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9500000029

第29章

濬上人歸淮南。柳宗元作序送之曰。金仙氏之道。蓋本於孝敬。而後積以眾德。歸於空無。其教曰禪。曰法。曰律。以誘掖迷濁。世用寂無。上人窮討秘義發明上乘奉威儀三千。雖造次必備。甞以此道。宣於江湖之。人。皆悅其風而受賜。攀慈航望彼岸者。千百計。天子聞之。徵至闕以問焉。導揚本教。頗甚稱旨。京師士眾。方且翹然。仰大雲之澤。以植德本。而上人不勝[(厂囗)*頁]復之恩。退懷省侍之禮。懇迫上乞。遂無以奪。由是杖錫東[(厂囗)*頁]。振衣晨往。右司員外郎劉公。通達釋教。與上人為方外游。始榮其至。今惜其去。於是合郎署之友。詩以貺之。退使孺子執簡而序之。因繫其辭曰。上人專於律行。恒久彌固。其儀形後學者歟。誨於生靈。觸類蒙福。其積眾德者歟。覲於高堂。觀遠如邇。其本孝敬者歟。若然者是將心歸空無。捨篾登地。固何從而識之乎。貞元十年癸未歲。

貞元二十一年正月。德宗崩。

乙酉 順宗即位。改元永貞。帝在東宮時。甞以偈問佛光如滿禪師云。佛從何方來。滅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處。答曰。佛從無為來。滅從無為去。法身等虗空。常住無心處。有念歸無念。有住歸無住。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清淨真如海。湛然體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慮。帝又問。佛向王宮生。滅向雙林滅。住世四十九。又言無法說。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誰言不生滅。疑情猶若斯。智者善分別。答曰。佛體本無為。迷情妄分別。法身等虗空。未曾有生滅。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斷。非生亦非滅。了見無心處。自然無法說。帝大悅(僧史)。

帝問心要於清凉國師。答云。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無住。無住心體。靈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迷現量則。或若紛然。悟真性則心空廓徹。雖即心即佛。唯證者方知。然有證有知。則慧日沉沒於有地。若無照無悟。則昏雲掩芘於空門。若一念不生。則前後際斷。照體獨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無智無得。然迷悟相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忘。如棄影勞形。若體妄即真似處陰影滅。若無心妄照。則萬慮俱損。若任運寂知。則眾行爰啟。放曠任其去。住靜鑒源流。語默不失玄微。動靜未離法界。言止則雙忘知寂。論觀則雙照寂知。語證則不可示人。說理則非證不了。是知悟寂無寂真知無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雙忘之中道(僧史)。

中書令韋皐薨。皐初生。厥父飯僧祈福。有異僧應供齋畢。乳母抱兒求呪願。僧謂眾曰。此兒諸葛武侯也。他日有美政於蜀。宜以武字之。言訖恍然不見。其後皐游宦。出處名節。大槩與武侯相類。治蜀二十一年。封南康郡王。四川至今祠祀之。雅好釋氏法。嘉州石像初成。皐為記。有曰。頭圍千尺目廣二丈。其餘相好。一一稱是。又甞訓鸎鵡念佛。鸎鵡斃。以桑門故事闍維得舍利。皐為記。略曰。元精以五氣授萬類。雖鱗介羽毛。必有清英純粹者矣。或炳耀離火。或稟奇蒼精。皆察乎人文以奉。若時政則有革。彼禽類習乎能言。了空相於不念。留真骨於已斃。殆其元聖示現。感於人心。同乎異緣。用一真化(云云)。

丙戌 憲宗元和元年。回鶻入貢。以摩尼僧。偕來於中國。置寺處之。其法。日晏乃食。食葷不食。湩酪回紇信奉之。可汗或與議國事。至十二年。遣摩尼僧等歸國(並前通鑑)。

丁亥 二年。詔信州鵞湖禪師。入麟德殿賜坐。與大義法師論義。帝臨聽。有法師問。何謂四諦。答聖上一帝。三帝何在。又問。欲界無禪。禪居色界。此土憑何而立。答法師只知欲界無禪。不知禪界無欲。曰。如何是無欲底禪。湖以手向空中。點一點云。會麼。法師罔措。帝曰。法師講無窮經論。只這一點尚不柰何。湖對帝有頌云。直下識玄旨。羅紋結角是。不識玄旨人。徒勞隨手示。[感*鳥][感*鳥]鳥守空。池魚從脚底過。[感*鳥][感*鳥]總不知。帝大悅。却以大義號賜師。師却問眾師。畢竟以何為道。有對知者是道。義曰。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安得智者是道。有對無分別是道。義曰。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安得無分別是。道有對以四禪八定是道。義曰。佛身無為。不墮諸數。安得四禪八定是道。復有對者皆乘機剉之即。舉順宗問尸利佛性可見否。師曰。佛性如水中月。可見不可取。義因謂帝曰。尸利既見水月。何不捉取。帝因問。何者是佛性。答曰。不離陛下所問。帝默契。由是益重禪宗(僧史)二月制。法師端甫掌內殿法事儀。注錄左右街僧事。僧錄自甫而始也(唐史)。

己丑 元和四年五月。勑有司。別鑄金印。加清凉國師澄觀號。國師主教門事(舊史)明年。帝問國師曰。華嚴所詮。何謂法界。奏曰。法界者。眾生身心之本體也。從本以來。虗明廣大。唯一真境而已。無有形貌。而森羅大千。無有邊際而含容方有。昭昭於心目之間。而相不可覩。晃晃於色塵之內。而理不可分。非徹法之慧目。離念之明智。不能見自心。如此之靈通也。故世尊初成正覺。嘆曰。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於是稱法界性。說華嚴經。全以真空簡情。事理融攝。周遍凝寂。帝一聽玄談。廓然自得。

常州刺史孟簡。字幾道。遷太子賓客。工詩甚精。好佛學。常與劉伯蒭。譯次梵言。伯蒭寶曆中。為監察御史(舊史)。

甲午 九年。柳子厚作南岳大明律師碑。略曰。儒以禮立仁義。無之則壞。佛以律持定慧。去之則喪。是以離禮於仁義者。不可與言儒。異律於定慧者。不可與言佛。達是道者。惟大明師。凡浮屠之衰。其徒必少律而去經。大明恐焉。於是究戒律。而大法以立。通經教而奧義以脩。凡衣服器用。動有師法。言語行止。皆為物軌。

丙申 十一年。鄧隱峯之五臺。道由淮右。屬吳元濟阻兵蔡州。與官兵戰。師曰。吾當少解其患。乃振錫空中。飛身而過。兩軍仰觀嘆異。鬥心頓息。以是官軍。得成其功焉(僧傳)。

居易白侍郎作撫州景雲寺律師上弘裨銘。略云。佛滅度後。薝蔔香襄。孰反是香。景雲大師。景雲之生。中興毗尼。景雲之滅。法將疇依。昔景雲來。入室者歸。今景雲去。入室者悲(碑刻)。

歸宗智常禪師。目有重瞳。用藥按之。而目眥俱赤。世號拭眼。江州刺史李渤問曰。承聞。芥子納須彌。莫妄談否。師云。人傳史君讀萬卷書是否。曰然。師曰。摩頂至踵。如椰子大。萬卷書向甚處著。渤俛首而有省焉。

佛心才禪師頌云。芥納須彌特地疑。琴書拋下扣禪扉。忽聞萬卷難藏處。瞥轉禪機只自知。只自知丹桂和根拔得歸。

丁酉 十二年。馬郎婦欲化陝右。往其所。人見以女貌風韻。欲求為眷。曰我亦欲有歸。但一夕誦得普門品者則事之。至明誦徹者二十餘輩。婦曰。女子一身豈配汝等。可誦金剛經。至旦通者十數。婦更授法華七軸。約三日通。至期獨馬氏通。婦令俱禮成姻。馬氏備禮迎之。婦曰。適體中不佳。俟少安相見。客散而婦已死。既而壞爛。遂葬之金沙灘。數日後。有老僧杖錫來詣馬氏。問其所由。馬氏引至葬所。僧以錫撥見。尸已化。唯金鎻子骨在焉。僧以錫挑骨。謂眾曰。此菩薩憫汝等障重。故垂方便化汝。宜思善因。免墮苦海。飛空而去。陝右自此奉佛者眾。

戊戌 元和十三年。功德使上言。鳳翔法門寺塔。有佛指骨。相傳三十年一開。開則歲豐人安。來年應開。請迎之。明年正月。上遣中使杜英奇。押宮人三十。持香華。率眾僧。以法樂。迎至京師。上御安福門迎拜。留禁中供養三日。五色光現。百僚皆賀。帝大悅。乃歷送諸寺。具釋部威儀。及太常。長安萬年。音樂旌旛吹。騰踏盈路。王公士庶奔走膜拜。瞻奉捨施。唯恐弗及。有然香臂頂供養者。有竭產充施者。憧憧不絕(舊史)。

刑部侍郎韓愈上表切諫曰。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後漢流入中國。上古未曾有也。昔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四年。年百歲。顓頊在位八十四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一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一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延長。而此時中國未有佛也。其後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年壽。所極蓋亦俱年不減百歲。周文王年九十七歲。武王九十三歲。穆王在位百年。此時佛法亦未入中國。非因事佛而致然也。漢明帝時始有佛法。明帝在位十八年矣。其後亂亡相繼。運祚不長。宋齊梁陳元魏已下。事佛漸謹。年代尤促。唯梁武在位四十八年。前後三度。捨身施佛。宗廟之祭。不用牲牢。盡日一食。飱菜菓。其後竟為為侯景所逼。餓死臺城。國亦尋滅。事佛求福。反更得禍。由此觀之。佛不足信。亦可知矣。高祖始受隋禪。首議除之。當時群臣材識不遠。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闡明聖。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伏惟。睿聖文武皇帝陛下。神聖英武。數千百年已來。未有倫比。即位之初。不許度人為僧尼道士又。不許剏立寺觀。臣常以為。高祖之志。必行於陛下之手。今縱未能即行。豈可使之轉令盛也。今聞。陛下令群臣迎佛骨於鳳翔。御樓以觀。舁入大內。又令諸寺遞令供養。臣雖至愚。必知陛下不惑於佛。作此崇奉以所福祥也。直以年豐人樂。順人之心。為京都士庶。設詭異之觀。戲翫之具耳。安有聖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難曉。苟見陛下如此。將謂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聖。猶一心敬信。百姓何人。於佛更惜身命。以故焚頂燒指。百十為群。解衣散錢。自朝至暮。轉相倣傚。惟恐後時老少奔波。棄其業法。若不即加禁遏。更歷諸寺。必有斷臂臠身。以為供養者。傷風敗俗。傳笑四方。非細事也。夫佛者。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製。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假如其身。尚在奉其國命。來朝京師。陛下容而接之。不過宣政一見。禮賓一設。賜衣一襲。衛而出境。不令惑眾也。況其身已久亡。枯朽之骨。凶穢之餘。豈可直入宮禁。孔子曰。敬鬼神而遠之。古之諸侯。行吊於其國。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秡除不祥。然後進吊。今無故取穢朽之物。親臨觀之。巫祝不先。桃茢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舉其失。臣實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世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聖人之所作為。出於尋常萬萬哉。豈不盛哉。豈不快哉。佛如有靈。能作禍福。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監臨。臣不怨悔。無任感激懇悃之至。上得表大怒。出示宰相。將加愈極刑。裴度崔群為言。愈雖狂發於忠恩宜寬容。以開言路。乃貶潮州刺史(通鑑)愈赴潮。至藍關遇雪。姪韓湘俄在其前。愈有詩示湘云。一封朝奏九重天。暮貶潮陽路八千。本為聖明除弊事。豈期衰老送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子遠來深有意。好収吾骨瘴江邊朝公到潮州。三書上大顛和尚。愈啟。孟夏漸熱。惟道體安和。愈弊劣。無謂坐事。貶官到此。久聞道德。切思見顏。緣昨到來。未獲參謁。倘能暫垂見過。實為多幸。已帖縣令。具人船奉迎。日久竚瞻。不宣。愈白。

愈啟。海上窮處。無與話言。側承道高。思獲披接。專輙有此咨屈。倘能惠然降喻。非敢望也。至此一二日。却歸高居。亦無不可渴望。不宣。愈白。

愈啟。惠勻至辱答問。珍悚無已。所示廣大深逈。非造次可諭。易大傳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終不可得而見邪。如此而論。讀來一百遍。不如親見顏色隨問而對之易了。此旬來清明不甚熱。倘能乘閑。一訪幸甚。旦夕馳望。愈聞。道無凝滯。行止繫縛。苟非所戀著。則山林閑寂。與城郭無異。大顛師論甚宏愽。而有心守山林義。不至城郭。自激脩行獨立空曠無累之地者。非通道也。勞於一來。安於所適道。故如是。不宣。愈頓首文公累邀大顛。不赴。忽一日自往詣之。公曰。三請不來。為甚麼不招自來。師云。三請不來為侍郎。不請自來為佛光。公曰。如何是佛光。師云看背後氐。

同类推荐
  • 燥门

    燥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On the Method of Zadig

    On the Method of Zadi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石簿九五数诀

    金石簿九五数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田家五行

    田家五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情绵于萧然

    情绵于萧然

    “年哥哥,你愿意当我哥哥吗?”小萧然问。路年均道:“愿意。”那一年,她六岁,而他,九岁;“年哥哥,你愿意为我摘星星么?”萧然问。路年均抱紧了萧然:“我希望你像星星一样,可以整日看到你。”那一年,她十六岁;而他,十九岁了;十年的婚姻,浪费了十年的青春,萧然和路年均离婚了。路年均几近发了疯似的大吼:“萧然,离婚?我告诉你,不可能!”萧然理智的问:“凭什么?”路年均扣紧了萧然的小蛮腰:“因为,我不开心,你也别开心。”人活着,心死了,这十年来耗费的青春,就当做是梦一场吧。ps:美好结局噢~ps:本书又名《邂逅于萧然》《像每日看星星一样看你》《余生我只喜欢你啊》《像喜欢星星一样喜欢我》……ps:记得收藏书架和每日推荐噢~
  • 棺人勿扰

    棺人勿扰

    因为一次拍摄工作,我意外的打开了一个千年古棺,我的人生也因此而改变。天生阴命,天煞孤星,原来在很久以前我就该死了,但是因为他的出现,我的命运被改写……千年古墓,女妖夺命,女鬼缠身,千年姻缘……一系列的灵异事件接踵而至。我到底是谁?他又是谁?千年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未来又会发生些什么……
  • 豆蔻

    豆蔻

    豆蔻这个名字带着一丝清香,如花似玉一般。关于豆蔻,小怡看过她的资料,资料上写得很清楚,这个叫豆蔻的女人不仅和她同岁,而且同月同日生。小怡和豆蔻同为80后,80后给人的特征就是暖衣余食生活无忧,外加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好像个个马中赤兔,人中吕布,牛得很。豆蔻不属于80后牛的那几位,她和那些牛的家伙刚好翻了个——豆蔻是一个杀人犯,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关于杀人犯,在没有做主持人之前,小怡从没见过,做了节目主持后,她见的杀人犯就比较多了。
  • 小丑之花

    小丑之花

    太宰治以其自杀经历,向读者剖析真正的自我。太宰治二十一岁时,在银座咖啡馆认识一有夫之妇,同居三天后,他俩吞下安眠药,在鎌仓投水自杀。结果太宰治获救,年仅十八岁的女方死亡。太宰治因而被控“帮助自杀罪”,后虽被判不予起诉,但他基于相约殉情却让女人独自死亡的罪恶意识,创作了《小丑之花》。《小丑之花》主角大庭叶藏与《人间失格》主角同名,描写的是叶藏殉情失败后进疗养院的事,但不同于《人间失格》中叶藏的自卑、怯懦、颓废,《小丑之花》里的的叶藏,年轻、冲动又骄傲。在这篇作品里,作者剖析了他日后的巅峰之作《人间失格》里看似消极颓废,实际上却在绝境中求活的主角大庭叶藏的心路历程,还透露了许多关于写作的秘密。
  • 没有指针的钟

    没有指针的钟

    《没有指针的钟》是卡森·麦卡勒斯令人印象深刻的长篇小说。一位奄奄一息的药剂师、一位白人法官以及他叛逆的孙子和两名黑人活的就像是没有指针的钟,疯狂地寻找着自我。这几个各有一段隐私的人,充当彼此生活的旁观者,他们的交集并非是因为相互喜欢,而只是因为过分的孤独。孤独或只因灵魂缺席,倘若有灵魂在场,孤独是否可以安放?失去什么都不可怕,唯有失去自我。
  • 天族帝妃

    天族帝妃

    她,本是真命凤凰,三万年前,因神魔大战灰飞烟灭,三万年后,寄伏羲琴重生归来。下凡历劫,成为东启公主,在醒来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即将要去北镜和亲。在和亲的路上被宫默北掳走,两人一同游历江湖,两人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在得知宫默北的真实身份后,她,又会如何抉择呢?回到神界后,再次知道了凡间的宫默北竟是天族太子,她,又会如何选择呢?······
  • 歧梦之旅

    歧梦之旅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穿越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时空,你会怎么办?
  • 重返三国之辅佐诸葛亮

    重返三国之辅佐诸葛亮

    历史是什么?三国时代为什么会出现五胡乱华的悲剧?诸葛的蜀汉精神能否带动两千年中国历史走向更强盛更理性的轨道?一位诸葛亮的粉丝回到三国,辅佐心中的偶像。在三国历史的舞台沉浮奋斗,在熟悉的历史中反思创新,在战火中成长壮大。谱写儒家精神的新篇章,书写热血沸腾的新三国历史!
  • 可惜没有如果

    可惜没有如果

    一场车祸,葬送了乔宁的爱情跟人生。一次赌心,导致陆少玮输得溃不成军。心一跳,爱就开始煎熬直到最后,乔宁才明白,原来不爱是对自己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