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8000000110

第110章 周官(1)

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黜殷在周公东征时,灭淮夷在成王即政后,事相因,故连言之。还归在丰,作《周官》。成王虽作洛邑,犹还西周。

周官言周家设官分职用人之法。

[疏]“成王”至“周官”正义曰:成王於周公摄政之时既黜殷命,及其即位之后灭淮夷,於是天下大定。自灭淮夷,还归在丰,号令群臣,言周家设官分职用人之法。史叙其事,作《周官》。传“黜殷”至“言之”正义曰:据《金縢》之经、《大诰》之序,知“黜殷命”在周公摄政三年东征之时也。据《成王政》之序、《费誓》之经,知“灭淮夷”在成王即政之后也。淮夷於摄政之时与武庚同叛,成王既灭淮夷,天下始定。淮夷本因武庚而叛,黜殷命与灭淮夷其事相因,故虽则异年而连言之,以见天下既定,乃作《周官》故也。下经言“四征弗庭”是黜灭之事也,“罔不承德”是安宁之状也,序顾经文,故追言“黜殷命”,以接“灭淮夷”,见征伐乃安定之意也。传“成王”至“西周”正义曰:以《洛诰》之文言“王在新邑”,今复云“在丰”,故解之也。《史记·周本纪》云:“太史公曰:“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综其实不然。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是言成王虽作洛邑,犹还西周之事也。《多方》云:“王来自奄,至於宗周。”宗周即镐京也,於彼不解,至此始为传者,宗周虽是镐京,文无“丰镐”之字,故就此解之。武王既以迁镐京,今王复在丰者,丰、镐相近,旧都不毁,丰有文王之庙,故事就丰宣之故也。传“言周”至“之法”正义曰:《周礼》每官言人之员数及职所掌,立其定法,授与成王。成王即政之初,即有淮夷叛逆,未暇得以立官之意号令群臣。今既灭淮夷,天下清泰,故以周家设官分职用人之法以诰群臣,使知立官之大旨也。“设官分职”,《周礼》序官之文,言设置群官,分其职掌。经言立三公六卿,是“设官”也。各言所掌,是“分职”也。各举其官之所掌,示以才堪乃得居之,是说“用人之法”。

惟周王抚万邦,巡侯甸,即政抚万国,巡行天下侯服、甸服。四征弗庭,绥厥兆民。四面征讨诸侯之不直者,所以安其兆民。十亿曰兆,言多。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董正治官。六服诸侯,奉承周德。言协服。还归於丰,督正治理职司之百官。辟,必亦反。治,直吏反,下至“冢宰”经注同。

[疏]“惟周”至“治官”正义曰:惟周之王者,布政教,抚安万国,巡行天下侯服、甸服,四面征讨诸侯之不直者,所以安其海内兆民。六服之内昆仑诸侯之君,无有不奉承周王之德者。自灭淮夷而归於宗周丰邑,乃督正治理职司之百官。叙王发言之端也。传“即政”至“甸服”正义曰:检《成王政》之序与《费誓》之经,知成王即政之年,奄与淮夷又叛,叛即往伐,今始还归。《多方》云:“五月丁亥,王来自奄,至于宗周。”与此灭淮夷而还归在丰为一事也。年初始叛,五月即归,其间未得巡守於四方也。而此言“抚万国,巡行天下”,其实止得抚巡向淮夷之道所过诸侯尔,未是用四仲之月大巡守也。以抚诸侯巡守是天子之大事,因即大言之尔。周之法制无万国也,惟伐淮夷非四征也,言“万国”、“四征”亦是大言之尔。六服而惟言“侯甸”者,二服去圻最近,举近以言之,言王巡省遍六服也。传“四面”至“言多”正义曰:“四征”,从京师而四面征也。《释诂》云:“庭,直也。绥,安也。”诸侯不直,谓叛逆王命,侵削下民,故“四面征讨诸侯之不直者,所以安其兆民”。《楚语》云:“十日、百姓、千品、万官、亿丑、兆民。”每数相十,知“十亿曰兆”。称“兆”,言其多也。传“六服”至“百官”正义曰:《周礼》“九服”,此惟言“六”者,夷、镇、蕃三服在九州之外夷狄之地,王者之於夷狄,羁縻而已,不可同於华夏,故惟举六服诸侯。奉承周德,言协服也。序云“还归在丰”,知宗周即丰也。周为天下所宗,王都所在皆得称之,故丰、镐与洛邑皆名“宗周”。《释诂》云:“董、督,正也。”是“董”得为督,督正治理职司之百官。下戒敕是“董正”也。

王曰:“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言当顺古大道,制治安国,必于未乱未危之前,思患预防之。

[疏]“王曰”至“未危”正义曰:“治”谓政教,“邦”谓国家。治有失则乱,家不安则危。恐其乱则预为之制,虑其危则谋之使安,制其治於未乱之始,安其国於未危之前。张官设府,使分职明察,任贤委能,令事务顺理,如是则政治而国安矣。标此二句於前,以示立官之意。必於未乱未危之前为之者,思患而预防之。“思患而预防之”,《易·既济卦》象辞也。

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道尧舜考古以建百官,内置百揆四岳,象天之有五行,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上下相维,外内咸治。言有法。长,丁丈反,下“官长”、“助长”并同。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官职有序,故众政惟和,万国皆安,所以为正治。夏商官倍,亦克用乂。禹汤建官二百,亦能用治。言不及唐虞之清要。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言圣帝明王立政修教,不惟多其官,惟在得其人。

[疏]“曰唐虞”至“其人”正义曰:既言须立官之意,乃追述前代之法。止而复言,故更加一“曰”。唐尧虞舜考行古道,立官惟数止一百也。“内有百揆四岳”者,“百揆”,揆度百事,为群官之首,立一人也;“四岳”,内典四时之政,外主太岳之事,立四人也。“外有州牧侯伯”,牧,一州之长;侯伯,五国之长,各监其所部之国。外内置官,各有所掌,众政惟以协和,万邦所以皆安也。夏禹商汤立官倍多於唐虞,虽不及唐虞之清简,亦能用以为治。明王立其政教,不惟多其官,惟在得其人。言自古制法皆明开官司,求贤以处之也。传“道尧”至“有法”正义曰:百人无主,不散则乱,有父则有君也。君不独治,必须辅佐,有君则有臣也。《易·序卦》云:“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则君臣之兴,次父子之后,人民之始,则当有之,未知其所由来也。虽远举唐虞,复考古也。《说命》曰:“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则王者立官,皆象天为之,故“内置百揆四岳,象天之有五行”也。五行佐天,群臣佐主,以此为象天尔。不必其数有五乃象五行,故以“百揆四岳”为五行之象。《左传》少昊立五鸠氏,颛顼已来立五行之官,其数亦有五,故置於五行矣。《舜典》云“肇十有二州”,此说虞事,知“置州牧十二”也。“侯伯”谓诸侯之长,《益稷》篇禹言治水时事云“外薄四海,咸建五长”,知“侯伯”是五国之长也。成王说此事者,言尧舜所制,上下相维,内外咸治,言有法也。此言“建官惟百”,“夏商官倍”,则唐虞一百,夏商二百。《礼记·明堂位》云“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者,《礼记》是后世之言,不与经典合也。

今予小子,祗勤于德,夙夜不逮。今我小子敬勤於德,虽夙夜匪懈,不能及古人。言自有极。逮音代,一音大计反。懈,隹卖反。仰惟前代时若,训迪厥官。言仰惟先代之法是顺,训蹈其所建官而则之,不敢自同尧舜之官,准拟夏殷而蹈之。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师,天子所师法;傅,傅相天子;保,保安天子於德义者,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和理阴阳。言有德乃堪之。燮,素协反。相,息亮反。官不必备,惟其人。三公之官不必备员,惟其人有德乃处之。处,昌吕反。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此三官名曰三孤。孤,特也。言卑於公,尊於卿,特置此三者。少,诗照反,下同。贰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副贰三公,弘大道化,敬信天地之教,以辅我一人之治。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天官》卿称太宰,主国政治,统理百官,均平四海之内邦国。言任大。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地官》卿,司徒主国教化,布五常之教,以安和天下众民,使小大皆协睦。扰,而小反,徐音饶。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春官》卿,宗庙官长,主国礼,治天地神祗人鬼之事,及国之吉、凶、宾、军、嘉五礼,以和上下尊卑等列。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夏官》卿,主戎马之事,掌国征伐,统正六军,平治王邦四方国之乱者。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秋官》卿,主寇贼法禁,治奸恶,刑强暴作乱者。夏司马讨恶助长物,秋司寇刑奸顺时杀。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冬官》卿,主国空土以居民,士农工商四人。使顺天时,分地利,授之土。能吐生百穀,故曰土。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六卿各率其属官大夫士,治其所分之职,以倡道九州牧伯为政,大成兆民之性命,皆能其官,则政治。倡,尺亮反,下同。阜音负。治,直吏反。

同类推荐
  • 四分戒本

    四分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碧五相类参同契

    金碧五相类参同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箓午朝仪

    金箓午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困学纪闻

    困学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台湾私法商事编

    台湾私法商事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杀寇诀:我爷爷的北平抗日故事

    杀寇诀:我爷爷的北平抗日故事

    故事发生在平北地区(北京市北部郊县),十里墩村富甲一方的张长锁被日伪乡长指定为村长,他凭借一腔赤诚为村民修房、驱狼、组建护村队,深得父老乡亲的信赖。作为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张长锁在平北十团团长小白龙等人的影响教育下,逐步由“两面村长”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他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为八路军筹集军需物资、营救被俘领导,与日本鬼子巧妙周旋中铲除叛徒,还带领联防队投奔了八路军……小说中的平北地委书记段苏权、十团团长王亢、延庆县委书记曾威以及西羊坊惨案、双营战斗、吕庄夺粮战斗等均为平北抗日历史中的真实人物和历史事件,增添了小说的真实感。
  • 中国历史宫殿故宫之谜

    中国历史宫殿故宫之谜

    故宫的设计师们如何用亭台楼阁烘托天子的威严?置身于其中的帝王, 又用怎样的心态面对此间的一草一木,深锁的宫门内,究竟隐藏了多少秘 密?君臣们指点江山的大殿内,又蕴藏着多少杀机? 中国古代最引人注目的舞台在故宫,最隐秘无闻的战场也在故宫。故 宫是中国建筑艺术的样本,也是一座皇家艺术宝库;故宫是中国宫殿文化 的集大成者,也是一段段历史的见证者;故宫是一座充满权谋与暗算的城 堡,也是无数宫廷谜案发生的现场。
  • 始于魔剑生死棋

    始于魔剑生死棋

    魔剑之中,与众强争锋,步履蹒跚之际,登顶至尊...秦时之中,融儒家之义、道家之要、法家之本,与百家诸子争鸣,铸天子之剑,立诸夏一亦之万世基也...风云之中,于岁月滔滔之际,单手败雄霸、技压武无敌、挥袖退徐福、刀斩笑三笑...神兵之中......踏着皑皑白骨,万玄亦背负双手而立,徐徐叹曰:“诸界寰宇之内,可有抗手?”————书友群:984191612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渊鸢相爱不能了

    渊鸢相爱不能了

    余鸢是长王姬,但却是一个不仅不受宠还备受欺凌的长王姬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白月光——蓟国公子祁渊一见钟情加日久生情的两人浪漫的私奔了却死在了私奔的路上五千年后,作为酆都大帝的余鸢扮成小群演去勾搭魂魄重聚的大明星祁渊并对他承诺“别怕,有我保护你”祁渊化出神形,飘飘欲仙“嗯?谁保护谁?”这是一个穿越三千年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一个酆都大帝和神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失宠公主和翩翩公子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大影帝和小群演的爱情故事故事分西周和现代两世,西周的故事主要是女主自述以回忆的形式穿插在主线中。正文感情线很甜,回忆有些小虐,男女主一直相爱,没有第三者插足。女主强大,是酆都大帝,男主也很强大,是神,男配依旧很强大,是道行高深的道士下一任酆都大帝。本故事纯属瞎编,如有雷同,只能说真巧合(笑哭)
  • 萧先生每天都在装瞎

    萧先生每天都在装瞎

    【暂时不更】温乐白为帮朋友故意接近萧商,却没想到从此被魔鬼盯上了。—传闻萧家双目失明的二少爷是私生子。不仅喜怒无常,城府极深,还做过不少丧尽天良的坏事。温乐白机缘巧合成为萧商的心理医生后,一直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他,却没想过自己早已经成为他复仇游戏里的一颗棋子。—他是外界谈之色变的魔鬼总裁。她是业内口碑极好的心理医生。一桩由十五年前牵扯出来的绑架案将两人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了一起。周围的人都惧怕萧商,怕他的狠戾无情,只有温乐白知道,魔鬼只是把他的柔软都给了自己。反派总裁VS心理医生双c1V1
  • 给反派当妹妹

    给反派当妹妹

    爱财如命的华鑫穿到男主YY文里,成了身无分文的乞丐,摸不到钱的她,每天都痛不欲生。后来华鑫不小心发达了,被迫伪装成青阳公主和丞佐公的女儿郁陶。如果华鑫没记错,郁陶是原文里渣货男主的老婆。如果华鑫没记错,郁陶是原文里大反派的妹妹。
  • 穿越唐朝之从此山水又相逢

    穿越唐朝之从此山水又相逢

    那晚,他在学校宿舍突然被警察带走。警察审问第二天回到宿舍时,发现室友全部神秘地失
  • Sweeney Astray

    Sweeney Astray

    Sweeney Astray is Seamus Heaney's version of the medieval Irish work Buile Suibhne - the first complete translation since 1913. Its hero, Mad Sweeney, undergoes a series of purgatorial adventures after he is cursed by a saint and turned into a bird at the Battle of Moira. The poetry spoken by the mad king, exiled to the trees and the slopes, is among the richest and most immediately appealing in the whole canon of Gaelic literature. Sweeney Astray not only restores to us a work of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importance but offers the genius of one of our greatest living poets to reinforce its claims on the reader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