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4400000028

第28章 中古哲学史(13)

佛法自汉入中国,而大盛于六朝。推厥由来,实以老庄之学,言虚言无,与法空之旨不远,故清谈行而象教兴。先驱之力,不可诬也。然汉末道德、神仙二家,合为道教。既掇拾佛氏之设施,以自恢广。北周天和(武帝)中,玄都道士所上经目,道经传记符图论至六千三百六十三卷(见甄鸾《笑道论》)。此皆汉时所无。而历观史传,自晋以来贤士大夫事奉道教者,颇多有之。如《晋书·何充传》称“郗愔与弟昙,奉天师道,而充与弟准,崇信释氏。谢万讥之曰:‘二郗谄于道,二何佞于佛。’”南齐张融作《门论》亦言:“吾门世恭佛,舅氏奉道。”信道信佛,势成对立。于是向之以理近而援引者,终乃不得不以势逼而挤排矣。当时争端之烈,莫过于宋顾欢(《南史·隐逸传》)之《夷夏论》。司徒袁粲,既托为道人通公驳之(见《南史·顾欢传》),而谢镇之有《折夷夏论》,朱昭之有《难夷夏论》,朱广之有《咨夷夏论》,释慧通有《驳夷夏论》,释僧愍有《戎华论》,明僧绍有《正二教论》(并见梁僧祐《宏明集》)。入主出奴,齗齗不已。然观欢《论》曰:“五帝三王,不闻有佛;国师道士,无过老庄。儒林之宗,孰出周孔。若孔老非圣,谁则当之。然二经所说,如合符契。道则佛也,佛则道也。其圣则符,其迹则反。或和光以明近,或曜灵以示远。道济天下,故无方而不入;智周万物,故无物而不为。其入不同,其为必异。各成其性,不易其事。是以端委缙绅,诸华之容。剪发旷衣,群夷之服。擎跽磬折,侯甸之恭。狐蹲狗踞,荒流之肃。棺殡榔葬,中夏之风。火焚水沉,西戎之俗。全形守礼,继善之教。毁貌易性,绝恶之学。虽舟车均于致远,而有川陆之节;佛道齐乎达化,而有夷夏之别。若谓其致既均,其法可换者,而车可涉川,舟可行陆乎?今以中夏之性,效西戎之法。既不全同,又不全异。下育妻奴,上绝宗祀。嗜欲之物,皆以礼伸;孝敬之典,独以法屈。悖礼犯顺,曾莫之觉。弱丧忘归,孰识其旧。且理之可贵者,道也;事之可贱者,俗也。舍华效夷,义将安取。若以道邪,道固符合矣;若以俗耶,俗则大乖矣。屡见刻舷沙门,守株道士,交诤小大,互相弹射。或域道以为两,或混俗以为一。是牵异以为同,破同以为异。则乖争之由,淆乱之本也。寻圣道虽同,而法有左右。始乎无端,终乎无末。泥洹仙化,各是一术。佛号正真,道称正一。一归无死,真会无生。在名则反,在实则合。但无生之交赊,无死之化切。切法可以进谦弱,赊法可以退夸强。佛教文而博,道教质而精。精非粗人所信,博非精人所能。佛言华而引,道言实而抑。抑则明者独进,引则昧者竞前。佛经繁而显,道经简而幽。幽则妙门难见,显则正路易遵。此二法之辨也。圣匠无心,方圆有体。器既殊用,教亦异施。佛是破恶之方,道是兴善之术。兴善则自然为高,破恶则勇猛为贵。佛迹光大,宜以化物。道迹密微,利用为己。优劣之分,大略在兹。”其于佛、老异同,虽不无微中,而所以抑扬其间者,则不过夷夏礼俗之隔,未宜改从。此何足以关尊事三宝者之口哉!至若依据玄妙内篇,谓:“老子入关,之天竺维卫国,因净妙夫人昼寝,乘日精入其口中,剖右腋而生。”并引《法华》《无量寿》《瑞应本起》诸经,谓:“释迦成佛,有尘劫之数,或为国师道士儒林之宗。”以相佐证。诬罔牵合,尤授人以柄者也。及于梁世,有所谓《三破论》者出。第一破曰:“入国而破国。诳言说伪,兴造无费,苦克百姓。使国空民穷,生人减损。况不蚕而衣,不田而食。国灭人绝,由此为失。日用损废,无纤毫之益。五灾之害,不复过此。”第二破曰:“人家而破家。使父子殊事,兄弟异法。遗弃二亲,孝道顿绝。忧娱各异,歌哭不同。骨肉生仇,服属永弃。悖化犯顺,无昊天之报。五逆不孝,不复过此。”第三破曰:“入身而破身。人生之体,一有毁伤之疾,二有髡头之苦,三有不孝之逆,四有绝种之罪,五有亡礼(《宏明集》原作体,以意校改)从诫。惟学不孝,何故言哉?诫令不跪父母,便竟从之。儿先作沙弥,其母复作阿尼,则跪其儿。不礼之教,中国绝之,何可得从?”弃变夏之浅谈,本人伦以立说,义较进矣。然曰:“道家之教,妙在精思得一,而无死入圣。佛家之化,妙在三昧(译言正受)神通,无生可冀。詺死为泥洹(即涅槃,译言灭度),未见学死而不得死者也。”此则犹是神仙不死之妄见。是故刘勰造《灭惑论》因以破之。曰:“佛法炼神,道教炼形。形气必终,碍于一垣之里;神识无穷,再抚六合之外。明者资于无穷,教以胜慧;暗者恋其必终,诳以仙术。仙术(《宏明集》二字不重,以意校补)极于饵药,慧业始于观禅。禅炼真识,故精妙而泥洹可冀;药驻伪器,故精思而翻腾无期。若乃弃妙宝藏,遗智养身,据理寻之,其伪可知。假使形翻,无济(原作际,以意校改)神暗。鸢飞戾天,宁免为鸟。夫泥洹妙果,道惟常住。学死之谈,岂析埋哉!”以此观之,以道攻佛,无犹操戈矛而冒弹石,强弱殊矣。虽然,宗少文(《宋书·隐逸传》)作论明佛,而云:“教化之发,各指所应,世靳乎乱(乱,治也。语见《庄子·逍遥游》),洙泗所宏,应治道也。纯风弥雕,二篇乃作,以息动也。儒以弘仁,道在抑动。皆已抚教得崖,莫匪尔极矣。”又云:“孔、老、如来,虽三训异路,而习善共辙也。”(《宏明集》)然则道固不能夺佛,佛亦不能夺道与儒。故当时论者,聘辩则各有所宗,而修习亦三门并涉。张融《门论》谓专遵佛迹,而及其临终,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南齐书·张融传》)。陶宏景辟谷导引,而诣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梁书·处士传》)。逮北周卫元嵩作《齐三教论》七卷,其书虽不传,然元嵩本沙门,今观其《请造平延大寺书》谓:“唐、虞无佛图而国安,齐、梁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但利民益国,则会佛心耳。”持论如此,其必有融通儒释之理者矣。且夫儒之与道,本同一源。乃佛教东来,谈老庄者转而趁佛。于是拨有说无,寖失君人南面之旨。此道与儒远,而与佛近。盖一变也。道者既心冀长生,而又依托佛义,用相涂饰。及其不敌,遂更据周、孔之礼文,以攻佛氏之空寂。此道假于佛而非佛,假于儒而非儒。又一变也。明智者出,尝欲通三教而一之。故孙绰《喻道》,著“周、孔即佛,佛即周、孔”之言(绰,东晋人。《喻道论》见《宏明集》)。顾欢作《论》,亦有“佛是老子,老子是佛”之议。然而极理虽一,按迹终分。故逮于隋、唐,终成三教鼎立之局。而相习既久,迹亦两忘。又一变也。此两晋以来,儒释道三教分合消长之大势也。

第十九回 范缜 附萧琛

齐、梁之世,不信佛者盖鲜矣。乃独有一范缜。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少孤贫,闻沛国刘瓛聚众讲学,往从之。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齐永明(武帝)中,竟陵王子良(武帝子)盛招宾客,缜为殿中郎,亦预焉。子良精信释教,而缜盛称无佛。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缜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溷粪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子良深怪之,然竟不能屈也。先是,宋时宗少文、郑道子,并著论明神不灭(少文所著即《明佛论》并见《宏明集》),以为神案於形,形有销亡,神无灭没。或引延陵嬴博之辞(《明性论》。延陵葬子嬴博事,见《礼记·檀弓》),或假蒙庄薪火之喻(《神不灭论》。薪火之喻,见《庄子·养生主》),然其所谓神者,乃流转之识,与虚明之照之合名。故宗《论》谓“群生之神,其极虽齐。而随缘迁流,成粗妙之识,而与本不灭矣。”此言识之不灭也。又谓“夫圣神玄照,而无思营之识者,由心与物绝,唯神而已。故虚明之本,终始常住,不可雕矣。”此言照之不灭也。盖惟识不灭,故有轮回地狱之报;惟照不灭,故有泥洹证佛之果。是则纯然竺氏之谈,既非儒者之言神气,亦非道家之谓谷神,尤不得以桓谭《新论·形神》之篇强相比附也(《新论·形神》见《宏明集》,然《后汉书·桓谭传》注举《新论》十六篇,篇名无《形神》,不知何故)。顾此旨不存,则佛之教义将全随瓦解。缜既不信佛,故为《神灭论》以申其意(见《宏明集》)。论出,子良既集僧难之,又使王融谓之曰:“神灭既自非理,而卿执之,恐伤名教。以卿之大美,何患不至中书郎。而故乖刺为此,可便毁弃之。”缜大笑曰:“使范缜卖论取官,已至今仆矣,何但中书郎哉!”守志不移如此,亦可谓硁硁君子者矣。梁武代齐,因与缜有旧,以为晋安太守。迁尚书左丞。而竟坐事徙广州。追还,为中书郎,国子博士。卒。有文集十五卷。今存者,才数篇而已。

同类推荐
  • 赞禅门诗

    赞禅门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n Essay on Man

    An Essay on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史纠

    史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SEVENTH LETTER

    THE SEVENTH LETTER

    You write to me that I must consider your views the same as those ofDion, and you urge me to aid your cause so far as I can in word anddeed. My answer is that, if you have the same opinion and desire as hehad, I consent to aid your cause; but if not, I shall think morethan once about it.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马培之医案

    马培之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幻兽迷踪

    幻兽迷踪

    21世纪末期,一次星群坠落,一位被彗星选中的学生,一个受到陨石磁场影响而解封的世界。灵气复苏,改变的,可不仅仅是人类
  • 樱之草

    樱之草

    我们曾在这樱花树下相遇,曾在这里许过若言……
  • 游戏复苏倒计时

    游戏复苏倒计时

    周昊得到了一台PSP掌机,从此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简介无力,请直接看正文。) PS:新书《无敌从被迫开始》,希望大家支持一下
  • 英雄无敌之机械崛起

    英雄无敌之机械崛起

    龙神统制着亚山世界,各种族争霸,战争不断,主角偶然间得到了神秘物品第七龙骨,从此机械傀儡、机械暴龙、机械天使、机械金刚等等兵种诞生,总有一天,我要把龙神机械化!
  • 天命毒妃

    天命毒妃

    原书名《医妃有毒:邪王追妻有点难》她是丞相府的七小姐,集万千宠爱有一身的千金小姐;他是金陵国五王爷,是金陵国战无不胜的战神王爷。她和他因一道圣旨走到了一起。她下山只为报仇,可他却缠着她说,她是他的媳妇;为了解自家亲哥所中的毒,她远仆南蛮,他却非要一路跟随…… 看着把俩娃丢出去的某人,苏潇灵嘴角抽了抽:“所以你是想干嘛?” “娘子!”某人眨了眨眼睛,抱着苏潇灵无良地卖起了萌:“娘子只能是我的!” 苏潇灵无语地翻了个白眼。拜托!那怎么说也是你家娃好吧!你说丢就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位置

    位置

    李林甫(683—752)善音律,无才学,会机变,善钻营。出身于李唐宗室,因谄附玄宗宠妃武惠妃,擢为黄门侍郎。后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三品。他非常善于领会玄宗的政治意图,巧妙利用君主的亲近与信任止损增益,久踞相位十九年,长期把持朝政。他为人忌刻阴险,蔽塞言路,排斥贤才,但作为一位务实的政治家、精明的行政官员和制度专家,其功绩也可圈可点。在李林甫漫长的任期内,唐玄宗已不再起积极作用,故李林甫对朝廷上下的支配,远比姚崇等人全面,杨国忠根本不能与他相比。天宝十一年(752年)十月,李林甫抱病而终。
  • 媚骨倾城:薄情王爷放开我

    媚骨倾城:薄情王爷放开我

    她身怀六甲嫁给他,坐着那至高无上的位置,出身卑微,虽然惊才绝绝,她却伏低做小,只为换回他的青眼相待,可是,心残身废,她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有来生,我再也不想再见到你。”声音凄厉而绝望。终于她走了,留下的就只有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他才明白什么是心空了。
  • 家谱上的逃亡

    家谱上的逃亡

    我舅舅春虎决定修家谱的那一天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穷人。承认自己是个穷人,是需要勇气的,在此之前,遭再大的难,受再大的罪,春虎总觉得挺一下,前面还是有好日子的。这一次春虎是彻心彻肺地承认。他说自己老了,该去了。“我能活到八十多岁,我想都没敢想过,呵呵。”春虎脸上的皱纹堆成一堆,黑黝黝,闪闪发亮。本来舅舅修家谱,我们不赞成。这个“我们”里,还包括我妈春莲。穷人修什么家谱,只有你这个书呆子舅舅会想出这样的主意。我妈春莲说,穷人就像那地上的灰尘、早上的露水,一阵风来,痕迹全无。
  • 王妃肚子有宝物

    王妃肚子有宝物

    意想不到的是雪飞鎏不仅没吃胖,还把任笑尘给养成白白胖胖的猪八戒。三个面首痛苦流涕并同时夹击她,“快把风流倜傥的王爷还给奴家。”“好,本王妃全部还给你们,给你们王爷拼命减肥,我保证他不仅风流倜傥而且貌比潘安。”三个面首面面相觑,疑惑不解地问:“潘安是谁?”“他是天下第一美男。”“雪飞鎏,你又给本王带帽子,本王命你多吃饭,比本王还要肥。”“王爷,你又忘了,臣妾有磨镜之好,您哪来的帽帽可戴,现臣妾立马增肥。请看今日菜单,全清一色的青色配菜。”雪飞鎏拿着10米长的纸卷,在他们面前晃了晃,笑得极其狡诈。任笑尘和三个面首吓得僵硬成化石,瞳孔缩大,脸色臭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