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4400000020

第20章

諸身開合例(二。十一。十二。十九。二十九。四十三。四十四。七十二。八十四)

論曰。佛固不可以身數開合論也。而經教法相。言有廣略故。廣則十身。略唯二身。處中而言。則三身或四身。雖有廣略。體無增減。但開合之異。故於是論開合焉。略論為二。謂各論開合。迭論開合。各論復四。初。二身開合者。如釋論明生法二身。而一家約之。大小兩乘。各有生法二身生相。又以教言。四教不出勝劣兩應。於兩應上。各有生法二身。離之則四。若相望合說。還同二身也。二。三身開合者。如觀經疏。有色相身法門身實相身。金光明則合彼理智。為法性身。開彼應身。為生身。為尊特。雖互開合。三身不虧是也。三。四身開合者。如止觀明。法報應化。四身為本。一一能起四身。又四身各入一身。兼本共成三十六身。俱法界故。能起能入。故合則四身。開則三十六身。四。十身開合者。如華嚴十身舍那。謂於眾生身作己身。具餘九身。乃至虗空身作頭亦然。故合則十身。開則百身。若次第迭論。乃開一為二。開二為三。開三為四。開四為十。反而言之亦可十歸於四。四歸於三。三歸於二。二歸於一。次第互攝也。所以論者。二義一論。十身通別。彼難四明云。若不現大。便為尊特。則別圓之人。見猿猴鹿馬。無非它受用報邪。而四明解之。有順有違。如曰。若中道感應。名尊特者。名多在佛等。則違問答也。又曰。雖不立名。非無其義。乃用華嚴十身為說。則順問答也。然此違順二答。即妙樂所謂通別二義。如曰彼通云身。故云十身舍那。別釋如來。故不應云業報佛等。以彼會此。文旨宛同。安得隱其違問之文。而專以別義為難。以此考之。霅川虗妄。一皆如此。檢文可知也。二論四身起入者。即法報應化。互起互入。勝劣相即。皆不思議。得有三十六身之旨。而輔行釋此有曰。從勝起劣。即是施權。從劣起勝。即是開權等。又曰。理無起入。約化緣明。豈可從緣而亡於理。據此一文。可以格霅川之非者三。一彼以生身。但可即法。不即尊特。而此則四身。互論起即。二彼以法華教主。唯是生身。而此則曰。從劣起勝。即是開權。三彼以用約從緣。故勝劣不等。而此則曰。豈可從緣而亡其理。其於此等文旨。合乎不合。當自知之。如向四明即體示用。則合之矣。

六能四句釋量無量例(十八。二十三。二十四。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五十一。五十七。五十九。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六十六。七十七)

論曰。文釋壽量一也。而或約三身六能釋。或作四句釋。蓋各隨所釋。文旨不同。義勢各別。或者乃疑。此以此釋。而彼以彼釋。必求其元致者。且以亦得互釋為問者。是皆舊傳迃闊之論。縱無來自。其可彼此一律乎。凡此等不急之論。雖略之可也。況不無所以。且三身六能之釋。是固一家建義當然。蓋先通示三身。而後依體起用。以明六能。則修性體用。兼而有之。抑有會於題品之義故也。若妙疏四句。則評古而作。繼以文會義便之釋。亦豈少三身哉。況復四句。義當三身開合之異。且曰。法報合故。能應物者。此即六能。義備文略而已。一往雖異。大體無別。而或者乃謂。修性體用之義。且甄部別者。如向會通。何異之有。異苟不存。部別何在。以今言之。談常過未。本迹通局。自足揀別。安在其釋義異邪。斯皆鑿說。不足道也。然於六能。則又先達判能。上下指身。勝劣有異。(云云)今詳定其說。當以四明為正。何者。盖六能者大用也。大用起於寂體。是必該乎四土。乃極其所謂體用。則宜曰常身無量。通應三土。無常有量。但應同居。而用必對體。其說圓顯矣。不如是則。既非寂體。無以垂三土之用。非大用。無以顯常寂之體。又何足為圓極體用乎。大體既正。則有量二義。任當如四明之說。復何疑焉。苟如彼釋。則是以寂光理智之體。而獨垂同居淨機之用。方囗實報體用何歸。但此考之。一何疎矣。指身之說。固各有據。其如名義。要必精簡。然彼以其說。則曰依句之次第。而此亦以其說。曰唯義之是。從是皆未足議其取舍。今以二言。折中之曰。非身之身。其身勝。所非之身。其身劣。雖皆非身。所以則異。但以此義。勘彼二說。是否判然。當不言而定也。如四明所指。可謂依義不依語者矣。其於四句指身之說。雖或異同。皆可見之。義無足言者。唯觀經所謂八萬四千相者。若以為尊特。合屬第二句。但題稱無量。約此義便。故屬第三。況疏文明判。為真法身。然亦不失法身句義。是則初後二句。劣應生身也。次句報身也。第三句法身也。所以四句三身義足。而言量無量者。兼彼諸文。則又有雙非。或四句之異。今總論之。其於量無量。又有多義之別。謂約勝劣兩應以說。或生法二身分之。或四句名實對辨。或四喻法譬況釋。或俱無量。而有生法之異。或祇約有量二義。相望而言。雖此不同。要不過量無量耳。但無量之言。或兼法報。有量之義。復通長短。故使諸文說之異爾。雖復兼通。捨通從別。正以生身為有量。尊特為無量。此其常論也。餘之同異。會攝可知。如釋論生法。全同二應。即指尊特為法身故。四句之中。初後二句。生身有量也。亦有量之二義。第二句尊特無量也。以兼第三法身無量。故成四句。亦由名實對辨故也。山斤海滴。譬兼能所。故況有量有無量也。所以光明疏。以此同彌陀之壽。能況有量也。妙樂以此證光明之一義。所況無量也。或生身無量。此則彌陀。生身有量。此則釋迦。若約法。則二佛皆無量也。有量之無量。義通二向。或謂。無量順題言也。或謂。有量克實論也。約義雖通。望彼無量。還歸有量。若加雙非。則進取法身。及自報智。義當非量非無量故。量無量者。二應也。又以有量等四句言之。則退取有量一句屬凡。故以應身。義當雙亦。餘不異上。是則法身。該乎二義。非量非無量者。理性法身。雙非報應。不偏屬故。亦無量者。乃以法身體常。強名無量。亦是非量非無量。而偏言無量耳。義雖進否。實不相違。應亦二義。准說可知。(料揀如別記)要知諸文。各當其義。不事煩委也。

應相勝劣例(二十七。二十八。三十七。四十。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六十八。八十。八十一。八十二)

論曰。壽量雖廣。三身而已矣。應相雖殊。勝劣而已矣。(勝應。亦名報身。亦名尊特。劣應。亦名生身。亦名丈六)然言三身。則法報常同。示應相。則勝劣或異。故宗途於是論焉。如霅川。專以身相為說。故以華嚴藏塵相好。為尊特。以三十二相及八萬相。為生身。則是約現不現。以論勝劣也。不得已。而有分現全現之義。彼之建立。如是而已。四明則不然。指身言之。藏塵八萬。固唯勝應。而丈六四八。不專劣身。於是有示現現起之相。故曰不定。約相多少分之。克就真中感應而辨。(云云)所以然者。蓋如來有定應。而無定形。惟其無定形故。則不可以身相大小定其勝劣。亦不可以現不現判其優降。惟其有定應故。則必以機教論之。乃見如來所以應相未始差忒。故有所謂真中感應之辨。要其說不出有三。謂真中二理。即如來所住。能應之本也。事業二識。即機緣所依。能感之資也。雖有是二。苟不於中。修以二觀。則生佛懸隔。何由感應道交乎。是則空中二觀。又為交感之道也。故三者一不可減。減則機教之義缺。亦不可增。增則感應之道贅。以是知。四明三雙六隻義門之功也。夫如來之應有常。而機或在亡者。蓋佛所住理。未始暫虧。性識與觀。或俱不俱。故有是識。而無是觀。不見也。如凡夫。雖是事識。而不見生身。二乘雖當業識。而不見尊特是也。有是教。而非是識。不見也。如別十信。圓名字人。雖稟別圓。而見思尚熾。事識彌隆。故亦未見也。惟三者備。而後能見者。分當見也。三者不備。而或亦見者。非分見者也。如向二類。則佛以力加。乃加於可加。令其得見。亦非見而見。不在此類。則凡夫人。或示劣身。或以勝身。強之令見。至於所見。有示現現起。能見。有位次進否者。亦由來共議。是不得不論也。昔論二現者。或以藏塵八萬。為現起。三十二相。為示現。或亦通現起。(云云)今謂此義亦難定論。若約如來。自其境本言之。通謂示現可也。自其高大言之。通謂現起可也。夫豈有意於示現現起哉。然則二現所以異者。亦約乎機教。定之而已。如華嚴藏塵。帶別教道。因於緣修。唯大機所見。不通於小者。謂之現起可也。又如方等。雖小機在座。為彰彈斥故。令皆見大者。亦現起也。又如通教合身。於被接者。雖睹尊特。然猶與小機同見。謂之示現可也。至於法華。唯圓機所覩。且為彰開顯絕待義。故即劣辨勝者。亦示現也。由是言之。相雖有四。不出二義。則二約機論。二從教辨。此其大體而已。若乃應持不見其頂。目連不窮其聲。則又彰如來不思議應。故令二聖始見丈六身聲及量之彌高。窮之益遠。始知高大有不可及者。使驟見之。則不復窮矣。以是知其亦示現耳。然則止觀等文。以之示別佛現起相者。蓋齊其末而言也。若揣其本則異矣。彼或以此。而為分現。盖不知輔行有身聲既爾諸相例然之文也。如光明所讚。三十二相。四明以為示現者。亦約其方等。機教不一。祇一佛身。而所見高大者。謂之示現宜也。於非分見者。即加之令見。然則方等別機見示現。而華嚴不然。被接之機見示現。而別當教者。不然何也。曰非然也。若直約機論。大則見勝。小則見劣。又安知所謂示現現起哉。但約機教合論故。華嚴機教純大。謂之現起。方等通於大小。謂之示現。抑被接者。始睹劣應。後以機發受接。還於劣身。而見尊特。庶幾乎知示現矣。故與當教者異。然終不可以此論其優劣。又如八萬相。謂之現起者。此本淨土應相。雖自一途。亦豈外於機教哉。後當更論。所謂能見有進退者。彼約別圓真似而論。此以真中始終而見。雖有兩說。要之大體。當以後說為正。何者。若使別圓似位。猶見劣應。則別佛不應單現尊特。圓佛不應隱前三相。往往彼必謂之加被也。然別猶可爾。祇如五品。已能圓修三觀。則觀行見。十信似證。即相似見。而必須加被。何抑之甚乎。推此而言。別亦應見。但有淺深耳。不然。四明以三根按位接入者難之。當何所逃。抑彼之說。乃以破無明。方是業識故也。殊不知二識之論。本以教所詮。惑所熏者言之。所以別圓。無問真似。皆屬業識。以莫非無明所熏起故。況今不獨以業識論見。必於業識。而修中觀。始能見耳。若地住破無明。正是分破業識。以中觀見。豈止業識而已。由是明之。則勝劣二應。歸於真中明矣。故妙樂曰。藏通二身。是劣應耳。別圓二身。是勝應也。四明則曰。生身本被藏通之機。尊特身應別圓之眾。即其義焉。然則妙疏。以二應為應。利鈍兩根。各有生法者。而淨名疏。則曰。勝應為菩薩。說大所現。劣應為聲聞。說小所示。且曰。尋應有得法身不得之義。則並似約大小而說。若與向義異者。今謂文各有旨。而終歸一致。妙疏之文。正明生法二身。約大小始說故。且以三藏。對別圓言之。舉藏可以兼通。若淨名文者。一往彼約部旨言也。其實通佛。乃在兩楹之間。既有尋應得法之言。還歸真中而已。又如淨名云。亦可劣身而說勝法者。此約障邊故。義與上異。然亦應有勝身。說劣法者。此復一途。姑置之耳。又輔行示通佛神變。而以勝應言者。葢約增勝而說。故藏以劣應言。通以勝應言。別以報言。圓以法言是也。如曰各見世尊在其前。是固通教合身之相。其如淨名。所謂如須彌山等。豈直通佛。故知一往云爾。至於光明。約弟子一多。以見四佛同異者。亦機應相顯之義故。以機顯應。則見四佛身有同異。以應顯機。還知弟子有常身應化之別。而曰眾有一多者。亦約四教機有三乘純雜而已。

同类推荐
  • 撫安東夷記

    撫安東夷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开科传

    女开科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明阳集

    王明阳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无量门微密持经

    佛说无量门微密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玉箓资度早朝仪

    玉箓资度早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黑千金与白少爷

    黑千金与白少爷

    帝德:我们的女儿真漂亮,你看看她的那双大眼睛,着实像极了你。欧阳苏:那是,我们的的女儿不漂亮,以后还怎么嫁人。帝德:你丫。女孩儿的父母年少超级宠爱他们的女儿,至此希望他们的女人嫁给白,不用走他们的老路,直到遇到了他…
  • 萌宝当道:妈咪要逆袭

    萌宝当道:妈咪要逆袭

    她本是个平凡的打工族,孩子在出生那天就被人带走,生死未卜,她连一面都没见上。压下心中的伤痛,她开始新的生活,却不想回国的天,就遇见那个男人……
  • 凌剑于天

    凌剑于天

    啊,还没想好介绍,先写几章看看情况吧……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如鲁班、李冰、蔡伦、张衡、华佗、魏伯阳、马钧、葛洪、郦道元、一行、毕昇、黄道婆、路·盖里格、安东尼·列文虎克、G·W·莱布尼茨、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等人。
  • 名字与文化

    名字与文化

    名字与文化密不可分,名字透射着社会秩序、礼节礼仪、价值判断、宗教信仰、群体审美等文化信息。一些人的名字简直就是时代变革和发展的关键词,透过他们的名字我们可以追寻历史发展的轨迹,体味不同时代的风貌。本书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西人名,包括真实名字、绰号、外号、笔名、庙号、谥号、年号等。通过对名字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精彩纷呈的文化表征。
  • 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

    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

    姜平然是一个活了很多年的老姑娘,拥有平凡人更多的时间和长久的美貌。在这漫长的时光里,她无波无澜,直到她意外救下一位少年,并和那少年有过一月同在屋檐下的时光。九年后,祁景彦再见到日思夜想的“恩人”,觉得无以为报,只能以身相许。面对祁景彦的甜言蜜语,死缠烂打,不依不饶,死性不改。姜平然咆哮:喂!我这年纪都够当你太太太奶奶了!你怎么下得了口!祁景彦笑:你就算逃到天涯海角我也会追着你!
  • 美女养颜食谱

    美女养颜食谱

    你是不是天生的美女,是不是天生丽质,这都没有关系,要知道世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赶快将自卑驱逐门外,翻开这本《美女养颜食谱》,看看书中都有哪些养颜的秘密吧!先透露一点,这是一本关于食谱的养颜书籍,让你在一日三餐中不知不觉变美人!不相信有这么容易的事吗?那就请你亲自打开书一睹真相吧!
  • ASTORIA

    ASTOR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和大神之永不放弃

    三和大神之永不放弃

    世界之人,形形色色!当今社会上有一种人,他们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可以叫他们“老哥”“三和大神”(赌神-网神-嫖神)这本三和大神,主要讲述老哥自我救赎的故事!在深圳龙华区的一个城中村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放弃一切社会关系,以(日结)方式打工维持生活的打工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三和大神)这里工作好找工资日结,干一天能玩三天。饿了吃碗挂逼面、没钱就超市顺个鸡腿,渴了两块钱买瓶挂逼水,闷了网吧杀到天黑,累了8元床位睡到醉。源源不断的赌狗从全世界聚集路过三和,而留下来的,在长年累月的混吃等死中,成为传说中的三和大神!因为生活成本很低,所以不少打工者干脆放弃找工作,每天泡在网吧里,缺钱的时候就干一天日结的零活,可以接着再活几天,然后就这样日复一日。他们不再考虑家庭,也不再考虑未来。所以慢慢的,他们就变成了「三和大神」
  • 不氪君主

    不氪君主

    赵玄烨盯着外面来的大军道:“系统,直接一亿安排上……”“叮~宿主您充值的一亿玄币已经到账了,请问如何使用?”系统温柔的声音传来。“杀光他们。”赵玄烨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