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1900000021

第21章 金岸汇民生(9)

1992年冬天,白春兰在县科委的实验基地看到,一座用塑料薄膜覆盖的猪圈里,十几头猪膘肥体壮,而自家土圈里养的猪,一到冬天就掉膘。她和丈夫就住在实验点上学,并模仿着建起了盐池县第一座农家温棚猪舍。

当年,她家生猪出栏时间,由原来的9个月缩短到了6个月,还育肥出栏生猪200头,比上年多出栏160多头。长期困扰白春兰的“一年育肥,半年掉膘”的难题,终于迎刃而解。

在治沙致富过程中,白春兰夫妇还大胆进行科学试验。

针对沙漠土壤的适应性,她在新开发的土地上,试种了四块农作物试验田:一块沙土地,一块黄土地,一块沙上铺土,一块土上铺沙。

在这四块地上,种同样的作物,施同样的肥料,并同时灌水。

一年下来,沙上铺土庄稼长势好、产量高。

实验成功了,但要挖掉1米深的沙子,再翻出黄土铺在沙子上,费工费时。怎么办?

她一咬牙说:“干!”

这一干就是3个月,其间用坏了两辆架子车,磨秃了十把铁锹,终于开出30亩水浇地。

仅仅十多年的时间,白春兰就利用自己所学的技术,创造了“三行制治沙法”。即:

以草挡沙。

以柳固沙。

栽植果树杨树防沙。

这三种方法,既有效地遏制了流沙危害,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她还利用3条带子井,采取立体复合种植法,在沙滩上创出了“吨粮田”的奇迹。

如今,只有小学文化的她,已是能够熟练掌握十多项实用技术的治沙“土专家”。

白春兰坚信,治沙能吃到白面,也能增收致富。于是,勾画起了更加宏伟的蓝图。

1989年,她从市场上买回了第一批仔猪、羊羔和一台饲料加工机;

1992年,她又推沙开挖鱼塘4亩,投放鱼苗数千尾,成为盐池县第一家沙漠养鱼户;

1993年,她投资1万元,建起全县首座农家养猪温棚……

看到白春兰夫妇治沙有了成绩,不少冒寨子村的群众开始跟着白春兰夫妇,一起到沙边子创造新生活。

这样,白春兰心中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岁月蹉跎,黄沙磨逝了她的青春,绿色也给了她丰厚的回报。白春兰依靠治沙踏上了富裕之路,但她始终没有忘记仍在沙漠边受穷的乡亲们。这些年来,她不断说服和帮助当地群众一起投身治沙。

她说:“一家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了才圆了我心中的梦。”

邻村村民尤虎过去不是赌博,就是喝酒,惹得家人嫌、邻里骂。

1991年初夏的一天,白春兰用四轮车拉着40头猪崽到了尤虎家,语重心长地对尤虎说:“虎子,人活着要有志气,你再这么折腾咋行?这猪你先养着,饲料尽管去我家拉,钱先赊着,等卖完猪再还我。如果赔了本,我就不要了。”

尤虎感动地说:“姨,你放心,我一定把猪养好,报答你!”

这一年,尤虎靠养猪净赚8000元。

有了丰厚的收入,尤虎提着礼品去找白春兰,要还上4800多元猪崽款和饲料款,而白春兰却死活不收。她说:“这些钱你先拿着养猪,等有了底子,也来沙漠上干一番吧!”

仅仅几年的时间,尤虎就在白春兰的指导下,用养猪得来的钱承包了一片沙地,开发沙产业。

如今,在毛乌素沙漠边缘,尤虎经营起了一座80亩、约20多万元的家庭农场,成为远近闻名的“防沙治沙示范户”。

群雁高飞头雁领。在白春兰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群众加盟到治沙致富的团队中来。

2000年8月,“白春兰沙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沙边子村正式成立。公司投资112万元,联合全村88户农民,治理村中的2万余亩沙漠化土地。

同年,白春兰建议组织全乡的年轻妇女成立了“女子治沙排”。每到春天,白春兰都带领着20名妇女在荒漠中植树、治沙。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往日寸草不生的“沙边子,”渐渐形成了郁郁葱葱的绿洲。

……

35个春秋,白春兰治理了沙漠,浇灌出了一片绿洲,大地给了她丰收的报偿,沙山给了她无限的风光!

2000年5月5日,天高云淡,日朗风清。

这是一个令白春兰、令盐池老区人民无比振奋、无比激动的日子。

这天上午,在宁夏考察工作的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胡锦涛来到了沙边子,来到了“一棵树”。欢迎的人群簇拥着,胡锦涛健步径直走向了白春兰,“你辛苦了,我们四年前北京见过面的,全国妇联的同志介绍过你,我也知道你的事迹。你既是勤劳致富的模范,又是治理沙漠的英雄。希望你今后更好地带领周围群众,走联合治沙的路子,使更多的沙漠变绿洲……”

白春兰紧紧握住了胡锦涛的手,心潮起伏,千言万语在心头滚动……

从治沙那年起,无数温暖的双手,支撑白春兰一路走来。胡锦涛的嘱托,无疑给了白春兰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这些年来,白春兰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绿色标兵、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全国环保百佳先进个人、自治区劳动模范、自治区首届道德模范,并荣获中国“十大女杰”提名奖和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白春兰把灵魂系在了塞外的大漠中,她的生命和高原一样顽强。

在她的治沙征途中,尽管遭受到这塞外大漠的狂风、沙暴、寒霜,但她却无所畏惧,就像一棵盛开的沙枣花一般,顽强地生长在大漠之中。

多年的治沙,让白春兰脸上的皮肤变得黝黑,手变得粗糙,老茧丛生。

一次,年幼的小儿子放学后,对白春兰说:“妈,同学们说我们一家都是黑人,比电视里的非洲人还要黑。”

听到儿子的话,白春兰一把搂住儿子,忍住泪水安慰儿子说:“别听他们胡说。等妈将来挣上钱了,把你们四个都放在家里,再不去沙地里干活,让你们的小脸都阴得白白的,看谁还说你们是黑人。”

小儿子的一番话,深深触动了白春兰的心。一直在风沙里忙碌的她,开始对着镜子仔细审视自己——两颊黑红,双手布满老茧和裂口。

长期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一个大人都经不住风吹日晒,更何况是四个年幼的孩子?

1997年,白春兰作为宁夏全区优秀妇女代表之一,第一次出远门到首都北京参加全国妇联组织的一次研讨会。

会议期间,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亲切接见了白春兰,并和她握手表示道贺。

白春兰说:“当时握手时,我都不好意思伸手,我的手实在是太粗糙了。”

……

人生的命运是残酷无情的,是难以预测的。

当一个个荣誉开始接踵而至时,一个沉重的打击差点将很少伤心流泪的白春兰击倒。

正当白春兰的沙产业兴旺之时,丈夫却因劳累过度患上了肝硬化。

1992年9月,丈夫冒贤病情加重,要到银川做手术,麦子铺在场上要打碾,小儿子考上南京一所大学要启程无人送,面对多事之秋,白春兰心简直都要碎了。

儿子抱着母亲哽咽着说:“你和爸多保重,别挂记我!”

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白春兰泪流满面。

这以后,她每天既要侍奉卧床的丈夫,又要种田、植树、喂猪、养羊、饲鱼。

1996年,白春兰家的日子越过越好,而这一年,丈夫冒贤的身体却越来越差。

冒贤心疼妻子白春兰,总是忍不住下床抓起锹把,去地里帮着妻子干活。

白春兰呢,一边照顾生病的丈夫和上学的孩子们,一边继续在沙漠里苦干。

朴实善良的白春兰,尽管辛劳不已,但她却并不觉得自己苦。她一心只想着多挣点钱,让丈夫的病能好一些,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

1997年的深秋,肝癌晚期的丈夫眼见着日渐消瘦的妻子,噙着泪说:“守住摊子就行了,别太苦了。”

白春兰安慰丈夫:“你放心养病,咱家的果树已经挂果了,好日子就在眼前。”

这一年隆冬,年仅47岁的丈夫永远倒在了沙边子,永远地离她而去。

“冒贤没了,这下白春兰怕是干不动了。”有人这样悄悄议论着。

白春兰痛感自己失去了脊梁骨。丈夫走了,生产和生活的担子全压在了白春兰一人肩上,但她没因此而垮下,更没有停止治沙的脚步。她将心中的思念和艰辛化为滴滴泪水,洒在脚下的沙地里。

安葬完丈夫,白春兰这样对儿女们说:“孩子们,你父亲最初的想法还没有完全实现,我们必须继续干!”

就这样,白春兰化悲痛为力量,又带着孩子迈向远方的沙丘,开始了新的治沙战斗。

斗转星移,年复一年。

白春兰已经造林3400多亩,成活各种灌木、乔木8万多株,带领乡亲们治沙7万多亩,在昔日的荒漠中建起一片绿洲,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员称赞她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典范”。

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2006年5月,白春兰的治沙旅游区正式向游客开放。她投资的白春兰事迹展厅、凉亭、垂钓中心,与周边的古长城、日援治沙区相映成趣,为盐池发展特色生态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事业的兴旺,暂时减缓了她失去丈夫的悲痛;火红的日子,让她看到了将到眼前的幸福。

然而,命运再一次给她无情地打击。

2007年的一天,白春兰心疼在地里忙碌了一上午的大儿子,让他在家午休一会儿,谁知大儿子这一睡,竟再也没有醒来。

35年的治沙艰辛可以淡忘;35年的疾病、委屈可以忽略。

然而,35年中痛失两位亲人的伤痕,却永远无法抚平!

2008年的春天,白春兰第一次没有像以前一样去沙漠里种树。

……

有人问白春兰:“你这一辈子成绩和荣誉已经很多了,为什么不跟着儿女们搬到城里享几天清福?”

白春兰说:“我家掌柜的和大儿子都留在了沙边子,各级党委、政府也给了我很多支持和照顾,我不能离开这儿。”

如今,昔日满目荒凉的戈壁滩上涌现出大片绿洲,并成为当地进行生态教育的基地。每到植树季节,都有人志愿到这里来植树、治沙。

见此情景,白春兰不无感慨地说:“人们都劝我歇歇,可我哪能歇得下来?一看到这满眼的绿色,看到树林里活蹦乱跳的野兔、狐狸、野鸡,我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看自己种的3400多亩林地,我觉得这辈子没白活。”

在白春兰无悔抉择的身上,有一种感动,叫执着。

呵,无垠的毛乌素沙漠,永远不会忘记一位叫白春兰的杰出女性!

长河舞动城市珍珠链

城市,或许是人文荟萃的古都名邑,或许是生机勃勃的商埠特区,或许是风情独特的魅力之域。

走进宁夏的沿黄区域,自然可以领略到各个城市的独特风情:

“塞上湖城”银川山水相伴,厚重而博大;

“滨河水韵之城”吴忠温婉而灵秀,回族风情浓郁;

“山水园林之城”石嘴山气质硬朗而挺拔;

“浪漫沙都”中卫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浑厚而沧桑……

然而,21世纪的城市,是社会财富的聚宝盆,是人类现代化的缩影。

宁夏人绝不拖时代的后腿,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你的潜力何在?

在西部第二轮大开发的号角吹响之际,宁夏人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伟大使命感。

“居高声自远。”

跳出宁夏看宁夏,宁夏的执政者对“黄河金岸”有了新的升华。

2009年4月9日,一个承载着630万回汉群众梦想的名字,响彻了塞上大地,响亮了涌动着的中国西部。

这就是宁夏“沿黄城市带”。

21世纪是城市群的世纪,城市化浪潮席卷全球。

纵观近现代世界城市史,人们发现:

1800年,地球上只有2%的人居住在城镇,1900年,则上升到13%。

2007年5月23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宣告:人类社会进入都市时代,因为我们这个星球65亿人中,有一半已经居住在都市。

从1800年到1980年的180年间,世界人口增长了3.5倍,而同期城市人口增长了35倍!

而从1978年至2000年,中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9%提高到36.1%。截至2008年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5.7%,拥有6.07亿城镇人口。特大城市达到118座,超大城市39座。

从宁夏看,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宁夏城镇化率只有5.9%。1957年达到8%,1960年上升到17.7%,1964年降至12.1%。

本世纪初,宁夏城市化水平跃上了新台阶,2000年达到32.5%,2001年达到33.3%,2002年则达到34.2%。

然而,改革开放后,在城市化水平上,宁夏和东部发达省市有着明显的差距。

1978年,广东城市化率只有16.3%,和宁夏不相上下。

2008年,广东城市化水平为63.4%,30年间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

本世纪初,宁夏迅速掀起了城市化浪潮,城市化率从2000年的32.5%一路攀升到2009年的46.5%,但与广东比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国家重点城镇群,以不到全国10%的人口,创造了30%以上的经济总量,吸引着60%以上的外商投资,成为汇集要素、创造财富的主体区域,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而宁夏的情况如何?

放眼全国看宁夏,宁夏是大西北通往华北的门户,地理位置特殊。

宁夏虽偏居一隅,但正在成为东进、西去、北上、南下畅通无阻的中国区域性交通大枢纽。

然而,在呼包银兰和太中银两条交通大动脉上,鲜有列入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国家重点城镇群。

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看,要实现西部大开发,就应该提升宁夏沿黄城市带的战略地位。

那么,什么是宁夏的沿黄城市带?

同类推荐
  • 不可重来的时代

    不可重来的时代

    回顾萧红传奇一生,期待汤唯《黄金时代》 。腾讯大家联手汤唯新片《黄金时代》,从传奇女作家萧红颠簸的一生,到风云际会中一代弄潮儿的群像,重现动乱年代中年轻人的热血、天真,以及他们面对的困境与挣扎。天才辈出的时代还会重来吗?我们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吗?《不可重来的时代》,在讲述往事的同时,也来谈谈我们身处的现在。
  • 梦与马

    梦与马

    本书包括“逝者如斯”、“信仰在我们中间多少时候了”、“重现的时光”等随笔。
  •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本书包括缤纷的花墙,泥土的芬芳,真情流露,温馨家园,感悟真情,读懂父亲的真诚,真情如歌,父爱如山,活着就是幸福等。
  • 辛弃疾词选

    辛弃疾词选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又具有英雄气概。其词以豪放雄迈著称,有词集《稼轩长短句》。这本小书精选了词人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评注者不仅对词中生疏的语词做了简洁的注释,还附有深入浅出的解读,能够带领大家轻而易举地进入辛词的世界,领略辛词的艺术魅力。
  • 终站之前

    终站之前

    作者在生命暮年,在与癌症面对面的搏杀中,对人生、生命和亲情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感悟,这部自选集可说是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作者乐观地在人生“终站”之前忆双亲友朋,细说往事,读者可窥其一生意趣心志,也可感受到作者豁达、独立而坚韧的品质。
热门推荐
  • 闯荡诸天

    闯荡诸天

    那一年,高明被[诸天乐园]选中,成为了一名编号[7143]的实习主神。为了能够在十年后的主神评比中存活,他链接了几个世界,并选中了几个现代人去探索世界。结果现代人因为熟知剧情的缘故,喜欢各种作死,害的高明血本无归,亏掉了仅有的本源。好在已链接的世界并不会因此消失......高明无奈之下,只能从各种影视中选择剧情人物来进行诸天世界的闯荡。......四目道长:“燕赤霞道友且慢动手,这魔很似不凡!浑身上下都能卖个好价钱!家乐,把我昨夜新画的五雷符拿来!”鸠摩智:“道长且慢,小僧昨日刚买了诱惑之光,看能不能将此魔收为坐骑!”扫地僧:“你们都退后,此魔身形巨大,老僧有三丈护体真气!先抗一波!”独孤求败持伫木剑而立,须发随风舞荡时,他幽幽道:“余至此,但求一败,人难如愿,妖可遂否?”躲在安全区,正在摇旗助威的高明、宋青书、秋生,以及坐在水晶球上的占卜婆婆:“大佬们牛逼(破音)!”
  • 文娱大帝国

    文娱大帝国

    为了改变娱乐圈的风气而努力!为了改变华夏影视圈在国际上的地位而奋斗!为了让华夏的电影,变成世界的电影而拼搏!更是为了要让其它国家的观众,为看懂华夏的电影,而拼命学好普通话!为了这些,所以唐宇来了!(书友QQ群:649702695,欢迎来水群!)
  • 快穿王者:英雄,别撩我

    快穿王者:英雄,别撩我

    我本是一个天天向上的好青年,不过就是喜欢看有关王者的耽美小说,至于选中我穿越到王者荣耀里吗,竟然还要去攻略男英雄,卧草,老子可是女的...『简介无能,全部靠文。』
  • 挂着泪的微笑:最感人的情感散文

    挂着泪的微笑:最感人的情感散文

    有多少故事让您眷恋一生?有多少情景让您深受感动?有多少故事在您记忆的海洋中永远闪烁着光芒?最优美华丽的文字,最温馨动人的故事,最睿智的人生哲理,最经典的“时文选粹”。
  • 昆虫奇闻

    昆虫奇闻

    漫长的人类进化历史中,大自然巳在各种生物之间编织了一张精致的互相依存的生命之链。然而昆虫由于其种类、食性及行为的多样,决定了其在生物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书通过对昆虫知识的详细介绍,使青少年朋友对昆虫世界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密切关注昆虫在自然界的作用,不断探索昆虫王国的奥秘!
  • 执念之仙

    执念之仙

    当万物初始,你说那是仙,我便向着它走去。一路之上才知生活明朗,万物可爱,正是有了这些万物生灵,修仙之旅也不至于枯燥乏味。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 择一座城挽一帘梦

    择一座城挽一帘梦

    不经意的一瞥,拍下了红裙少女。后来再遇,是她的初遇,他的重逢。甜文不虐。
  • 我的男神不等价

    我的男神不等价

    一个是受人追捧的校草级男神,一个是从未谈过恋爱的爱吐嘈星人,当校草为了过清净日子而要挟吐槽星人为其当挡箭牌,两人的命运便开始交集。吐嘈星人一边为男神遮挡各种烂桃花,一边努力自救企图摆脱被要挟的命运,顺便也想让自己的爱情开花结果,两个看对方不顺眼的人,一路磕磕碰碰走过,却发现对方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扎根在自己心上。
  • 至尊妖女,重生不为后

    至尊妖女,重生不为后

    素萝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死在嫡姐的手中,这个与她相亲相爱的嫡姐,在抢了她的夫君,夺了她的一切后,最终还要了她的性命,连带着她肚子里的孩子都没有放过。素萝死也闭不上眼,最后印在脑子里的便是刺眼的锥心之痛!再次醒来,素萝以为到了阎罗殿,却重生回了五年前,摸着完好如初的眼睛,她笑到泪流满面,好!好!好!天不绝我,我就要那些害我之人死无葬身之地!喂,喂,喂,那边两只,能不能消停一点,你不是长公主之子吗?装什么玩世不恭,你不是将军之子吗?玩什么诡计多端,她怎么就这么没眼光,交了这两个损友!好吧,损友也有损友的用处,就让他们助她一臂之力!势利的祖母,伪善的母亲,道貌岸然的父亲,以及小白花嫡姐,我素萝会让你们一个个现出原形!再打你们入十八层地狱!只是,不是说好了是损友的吗?怎么和她想的不太一样了?还有那个该死的王爷是想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