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4200000008

第8章

第二十九祖惠可大師者

武牢人也。姓姬氏。父寂。未有子時。甞自念。我家崇善。豈無令子。禱之既久。一夕。感異光照室。其母因而懷姙。及長。遂以照室之瑞。名之曰光。

自幼志氣不群。愽涉詩書。尤精佛學。不事家產。好遊山水。即抵雒陽龍門香山寺。依寶靜禪師出家受具。復遊講肆。徧探大小乘義。

年三十二。却返香山。忽有一神人謂曰。將欲受果。何滯此耶。大道非遙。汝其南矣。光知神助。因改名神光。

翌日。覺頭痛如刺。其師欲治之。空中有聲曰。此乃換骨。非常痛也。光遂以事具白于師。

今視其頂骨。即如五峯秀出矣。乃曰。汝相吉祥。當有所證。神令汝南者。斯則少林達磨大士即汝之師也。

光受教。造于少室。其得法.轉衣變跡。達磨章具之矣。

自少林託化西歸。大師既闡真風。是求法嗣。至北齊天平年中。有一居士。不言名氏。聿來設禮。而問師曰。弟子身纏風恙。請為懺罪 師曰。將罪來。與汝懺 居士云。覓罪了不可得 師曰。與汝懺罪竟 居士即投師出家受具。宜名僧璨。自茲疾已。

經三年。師乃告之曰。菩提達磨遠自竺乾以正法眼藏密付於吾。吾今授汝。并達磨信衣。汝當守護。無令斷絕。聽吾偈曰。

本來緣有地  因地種華生  本來無有種  華亦不能生

大師付衣法已。又曰。汝受吾教。宜處深山。未可行化。當逢國難 璨曰。師既預知。願垂示誨 師曰。茲乃傳般若多羅懸記云。心中雖吉外頭凶是也。吾校年代。正在於汝。當諦思前言。勿罹世難。然吾亦有宿累。今要酬之。善去善行。俟時傳付。言已。即往鄴都。韜光混跡。變易儀相 人或問之。何故如是 師曰。我自調心。何關汝事。

又於管城寺談法。聽者林會。時有辨和法師者。於寺門講涅槃經。學徒聞師闡法。稍稍引出。辨和不勝其憤。興謗于邑宰翟仲侃。仲侃惑其邪說。加師以非法。師怡然委順。識真者。謂之償債。時年一百七歲。即隋文帝開皇年中也。

後葬于磁州滏陽懸東北七十里 唐德宗諡大祖禪師。釋法琳撰碑云。翟仲侃生前為牛。御者恚其喘而斃之。牛。今邑宰也。昔御者。師焉。宿報當酬爾。

第三十祖僧璨大師者

不知何許人也。初以白衣謁二祖。既受度傳法。隱于舒州皖公山。屬後周武帝破滅佛法。至隨開皇中。有沙彌道信。始年十四。來禮師曰。願和尚慈悲。賜與解脫法門 師曰。誰縛汝 曰。無人縛 師曰。既無人縛。即是解脫。何須更求解脫 信於言下大悟。服勤九載。披剃受具。

師知其緣熟。乃付衣法。遂告之曰。如來以正法眼藏囑累迦葉。次第傳授而至於我。我今付汝。并達磨袈裟。用為法信。流通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

華種雖因地  從地種華生  若無人下種  華地盡無生

師又曰。可大師付吾法。後往鄴都。三十餘年方終。今吾得汝。何滯此乎。即適羅浮山。經于三載。却旋舊址。

一日。士民奔趨。大設檀供訖。於大樹下立化。即煬帝大業中十月十五日也。眾奉全身起塔焉 唐玄宗諡鑒智禪師。塔曰覺寂。吏部尚書門下三品房琯撰碑。

初唐河南尹李常。素仰祖風。深探玄理。天寶中。遇荷澤神會。問曰。三祖大師葬於何處。或聞入羅浮不迴。或說終於山谷。未知孰是。

會曰。璨大師自羅浮歸山谷。得月餘方示滅。今舒州見存三祖墓。常未之信也。

會謫為舒州別駕。因詢山谷寺眾僧曰。聞寺後有三祖墓。是否。

時上座惠觀對曰。有之。常忻然與官寮同往瞻禮。又啟壙取真儀闍維之。得舍利無數。以一分建塔焉。一分寄荷澤神會以質前言。餘即隨身。後於洛中私第設齋以慶之。

時有西域三藏犍那等在會中。常問三藏。天竺祖師多少。

犍那答曰。自迦葉以至般若多羅有二十七祖。若序師子尊者。總有四十九祖。若從七佛至此。不括橫枝。凡三十七世。

常又問會中耆德曰。甞見祖圖。或引五十餘祖。至於枝派差殊。宗族不定。或但有空名者。以何為驗。

時有智本禪師者。六祖門人也。答曰。斯乃後魏初。佛法淪替。有沙門曇曜。於紛紜中以素絹單錄諸祖名字。或忘失次第。藏衣領中。隱于巖穴。經三十五載。至文成帝即位。法門中興。曇曜名行俱崇。遂為僧統。乃集諸沙門。再議結集。目為付法藏傳。其間小有差互。良由當時怖懼所致。又經一十三年。勅國子愽士黃元真與北天三藏佛陀扇多.吉弗煙等。甄別宗旨。次敘師承。得無紕繆也。

第三十一祖道信大師者

姓司馬氏。世居河內。後從於蘄州之廣濟縣。師生而超異。幼慕空宗。隋大業十三年。遊吉州。值群盜圍城。七旬不解。萬眾憂迫。師憫之。教令念摩訶衍。時賊眾望雉堞間若有神兵。乃相謂曰。城內必有大異人。不可攻也。稍稍引去。

唐武德中。師却返蘄春。住破頭山。一日。往黃梅縣。路逢一小兒。骨相奇秀。異乎常童 師問曰。子何姓 答曰。姓即有。是常姓 師曰。是何姓 答曰。是佛性 師曰。汝無姓耶 答曰。性空故 師默識其法器。即令一僧至其家。於父母所。諭令出家。父母殊無難色。曰。願垂接受。

師遂與落髮受具。既而乃告之曰。如來以正法眼藏付傳迦葉。次第囑授而至於我。我今付汝。并達磨袈裟。以為法信。汝善護持。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

華種有生性  因地華生生  大緣與性合  當生生不生

付衣法已。告眾曰。吾武德中。遊廬山登絕頂。望破頭山。紫氣如蓋。下有白氣。橫分六道。汝等會否。眾皆默然 忍曰。得非和尚他後橫出一枝佛法否 師曰。善。

後。貞觀中。太宗嚮師道味。欲瞻風釆。詔赴京師。上表遜謝。前後三返。竟以疾辭。又命使曰。如果不起。即取首來。使至山諭旨。師乃引頸就刃。神色儼然。使異之。迴以狀聞。帝彌如欽慕。就賜珍繒。以遂其志。

迄高宗永徽中。忽垂誡曰。一切諸法悉皆解脫。汝等各自護念。流化未來。言訖。端坐而逝。壽七十有二。塔于本山双峯。明年四月八日。塔戶無故自開。儀相如生。爾後不敢復閉 代宗諡大醫禪師慈雲之塔。

第三十二祖弘忍大師者

蘄州黃梅人也。姓周氏。生而岐嶷。童遊時。逢一智者嘆曰。此子闕七種相。不逮如來。後寫於破頭山。

咸亨中。有一居士。姓廬名惠能。自新州來參謁 師問曰。汝自何來 曰。嶺南 師曰。欲須何事 能曰。惟求作佛 曰。嶺南人無佛性。若為得佛 能曰。人即有南北。佛性豈然 師知是其器。乃呵曰。著槽[木*敞]去 能作禮而退。便入碓坊。服勞於杵臼之間。晝夜不息。師知付授將至。遂告眾曰。正法難解。不可徒記吾言。持為己任。汝等可各隨意述一偈章。若語意冥符。即衣法偕付。

是時會下七百餘僧。上座神秀者。乃於廊壁書偈。曰。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莫遣惹塵埃

師經行次。見斯偈。知是神秀所述。嘆曰。依此修行。亦得人天之果。

能在碓坊。忽聆諷偈。乃問同學。是何章句。

曰。爾不知和尚求法嗣。令各述心偈。此則秀上座所述。

能即自述四句偈。至夜。密令人寫於秀偈之側。云。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有塵埃

本師見此偈云。此是誰作。亦未見性。遂脫屣摩去其字。由是眾不之顧。逮夜。師密詣自碓坊曰。米白也否。

能曰。白也。未有篩。

師於碓。以杖三擊之。能即以三鼓入室。師告曰。佛之出世。為一大事。付于迦葉。展轉相授。至菩提達磨屆于此土。得可大師承襲。以至於吾。今以法寶及所傳袈裟用付於汝。汝當善自保護。流布將來。無令斷絕。汝受吾教。聽吾偈曰。

有情來下種  因地果還生  無情既無種  無性亦無生

能居士受衣法。啟曰。法則既受。衣付何人。

師曰。昔達磨初至。人未之信。故傳衣以明得法。今信心已熟。衣乃爭端。止於汝身。不復傳。爾且當遠引。俟時行化。所謂受衣之人。命如懸絲。復云。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又云。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

能曰。當居何所。

師曰。逢懷即止。遇會且藏。能禮辭已。捧衣潛出。是夜南邁。大眾莫知。

翌日。眾心疑訝。師曰。吾道行矣。何更詢之。

復問。衣法誰得耶。

師曰。能者得。

於是眾議。盧行者名能。尋訪既失。潛知彼得。時僧惠明奔逐至大庾嶺頭。能見明來。隱於莽中。但以衣置地。明舉之莫動。明即呼云。我來求法。不求其衣。

能遂出曰。不得思惡。不得思善。正當恁麼時。還我明上座本來面目。明於是大悟。

能曰。汝須速迴。遇蒙即止。逢袁當住。

明即禮謝而返。逮至嶺下。遇眾追之。明紿之曰。自嶺而來。杳無所見。眾艮踆焉。明後易名道明。蓋避師名之上一字也。止袁州蒙山。

師忽告眾曰。吾今事畢。時可行矣。即入室。安座而逝。壽七十有四。唐高宗上元二年壬申歲二月十五。建塔于黃梅之東山。代宗諡大滿禪師法雨之塔。

第三十三祖惠能大師者

俗姓盧氏。其先范陽人。父行瑫。武德中。左宦于南海之新州。遂占籍焉。三歲喪父。其母守志鞠養。及長。家尤貧窶。師樵釆以給。一日。負薪至市。聞客讀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所感寤而問曰。此何法也。得於何人。

客曰。此名金剛經。得於黃梅。師遽告其母以為法尋師之意。

直抵韶州。遇高行士劉志略。結為交友。尼無盡藏者。即志略之姑也。常讀涅槃經。師暫聽之。即為解說其義。尼遂執卷問字。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

尼曰。字尚不識。焉能會義。

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尼驚異之。告鄉人云。能是有道之人。宜請瞻禮。近有寶林古寺舊地。可完緝。延師居之。四眾霧集。俄成寶坊。

師一日自念曰。我求大法。豈可中道而止。

遂至昌樂縣西山石室間。遇智遠禪師。今遂請益。遠曰。觀子神機爽拔。殆非常人。吾聞西域菩提達磨傳心印于黃梅。汝當往彼參決。

師辭去。造黃梅之東山。即唐咸亨年中也。忍大師一見。默而識之。後傳衣法。令隱于懷集.四會之間。

至儀鳳元年丙子正月八日。屆南海。遇印宗法師於法性寺講涅槃經。師見二法師爭風幡。一人言風動。一人言幡動。能召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二人言下大悟。曰。莫是盧行者否。是即速說。

師曰。我即惠能也。

二法師曰。我等乃西天令來於此土。與汝披剃受具。

仍法性寺有智光律師戒壇。即宋朝求那跋陀三藏之所置也。記云。後有肉身菩薩在此壇受戒。又梁末真諦三藏於壇之側。手植二菩提樹。記曰。却後一百二十年。有大士受具於此樹下。宛如宿契。

二法師曰。我為汝落髮之師。汝為我得法之師矣。蓋以感悟風幡之言也。

明年二月八日。受具已。曰。吾不願居此。後師至寶林寺。韶州刺史韋據請居大梵寺。

中宗神龍元年。降詔云。朕請安.秀二師宮中供養。萬機之暇。每究一乘。二師並推讓云。南方有能禪師。密受忍大師衣法。可就彼問。今遣內侍薛簡馳詔迎請。願師慈念。速赴上京。師上表辭疾。願終林麓。

薛簡曰。京城禪德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未審師所說法如何。

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云。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究竟無證。豈況坐耶。

簡曰。弟子之迴。主上必問。願師慈悲。指示心要。

師曰。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明暗無盡。亦是有盡。相待立名。故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故。

簡曰。明喻智慧。暗況煩惱。修道之人儻不以智慧照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

師曰。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照煩惱者。此是二乘小見.羊鹿等機。大智上根悉不如是。

簡曰。如何是大乘人見。

師曰。明與無明。凡夫見。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遇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今。常住不遷。名時道。

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所談。

師曰。外道所談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今猶不滅。生亦無生。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無滅。所以不同外道。外道者。但以文字句義所說。欲知心要。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妙用河沙。

簡于是言下大悟。曰。弟子始知本性不遙。涅槃寂靜。無餘有法。一切現前。言已。禮辭歸闕。表奏師語。有詔謝師。并賜摩衲袈裟.寶鉢.繒帛。十二月十九日。勅改古寶林為中興寺。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又勅韶州重加修飾大師寫經坊。賜額為法泉寺。師新州舊居為國恩寺。

一日。師謂眾曰。諸善知識。汝等靜心。聽吾說法。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所以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今法滅。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虗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座臥。純一真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此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地。汝等佛性。譬諸種子。遇茲霑洽。悉得發生。承吾旨者。澤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

先天元年。告眾曰。吾受忍大師衣法。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蓋汝等信根純熟。澤定不疑。堪任大事。聽吾偈曰。

心地含諸種  普雨悉皆生  頓悟華情已  菩提果自成

復曰。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淨。亦無諸相。汝等慎勿觀淨。及空其心。此心本淨。無可取捨。各自努力。隨緣好去。

師說法化世。經四十載。其年七月六日。命弟子往新州國恩寺建報恩塔。

先天二年七月一日。謂眾曰。吾欲歸新州。速理舟楫。

眾曰。師從此去。早晚却迴。

師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

又問。師之法藏。何人傳受。

師曰。有道者得。無心者通。

又問。後莫有難否。

曰。吾滅後五六年。當有一人來取吾首。聽吾記云。

頭上養親  口裏須餐  遇滿之難  楊柳為官

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薩從東方來。一在家一出家。同時興化。建立吾宗。締緝伽藍。昌隆法嗣。言訖。往新州國恩寺。跏趺示寂。即其年八月三日也。

時韶.新兩郡各修塔廟。僧俗莫決所之。兩刺史共焚香祝云。香煙引處。即師之欲歸焉。時鑪香騰涌。直貫曹谿。以十一月十三日入塔。壽七十六。

前韶州刺史韋據撰碑。會人憶取首之記。遂走以紩葉漆布固護師頸。

開元十年八月三日夜。忽聞塔中鏗然有聲。僧眾驚起。見一人裹白巾從塔中出。踰垣而遁。尋周視什器。一無所失。俄見師頸有傷。具以賊事聞州。縣令楊侃。刺史柳無忝。切加檎捕。五日。於石角村獲賊人。送韶州鞫問。云。姓張。名行滿。汝州梁縣人。於洪州開元寺受新羅僧金。令取六祖大師首。歸東海供養。

柳守聞狀。未即加刑。乃躬至曹溪。問師上足令[啗-口+王]曰。如何處斷。

[啗-口+王]曰。若以國法論理。固當宜然。但以佛教慈悲。冤親平等。況彼欲求供養。罪可恕之。

柳守嘆嘉。始知佛門廣大。遂赦之。

上元元年。肅宗遣使就請師衣鉢。歸內供養。至永泰元年五月五日。代宗夢六祖大師請衣鉢。七日。勅刺史楊瑊云。朕夢感能禪師請傳法袈裟。却歸曹谿。今遣鎮國大將軍劉崇景頂戴而送。朕為之國寶。卿可於本寺如法安奉。專令僧眾嚴加守護。勿令遺墜。或為人偷竊。皆不遠而獲。憲宗諡大鑑禪師。塔曰元和靈照。

南越記云。晉初。海內崩裂。各據兵權。署曹叔良為鎮南將軍。知平南總管事。晉剋復之後。以王爵封叔良。本山双峯間。叔良有別墅。捨其地為双峰曹溪。曹溪由是名著。

寶林寺者。梁天監中。有僧經始之刻石。曰。却後一百七十年。有大權菩薩說法度人。傳化四方。學徒霧集。宜以寶林題之。州將具奏。仍御書其額。

至儀鳳二年。大師駐錫。皆符先記。後改額。神龍中曰中興.曰法泉。後三年曰廣果。開元九年曰建興。肅宗曰國寧寺。宣宗曰南華。迄今無燕雀棲止。有達磨祖師所傳袈裟一條。西域屈眴布。緝本綿花心織成。有云絲布者。非也。其衣青黑色。後人以碧絹為裏。中宗賜摩衲.寶鉢.方辨塑真.道具等。生塔者尸之。

開元中。廣州觀察使宋璟作禮於塔。見上足令瑫問曰。云何名無生法忍。

瑫曰。知生既如。一切皆爾。是名無生。於生自在。是名法忍。知滅不滅。是名無生。善法不忘。是名法忍。發菩提心。是名無生。諸結不起。是名法忍。對境不瞋。是名無生。不惱他人。是名法忍。內無妄念。是名無生。外無染汙。是名法忍。般若無住。是名無生。智慧觀照。是名法忍。璟聞。頂受之。遂佛弟子禮。

皇朝開寶初。王師平南海劉氏。殘兵作梗。師之塔廟鞠為煨燼。而真身一無所損。尋有制興修。功未竟。會太宗即位。留心禪門。頗增壯麗焉。

今上踐祚。

明肅太後助政。奉慈聽斷。天下治平。上獨留心於禪法。蓋天啟其衷也。甞遣使迎請衣鉢入宮中。久留申供。彌加寶飾。冀永殊跡。

大師自唐先天二年癸丑入滅。至今景祐三年丙子歲。凡三百二十五年矣。

同类推荐
  •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宝净明院教师周真公起请画

    灵宝净明院教师周真公起请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易林补遗

    易林补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佛要集经

    诸佛要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Spell of Egypt

    The Spell of Egyp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封少投降吧

    封少投降吧

    【1V1超甜】为了恰饭,沈枫意接了桩大生意——给传说中的封少当保镖!“封少~瞧这衬衣我给你洗得多干净!”沈枫意呲牙,将一件带花斑的白色衬衣扔在男人身上邀功。“滚!”男人青筋直跳,恨不得当场掐死这女人!“封少~快来尝尝我亲自给你煮的面!”沈枫意花着脸,从厨房里端出一碗黑不溜秋的东西,直接将它扣在男人身上,还笑得一脸歉意。“滚!”男人忍无可忍,直接将人丢了出去。对此,沈枫意勾唇冷笑,她已经准备好了一千零一种逼死洁癖狂,呸,是伺候人的方法~婚后第一天,封少上头条了!——惊!封少竟然七天没洗澡了!婚后第二天,封少又上头条了!——吓!封少竟然亲自给媳妇儿搓脚倒洗脚水!婚后第三天,封少又又又上头条了……
  • 网络文艺学探析

    网络文艺学探析

    本书探讨互联网传媒语境下网络文艺的基础理论问题,全书由学理逻辑、理论转型、观念谱系、价值构建、体式形态、现状评辫、批评范式等7个部分、42篇论文组成。主要探讨了网络文学的本体结构、数字媒介下中国文学转型及其理论转向、网络文艺的体制谱系学、网络文艺的价值取向与审美选择、网络创作的规律与悖论、数字传媒时代的图像表意与文字审美、网络时代的文艺经典与文艺形式问题、网络文学批评的意义和局限、新媒体文艺研究的范式边界与媒介,并具体剖析了网络类型小说、博客文学、微博文学、微信文学、手机短信文学、数字动漫、网络游戏、网络火星文等不同网络文艺类型的理论建构和观念变化问题。这些论文分别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其他CSSCI刊物,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
  • 大神,你家辅助又抢人头了

    大神,你家辅助又抢人头了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自从被室友拉进了王者荣耀的世界,陈小橘觉得,自己的人生终于有了比吃饭、睡觉更有意义的事。520宿舍采访时间:问:请问陈小橘小仙女,如果在王者荣耀和男朋友之间只能选一个,你怎么选?答:男朋友是什么?能带我上分吗?问:请问陈小橘小仙女,作为一个辅助,你为什么时时刻刻想要carry?答:不能carry的辅助不是好辅助!五杀辅助了解一下!抢人头?不存在的!我凭实力carry,凭什么说我抢人头?什么?辅助?我才不玩辅助呢!对于自家总想五杀的辅助,ADC何亦表示,五杀?红爸爸蓝爸爸?都给你都给你!只要把你给我就好!这是一个总想着在王者峡谷搞事情的辅助和实力宠女朋友的ADC大神的故事!
  • 妖孽当道:无良妖王赖上温柔小修士

    妖孽当道:无良妖王赖上温柔小修士

    本文涉及修炼,升级,契约。讲述的是男主夜璃因为一本妖神录被各路鬼怪妖魔主动缠上的故事。文中所涉及的职业只有道修和妖修。所谓人妖不两立,人界的人痛恨妖魔。只要和妖沾上一点关系都会被驱逐,被流放被杀害。少年夜璃看的见妖,看的见鬼。这种秘密不敢告诉别人,于是成了别人眼中的怪胎。遇上冥樊琉是个意外同样也是命中注定,这人改变了他同样也成就了他。初遇少年是在一个阴冷的雨天,被轻轻抱起的时候,是前所未有的温暖。见过了他被人追杀,见过他被人驱赶,见过他被人欺骗。但是那人总是带着浅浅的笑意,不管多狼狈都能淡然面对。那一刻他就知道这人是他想守护一生的人,妖的寿命很长很长,长到他都快忘记世间的色彩,直到遇见他。那个令他沉醉的人。
  • 会殇(中篇小说)

    会殇(中篇小说)

    老贾抓了几十年大型会议的筹备,从未出过岔子,没想到捅了个娄子。上周,市委老书记黄忠因年龄到站,正式退休,接任市委书记的是省委政研室的主任于小叶。市委决定本周二召开市直处以上干部大会,让新来的于书记同干部见面,也让老书记同大家正式话别。会议的筹备自然是老贾的事。老贾是市委、市政府大型活动办公室简称大活办的主任,还挂着个市政协副主席的头衔,他主要的工作职责就是筹备会、主持会。上周五临下班时,在电梯旁老贾碰到了老书记黄忠。
  • 散仙世界

    散仙世界

    借尸还魂以后才发现,这个世界没有筑基修士,也没有元婴修士,更不存在化神修士。有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散仙劫。这,是一个散仙的世界!
  • 抢个丞相来压寨

    抢个丞相来压寨

    顾庭深:我的心里只有天下事凤凌:那我便抢了这天下。天下归我,你也归我。顾庭深:……这是一个山匪vs丞相的故事。——前世凤凌暗恋队长七年,没敢表白,酿成了永生的遗憾。这一世,他不是铮铮铁骨特种兵,而是一个文弱丞相。咋整?既然咱是土匪,那先抢回去再说。
  • 异形:契约

    异形:契约

    殿堂级科幻电影大师雷德利·斯科特沉寂五年,异形系列前传二度归来!奥斯卡影帝法斯宾德再度化身生化人!同名电影登顶全球票房,国内火爆上映!殖民飞船“契约号”的船员来到银河系尽头的一颗遥远星球,原以为那里是片伊甸处女地,实际上却是一个黑暗的危险世界。当超出想象的威胁来袭时,唯有亡命奔逃,才是最的出路。
  • 前世新娘:恶魔总会在身边

    前世新娘:恶魔总会在身边

    九岁失忆,忘记了前世的记忆,仅仅留下脖子上记忆的项链,我把一个美丽的梦从韩国带到了中国,从妈妈的口中我知道了自己身世,虽然我的亲身父母在那场意外的车祸中离我远去。当知道自己九岁时就已经订婚,才发现缘分从那时就已经牵起,此时身边的恶魔原来就是那个他?他是当年的那个他吗?为什么我会有个这么可怕的妹妹?
  • 银河奖、晨星·晋康科幻奖得主作品精选(套装10册)

    银河奖、晨星·晋康科幻奖得主作品精选(套装10册)

    本套书包括《天意》《决战奇点(上)(下)》《人机战争》《超能脑波》《上帝之手》《海豚人》《拉格朗日墓场》《养蜂人》《替天行道》《终极爆炸》共10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