓仕均)连长的故事最具传奇色彩。

邓世军是长征过来的红军战士,四川苍溪县人,参加过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后来任5团1连连长。1940年,百团大战中,在勇夺山西娘子关的战斗中,邓世军率领连队冲过磨河滩,趁着夜色向敌人发起进攻。不想天降大雨,磨河滩洪水暴发,把邓世军和5团的增援部队隔开,天黑,一连的位置不清,山炮也不敢支援。日军增援的列车却开了过来,邓世军部队腹背受敌,敌众我寡,陷入敌人的包围。邓世军同敌人血战到底,毙伤日军200余人,一连最后仅剩29人。他下令渡河。邓世军身背一挺机枪,双臂搂着两个战士,艰难渡到河北岸。陆续有17人渡河回来。其余130名战士壮烈牺牲。战后,邓世军被授予“晋察冀边区特等战斗英雄”称号。

1943年9月,在北岳沟反击日军“扫荡”战斗中,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率全连抢占制高点,激战一日,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英雄连长邓世军左胳膊负伤,还打摆子(发疟疾),住在花木医院。

敌人又一次“扫荡”时,邓世军在疏散时迷失了方向,和医院失掉了联系,被鬼子追赶,子弹在耳边嗖嗖地飞。正在此时遇到坚壁群众回来的戎冠秀。戎冠秀挪动着小脚,凭着熟悉的地形,带着他摆脱了敌人,并让他踩着自己的肩膀,藏进了一处离地七八尺高、非常隐蔽的山洞。她不放心,在山洞对面的山上放哨。确认鬼子走了后,回村给他找来吃的喝的,治疟疾的中草药。经过几天的精心照料,邓世军重返前线。

当时,戎冠秀和邓世军并不知道对方的姓名。1944年2月,晋察冀边区召开群英大会。戎冠秀被授予“北岳区拥军模范——子弟兵的母亲”光荣称号。荣获“晋察冀边区子弟兵战斗英雄”称号的邓世军,听完戎冠秀的发言,才知道救他进山洞的是戎冠秀。“母子”相认,他激动地跑到戎冠秀跟前致谢。“母亲”抚摩着“儿子”胳膊上的伤疤,问长问短……他们还和“晋察冀边区爆破英雄”李勇三人合了影,留下了永久的纪念。

1950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大会上,戎冠秀和邓世军又幸会在中南海怀仁堂,亲人相见,分外亲热,像久别重逢的母子互相倾诉着。他们幸福地同领袖毛主席一起合了影。

1952年5月,身经百战,12次负伤,9次立功的邓世军(已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团长),在朝鲜战场不幸牺牲。同时牺牲在朝鲜战场的还有戎冠秀的三儿子李兰金,两位儿子至今都尸骨无存……

戎冠秀护理了无数个伤员,常常看到死亡和伤痛,但在最残酷的岁月里,在一次扩军大会上,戎冠秀第一个发言。她说:“我有3个儿子,全报名,验上哪个哪个去,都验上了都去!要是不嫌我老伴老,让他也给咱八路军喂马去!”

戎冠秀有着这样不屈的冲劲儿、犟劲儿,有着送上自己“最后一块亲骨肉”的舍得精神。

而面对荣誉,戎冠秀又是那样的清醒和谦虚。群英大会后,军区奖励戎冠秀一匹布,一头大红骡子。因聂荣臻司令员去延安参加七大,由程子华率领军区直属队全体子弟兵全副武装列队欢送戎冠秀,并亲自搀扶戎冠秀跨上大红骡子,派一个班的战士,护送戎冠秀回到平山。喜讯通过电话传到县委,县委立即通知沿途村庄组织群众夹道欢迎。戎冠秀一进入平山县境两界峰,妇女们扭着秧歌,儿童们打着霸王鞭,民兵自卫队扛着步枪、红缨枪,列成整齐的队形,敲锣打鼓,欢迎这位子弟兵的母亲荣归。

回家后的戎冠秀先召开家庭会议:提议将一匹布分成36份,分给全村30多户贫雇农做鞋面,把奖励的骡子供全村乡亲们搞生产。而戎冠秀仍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破旧衣裳。记得在群英会上,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胡朋撕下自己的衣襟,给戎冠秀缝补棉絮乱飞的袄袖,她多么需要一件像样的衣服啊!但是,这个倔强的母亲宁可苦着自己。

戎冠秀做群众工作,非常灵活有办法。

她们妇救会员做的军鞋、军衣非常出名,质量回回数第一。军鞋每双都要过秤,做军衣时,她要求单衣双线缝,倒钩针,棉衣要用新棉花,絮得匀,够分量。有一次,戎冠秀发现有套棉衣是用旧棉花絮的,马上找到那位妇女,轻声说:“你这套棉衣摸着有点特别,是不是晚上做活儿没看清,絮错棉花了?咱们的儿子(那个妇女的儿子当时在华北联大学习)在外头抗日闹革命,万一穿了这不好的棉衣,咱当娘的不是造罪(方言,太对不住人的意思)吗!”那个妇女自知理亏,接过戎冠秀给她的台阶,就说:“那我拿回去再看看。”于是,很快换上了好棉花送来。这样既照顾了当事人的面子,又保证了军衣的质量。做到了有理有礼,让人心服口服。

她还挨门挨户动员妇女到识字班读书,唱革命歌曲,她向妇女群众宣讲抗日救国和妇女解放的道理,向她们宣传放足、剪辫子的好处,浅显易懂,声声入耳。妇救会会员李黑妮突然“病死”了,戎冠秀觉得可疑,她冲破重重阻力,不顾尸体腐臭,开棺验尸,并透过种种蛛丝马迹,查清了真正死因是其丈夫有了外遇,勾结情人将其害死。最终,恶夫妇受到严惩。为屈死的黑妮儿“争了气”,鸣了冤。

……

在我的采访过程中,在阅读许多回忆资料时,每每能看到以戎冠秀为代表的母亲形象,感受到平山母亲的慈爱。

晋察冀的第一任女县长、唐县县长陈舜玉,她是来自福建的革命女青年。抗战初期她在盂县妇救会工作,经常去平山县开会。她晚年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一次,我独自一人去平山参加会。走在半路上,不知怎的马突然惊了,把我连同马鞍摔在地上跑了。我爬起来,背起背包扛起马鞍去撵马。走了十几里路,看见马儿在路边吃草,真是又气又喜。我把马鞍拴好,拉着马爬坡,这时天已经黑了。我四处张望,见前面有一星灯火,便急忙赶马上岗。看清是一个屯子。屯长听说我来了,忙把我领到一位大娘家,大娘端来一碗饭,是陈年的豆角煮南瓜。大娘的家很小,炕边还养了一头半大的猪和两只鸡。大娘热情地招呼我,问我怎么敢一人独自出来,还问我有男人没有。晚上睡觉时,大娘把仅有的一片破席子让给了我,还把一个麻袋片给我盖上,她自己却和衣睡在土炕上,我很感动。大娘跟我说,以后再来还住她这儿,她留着一小缸小米,我再来时给我做小米干饭吃。大娘的话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这事让我记了一辈子。

相信这是最最普通的一个革命年代的场景了,平山母亲的一夜温暖却能让一个革命干部记住一辈子,在那个残酷的战争年代,来自母亲的温暖是多么重要啊!今天我们读来亦是非常感动,是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个细节。

而今,去西柏坡,身着军装的讲解员常把一首歌送到你的耳旁:

最后的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最为激动的开国大典上,戎冠秀被邀请到观礼台。令戎冠秀没有料到的是,在盛大的国宴上,毛泽东主席握住戎冠秀的手,亲切地问:“你叫什么名字?”戎冠秀很激动紧张,抖动着嘴唇用平山话说:“我叫戎冠秀。”毛主席笑呵呵地说:“哦,这个名字,我记得,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再也说不出话,当着主席的面哭了。诚然,子弟兵抗敌打江山,为新中国流血牺牲,毛泽东怎么会不认识子弟兵的母亲呢?

戎冠秀一生曾13次见到过毛泽东主席,连续五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联第三、四届大会代表。她和邓颖超、康克清等革命家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她生病住院后,康克清专程赶到石家庄看望戎冠秀。

聂荣臻元帅专门托人将一束“勿忘我”花束送到老人病榻。聂帅抚摸着戎冠秀前年寄给他的粗布军鞋,沉思良久。1989年,聂力记述了这样的细节:“8月13日,父亲接到中共平山县委发来的唁电,得知戎冠秀去世了。他当时坐在轮椅上,闻之一惊,痛心地拍了一下轮椅的扶手,这是他激动时的一个习惯动作……”沉默了两三分钟后,他让秘书代他给河北省平山县委发去的唁电中说:“惊悉著名子弟兵母亲戎冠秀同志不幸病逝,深为悲痛。战争年代,戎冠秀同志的英雄业绩鼓舞了晋察冀边区的千千万万的人民和人民子弟兵,我也深为她的精神所感动。正是这种军民鱼水感情,使我们赢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她的革命精神,继承她的遗志,为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那天晚上,聂荣臻非常感慨地给孩子们讲述了戎冠秀的故事。两年后,他在会见拥军模范庄印芳时说:“……我们过去有个戎冠秀,我曾发布命令,称她为人民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同志两年前已经去世了,我很怀念她。”

采访手记:

我寻访的脚步迈进了平山县下盘松村,一棵繁茂古槐长在村头。戎冠秀家的院落宽敞,几间房舍布置成展室。令我吃惊的不是单单是那些革命年代的照片,还有戎冠秀的许多遗物,衣服被褥等日常用品异常俭朴,粗布衣被上补了无数的补丁,红黄蓝绿像是百衲衣。一间小屋里,悬挂和堆满了用纸浆加榆皮面糊制的盆盆罐罐,用碎布头砌的坐垫,用玉米皮做的蒲墩……在物质丰富的今天,看到这些遗物真是“触目惊心”,让人思考那个艰苦的年代,为这位勤劳俭朴一生的子弟兵母亲感叹。

我们坐在院落中央的小木凳上,和戎冠秀的儿子儿媳聊天,两位业已八旬的老人告诉我们许多戎冠秀的事情。这位母亲在晚年依然发扬着模范精神,率领群众搞生产,冰天雪地仍然和青壮年一起上山挖鱼鳞坑,植树造林。和年轻人一样中午不回家,啃玉米饼子,抓把积雪当水喝,让人肃然起敬。

戎冠秀的三子二女都是爱国拥军的好党员,并且她在小儿子牺牲在朝鲜战场之后,又先后送4个孙子、1个外孙和1个外孙女参军,报效祖国。时常教育他们不忘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培养,勤俭节约,当一个忠诚的子弟兵。

非常凑巧的是戎冠秀的长孙李耿成,1968年参军后的几年里,就在中央 警卫团当战士,守卫中南海。他记得常去囚禁过光绪皇帝的瀛台抓麻雀,到菜地采马齿苋,这些都是毛主席很爱吃的。毛主席爱雪,下了雪,门前的雪不扫,他们都小心翼翼,舍不得踩脏……朱德总司令则是在散步的时候爱看他们养的兔子,还喜欢兰花、竹子。他们都努力呵护着领袖们这些细小的爱好。

同类推荐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著的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
  • 云间笔会(2011)

    云间笔会(2011)

    本书是上海市松江区文联文学分会会员作品汇编,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形式,文笔流畅,内容健康向上。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体现出松江的地方文化氛围和创作状况。
  • 镇安民间故事集(上)

    镇安民间故事集(上)

    我们镇安历史悠久,民间文学形式丰富多彩,内涵深厚。我作为一名老文化人,对于民间文学的传承当然责无旁贷。我喜欢民间文化,对于民间故事、民间笑话尤为喜欢。因此,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就想为镇安的民间文化做点工作,但由于公务缠身,始终未能如愿以偿。直到退休之后,空闲的时间多了,于是,我便下定决心,在有生之年要为镇安的民间文学干出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于是,从2013年初,我便开始搜集、挖掘、整理镇安民间故事、民间笑话、地名传说及风俗故事。
  • 都是我的儿子

    都是我的儿子

    《都是我的儿子》是阿瑟·米勒的成名作,于一九四七年上演后一炮打响,连演三百二十八场。剧本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工厂主乔·凯勒把有裂缝的汽缸盖卖给陆军航空队,结果造成二十一架飞机失事。当时乔的儿子拉里正在打仗,从报纸上得知消息后,感到没脸见人,于是在执行任务时故意坠机自杀。临死前,他给女友安写了一封信。乔在接受调查时,却嫁祸给了他的合伙人史蒂夫·迪弗尔。迪弗尔因此锒铛入狱,连他的女儿安和儿子乔治也对此深信不疑,从此对狱中的父亲置之不理。三年之后,拉里的哥哥克里斯打算和安结婚。但是,乔的妻子凯特坚持认为拉里还活着,她指望安和她一样一直等待拉里回来。这时,乔治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他从父亲口中得知乔才是罪魁祸首。因此,他坚决反对安和克里斯结婚。克里斯从乔和凯特的对话中听出事情的真相,于是怒斥乔杀害了他的兄弟们。乔却认为他是为了家庭才这么干的。安被逼无奈说出了拉里之死的真相。凯勒终于醒悟,他为了小家庭牺牲大家庭,才铸成大错,害死了二十一名飞行员。最后,他终于说出“他们都是我儿子”,开枪自杀。
  • 红色圣地上的呼啸声

    红色圣地上的呼啸声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20世纪初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地区创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但是“左”倾机会主义者却将他们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关进了监狱。同时,又牵连了军队营以上、地方县以上许多中高级干部被逮捕,其中200多名被活埋和杀害。就在这十分危险、千钧一发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和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及时纠正了陕北的错误肃反,挽救了陕北危局。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男神来自古代

    我的男神来自古代

    什么?竟然是反穿?一个古人还想要当明星?理由是他喜欢电视机?当某位古人看到自己出现在电视机上后,一口气买下了十个电视机。颜未央跟在他身后碎碎念着,“古人花钱怎么这么不节约?”某古人曰:“我以前都是花金子的。”……颜未央愤慨,“以后钱归我管!”某古人眉毛一挑,将颜未央逼至墙角,“人归不归你管?”当颜未央第N次被某古人逼得面红耳赤,不禁仰天长叹,这到底是穿来了一个什么妖孽啊!!!
  • 长风落日曲

    长风落日曲

    人人都向往那江湖侠士风流倜傥,只是敢问这风流值几两几钱?
  • 抗战之狙杀爆敌系统

    抗战之狙杀爆敌系统

    我身后再也没有和平,再也没有儿女情长,再也没有舒适安逸!我面前已经是战争!只有泣血的河山,即将国破家亡!我已没有了选择,只能拿起手中的枪,杀鬼子,浴血奋战!抗日,抗日!我是谁?我是中国军人!
  • 微历史:民国就是如此有趣

    微历史:民国就是如此有趣

    清末到民国这段历史被称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本书便是记录了这样一个特殊年代的人和事,通过这一个个的历史小故事,一段段的人物小传奇,引领读者走进时光隧道,使读者能见微知著,管窥民国,去回味,去思索。
  • 捍卫诸天

    捍卫诸天

    一个人穿越,成了神庭天兵的成长故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作者任性!爽点不明!更新迟缓!唯一能保证的,完本!有逻辑!不无脑!
  • 三国杀之煮酒眼迷离

    三国杀之煮酒眼迷离

    昵称叫阿兔的一名三国杀死忠粉和一群玩三国杀的好友,群穿到了三国时代,那里的战斗居然是以玩三国杀的方式进行......
  • 千亿宠妻:总裁老公抱一抱

    千亿宠妻:总裁老公抱一抱

    上一秒刚被交往三年的男朋友劈腿,下一秒的安又雪转身嫁给曼城最大的钻石王老五——祁少聪。这个男人带给她无数惊喜,一辈子一人,足以。
  • 是我的成大人呀

    是我的成大人呀

    作为一个冷漠的大理寺卿,成决杀伐果断,冷面无私。却对总是缠着自己问东问西的下属周真真束手无策。看着这个打不得、骂不得的小祖宗,成大人表示既然不能反抗,那就只能宠着。周真真查案辛苦了,成决亲自去买糖哄她。周真真称赞其他大理寺官员,成决疯狂吃醋,罚这个倒霉官员抄卷宗。周真真立功当上女官,成决一掷千金,送她玉器店镇店之宝的玉簪。某天成大人终于对周真真深情告白:“倘若我娶你,必将你捧在掌心,爱之护之,珍之重之。”周真真的面颊腾地红了:“大人,好像一直都是我在暗恋你呀!而且这么多人看着……”某属下大哭:“同样是下属,我怎么就跟捡来的一样呢?”
  • 凶兽世界里的武者

    凶兽世界里的武者

    一年一度的魂师大赛开始了,众多选手摩拳擦掌,准备派出他们的凶兽,而陆宇这时走上擂台,一拳打死对方凶兽抱起奖杯就跑。............................这是一个穿越到武者没落,凶兽横行的世界里肉搏凶兽的故事。陆宇:“没有什么凶兽是一拳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