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3900000062

第62章

是皆奇偶兼用之法。若病近而大其制,则药胜于病,是谓诛伐无过;病远而小其制,则药不及病,亦犹风马牛不相及耳。上文云近者奇之,远者偶之,言法之常也。此云近而奇偶,远而奇偶,言法之变也。知常知变,则可应用无方矣。”)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按∶张景岳曰∶“此示人以圆融通变也。如始也用奇,奇之而病不去,此必有未合,乃当变而为偶,奇偶迭用,是曰重方,即后世所谓复方也。若偶之而又不去,则当求其微甚真假,而反佐以取之。反佐者,谓药同于病而顺其性也。如以热治寒而寒拒热,则反佐以寒而入之;以寒治热而热格寒,则反佐以热而入之。又如寒药热用,借热以行寒;热药寒用,借寒以行热。是皆反佐变通之妙用,盖欲因其势而利导之耳。王氏注曰∶夫热与寒背,寒与热违。微小之热,为寒所折;微小之冷,为热所消。甚大寒热,则必能与违性者争雄,能与异气者相格。声不同,不相应;气不同,不相合。如是则且惮而不敢攻之,攻之则病气与药气抗衡,而自为寒热以关闭固守矣。是以圣人反其佐以同其气,令声气应合,复令寒热参合,使其始同终异,燥润而败,坚刚必折,柔脆自消尔。”)帝曰∶善!病生于本,余知之矣。生于标者,治之奈何?(按∶生于标者,谓感六淫之邪而起也。)岐伯曰∶病反其本,中标之病,治反其本,中标之方。(按∶谓病既属标,则治亦当从标制方也。)帝曰∶善!六气之胜,何以候之?岐伯曰∶乘其至也,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流于胆也。)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流于大肠。)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流于三焦小肠。)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流于膀胱。)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流于胃。)所谓感邪而生病也。(按∶至自外者谓之来,被所不胜谓之受,正气内虚,所不胜乘之而为病,六淫为邪,常如是也。

乃经但言脏而注则兼言腑,盖脏腑本相配,病则俱病耳。)乘年之虚,则邪甚也。(年木不足,外有清邪;年火不足,外有寒邪;年土不足,外有风邪;年金不足,外有热邪;年水不足,外有湿邪,是年之虚也。岁气不足,外邪凑甚。)失时之和,亦邪甚也。(六气临统与位气相克,感之而病,亦随所不胜而与五内相应,邪复甚也。)遇月之空,亦邪甚也。(谓上弦前,下弦后,月轮中空也。)重感于邪,则病危矣。(年已不足,邪气大至,是一感也。年已不足,天气克之,此时感邪,是重感也。内气召邪,天气不 ,病不危乎。)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天地之气不能相无,故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按∶此总疏六气为邪之有不同也。六气害正,每乘胜以临所胜,乃五脏受制于所不胜之常也。乘年之虚,岁气不足,见制于客,以一岁言也。失时之和,六气临御,客侮其主,以四时言也。遇月之空,时值衰弱,胜者愈胜,以一月言也。重感于邪,故邪未去,新邪又乘,以一病言也。注言邪气大至,又言天气克之,误矣。盖邪气即天气也,何谓重感。况有胜必复,亢害承制,六气之常。义见于前。)帝曰∶其脉至何如?岐伯曰∶厥阴之至其脉弦,( 虚而滑,端直以长,是谓弦。)少阴之至其脉钩,(来盛去衰,如偃带钩,是谓钩。)太阴之至其脉沉,(沉,下也,按之乃得,下诸位脉也。)少阳之至大而浮,(浮,高也。大谓稍大诸位脉也。)阳明之至短而涩,(往来不利,是谓涩也。往来不远,是谓短也。)太阳之至大而长。(往来远,是谓长。)至而和则平,(去太甚,则为平调。不弱不强,是谓和也。)至而甚则病,(弦似弓弦,滑如连珠,沉而附骨,浮高于皮,涩而止住,短如麻黍,大如帽簪,长如引绳,皆谓至而太甚也。)至而反者病,(应弦反涩,应大反细,应沉反浮,应浮反沉,应短涩反长滑,应 虚反实强,应细反大,是皆为气反平常之候,有病乃如此见也。)至而不至者病,(气位已至,而脉气不应也。)未至而至者病,(气序未移,而脉先变易,是先天而至,故病。)阴阳易者危。(不应天常,气见交错,失其恒位,更易见之,阴位见阳脉,阳位见阴脉,是易位而见也,二气之乱故危。)帝曰∶六气标本所从不同奈何?岐伯曰∶气有从本者,有从标本者,有不从标本者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少阳之本火,太阴之本湿,本末同,故从本也。少阴之本热,其标阴,太阳之本寒,其标阳,本末异,故从本从标。阳明之中太阴,厥阴之中少阳,本末与中不同,故不从标本,从乎中也。从本从标从中,皆以其为化主之用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化谓气化之元主也。有病,以元主气,用寒热药治之。按∶六微旨大论曰∶“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此之谓也。)帝曰∶脉从而病反者,其诊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言病热而脉数,按之不动,乃寒盛格阳而致之,非热也。)帝曰∶诸阴之反,其脉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形证是寒,按之而脉气鼓击于手下盛者,此为热盛拒阴而生病,非寒也。按∶反者,谓阳病脉当浮数而反沉迟,阴病脉当沉迟而反浮数,如阳证似阴,阴证似阳之类是也。证阳脉阴,久病得之,为阳虚气弱,真元太亏,法宜温补;暴病得之,为气虚邪陷,为阴盛阳微,多致危殆。证阴脉阳,初病得之,为暴怒呕衄,为虚火上升,犹可滋补;久病得之,为阴竭阳浮,为精血干槁,劳瘵成矣。凡若此者,病为本,反为标,诊者不可不辨也。注言似是而尚未明确。)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逆,正顺也;若顺,逆也。(按∶本寒标热而即以热药治热,本热标寒而即以寒药治寒,于标诚逆,于本正顺,此从治之妙法也。俗工不知此理,但泥外迹,若本寒标热而直以寒治热,本热标寒而直以热治寒,于标似顺,于本则逆矣,可不慎乎。)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间。此之谓也。……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经。

此之谓也。(……按∶此反复嗟叹本标之不可不明也。盖本标不明,则寒热误施矣。)帝曰∶胜复之变,早晏何如?岐伯曰∶夫所胜者,胜至已病,病已愠,愠而复已萌也。夫所复者,胜尽而起,得位而甚。(按∶天地之道,消息盈虚,循环不已,有胜必复,自然之理也。胜至则病,既病而复之机已萌,是复即复于胜极之时,胜尽复起,复气得令,循致于甚,复仍胜矣,仍胜仍复,如环无端。)胜有微甚,复有少多,胜和而和,胜虚而虚,天之常也。(按∶复常视胜也。)帝曰∶胜复之作,动不当位,或后时而至,其故何也?(按∶谓四时有应胜应复之期,而时有不应者何故。)岐伯曰∶夫气之生与其化,衰盛异也,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言春夏秋冬四正之气,在于四维之分也。按∶四序推移,时至气换,一岁之中,盖自然之胜复也。四维乃交换之际,盛则先时,衰则后至,于交换之际见之,故曰在四维也。此言胜复之常,以时序言;前言胜复之变,以病气言。然则胜复有二乎?曰∶惟时序之胜复有衰盛之殊,故病之胜复有微甚之分,二而一者也。差,七赐切。)故大要曰∶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其终可见,其始可知。此之谓也。(按∶暖极则暑,忿极则怒,其始其终,断可识矣。)帝曰∶差有数乎?岐伯曰∶又凡三十度也。(度者,日也。按∶新校正云∶“六元正纪大论曰∶‘差有数乎?曰∶后皆三十度而有奇也。’此云三十度也者,此文为略。”)帝曰∶其脉应皆何如?岐伯曰∶差同正法,待时而去也。(按∶待时而去,义未详。)脉要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按∶塞,闭固不通也。人之经脉,外应四时,则有春弦夏数秋涩冬沉之殊,然其气常周流贯通于上下前后之际。如春脉宜弦,而其气则上承于冬,下流于夏,故春脉弦而兼沉,夏脉数中带弦,是上下之气相通也。若由冬交春,脉止见弦,是上下气隔,闭塞不通矣。故春宜弦而沉,夏宜数而弦,秋宜涩而数,冬宜沉而涩,否则谓之四塞也。王注但解塞字意,而不沉不弦等义全未发明。愚谓此节之义,当与四气调神论参看。)沉甚曰病,弦甚曰病,涩甚曰病,数甚曰病,(按∶前节言四时之气不相接续而为患,此言四时之脉太过,则气极而为病也。)参见曰病,复见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参见谓参和诸气来见,复见谓再见已衰已死之气也,去谓王已而去者也。日行之度未出于差,是谓天气未出,日度过差,是谓天气已去,而脉尚在,既非得应,故曰病也。按∶参见,注解太混。复见,注谓再见已衰已死之气,夫死脉初见,便已可危,若果再见,岂止为病而已。盖参者不一也,谓一部之内见数脉也,脉象不纯,焉得不病。复见者,谓前以某脉而病,厥后小瘥,前脉又见,病根未拔,故如是也。去未去义,诚如王注。)反者死。(……夏见沉,秋见数,冬见缓,春见涩,是谓反也。违犯天命,其能久乎。按∶新校正云∶“详上文秋不数是谓四塞,此注云秋见数是谓反。盖以脉差只在仲月,差之度尽而数不去,若秋之季月而脉尚数,则为反也。”此辨最为明确。)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此之谓也。

(按∶六微旨大论曰∶“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帝曰∶幽明何如?岐伯曰∶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两阴交尽于戌亥,两阳合明于辰巳。灵枢系日月论云∶“亥十月左足之厥阴,戌九月右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辰三月左足之阳明,巳四月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然阴交则幽,阳合则明,幽明之象当如是也。

寒暑位西南、东北,幽明位西北、东南,幽明之配,寒暑之位,诚斯异也。)帝曰∶分至何如?岐伯曰∶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因幽明之问而形斯义也,言冬夏二至是天地气,主岁至其所在也。春秋二分是间气,初、二、四、五,四气各分其政于主岁左右也。)帝曰∶夫子言春秋气始于前,冬夏气始于后,余已知之矣。然六气往复,主岁不常也,其补泻奈何?(以分至明六气分位,则初气四气始于立春立秋前各一十五日为纪法,三气六气始于立夏立冬后各一十五日为纪法。

同类推荐
  • 易牙遗意

    易牙遗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稗史集传

    稗史集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毗尼日用录

    毗尼日用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Indian Summer of a Forsyte

    Indian Summer of a Forsyt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岁月如初,年华似锦

    岁月如初,年华似锦

    “初初,你要不要跟我在一起试试。”季文笑着看着如初,如初抬头,嘴角上扬“好。”本以为季文的出现,在如初有限的时光里,会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所有的故事开始都很美好,有些人有些事注定无法改变。
  • 桃花晓玉淳

    桃花晓玉淳

    一场相恋简单的爱情,本可以谱写成一段千古佳话,不料却是一个阴谋的始端,面对家国仇恨,他们的爱恨将何去何从?“我记得你许诺过,说好了不会骗我,可为什么今天来的人会是你?”
  • 重生末世之带着空间去修仙

    重生末世之带着空间去修仙

    她,宇文曼,X市卫生局副局长千金,重生前典型的温室花朵,事事都靠轩辕晨,对轩辕晨鉴于依赖跟爱情之间,害怕失去轩辕晨而若即若离,结果嫁给了自认为可以平平淡淡对自己的人渣,害人害己。重生后,后天的女王攻,经历了末世,伤心欲绝之后,性情大变,温室的花朵也可以经历风吹雨打,爱轩辕晨胜过一切他,轩辕晨,X市卫生局前局长之孙,轩辕跨国集团总裁,龙帮帮主,跟曼曼是青梅竹马,比曼曼大三岁,父母早逝,爷爷养大,事事以曼曼为先,爱曼曼的一切,什么都以曼曼为主,外表冰冷,但是遇到曼曼的事情就变成了情窦初开的小男孩!片段一:宇文曼拼命的爬起来靠在墙边,嘲讽的看着对面的男人,问自己也问对面那人:“为什么?”为什么他们10年的感情,说没有就没有.为什么可以毫不犹豫的牺牲掉她.为什么她付出一切的为他,他还可以为了那个才认识不到一年的女人,出卖她,就因为那个女人需要她的血续命.就因为她的血可以让普通人开发异能,就因为她的血可以治愈许多疾病吗?这难道就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吗?呵呵,这个秘密,她只告诉过他,她还曾经为了他们一家,放了整整半桶血,就为了让他的父母,还有他拥有异能,他就是这样对她吗?片段二用手抬起轩辕晨的下巴,笑意满满的说道:“呦!妞这么害羞啊!来,妞给爷笑一个!”看见轩辕晨明显嘴角的抽搐,曼曼继续说道:“不笑啊!不笑,爷给你笑个!”说着踮起脚尖,亲亲的亲了下轩辕晨的嘴角!轩辕晨过了好久,才从惊喜中回过神来,天知道,他这个人冷情冷性,跟谁都是一副冰冷的表情,但是只要是曼曼,哪怕曼曼的一点点事情,一句话,都可以让到破功,何况是这样的刺激,马上就感觉到,气血上涌,鼻血直冒。。。
  • 我能解析世间万物

    我能解析世间万物

    “眼前的对手太强,无法打败怎么办?”金手指:“等会,我来解析一下。弱点36处,共有108种方法可以打败他,你要选择哪一种?”“这头凶兽实力太强,无法逃出它的魔爪怎么办?”金手指:“不急,让我来解析一下。这是青烟十三步,跟着我的方法学,保证把它甩的连你后尾灯都看不见。”“我想带着我的兄弟一起装逼一起飞!”金手指:“莫慌,我来替他们解析一下。把这两门炼气法教给他们,保证修行路上无磕绊,一路直刺任他们行!”徐硕:“……”扶我起来,让我看看还有啥能解析的……
  • 早上的太阳

    早上的太阳

    一段暗恋的故事一段甜甜的恋爱云迟超级开心她张开翅膀拥抱了唯一的太阳张一辰甚是冷漠的成为了早上的太阳>3<简介无能阿
  • 我家三爷太腹黑

    我家三爷太腹黑

    苏凉爱了霍思辰整整七年,从十六的懵懂少女,直到如今的二十三岁!然而,她做梦都没有想到,有一天,他竟会将她亲手打包送到了别的男人床上。那个男人,他叫做霍北冀,是霍思辰的亲叔叔,在古城是一个像神一样传说的男人……时隔多年,苏凉坐在沙发上,看着对面站在的两奶娃,开始了她精彩的演讲。“在古城,有个像神一样传说的男人……”两奶娃,瞪大了眼睛,等着后文,“然后呢?”只见,苏凉极其得意地挑了挑眉梢,笑着说:“然后,他就变成了我男人、你们的老爹!”
  • 中年人的寂寞

    中年人的寂寞

    纵观夏丏尊的散文,思路清断、逻辑严密,朴素严谨,精炼畅达,记叙散文描写生动、表情准确,抒情散文感情深沉、诗意浓郁。叶圣陶在《<夏丏尊文集>序》中说:“他是个非常真诚的人,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剖析自己尤其深刻,从不隐讳自己的弱点,所以读他的作品就像听一位密友倾吐他的肺腑之言。”他的散文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范文。
  • 我们也曾颠沛流离

    我们也曾颠沛流离

    时光荏苒,墨色青春里;也许我们经历过创伤,也许我们体味过幸福;但,终究,我们会失去一切;时间是个残酷的东西;不经意之间,我们就那样错过了;我们不曾携手与老,不曾开颜欢笑;但我们,曾一起颠沛流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闯关东前传

    闯关东前传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大地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灾荒,史称“丁戊奇荒”,山东两千多万灾民汇入闯关东的滚滚洪流……天灾不断,人祸频频,百姓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义和团运动、日俄战争等灾祸中艰难度日。山东掖县老管家藏着一面神秘的黑旗,它决定着成百上千人的身家性命。管家老大管粮、老二管水失手杀人,遭到官府通缉,无奈踏上闯关东之路。管粮流落矿山,肩负民族兴亡的重任,为国捐躯;管水加入义和团,在哈尔滨火烧与洋人相关的商铺,妹妹管缨开的酒坊也在劫难逃。三兄妹时而同仇敌忾,时而兄弟阋墙,时而携手并肩,在大义和亲情面前,他们轰轰烈烈、几死几生地开创了闯关东的民族大业。
  • 战神吴起(一)

    战神吴起(一)

    吴起并不是魏国人,而是卫国人,本为富家子弟,年轻时爱好交游,喜谈功名,自诩为姜太公、管仲一类的“王霸之才”,不惜花费重金,托人游说国君,希望能进入朝中做官。然而吴起家室虽富,却非名门之后,身份不够高贵,为朝中大臣所轻,谁也不肯举荐他。吴起黄金铜钱花了无数,到头来却是一无所得,大怒之下,远走齐国、郑国,甚至越国,以求得到列国国君的赏识,从而大展其才。只是他数年奔走下来,仍是毫无所获。这时,吴起的家财差不多消耗殆尽,成为朋友邻居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