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4300000011

第11章 竹窗二笔(5)

僧有恒言曰。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疑之为言参也。然参禅二字起于何时。或曰。经未之有也。予曰有之。楞严云。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又曰。内外研究。又曰。研究深远。又曰。研究精极。非参乎。自后尊宿教人看公案。起疑情。皆从此生也。而言之最为详明者。莫如鹅湖大义禅师。其言曰。若人静坐不用功。何年及第悟心空。曰。直须提起吹毛剑。要剖西来第一义。曰。若还默默恣如愚。知君未解做工夫。曰。剔起眼睛竖起眉。反复看渠渠是谁。如是言之。不一而足。参禅人当书诸绅。虽然。若向语句中推测穿凿。情识上卜度抟量。则又错会所谓用功。所谓剖。所谓反复看之意矣。则与静坐默默者。事不同而其病同矣。不可不辩。

印宗法师

六祖既受黄梅心印。隐于屠猎佣贱一十六年。后至印宗法师讲席。出风幡语。印宗闻而延入。即为剃染。礼请升座说法。人知六祖之为龙天推出矣。未知印宗之不可及也。其自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夫印宗久谈经论。已居然先辈大法师矣。而使我慢之情未忘。胜负之心向在。安能尊贤重道。舍己从人。一至于是乎。六祖固古佛之流亚。而印宗亦六祖之俦类也。圣贤聚会。岂偶然而已哉。

亲师

古人心地未通。不远千里求师问道。既得真师。于是拗折拄杖。高挂钵囊。久久亲近。太上。则阿难一生侍佛。嗣后历代诸贤。其久参知识者。未易悉举。只如慈明老人下二尊宿。一则杨歧。辅佐终世。一则清素。执侍一十三年。是以晨咨暮炙。浃耳洽心。终得其道以成大器。而予出家时晚。又色力羸弱。气不助志。先师为度出家。便相别去。方外行脚。所到之处。或阻机会。或罹病缘。皆乍住而已。遂至今日。白首无知。抱愚守拙。嗟乎。予不能于杏坛泗水。济济多士中作将命童子。而乃于三家村里充教读师。可胜叹哉。

华严大藏一经

或问。经无与华严等者。何谓也。曰。昔玄奘法师译般若六百卷成。以进御。帝云。般若如是浩瀚。何不居华严之先。法师谓。华严具无量门。般若虽多。乃华严无量门中之一门也。有僧作数格供经。华严供于最上。一日取诵讫。纳之中格。明晨经忽在上。僧大惊异。盖经之威神所致。亦持经者之精诚所感也。且三藏圣教。独华严如天王。专制宇内。诸侯公卿大夫百执事。以至兆民。皆其所统驭也。夫孰与之等也。

袁母

袁居士母张氏。自幼归依普门大士甚严。其嫁也。奉大士像以俱。孕居士腹中十月。无一日怠缓礼敬。故居士在孩提。即知归向三宝。盖所谓胎教也。夫内人之能倾心事佛者。世亦恒有。至于将作新妇。不汲汲以服饰为光华。而供大士于奁具。可谓迥出凡情。耳目所未闻见。昔苏子瞻绘像南行。葛大夫设像公署。不避嫌刺。识者高之。今袁母者。岂不卓然大丈夫哉。

儒佛配合

儒佛二教圣人。其设化各有所主。固不必歧而二之。亦不必强而合之。何也。儒主治世。佛主出世。治世。则自应如大学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足矣。而过于高深。则纲常伦理不成安立。出世。则自应穷高极深。方成解脱。而于家国天下不无稍疏。盖理势自然。无足怪者。若定谓儒即是佛。则六经论孟诸典。璨然备具。何俟释迦降诞。达磨西来。定谓佛即是儒。则何不以楞严法华理天下。而必假羲农尧舜创制于其上。孔孟诸贤明道于其下。故二之合之。其病均也。虽然。圆机之士。二之亦得。合之亦得。两无病焉。又不可不知也。

立禅

立禅出自般舟三昧。盖精进之极。恐坐则易昏。非以立为道也。而不达此意者。遂有用铁带束腰以助僵直。亦可笑矣。近更有砌砖作垣。紧围其身。植立于中。如剑在匣。而复假此以为募化之资。愚人无识。敬而事之。于是渐有效其所为者。奉劝高明。遇如是人。即应开导。劝之出垣。毋令末法现此魔异。以增僧门之丑。

论疏

如来说经。而菩萨造论。后贤制疏。皆所以通经义。而开示众生使得悟入。厥功大矣。或乃谓佛所说经。本自明显。不烦注释。以诸注释反成晦滞。于是一概拨置。无论优劣。无论凡圣。尽以为不足观。此其说似是而非。何者。不信传而信经。是亦知本。但草忽卤莽。以深经作浅解。则其失非细。是盖有心病二焉。一者懒病。二者狂病。懒则惮于博究。疲于精思。惟图省便。不劳心力故。狂则上轻古德。下藐今人。惟恣胸臆。自用自专故。新学无智。靡然乐从。予实悯之。为此苦口。

净土不可言无

有谓唯心净土。无复十万亿刹外更有极乐净土。此唯心之说。原出经语。真实非谬。但引而据之者错会其旨。夫即心即境。终无心外之境。即境即心。亦无境外之心。既境全是心。何须定执心而斥境。拨境言心。未为达心者矣。或又曰。临终所见净土。皆是自心。故无净土。不思古今念佛往生者。其临终圣众来迎。与天乐异香幢幡楼阁等。惟彼一人独见。可云自心。而一时大众悉皆见之。有闻天乐隐隐向西而去者。有异香在室多日不散者。夫天乐不向他方。而西向以去。彼人已故。此香犹在。是得谓无净土乎。圆照本禅师。人见其标名莲品。岂得他人之心。作圆照之心乎。又试问汝。临终地狱相现者非心乎。曰。心也。其人堕地狱乎。曰。堕也。夫既堕地狱。则地狱之有明矣。净土独无乎。心现地狱者。堕实有之地狱。心现净土者。不生实有之净土乎。宁说有如须弥。莫说无如芥子。戒之戒之。

随处净土

有谓吾非不信净土。亦非薄净土而不往。但吾所往与人异。东方有佛吾东往。西方有佛吾西往。四维上下。天堂地狱。但有佛处。吾则随往。非如天台永明诸求净土者。必专往西方之极乐世界也。此说语甚高。旨甚深。义甚玄。然不可以训。经云。譬如弱羽。止可缠枝。则知翮翼既成。身强气茂。方可翱翔霄汉。横飞八方耳。非初发菩提心者所能也。世尊示韦提希十六观法。必先之落日悬鼓以定志西方。而古德有坐卧不忘西向者。岂不知随方皆有佛国耶。大解脱人。任意所之。如其不然。恪遵佛敕。

阴阳

有谓。万法始于阴阳。不宜阴阳前更立太极。故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天阳而地阴也。夫妇为生人之本。夫阳而妇阴也。夫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孔子语也。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亦孔子语也。取其一。弃其一。何为哉。濂溪曰。无极而太极。尚置无极于太极之上。况阴阳乎。圭峰原人即无极犹未足穷其原。而起信真如生灭以前名为一心。前说可谓甚浅。

出胎隔阴之迷

古云。声闻尚昧出胎。菩萨犹昏隔阴。予初疑声闻已具六通。菩萨双修定慧。何由昏昧均未能免。及考之自己。稽之他人。昨宵之事。平日忽尔茫然。况隔阴乎。乍迁一房。夜起不知南北。况出胎乎。彼诸贤圣之昏昧。盖暂昏而即明。俄昧而旋觉者也。而我等凡夫。则终于昏昧而不自知也。舍身受身。利害有如此者。为今之计。直须坚凝正心。毋使刹那失照。而复恳苦虔诚。求生净土。生净土。则昏昧不足虑矣。既放其心。复拨净土。危乎哉。

刘道原不信佛法

司马温公谓刘道原最不信浮屠法。其言曰。人生如在逆旅。旅中所用之物。去则尽弃之矣。焉有赉之随去者乎。可谓见之明而决之勇矣。盖人死则神灭之论也。夫旅中主人之物。诚弃矣。自己囊橐。亦并弃而不随乎。所谓唯有业随身是也。温公之有取于道原者。何也。刘元城谓。老先生于此事极通晓。元城之有取于温公者。又何也。

传佛心印

天台下尊宿。谓传佛心印惟属天台。而达磨一宗置之弗取。圭峰谓荷泽嗣曹溪。传佛心印惟属荷泽。而南岳。青原二宗置之弗取。于是明教嵩禅师作传法正宗。自迦叶至曹溪。西天四七。东土二三。以逮于南岳。青原。而天台。圭峰两家之说双泯。今犹有为天台者。而绝无为圭峰者。则天台下尚绳绳。而圭峰下寥寥也。为天台者曰。师子遇害而传遂绝。然至人遇害。如游园观。宁有法随身灭之理乎。传法正宗。诚哉宗正而万世为楷矣。

传灯

自拈花悟旨。以至舂米传衣。西域此方。灯灯续照。而黄梅之记曹溪曰。向后佛法由汝大行。乃南岳青原灿为五宗。大盛于唐。继美于宋。逮元尚多其人。而今则残辉欲烬矣。所以然者。无其种故也。祖师云。汝学心地法门。如下种子。我说法要。譬彼天泽。然则既无其种。天泽何施。今剃发染衣者虽遍满域中。然皆外骛有为缘事。其近里者。又不过守律饬躬。诵经礼忏而已。其谁发无上菩提之心。单提此事。孜孜密密。扣己而参。不舍寸阴。而必求正悟者哉。乃欲望空田之获粟。责露柱以生花。无是理也。

金丹

或问。玄宗有云。金丹之法。与二乘坐禅颇同。此语然欤。予曰。此紫阳语也。不曰异而曰同。不直曰同而曰颇同。言之不苟发者也。虽然。禅者不可因是而生异见也。学大乘以二乘为禁。故梵网呵二乘曰邪曰恶。况同而未同者乎。或问。丹可得闻乎。乃为之喻曰。炼铅汞而成丹。譬之修定慧而成道也。神凝气结。乃成大丹。止极观圆。不真何待。其究虽殊。而喻可以互显也。玄宗尚以身之精气神为外药。而教人求内药之元精元气元神。彼从事于五金八石寻草烧茆者亦惑矣。禅宗尚以十地见性为如隔罗縠。而必曰永断无明方名妙觉。彼止于化城。住于百尺竿头者。犹远之远也。奈何圆顶方袍。号为释子。不思绍隆佛种。而耽耽焉颂道德。讲南华。不亦颠倒乎哉。

四十二章经遗教经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金陵十三钗(张艺谋同名电影原著)

    金陵十三钗(张艺谋同名电影原著)

    本书是张艺谋电影《金陵十三钗》原著小说的修订版,亦是严歌苓作品的经典代表。1937年12月的南京,守城的中国军队全线崩溃,美国威尔逊教堂成了临时的避难所,一个美国神甫,十三个秦淮河胭脂歌女,一群避难的女学生,几个流散的中国军人和伤兵,一群日本官兵,在这个局促的空间里演绎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家国仇恨……那些如花的名字,那些姣好的美眷,那些最泼辣轻贱的话语,那些最纯净善良的灵魂,终刻在了那段伤痕累累、血迹斑斑的历史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才宝贝之一胎四宝

    天才宝贝之一胎四宝

    投胎重生她是人民警察,曾经已全优的成绩从警校毕业,至今还是十项全能的记录保持着,她却有个作奸犯科的妈,第一次卧底,不仅丢了宝贵的第一次,让一个连脸都没看清的男人给她留了四个纪念品,她取名叫胡说,胡乱,胡安和胡闹。第二次卧底,她看清了那个男人的脸,觉得像他这样高档次的工艺品不适合她这样的奉公守法的小市民。他背后的势力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可惜这个象征不被他家里的人稀罕,沦落到他手里,喜欢挖死人墓的他随便打理打理也将月家的事业推向另一个高峰,第一次见到她,他觉得她很眼熟,像是某具埃及金字塔里的木乃伊,再次见到她,他觉得她像是他家高档小区里收拾垃圾的大妈,看清那个女人之后,他觉得像她那样的处理品绝对入不了他高贵的眼。“胡”蝶乱语:【请假篇】胡蝶:老总,我要休婚假。秦九:你要结婚了?终于有人要你了?没听你说有对象啊。胡蝶:不是我,是我弟。秦九顿时一口气没喘上来的怒吼:你弟结婚你请什么婚假,国家劳动法里那条规定说亲戚结婚也有婚假的。胡蝶:反正我不管,我要休假,不管是婚假还是产假,或者婚假产假一起只要能休息,要不我去医院开张处女膜工伤鉴定,休个病假也成。秦九脑袋一阵眩晕:哪家医院会给你开这种病假条!殊不知N年之后,秦九真的收到一张处女膜工伤鉴定病假条,开具医院是同心医院,签字人姓月,某病人处女膜都破了N多年,孩子都生了四个。【人民警察篇】秦九:19428,你的警讯是什么!胡蝶立刻站起来,敬了个礼:回长官,吃喝玩乐,坐吃等死,长官。胡蝶见秦九眉头一跳,隐隐就要发怒,又道:长官我记错了,是为人民服务,长官。秦九眉头抽搐,:19428现在党和人民需要你,警部培养你那么多年,需要你回报的机会来了,你应该怎么做。胡蝶:回长官,努力吃喝玩乐,继续坐吃等死。秦九悄悄凑到胡蝶耳边:任务期间三倍工资,任务结束后放你三个月大假,带薪。胡蝶眼底的精光一闪而过,表情严肃道貌岸然: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我的荣幸,长官。【家有宝贝篇】胡蝶:宝贝听命,现在我立刻征用你为超级无敌神秘神秘神秘小卧底。胡安:我的工资以秒为单位,而且我没有一颗正义的心不想保家卫国。胡蝶:回头给你买你上次看中的电脑。胡安:我觉得我生下来就是做卧底的料,保家卫国除暴安良是我的追求,世界和平是我毕生理想,说吧,需要我做什么?胡蝶:什么都别说,吃你的冰激凌就好。【当纪念品遇上艺术品】
  • 美人归之银行风云

    美人归之银行风云

    银行美女云绎心,静若处子,动如脱兔金融新贵楚明宇,横刀立马,傲视千军金风玉露一相逢,当年的恋人在银行重新相遇云绎心,记住你自己的身份我什么身份?你是我的人一天天脑子想什么呢?想你!不好意思,我已经把你甩了我身高185,体重150,你现在甩一个试试哎,我有病了,就是那个什么冷淡……我忍算了,以你的习性忍得住?谁让我特么犯贱,非一棵树上吊死那你要振作点,你的体重可能需要两棵树十年的爱恨情仇能不能圆满,股灾的惊涛骇浪会不会将他们吞噬,金融情侣披荆斩棘能否到达幸福的彼岸,或是,再回到原点……
  • 九州群英记

    九州群英记

    泱泱华夏,苍茫九州;群雄并起,逐鹿天下。数不尽的风流人物尽数登场,演绎着令人惊叹的史诗。谋臣武将,迁客骚人;无不书写着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生,处于乱世之中,手持三尺青锋,聆听冲天的马蹄战鼓声,只手指苍天,立英雄志。纵马驰骋踏河山,杯酒笑谈百万兵。桂花树下吻佳人,泪洒荒野白骨堆。气吞万里如虎,少年英雄显峥嵘,一腔热血荡九州,谱写壮丽史诗。万里江山,英雄本色,展现热血年华。
  • 神禁乾坤

    神禁乾坤

    三千三百年前,九大禁尊为了躲避神灵的神罚,相约重生于三千年后,再战神灵。三千三百年后,当战尊觉醒时,他才发现自己晚生了三百年,其余八大禁尊早就重生,如今是禁界上的天骄人物,可他才刚刚起步,因为掌握着“斗”字神禁,有禁尊正在寻找他,想要杀了他,夺走他的“斗”字神禁……漫漫修行路,九门十二锁,一锁一世界,一门一乾坤。
  • 轮回永叹

    轮回永叹

    如果所谓现实只是一场梦,如果整个世界都是一座囚笼,是选择永远沉眠,还是冲破一切?轮回是一场游戏,当你发现时已经深陷其中,面临是无穷的阴谋和痛苦。一个大学生,在某次醒来后,他的人生发巨变,卷入一个巨大的漩涡......
  • 杯具大叔玩网游

    杯具大叔玩网游

    杯具的70后大叔阿拉德图,被迫到《复活》游戏中淘金,却发现本该虚拟的游戏,现实的成为又一生存环境,还可以修仙……更意外发现自己血脉遭受诅咒,活不过五十……他不要杯具的死去,而是逆天求生!实现梦想,抓住幸福!
  • 边缘世界之旅

    边缘世界之旅

    张宇遗落异星,加入一个小部落,开始了边缘世界之旅
  • 放下:幸福人生的法则

    放下:幸福人生的法则

    本书是《国学智慧丛书》中的第三本。本书作者把古代圣贤这种系统缜密的修养大智慧开发出来,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优美温馨的语言,生动具体的例子,奉献给读者。本套丛书风格独特,个性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