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1900000174

第174章 礼二十七沿革二十七嘉礼十二(2)

周制,玄衣而养老,玄衣素裳。养国老于东胶,胶之言纠也。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皆学名也。异者,四代相变耳。或上西,或上东,或贵在国,或贵在郊。周之小学,为有虞氏之庠制,是以名虞庠云。其立乡学亦如之。兼用虞燕夏飨殷食之礼。兼用之,备阴阳也。凡饮养阳气,凡食养阴气;阳用春夏,阴用秋冬。夏官罗氏仲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春鸟,蛰而始出者。是时鹰化为鸠。鸠与春鸟变旧为新,宜以养老助生气也。月令:仲秋,天子「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行犹赐也。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天子诸侯养老同也。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九十使人受。命谓君不亲飨食,必以其礼致之。凡三王养老,皆引年。已而引户校年,当行复除也。老人众多,非贤者不可皆养。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乞言,养老人之贤者,因从乞善言可行者也。合语,谓乡射、乡饮酒、大射、燕射之属也。乡射记曰:「古者于旅也语。」凡大合乐,必遂养老。大合乐谓春入学释菜合舞,秋颁学合声。于是时也,天子则视学焉。遂养老者,谓用其明日也。天子视学,大昕鼓征,所以警众也。早昧爽击鼓,以召众。警犹起也。周礼:「凡用乐,大胥以鼓征学士。」众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兴犹举也。秩,常也。节犹礼也。使有司摄其事,举常礼祭先师先圣。不亲祭之者,视学观礼耳,非为彼报也。有司卒事反命。告祭毕也。祭毕,天子乃入。始之养也,又之养老之处。凡大合乐,必遂养老,是以往焉。言始,始立学也。适东序,释奠于先老,亲奠之者,己所有事也。养老东序,则是视学于上庠。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能更知三德五事也。天子以父兄养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三老如宾,五更如介,群老如众宾也。适馔省醴,养老之珍具,亲视其所有。遂发咏焉,退修之,以孝养也。发咏谓以乐纳之。退修之谓既迎而入,献之以醴,献毕而乐阕。反,登歌清庙。反谓献群老毕,皆升就席也。反就席,乃席工于西阶上,歌清庙以乐之。既歌而语,以成之也。言父子君臣长幼之道。语,谈说也。歌备而旅,旅而说父子君臣长幼之道。下管象,舞大武。象周武王伐纣之乐也。有司告以乐阕,阕,终也。王乃命公侯伯子男及群吏曰:「反养老于东序。」终之以仁也。群吏,乡遂之官。王于燕之末,而命诸侯时朝会在此者,各反养老如此礼,是终其仁心。食三老五更,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总干,所以教诸侯之悌也。冕而总干,亲在舞位也。三者,道成于三,谓天地人也。老者,旧也,寿也。诗云「方叔元老」,书称无遗耇老之言,则罔所愆。五者,训于五品。更者,更也,五代长子更相代,言其能以善道改更己也。故三老五更皆取有道,妻、男女完具者为之。郑玄曰:「老、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蔡邕曰:「更当为叟。」

后汉明帝永平二年三月,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帅群臣养于辟雍。月令章句曰:「三老,国老也。五更,庶老也。」应劭汉官仪曰:「三老、五更,三代所尊。安车软轮,送迎至家,天子独拜于屏。」邓辰曰:「汉直以一公为三老,五更无常。」先吉日,司徒上太傅若讲师故三公人名,用其德行年耆高者一人为三老,次一人为五更也。卢植曰:「选三公老者为三老,卿大夫中老者为五更也。」皆服都纻大袍单衣,皁缘领袖中衣,冠进贤,扶玉杖。五更亦如之,不杖。皆斋于太学讲堂。其日,乘舆先到辟雍礼殿,御坐东厢,遣使者安车软轮迎三老、五更。天子迎于门屏,交礼,道自阼阶,三老升自宾阶。至阶,天子揖如礼。三老升,东面,三公设几,九卿正履,天子亲袒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祝鲠在前,祝饐在后。五更南面,三公进供礼,亦如之。谯周五经然否曰:「汉初或云三老答天子拜,遭王莽乱,法度残缺。汉中兴,定礼仪,群臣欲令三老答拜。城门校尉董钧驳云:『所以养三老,以教事父母之道也。若答拜,是使天下答子拜也。』」谯周论曰:「礼,尸服上服,犹以非亲之故答子拜,士见异国君,亦答士拜,是皆不得视犹子也。」虞喜曰:「汉仪,于门屏交礼,交礼即答拜矣。中兴谬从钧仪,后已革之,甚得礼意。」明日皆诣阙谢恩,以见礼遇太尊着故也。和帝以鲁丕为三老,安帝亦以鲁丕为三老,又以李充为三老。元初四年,诏曰:「月令仲秋,『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方今八月,按比之时,郡县多不奉行,虽有糜粥,糠泥土相半,不可饮食。」按此诏,汉代犹依月令施政事。灵帝以袁逢为三老,赐以玉杖。玉杖长九尺,端以鸠为饰,鸠者不咽之鸟,欲老人之不咽也。

魏高贵乡公甘露二年,天子亲帅群司行养老之礼于太学,命王祥为三老,郑小同为五更。祥南面,几杖,以师道自居。天子北面,乞言。祥陈明王圣帝君臣政化之要以训之,闻者莫不砥砺。

后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诏以前司徒尉元为三老,前大鸿胪卿游明根为五更。于明堂设国老位、庶老位于阶下。皇帝再拜三老,亲袒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于五更行肃拜之礼;赐国老、庶老衣服有差。既而三老言曰:「自古人所崇,莫重于孝顺。然五孝六顺,天下之所先。愿陛下重之,以化四方。」帝曰:「孝顺之道,天地之经,今承三老明言,铭之朕怀。」五更言曰:「夫至孝通灵,至顺感幽,故经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愿陛下念之,以济黎庶。」帝曰:「五更助三老以言至范,敷展德音。当克己复礼,以行来授。」礼毕,乃赐步挽一乘。诏曰:「三老可给上公之禄,五更可食元卿之俸,供养之味,亦同其例。」

北齐制,仲春令辰,陈养老礼。先一日,三老五更斋于国学。皇帝进贤冠,玄纱袍,至辟雍,入总章堂。列宫悬。王公以下及国老庶老各定位。司徒以羽仪武贲安车,迎三老五更于国学。并进贤冠,玄服,黑舄,素带。国子生黑介帻,青衿,单衣,乘马从以至。皇帝释剑,执珽,迎于门内。三老至门,五更去门十步,皆降车以入。皇帝拜,三老五更摄齐答拜。皇帝揖进,三老在前,五更在后,升自右阶,就筵。三老坐,五更立。皇帝升堂,北面。公卿升自左阶,北面。三公授几杖,卿正履,国老庶老各就位。皇帝拜三老,群臣皆拜。不拜五更。乃坐。皇帝西面,肃拜五更。进珍羞酒食,亲袒割牲,执酱以馈,执爵而酳。以次进五更。又设酒酏于国老庶老。皇帝升御坐,三老乃论五孝六顺,典训大纲。皇帝虚躬请受,礼毕而还。又都下及外州人年七十以上,赐鸠杖黄帽。有则给,不为常也。

后周武帝保定三年,诏以太傅燕国公于谨为三老,赐延年杖。皇帝幸太学以食之。三老入门,皇帝迎拜门屏之闲,三老答拜。设三老席于中楹,南向。太师晋国公宇文护升阶,设几于席。三老升席,南面凭几而坐。大司寇楚国公豆卢宁升阶,正舄。皇帝升,立于斧扆之前,西面。有司进馔,皇帝跪设酱豆,亲袒割牲。三老食讫,皇帝又亲跪授爵以酳,撤去。皇帝北面立,访道,三老乃起,立于席后。皇帝曰:「猥当天下重任,自惟不才,不知政理之要,公其诲之。」三老答曰:「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自古明王圣主,皆虚心纳谏,以知得失,天下乃安。惟陛下念之。」又曰:「为国之本,在乎忠信,是以古人云:『去食去兵,信不可失。』国家兴废,在于赏罚。若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益,为恶者日止;若有功不赏,有罪不罚,则天下善恶不分,下人无所措手足。」又曰:「言行者,立身之本,言出行随,诚宜相顾。陛下三思而言,九虑而行,若不思不虑,必有过失。天子之过,事无大小,如日月之蚀,莫不知者,愿陛下慎之。」三老言毕,皇帝再拜受之,三老答拜。礼成而出。

大唐制,仲秋吉辰,皇帝亲养三老五更于太学。所司先奏定,三师、三公致仕者,用其德行及年高者一人为三老,次一人为五更。设三老座于西楹之东,近北南向。设五更座于西阶上,东向。设国老三人座于三老座西,俱不属焉。设众国老座于堂下西阶之西,东面北上。五品以上致仕者为国老,六品以下致仕者为庶老。

天宝八载闰六月制,其天下百姓,丈夫七十五以上,妇人七十以上,宜各给中男一人充侍,仍任自简择;至八十以上,依例程处分。余并如开元礼。

天子拜敬保傅太子及诸王见师礼附汉晋大唐

汉张禹尝为成帝师,帝尊宠之。禹每疾,辄以起居闻。谓其食饮寝卧之增损也。帝自临问之,亲拜禹床下,禹顿首谢恩,因归诚言:「老臣有四男一女,爱女甚于男,远嫁为张掖太守萧咸妻,不胜父子私情,思与相近。」帝实时徙咸为弘农太守。又禹小子未有官,帝临候禹,禹数视之,帝即禹床下拜为黄门郎,给事中。

晋成帝诏曰:「曲陵公等,宣力前朝,致勋皇家,以德义优弘,兼保傅朕躬。朕遭家不造,奄在哀疚,训未究,悟事穷感。其一遵先帝尊崇师傅之教,拜敬加旧,以明崇德,永奉遗范。」尚书令卞壸等奏曰:「臣历观纪籍礼经,无拜臣之制。唯汉成帝拜张禹,庸主凡臣,不足为轨。或说师臣友臣,师模其道,又未是其拜也。至于先帝之拜司徒导,特以元皇帝兴自藩国,布衣之交,拜在人臣之日,故率而不改。陛下尊顺先典,伏膺礼中,不宜降南面之尊,拜北面之臣。大教有违,名体不顺,事应改正。」太后诏:「尊师重道,帝王之所宜务,况童幼方赖师训之成。宜令一遵先帝崇贤之礼。」壸又奏:「臣考先典之极,无过于周公,而周史无拜敬之礼。礼记称『王者入学,躬拜三老』。此一朝之敬,犹子冠而母拜之,岂可终身行焉。」太后诏:「须帝成人,更详师傅之礼。」

大唐贞观十一年,太宗语魏王泰曰:「礼部尚书兼魏王师王珪。汝之事师,如事我也。」泰每先拜珪,珪亦以师道自居,物议善之。十七年,诏令撰三师仪注。太子出殿门迎,先拜,三拜答拜。每门让。三师坐,太子乃坐。与三师书,前名惶恐,后名惶恐再拜。

诸王公主敬姑叔大唐

大唐神龙元年,制曰:「近代以来,罕遵轨度。王及公主,曲致私情,姑叔之尊,拜于子侄,违法背礼,情用恻然。自今以后,宜从革弊,宣告宗属,知朕意焉。」先是,诸王及公主,皆以亲为贵,天子之子见诸姑叔,姑叔先拜,若致书则称为启事。帝志欲敦序亲族,故下制以革斯俗。

群臣致敬太后父晋

晋邓监军教出袁历阳书,参佐纲纪议为褚太后父左将军施敬,不同。司马黄整议:「夫子有云:『必也正名乎!』王者象天,后者法地,为兆庶父母,尊莫大焉,厚莫重焉。若以后尊宜敬于亲,于后父也便应有敬,错之礼典,先无兹比。今皇太后临统朝政,以主上富于春秋耳,故是本尊之尊,无复异也。且诸侯为国藩翰,北面稽首,岂可得推崇为太上邪?寻名定义,谓不应施敬也。」

群臣侍坐太子后来并公卿致敬太子、东宫臣上笺疏、见公卿仪、百官上表不称其名附晋大唐

晋制,皇帝会公卿,座位定,太子后至,孙毓以为群臣不应起。礼曰『父在斯为子,君在斯为臣』。『侍坐于所尊,见同等不起』。皆以为尊无二上,故有所厌之义也。昔卫绾不应汉景之召,释之正公门之法,明太子事同于群臣,群臣亦统一于所事。应依同等不起之礼。明帝太宁三年,诏曰:「汉魏以来,尊崇储贰,使官属称臣,朝臣咸拜,此甚无谓。今太子衍幼冲之年,便臣先达,将今所习见,谓之自然,此岂可以教之邪!」令内外通议。尚书令卞壸议以为:「春秋王太子不会盟,礼同于君,皆所以重储贰,异正嫡。苟奉之如君,不得不拜矣。太子若存谦,故宜答拜。臣以为皇太子之立,郊告天地,正位储宫,岂得同之皇子揖让而已。谓宜稽则汉魏,阖朝同拜。」从之。徐邈云:「东宫臣上表天朝,既用黄纸,上太子疏,则用白纸也。北人有作苻宏官属者,云『东宫臣上疏于太子用白纸,太子答之用黄纸。朝士率常笺上下死罪,太子答之姓白,亦有惶恐。』此似得中朝旧法。」

大唐武太后长安二年,左庶子王方庆上言:「谨按史籍所载,人臣与人言及上表,未有称皇太子名者,当为太子皇储,其名尊重,不敢指斥。谨按晋尚书仆射山涛启事,称皇太子而不言名。涛中朝名士,必详典故。朝官尚礼如此,宫臣讳则不疑。今东宫殿及门名,皆有触犯,临事论议,回避甚难。孝敬皇帝为太子时,改弘教门为崇教门,沛王为皇太子,改崇贤馆为崇文馆,皆避名讳。此即成例,足为轨模。」于是一切改之。

同类推荐
  • 宿裴氏溪居怀厉玄先

    宿裴氏溪居怀厉玄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林野奇禅师语录

    林野奇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献花岩志

    献花岩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珠歌

    玄珠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仙路起清河

    仙路起清河

    此时归乡何时还能还少年张旭言一袭青衣踏上漫漫望仙路...
  • 医宗己任编

    医宗己任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霄情灵

    爱霄情灵

    爱霄情灵是写天帝的女儿云灵公主一次下凡中把自己的命运与天君大殿下羽霄联系在了一起,两人会展开怎样的爱情旅行?
  • 二次元帝国

    二次元帝国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日本动漫作品之中充斥着时代的暴躁,毫无感动,没有《棋魂》、没有《名侦探柯南》、没有《海贼王》、没有《龙珠》、更没有《火影忍者》。那些曾经在轻小说界掀起狂潮的作品还未出现,没有《刀剑神域》、没有《凉宫春日系列》、没有《魔法禁书目录》、更没有《物语系列》。更别说那些红遍ACG圈子的Gal游戏,key社的四神作、feng社的空之三部曲、型月系列的月姬和Fate、白色相簿……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些优秀的作品。就在伊青要打造二次元帝国时…噫!高坂桐乃、椎名真白、霞之丘诗羽、土间埋、μs组合……你们怎么从二次元中蹦出来了?什么!这个世界就是二次元!?
  • 废柴的日常生活

    废柴的日常生活

    我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抽烟,今天阳光很好,气温适宜,天空也很蓝。我给张顺打电话,打了两次都没人接。我从包里拿出水杯喝了一口,然后看着周围,人挺多的,有大人也有小孩。在我前面的不远处是个水塘,一个小孩坐在旁边玩,她的母亲在十几米远的地方站着,拿着手机在打电话。我盯着那个小孩发笑,然后又看了眼她的母亲,刚好她也正在看我,充满警觉性的眼神令我只好将脸上的笑容收起。池塘对面的空地上有一拨人在跳舞,周围聚集着不少观看的人。我走过去,十几棵粗大的松树下面有许多石凳,人们或聚在一起打扑克或聊天歇脚。我找到一个空位,坐下来。
  • 揽月通天传

    揽月通天传

    先皇驾崩,举国哀悼。太子尚幼,无能治理朝纲,理应由太后垂帘听政,朝臣辅佐,奈何太后连及皇亲国戚惨遭暗害,皇室羸弱不堪,佞臣把持朝政,荼毒苍生。诸王见势,纷纷倒戈相向,一时间群雄割据,战事欲起。与此同时,帝师从天而降一座通天塔,塔中放出无数鬼怪,逃匿四方。这天下,妖魔横行,刀兵四起…唯有寥寥可数的有识之士欲力挽狂澜,救万民于水火,上敬苍天,下安黎庶…
  • 中国时代·卷二

    中国时代·卷二

    西方如何认识中国?他们如何发现中国,发现同样的一件事的背后与我们认知不同的部分。本书试图探究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以及他们如何看待中国,如何围观中国的方法。了解他国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进而引发多层面更深入的思考。为此,我们需要一本原始的,没有任何修饰的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不管这是一种偏见还是洞见,不管是一种真知还是误读。这本美国人撰写的参考消息式的中国现代史,对我们认识正在快速前进的中国有着积极意义!100万字,25位学者,历时八年,六本美国主流报刊编就的一部美国观的中国现代史,中国人了解美国主流媒体刻录中国的方式与观察。师永刚,曾从军十五载,现为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执行主编,作家,图书策划人,媒体研究人。内地画传热潮的策划与发起者、曾策划编著《宋美龄画传》、《蒋介石图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等二十多本。另有研究凤凰卫视的专著《解密凤凰》、研究《读者》杂志的《解密读者》、研究美国花花公子杂志的《兔子先生》与美国《时代》周刊的传记《中国时代》等。
  • 倾世丑妃:将军,这厢有礼了

    倾世丑妃:将军,这厢有礼了

    她身世迷离,貌若天仙,身逢乱世,为保清白,自毁容颜。即便如此,她也逃不开纠缠在皇帝和将军之间的命运安排。爱着将军的她,成了闻名的‘丑妃’,爱上皇帝的前一刻,她心如死灰。记得她被废妃位,下嫁将军那天,皇帝亲手将她带到将军面前。他对将军说“如果你亏待小樱,朕将不择手段让你生不如死。”将军回道:”请你放心,即便死亡,也不能阻止我带她逍遥一世,纵横四海。”小樱看着将军坚定道:”我力保清白,不惜毁颜,只为与你并肩策马,红尘相伴。”如此誓言犹在耳边,不易得来的婚礼,却成了终将分离的预言。本想放弃命运,却又被卷入更多浪潮。最终她与将军还能否终成眷?
  • 极乐

    极乐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