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2100000015

第15章 艺林一枝(4)

百重气象

郑百重先生的名字就充满诗意,引人遐想。“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唐·王维),充满动感,可以感受生命的律动、气韵的生动;“刻削临千仞,嵯峨起百重”(南朝·梁·庾肩吾),天高地迥,能够领略气势的雄浑、格局的阔大。其实,气韵生动而又气势雄浑,也正是百重山水画的特色,是其画作的魅力所在。

气韵是境界,是韵味,是精神,是意象。“气韵生动”是中国画的第一要义,为“六法”之首。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气势是气概,是格局,是规制,是形胜。气势是形,气韵是神,气势与气韵的结合,就是形神的统一。

郑百重以山水画特别是青绿山水为世所瞩目。青绿山水从唐宋的二李(李思训、李昭道)、二赵(赵伯驹、赵伯骕)一路下来,曾蔚为大观。元代审美趣味丕变,山水趋向写意,青绿山水虽亦开新面,终究发展不快。数百年来,在千峰竞秀的山水画坛上青绿山水不绝如缕,但难免衰微的局面。郑百重钟情于青绿山水,当属难能可贵,但这肯定是一条需要特别付出的艰难之路,需要在继承传统上努力创新的艺术勇气。

百重的青绿山水,既追踪前贤,承传中国传统绘画的文脉,又积极探索,融入独特个性语言,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开创新青绿山水画风。他的画作布局一般格局大,颇见气势,但又注重细节的丰富、繁处的工整、层次的精微,善于将简洁单纯和精细入微相结合,以特有的绘画语言展现多娇的江山。他用笔凝练而有变化,骨法端重而不刻板,并注重多种手法的娴熟运用,显示了不凡的艺术功力。在色彩运用上,既有大青绿的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又有小青绿的水墨淡彩,更多的是多种色彩的协调组合,也有强烈色彩对比带来的视觉冲击,但却浑然一体,无炫耀的躁气,带给人的是大自然和谐的启示,是静穆的感受。

对每一位画家而言,其作品都是综合素养的反映。百重是幸运的。他曾师从陈子奋、陈俨少先生,得到悉心指点。他悟性又好,进步很快。他转益多师,又有游历名山大川的体验与心得。他广涉多种艺术形式,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勤奋终于结出了硕果。他擅长中国山水、花鸟画,兼工书法篆刻。他喜欢读书,也喜欢思考。美术史的攻读与文史知识的滋养,绘画理论的研究与一系列论文的发表,使他一步步攀向更新的台阶,使他的艺术创作有了更为深厚的基础。

经历是重要的财富。对于一个中国画画家,十多年的异国生活,异域文化的观照,中西艺术的对比,使他对作为民族艺术重要部分的中国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有了更为深厚的感情,自然也充满了为其发展而献身的激情和担当。他认真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融会到自己的创作中。他庆幸自己处在人类艺术能够广泛交流的时代,也决心不辜负这个时代。

古人认为画虽不能吟哦,但有诗意,就称之为“无声诗”。如果说,在一般的画中都有诗情可觅,那么,我们读百重的画,更会感受到不可遏止的涌动的诗意。他的一些作品,画题就是诗词名句,如“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风吹草低见牛羊”、“碧云天黄花地”、“巴山夜雨”等;还有一些自拟的题目,本身也是诗意盎然,如“秋江织锦”、“春水初生”、“月白风清”、“天风振衣”、“龙飞万涧动”、“春与青溪长”等。作者以这些诗句进行艺术创造,同时兼具画家与诗人的身份,画家眼中的丘壑与诗人胸中的诗意相结合形成具体可感的画面,也为欣赏者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联想的空间。这得益于作者的古典诗词素养,也表明了中国传统诗、书、画艺术间的密切关系。

百重的山水明丽醇美,但市场经济下的大千世界红尘滚滚。作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要有提高群众审美趣味的责任感。鲁迅先生说过:“我们所要求的艺术家,是能引路的先觉,不是‘公民团’的首领。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品,是表记中国民族知能最高点的标本,不是水平线以下的思想的平均分数。”(《热风·随感录四十三》)时代需要美,需要精美的艺术品,百重正在美的创造中不懈地努力,在美的追求中不断地前进,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郑百重画展”祝辞,2011年

孙杰的墨竹

孙杰先生的墨竹,以其独有的风格和超卓的造诣,日益受到艺术界的重视和高度评价。《全国名家书文诗词点评孙杰墨竹》,比较完整地收录了他的佳作精品,既可看到书画名家对他作品的品评称誉,也是他作为艺术家五十年不懈追求的足迹的记录,凝聚着他一生的心血。

对于画墨竹,孙杰先生特别强调“贵在真诚”。这“真诚”二字,不仅体现了作者敬竹、爱竹的态度,而且是了解他的创作成就的一个关键。竹子虽是一种常见的植物,但很早就成了中国画家关注的题材,在宋代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这时许多文人喜好画竹。这种喜好里已有了深层次的东西,即赋予竹子一些独有的情感象征意义。在他们看来,竹子象征高洁的品格,既有虚心、谦和的君子之风,又有正直、坚忍、乐观的大无畏精神,正如中国墨竹画最重要代表人物、宋代文同在《咏竹》中所称赞的:“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竹与其他几种花木一起,被誉称为“四君子”、“岁寒三友”等。宋元以来,画墨竹便成为文人画的重要内容,大凡士大夫能画几笔的,尽管未入堂奥,也都以墨竹遣兴。竹画从独立成科时起,便浸渍着文人的意趣。孙杰对竹的态度,他的爱竹、敬竹,继承了中国文人画的这一传统,十分重视竹子所具有的这种情感象征符号的意义。因此,画竹对他不仅是绘画兴趣的选择,而且是人生理想和价值的追求;不仅是人生的一种体味,更是融入其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如他的一首诗所说:“秉性生来酷爱竹,风吹雨打笔不收。何惜花甲银雪首,似竹骨节更风流。”不施粉黛的修竹与画家心灵是相通的。孙杰的画竹,“重笔趣、求气韵、画骨气、表真心”,从而达到“我融于竹,竹融于我”的境界。这是孙杰艺术创作的灵魂所在。

孙杰先生的故乡在陕西渭北旱塬。北方少竹,尤其渭北一带,更难觅竹的踪迹,偶或有之,也甚少南国那种常见的森风万竿、一顷含绿的景象。孙杰却成了墨竹画大家。不难想象,为了达到这种造诣,这位一直生活在北方的汉子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家乡缺少日常观察竹子的条件,但凭着对竹子的挚爱和痴情,近半个世纪以来,孙杰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深入到竹山竹乡竹海,认真研究竹的生长规律与特点,仔细捕捉竹的物态美和意象美,结合体味前贤画竹的理论与创作实践,精于琢磨,勤于摹写,不断有所进步。对孙杰来说,画竹的过程,不只是技艺的日臻成熟,还是自己品德的提升与意志的砥砺过程。他有一首题画诗道出了自己的衷曲:“吾写墨竹任笔狂,苦练风雪雨露霜。只求劲骨出尘世,不登大雅又何妨。”在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创作中,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的结合,因此作者多属具备较全面深厚的文化修养的文人。孙杰先生在孜孜不倦的墨竹创作中,重视学识的积累,重视诗、书、画的相互促进整体提高。多方面艺术素养的结合,使他的作品充盈着一种书卷气,一种在继承中不断创新的蓬勃的艺术生命力。

竹是文人画的重要题材,有那么多的人画竹,也因竹有造型易于掌握的特点,便于作者自由抒写。正由于此,一些作者难免忽视对竹本身特点、形态的把握,多凭自己的感受,只追求“神似”,这样的作品自然难以形成特色,也缺少生命力。孙杰先生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注重长期的精细观察,并在表现形式上努力探索。他也不重“形似”,认为好的作品在“真与不真”之间,但对他而言,已把真的竹子弄明白了,竹子的千姿万态了然于胸,就是说他已有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作品看去纵笔潇洒,一气呵成,实际上有则有度,深谙其中三昧,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形似”与“神似”的关系。孙杰还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画竹四字口诀》,公诸同好,亦金针度人。这篇“口诀”,强调了书法、意境、情感在画竹中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欲画精妙,须懂书法;意境为先,以书入画;情出于心,笔意畅达。”又分竿、枝、节、叶四个部分,分别从书法、用墨及具体技法等方面进行论述,通俗而又实在,是他一生创作实践的总结,也是他在前人经验基础上的新探索。

孙杰先生的墨竹画多姿多彩。他画了风中的竹、雨中的竹、雪中的竹、月夜的竹、抽笋的竹,这些竹各具情态,表现了作者的功力。有些画重点是表现竹叶,或柔叶滴翠,或数片飘逸,或随风飞动,或新梢茁茂;有些重点是画竹竿,或壮骨刚直,或修竹挺拔,或霜皮劲节,或披雪傲立。虽然笔墨灵动多变,但总的看,孙杰墨竹画的基调是清刚跌宕。读他的墨竹,使人似乎看到竹节的旋转,听到飒飒风声和铮铮竹鸣,感受到凛凛正气,从而体味到作者感情的寄托。墨分五彩。孙杰很注意用墨来显示各种色彩。《潇湘风雨》就是一例。用浓墨突出的一棵竹子,修长的枝干与纷披的叶子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其他的竹子虽寥寥数笔,却因着墨色的深浅不同,与主枝显得层次分明,似有无尽竹林隐没在烟雾之中,整幅画运笔迅疾,看似散乱,由于浓淡掩映得宜,便浑然一体,生动有致。

画如其人。孙杰先生形诸笔墨,抒写了自己对竹子的崇敬,在社会生活中他也以竹子的品格和精神自励。他有一颗爱心,经常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作品,为一些重大公益活动尽绵薄之力。他待人谦和,虚心好学。他办事认真,有种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这是一个画家的新境界。我们相信,永不满足的孙杰先生,一定会日渐精进,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孙杰墨竹画法》序言,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罗坤学的书法

我和罗坤学先生接触时间并不长,但印象却很深。那还是2004年参加“甲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的时候,在沮水河畔新落成的轩辕祭祀大殿内,耸立着一通五米高的花岗岩巨碑——轩辕黄帝碑,碑上镌刻着由罗坤学书写的节录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其古朴凝重的汉隶书法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盛赞,与白色大理石构建的汉式风格建筑轩辕殿浑然一体,在遍山的苍松翠柏辉映下,为公祭盛典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气氛。我为其书法艺术所感动,从此便结下了翰墨之交。

罗坤学在黄帝陵书写的不只是这一通碑刻。早在1993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先后拜谒黄帝陵并为黄帝陵基金会题词,罗坤学就代表省政府用工整的魏楷书写碑注,刻立在轩辕庙内;黄帝陵基金会曾在全国范围内征联,亦由罗坤学用行楷书写八副楹联,精刻后悬挂在黄帝陵及轩辕庙的殿、堂、亭、廊;1997年香港回归时,他又用魏楷为黄帝陵书写了《香港回归纪念碑》等。为黄帝陵写字,要求自是不同寻常,也是很高的荣誉,当然不是个人的意愿,而是经省政府几个有关机构认真研究,好中挑好。多次都能选中罗坤学,绝非偶然,他的书法造诣就可想而知了。

罗坤学书作刻石、制匾布满三秦大地的名胜古迹、旅游景点,并且远涉省外、国外。在西安八仙宫西墙刻着三十多平方米的《阴符经》和《黄庭经》,湘子门、湘子庙、大雁塔、兴善寺内的楹联,大唐芙蓉园内的对联和刻石,骊山明圣宫的《老君清静经》,华清池的《温泉铭碑记》,宝鸡姜太公钓鱼台山门匾额和《姜太公碑记》,汉中摩崖刻石《褒斜栈道铭》,榆林镇北台刻石以及湖北元极碑林、安徽怀远涂山禹王庙等处诸多碑刻,无不渗透着他的辛勤汗水,显示着他的书法功力。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全国获奖,并被数十家博物馆、图书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处收藏;也经常在《书法》《书法报》《中国书画报》等专业报刊上发表,入选《全国百幅优秀作品集》《全国著名书法家百人展》《陕西历代名人书画精品选》《中华名胜图览》等图书。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曾出版了他书写的《做人至要》《教子十章》和书法挂历。1992年在台湾举办“罗坤学书法作品展”,并由台湾出版发行了《罗坤学书法作品选》。1994年出访日本进行书法交流。2005年受美中友协主席陈香梅及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邀请,由陕西文史馆组织的“中国陕西现代书画名家代表团”出访美国,进行文化交流,其中罗坤学的作品在美国引起很大反响。

同类推荐
  • 洪大容文学与中国之关联研究

    洪大容文学与中国之关联研究

    本书以朝鲜朝历史人物洪大容的《湛轩书》为第一手资料,从历史人物的生平及作品中汲取点滴素材,分析并探讨了中国文化对洪大容思想体系形成的影响;中国诗论与洪大容诗歌理论之关联;洪大容文学中体现的中国形象;洪大容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双向反馈等诸多问题。打破以往对洪大容哲学思想及科学成就的片面关照,借用文化人类学、形象学等文艺理论,突出了洪大容作为18世纪朝鲜朝中后期“北学派”领军人物在文学与文化界的广泛影响。
  • 看,这个世界

    看,这个世界

    世界常常简单到不足以撑起一个故事,又常常复杂到难以用百科全书说出一点皮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观察和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我很早就意识到存在着不同的观察方式,因为我是从很远的地方来到大都市。……我找不到一个过去,一个我可以进入和考虑的过去,这种缺失让我感到痛心。”
  •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侨民故事

    侨民故事

    这一年的冬天,哈尔滨却出奇的暖和。听当时的那几位还未走进坟墓里去的老哈尔滨人说,这种天气,过去哈尔滨就有过一次,不过,那在他们还是年轻小伙子时的事。那时候,他们刚刚来到哈尔滨。当时的哈尔滨还是一片荒芜的沼泽呢。那里只有几户人家,而且都是流亡的洋人和混血儿,路没法走,到处都是沼泽,人只能走在木栈桥上。不久,又有了好看的洋房,有了敖德萨餐馆,有了教堂,有了监狱,有了侨民学校,有了花店,有了肉铺,有了棺材铺,有了侨民的墓园,有了许多平常而又别致的故事。
  • 生死96小时:中国女记者利比亚突围记

    生死96小时:中国女记者利比亚突围记

    本书完整地记述了卡扎菲政权倒台前后一位中国女记者在利比亚的所见所闻,真实还原了西方刻板印象之外的阿拉伯人,还原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诉求和渴望,他们面对作者和其他外国记者时保有的朴实的善意和真挚的情感。作者作为中央电视台特派记者,和来自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路透社、今日俄罗斯等媒体的国际记者一同被卡扎菲政府军围困了五天四夜,一时成为国际新闻的焦点。这一段惊险的经历、一次又一次艰难的选择和人性考验促使作者从一个怀抱新闻梦想的姑娘迅速蜕变成一名真正的战地记者。
热门推荐
  • 天堂钥匙

    天堂钥匙

    本书是一部侦探、悬疑军事、黑道等元素混合的社会小说。作品以英雄人物为圆心,构思精巧,故事性强。希望以此为读者展现各级警卫部队和公安机关默默无闻地捍卫着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们勇敢却常常不为人知,不受关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画骨香

    画骨香

    长夜未央,妙笔生香。前世他是上古魔剑长离,她是大魔女姝妤,今生他是贵公子云初末,她是小婢女云皎;传说长离剑灵逆天而行,遍寻冥海万年只为拯救一缕堕落的魂灵,传闻明月居主人以禁忌之术替人画骨重生,交换灵魂维持一人性命;这是一个关于前世今生的故事,在没到结局之前,或许你可以左右它的走向……
  • 依法治国是历史的经验总结

    依法治国是历史的经验总结

    本书作者是将依法治国理念写入我国宪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之一。书稿汇集了作者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以来、30多年的学术成果,系统地展现了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历程,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论证了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党治国执政的历史必然选择,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学术史料价值。
  • 艺术哲学提要

    艺术哲学提要

    《艺术哲学提要》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智慧美学的世界视域会通研究》(项目编号12YJA751018)的阶段性成果。该成果在借鉴和消化中国智慧美学非二非不二思维方式和无所执著、明白四达生命智慧的基础上,围绕艺术哲学有史以来形成的诸多主要标志性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艺术的观念、性质、起源、类型、结构、创造、鉴赏、品格、功能等艺术哲学基本问题,高度凝练和阐发了艺术哲学旨在发明无善无恶、无关无丑、无真无假之原始本心的学术宗旨及艺术旨在为人们提供诗意地栖息的场所,启发人们获得无所执著、周遍含容、平等不二智慧关学精神的终极目的。对人们重新反思有史以来艺术哲学诸多基本命题、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等,建构具有世界视域、中国精神的艺术哲学研究新格局,富有极其重要的尝试和启发意义。
  • The Soul of Nicholas Snyders

    The Soul of Nicholas Snyd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情会在不远处等我

    爱情会在不远处等我

    在医院里给老娘买药的时候,一个头发雪白的老头摔倒在地上。我前面的人逃开了,我只好跟上一步扶起他的上身,扯开嗓子喊门诊室里的医生。我要他们快点帮忙把老头送急救室。没想到我这一喊,医生就认定我是老头的儿子,从此再也脱不了和老头的关系。我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一女朋友和我分手了。这不怪她。是我,也一定会和自己分手。这话有些拗口。我是说如果我是文敏,也一定和那个叫王维的家伙分手。这下你听明白了吧?我说话一直就是这样,读文学书不多,所以说话没有条理。而且最气我父亲为什么把我和一千多年前的大诗人取一样的名字。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儿。为了出人头地投靠青帮头目黄金荣;献媚于黄金荣的大老婆桂生姐;镇压工人武装,杀害共产党人取宠于反动势力;上攀“天子”蒋介石;中靠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下用青帮、“恒社”等帮会社团组织……一步步登上了民国年间名噪一时的“教父”宝座……本书除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杜月笙用刀枪、鸦片、赌器、官印、女人、金钱,凭借黑道势力发迹于十里洋场的过程;同时又客观的记叙了杜月笙在抗战时期不惧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坚持支援国共抗日、并清剿汉奸特务的业绩;描叙了他对蒋介石攀附、希翼、失望、离心的四个阶段;刻画了他从“教父”宝座上跌下来,客死在香港的结局。
  • 总裁大叔么么哒

    总裁大叔么么哒

    我跟了陆沉舟十年。他曾经说,只要我听话,哪怕是想要天上的星星,他都能想法给我摘下来。但是唯独,有两样东西不能给我——爱情和婚姻。后来,我心冷了也贱够了,终于能平静的告诉他:“陆沉舟,我想嫁人了。你放心,那个人不会是你。”而唐子琰,就像个打不死的小强,哪怕被我坑的一无所有,也仍旧会卷土重来。他说:赵冉,只要你跟我,哪怕再被你坑一次,我也认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