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1900000012

第12章 梦想源自黄土地(3)

一系列繁文缛节形式的减少,使领导干部彻底摆脱了许多困扰,轻装上阵。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各级领导轻装上阵后,将“腾出来”的时间,用于跑项目、搞招商、下基层、抓落实。

各级干部轻装上阵后,将“退出来”的精力,用于经济调解、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

一时间,从上到下,谋发展惠民生的好做法不断涌现,务实进取的精神蔚然成风,各级政府的效能明显增强。

创新无极限。在其之下,宁夏积极推行行政首长督办和重大项目跟踪服务等制度。

首先,自治区政府完善了工作规则和议事制度,主动接受“三个监督”。即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的舆论监督。

其次,全面清理各类政府规章和临时性议事协调机构,削减领导小组200多个。

这样,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大步提升。

督察,是妙方。深刻剖析了原因,找准了病根,就必须对症下药;狠下猛药,就必须强化督察,才能刹住机关庸、懒、散、慢、拖的不良风气,才能刹住一切违纪行为。

鉴于此,自治区政府全面实施效能目标管理。即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交账。出台《行政责任追究办法》,组建自治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查处、纠正效能失范行为近千件,效能问责和责任追究800多人次。

2008年7月,在自治区政府效能建设座谈会上,各位主管副主席手持一份效能监察暗访的详细清单。

谈到根治机关“顽症”的决心时,王正伟十分激昂地说:“如果以为政府效能建设只是一阵风、走过场,那就大错特错了!”

他要求相关部门“一把手”从深层次上思考这些问题,敢于碰硬,下猛药根治,绝不能表面应付。

敢于动真碰硬,才能杜绝置若罔闻的行为,才能切中时弊、有的放矢,才能刹住“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恶劣作风。

问责风暴席卷全区,有效革除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衙门作风”,极大震慑了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极大警示了满足于占位子、混日子的干部。当然,更有“杀一儆百”的作用。

“效能革命”,带来了宁夏全区干部作风的转变,效能建设带来了宁夏全区干部执政理念的转变,更点燃了宁夏人的事业激情。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自治区各厅局、各市县围绕落实,开展了一场争分夺秒的闪电战。各厅局由厅局长挂帅,抽调精兵强将,夜以继日调研、编制项目规划、与国家部委进行衔接,他们频繁往返于宁夏与北京之间。

在他们疲惫而匆忙的脚步中,国家民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部委的配套政策纷纷出台,一个又一个佳音从京城传到“塞上江南”。

仅2008年,宁夏编制上报国家争取的项目就达398个,争取到国家新增投资近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58亿元,同比增长38%,增幅居全国第二。

效能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宁夏效能建设引起了全国关注。2009年全国“两会”前夕,中央领导批示:总结推广宁夏效能建设的经验。

宁夏的一名干部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效能建设是一项永不竣工的民心工程,必须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辛努力,宁夏要努力做中西部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省区。

作为一个地方的执政者,特别是作为一个地方的行政一把手官员,唯有务实决策,唯有务实为民,才能造福一方。

那届宁夏政府的最得意之作就是成功打造了“黄河金岸”。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这是大诗人李白的两句名诗。但在一千多年之后,如果将它赠给今天宁夏“黄河金岸”的策划者与建设者,似乎别有一番深意。

作为“黄河金岸”的战略的构思者,王正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其实已有十几年。他曾经在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工作了近十年时间。对人生中这一段重要的“智囊”经历,他非常珍惜。那时,他潜下心来,读书学习,深入调查,足迹遍及宁夏的山川大地,对宁夏的区情民情有了全方位的了解与思考。著述颇丰,富有战略眼光,在理论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心忧天下,情系黎庶,则高瞻远瞩。

2001年5月。王正伟就任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

刚刚到任,心中就萌发了一个奇特的构想:大银川。

他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谁将自己的比较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谁就能高人一筹,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何谓“大银川”?就是要把银川放在整个西部进行审视。西部大开发,不只是物质上的开发,关键是要开发西部人的观念,开发西部人的思想。

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与历任领导交谈交流,归纳银川建设的实践与经验,他大胆提出了“大银川”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

这一思考得到了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同志的支持,陈建国对于城市建设有独到的思考,他从西部大开发和宁夏“塞上江南”的特殊优势这两个角度给“大银川”战略做了一次理论提升。很快,这一战略成为当时的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的共识,以大银川带动宁夏经济腾飞的重大举措。

同年,银川市委、市政府向人民发出建设“大银川”的总动员令:

把银川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辐射500公里、带动1000多万人口;

把银川建设成为西部先进生产力的聚集地和辐射源;

把银川建设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大银川”这一战略构想,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

在新一轮城市化浪潮中,将原银川市重新划分兴庆、金凤、西夏三个区,将灵武市揽入怀中,国家级和自治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也归入移交银川市管理。

就这样,一个“一市两翼三区”的“大银川”,呼之欲出。

随后,世界著名城市运营商——南非拉普斯置业入驻凤城,开发建设了180公顷的银川森林公园。

如今,这个现代都市公园荟萃了中西创意,人造景观与人工运河相得益彰,连绵山体和健身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已成为银川的“绿色心脏”,成为“大银川”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大银川”成长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2003年,“大银川”城市大框架、大格局基本形成,多项经济指标增长速度跃居西部省会城市前列,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如今,湖城银川,天蓝、水清、地绿、城净、居安,成为西部“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城市,成为周边省区人们“购物、居住、旅游、受教育”的首选城市。

借“大银川”的浩荡东风,宁夏的会展经济势如破竹。

每年秋季逢宁夏节会高峰,国内外客商会聚湖城,人流如海,商机无限,酒店供不应求,景区游人如织。

“大银川”自2001年起跑至今,刷新了一项又一项宁夏乃至西部城市快速成长的图标。银川市城区面积迅速扩大:由当初的37平方公里扩展至目前的110平方公里。

在百舸争流的城市化角逐赛中,银川独树一帜!一个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正在中国西部迅速崛起。

今日“大银川”之大,足可以担当沿黄城市带(群)建设的龙头。

宁夏深居内陆,一不沿边,二不靠海。

宁夏对外开放,出口在哪里?通道在哪里?

如何打破这一制约宁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瓶颈?

这是宁夏历任各级领导一直努力探索的难题与焦点。

天下黄河富宁夏。

黄河流经塞上大地,昼夜不息。

为何不充分发挥母亲河的天然优势?为何不打造“黄河金岸”?

“黄河金岸”战略构想,正好是“大银川”这块跳板上的智慧。

“大银川”一鸣惊人,“黄河金岸”一跃惊人。

这些战略,是建立在宁夏区情之上的大手笔,是为民务实的作品!

同类推荐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

    岁月如流,我们每个人都已学着自己长大。人生遭际的起起落落,悲悲喜喜的故事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追求的泪水以及选择的苦痛、生命的挣扎。正因为如此,生命的色彩才缤纷,内容才丰富。即使是落叶的季节,也不会感觉到孤独,因为你丰盈的生命足以抚慰你的心灵。
  • 数星星的人(中国好诗·第二季)

    数星星的人(中国好诗·第二季)

    从乡村寂静的院子出发,我们来阅读玉珍的诗就有了一个可靠的精神背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乡村”“家族”“乡土”甚至“乡愁”就在写作者那里获得了优先权甚至道德优势。在新世纪以来遇到的这种类型的诗歌如滚滚落叶——不是太少而是太多。玉珍在这类诗歌中有某种“发现性”,这至关重要。在她的部分诗歌中,我们不难发现她与乡土世界的生命性关系,这体现在她能够将身边之物“身体化”“生命化”。在玉珍这里,她有确认感,相信纯真的爱情,相信美好和善。这成了诗人的梦。在诗歌世界中她是一个精神成人,与之成长相建立起来的是宁静与不宁,此外还有怀疑、诘问与否定。她是一个过早地让“悖论”进入自我的诗人。
  • 新视野下的文化与世界

    新视野下的文化与世界

    此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文学观察”,主要对当前文学界的重要问题做出探讨,并分析了一些具体的作品;第二部分为“影视评论”,对具体影视作品及相关影视现象做出了观察与思考,提出了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第三部分为“思想管窥”,对当代知识界的话题与人物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全书试图用一种新的思想视野对当代文化进行关照,在当前语境中回应热点与前沿问题,并昭示一种新的想象与新的未来。
  • 戴明贤集(第四卷):适斋杂写

    戴明贤集(第四卷):适斋杂写

    本书为《戴明贤集》第四卷,选收短文若干则。作者模仿古人笔记小品和诗话词话,文章简约、精悍、以少胜多。温馨回忆,如《书店忆旧》《几首毕业歌》;嬉笑讽刺,如《戏拟“钱文化学会”章程》《光怪陆离小世界》;花花草草,闲情逸致,如《消夏玩物》《野慈姑·芹菜酸》;读书心得,如《金庸三题》《回归常识读赵翼》等。作为贵州本土作家,作者的写作始终怀着将美丽贵州展示于世人面前的文化自觉,贯穿着对贵州这一方土地的深情。贵州的山山水水、贵州的人情风貌、贵州文化,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像一幅逐渐铺开的长幅画卷,可以说是弱势文化描写自己的一个尝试。
  • 浪子风流说元曲

    浪子风流说元曲

    也许我们心目中元代及元代文人是这样的——统治腐败,冤案遍地,起义不断;科举被废,做官无望,十儒九丐,苟延残喘。实际上,元代和元代文人也是这样的——赋税轻,衣食足。走入戏台瓦舍,谱通俗元曲,做个铜豌豆、水晶球,也任性,也风流;回到家,竹篱茅舍,扫雪烹茶,当个风月主人;结诗社,开书会,讴歌亡宋,抨击元朝,放浪湖海,把鱼竿逍遥游。元代文人,穿梭在市场、乡场、官场;玩的是文化,是文学,也是人生。是浪子、是隐士,也是斗士。
热门推荐
  • 超级大酋长

    超级大酋长

    为了部落!我来!我见!我征服!华夏国内某省立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石熊,在美国参观期间遇到车祸魂穿1764年的北美,并附身于一名十六岁的北美印第安人身上,从此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辉煌一生。在这个时代,独力战争还没有开始,来自欧洲的殖民者蜷缩在十三个殖民地不敢西进,而远在大洋另一端的欧洲大陆也正是人脑子打成狗脑子的时候......这可以说是北美大陆最混乱的一个年代,同时又是北美印第安人最后一个好时代。而被誉为“神之子”的石熊又该如何带领他的族人在这个时代作出属于他的一幅壮丽画卷呢?本书虽然是老墨第一次尝试写历史类的书,但老墨也是一名完成了五本书共计超过千万字的作者了,而且从来不曾断更过,所以还请各位看官放心收藏!
  • 我怎么又隐身了

    我怎么又隐身了

    小柳儿:我身怀绝技。萧秦:泥垢!小柳儿:长大后我娶你!萧秦:泥垢垢垢——萧秦平生三件无奈,第一件,他爹当年收留了柳叔;第二件,隔壁美艳的柳婶当年怎么就看上了柳叔;第三件,隔壁的孩子跟拔萝卜似的一个接一个,怎么荒了那么多年又长出一个,还非要配给他!!此三件事前两件没他,他不发表意见,为什么第三件还不让他说句话,一句!想来命运如此,但是,他——认命,唉——哎?不嫁了?你过来,我们好好说说!谁有他无奈,洞房花烛夜,说好的美娇娘呢?你又隐身算怎么回事??
  • 励志女孩初长成

    励志女孩初长成

    一位励志女孩的成长史,让人意想不到的精彩
  • 时光就像草莓味酸奶

    时光就像草莓味酸奶

    很多年以前,裴月还不是宅女。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和喜欢的男生表白,却只换来一句:“对不起,你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很多年后,相亲宴上两人再次相遇,裴月避之不及。却不料“小姐,您真是智慧与美貌的化身,我心中的完美女神!”裴月:你眼瞎!
  • 二十四小时在线爱你

    二十四小时在线爱你

    从网恋到现实,相遇,相恋,她外出散心,他被外派监督,一次偶然相遇,从此犹如中了魔咒般的他离不开她,她是舞淑情,他是卫言风。情感的背叛与忠诚,谎言与信任。面对职场的潜规则,是抗争还是委屈求全,揭露职场的现实,爱情的真谛。
  • 祭司神妃:魔君,慢走不送

    祭司神妃:魔君,慢走不送

    第一年,他威逼利诱带着记忆不全的她入了八荒殿给她冠上了魔后娘娘的称号,同年,他带着她领略了人间四季红尘。第二年,他为了她与百家对抗,将这山河覆灭,雾灵花落了满地,碎了琉璃殿宇千万。第三年,她逼着他放手,她本该与另一人黄泉白首……第四年……她为了那一纸契约付出了所有!棋局之上,他执黑子落下一步,自此布下将她囚禁在身旁的牢笼!她亦是执白子不顾一切落与那角落,从此与他对立天涯……那天,她笑着望着他的眼一字一句:“阿璟,我要你废后,可答应?”他望着她唇角那极致的笑意他亦是笑着回应她,吐出的字句却冰冷如霜:“本君,不应!”梦流莺气急:“司璟,你一个骗婚的你还有理了?”
  • 六十种曲玉合记

    六十种曲玉合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罗魔瞳

    修罗魔瞳

    在一和平的大陆上,一个即将分娩的孕妇在街上冒雨前行着,至于这已经是第几次冒雨独行,她已无法记清。只知道,丈夫离开后,她每天都带着自己未来的孩子来这条路上走走看看,只希望有一天,丈夫依旧会笑着向自己走来——在这条他曾经每天都要经过的熟悉小道上。
  • 华严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

    华严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拳世界的歌姬

    一拳世界的歌姬

    白玦本来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死宅,在某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他,穿越了......“风雨交加个鬼啊!劳资不过就开门取了一个快递,一进一出柠檬就被世界给抛弃了啊!”这是个被弄到一拳世界,为了生存不得不将肉体卖给系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