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0100000004

第4章

第六十一证·惊惕歌

伤寒何故生惊惕。吐下温针或火力。(或因吐下。或因温针。或因火劫。)下之谵语牡蛎汤。(仲景云。伤寒八九日。

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痛。不可转侧者。柴胡牡蛎龙骨汤主之。)妄用温针于理逆。(仲景云。太阳伤寒。加温针必惊也。)风温被火多 (尺世切。亦作螈。) 。( 。子用切。仲景云。风温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阳明被火汗流出(仲景云。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发热。

汗出不恶寒。加温针者。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脉浮火劫必亡阳。(仲景云。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三者不同同此疾。少阳中风耳无闻。吐下悸惊常惕惕。(仲景云。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不烦。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第六十二证·心悸歌

伤寒心悸有多端。大抵三阳不一般。(仲景云。悸证有八九皆属三阳。)太阳便利多饮水。(仲景云。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阳明烦呕小便难。(仲景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多热。心下悸。小便不利。心烦喜呕者。小柴胡汤主之。)少阳吐下仍虚悸。(仲景云。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胃中满而烦。

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误下烦时胃内干。(仲景云。伤寒。其脉弦细。胁痛发热。此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为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也。)脉来结代炙甘草。(仲景云。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方第三十九。)小建中行三日间。(仲景云。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者。小建中汤。)汗过自冒桂甘证。肉 真武定须安。(此二证。自汗过而悸也。仲景云。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方第二十七。又云。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 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方第四十二。)

第六十三证·冒闷歌

二阳并病必须冒。宜刺大椎当慎表。(仲景云。太阳少阳并病。头痛或眩冒时。如结胸痞硬。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下利面赤脉沉迟。汗出中心常郁懊。(仲景云。下利脉沉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

必郁冒汗出。)吐下汗后或动经。(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气上冲咽喉。郁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汲水灌身那得好。(仲景云。荣卫中风。医为大热。解肌发汗。热不止。又汲水灌其身。栗栗振寒。则以重被覆之。故汗出而冒烦。)汗下表里已先虚。汗出表和痊可保。(仲景云。太阳病下之而愈。先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必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

第六十四证·干呕歌

阳明胃络从头走。气上逆行须便呕。(呕者胃不和也。胃之络从头走足。今气上行而逆。故呕也。)阳明多呕小柴胡。

(仲景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小柴胡汤。)胸中有热黄连候。(仲景云。伤寒。

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第二十五。)水停心下茯苓甘。(发汗吐下后。心下逆。满者。

茯苓甘草汤。又方。心下有水气。干呕者。小青龙汤主之。)先呕后渴五苓救。(仲景云。呕而渴者。五苓散主之。)汗后余热竹叶汤。(汗后虚烦呕逆者。竹叶汤或橘皮汤。)烦虚栀子豉汤授。(烦虚者。栀子豉汤主之。得吐勿服。余者呕而有脓者。不可治呕。脓尽乃愈。)又有少阴呕证存。真武汤中加减否。(仲景云。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

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而利。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自利。或下利。或呕者。玄武汤主之。论中有加减之法。)

第六十五证·吐逆歌

吐有冷热两证异。内脉外形当仔细。(吐有胃冷。有胃热者。当以内脉外形辨之。)烦渴脉数手心热。此是胃热之所致。(孙尚云。脉来数。手心热。烦渴者。胃热也。竹茹汤证。)曾经汗下关脉迟。胃中虚冷理中治。(肝脉迟。胃虚也。

理中丸及汤主之。)膈上寒痰四逆汤。(仲景云。若膈上有寒。欲干呕者。不可吐。当温之。宜四逆汤。)汗后虚烦竹叶已。

(汗后虚烦呕吐者。竹叶并橘皮汤证。)少阴欲吐复不吐。必竟吐之当审记。(仲景云。少阴病。其人饮食入。则心中温温欲吐。复不得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此胃中实也。不可下。当吐之。)

第六十六证·霍乱歌

呕吐而利名霍乱。(仲景云。病有霍乱者。何也。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四肢逆冷诚斯患。寒多不饮理中丸。

热多而渴五苓散。(仲景云。霍乱而头痛发热。身体疼痛。热多。欲饮水。五苓散。寒多不饮水者。理中丸主之。又云。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四逆汤主之。)暑月忽然心撮痛。两脚转筋多冷汗。上吐下利并躁烦。水沉香薷煎数盏。(暑月阴阳不和。清浊相干。食饮饫饱。伤于脾胃。而又取凉就冷。阴阳交错。变成吐利。三焦溷乱。腹中撮痛。大渴而烦。两脚转筋者。当用香薷散主之。)

第六十七证·头疼歌

三阳往往病头疼。随证医治(平声。)各异能。(三阳经络上至于头。三阴至胸中而还。故三阳之邪至头。必头疼也。)太阳身热麻黄证。(仲景云。太阳病头疼发热。身疼。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无热阳明胃气蒸。(仲景云。阳明病。

手足若厥者。其人头必痛。若不呕不饮。手足不厥者。其头不痛。)少阳受病脉弦细。小柴胡证自分明。(仲景云。伤寒。

其脉弦细。头痛发热。此为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则谵语为属胃。胃和则愈。不和则烦而悸。)三阴太少无头痛。为是厥阴之证形。(三阴之中。太阴少阴无头痛。惟厥阴有也。)非时忽有 首疾。( 音消。出周礼。)必是停痰湿气并。(停痰湿气。亦令人头痛。)

第六十八证·胁痛歌

少阳胆经循胁过。邪入此证痛无那。(那音糯。仲景云。少阳经络。循胁贯耳。因邪在此。则胁痛而耳聋。)心下坚满引胁痛。十枣医治定须可。(仲景云。太阳中风。吐下呕。头痛。心下痞。坚、满、引胁下痛。表解里未和者。十枣汤主之。)阳明坚满大便结。项强不食并潮热。因而转入少阳经。唯小柴胡汤紧切。(仲景云。阳明病。不大便。胁下坚满。

舌上有苔者。可与小柴胡汤。又云。项强胁下满者。可与小柴胡汤。又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食。小柴胡汤主之。又云。阳明病不解。转入少阳。胁下坚满。干呕者。小柴胡汤主之。)病患痞积贯脐旁。痛引阴筋名脏结。(仲景云。病者。胁下痛。素有痞积。在脐旁痛。引小腹入阴筋者。名脏结。)

第六十九证·腹痛歌

腹痛有实亦有虚。要观证与脉何如。尺脉带弦并泄利。阳明虚痛建中须。(仲景云。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关脉若实大便秘。更加腹满实中居。(仲景云。病患不大便。绕脐腹痛。烦躁。发作有时。为有燥屎。)阴证腹痛四逆散。(仲景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又云。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脉微欲绝。脉不出。或腹痛。通脉四逆汤主之。又云。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真武汤主之。)下之腹痛桂枝祛。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腹满时痛。属太阴。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加大黄汤也。胃中有邪胸中热。呕吐黄连汤可除。(仲景云。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

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第七十证·咽痛歌

咽痛阴阳各异宜。要须脉证两参之。脉浮而数吐脓血。此是阳毒之所为。(伤寒。脉浮数而大。唾脓血。千金。外台有乌扇膏治之。)脉沉兼细手足冷。或加吐利少阴兮。(仲景云。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冷。)少阴阴阳脉俱紧。亡阳汗出要医治。(仲景云。其脉。阴阳俱紧。而反汗出。必亡阳。病属少阴。)又有伏气之为病。非常寒冷着人肌。咽喉先痛次下利。作肾伤寒方可医。(仲景云。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

当喉中痛。似伤寒。非喉痹也。病患云。实喉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

第七十一证·咳嗽歌

咳嗽三经要辨明。太阳阳明与少阴。太阳停水青龙候。(仲景小青龙二证。皆云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者。小青龙汤主之。又云。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者。小青龙汤。)小柴治咳值千金。(仲景云。中风七八日。心下悸。小便不利。

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阳明能食咽必痛。咳时头痛定难禁。(仲景金匮云。冬阳明。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者。其人咽必痛。不咳者。咽不痛。又云。冬阳明。反无汗。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其人头必痛。

若不呕不咳。手足不厥者。头不痛。)少阴烦渴猪苓治。泄利须还四逆灵。(仲景云。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

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又云。少阴四逆。其人或咳。小便不利。腹中痛泄利者。四逆汤。)忽然水气因生咳。真武汤功效最深。(仲景云。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而利。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

或小便自利。或下利。或呕。玄武汤主之。)

第七十二证·遗尿歌

风温被下必失溲。鼾睡难言自汗流。(仲景云。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三阳合病身体重。不觉遗尿也可忧。(仲景云。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

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厥冷。自汗宜白虎汤主之。)下焦不归亦遗溺。三者根据方病可瘳。(仲景云。下焦不归其部。则遗溲已上三证。随证治之可愈。)忽然直视并狂语。肾绝如何得久留。(仲景云。

溲便遗失。狂言。反目直视者。此为肾绝也。)

第七十三证·腹满歌

太阴腹满必时痛。(仲景云。太阴之为病。腹满吐食不下。下之甚。腹满时痛。)合病腹满身体重。(仲景云。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阳明腹满口苦干。微喘小柴胡可用。(仲景云。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脉浮而紧。下之。则腹满而小便难也。)谷疸之时且调胃。(仲景云。阳明病。脉迟欲成谷疸。下之则腹满。)潮热更兼便不利。勿令大下使之虚。微和胃腑宜承气。(仲景云。阳明脉迟。腹满而喘。有潮热。小承气汤主之。又云。腹大满而不大便者。小承气。微和其胃气。勿令大下。)下后心烦而腹满。栀子浓朴汤宜尔。(仲景云。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浓朴汤。)汗后浓朴最为佳。(仲景。发汗后腹胀者。浓朴五物汤。)吐后小承当审谛。(仲景云。伤寒吐后腹满者。小承气汤主之。此一证当仔细辨之。)太阴桂枝芍药汤。大实大黄汤可治。(仲景云。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腹满时痛属太阴。桂枝芍药汤。大实痛。则用大黄汤主之。)

第七十四证·蛔厥歌

胃冷仍加发汗重。因成蛔厥吐长虫。病源本属厥阴证。宜用乌梅与理中。(仲景云。蛔厥者。其人当吐。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须臾得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必出。其人当自吐蛔。乌梅丸理中丸主之。)

第七十五证·自汗歌

伤寒自汗证有九。卫不和兮桂枝候。(仲景云。病患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风温风湿及伤风。(仲景云。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此风温自汗也。仲景云。湿家之为病。其人头汗出。背强。欲得覆被向火。又云。额上汗出。微喘。此风湿自汗也。仲景云。太阳中风。阴弱者汗自出。此伤风自汗也。)中暑亡阳柔 有。(仲景云。太阳中 者。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此中暑自汗也。

仲景云。伤寒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桂枝加附子人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又云。

脉阴阳俱紧。而反汗出。为亡阳。属少阴。此亡阳自汗也。仲景云。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名曰柔 。此柔 自汗出。)霍乱下利四肢逆。(仲景云。霍乱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四逆汤主之。)阳明多汗津液漏。

(仲景云。阳明病。阳脉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汗多者太过。太过者阳积于内。亡津液。大便因坚也。)少阴无汗或有之。额上手背时时透。(仲景云。阴不得有汗。故知非少阴也。少阴有汗但额上手背有耳。朱蒂伤寒阴证。诀云。阴病。

额上手背皆有冷汗。三二日中尚可行。)随证治疗莫令差。更看病形深体究。

第七十六证·头汗歌

病患里虚而表实。玄府不开腠理密。无能作汗润皮肤。阳气上行头上出。津液既竭五内干。误下重虚成大疾。(病患表实。玄府不开。汗不能浃于周身。故上腾而发于颈额也。汗既出多。五脏津液寡少。又重责之以汗。必成大疾。)头有汗兮多涂径。剂颈而还发黄病。(仲景云。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多必发黄。)往来寒热表未解。(仲景云。伤寒五六日。其人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微满硬。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而烦。此为未解。小柴胡汤桂枝汤。)手足冷时非阴证。(仲景云。伤寒七八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坚。其脉细。此为阳微结。有表复有里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肝乘肺部刺期门。(仲景云。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其人大渴欲饮酢浆。其腹必满。身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名曰横。当刺期门。期门穴在乳下。)心中懊 栀子应。(仲景云。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 。若饥不能食。但头有汗出者。宜用栀子汤主之。)膈间坚满茯苓汤。六者看详宜审订。

第七十七证·欲得汗歌

阳加于阴有汗期。过关之脉要须知。(素问云。阳加于阴。谓之有汗。俗谓过关之脉也。)有时两手忽无脉。恰似重阴欲雨时。(有时一手无脉。或两手无脉者。有汗证也。)病患本虚必发颤。不虚得汗颤何为。不颤不汗自然解。阳阴和顺更何疑。先曾吐下并亡血。内无津液故如斯。(仲景云。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

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当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止爱 周身润。来时最忌水淋漓。(凡得汗欲令手足皆周。 一时益佳。但不欲流离。)汗出如油是恶证。忽加喘急病倾危。(仲景云。汗出如油喘而不休。此为命绝也。)停痰 癖皆隔汗。先须荡涤要医治。(伤寒最怕先有宿患。如痰饮癖块。皆能隔汗。不能得。先开达管道。经络通为佳。)水升火降阴阳合。大汗来时命得回。(肾水升。心火降。坎离得交。阴阳合和。

必大汗至矣。)

第七十八证·舌上苔歌

阴阳俱紧鼻出涕。舌上苔滑勿妄治。蜷卧恶寒多呕痰。腹内痛者须成利。(仲景云。脉阴阳俱紧。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至七八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七八日以上。

反大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阳明湿痹并脏结。色白苔滑多在舌。(二证见下文。)脏结无阳不可攻。(仲景云。脏结者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滑苔者。不可攻。)湿痹丹田应有热。(仲景云。湿痹之候。舌上有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湿痹中湿也。)阳明懊 胁下坚。栀子柴胡不徒设。(阳明有二证。仲景云。阳明。心中懊 舌上苔者。栀子汤主之。又云。阳明病。胁下坚满。不大便而呕。舌上苔者。可与柴胡汤。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 然汗出则解。)

第七十九证·下脓血歌

伤寒表实里还虚。热气乘虚肠里居。下利脓血赤黄汁。或如鱼脑状难拘。(病源。伤寒病。苦表实里虚。热气乘虚入于肠胃。则下赤黄汁。若湿毒瓦斯盛。则腹痛壮热。下脓血如鱼脑或如烂肉汁。)太阳下之脉浮滑。定知便血色殷(于闲切。)如。(仲景云。太阳下之。其脉浮而滑者。必下血。)阳明下血而谵语。热入血室病难除。(仲景云。阳明病下血而谵语者。

必为热入血室。头汗出者。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然汗出则愈。)少阴脓血桃花证。不尔刺之邪可祛。(仲景云。

少阴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又云。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下利脉浮尺中涩。或者发厥热如初。二证皆圊脓血利。悉见长沙仲景书。(仲景云。一证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四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六日热不除。必清脓血。又一证云。下利脉又浮数。尺中自涩。其人必圊脓血。)

第八十证·昼夜偏剧歌

卫气循环不暂停。昼则行阳夜在阴。卫独留阳阳跷盛。阳盛阴虚夜不宁。忽若留阴阴跷满。阴满阳虚昼却争。(黄帝针经云。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满则阳跷盛而不得入于阴。

阴气虚则夜不得宁也。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盛。阴盛则阴跷满。不得入于阳。阳气虚。故昼则争而不安。)暮谵昼了阴虚证。昼躁阳虚夜气清。(仲景云。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则明了。暮则谵语。为热入血室。

又云。下之后。复发汗。昼则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里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热入血室。以阴虚而邪入之也。故暮谵昼了。下而复汗。以亡阳而卫在阴也。故昼躁夜静。)要须调卫各归分。二气谐和可渐平。

同类推荐
  • The Life and Perambulations of a Mouse

    The Life and Perambulations of a Mou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茶寮记

    茶寮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养生三要

    养生三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a Grande Breteche

    La Grande Bretech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这一生注定是你

    这一生注定是你

    西凉樱(南宫羚)&墨亦城(楚夜修)经历重重,获得真爱。
  • 馋嘴吃肉

    馋嘴吃肉

    美味浓香的肉食让人垂涎欲滴,精选100多道好吃肉菜,让您和家人吃得过瘾,吃得健康,营养师教您健康吃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X字

    X字

    周亚平是我们这个时代少有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今天,依然引领着我们时代最为“另类”的写作。作为曾经第三代的主将、中国语言诗派的创始人,他的诗歌性感,迷离,突然而又趣味万千。一句话,在周亚平那里,写诗是一种“开天辟地”、开端启新的语言能力,这样的能力正是我们这个吃喝拉撒睡的神经衰弱的世界所匮乏的,也是它所需要的。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异世执法系统

    异世执法系统

    “哈哈,老夫的出云神功已经练至大成,这普天之下还有谁能与我一战。”“实力达到标准,异世执法系统已绑定。”“什么人说话?”“破坏树木五万零七千八百九十九棵,猎杀珍惜动物一万六千四百八十二只,杀害四十二人,曾造成当地不可复原的土地资源损失。”“系统判定:强制劳动两千零一百二十九年”“劳动形式:穿越异世界,完成执法者任务”苍穹大陆准一号狠人朱清白在神功大成之际,被异世执法系统绑定,被迫穿越到各个异世界完成执法者任务。
  • 小神医太抢手

    小神医太抢手

    她,缘瞳,21世纪神秘组织“御灵阁”的小少主,每天惹是生非,弄得各地方鸡飞狗跳,众人皆是哀叹,将这个小恶魔快弄走吧。只是没想到,一次逃避爷爷的抓捕,眼前一黑,再醒来时,发现自己是能够熏死一头牛的臭烘烘的小乞丐。而眼前的情景,更是让她差点昏过去,满地的断臂残肢,空气中的血腥味儿更是让她几欲作呕。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谁能来解释一下?在这一刻,命运之轮重新开启,而小恶魔缘瞳在异世折腾这里人们的新生活由此开始……
  •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世界上著名的中篇小说之一。
  • 刺客信条:秘密圣战

    刺客信条:秘密圣战

    能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伊甸碎片究竟是何物?十字军东征为何处于失败的边缘?狮心王理查德如何逃脱刺客大师的暗杀?蒙古帝国究竟遭到了刺客组织怎样的狙击?在十字军东征、蒙古帝国的铁蹄席卷欧亚大陆的年代,跟随刺客组织伟大的大师阿泰尔的脚步,与狮心王理查德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共同见证历史真实的一面。冒险类游戏《刺客信条》指定授权官方小说中文版第二册,千万玩家和历史爱好者必备!马可·波罗的父亲,尼科洛·波罗终于道出其保守一生的秘密——阿泰尔的过去,兄弟会最为传奇的一位刺客的人生历程。阿泰尔接下了一项无比艰巨的任务——这不仅需要他走遍圣地每一个角落,还让他领悟到刺客信条的真正含义。想要重拾山河,阿泰尔必须击败九名圣殿骑士,其中甚至包括圣殿骑士领袖罗伯特·德·赛布尔。我们将在这里首次探视阿泰尔的传奇人生:一趟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旅行;一场刺客与圣殿骑士你来我往的较量;一段震撼而悲惨的家庭生活;一次来自旧识的无情背叛。
  • 世界真的就是我改变的

    世界真的就是我改变的

    这个世界这的不是我改变的,和我没关系的,请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