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5700000013

第13章 泰山学案(黄氏原本 全氏修定)(7)

祖望谨案:皇甫泌《易书》中有《纪师说》一卷,《精微》一卷,当即此十卷之二也。泌称受之常山抱犊山人,三衢亦有常山,即长民也,特故讳之以神其说耳。

长民私淑

集贤徐先生庸

徐庸,三衢人。(云濠案:弘治《衢州志》云:「其先汴人,官于衢,因家焉。」)直集贤院。着《周易意蕴》,亦长民之学,当是私淑弟子也。

祖望谨案:先生皇佑时人。其论《易》九篇,祖刘长民,兼本陆秉。

至之门人

忠肃刘先生挚(父居正。)

刘挚,字莘老,东光人。儿时,父居正课以书,朝夕不少间。十岁而孤,鞠于外氏,就学东平,因家焉。擢嘉佑甲科,历南宫令。韩魏公荐为馆阁校勘。王荆公亦器异之,擢为御史里行。入见神宗,问曰:「卿从学王安石邪﹖安石极称卿器识。」对曰:「臣少孤独学,不识安石。」退,上疏言君子小人之分在义利,语侵荆公。荆公欲窜之岭外,神宗谪监衡州监盐仓。久之,出知滑州。哲宗立,召为吏部郎,擢侍御史,疏蔡确、章惇过恶。执宪数月,百僚敬惮。元佑初,擢御史中丞,累迁尚书右仆射。自辅政至为相,修严宪法,辨白邪正。然性峭直,竟为朋纔奇中,罢知郓州。徙青州。绍圣初,再贬光禄卿,蕲州居住。四年,贬鼎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以疾卒。绍兴初,赠少师,谥忠肃。先生嗜书,至老未尝释卷。家藏书多自雠校,或手钞录。经学于《三礼》尤粹。晚好《春秋》,考诸儒异同,辩其得失,通圣人经意为多。每曰:「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参史传。)

左丞梁先生焘

梁焘,字况之,须城人。以父任为太庙斋郎。举进士中第,历官检详枢密五房文字。元丰时久旱,上书论时政,疏入不报。内侍王中正将兵出疆,干赏不以法,先生争之不得,请外,出知宣州。未几,提点京西刑狱。哲宗立,如为工部郎中,累迁右谏议大夫。坐诟同列,出为集贤殿修撰、知潞州。值岁饥,不待命发常平粟振民。流人闻之,来者不绝,先生处之有条,人不告病。明年,以左谏议大夫召。甫就道,民攀辕不得行,踰太行抵河内乃已。既到,上书曰:「帝富于春秋,未专宸断,太皇保佑圣主,制政帘帷,奸人易为欺蔽。愿正纪纲,明法度,釆用忠言,讲求仁术。」两宫嘉纳焉。进御史中丞。改权户部尚书,不拜,以龙图阁直学士知郑州。旬日,入权礼部尚书,为翰林学士。元佑七年,拜尚书右丞,转左丞。以疾罢为资政殿学士、同醴泉观使,改知颍昌府。绍圣元年,知郓州。朋党论起,哲宗曰:「梁焘每起中正之论,其开陈排击,尽出公议,朕皆记之。」以故最后责,竟以司马温公党黜知鄂州。三年,再贬少府监,分司南京。明年,三贬雷州别驾,化州安置。三年,卒,年六十四。先生自立朝,一以引援人物为意。在鄂,作《荐士录》,具载姓名。客或见其书,曰:「公所植桃李,乘时而发,但不向人开耳!」先生笑曰:「焘出入侍从,致位执政,八年之间所荐,用之不尽,负愧多矣!」其好贤乐善如此。(同上。)

(梓材谨案:刘子卿《明本释》引先生语云:「不信己之所为,而归之天意,不可也。」又言其师事孙泰山门人姜至之。是先生姜氏门人也。)

詹事晁景迂先生说之(别为《景迂学案》。)

通议家学

知州莫先生表深(别见《安定学案》。)

乐圃门人

文定胡武夷先生安国(别为《武夷学案》。)

安逸门人(泰山三传。)

主簿冯先生正符(父尧民。)

冯正符,字信道,遂宁人。其父尧民,字希元,蜀中老儒也。先生从何群学,三上礼部不第,以经学教授梓、遂间。闭户十年,于诸经多解说,而最著名者《春秋》得法忘例》三十卷。熙宁中,太守何郯上之,久而不报。意以为荆公不喜春秋,故见绌。已而中丞邓绾荐之,得召试舍人院,赐同进士出身。荆公亦待之厚,授晋原主簿。先生《春秋》务通经旨,不事浮辞。其辩杜氏三体五例、何氏三科九旨之穿凿怪妄,最为详悉。邓绾责守虢略,先生与陈亨甫皆坐附会罢。李巽岩辩之曰:「信道之学,得之安逸处士何群。安逸学甚高,国史有传。信道之师友渊源如此,则谓其附会进取者,或以好恶言之耳。且荆公废《春秋》,而信道之学顾于《春秋》特详。邓绾,严事荆公者也,而能以是书言于朝,初不曰宰相所不喜也。此亦可见当时风俗犹醇厚,士各行其志,不以利禄故辍作,而邓绾亦加于人一等矣。然则信道要当与安逸牵连书国史,而邓绾者,偶相知而适相累者也。信道无子孙,其书为估人擅易其姓名,属诸李陶字唐父者。唐父学于温公,最贤而通经,然是书则非其所论也,不知者妄托之耳。」予观于巽岩之言,而惜先生之书之不传,又叹《宋史》竟不能牵连书之安逸传后,今着之《学案》中,使得祖徂徕而宗泰山,以见安逸之学盖有传者,巽岩其可以无憾矣。(补。)

提刑门人

主簿郑扬庭夬(别见《王张诸儒学案》。)

忠肃家学

朝奉刘学易先生跂

刘跂,字斯立,东平人。忠肃长子,与其弟蹈同登元丰二年进士第,官朝奉郎。绍圣间,从忠肃于谪所。徽宗立,诏反忠肃家属。用先生请,忠肃得归葬。先生又诉文及甫之诬,遂贬及甫等。先生能为文章,遭党事,为官拓落,家居避祸,以寿终。(参史传。)

(云濠谨案:先生着有《学易集》二十卷,见《直斋书录解题》。晁景迂为先生墓志,称其晚作学易堂,乡人称为学易先生,其集名盖取诸此。景迂又称先生为孙明复、石守道之徒。大东莱《吕氏诗话》谓其初登科,就亳州,见刘攽所称引皆所未知,始有意读书,后与孙明复、石守道相埒云。)

奉议刘先生蹈

刘蹈,斯立弟,皆莘老子。以文学知名,自处约甚,人不知其为宰相子也。

(梓材谨案:此从紫微《童蒙训》移入为传。又案:先生为忠肃次子,官奉议郎。其卒也,忠肃为文祭之,称其「孝于父母,善于弟兄,行己应物,一以至诚,横逆不校,忧乐不惊」云。)

宣教刘先生长福

刘长福,学易之子,而芗林向侍郎之也。尝官右宣教郎。子荀。(参《胡五峰集》。)

(梓材谨案:先生子子卿《明本释》言朱汉上云:「其学宗程氏,先大夫受其《易》学。」是先生为汉上门人,而非终于宣教者矣。)

知军刘先生荀(别见《衡麓学案》。)

提刑刘顺宁先生芮(别见《元城学案》。)

泰山续传

进士李先生世弼

李世弼,须城人。从外家受孙明复《春秋》,得其宗旨。金贞佑初,三赴廷试不售,推恩授彭城簿。复求试。一夕,梦在李彦榜下,阅计偕士无其人,乃更名曰彦。父子同赴试,其子果以《春秋》中第二甲第二人,而先生第三甲第三人。父子褒贬各异,而先生遂不复仕。(从黄氏补本录入。)

李氏家学

尚书李先生昶

李昶,字士都,世弼之子。释褐,授孟州温县丞。蒙古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迁经历。亲老求罢,不许。寻以父忧去,杜门教授,一时名士李谦、马绍、吴衍辈皆出其门。世祖伐宋,次濮州,闻先生名,召见,问治国用兵之要。先生论治国则以用贤、立法、务本、清源为对,论用兵则以伐罪、救民、不嗜杀为对,深见嘉纳。及即位,召至开平,访以国事,先生知无不言。时征需烦重,行省科征税赋,虽逋户不贷,先生移书时相云:「止验见户应输,犹或不逮。复令包补逃故,必致艰难。」省府从其言,得蠲逋户赋。中统二年春,内难平,先生上表贺,因进讽谏,帝称善久之。尝燕处,望见先生,辄敛容曰:「李秀才至矣。」特授翰林侍讲学士,行东平路总管军民同议官。先生条十二事,除宿弊。至元二年,罢官家居。五年,起为吏、礼二部尚书,旋请老归。丞相安童奏征之,不赴。八年,起山东东西道按察使,旋致仕。卒,年八十七。所著有《春秋左氏遗意》、《孟子权衡遗说》等书。(同上。)

(梓材谨案:以上二传,黄氏补本本合为一传,列《李张诸儒学案》。今以其宗泰山之学,附入于此。)

尚书门人

集贤李野斋先生谦

李谦,字受益,郓之东阿人。始就学,日记数千言。作赋有声。为东平府教授。时教授无俸,向敛儒户银备束修,先生辞曰:「家幸非甚贫者,可聚货以自殖乎!」翰林学士王盘以其名闻,世祖召为应奉翰林文字。迁左谕德,侍裕宗于东宫。陈十事,曰正心、睦亲、崇俭、几谏、戢兵、亲贤、尚文、定律、正名、革弊。裕宗崩,又命傅成宗于潜邸,所至以先生自随。转侍读学士。世祖尝赐坐便殿,饮众臣酒,曰:闻卿不饮,能为朕强饮乎﹖「赐蒲萄酒一,曰:」此极易醉人,恐汝不胜。即令三近侍扶之出。以足疾,辞归东平。成宗即位,召至上都,升学士。还家,又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年七十一,乞致仕。仁宗即位,召至行在,疏言九事,帝嘉纳。迁集贤殿大学士。归,卒于家。先生文章醇厚,有古风,不尚浮巧,学者宗之,号野斋先生。有《野斋文集》行世。(参史传。)

右丞马先生绍(附师张播。)

马绍,字子卿,金乡人。从上党张播学,复游李士都之门。尝知单州,民刻石颂德。累官中书左丞。有言事者,平章事欲罪之,先生曰:「国家导人使言,今罪之,岂不与诏书戾乎﹖」乃止。执政数年,时称其贤。仕终河南行省右丞。有诗文数百篇。(参《姓谱》。)

吴先生衍

吴衍。

同类推荐
  • 续集古今佛道论

    续集古今佛道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道伽陀经

    六道伽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书湖州庄氏史狱

    书湖州庄氏史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释门章服仪

    释门章服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钱氏私志

    钱氏私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是作者景天的励志文集。有多少人在异地漂泊,忍受着寂寞与孤独,下雨没人送伞,吃饭没有人陪,没人分享喜悦,难过只能一个人哭……人生就是这样,耐得住寂寞才撑得起繁华;该奋斗的年龄,不要葬在了安逸,相信自己,终将破茧成蝶!
  • 你是我命里的唯一

    你是我命里的唯一

    我的命里,很幸运的有你――尤珈。*从前,她的身边就只有自己一个人,除了一个天天缩在实验室里的爸爸,就什么也没有了。而现在,她连那个天天缩在实验室里的爸爸都不再有了……――机器人先生,你会永远陪着我吗?――当然,我的小主人。
  • 暗涌之夜

    暗涌之夜

    白天的背后是黑夜,静谧的背后是惊天动地的一次爆发。这个世界上真正令人恐惧的并非你所看到的,一切已知的事物已经失去了它令人惊悚战栗的能力。世上还有令你深感不安的东西,它便藏身于背后的未知之中,就像你在大街上看到眼前的行人纷纷倒在飞行的刀下,然而你担心的却是自己的背后会有什么。未知的又并不是鬼怪妖魔,那不过是人们因恐惧而杜撰的,真实的未知就是人自己,人的心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猜测、最神秘也最为恐怖的存在了。我想给你一面镜子,让你看看自己背后可怕的人心。
  • 北秦仙录

    北秦仙录

    天羽域界,来自北秦的秦轩并不知道,在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就受人操控着。当幕后黑手以为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时,她的出现却是改变了秦轩,一切都在朝着未知的方向发展。且看秦轩如何逆转命运,掌控自我,再建浩瀚北秦,踏上无边星路,指点鸿蒙风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凤舞八荒

    凤舞八荒

    她来了,脚踏七星来了,她降生的那一年,正是大明王朝轰然倒塌的整整前一百年!一个贫苦百姓的女儿,在乱世中一步步成长,看惯了乱世沧桑,体会到人间疾苦。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大明百姓,她拼尽全力一步步走向大明的权利中心,以柔弱的肩膀力挽狂澜,扛起大明,让这个奄奄一息的王朝在衰败的关键时刻峰回路转、浴火重生。她处心积虑地成为一名宫女,在勾心斗角的皇宫里才计百出、步步为营,从才人到王妃,一步步扶持羸弱的王子登上皇位,君临天下。在上天太眷顾她时候,她的丈夫仅在位六年就撒手人寰。她带着年仅九岁的儿子坐上了大明的最高位置,直至权利的巅峰。她斗奸臣,斗庸臣,斗鞑子,斗倭寇,让大明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她青春年华即将消逝的时光里,她遇到了他,一个美轮美奂的男人,一个让她魂牵梦绕的男人。她和他,如同镜中水月,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他在一个清晨里为了大明流完最后一滴血,弃她而去。她心如死灰,将亲手打造的如画江山托付与儿子,看一眼千里江山,万千黎民后,遁入空门……她就是一代圣后,一个传奇的女子。
  • 茶薰馆

    茶薰馆

    穿越女主,下界皇子,展露头角,夺皇位,立新王,统九州!
  • 三生三世枕上书(上册)

    三生三世枕上书(上册)

    唐七公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姐妹篇,开启三生三世系列最惊艳篇章,引发千万读者疯狂追捧的言情经典。完美再现唐七公子笔下最令人叹服的前世今生。如果执著终归于徒然,谁会将此生用尽,只为守候一段触摸不得的缘恋?如果两千多年的执念,就此放下、隔断,是否会有眼泪倾洒,以为祭奠?纵然贵为神尊,东华也会羽化而湮灭。虽是青丘女君,凤九亦会消逝在时光悠然间。只是不知,当风云淡去,当仍在无羁岁月间穿行,当偶有擦肩。东华还能记起凤九吗,还能否记起她就是那只曾守在自己身边的红狐?记起自己曾经救过一只九尾红狐?
  • 御魂者传奇

    御魂者传奇

    本书的每个分卷都是独立故事,全新人物、全新设定、全新世界!第一卷【美漫英雄】已完结第二卷【奇幻大陆】已完结第三卷【历史长河:上古篇】连载中……**********************本书互动沙窝扣:【四七零八四二二四三(4-7-0-8-4-2-2-4-3)】欢迎各方朋友来畅所欲言!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踏草留音

    踏草留音

    食物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人也是。此时操场上满满的都是风,我们站起来奔跑,我听到身后传来铺天盖地的声音,柔软的声音灌满耳朵。那是风、天空和野草,记录我们别具一格的青春的声音。每一只耳朵都将听到截然不同的声音。被踩踏过的野草地,散发着辛辣的清香,搅拌着音符灌入鼻腔,变成未来值得回忆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