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9500000037

第37章

中大脉 马云。刺冲阳脉也。冲阳穴。为胃经之原。(伤寒论。以为趺阳之脉。)高云。胃足阳明之脉。下足跗。其支者。别跗上。入足大指。交于足太阴。刺跗上。刺胃脉也。中大脉。中伤大指之经脉也。中大脉。而血出不止。则太阴之脉。不能循大指而上。故死。简按大脉。盖谓冲脉之别。灵动输篇云。冲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斜入踝。出属跗上。入大指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又逆顺肥瘦篇云。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其已如此。今刺而中伤之。则所以致死也。中。去声。

溜脉 甲乙。溜。作流。马云。溜。流同。按本输篇云。溜于鱼际。则溜与流同。所谓溜脉者。凡脉与目流通者。皆是也。又按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论疾诊尺篇云。赤脉从上下者。

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此皆溜脉之义也。吴张义同。志云。溜脉者。脉之支别。

浮见于皮肤之间者也。高云。阴阳相过之脉也。简按志高注。未见所据。今从马义。

脑户 志云。督脉。从脑户而上。至于百会。囟会。乃头骨两分。内通于脑。若刺深。而误中于脑者。立死。

舌下 张云。舌下脉者。任脉之廉泉穴。足少阴之标也。中脉太过。血出不止。则伤肾。肾虚则无气。

故令人喑。按忧恚无言篇曰。足之少阴。上系于舌。络于横骨。终于会厌。脉解篇曰。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然则喑本于肾。无所疑矣。马云。王注以为脾脉者。无义。

刺足下布络中脉 马云。布络者。凡足之六经。皆有络脉也。误中其脉。而血又不出。则必邪不得散。而为肿矣。王注止以为然谷之中者。凿之甚也。吴云。浮浅散见之络。中脉则过于深矣。简按中。王读如字。非。

为肿 张云。若血不出。气必随针而壅。故为肿也。

刺 中大脉 马云。 中之下。有一中字。去声。张云。 。足太阳委中穴也。刺委中。而中其大脉。伤阴气于阳经。故令人仆倒且脱色也。简按 下句。志高为浮 穴。非。

仆脱色 吴云。太阳为诸阳之会。故令如此。简按经脉篇云。甚者泻之则闷。闷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俱是后世所谓针晕也。详见于针灸聚英等。

刺气街中脉 王注。中。如字。诸家读为去声。今从之。

为肿鼠 甲乙。 。作 。千金作鼷。马云。 。当作鼷。刺气街者。血中其脉。而血又不出。

则血气并聚于中。故内结为肿在鼠鼷之中也。张同。吴云。 。仆也。刺之中脉。血不得出。则为肿。如鼠仆焉。简按马注为是。但 不必改鼷。鼷。说文。小鼠也。 。玉篇。鼠名。巢源附骨疽候云。产妇女人。喜着鼠 髂头 膝间。知是 同义。即鼠鼷也。志高以为鼠鼷 参。非。

根蚀 熊音。蚀。音食。如蚕食叶。张云。乳房。乃胸中气血交凑之室。故刺乳上之穴。而误中乳房。则气结不散。留而为肿。肿则必溃。且并乳根皆蚀。而难于愈也。简按根。

谓乳房之根。非乳根穴。吴云。生脓根而内蚀。非。(汉书西羌传。疽食浸淫。莫知所限。又后汉董卓传。溃痈虽痛。胜于内食。)刺缺盆中内陷 志云。缺盆在喉旁两横骨陷中。若缺盆然。故以为名。刺缺盆中者。刺手阳明大肠脉也。手阳明之脉。下入缺盆。络肺。下属大肠。内陷气泄者。脉内陷。而气反泄于内也。针经曰。人之所生成者。血脉也。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圆其末。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盖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若内陷而气反下泄。则为咳喘之逆证矣。经云。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病在大肠。盖大肠为肺之腑也。简按志仍王注。缺盆中句。吴马张高。根据前例。以为中其内陷之脉。恐泥。高云。刺之过深。则为内陷。下俱仿此。

刺手鱼腹内陷 志云。鱼腹。在手大指下。如鱼腹之圆壮。手太阴之鱼际穴也。肺主气。而与大肠为表里。脉内陷。则血不得散。气不得出。故为肿。以上论手足头项胸背。皆有要害之处。简按诸家鱼腹句。内陷句。为是。

刺阴股中大脉 张云。阴股大脉。足太阴箕门血海之间。吴云。脾肾肝三脉。皆行于阴股。志云。阴股。足少阴经脉所循之处。大脉。大络也。高云。厥阴之脉。起于足大指。循阴股而上。刺阴股中。伤大指之经脉。故血出不止。简按诸说不一。吴似允当。

内漏 甲乙。无内字。吴云。内漏。脉气他泄而漏也。张云。脓生耳底。是为内漏。

刺膝髌出液 马云。犊鼻。在膝髌之下。则犊鼻两旁之上。为膝髌也。张云。髌。膝盖骨也。简按白虎通云。髌。膝盖骨也。圣济总录云。髀枢下端。为膝盖骨者。左右共二。无势多液。志云。膝乃筋之会。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

刺膺中陷中肺 马云。次中字。去声。刺膺中之穴。如足阳明胃经气户库房屋翳膺窗。足少阴肾经俞府或中之类。

乃误中云门中府。则肺气上泄。故为病喘息而逆。仰首而息也。简按此总言膺中诸穴。盖肺位于胸膺中。故误中肺。则为云云证。不必中府云门二穴。

肘中 张云。手太阴之尺泽。厥阴之曲泽者。是也。

气归之 张云。气泄于此。则气归之。志云。内陷者。不能泻出其邪。而致气归于内也。气不得出。

则血不得散。故不能屈伸也。简按王注恶气。恐非。

刺阴股下三寸 马云。此言刺肝穴。而误使内陷者。当遗溺也。王注为肾经之络。今按肝经有阴包穴。

治遗溺。在膝上四寸。则正当股下三寸之处。肾经无穴。张云。阴股之脉。足三阴也。皆上聚于阴器。惟少阴之在股间者。有经无穴。其在气冲下三寸者。足厥阴之五里也。主治肠中热满不得溺。若刺深内陷。令人遗溺不禁。当是此穴。然厥阴之阴包。阳明之箕门。皆治遗溺。若刺之太深。则溺反不止矣。

腋下胁间 宋本。腋。作掖。马吴张并同。高本作腋。注云。腋。旧本讹掖。今改。手厥阴心包之脉。

循胸出胁。上抵腋下。刺腋下胁间。刺心包之脉也。刺之过深。中伤内陷。脉不循经。上迫于肺。故令人咳。

简按腋字。说文所无。作掖为正。腋下胁间。诸家仍王。言令人咳。则王注为是。

肠 马云。 肠。足鱼腹中承筋穴。俗云脚肚。吴云。 。足腹也。张云。足肚也。肉浓气深。

不易行散。故刺而内陷。则为肿。志云。俗名腿肚。

匡上陷骨中脉 马云。匡。目眶也。俗云眼眶。陷骨。谓匡骨也。脉。乃目之系也。中。去声。高云。匡上。目眶之上。眉间也。陷骨。丝竹空穴。眉后陷骨也。简按匡。眶同。史记淮南王安传。涕满匡而横流。是也。甲乙。丝竹空。在眉后陷者中。足少阳脉气所发。外台。一名目 。高注似是。

为漏为盲 张云。流泪不止。而为漏。视无所见。而为盲。诸家并同。

刺关节中液出 马云。中。平声。高云。关节。骨节交会之机关。淖液泽注于骨。骨属屈伸。若刺关节中伤其液。致液出而不能淖泽注骨。故不得屈伸。此举刺之要害。皆为刺禁者如此。简按高。中。读为去声。非。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马云。志者。记也。篇内。言虚实之要。及泻实补虚之法。当记之不忘。故名篇。吴改虚实要论。云。

旧作刺志论。今以篇内之言无当。僭改。简按篇首论虚实。而篇末结以针法补泻之义。斯为刺志也。改易篇名。

却无谓矣。

气实形实气虚形虚 马云。凡气与形。谷与气。脉与血相称者为常。而相反者为病也。气者。人身之气也。(如营气卫气。是也。)形者。人之形体也。(次节。岐伯以身字代形字。)气实则形实。气虚则形虚。此其相称者为常。而相反则为病矣。然此气之虚实。必于脉而验之。但不可即谓气为脉也。观下文有血脉对举者可知。王注引阴阳应象大论之形归气。以验其虚实之同。甚有见。至以气为脉气。则非矣。

气虚身热 马吴高并根据甲乙。气字上。补气盛身寒四字。是。

脉少血多 吴。少。作小。马云。少。当作小。张云。脉盛血少者。阳实阴虚也。脉少血多者。

阳虚阴实也。简按血之多少。盖察面而知之。

得之伤寒 马云。此伤寒者。初时所感之寒。至于日久。则寒亦为热矣。故热论曰。凡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水热穴论。帝曰。人伤于寒。而传于热。何也。岐伯曰。夫寒感则身热。张云。按热论篇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本节。复以身寒者为伤寒。身热者为伤暑。其说若乎相反。不知四时皆有伤寒。而伤暑惟在夏月。病不同时者。自不必辨。惟于夏至之后。有感寒暑。而同时为病者。则不可不察其阴阳也。盖阴邪中人。则寒集于表。气聚于里。故邪气盛实。而身本因寒也。暑邪中人。则热触于外。气伤于中。故正气疲困。而因热无寒也。

此夏月寒暑之明辨。故以二者。并言于此。非谓凡患伤寒者。皆身寒无热也。

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 张云。谷入多者。胃热善于消谷也。脱血者。亡其阴也。湿居下者。脾肾之不足。亦阴虚也。阴虚则无气。故谷虽入多。而气则少也。高云。夫谷入多。而气反少者。其内则得之有所脱血。或湿邪居下之病。简按血脱液干。水湿归下。并胃中津乏。故消谷善饥。与伤寒论。抵当汤治证。其理略同。王注。以脱血湿居下为一事。恐非。

谷入少而气多 张云。邪在胃。则不能食。故谷入少。邪在肺。则息喘满。故气多。

胃及与肺 吴删与字。

饮中热也 吴云。有痰饮者。脉来弦小。有中热者。血出必多。张云。脉小者。血应少。而反见其多。必或酒或饮。中于热。而动之也。高云。夫脉小血反多者。其内必饮酒中热之病。酒行络脉。故血多行于外。而虚于内。故脉小。昂云。按灵素皆无痰字。惟此处有饮字。简按中。读如字。高注义长。

脉有风气水浆不入 张云。风为阳邪。居于脉中。故脉大。水浆不入。则中焦无以生化。故血少。

吴云。此上。皆释反者为病之词。

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 吴云。空。上声。马云。大凡用针之法。右手持针。左手掐穴。方其入针泻实之时。则左手掐穴。开针空以泻之。及其去针补虚之时。则左手闭穴。闭针空以补之。张云。入实者。刺实也。

入虚者。刺虚也。简按据上文。虚者。气出也。入虚。当是出虚。滑吴张志高。并作右手开针空。非也。当仍王及马注。

针解篇第五十四

同类推荐
  • 笠阁批评旧戏目

    笠阁批评旧戏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

    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刘公案

    刘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十年承欢凉如水

    十年承欢凉如水

    人人都说,只要结婚了的情侣,不管以前再相爱,也逃不过七年之痒。橙欢不信,她相信她的婚姻是不一样的。七年,洛昊用完了所有的耐心。三年,橙欢磨光了她的爱情。她以为从此以后她堕入了地狱……却发现黑夜中那一抹温柔的阳光……
  • 让课堂充满幽默

    让课堂充满幽默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幽默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包括从幽默教育的理论修养到各具体学科课堂教学的机智应变,并提供了许多可供直接引用的幽默素材撷英。本书案例丰富、幽默风趣,可悦读,可操作,可模仿,可会心一笑,可掩卷深思,是新教师自我提升的案头书、教学艺术培训的参考书。
  • 轮回之子无极限

    轮回之子无极限

    经九世轮转存留九世资质,天下奇法尽加其身。宛如仙境的地方,依旧暗流涌动,轮回之子,此世将掀起一阵风云,自己的命运,将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将军是个偏执狂:娇妻撩人

    将军是个偏执狂:娇妻撩人

    书院课堂上“啪!”幼小的锦笙凶狠的拍下自己小手上的贼爪。“反正你以后是只能和我成亲的,我摸一下夫人的小手,怎么啦?”某人一脸正经。多年后再次归来,他已是护国大将军,白日里总是拒人千里的样子,本以为多年不见,各自都已改变,可当她看清夜闯自己闺房的人后。。果然,狗改不了吃。幼时就爱翻我家院墙。长大当了将军,竟然连我闺房都敢翻,哥!!!锦烨:我当你是好兄弟,你竟然算计起了我妹妹?作者:有甜有虐,男主偏执腹黑占有欲强。后期强大心狠,吃醋狂魔。划重点!!我们男主比较缺爱缺爱缺爱!就酱!女主前期软萌,后期…嗯…你们自己看吧!大家多留言交流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六合八荒记

    六合八荒记

    大地轰鸣,火山爆发,黑雨倾盆,黄沙满天,天灾过后,人类互助自救,谱写了一曲人定胜天的赞歌。星球变幻,灵气复苏,草木疯长,动物变异,虫群凶猛,海洋生物进化,人类生存之路又在何方。百舸争流,自强不息,奋勇抗争,修行科技,双向发展,家园从新建设,人类赢来胜利的曙光。重生的赵亮,站在楼顶,看着街道上欣欣向荣场景,轻摇了摇头,长叹一口气。真正的劫难,将在今夜开始......
  • 重生之嫁个将军

    重生之嫁个将军

    李雅34岁时被迫自杀,死后重回到她11岁,一切悲剧都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依靠预言般的前世记忆开始了复仇之路,一步一步将敌人算计到蛊中踩死……
  • 祭海

    祭海

    因父亲葬身火海,初云舟发现一个惊天阴谋。一群疯狂的人妄图改变人类基因,策划了一个二十年的阴谋,五十名孤儿成为试验品。久匿于黑暗的罪恶,终将伏于光明。
  • 大侠,你就从了本宫吧

    大侠,你就从了本宫吧

    “殿下,御令使怀疑您是女的,想脱您的衣服……”小李子慌慌张张的阻拦。某女闻言,哭啼啼去告状:“父皇,有人欺负我……”后来,喜欢仗势欺人的某女登上了皇位。小李子:“皇上,御令使与侍郎家的庶女相谈甚欢……”某女:“侍郎家的姑娘人美性格好,赐婚给小皇叔,择日成婚。”小李子:“皇上,御令使与将军家的千金在茶楼约会……”“传朕旨意,将军府千金甚悦朕心,封赏为妃。”小李子:“皇上,御令使跑去了青楼……”“污浊之地,有悖人伦,小李子,带朕扫黄去。”……御令使表示很无辜,智障皇帝总是跟他抢女人,还总想着扑倒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粉面商云

    粉面商云

    你以为只是热血商战吗?NO!我们是甜宠恋爱文!民国背景,这里有昆腔,有茶道,有桑蚕,有丝绸。第一人称,第三视角,一面镜子眼中的民国。他们的相处是这样的:乔升平从床上爬起来:“反正我听,不听就死。”少奶奶上前捂乔升平的嘴,粉色的一张素手绢团在乔升平口鼻上,乔升平眨眨眼:“好香啊!”眼瞅着少奶奶额头也红了,她慌忙把手撤回来,乔升平又狗似的追着叼过来:“我是说手绢香……”他闻一口,“这个给我了吧?回头送你个新的。”“乔升平!”少奶奶扬起脸:“你就不埋怨?”乔升平轻捧着一颗心浅笑:“埋怨过,谁家嫁人的姑娘不是绕着丈夫转,可我又想,我家依妹不是寻常姑娘,我家依妹是能提鞭打马的春风筝,线给我我得让它好好飞,飞累了就回我身边歇歇脚。”《粉面》的故事还是这个调调的:国之根本是民生,民生之根本是生息,也不知这动荡年代要如何才能安居乐业休养生息,我此时才惊觉,我以为的杭州繁华其实是在战火之外,她只是看不见硝烟,却并非不被硝烟波及,小小茶叶都受牵连,天堂丝织也要谨慎行船。汽车起火,发动机的“轰隆”声像人此时的心脉,是一段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