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1900000035

第35章 选举三(1)

历代制下大唐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并具学篇。每岁仲冬,郡县馆监课试其成者,长吏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行乡饮酒礼,歌鹿鸣之诗,征耆艾、叙少长而观焉。既饯,而与计偕。其不在馆学而举者,谓之乡贡。旧令诸郡虽一、二、三人之限,而实无常数。到尚书省,始由户部集阅,而关于考功课试,可者为第。武德旧制,以考功郎中监试贡举。贞观以后,则考功员外郎专掌之。律曰:「诸贡举非其人,谓德行乖僻,不如举状者。及应贡举而不贡举者,谓才堪利用,蔽而不言也。一人徒一年,二人加一等,罪止徒三年。」

初,秀才科等最高,试方略策五条,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贞观中,有举而不第者,坐其州长,由是废绝。开元二十四年以后,复有此举。其时以进士渐难,而秀才本科无帖经及杂文之限,反易于进士。主司以其科废久,不欲收奖,应者多落之,三十年来无及第者。至天宝初,礼部侍郎韦陟始奏请,有堪此举者,令官长特荐,其常年举送者并停。自是士族所趣向,唯明经、进士二科而已。其初止试策,贞观八年,诏加进士试读经史一部。

至调露二年,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始奏二科并加帖经。其后,又加老子、孝经,使兼通之。永隆二年,诏明经帖十得六,进士试文两篇,识文律者,然后试策。

武太后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长寿三年制,始令举人献岁元会,列于方物前,以备充庭。因左拾遗刘承庆上疏奏:「四方珍贡,列为庭实,而举人不厕,甚非尊贤之意。」上从之。长寿二年,太后自制臣轨两篇,令贡举习业,停老子。

长安二年,教人习武艺,其后每岁如明经、进士之法,行乡饮酒礼,送于兵部。开元十九年,诏武贡人与明经、进士同行乡饮酒礼。其课试之制,画帛为五规,置之于垛,去之百有五步,内规广六尺,橛广六尺;余四规,每规内两边各广三尺。悬高以三十尺为限。列坐引射,名曰「长垛」。弓用一石力,箭重六钱。又穿土为埒,其长与垛均,缀皮为两鹿,历置其上,驰马射之,名曰「马射」。鹿子长五寸,高三寸。弓用七斗以上力。又断木为人,戴方版于顶。凡四偶人,互列埒上,驰马入埒,运枪左右触,必版落而人不踣,名曰「马枪」。枪长一丈八尺,径一寸五分,重八斤。其木人上版,方三寸五分。皆以儇好不失者为上。兼有步射、穿札、翘关、负重、身材、言语之选,通得五上者为第。其余复有平射之科,不拘色役,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又制为土木马于里闾闲,教人习骑。天宝六载正月制:「文武之道,既惟并用,宗敬之仪,不可独阙。其乡贡武举人上省,先令谒太公庙。每拜大将及行师克捷,亦宜告庙。」

神龙二年二月,制贡举人停臣轨,依旧习老子。

开元八年七月,国子司业李元璀上言:「三礼、三传及毛诗、尚书、周易等,并圣贤微旨。生人教业,必事资经远,则斯道不坠。今明经所习,务在出身,咸以礼记文少,人皆竞读。周礼经邦之轨则,仪礼庄敬之楷模,公羊、谷梁,历代崇习,今两监及州县,以独学无友,四经殆绝。事资训诱,不可因循。其学生请各量配作业,并贡人参试之,日习周礼、仪礼、公羊、谷梁。并请帖十通五,许其入策。以此开劝,即望四海均习,九经该备。」从之。二十一年,玄宗新注老子成,诏天下每岁贡士,减尚书、论语策,而加老子焉。二十四年,制移贡举于礼部,以侍郎掌之。因考功员外郎李昂诋诃进士李权文章,大为权所陵讦,朝议以郎官地轻,故移于礼部,遂为永制。二十五年二月,制:「明经每经帖十,取通五以上,免旧试一帖;仍按问大义十条,取通六以上,免试经策十条;令答时务策三道,取粗有文理者与及第。其进士停小经,准明经帖大经十帖,取通四以上,然后准例试杂文及策,考通与及第。其明经中有明五经以上,试无不通者;进士中兼有精通一史,能试策十条得六以上者:奏听进止。其应试进士等,唱第讫,具所试杂文及策,送中书、门下详覆。」礼部侍郎姚奕奏。玄宗方弘道化,至二十九年,始于京师置崇玄馆,诸州置道学,生徒有差,京、都各百人,诸州无常员。习老、庄、文、列,谓之四子。荫第与国子监同。谓之「道举」。举送、课试与明经同。凡举司课试之法,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闲开唯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后举人积多,故其法益难,务欲落之,至有帖孤章绝句,疑似参互者以惑之。甚者,或上抵其注,下余一二字,使寻之难知,谓之「倒拔」。既甚难矣,而举人则有驱联孤绝、索幽隐为诗赋而诵习之,不过十数篇,则难者悉详矣。其于平文大义,或多墙面焉。

天宝元年,明经停老子,加习尔雅。十一载,礼部侍郎杨浚始开为三行,不得帖断绝、疑似之言也。明经所试一大经及孝经、论语、尔雅,帖各有差;帖既通而口问之,一经问十义,得六者为通;问通而后试策,凡三条。三试皆通者为第。进士所试一大经及尔雅,旧制,帖一小经并注。开元二十五年,改帖大经,其尔雅亦并帖注。帖既通而后试文试赋各一篇,文通而后试策,凡五条。三试皆通者为第。经策全通为甲第,通四以上为乙第。通三帖以下及策全通而帖经文不通四,或帖经通四以上而策不通四,皆为不第。明法试律令各十帖,试策共十条,律七条,令三条。全通为甲,通八以上为乙,自七以下为不第。书者试说文、字林凡十帖,说文六帖,字林四帖。口试无常限,皆通者为第。算者试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缀术、缉古,帖各有差,九章三帖,五经等七部各一帖,缀术六帖,缉古四帖。兼试问大义,皆通者为第。凡众科有能兼学,则加超奖,不在常限。

按令文,科第秀才与明经同为四等,进士与明法同为二等。然秀才之科久废,而明经虽有甲乙丙丁四科,进士有甲乙二科,自武德以来,明经唯有丁第,进士唯乙科而已。先试之期,命举人谒于先师,有司卜日,宿张于国学,宰辅以下皆会而观焉。博集群议讲论,而退之礼部。阅试之日,皆严设兵卫,荐棘围之,搜索衣服,讥诃出入,以防假滥焉。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其制诏举人,不有常科,皆标其目而搜扬之。试之日,或在殿廷,天子亲临观之。试已,糊其名于中考之,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其次与出身。开元以后,四海晏清,士无贤不肖,耻不以文章达,其应诏而举者,多则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所收百纔有一。礼部员外郎沈既济曰:「初,国家自显庆以来,高宗圣躬多不康,而武太后任事,参决大政,与天子并。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选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遐久,寖以成风。以至于开元、天宝之中,上承高祖、太宗之遗烈,下继四圣治平之化,贤人在朝,良将在边,家给户足,人无苦窳,四夷来同,海内晏然。虽有宏猷上略无所措,奇谋雄武无所奋。百余年闲,生育长养,不知金鼓之声,爟燧之光,以至于老。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仕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而桀奸无良者或有焉。故是非相陵,毁称相腾,或扇结钩党,私为盟歃,以取科第,而声名动天下;或钩摭隐匿,嘲为篇咏,以列于道路,迭相谈訾,无所不至焉。」

宝应二年六月,礼部侍郎杨绾奏,诸州每岁贡人,依乡举里选,察秀才、孝廉。敕旨:「州县每岁察孝廉,取在乡闾有孝悌、廉耻之行荐焉。委有司以礼待之,试其所通之学。五经之内,精通一经,兼能对策,达于理体者,并量行业授官。其明经、进士、道举,并停。」旋复故矣。

贞元二年六月,敕:「自今以后,其诸色举选人中,有能习开元礼者,举人同一经例,选人不限选数,许集。问大义一百条,试策三道,全通者超资与官,义通七十条,策通两道以上者放及第,以下不在放限。其有散、试官能通者,亦依正员例处分。」五年五月,敕:「自今以后,诸色人中有习三礼者,前资及出身人依科目选例,吏部考试;白身依贡举例,礼部考试。每经问大义三十条,试策三道。所试大义,仍委主司于朝官、学官中,拣择精通经术三五人闻奏,主司与同试问。义策全通为上等,特加超奖;大义每经通二十五条以上,策通两道以上为次等,依资与官。如先是员外、试官者,听依正员例。其诸学生愿习三礼及开元礼者,并听。仍永为例程。」九年五月,敕:「其习开元礼人,问大义一百条,试策三道,全通者为上等;大义通八十条以上,策两道以上为次等;余一切并准三礼例处分。仍永为例程。」

其选授之法,亦同循前代。凡诸王及职事正三品以上,若文武散官二品以上及都督、都护、上州刺史之在京师者,册授。诸王及职事二品以上,若文武散官一品,并临轩册授;其职事正三品,散官二品以上及都督、都护、上州刺史,并朝堂册。讫,皆拜庙。册用竹简,书用漆。五品以上皆制授。六品以下、守五品以上及视五品以上,皆敕授。凡制、敕授及册拜,皆宰司进拟。自六品以下旨授。其视品及流外官,皆判补之。凡旨授官,悉由于尚书,文官属吏部,武官属兵部,谓之铨选。唯员外郎、御史及供奉之官,则否。供奉官,若起居、补阙、拾遗之类,虽是六品以下官,而皆敕授,不属选司。开元四年,始有此制。

凡吏部、兵部文武选事,各分为三铨,尚书典其一,侍郎分其二。文选,旧制尚书掌六品、七品选,侍郎掌八品、九品选。景云初,宋璟为吏部尚书,始通其品员而分典之,遂以为常。凡选,始于孟冬,终于季春。先时,五月颁格于郡县,示人科限而集之。初,皆投状于本郡或故任所,述罢免之由,而上尚书省,限十月至省。乃考核资绪、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年齿形状、优劣课最、谴负刑犯,必具焉。以同流者五五为联,以京官五人为保,一人为识,皆列名结款,不得有刑家之子、工贾殊类及假名承伪、隐冒升降之徒。应选者有知人之诈冒而纠得三人以上者,优以授之。其试之日,除场援棘,讥察防检,如礼部举人之法。

其择人有四事:一曰身,取其体貌丰伟。二曰言,取其词论辩正。三曰书,取其楷法遒美。四曰判。取其文理优长。四事可取,则先乎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劳。其六品以降,计资量劳而拟其官;五品以上,不试,列名上中书、门下,听制敕处分。凡选,始集而试,观其书判;已试而铨,察其身、言;已铨而注,询其便利,而拟其官。已注而唱示之,不厌者得反通其辞,他日,更其官而告之如初。又不厌者,亦如之。三唱而不服,听冬集。服者以类相从,攒之为甲,先简仆射,乃上门下省,给事中读之,黄门侍郎省之,侍中审之。不审者,皆得驳下。既审,然后上闻,主者受旨而奉行焉。各给以符,而印其上,谓之「告身」。其文曰「尚书吏部告身之印」。自出身之人,至于公卿,皆给之。武官,则受于兵部。兵部武选亦然,课试之法如举人之制,取其躯干雄伟,应对详明,有骁勇材艺及可为统帅者。若文吏求为武选,取身长六尺以上,籍年四十以下,强勇可以统人者。武夫求为文选,取书判精工,有理人之才而无殿犯者。凡官已受成,皆殿庭谢恩。其黔中、岭南、闽中郡县之官,不由吏部,以京官五品以上一人充使就补,御史一人监之,四岁一往,谓之「南选」。凡居官以年为考,六品以下四考为满。武德初,因隋旧制,以十一月起选,至春则停。至贞观二年,刘林甫为吏部侍郎,以选限既促,多不究悉,遂奏四时听选,随到注拟,当时以为便。十九年十一月,马周为吏部尚书,以吏部四时提衡,略无休暇,遂请取所由文解,十月一日起省,三月三十日毕。

自高宗麟德以后,承平既久,人康俗阜,求进者众,选人渐多。总章二年,裴行俭为司列少常伯,始设「长名姓历牓」,引铨注之法;又定州县官资高下升降,以为故事。其后莫能革焉。至玄宗开元中,行俭子光庭为侍中,以选人既无常限,或有出身二十余年而不获禄者,复作「循资格」,定为限域。凡官罢满以若干选而集,各有差等,卑官多选,高官少选,贤愚一贯,必合乎格者,乃得铨授。自下升上,限年蹑级,不得踰越。久淹不收者,皆荷之,谓之「圣书」。虽小有常规,而抡材之方失矣。此起于后魏崔亮停年之制也。其有异才高行,听擢不次,然有其制,而无其事。有司但守文奉式,循资例而已。

同类推荐
  • The Point of View

    The Point of Vie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官箴

    官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法正理论

    王法正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伏魔经坛谢恩醮仪

    伏魔经坛谢恩醮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Merry Men

    The Merry M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山海封神

    山海封神

    玄武大陆,万族林立,门派无数,强者可移山填海,飞天遁地,无所不能,弱者卑微如蚁,连掌握命运的资格都没有。一条逆天之路,由此开启……十重境界:淬体、练气、凝神、神通、金丹、元婴、雷劫、化神、金仙、天帝!
  • Anarchism and Other Essays

    Anarchism and Other Ess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限之列车人生

    无限之列车人生

    普通人叶天踏上了一列诡异的列车,通过列车竟然可以进入各种影视剧情位面,我是传奇,灵魂列车,倩女幽魂...凭借海贼王中的沙沙果实的能力,叶天在各个位面中奔走,艰难的挣扎求生,力量爱情友情团队之间的他该如何抉择
  • 无敌从天赋加点开始

    无敌从天赋加点开始

    您任何行为都可能升级为天赋神通!叮,检测到您在吃饭,吞噬+1,+1,+1……吞噬+100已达成,升级为低级天赋【蛇吞鲸】叮,检测到您在练拳,力量+1,+1,+1……力量+100已达成,升级为中级天赋【一拳K.O】叮,检测到您在扌……,手速+1,+1,+1……手速+100已达成,您的右臂已进化成【麒麟臂】叮,检测到您正受到物理攻击,防御+1,+1,+1……防御+1000已达成,一身筋骨犹如【金钟罩铁布衫】,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叮,检测到您已中毒,毒抗+1,+1,+1……毒抗+1000已达成,从此【毒素免疫】,百毒不侵。相匹配的天赋神通还能融合?麒麟臂+一拳K.O=一拳超人?迅如疾风+雷霆万钧=三千雷动?蛇吞鲸+无尽吞噬=鲸吞天地?毒素免疫+剧毒之息=厄难毒体?天地剧变,灵气复苏。在这个武道兴盛的时代,陈煜就是吃饭睡觉,一不小心就无敌了。
  • 失火的天堂

    失火的天堂

    她是洁舲,柔和、美丽、飘逸,几乎是完美的化身;她也是豌豆花,从一落地便被命运玩弄得遍体鳞伤。当她带着伤口,奋不顾身地接受了展牧原的爱之后,她的天堂还会是洁白的、还会是充满希望的吗?此文充满了幻灭之感。少女洁舲想象中的天堂是透明的,当她试图走近这个透明的天堂时,天堂失火了,她也因此而幻灭,幻灭是梦幻的直接现实化,琼瑶在小说中构织了许许多多美丽的梦境,当然也就不得不承受幻灭的结局。
  • 如果晨光在午后

    如果晨光在午后

    应该在一起的人不管绕多大一圈都会在一起;小五遇见四季那年才17岁,最好的年纪遇见最好的人。只可惜这个年纪的他们都还不懂爱情……多年以后再次相遇,你已意气风发而我也并没有在这黑夜沉沦.
  • 闻道长安似弈棋

    闻道长安似弈棋

    本书撷取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一个重大事件,透过对其中所列举的诸如吕不韦、刘邦、王莽、武则天、玄武门之变、陈桥兵变等人物和事件的生动演绎和精彩解读,穿越腥风血雨的历史时空,还原波澜壮阔的历史图卷,有些是你本来知晓的,有些是你料想不到的。读者能逼真地看到各种历史人物的斗智斗勇,也能认识到在各种利益的熏蚀下,结合了胆识和智慧的人性如何在善恶美丑间游走。
  • 镇国长公主

    镇国长公主

    她这一生爱过两个男人,一个在她有孕在身时狠心抛下她并使她流产;另一个却害得她落下一辈子的病根。她身为一国公主,本该心安理得的挥霍人生,却为了国家放弃奢华奔赴沙场,从此与刀枪为伴,与战争为伍。她的夫,她的子,她本该安逸闲雅的人生。苦尽甘来之后,她是否可以重拾往日的飞扬洒脱,等待爱情来临。
  • The Art of Business

    The Art of Business

    In the traditional model, business operates in an economic flow of inputs (resources and raw materials), outputs (products and services) and processes that help get you from one to the o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 跨次元公会

    跨次元公会

    美国队长:“托尼,快回来,灭霸打过来了!”上杉风太郎:“我只是想让她们成绩提高,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艾玛:“有谁能够救救我们吗?”阿库娅:“你们有谁要加入本女神的教团吗?”一个关于多个次元的搞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