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7700000013

第13章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所收四库辑本别集二十八种拾遗(12)

袁絜斋奏议【一条】 袁燮絜斋集【一条】 《会稽前志》引【一条】

以上共四十四条,馆臣漏辑者八条。

隐求堂记

于后世。繄谁之功,夷齐为之也。在春秋时,长沮、桀溺、接舆、晨门、荷莜之流,亦云高矣。而感人动物,蔑乎无闻,不足以入于夷齐之域。夫子喟然兴叹曰:「未见其人。」或者伤今而思古欤?吾家之辟西塾,所以佚老也。吾衰且病,不复萌仕进意,思得幽闲清旷之处,徜徉其间,欲为而未果,甫遽承吾意而创为之。密迩吾庐,买地数亩,稍植花竹以娱老怀。北为荷池,池上为屋数楹,颇有佳趣。余于是乎以「隐求」名之。无官守言责,而此身得以自由;不治生营利,而此心得以自逸。泉石烟霞,可嘉可玩,殆有甚于圭组轩裳之可乐,而益得求吾之所志,庶其可乎?虽然,老病而归休,以是自命可也。继吾之后者,齿发未衰,筋力犹壮,固宜捐躯以殉国,排难以救时,又何隐之云乎?曰:吾观古人所以博大其器业者,未尝汲汲于干进也。深藏而不露,潜珍以自怡。待己愈重,则求合愈难。人君致敬尽礼,觊其肯就,不得已而起。济世功名,胸中之绪余尔。时不我与,道不我屈,固穷独善,为世标准,岂非夷齐之所志欤?耋耄之年,此道此心也。盛壮之时,亦此道此心也。义所当然,无有差别。是故四十始仕,道合则从。不可则去,明着于礼经。方当发硎之初,去就固已轻矣。人道大闲,于是乎在。今吾「隐求」之名,益所以养其廉靖之节,而窒其贪进之心也。吾以是教诸子,诸子复以是教吾孙。源源相续,无有穷已,此所谓世家也。呜呼,可不勉哉!君子贵隐乎?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古人之所不与也。乌乎贵。君子不贵隐乎?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古人之所深取也。乌乎不贵。然则奈何?曰:天之生斯人也,必有出羣拔萃之士为之标准。扶持纲常,虽久不废,则人道立矣。当隐而隐,义也。素隐乱伦,非义也。协于义,无愧于心。潜养之久,辉光之着,得于亲炙者有所则象,得于传闻者亦莫不兴起,是我以一身为天下后世之标准也,其志顾不大哉?夫子曰:「隐居以求其志。」求此志也。而又曰:「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欤?呜呼!若夷齐之隐,真所谓求其志者矣。不食周粟,采薇首阳,知有大义而不知有吾身。昭昭乎日月之常明,浩浩乎河海之不竭。贪夫廉,懦夫立,而乱臣贼子不接

【《永乐大典》卷七千二百三十九「堂」字韵,页十六下引「袁絜斋集」。(影印本第七十一册)】

绍兴府重建贤牧堂记

《书》称唐虞之盛,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夫百揆四岳,朝廷所甚重者,乃与州牧侯伯概而言之,何哉?纲领所在,外与内均焉。夫有百揆四岳,提纲振领于内,必有州牧侯伯,提纲振领于外,相须以成。苟非真才,必旷厥职,是以俱甚重之。皇朝建官,惟古是式。视外如内,故牧伯之任亦不轻与。会稽,东南一都会也,七郡统焉。重于谋帅,选择甚精。其以贤牧著称者,在仁宗时,则有若参政范公;在神宗时,则有若丞相朱公、赵公,参政张公、翟公。此六君子者,人品虽不齐,而分阃偃藩,俱有可纪之绩。范公尝有言曰:「士当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推是心以作牧,急于民之得其所,而缓于己之遂其欲,岂非仁人之用心哉!赵公当年谷不登之时,高其粜价。诱致米商,来者辐辏。民皆足食,所活不可胜计,越人深德之。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其余则有若侍郎方公滋所称述者在,毋庸复赘。如是而祠之,其来旧矣。而厥今连率吴公,意犹未足。盖尝采诸公论,咸曰太师史魏王当孝宗时,以旧学元老之尊,膺东郊保厘之任。恪勤职业,三岁如始至。属邑有诸暨者,非潦即旱,岁或不熟,而绢以输矣。王恻然念之曰:「是安从出?」亟为奏请,并于秋苗歉全免(免)。所以人稠土狭,而安于乡井者,仁政使然也。创为义廪,以给衣冠之裔。丧不能举,女不能嫁者,严其规约,赖以无乏。鉴湖水利甚博,而浸淫则为害。营五斗门,设上中下之则。增捐随宜,浅深得所,迨今遵用焉。诸所兴为,如古循吏,而不列于贤牧之图,其何以慰此一方追思之心乎?法其形貌而增益之,越人之志也。先是旧祠既圮,遗迹仅存。吴公裁节冗费,财用浸丰,庸一新之。堂宇崇深,丹雘炳焕。七贤并列,冠服甚伟。绘事昭于一时,休声播于无穷。后之作牧者,登斯堂瞻斯像,悚然起敬曰:「是皆有德于民,为世标准,故人心归向如此,吾其可不自勉乎?」仰彼高躅,鞭我不逮,必欲追而及之可也。又将得与于贤牧之列,宁不伟哉?记曰:祀先贤于西学,所以教诸侯之德也。吴公之意,正出于此,可谓知所先务矣。公新安人,名格,字之平云。

【《永乐大典》卷七千二百三十七「堂」字韵,页十九下《会稽前志》引「袁燮洁斋」。(影印本第七十册)】

跋吴晦夫社仓

王荆公行青苗之法,取二分之息,而公论非之。朱公立社仓之规,亦取息米二斗,与青苗若无以异,而公论称之。何也?曰:青苗之取息也无穷,或不能偿,则有追胥之扰,有棰楚之虐,民不能堪,率破其家,言利之弊至如此。社仓则异是矣,其始虽不能无息,然岁歉则蠲其半,大饥则蠲之,十倍其初,则无复有息。方当匮乏之时,赖此以济,人感其恩,蔑不偿者,岂必待督责哉?此善之善者也,而吴君伯仲能行之。苟无利心焉,可不谓贤乎?建楼藏书,勉其子孙孜孜务学,又将以维持社仓为经久计,此皆发于良心不能自已者。续此气脉,生生不穷,言积善之家者,将由吴氏有余庆矣。余是以嘉之。

【《永乐大典》卷七千五百十「仓」字韵,页十一上引「袁絜斋集」。(影印本第八十册)】

己见札子

臣闻用兵之道,有难有易。知其为难而求夫所谓易者,斯无敌矣。故兵法曰:「古之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汤武之师,东征西怨,南征北怨,自古用兵未有若是之易者,此所谓王者之兵有征无战也。今边事方兴,一时士大夫不曰坚守,则曰进取,皆自以为易而为之,而实未尝知其所谓易也。故为坚守之说者,则曰兵凶战危,毫厘之差,胜负分焉,不若守之为易也。真宗咸平中,固尝专用此策矣。申敕诸将坚壁清野,毋与虏战。不得已而出,止许城下布阵,亦不得战,固以为万全之安矣。然虏师至于坚壁之下,过而不顾,长驱以至澶渊。厥后富弼言于仁宗,深以是为戒。然则坚守之说,岂真易哉?言进取之说者则曰:北虏失其巢穴,游魂假息,弃信背盟。我以大义临之,势如拉朽,可谓易矣。然王师所指,翕然响应,乘此机会,鼓行而前,其亦可也。天时人事,苟或未至,而毕力战攻,期于必胜,纵得一州一县,不能固守,终必弃之。而我师已不胜其疲矣,何以善其后?然则进取之说,亦岂真易哉?臣窃以为当今之计,纵不能如汤武之师,沛然若时雨之降,亦当求其差易者为之。臣之所谓差易者,非有他术也,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以渐图之而已。今夫捕大鱼者,非能于吞饵之初,一举而获之也。必少缓之,随其所往,俟其气衰力竭而后取焉。昔者伍员教吴王阖庐以敝楚之策,请为三师以肄焉。一师至,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亟肄以罢之,多方以误之,既罢而后以三军继之,必大克之。此策既行,楚于是乎始病。唐安禄山之变,称兵犯阙,所向无前,其势张矣。李泌陈困贼之谋,亦欲互出而击之。彼救首则击其尾,救尾则击其首,使贼数千里疲于奔命。我常以逸待劳,至则避其锋,去则乘其弊,然后大军四合,而攻之必成禽矣。周世宗之兴也,王朴献开边之策。谓唐与我接境几二千里,其势易扰也。扰之当以无备之处为始。备东则扰西,备西则扰东,彼必奔走而救之。奔走之间,可以知其虚实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击弱。未须大举,但以轻兵扰之,唐人闻警,必出兵师,数动则兵疲财竭,我可以乘虚而取。夫伍员、李泌、王朴,皆一时英杰,深于谋国者也。而三人之言,皆欲先困之而后取之。其功虽若少缓,而十全无失,乃所以为甚速也。今之言兵者,非怯于应敌,则勇于轻敌,其失均焉。间有稍知兵者,则欲伏土豪以集事。土豪诚可用也,然无以大服其心,亦岂遽为吾役。结以恩信,厉以忠义,如家人父子,亲密无间,时出而用之。无侥幸于一胜,庶乎其有功矣。此臣所谓差易之说也。惟陛下亟图之。取进止。

【《永乐大典》卷八千四百十三「兵」字韵,页十九上引「袁洁斋集」。(影印本第九十三册)】

轮对札子

臣窃惟今日之急务,固非一端,而备御之计,尤不可缓。夫胡运既衰,覆亡无日,决不能与中国竞。而臣以为备御不可少缓者,何也?曰:北虏,我之深雠也。靖康之变,莫大焉。复雠雪,今其时矣。彼有可乘之机,而我无乘机之具。四顾枵然,逡巡退缩,得无为奸雄所窥乎?故识者深虑之。然则何以为备御之计,曰:是非一事也。精思熟讲,凡可以壮国家之势,而折奸雄之心者,无所不用其极,始可谓有备矣。臣不暇殚举,姑即古人所为宜于今者为陛下言之。臣闻古之制兵,自伍法始。休戚利害,五人同之。战则相应,难易相死。虽至于甚众,而是法如初。故曰治众如治寡。诸葛亮制为八阵,以后为前,以前为后,四头八尾,触处为首。敌冲其中,首尾俱救。虽司马懿之雄,不敢争锋。亮殁而后追之,杨仪反旗鸣鼓,而懿不敢逼。盖以后为前,亮之遗法也,虽百战而不可败,是之谓常胜之兵。今之诸将能深晓此法乎?古之任将者,自阃以外,将军制之,军功爵赏不从中覆。李牧之为赵将也,吏得自置,财得自用。其飨士也,日击数牛,多设间谍,周知敌情,非财用有余,何所取办。今之任将,能如是之专乎?非独此也,募兵之精强,能引弓四钧,挽弩九石,旦及日中得三千五百人,有如马隆者乎?兵食之丰饶,能于六七年间积三千万斛,为十万众五年之食,有如邓艾者乎?军实之夙具,能如吴汉朝受命,夕引道,无办严之日乎?民兵之可用,能如李抱真之昭义,步兵教之三年,悉为精卒乎?凡此六条,粲然具举,岂不甚善。若犹未也,则是备御之计犹阙如也,而可不亟图之乎?臣闻战守无二道,威声雄略,可以决战,而后可以固守。虏虽内讧,我难遽动,则是未堪战也,其能守乎?昔者谢安相晋,未尝轻用兵也。秦师垂至,游赏自若。桓深以根本为忧,遣兵入卫。安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味已定无阙之语,则知讲之有素,备之非一日矣。以将则良,以兵则劲,以财则裕。仓卒之间,随取随足。未战则有备,已战则有功,此臣所谓战守无二道者也。欲望陛下神武奋发,明诏股肱心膂之臣,图回长久安强之计。兵虽未用而有可用之实,战虽未胜而有必胜之资。俾六师之众,若蛟龙然,可以蟠,可以伸。其蟠也足以固吾圉,其伸也足以复旧疆。虽有奸雄,莫窥其隙,此长久安强之计也。惟陛下留神省察。取进止。

【《永乐大典》卷八千四百十三「兵」字韵,页二十上引「袁洁斋集」。(影印本第九十三册)】

省兵札子

同类推荐
  • 明伦汇编交谊典乞贷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乞贷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哭单父梁九少府

    哭单父梁九少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urat

    Mura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丹房须知

    丹房须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园冶

    园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苍天有恨

    苍天有恨

    五月的乡村。清晨。堂屋的前方,摆放着一口漆黑的棺材。棺材前,点着一盏忽明忽暗、闪烁不定的煤油灯。田振宇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拨了拨灯花,在父亲灵前呆呆伫立了好大一会儿,转身走出了大门。低空中,飘浮着淡淡的烟雾,好像一股淡淡的哀愁。田振宇站在道场中,望着满目青山,不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年前,受母校原城大学的邀请,满怀赤子报国之心的自己,毅然放弃了美国的优厚待遇,偕妻子回国到原城大学任教。大学很重视自己,分配了一栋环境优雅的别墅。
  • 许君一世长歌

    许君一世长歌

    佛曰,人世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恨、爱别离、求不得。纵然是神仙,却也未曾逃过情之一字。
  • 悲剧故事

    悲剧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萌兽掌控者

    萌兽掌控者

    天地不仁,苍天不佑,就让我,送你们上路。
  • 活着,就要热气腾腾

    活着,就要热气腾腾

    5个鲜活主题,60个麻辣酸爽的故事。周国平式格调,冯唐式诙谐。让你看到“万种风情”和“无聊透顶”的差距,让你知道用心对自己、用力去生活的神奇功效。这个世界有时候很迷人,有时候也很操蛋:你若崇拜它万种风情,它就会把你宠得热气腾腾,颠倒众生。你若整日活得无聊透顶,它就会把你一拳击倒,再踩两脚。所以,请你擦亮双眼,看到这个世界的万种风情,拂去心尘,拒绝麻木、妥协、无聊透顶。希望你在用心对自己、用力去生活之后,能够在春风得意抑或一时矢志时,都有底气大声地喊出:“我知道这个世界很好,可我也不差。”然后,热气腾腾地活着。
  • 无尽大魔王

    无尽大魔王

    【精华简介】无尽维度的空间里,我就是至高无上的大魔王!【话唠简介】白钧成了魔王,干扰队友完成任务是他提升实力的唯一途径。在第N次破坏线索被队友围起来的时候,白钧皱着眉头,做出沉思状,片刻后毅然决然的骂道:“都赖这个坑比死亡空间,没让我吃饱饭!”死亡空间:“???”【书友群:670829793,欢迎各位大佬莅临~】
  • 史莱姆的超自然小屋

    史莱姆的超自然小屋

    出场人物:李寻欢、乔帮主、东方不败、陆雪琪、李达康、中版女超……
  • 天机变之将门小毒妃

    天机变之将门小毒妃

    她,新时代女混混,一朝穿越成将军府嫡亲小姐,还是走丢了那种,宫斗宅斗不在话下。他,天渊国八王爷,妖孽男一枚,宫内人皆传其身患隐疾,寄情山水。初遇便是火星撞地球,有人说王爷这辈子怕是不会娶王妃了,她恨不得那个大喇叭问:你说啥!?敢再说一次?苍天啊!原本她只想拐个妖孽王爷回现代生个糯米团子,谁知却惹上极品腹黑男。
  • 仙之断路

    仙之断路

    俩人正直少年,本应娶妻生子,平淡过完此生。然而却在一夜之间………
  • 道德经全解

    道德经全解

    两千多年前,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以下克上,烽火连天,战乱频仍。在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代,老子见社会道德衰败,失望至极,便乘青牛西出函谷关,隐居而不知所终。在出关之时,他应关令尹喜之求,留下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