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100000043

第43章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

梦中何必争人我,放下身心见乾坤。

——古德

失败者与成功者的区别往往是有没有坚持到最后的信念和希望。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对前途没有希望;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一个人只要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并能将这三者在行动中加以贯彻,则天下没有做不成之事。

欲成事,先得吃苦当吃补

虚云老和尚初到云南鸡足山时,未看到一个僧人,因为他们都穿俗服,所以认不出谁是僧人。他们全不讲修持,不讲殿堂,连香都不烧,只顾享受寺产。虚云看到此情形,就发心重整鸡足山。

他开禅堂坐香、打七,无人进门;讲经也无人来听;后来改作传戒,第一次来了八百多人,从此当地的僧人才知有戒律这回事。后来,虚云老和尚慢慢地劝说,他们也就渐渐和他来往,渐渐知道要结缘,要穿大领衣服,要搭袈裟,要上殿念经,不吃烟酒荤腥。就这样,僧人们的行为逐渐发生改变。虚云老和尚就这样借传戒把云南佛法衰败的现象扭转过来。

从这种百事俱废的情形之中,可以想见当时虚云大师所处的境况有多么恶劣,且不说住无房屋,食无宿粮,当地长久以来所形成的陈规陋习,也均成为其兴教的障碍。但其慈悲心怀终于感化一方,他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亦有了回报,云南的僧伽队伍终因移风易俗而渐趋于正道,鸡足山的佛教亦因此而重振。

万事开头难,做成事之前,必先要吃苦耐劳。释迦牟尼出家以后,也要苦修,方能成佛。本焕长老举释迦牟尼苦修的例子告诉人们:“我们成佛的事情,同社会上人才成功的道理是一样的,没有坚忍的精神是不可能的。你要成为一个高级人才,要想做成一件好的事情,做成一件大的事情,一定要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才能成功。”

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佛家看来,苦对于人生来说并非坏事,因为人不经过苦读、苦修、苦练、苦习,就不能成功。

佛学大师星云大师早年为了弘法也曾有段潦倒岁月,走投无路之际想到去投靠他的同学。

当他在风雨中走了十几个小时到达山门时,已经是又饥又累。寺里的同学听说了星云大师的情况后本想接济,不料该寺的老法师却以自身难保为由请他们另外设法。幸好星云大师的同学用自己的钱买了米煮了粥,为饥饿的星云大师提供了救济。一顿饭后,星云大师再一次风雨兼程。

这段经历让星云大师对生活有了深刻的感悟。因此日后他所建立的佛光山便有了不成文的规定,即每一餐都多设了两桌流水席方便来者用斋。

说到佛光山,星云大师在建立佛光山时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佛光山地处深沟纵横,土质松软之处,除了搬运土石,填平沟壑是件难事外,一旦遇雨,松软的土地很容易就会被雨水冲垮,费尽艰辛建起的工程就毁于一旦了,加之当地的气候多台风危害,佛光山曾遭风灾,成水乡泽国,屋倒墙圯。天灾不是星云大师创佛光山最棘手的困难,当地一些人为了阻挠工程想方设法地阻断交通才是星云大师倍感困难之处。

但这一切都没有令星云大师停下脚步改变初衷。想抱着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天灾来了自力救济,村民断路他想办法筹钱另辟新路。

在风风雨雨中,星云大师体味了辛酸,也体味了信心、成就与欢喜。挫折何尝不是一坛陈酿的酒、一杯极品的茶?遭遇过挫折,并且认真品味挫折的人,皆能体会其中的芳香。今日的苦,便是明日的甘美。世上绝少有不必吃苦就能成功的神迹。吃苦的精神与忍耐的力量虽然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却是可靠的成功筹码。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感受到喜悦,能够把吃苦当做吃补,那么,离最终的成功便不会太远。

现实中最常听到的祝福便是:“万事如意。”可见人们对于如意的向往。然而,世间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在一些人期待如意生活的时候,有些人却期待挫折。因为失败和不完满能够使人知晓自己的欠缺和不足,从而进一步努力用功,改掉错误,实现自我的完善。

来源《禅悟人生大全集》

下一番苦心,才能灭苦灭惑

苦是佛教的一个基本观念,在佛眼里,苦无处不在。而苦的来源有五种:物质上的要求不能满足而产生的苦;人与人的关系不协调而产生的苦;身体的病痛、衰老,以及心理上的烦恼、忧愁所产生的苦;因妄想、计较、执著而产生的错误认识所导致的苦;自然界的灾难所造成的苦。

总而言之,苦是因“我”而起,因为“我”的内心有计较、比较,有欲望、妄想,执著于身体、生命等无法长久的存在,所以才有了苦。要离苦得乐,也只能从“我”入手。

本焕长老说:“我们要想用好一个功,一定要下一番苦心,没有一番苦心,怎么达到灭苦灭惑呢?”长老所说的“苦心”,是指能够吃苦的决心,“灭苦”则是灭除人生各种痛苦,达到了脱生死的境地。这种说法虽是针对佛家修行而言,但也给世人提示了减少痛苦的方法:要灭苦,先要有不怕苦的信念,在苦难中磨练自己。

对于修行佛道的人,领悟佛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对于在尘世苦海里沉浮的人来说,活着同样是件不易的事情。然而若是肯做个有心人,学习、修行和生活,无论哪一样,都不会变成难处。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便是如此。

从前,在巴蜀有两个和尚,一个很有钱,每天过着舒舒服服的日子;另一个很穷,每天除了念经时间之外,就得到外面去化缘,日子过得非常清苦。有一天,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很想到印度去拜佛,求取佛经,你看如何?”

有钱的和尚说:“路途那么遥远,你要怎么去?”

穷和尚说:“有一个钵、一个水瓶、两条腿就够了。”

有钱的和尚听了哈哈大笑,说:“我想去印度也想了好几年,一直没成行的原因是旅费不够。我的条件比你好,我都去不成了,你又怎么去得成?”

过了一年,穷和尚从印度回来,还带了一本印度的佛经送给有钱的和尚。有钱和尚看他果真达成愿望,惭愧得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若能下定决心,有恒心、有毅力,那么天底下再难的事也会变得容易。穷和尚虽然没有钱,坐不起车船,但是因为他有坚强的毅力,虔诚向佛,于是跋涉遥远的路途,一路以化缘为生,终于达成了愿望。

“有心”是一切成功之因。多少满怀宏愿的人信心百倍,志气昂扬地踏上生命征途,却在遇到挫折之后迅速偃旗息鼓。影响他们做出选择的因素其实并不在于外界的挫折,而在于他们的内心缺乏实现愿景的勇气,因为恐惧而害怕选择自己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因此也错过了成功的机会。而有些人正是怀着对成功的希望,尝试去走别人不敢走的路。

在一片茫茫的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子,村中的人们守着一片绿洲过了几千年,偶尔沙漠中风沙四起,或者绿洲干涸的时候,村里的人便会遭受巨大的折磨。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总是抱怨着上天的不公平,却从未尝试从这里走出去,他们一直留在原地,并且固执地相信这片沙漠是走不出去的。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云游四方的老禅师,人们围住他劝他不要再继续往前走,他们说:“这片沙漠是走不出去的,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你就不要再去冒险了!”

老禅师问:“你们在这里生活得幸福吗?”

村民们说:“虽然环境有些险恶,但是也没有什么不可忍受的。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福。”

老禅师:“那么你们有没有尝试过走出这片沙漠呢?你们看,我不是走进来了吗?那就一定能走出去!”

村民们反问:“为什么要走出去呢?”

老禅师摇摇头,拄着拐杖又上路了。他白天休息,晚上看着北斗星赶路。三天三夜之后,他走出了这片村民们几千年也没有走出的沙漠。

村民们接受了恶劣的环境,从未试图揣度原因,也不做任何突破困境的尝试,只是默默地承受着环境带来的折磨,甚至没有动过改变这种现实的念头,几千年来日复一日地过着相同的日子,实在可悲。

那些有所成就的人,如果当初都在一个个“不可能”的面前,因恐惧失败而退却,放弃自己的梦想,放弃尝试的机会,那么他们也将归于平凡。而从不放弃任何希望,努力做出尝试的人就会迅速做出决断,即使失败,也由于对实际痛苦的亲身经历而获得宝贵的体验,从而在命运的挣扎中,愈发坚强,愈发有力。来源《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禅悟人生大全集》。

同类推荐
  •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彻人的心性;“禅”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锁,然后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翱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一日一禅(超值金版)》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旨在帮助你借助禅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禅这盏明灯,清净自己的心灵,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谐性情,舒适身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 饥来吃饭困来觉:中观大师讲禅

    饥来吃饭困来觉:中观大师讲禅

    该书凝聚中观大师近年来的佛学论文精选,以正能量的视角看待世间百态,以佛法解读世界局势,以佛法来评析金融危机,以佛的智慧来谈如何应对心理疾病,由此获得社会正能量。文章通俗易懂,将佛法与现实紧密联系,展示给读者一个全新的佛学世界观。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创立于春秋战国时期,独尊于西汉武帝之时。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学成为了我国的显学,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对中华文化的熔铸、对中国人性格的形成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传承和弘扬我国儒学,本书编者编著了《儒学基本常识》以供广大读者朋友阅读或参考。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
热门推荐
  • 我给神仙当主播

    我给神仙当主播

    被女友以‘性格不合适’(你就是个穷屌丝)的理由甩了的孙大生准备关闭直播间的那一刻,一个叫做哪吒的人进入了直播间,并且打赏了孙大生一颗仙丹之后,孙大生给神仙当主播的日子就此开始....……新书已发,搜索《都市修仙之胜天半子》,开启一段牛逼的修仙之旅!
  • 东神至尊

    东神至尊

    方起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因具有天生的元素之灵而被死神葛伦萨收为弟子,同时也将他心血之作传给方起,也正因如此,方起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武师之外的新的身份,元素师……
  • 玉灵镜

    玉灵镜

    男子从怀中掏出一块蓝的发光的玉佩交给女子,一股柔和而有劲的力送走了女子。男子转头,目光中闪烁着狠意,提起身后长刀,杀意笼罩全身。在女子和孩子的哭声中大步向声音穿来的地方走去。他知道,他为他所爱之人战,为他初生不久的孩子战,为他往日的屈辱、为他近日的退让所战。
  • 海贼之我是刺客

    海贼之我是刺客

    刺客缪凡第一次执行任务却因故穿越到海贼王的世界,面对这个神奇的世界,且看这个不像刺客的刺客如何在这个世界活出自己的人生!
  • 医路顺风

    医路顺风

    现代女将穿越到不知名的古代社会,……书友们,请看她是如何带着一双幼儿从一无所长、一无所有到医武双绝,逆袭人生的?
  • 重生枭妻帅炸天

    重生枭妻帅炸天

    黑枭女王遇袭重生,睡了前世死敌大BOSS!宿敌在枕边,日夜不停战。可为何他画风突变?不但帮她虐渣斗白莲,还帮她复仇查凶手。顾九爷:弄死我的不正是景大少你吗?景少委屈:世上最痛苦的是你喜欢一个人,费尽心机接近,没等表白对方挂了。世上最幸福的是你喜欢的那个挂了的人,死而复生,还活在你床上!【酸爽独宠,1v1】此文又名《我一定遇到了假的死敌boss!》《死敌boss每天都想扑倒我》《我虐死敌千百遍,死敌待我如初恋》《死敌boss总想是热心教我开车》……
  • 明威天下

    明威天下

    同名同姓又长得一模一样的毛文龙,穿越回明朝崇祯二年。不甘心再次沦为朝廷的牺牲品,潜逃他乡,另起炉灶。扯起大旗,佛挡杀佛,神挡杀神,复我汉儿之威!
  • 识事之见

    识事之见

    本书是作者姜忠彦根据自身的学习和对生活的体验而写成的一本识事之见。世界的根本问题,永恒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人是问题的发起者,制造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这一切都源自人们的思想,源自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认识是行动之始,行动是认识的延伸或表现。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认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其行动正确与否的前提条件。全书围绕着认识决定行动这个主题来探寻现实生活中的识本求正,行是止非之道。
  • 万法仙杖

    万法仙杖

    一位穿越异界的少年,意外觉醒穿越异能,得以穿梭无数世界,修炼成至高力量。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