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9400000001

第1章

距今八十一年,清咸丰七年丁巳(西历一八五七年)冬十一月十四日,两广总督叶名琛,以拒英人入城故,英人兴师,攻陷广州,名琛身为俘虏。是役之纪事,首见同月二十二日广州将军穆克德讷、广东巡抚柏贵、都统双禧、双龄、关监督恒祺、布政使江国霖、按察使周起滨等联衔奏报。(同年十二月尚有粤绅御史何璟、湖南巡抚骆秉章等先后奏报,均详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卷十七。)次见无锡薛福成著「书汉阳叶相广州之变」一文(详「庸盦文集续编」卷下)。复次见「清史稿」邦交志及叶名琛本传。然或则官书,辄多掩饰;或则外省人笔记,语焉不详。从来信史,须求诸乡曲里巷之言,自以粤中父老见闻为真切。兹篇承粤友赠稿,据称三十年前得诸故老口述者。余以其大有关于信史,特为整理,作成有系统之记载,以实余杂记中,而仍题日「粤客谈二云云者,示不敢掠美也。顾余捉笔草此篇时,种种感想,浮诸脑际。其一,耆英之回避责任以故酿祸胎。其二,名琛之昏庸骄蹇以激生事变。其三,外人入城,本无关轻重,清廷谕旨,一再为言,粤人狃于三元里之役(清道光二十一年,西历一八四一年),一时之排外热狂,未免过甚。其四,始强终馁,骤经暴力之压迫,不能支撑,御侮又复不彻底。其五,汉奸纷纭,为虎作伥。此皆民族对外之弱点。迄今国难严重,什佰于曩时,而谬种流传,犹觉八十年如一日,有若干事项,堪以印证者。是则最可哀而滋可惧也已。

溯自鸦片战争结束而后,道光二十二年(西历一八四二年)七月,和议告成,缔结江宁条约;约中之第二款,开放五口(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通商。于是上海、宁波各处,任听外人往来,毫无限制。惟粤民强悍,独严海客进城之禁。而英人之侨居城外互市者,又远在乾嘉之间。据闻雍正三年英人初来粤,载黑铅、番钱、羽缎、哆罗、哗叽诸物求互市,未几去,嗣后时有往来。迄嘉庆十四年,地方大吏,始明定互市章程。其时英人所居,名夷馆(与十三洋行比邻),咫尺城闉,不得逾越,夙引为憾。自二十三年,耆英(耆为签订江宁和约之首席全权)奉使入粤办理善后,英方即以为言。二十四年,耆调任粤督。翌年之夏,闽省又有准许进城之例,英方复申前议。而耆迄未许之。是年十月,届交还舟山之期,耆亲赴香港,与英方交涉,英方直以准许入城与交还舟山为互换条件,耆为之大窘。(案和约虽无准许明文,而自来成案,又无不准之例,不过粤人坚持之一种习惯,此案诚属棘手。)乃未几,有民人咆哮广州府署搜索英人一案,民气大张。英方不无持重,终允交还舟山,而入城暂从缓议,保留悬案,附著于换文之中,耆亦许之。二十六年之秋冬,及二十七年之新正,接连发生三事。其一,有英人二名,私行进城,被居民殴伤,经官兵送出,未致毙命。其二,英人欲在洋行夷馆相距之中间墙上盖一天桥,俾从屋巅通过,居民出而阻止。其三,有英人多名,于某日赴佛山镇游览,镇民聚集多人,用石抛击,官兵救护,并未成伤。英方借是为词,开来火轮两艘、划艇三板二十余只,内装兵士千余名,尽逐沿海炮台守兵,毁其炮位,于二月十八日,直抵省河,湾泊十三行码头,其势汹汹,扬言须赴佛山镇自行捕捉凶手,并面见耆督,要约多款。而粤民方面,亦复愤不可遏,聚众数万,将谋抵抗。耆事前毫无防备,是夕集同官会议,一筹莫展。惟有革员黄恩彤(黄先为广东巡抚,不以民气嚣张为然,疏陈洋务,有「欲靖外侮,先防内变」之说。粤人诋其媚外,大不满之,屡被参劾。二十六年年终,因案褫职,交耆英差遣,故尚留粤中。赵长龄(赵为已革运司)者,耆之心腹,昔年随同办理和约倚任极专。乃密陈诸耆曰:「英人要约多款,若不尽许之,恐难拒其入城之请,不如尽许其他诸款,惟入城则缓以两年,此两年中公早内召,可置身事外矣。」耆然之。盖是时耆已拜协辨大学士之命,正谋晋京入阁办事也。次日,耆携同恩彤、长龄及潘仕成等,往晤英官。即许其要求重要诸款如租地建屋及拿办佛山镇滋事人等。至入城之期,则缓以两年。英人觉其一切就范,入城虽暂未办到,而已有确期,遂亦言归于好。其时名琛已任广东布政使,心不谓然,而事权不属,莫能可否。二十八年,耆即自请入觐,留京供职。果如黄、赵之计,及期得置身事外。不料天夺其魄,于后十年英人陷广州之役,检得督署档案,为之迻译,发觉耆当日之章奏,多掩饰不实,甚深恶之。是丧权媚外之夫,转为外人鄙视。彼时(咸丰八年)联军犯天津,争改约,耆方奉命随桂良、花沙纳赴津协议,甫抵津,求见英人,英人拒不见,未及候旨,踉跄回通州,为王大臣论劾,赐自尽。此耆英之结局也。至赵长龄正借二十七年之案,保举开复原官,洊至陕西山西巡抚,同

治七年,始引疾归,而黄恩彤废弃终身,是又有幸有不幸者。

同类推荐
  • 南岳总胜集

    南岳总胜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鄂州龙光达夫禅师鸡肋集

    鄂州龙光达夫禅师鸡肋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法最上王经

    诸法最上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Dragon and The Raven

    The Dragon and The Rav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翰苑

    翰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下一站,遇到爱

    下一站,遇到爱

    愚蠢吗?好像很愚蠢了,把自己的生活人生轨迹搞的一团糟的人,那个人他该死吗?还是那个该死的人从一开始就是自己而已……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希望不再这么辛苦这么痛了,我的人生只留简单的生活就好,可是……
  • 一枕黄粱一场梦

    一枕黄粱一场梦

    民间总有道不尽的传言,听闻旧时合山腰处,青天白日总有人能看见山顶有仙人出没,一身白衣,仙人仙姿,远远望去总觉得若隐若现仙人气息,但是到了山顶总是一片晴明能将山下看的清清楚楚,也并未看到有雾气遮挡。山腰处望山顶总是雾气蒙蒙。
  • 后宫娇宠:相国大人,要爬窗

    后宫娇宠:相国大人,要爬窗

    “怎么?我就是天不怕地不怕,阎王老子来了都给我跪下!”符夏穿越前是个吃喝玩赌小纨绔,穿越后,更是嚣张跋扈爱闯祸!前脚怡红院着火她火上浇油,后脚游园掉坑里也能遇到一堆白骨陷入命案,真是前有财狼后有虎豹,风流倜傥又傲娇的相国大人姿态悠哉:“逃命的唯一办法……就是来我的怀抱!”符夏挑挑眉:“那我去找三度先生!”
  • 双姝情

    双姝情

    巫衣和巫霏,年龄相仿的表姐妹,一个命硬克亲,一个贵不可言。巫衣因为二娘连天雪一句无意有心的话,被太后指婚给病弱王爷沈天予。巫霏对赐婚深感不忿,冒名顶替巫衣嫁入王府。巫衣得知真相后,隐瞒身份混入王府,却被皇上带回皇宫。此后,姐妹俩互换身份,一个身在后宫,一个是冒名王妃。当身份被揭穿后,姐妹俩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感情?
  • 捧墨赠友

    捧墨赠友

    这本书是著名作家余秋雨历年受朋友之请题写的各种隽语联楹。所有内容均为作者自撰、自选的人生格言、境界描述。作者自己认为,由于状态轻松愉快,本书在书法水准上很可能高于前面的碑书和经典抄写。此外,本书还选录了作者的“行世十诫”和作者自填自书的七阕词作。
  • 开局一棵小野草

    开局一棵小野草

    今天的我是一朵花呢。今天的我是一棵树呢。今天的我是一只老鼠呢。今天的我是一只狗呢。今天...慢!等等,什么情况啊,老子怎么要从一朵花变成狗啊,老子要成人的!【系统没有此等选项,请选择下一个进化走向】1,一条麻绳。2,会说话的兔子。3,皮卡丘。纳尼?意思是老子没得选咯!?【是的,系统镇定自若回答。】好,无路可退,老子选就是了!!!是个傻子都知道要选皮卡丘,老子要变成皮卡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只想默默守着你

    我只想默默守着你

    温晴因为一个名字,爱上一个人。她不求能够和他在一起,只求能够一直默默守着他!袁辰锦冰中带刺,别人眼中的直男,她眼中的刺猬,其实他有时很真实
  • 养小录

    养小录

    本书从饮料到食物,从采摘到烹制,从野生到种植,详细地记述了各类饮食的制作方法和烹饪技术。作者从饮料到食物,从采摘到烹制,从野生到种植,详细地记述了各类饮食的制作方法和烹饪技术,有些还介绍了保存和贮藏的方法,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参考价值。《养小录》分为“卷之上”、“卷之中”、“卷之下”三卷,包括饮之属、酱之属、饵之属、蔬之属、餐芳谱、果之属和佳肴篇七个部分,二十二个类别、二百七十余种饮料和食物。
  • 我爸爸的这些年

    我爸爸的这些年

    姚四勇,一个赶集摆摊卖东西的农村小伙儿,误打误撞当上了兵,没成想新兵连还没结束就碰上了战争,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就一个字:上。一段充满炮火硝烟血与泪的历史谨以此书向那些用生命捍卫祖国荣誉的叔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