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9700000026

第26章

十八年十月,命集賢院學士陳希烈等於三殿講《道德經》。侍中裴光庭等奏曰:堯舜以揖遜而理,湯武以干戈而興,或勞神以苦形,且役志而焦慮,有生之類雖亦聞於小康,無為之風故未臻於大道。今陛下化成天下,與道玄同,小其有為之邇,弘此不言之教,將以去華歸本,削偽存真,其唯道德之鄉,固在老莊之術。遂命集賢院學士中書舍人陳希烈、諫議大夫王迥質、侍講學士宗正少卿康子元、贊善大夫馮朝隱等於三殿侍講,敷暢真文,演襄城之七聖及姑山之四子。理之於國,惟清惟靜之風,修之於身,久視長生之道。聖化玄運,寰瀛樂康,咸日用而不知,實曠代之未有。臣忝職司,望編入史策,宣示天下。帝手詔報曰:朕虔守宗桃,祇膺曆數,夙夜兢惕,懼不克勝。求賢臣而委之謀獻,延學士而咨其博洽,用扶不逮,雅致咸和,既內平而外成,且刑清而訟息。端拱多暇,留意典墳,以為道者玄妙之宗,德為教化之本,講諷微旨,稽詳秘文,庶無為而政成,不宰而物應,豈敢比德堯舜,論功禹湯者哉。然必先正其心,深思逮於遐邇,務惟齊俗,亦欲申於兆庶,必若同歸清靜,共守玄默。所陳編示,良用多暫。

十九年二月十五日夜,帝夢神人謂曰:吾是九天使者,受玄元正真玉皇帝命。帝即汝祖太上老君也,命我為隨運採訪九天九地十方三界總司。九天司命居舒之潛山,九天丈人居蜀之青城,吾居江之廬山,皆可立廟。五百年後,福及生靈。帝晨興焚香,望空禮謝。忽復見於雲端,衛從靄空。即命昊道子依所見圖之,遣使資本於三山,創立祠宇。

二十一年癸酉春正月庚子朔,制曰:老子《道德經》,宜令士庶家藏一本,每年貢舉人量臧《尚書》、《論語》策一兩條,准數加老子策,俾尊崇道本,弘益化源。今之此敕亦宜家置一本,每須三省,以識朕懷。侍中裴光庭等奏曰:伏見昨日一敕,教示百僚,爰及兆庶,聖恩博洽,德澤如天,亦既生成,載加誨勗,莫不遷善,咸知向方。臣忝在樞衡,未有弘益,忽承天獎,曠若發蒙,雖羲軒上皇、堯舜至德,無以加也,天下幸甚。望編入國史,以示將來。從之,詔答曰:玄元之教,家國是資,匪為先宗,貴申道本,所以首歲元日,因行春令,清靜之政,期諸相國乎。為官擇才,可以先淳素也。十二月,侍講學士陳希烈等講書畢,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裴耀卿等奏曰:臣等伏承陛下講讀《尚書》、《周易》、《道德》、《莊》、《列》畢,聖心弘道,國訓崇儒,玄風遠被,更自玆始。況以事因四海,念切萬方。日吁罷朝既披文於內殿,風迴開俗亦函丈於行宮,漢皇一夜,無以過此。悟老莊之旨,齊物而仁恕以行,運堯舜之心,稽古則憲章攸備。鉤探致遠,不疾而速。陶鈞庶類,品物之歡幸寶深。弘獎大猷,簡策之輝光載遠。臣等叨陪獻納,竊奉徽音,慶耀之誠,倍百常品。伏望宣布史官,騰芳盛烈。帝手詔報曰:《尚書》雅誥,《周易》精微,朕幼奉師資,未窮奧義,故時令講。及《道德經》,遞為表裹,詳其所指,觸類繁多。既問廣成之道,復得方明之相,況之今日,千載一時,故弘斯義以喻卿也。文武百官、尚書右丞相集賢院學士蕭嵩等奏曰:伏見去年以來,有敕令集賢院學士工部侍郎陳希烈、諫議大夫王迥質、膳部郎中馮朝隱等,每日侍講玄元皇帝《道德經》及《周易》、《尚書》、《莊子》等,以今月二十四日講畢。臣聞堯收上代之文以成其聖,舜觀古人之象以著其明,是知道有可尊,禮忘於貴,不唯聚學,將以軌人。伏惟皇帝陛下明實天聰,舉惟聖作,道風允洽,文教克成,尚猶以廣生知,以從積學,事必稽古,書皆造微,尊祖而習老經,體天而觀易象,追廣成之說則問以莊篇,考唐郊之舊則詳於堯典。日者北祠后土,束幸溫泉,或地涉風沙,或天將寒雪,而講筵必集,帳殿如初,足以知好學之志,彰克勤之德,雖庖羲畫卦,夏禹受書,曷以臻玆。臣等忝在朝列,預聞帝道,伏請宣付史官,頒示天下。帝手制答曰:爰聞集賢引進儒道,退朝講讀,蓋亦其常。歲月周旋,頗尋章句。其雅誥則稽之於古以質于今,其《道德經》則取之於真不崇其教。理國之要,可不然乎。宣付史官,依卿所請。

二十三年三月癸未,親注《老子》並修疏義八卷,及制《開元文字音義》三十卷,頒示公卿士庶及道釋二門,聽直言可否。文武百官、右丞相蕭嵩等奏曰:臣等准敕牒問百司并宣示道俗,各得報稱,咸以為玄言造微,字統該洽,刊成代則欽若聖規,觀妙知常與涎壇而為體,宿疑前失,區條流而畢正,足以發揮道教,弘長儒風,既已化人,且聞端本。雖旁求異義,載佇天心,而四海同文,一辭寧措。並請編入史冊,藏之秘府。許之。二十七年十二月宰臣牛仙客、李林甫奏曰:臣等伏睹皇太子送十二月德音赴史館。伏承陛下前月五日將欲巡幸渭北,是夜夢玄元皇帝曰:明日子欲遊乎北,神不在此,事宜止。五更當自有應。且子之享國多歷年所,何必此日。陛下二更即降制停渭北之行,至五更果烈風大起,際暮方定。伏以玉真體妙莫大於皇極,盛明致理孰盛於吾皇,由是感而遂通,聖與神合,言不測之事,示必然之期,果玆烈風,有吁靈夢,既彰陛下之祚,更表無疆之休,同天地而久長,若符契之徵驗。臣以上自開闢,博考圖書,神靈效祥,帝王膺慶,未有若此之昭著者也。臣等謬當樞近,又忝史官,預聞德音,不勝扑躍。

二十八年四月,帝夢老君告曰:吾有像在京城西南百餘里,可遣人求之,吾合與汝於興慶相見,汝當大慶。旦日,謂宰臣曰:朕臨御海內向三十年,未嘗不雞嗚而起,禮謁真容,為民祈福。近因禮謁,曉色未分,靜坐假寐,見玄元皇帝即遣使與道門威儀蕭元裕尋訪,遂至熬屋屋縣樓觀山問,見紫雲垂覆,白光屬天,乃穿其下,果得老君玉像高三尺餘以進。其日上適在興慶宮,遂親迎謁,置於內殿,果與夢中所見無異。因命宰臣入視,上表賀曰:玄元大聖,降見真容,應感之徵,實符睿德。陛下體至真之道,崇清靜之源,何嘗不禮敬虔誠為蒼生析福,故得真容入夢,烈祖表靈。求之西南,果與夢協。且興慶宮者,港龍舊邸,王業所興,當此處而告期,與嘉名而相會,斯乃降於紫府,鎮我皇家,啟無疆之休,論大慶之應。陛下爰捨正殿以為法堂,是尊是崇,至敬至極,殊常之禮將萬福而俱臻,無外皆覃及億兆而同慶。臣等何幸,親詣瞻禮,自然相好,諒絕明言。開闢以來,典籍所載未之有也。請宣示中外,編諸簡冊。帝手詔報曰:夢之正者,是謂通神。於惟聖容,果以誠應,豈朕德所及,而大道是興。再省神靈,言猶在耳,將貽福業,代紀彌多。初告以行宮,乃直於內殿,兼之大慶,允屬朕躬。稽之道經,以玆為寶。當孳育萬姓,承答神明。卿等宗臣,宜同朕意,願揚嘉應,安敢讓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长夜寂寂繁星落

    长夜寂寂繁星落

    幸福孤儿院的小美女叶星落,潜入不知名的豪宅偷东西,一不小心偷成了夜氏家主唯一的继承人,一不小心知道自己只能活到30岁……她被迫接管富可敌国的家族,被迫接受早夭的命运,又惊闻自己有个未婚夫。订婚宴上,那个闻名全世界的禁欲系高富帅,凑近他耳边问,“小贼?”她才想起来,她曾经偷过他的手机……
  • 惊天报复

    惊天报复

    内容的更概:这是一本以商战为主题的科幻类现实小说,基因人笑笑因为天赋异禀,血液能够让人变得年轻,并且还能医治各种绝症,因此被人关起来天天抽血,后逃出牢笼,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缔造了一个商业帝国,并且利用商业手段成功的为自己复仇雪恨。
  • 你过来我不打死你

    你过来我不打死你

    这世上最憋屈的一件事,无非是一男一女躺在一张床上睡了一夜,什么屁事都没发生,结果却被两家父母逼着结婚。
  • 喵小喵的奇妙日常

    喵小喵的奇妙日常

    先写着,写到哪算哪啦,开心万岁,关于一只喵的生存日常,2020努力更完。
  • 草阁集

    草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蝶(上)

    青蝶(上)

    染儿心神迷茫之际,一个淡淡的身影出现在她身后,接着一个隐秘如魅的声音在染儿耳边轻轻道:“染儿,想不想来做个游戏?一个很有趣,很好玩的游戏!”“砰”的一声,偏室的门再一次重重地关了起来。“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大厅中歌妓的唱腔轻轻传来,游过沉静于黑暗中的花园,送入到花园角落一座看似与世隔绝的小楼之上。小楼中有人轻轻地叹息,似是有满心的哀怨。
  • 琴瑟相思知不知

    琴瑟相思知不知

    顾红妆和死对头君无殇的第无数次交战没有分出胜负,但就在一夕之间,最顶尖的两个示手销声匿迹...顶尖杀手,一朝穿越,成了丞相府嫡女顾红妆大小姐。爹爹不渣,娘亲没死,姨娘白莲也不敢欺负她.这..这剧本不对啊?她都准备好虐渣了,就给她这么个玩意儿?还有那和九王爷的婚约.传闻九王爷权倾朝野,富可敌国,战无不胜...不...顾红妆一点都不感兴趣。可这丫的九王爷...可不就是君无殇那个狗东西么?!嫁,必须嫁!君无殇,做杀手的时候处处和老娘过不去既然要嫁,那老娘就要让你知道青青草原为什么那么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正室策

    正室策

    上一世,主母告诉她作为庶女三不之理,不争不夺不妒。她觉得错了,可后来明白并非全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