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7000000017

第17章

问《大学》宗旨。

曰:“孔子此书,却被孟子一句道尽,所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夫孩提之爱亲是孝,孩提之敬兄是弟,未有学养子而嫁是慈保。赤子,又孩提爱敬之所自生者也。此个孝弟慈原人人不虑而自知、人人不学而自能,亦天下万世人人不约而自同者也。今只以所自知者而为知,以所自能者而为能,则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人自法之,便叫做明明德于天下,又叫做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也。此三件事从造化中流出,从母胎中带来,遍天遍地、亘古亘今。试看此时薄海内外风俗气便万万不齐,而家家户户谁不是以三件事过日子也?只尧舜禹汤文武便皆晓得以此三件事修诸己人率乎人,以后却尽乱做,不晓得以此修己率人,故纵有作为,亦是小道,纵有治平,亦是小康。却不知天下原有此三件大道理,而古先帝王原有此三件大学术也。故孔子将帝王修己率人的道理学术既定为《六经》,又将《六经》中至善的格言定为修己率人规矩,而使后世之学者格着物之本末始终,知皆扩而充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长吾长以及人之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家家户户共相爱敬、共相慈和而共相安乐,虽百岁老翁皆嬉嬉,都如赤子一般,叫做雍熙太和而为大顺大化,总而名之曰‘大学’也已。”

自述读《论语》进境

问:“读《论语》何如?”

曰:“《论语》一书,直是难读。某初读时,苦其淡然无味,殊觉厌人。稍长,从事孝弟,乃喜其一二条契合本心,然往往以近易目之。后养病家居,因究心《书》、《易》,至尧舜二典、乾坤二卦间有悟处,乃通身汗浃,始知天生孔孟,为万世人定魂魄、立性命,从之则生,违之则死也。自此以后,非《语》、《孟》二书辄厌入目。以至莅官中外,随所施措,自然翕顺,愈久而愈益简要、愈益精纯也。若战国而下诸公,真是用心徒劳而去道弥远,其敝至于今日,可胜叹哉!”

问:“阳明学问似微与诸儒不同,何如?”

曰:“岂惟阳明为然,即宋时诸儒学问亦难尽同。如周子则学在主静,程子则学在主敬,朱子则学在穷致事物之理,至我朝阳明先生则又独谓学在致其良知。此虽各有所见,然究其宗旨,则皆志于学圣,故少有不同而不失其为同也。盖圣之为圣,释作通明。如周子说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显是主于通明也。程子说主敬则聪明睿智皆由此出,亦是主于通明也。朱子说在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后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亦是主于通明也。是三先生之学皆主于通明,但其理必得之功效,而其时必俟诸持久。若阳明先生之致其良知,虽是亦主于通明,然良知却即是明,不属效验,良知却原自通,又不必等待。况从良知之不虑而知而通之圣人之不思而得,从良知之不学而能而通之圣人之不勉而中,浑然天成,更无斧凿,恐三先生如在,亦必当为此公首肯而心契也已。”

问:“孔门恕以求仁,先生何如致力?”

曰:“某自知学即泛观虫鱼,爱其群队恋如,以及禽兽之上下、牛羊之出入,形影相依,悲鸣相应,浑融无少间隔,辄恻然思曰:何独于人而异之?后偶因远行,路逢客侣,相见即忻忻谈笑终日,疲倦俱忘,竟亦不知其姓名。别去,又辄恻然思曰:何独于亲戚骨肉而异之?意是动于利害,私于有我焉耳。从此痛自刻责:善则归人,过则归己;益则归人,损则归己。久渐纯熟,不惟有我之私不作间隔,而家国天下翕然孚通,甚至发肤不欲自爱而念念以利济为急焉。三十年来,觉‘恕’之一字得力独多也。”

问:“阳明先生所指‘良知’在人心从何所发?”

曰:“良知无从而发,有所发则非良知也。”

曰:“在天为天,在地为地,在人为人,无归无所不归也。”

曰:“亦无动静。”

曰:“若无动静,则起居食息都无分别矣乎?”

曰:“起居食息不过是人之事。既曰‘在人为人’,则人已浑然是个良知,其事之应用又可得而分别也耶?”

曰:“良知完具于人,又有见与昧,何也?”

曰:“见是觉处。知常而觉暂,觉之现于知,犹泡之现于水也。泡莫非水,而现则有时。《中庸》‘见乎隐’是言觉,‘显乎微’是言知。孟子亦云‘先觉后觉’、‘先知后知’也。”

问:“‘知得良知却是谁?’今欲知良知从何下手?”

曰:“朱子云:‘明德者,虚灵不昧。’虚灵虽是一言,却有二义。今若说良知是个灵的,便苦苦地去求他精明,殊不知要他精则愈不精,要他明则愈不明。岂惟不得精明,且反致坐下昏睡沉沉,更支持不过了。若肯反转头来,将一切都且放下,到得坦然荡荡,更无戚戚之怀,也无憧憧之扰,此却是能从虚上用工了。世岂有其体既虚而其用不灵者哉?但此段道理最要力量大,亦要见识高,稍稍不如,难以骤语。”

问:“晦庵先生谓‘由良知而充之,以至无所不知;由良能而充之,以至无所不能,方是大人不失赤子之心’。此意何如?”

曰:“若有不知,岂得谓之良知?若有不能,岂得谓之良能?故自赤子即已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也。”

于是坐中诸友竞求所谓赤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竟莫得其实,乃命静坐歌诗,及于‘万紫千红总是春’之句,因怃然叹曰:“诸君知红紫之皆春,则知赤子之皆知能矣。盖天之春见于花草之间,而人之性见于视听之际。今试抱赤子而弄之,人从左呼,则目即盼左,人从右呼,则目即盼右。其耳盖无时无处而不听,其目盖无时无处而不盼。其听其盼,盖无时无处而不展转,则岂非无时无处而无所不知能也哉?”

诸友咸跃然起曰:“先生其识得东风面矣!何俄顷之际而使万紫千红皆春也耶?”

问:“孩提良知原是不学不虑,而《大学》致知格物却又不免于虑且学也?”

曰:“学亦只是学其不学,虑亦只是虑其不虑。以不学为学乃是大学,以不虑为虑乃是虑而能得也。今观天下是个大物,了结天下大事,却有个发端,有个完成。自其发端处叫做天下之本,自其完成处叫做天下之末。天下国家从我身发端,我身却以家国天下为完成。其实这场物事,究竟言之,只是个父子兄弟。其为父子兄弟足法,便是发端之本,而人之父子兄弟自然法之,便是末,无不完成矣。故物有本来,是物之格也。先本后末,是格物以致其知也。虽似有个工夫,然必是孩提不虑而爱方为父子足法、不虑而敬方为兄弟足法。则其格致工夫却又须从不学不虑上用也。然则谓不学为学、不虑为虑,何不可也?”

问:“‘良知即是本来面目’。今说良知足矣,何必复名本来面目也耶?”

曰:“良知固是良知,然良知却实有个面目,非杜撰而强名之也。”

曰:“何以见之?”

曰:“吾子将问‘何以见之’,此时此语亦先胸中拟议否?”

曰:“亦先拟议。”

曰:“拟议则良知未尝无口矣。拟议而自见拟议,则良知未尝无目矣。口目宛然,则良知未尝无头面四肢矣。岂惟拟议然哉?予试问子:以家相去盖千里也,此时身即在家而庭院堂室无不朗朗目中也。又试问子:以国相去盖万里也,此时身即在国而朝宁班行无不朗朗目中也。故只说良知不说面目则便不见其体如此实落、其用如此神妙,亦不见得其本来原有所自,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而现在相对面目,止其发窍之所而滞隔近小,原非可与吾良知面目相并相等也。”

招牌非可耻,乡愿则可耻也

诸友笑谈,有及于素共讲学而未有担当者,其友曰:“譬之酒家,某何常(原字如此,通‘尝’――标点者注)不卖酒?但耻挂招牌耳。”

问曰:“何耻也?”

曰:“酒少。”

曰:“此个酒海浸人灭顶,汝自不知耳。”既而改容悼叹曰:“此宇宙间学问一大宗旨也。且说‘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谁不作酒,谁不招客?又谁不云我只沽酒与人、何以招牌为哉?细细究之,此乃何等心肠――却是陷在乡愿窠臼中。孔孟防之,所以曰‘阉然媚于世者,德之贼也’。盖吾心之德原与天地同量,与万物一体,故欲明明德于天下而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者,正恐自贼云耳。故曰:‘谓其身不能者,贼其身者也。’夫父母全而生,子全而归,孔子东西南北于封墓之后,孟子反齐止嬴于敦匠之余,固为天下生民,亦为父母此身。盖此身与天下原是一物,物之大本只在一个讲学招牌。此等去处须是全副精神透彻理会、直下承当,方知孔孟学术如寒之衣、如饥之食,性命所关,不容自已。否则将以自爱,适以自贼。故大学之道,必先致知,致知在格物也。”

由日用而不知到圣人

问:“‘百姓日用而不知’是如何?”

曰:“不著不察耳。譬诸矿石与银无别,所争者火力光彩耳。”

此友良久曰:“某知之矣。”

曰:“不知时是百姓,知后复是知何?”

曰:“能知即圣人也。”

曰:“知后乃方可入圣焉耳,非即圣人也。盖良知心体神明莫测,原与天通,非思虑所能及、道理所能到者也。吾人一时觉悟非不恍然有见,然知之所及犹自肤浅。此后须是周旋师友、优游岁月、收敛精神以凝结心思。思者,圣功之本也,故‘思曰睿’。睿者,通微之谓也,‘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方可言通,‘动而未形有无之间’方可言微。至此则首尾贯彻,意象浑融,觉悟之功与良知之体如金光火色锻炼一团,异而非异,同而非同。但功夫虽妙,去圣则尤远也。”

会众愕然曰:“如何犹不足以语圣耶?”

曰:“观于孟子所谓‘大而能化’、‘神不可知’,则圣人地位亦自可以意会也。”

问:“别后工夫常苦间断,奈何?”

曰:“工夫得不间断方是圣体。若稍觉有间,纵是平日说有工夫,亦还在凡夫境界上展转,都算帐不得。故学者欲知圣凡之分,只在自考工夫间断不间断耳。”

曰:“工夫不能超凡入圣,恐多是不熟所致?”

曰:“凡境与圣境相去如天渊之隔,相异犹水火之反。凡境工夫纵熟亦终是凡,即水纵热亦只是水,不可谓水热极便成火也。”

问:“凡境工夫纵熟无用,不知圣体工夫亦有生熟否?”

曰:“有生熟而体段不同耳。此处极微,须譬喻方得。今人家种果木者,其核生土中,即根株枝叶一时具足,难说其非树也。及至成熟却得多少岁月滋培,又难说其即成树也。但虽至成树,而根株枝叶与始初不争一些。”

言下乃憬然悟曰:“果核致成大树,只为他生气津津。圣体工夫诚然在不间断处见其真消息也。”

曰:“功夫间断与不间断果是圣凡分处,然圣凡相去不远,亦惟在其见之善自方便焉耳。彼今人恳切用工者,往往只要心地明白与意思快活,及至才得明白快活时,俄顷之间,又倏尔变幻,极其苦恼,不能自胜。若人于其变幻之际,急急回头细看,前时明白者,今固恍惚矣,前时快活者,今固冷落矣,然其能俄顷变明白而为恍惚,变快活而为冷落,至神至速,此却是个甚么东西?此个东西既时时在我,又何愁其不能变恍惚而为明白、变冷落而为快活也耶?故凡夫每以变幻而为此心忧,圣人每以变幻而为此心喜。”

问:“孔门问答,恒以‘学不厌诲不倦为言’,何也?”

曰:“孔门宗旨只在求仁,求仁工夫只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夫欲立欲达便学不厌,立人达人便诲不倦。不厌不倦如辊着两论以载一车,要载此个仁车,亦不容不辊着两论也。”

曰:“《论语》不厌不倦之言凡再出,然对公西华却曰‘可谓云尔已矣’,若自任甚易。及‘默而识之’却曰‘何有于我哉’,又若自量甚难。敢请其故。”

曰:“同是孔子一人之言,又同载在《论语》一篇之中,岂有一处说得如是之易、一处又说得如是之难之理?往年极力思量孔门宗旨,因见吾夫子平生吃紧得力处只求仁一脉,而吃紧着力处亦只不厌不倦一路。此其安身立命根基,岂肯推开说何有于我也耶?窃意此二条当作一套说去:其初云‘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云尔。及公西华叹谓‘非弟子所能’,则又指示一个入头,说吾人厌学倦教只是未见意趣,若果识得其中妙趣,则如知酒味之美者自然喜人共饮,知棋着之高者自然好人同下。虽欲罢而不能矣!其于不厌不倦又何有哉?‘何有’解作‘不难’,正与‘可谓云尔’相合而不相背也。况仁为天地之性,其理本生化而难已;人为天地之心,其机尤感触而易亲。故曰‘仁者人也’。此个仁德与此个人身原浑融胶固,打成一片,结作一团,但一粘动,不惟我喜亲人,而人亦喜亲我。立必俱立,成不独成,真是自然之妙而非有所强也。且吾夫子只一念在于吾侪,而吾侪遂为世归依夫子,心心相照,终古如生。视彼两千年来一切富贵繁华、泯灭梦幻,更谁可及他毫发?愈味而愈妙也,虽欲厌何能厌?不能厌而又何可倦也耶?”

问:“先儒谓子贡晚年进德,今观日月阶天之喻,真是尊信孔子之至处。”

同类推荐
  • 大沩密印寺养拙明禅师语录

    大沩密印寺养拙明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释华严十明论叙

    释华严十明论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村诗集

    南村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曾公遗录

    曾公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妙柔

    妙柔

    师傅把她带上了山,给她起名——妙柔。和她一起上山的,还有他——天成。然后师傅给她讲了好多大道理,但她都不懂,可不知道为什么,师傅和他好像都挺满意。她其实也很满意,嗯,只要能没事从山顶上往下看一眼,就很满意了。
  • 急救便方

    急救便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身梵赞

    三身梵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乐意

    乐意

    王小柔生活在天津,这让她非常亲近津派的市井气,她时常会谈到路边摊,以及摊大饼的,这都是我们中国人非常熟悉的街头场景,谁说自己不喜欢吃街边的大饼,那是很虚假的。市井除了亲切感人,还泼皮有趣,不把正经和品味当回事,嘲弄那些伪装的上等人生。她嬉笑怒骂之间,小人物的喜感与偶然间的伤感,也会自然流露。
  • 快穿之娘娘天骄惹不起

    快穿之娘娘天骄惹不起

    本想好好投个胎安安心心过好下辈子的汣泱,却被一个快穿系统给砸中了,声称要去做快穿任务,收集那个被她一钗子杀了的杀千刀皇太子的灵魂碎片,让皇太子重生……
  • 夫君快上钩

    夫君快上钩

    她,现代杀手,醒来竟成为一国郡主!什么?暗杀?欺侮她不会武功?找死!皇恩浩荡?不屑!恶意中伤?她忍!瞧不起她?滚!姐还看不上你呢!男人算什么?就是用来被利用的!你强,她以柔克刚你弱,她以静制动。攻?可以,她反攻。腹黑?OK,没问题,她反腹黑*天下人皆知,娴德郡主深受荣宠,但无娴无德,名声不堪10岁,兴建藏青楼,放言要网罗天下美男同年,一道圣旨将天下第一乐师,风国皇子赐予了她12岁,出游带回了神医叶茹13岁,初见明月国唯一的异姓王爷惊为天人,垂涎其美色一朝穿越,现代杀手成为人人唾骂的娴德郡主且看她如何斗智斗勇,大放异彩功臣良将之女,又为何弑父?弃兄?真相又是如何?星辰、明月,旭日三国,谁能称霸天下宫斗,权斗,鹿死谁手群雄并起,你争我夺,谁能问鼎江湖机关算计,谁才是幕后黑手【一】“慕容玉宛,是你被别人下毒了,还是你对我下毒了,为什么我会腹痛难忍。”慕容玉宛一听,惊讶之后就忍不住笑出了声:“不好意思,是我葵水了。”某人一听,脸色大红,无语问苍天。凭什么,凭什么你来葵水还要让我和你感同身受。【二】“奕君,不要告诉哥哥,好不好……”奕君却只是将她抱得更紧了,紧抿着唇,不愿开口。“答应我!奕君!”不禁加重了语气,胸口也剧烈起伏了起伏,咳嗽不止。“好!好!好!”见她情绪开始波动,奕君连忙开口答应。听到他的应答,凤凌瑄这才算稳下了心神,深深地望了一眼奕君,这个男人她欠了太多,这么多年无怨无悔的守候好不容易有了结果却转眼成空……“奕君,我果真到死都没有等到你那——三——个——字——”深感讲话已经越来越吃力了,看来真的是气数已尽了……“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不要死!瑄!”冰冷的泪水打在凤凌瑄的脸上,凄然一笑,疲惫地合上了双眼……【成长型女强文,爱情+腹黑+宫斗+江湖,美男多多!】小家剧情党,本文情节跌宕,厚积薄发,跳坑慎重,不要拿收藏的数字,打击我幼小的心灵╮(╯▽╰)╭女主:凤凌瑄由【xielilixi】抱走男角:外冷内热,沉稳温柔——慕容玉德由【zhangxiujun81】抱走俊逸潇洒,心狠手辣——司徒凌澈由【kimiy】抱走爽朗豁达,真诚可爱——楚千冥由【kimiy】抱走儒雅俊秀,淡漠疏离——冷天幽由【corrine886】抱走美玉无瑕,翩若惊鸿——上官陶由【lsqwwxy150】抱走
  • 爱与轮回

    爱与轮回

    谈啸是一名极度爱好旅游探险的人,有一天,他的脑海中突然多了些东西。跟着脑中的线索,他终于找齐了所需的东西。可惜这些东西却毫不留情的将他送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是个充满了血腥,充满了暴力,剑与魔法同时存在的世界。经过令人印象深刻的适应期后,谈啸必须为回家创造条件。他不知道如何回家,不知何时才能回家。所以,寻找在这个星球上拥有绝对力量的神,魔的道路便由此产生...一切有因就必有果,原因慢慢的出现了,而结果...
  • 娘子往哪跑

    娘子往哪跑

    【本文半价,走过路过的不要错过了,跳楼大甩卖了啊!!!只要两块多钱哟!】中央情报局的主要骨干,代号“L”,成绩优异,获过一等功.为了搜集情报,俨然进了疯人院。不仅要装成精神病,还要做出一些精神病的事情。只是情报得手时,意外出现。再醒来时,却变成了一个六岁小破孩身上。这是怎么回事?这是哪?穿越!古代!还架空!对天狂笑,伸手一指,玉帝,如来,耶稣,我哪得罪你们了啊啊啊~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只能好好在这异世生活。还好,干的是老本行,只不过换了千年老古董做上司。眼前这个美少年,现在十四五岁的样子,过几年就变成美青年,然后是美男。自己是不应该先下手为强呢。手里拿着刚刚不知道在哪摘下的红色鲜花,眼中带着浓浓的深情,“帅哥,做我男朋友吧,我会宠你一辈子。”美少年看了看我手中的花,并不接过去,美少年的桃花眼中全是戏谑,“噢?怎么个宠法。”什么?这美少年是自己的主子?那我刚才的话能不能收回。接到任务,到武林世家里面‘拿’点东西,扮作即将成为这武林世家好太太的贴身秘书,可是谁料到,这好太太和情人跑了,任务还是要继续的,只能委屈自己当这个好太太到那个被戴绿帽子的相公家走一遭。“娘子,偷了为夫的东西就想走。”武林世家传人,拦在前面的人,依旧是平时温文尔雅的样子,现在看起来像个无赖痞子。“相公,我只是借去看看,以后还你。”我缩着身子,带着谄媚的笑,对着自己的‘夫君’讨价还价。又是任务,到邪教教主那‘借’点东西,这次顺利,混个小侍卫,可是这邪教教主,竟然是只玻璃。“小夜夜,过来给主上我亲一口。”邪教教主,细细的丹凤眼挑起,朝着自己抛了个媚眼,邪魅的样子,女子比之都不如。“教主,属下不好这口。”自己被这人妖勾的心痒痒的,但是更加看中自己的小命。****************************************************【弑情】
  • 本该成魔的人

    本该成魔的人

    四年前,妹妹的死去让他失去方向,处决“凶手”并不能让他找回生活的希望。一次偶然的帮助他揭开四年前阴谋的一角…… 七原罪与七美德;天堂与地狱;生存与死亡;正确与错误……我们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呵……呵呵哈哈哈哈哈哈!我们都是玩物!神的玩物!玩到失去了兴趣就会被丢弃的玩物!只是……你真的愿意这样吗?” 真的只是这样吗? 新人新书,望各位大佬看官多多包涵,随缘更新。
  • 盾矛黑白

    盾矛黑白

    一分知缘由的开始,铸就一世的阴魂,人生能有几次机会,重新来过,重新开始,是爱情!那重获新生的力量在哪里!需要你我思考人生的意义,没有武侠的墨家就像没有灵魂的人行走在无聊的黑暗世界中走向光明中,不知道方向在哪里?只想告诉自己,人生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替别人活着,担起那自以为是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