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0600000069

第69章 万里征人魂归还(1)

我们又要奔驰了

南征回来后,铁的平山团身影依然出现在保卫陕甘宁的各个战役中。359旅在延安休整一个多月后,到达离石县,补充新兵后改属晋绥军区建制,为晋绥军区第二纵队,之后进驻吕梁地区,与陈赓的四纵配合,参加了晋西南战役、汾孝战役,718团作为二纵主力,雄风不减。

当时,中央念及359旅减员严重,抽调平山团团长贺桂盛和719团团长张仲翰等人,率领部分干部奔赴山东,组建渤海教导旅。当陈毅司令员接到任弼时的信后,立即要求山东不折不扣地帮助组建一支劲旅。当时山东的农民刚刚土改翻身,359旅的扩军工作队在阳信等县顺利开展工作,很快就有近万名农民子弟,脱去棉袍、毡帽,换上了整齐的黄绿色军装。这些山东好汉个个精神焕发、斗志昂扬。

1947年2月23日,“渤海军区教导旅”在阳信县进行了建军典礼。全旅各级指挥员都是359旅的老战士,这些身经百战,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老战士们率领山东子弟兵,开始了紧张的军事训练。

栗政通也成为这支队伍中的营长,非常有激情地开始着新的战斗生活。在此期间,栗政通开始才和家乡的亲人通信。从他的一封信件中看出,在这段练兵的间隙,他第一次完整回顾了南下的过程。信中写道:

政华妹:

你的来信于六月一日顺利收到了。数年的分别,悠久的远念,能在今天的信上互相告诉着别离后的一切,使我异常兴奋。

在灾难的战争日月里,你们锻炼得这样坚强有为,这的确是你们的进步和成绩,望你们努力吧,前途是无限的光明。离开家庭的我茫茫十一个年头了。一九四四年的冬天,部队奉令南征,就在延安同你们远别了,战马似的我奔驰在祖国的战争烽火里。经过四十天的战斗生活,胜利到达了湖南省,在长沙及湘江、洪湖一带展开了游击战争。从南征开始,我就转向军事工作了,特告。

到达江南之后,不久建立了湘鄂赣边区(湖南、湖北、江西),后来因敌伪顽合流“扫荡”,不能巩固,故此部队又奉令继续南进,经过了三十天的行军作战,到达了广东省的南雄县。日本宣布投降,国内情况变化,马上奉令北返。这时的情况非常紧张,蒋介石调了七个师,追剿、堵击,企图将我们消灭在湘鄂赣之八面山间。由于战士们的坚决,冲出了重围。经过了二十天的战斗行军,胜利与江北新四军五师在中原会合了,从此告别了江南。

江南的确不坏,长年春色宜人,到处是青山绿野,气候温和,长年吃大米,产量丰富。由于国民党黑暗的统治,人民亦是过着惨痛、凄凉、悲啼的日子。

我们到达中原后,不久宣布了停战令,我们就停止在中原,待令调遣。可是,无耻背信弃义的蒋介石,又调动了七个军的兵力,将我们重重包围以及经济封锁,企图将我们这支部队困饿而死……我军被迫突围,由湖北醴山、黄皮等地向西北前进了……战斗的生活经过了一年零十个月,最后胜利的回到延安。南征北返共计两万二千里。

回到延安不到一个月,因为战争的需要,我们又奉令奔驰了,经过一个月的行军到达了山东渤海军区工作了。我现在很好,请勿念。再告吧。

庆祝最后的胜利,望你们努力的前进吧!

愚兄 政通

写于六月十五日

这封充满激情的信,也代表了当时平山团子弟兵对家乡的思念,对胜利的决心和意志,也真实地坦露着栗政通对胜利后光明前途的追求。

渤海旅在训练几个月后,在炎炎7月来到了河北武安。当时,张仲翰担心这些刚刚入伍的子弟兵不愿意离开故乡,也许有抗战初期他自己带的队伍以及平山团子弟兵恋乡的顾虑,所以他用野外大练兵的办法,每天行军几十里,来到武安。不料,王震司令员听到汇报后拍桌子发火道:“乱弹琴!”他狠狠地批评了大家。他说,你们低估了人民子弟兵的觉悟。翻身农民热爱党热爱毛主席,你们不给战士们交心,怎么能带好队伍?

一席批评的话让大家幡然醒悟,接着勇敢地给战士们承认了错误。在8月的一次大会上,专程赶来的陈毅司令员给全旅指战员讲话:“山东自古出好汉,你们渤海教导旅就是当今天下的山东好汉!从今天起,我把你们交给王震同志,他率领你们到西北去,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会场顿然爆发春雷般的口号……

从那天起,渤海教导旅划归二纵,称独立第6旅(后为二军第6师),旅长张仲翰,成为西北野战军中的一部分。像栗政通一样的平山团的老战士,成为这支新部队的中坚力量,把平山团的精神融入了这支山东子弟兵的心中。

保卫延安 三战三捷

1947年3月,胡宗南调集34个旅25万兵力,大举进攻陕甘宁。延安再次陷入危机。毛泽东首先想到359旅,决定调回正在吕梁地区作战的王震部队。王震带领素有“飞毛腿”之称的部队飞奔延安。

大兵压境,党中央决定撤出延安时,毛泽东还不慌不忙地在窑洞工作。彭德怀火急火燎地跑来催促,命令警卫人员强行撤退。

毛泽东终于忙完了,一边收拾桌子,一边笑着说:“老彭啊,你好厉害哟,我执行……”毛泽东说着走出那孔窑洞。走了几步,忽又返身看了看窑洞里的那张床和桌椅之类,然后一扭头,果决地离开了。默默走了一段,突然回头问彭德怀:“王震过河之后情况如何?”彭德怀说:“很好,已投入战斗。”毛泽东这才大步走向路边的汽车。

接下来,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的战役中,平山团作为359旅的主力团,担当了艰巨的任务。青化砭战役时,战士们反穿皮袄,趴在雪地里等了两天,终于等上了李纪云的31旅。战士们猛虎下山一般冲向山沟里的敌群,仅仅用了1小时47分钟就结束了战斗,并且战场打扫得干干净净,以至于胡宗南派来的增援部队,没有逃兵的指引都找不到战场。但这场漂亮的大捷中,718团副团长王述生英勇牺牲。

蟠龙攻坚战,因为我军没有重炮,打得非常艰难。王震发动大家群策群力,发挥夜战优势,命各连各营派出有经验的战士,潜伏到雷区,做出标记,摸到铁丝网前,搭上木板供冲击部队逾越。然后每人带一把利斧,砍倒尖桩,强行破袭。

总攻时刻,王震听说李昆岗要跑,拿起一只卡宾枪,大喊“我是王震,同志们跟我冲!”亲自率领部队冲下1000多米的山冈,潮水般涌向167旅部,全歼敌人。

蟠龙的物资堆积如山。王震命令大家能拿什么就拿什么。战士们都穿着破烂的棉袄,长途行军,一停下就睡着,脏得像泥人,虱子满身。这下,面对新军服,如获至宝,兴奋地甩去旧衣服,一层一层地往身上穿。之后,扑向弹药库,换枪装子弹,拿手榴弹,直到背不动为止。

平山团的老战士刘树凯已是耄耋之年,他回忆说:“在延安打过好几个大胜仗,都是口袋战,两边埋伏好,等敌人一进来就打,最后冲下来全部消灭。跟打日本鬼子不一样,子弹越打越多。”“王震‘王胡子’,打仗一直特别厉害,总是自己先往上冲。”从组建平山团一直到挺进新疆,王震多少次和战士们一样冲锋在前,战士们已经记不清了。在后来的宜川战斗中,攻打七郎山时,王震又是跑到一线团指挥所,把帽子一扔,从战士们手里夺过一挺机枪,打雷般地吼着就要往上冲。团长看见魂都吓掉了,猛扑上去,一把把王震抱住:“司令员,这不行啊……”

在1948年底的永丰战役中,王震在前沿阵地焦虑地注视敌人喷火的碉堡,命令集中炮火轰炸。在我部队打开一个缺口,战士们奋勇杀进寨子时,兴奋得王震抢过警卫员的驳壳枪冲出了指挥所。一旁的张仲翰急忙叫警卫员:“还不快跑,去追司令员!”警卫员追出,王震已经消失在攻击部队的洪流中……许多战场上,旁人根本分不出哪是将军哪是战士。铁的部队一定是“铁将军”带出的。拿破仑说过:“一支由狮子率领的绵羊部队,永远要比一支由绵羊率领的狮子部队强。”这样不怕死的猛狮手下,每一个战士都变成雄狮。平山团为拥有这样的将军自豪。

杜鹏程的小说《保卫延安》中,那个英勇的周大勇连队就是以王震部队为原型的,这部描写人民解放战争的有力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

周大勇连队有许多河北籍的战士,细细阅读,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平山团战士们的征战状况,他们忠诚、稳定、质朴的性格特点,通过作家的描写,也在书中展示出来。我在延安采访时,反复品读,倍感亲切,使我再次走近了亲历战争的老作家杜鹏程,深深理解了他对战士们的生死情感……长期与他住在一起的王老虎,以及第一次见面时送给他一条新毛巾的营长盖培枢,在榆林三岔弯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在沙家店战斗中,曾经给过他很多鼓舞的团参谋长李侃,为了使山沟里的数千名战友脱离险境,英勇无私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杜鹏程常常含着泪水写作,将装日记的包袱放在膝盖上写,宿营以后趴在老乡的锅台上写,即使在硝烟弥漫、子弹横飞的阵地上,他也是照写不误。行军时,他就把那些写得密密麻麻的日记本用包袱裹起来,贴身缠在腰间,视若生命。

新疆和平解放后,繁忙的工作之余,每逢夜深人静时,杜鹏程才能有片刻安闲,并总要习惯性地打开那个从陕北战场上带来的马褡子,取出那些充满壮烈故事的烈士遗物和信件,凝神观看。被子弹打穿的毛巾,是盖营长送给的;两封纸已发黄的信件,是一位叫许柏龄的烈士写给党支部和他的孤寡母亲的信……如今睹物思人,不禁心潮起伏、激情难抑。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一定要把那忠诚质朴、视死如归的人民战士的令人永生难忘的精神传达出来,使同时代人和后来者永远怀念他们,把他们当作自己做人的楷模。这不仅是创作的需要,也是我内心波涛汹涌般的思想感情的需要。”

今天,读到老作家用炙热的情感化成的文字时,我常热泪盈眶。平山团战士们的身影也在我的泪眼中晃动……感谢这位前辈吧。

蟠龙战役中,359旅主力在郭鹏、王恩茂的率领下把敌人9个旅主力诱至绥德,之后,顽强阻击回援之敌,战斗非常激烈。

然而,接下来的与“青马”、“宁马”的交锋,平山团遭遇了最为悲凉的一幕。

三战三捷后,胡宗南部队龟缩延安周围,休整补充。而青海的马步芳、宁夏的马鸿逵部队趁机攻占陕甘宁地盘,大肆抢掠。彭德怀司令员决定西出陇东,打击“二马”,首先歼灭庆阳、合水的“青马”主力。1947年5月底,西北野战军分三路纵队越过子午岭,攻打合水。

718团和12团担任了合水的主攻。两团攻击正面的外围据点已悉数拿下来了,二郎山居高临下,一挺机关枪便可控制整个城东。南北城地势平坦,西边不远处就是马莲河,回旋狭窄,没有余地。因而,郭鹏希望奇迹能在城东发生。早在天不亮时,他就下令718团趁着夜暗条件,不惜一切代价冲到东关城下,在城关上码炸药,进行爆破。然而,又是一个意外,东关城下原来是由好几道障碍重叠起来的,炸开了第一道,还有第二道……

根据老战士们的回忆,三年解放战争中,718团刻苦钻研攻坚战,在二纵很有名。比如,在攻克山西运城和永手镇的攻坚战中,尹保仁率718团担任主攻任务。在敌人据堡固守,我军又缺乏重武器的情况下,尹保仁想了很多办法,除了跳进外壕,掘土近城,用炸药就近爆破外,他还采用用迫击炮发射炸药包的办法,打得敌人蒙头转向,不知我方拥有什么“新式武器”!起到了歼敌制胜的作用。但这是后话,眼前碰到了合水这块异常难啃的骨头。

至此,围攻合水的意图已经暴露无遗。彭德怀最初想定的“隐蔽、突然”四字,已成泡影。这可急坏了王震,太阳穴上的粗筋暴起老高。二纵指挥所几乎成了一个囚牢,王震真想策马直奔前沿部队,看看究竟敌人是怎样的三头六臂。但是,他是纵队指挥员,当然不能由着性子来。他将一壶千珍万爱带在身旁的烈性老白干拧开盖子举在手上,闻一闻,狠狠地咕了一口,待要再咕,被警卫员上来拦住了。王震只好无奈地望着小警卫员那双眼睛。这是战前他们彼此间的私约,使自己授予了他这个权力。作为指挥员,应该言而有信!王震重重叹口气,用壶盖倒满白酒,朝自己脸上用力泼洒上去,然后拧紧壶盖,把大半壶余酒不情愿地交给警卫员。

“恩茂,你去359旅,”王震的目光守住瞭望孔,头不偏、脸不转地对副政委王恩茂说,“你骑马从后山沟赶过去,差不多一公里多点路,8分钟,我给你8分钟!”次日,当郭鹏和王恩茂重新组织力量,从城外据点打起。可是,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雨劈头盖脸浇下来,把精心拟订的全部计划,都浇成了黄汤!

驻守庆阳的“青马”新编骑兵第八旅1个团,终于耐不住寂寞:他们倚仗膘肥体壮的烈马和刚从美国人手中得到的新式排子枪,大呼小叫着,战刀高举在手,口号不绝于耳,一路黄尘弥漫、气势汹汹,直奔合水而来。负责打警戒的教导旅全力迎战,但毕竟仓促上阵,对方又全是马队,来势迅猛,速度之快,是过去在陕北与胡军交手时少见的。王震一看这架势,知道硬顶肯定抗不住,便趁该敌与教导旅专心争夺一个叫马家嘴的山头时,命独四旅突然从马莲河一线悄悄插到这股敌人身后,断其退路 —— 起码做出这种姿态。

同类推荐
  • 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朱生豪情书精选

    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朱生豪情书精选

    1932年秋,朱生豪在之江大学与宋清如因“诗”相识,随后因志趣相投,便相知相许。1933年,朱生豪毕业后到上海工作,两人便两地分隔,开始近十年的苦恋之旅,以书信交流情感,倾诉相思。在信中,朱生豪无话不谈,畅聊人生、倾诉思念之情、切磋诗词、交流喜怒哀乐、相互鼓励、翻译莎剧……贯穿始终的主线是对宋清如无限的思念和爱慕。朱生豪的书信,绝对适合在阴冷的冬日夜晚,暖心暖肺而又更坚定心之所向,是情人更是益友,被感动到触及灵魂,有一种说不出的好。本书精选了朱先生的188封情书,这些情书无不展示了他当时写作的手迹和心迹,更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立体的栩栩如生的朱生豪,这或许是他的同学、友人都不曾认识到的,因他在旁人面前不爱开口,所有的幽默、聪敏与遐思,只对他亲爱的“好友”宋清如讲。
  • 学理与诗意的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丛)

    学理与诗意的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丛)

    本书是一部文学评论专著,全面而系统地收录了安徽大学教授、博导、评论家赵凯自2000年至今撰写并发表的文学评论文章45篇。赵凯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理论研究的专家,这部评论集的文章主要针对安徽本土的文艺现象有感而发,正是作者着眼于当代中国的文艺实践,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文学研究和批评中的成果展现,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深刻的历史意味。收录的评论文章曾陆续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学评论》《文艺报》《文艺研究》《文学理论与批评》《安徽日报》《安徽文学》等报刊,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 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

    本书是女诗人娜夜近年来所创作的诗作的结集。分“在这苍茫的人世上”“大于诗的事物”“阳光照旧了世界”“在时间的左边”“没有比书房更好的去处”5辑,收入其作品193首。对于娜夜而言,她的诗歌细小而开阔,自我而又具有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与真切恍惚的“现实感”。而必须强调的是这种“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和“现实感”并不是外在于诗人的,而恰恰是与生命感受为一体的。娜夜的诗歌因为要寻找“真相”所以不能不尖锐和具有沉暗惊悸的痛感,甚至这份尖锐和痛感并不是瞬间到来的,而是缓冲式的递增——如小小的芒刺或针尖的缓慢接近。这份尖锐不只是对外在事物或整个生活环境甚至历史文化语境的探寻和揭示,也是对自身命运的省思与盘诘。
  • 七位国家主席首访故事

    七位国家主席首访故事

    2013年3月22日,习近平开始了他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紧凑的行程,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展示了他的外交思路和风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直以来,相比一般外交出访,领导人的首访总是被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也能收获更好的外交效果。国家主席的首访,虽不能完全决定中国外交的走向,但读懂这其中的点滴故事,有益于了解新中国的外交发展脉络。习近平,一次春天的访问文/许陈静“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早春三月,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一个新的播种时刻。
  • 旅行的艺术(译文经典)

    旅行的艺术(译文经典)

    《旅行的艺术》是被誉为“英国文坛奇葩”的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的重要作品,自2002年出版以来,长踞英美畅销书排行榜。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评论: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在《布拉格之恋》结尾处的梦境上扎上一针,渗出的淡蓝色便可以为德波顿的一路行程着色,任何行路的真实色彩都被这心路的蓝色、薄雾中的蓝色幻化了,成了一种无法拒绝的诱引;空间丧失了地理上的方位,时间懒散地化为一缕幽香;串起行程和文字的只有华兹华斯、波德莱尔、凡·高们和德波顿这位才子在心灵深处共鸣的悸动了;与德波顿同行,前路是去远方的行程或是夕阳中向家园的回归……
热门推荐
  • 棺生子

    棺生子

    从此之后,我成了这个被村民惊恐称呼为“棺生子”男人的老婆,还逃不掉,因为我一逃,就会出现难以解释的恐怖现象……
  • 在二次元里旅游

    在二次元里旅游

    其实吧,作为一枚标准的死宅,杨泽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再二次元里到处浪,见识下自己没见过的风景,心情好的时候帮帮忙那些可怜的人,心情不好的时候教育一下那些可恨的人。追求强大?对不起,他生来就是王,只不过是一个咸鱼王,那什么是咸鱼王呢?就是咸鱼里面最咸的那条鱼
  • 是学霸先动的心

    是学霸先动的心

    新坑《经常请吃饭的帅气下属》已开,请大家多多支持。主要讲公关营销职场中干练女强人和职场新人小奶狗的故事。——樊栀重生在90年代,和三十年前的爸爸一起经历高考。当她以为自己逐渐放下执着,生活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她才发现,她爸不是她爸,她妈也不是她妈。
  • 沧澜秦梦

    沧澜秦梦

    沧澜大陆,土地广袤,资源富饶,人族、兽族共居于这个大陆之上。从大陆诞生伊始,就战乱不断,烽火连天。一个重生者,几经波折,终在这片大陆展露锋芒。
  • 重生娇妻:天降美娇娘

    重生娇妻:天降美娇娘

    “神仙!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燕宁点头哈腰净赔不是,眼神依旧不停瞟向男人健硕的身体。“你是谁?”“我,我……我是上天派来拯救你的!!”“?????”
  • 元灵洞天

    元灵洞天

    一场朝代变化,毁掉了一个曾经的千年家族,一个纨绔子弟,意外之下踏上了修行之路,仙道茫茫,大道争锋,我不想再经历一次家破人亡的孤独。
  • 九零暖婚日常

    九零暖婚日常

    【美食】+【苏爽】+【甜宠】你想要的我都有!一朝回到二十年前,秦朵朵只想当一条吃吃喝喝会喊666的咸鱼。但天不随人愿,她无意间激活了一个998食疗系统,每天逼着她赚钱氪金。“宿主,宿主熔浆蛋糕不来一份吗!”“不,减肥。”“宿主,宿主吃个夜宵吧?超级豪华版小龙虾哦!”“没钱!”“宿主,想要拴住一个男人得先拴住他的胃!而且本系统出品的菜肴可以解叶轻寒的寒毒哦!”“!!!”“给我十份,哦,不,100份!”PS:架空90,考究渗入!
  • 盛宠嚣张妃:夫君,请指教

    盛宠嚣张妃:夫君,请指教

    她以帝都第一支奇舞引他惊鸿一瞥,踏上这条满是荆棘的路。她生性凉薄,却终是忍受不了一次次的生离死别之苦。她本无心与其他人争夺什么,只心系自己艰巨的任务。但是,麻烦却一次次找上她。
  • 鲸鱼星之夏

    鲸鱼星之夏

    夏天到来之前,关则敬在车祸中结束了自己的短暂人生。好友安由绪为代替他完成对弟弟妹妹的承诺,踏上了一段名为“前往鲸鱼星”、实则为了怀念与遗忘而展开的夏日旅行。另一边,他的中学好友鲸鱼先生还不知他的死讯,循着陌生的邮件地址给老友写信。不久后竟然真的收到了回信。
  • 我的体内有神明

    我的体内有神明

    “我是一家酒吧的老板,我的员工都不是人。”“我还有另一个身份,这座城市黑夜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