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91500000024

第24章 医方(24)

鸭蛋子味至苦,而又善化瘀解毒清热,其能消毒菌之力,全在于此。又以三七之解毒化腐生肌者佐之,以加于寻常治淋药中,是以治此种毒淋,更胜于西药也。

9.清毒二仙丹

治花柳毒淋,无论初起、日久,凡有热者,服之皆效。

丈菊子(一两,捣碎) 鸭蛋子(四十粒,去皮仁破者勿用服时宜囫囵吞下)上药二味,将丈菊子煎汤一盅,送服鸭蛋子仁。

丈菊俗名向日葵,其花善催生,子善治淋。邻村一少年患此证,便时膏淋与血液相杂,疼痛颇剧,语以此方,数次全愈。

10.鲜小蓟根汤

治花柳毒淋,兼血淋者。

鲜小蓟根(一两,洗净锉细)上一味,用水煎三四沸,取清汤一大茶盅饮之,一日宜如此饮三次。若畏其性凉者,一次用六七钱亦可。

曾治一少年患此证,所便者血溺相杂,其血成丝、成块,间有脂膜,疼痛甚剧,且甚腥臭。屡次医治无效,授以此方,连服五日全愈。

按:如毒淋之兼血淋者,而与鸭蛋子、三七、鲜小蓟根并用则效。

小蓟于三鲜饮下曾言之。然彼则用治吐血,此则用治毒淋中之血淋,皆极效验,而其功用实犹不止此也。一十五六岁童子,项下起疙瘩数个,大如巨栗,皮色不变,发热作疼。知系阳证,俾浓煎鲜小蓟根汤,连连饮之,数日全消。盖其善消血中之热毒,又能化瘀开结,故有如此功效也。

11.澄化汤

治小便频数,遗精白浊,或兼疼涩,其脉弦数无力,或咳嗽、或自汗、或阴虚作热。

生山药(一两) 生龙骨(六钱,捣细) 牡蛎(六钱,捣细) 牛蒡子(三钱,炒捣) 生杭芍(四钱)粉甘草(钱半) 生车前子(三钱,布包)

12.清肾汤

治小便频数疼涩,遗精白浊,脉洪滑有力,确系实热者。

知母(四钱) 黄柏(四钱) 生龙骨(四钱,捣细) 生牡蛎(三钱,炒捣) 海螵蛸(三钱,捣细)茜草(二钱) 生杭芍(四钱) 生山药(四钱) 泽泻(一钱半)或问:龙骨、牡蛎收涩之品也。子治血淋,所拟理血汤中用之,前方治小便频数或兼淋涩用之,此方治小便频数疼涩亦用之,独不虑其收涩之性有碍于疼涩乎?答曰:龙骨、牡蛎敛正气而不敛邪气,凡心气耗散、肺气息贲、肝气浮越、肾气滑脱,用之皆有捷效。即证兼瘀、兼疼或兼外感,放胆用之,毫无妨碍。拙拟补络补管汤、理郁升陷汤、从龙汤、清带汤,诸方中论之甚详,皆可参观。

一叟,年七十余,遗精白浊、小便频数,微觉疼涩。诊其六脉平和,两尺重按有力,知其年虽高,而肾经确有实热也。投以此汤,五剂全愈。

一人,年三十许,遗精白浊,小便时疼如刀 ,又甚涩数。诊其脉滑而有力,知其系实热之证。为其年少,疑兼花柳毒淋,遂投以此汤,加没药(不去油)三钱、鸭蛋子(去皮)四十粒(药汁送服),数剂而愈。

13.舒和汤

治小便遗精白浊,因受风寒者,其脉弦而长,左脉尤甚。

桂枝尖(四钱) 生黄 (三钱) 续断(三钱) 桑寄生(三钱) 知母(三钱)服此汤数剂后病未全愈者,去桂枝,加龙骨、牡蛎(皆不用 )各六钱。

东海渔者,年三十余,得骗白证甚剧。旬日之间,大见衰惫,惧甚,远来求方。其脉左右皆弦,而左部弦而兼长。夫弦长者,肝木之盛也。木与风为同类,人之脏腑,无论何处受风,其风皆与肝木相应。《内经》阴阳应象论所谓“风气通于肝”者是也。脉之现象如此,肝因风助,倍形其盛,而失其和也。况病患自言,因房事后小盒饭风,从此外肾微肿,遂有此证,尤为风之明征乎。盖房事后,肾脏经络虚而不闭,风气乘虚袭入,鼓动肾脏不能蛰藏(《内经》谓肾主蛰藏),而为肾行气之肝木,又与风相应,以助其鼓动,而大其疏泄(《内经》肝主疏泄),故其病若是之剧也。为拟此汤,使脉之弦长者,变为舒和。服之一剂见轻,数剂后遂全愈。以后凡遇此等症,其脉象与此同者,投以此汤无不辄效。

(二十三)治伤寒方

1.麻黄加知母汤

治伤寒无汗。

麻黄(四钱) 桂枝尖(二钱) 甘草(一钱) 杏仁(二钱,去皮炒) 知母(三钱)先煮麻黄五六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一茶盅。温服复被,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麻黄汤原方,桂枝下有去皮二字,非去枝上之皮也。古人用桂枝,惟取梢尖嫩枝折视之,内外如一,皮骨不分。若见有皮骨可分辨者,去之不用,故曰去皮。陈修园之侄鸣岐曾详论之。

《伤寒论》太阳篇中麻黄汤,原在桂枝汤后。而麻黄证多,桂枝证不过十中之一二,且病名伤寒,麻黄汤为治伤寒初得之主方,故先录之。

伤寒之证,先自背受之,背者足太阳所辖之部位也。是以其证初得,周身虽皆恶寒,而背之恶寒尤甚,周身虽皆觉疼,而背下连腿之疼痛尤甚。其脉阴阳俱紧者,诚以太阳为周身外卫之阳,陡为风寒所袭,逼其阳气内陷,与脉相并,其脉当有力,而作起伏迭涌之势。而寒气之缩力(凡物之体热则涨,寒则缩),又将外卫之气缩紧,逼压脉道,使不得起伏成波澜,而惟现弦直有力之象。甚或因不能起伏,而至左右弹动。

凡脉之紧者必有力。夫脉之跳动,心脏主之。而其跳动之有力,不但心主之也;诸脏腑有热皆可助脉之跳动有力,营卫中有热亦可助脉之跳动有力。特是脉之有力者,恒若水之有浪,大有起伏之势。而紧脉虽有力,转若无所起伏,诚以严寒束其外表,其收缩之力能逼营卫之热内陷与脉相并,以助其有力;而其收缩之力又能遏抑脉之跳动,使无起伏。是紧脉之真相,原于平行中见其有力也。至于紧脉或左右弹者,亦蓄极而旁溢之象也。仲师治以麻黄汤,所以解外表所束之寒也。

方中用麻黄之性热中空者,直走太阳之经,外达皮毛,借汗解以祛外感之寒。桂枝之辛温微甘者,偕同甘草以温肌肉、实腠理,助麻黄托寒外出。杏仁之苦降者,入胸中以降逆定喘。原方止此四味,而愚为加知母者,诚以服此汤后,间有汗出不解者,非因汗出未透,实因余热未清也。佐以知母于发表之中,兼寓清热之意,自无汗后不解之虞。此乃屡经试验,而确知其然,非敢于经方轻为加减也。

或问:喘为肺脏之病,太阳经于肺无涉,而其证多兼微喘者何也?答曰:胸中亦太阳部位,其中所积之大气,原与周身卫气,息息相通。卫气既为寒气所束,则大气内郁,必膨胀而上逆冲肺,此喘之所由来也。又风寒袭于皮毛,必兼入手太阴肺经,挟痰涎凝郁肺窍,此又喘之所由来也。麻黄能兼入手太阴经,散其在经之风寒,更能直入肺中,以泻其郁满。所以能发太阳之汗者不仅麻黄,而仲景独取麻黄,为治足经之药,而手经亦兼顾无遗,此仲景制方之妙也。

凡利小便之药,其中空者,多兼能发汗,蓄、木通之类是也。发汗之药,其中空者,多兼能利小便,麻黄、柴胡之类是也。太阳经病,往往兼及于膀胱,以其为太阳之腑也。麻黄汤治太阳在经之邪,而在腑者亦兼能治之。盖在经之邪,由汗而解,而在腑之邪,亦可由小便而解。彼后世自作聪明,恒用他药以代麻黄汤者,于此义盖未之审也。

大青龙汤,治伤寒无汗烦躁。是胸中先有内热,无所发泄,遂郁而作烦躁,故于解表药中,加石膏以清内热。然麻黄与石膏并用,间有不汗之时。若用此方,将知母加重数钱,其寒润之性,能入胸中化合而为汁,随麻、桂以达于外,而烦躁自除矣。

伤寒与温病,始异而终同。为其始异也,故伤寒发表,可用温热,温病发表必须辛凉。为其终同也,故病传阳明之后,无论寒温,皆宜治以寒凉,而大忌温热。兹编于解表类中,略取《伤寒论》太阳篇数方,少加疏解,俾初学知伤寒初得治法,原异于温病,因益知温病初得治法,不同于伤寒。至于伤寒三阴治法,虽亦与温病多不同,然其证甚少。若扩充言之,则凡因寒而得之霍乱、痧证,又似皆包括其中。精微浩繁,万言莫罄,欲精其业者,取原书细观可也。

2.加味桂枝代粥汤

治伤寒有汗。

桂枝尖(三钱) 生杭芍(三钱) 甘草(钱半)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掰开) 生黄 (三钱)知母(三钱) 防风(二钱)煎汤一茶盅,温服复被,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如水流漓,病必不除。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及臭恶等物。

桂枝汤为治伤风有汗之方。释者谓风伤营则有汗,又或谓营分虚损,即与外邪相感召。斯说也,愚尝疑之。

人之营卫,皆为周身之外廓。卫譬则郭也,营譬则城也,有卫以为营之外围,外感之邪,何能越卫而伤营乎?盖人之胸中大气,息息与卫气相关,大气充满于胸中,则饶有吸力,将卫气吸紧,以密护于周身,捍御外感,使不得着体,即或着体,亦止中于卫,而不中于营,此理固显然也。有时胸中大气虚损,不能吸摄卫气,卫气散漫,不能捍御外邪,则外邪之来,直可透卫而入营矣。且愚临证实验以来,凡胸中大气虚损,或更下陷者,其人恒大汗淋漓,拙拟升陷汤下,载有数案,可参观也。是知凡桂枝汤证,皆因大气虚损,其汗先有外越之机,而外邪之来,又乘卫气之虚,直透营分,扰其营中津液,外泄而为汗也。究之,风寒原不相离,即系伤风,其中原挟有寒气,若但中于卫则亦能闭汗矣。故所用桂枝汤中,不但以祛风为务,而兼有散寒之功也。

陈古愚曰:“桂枝辛温,阳也。芍药苦平,阴也。桂枝又得生姜之辛,同气相求,可恃之调周身之阳气。

芍药而得大枣、甘草之甘苦化合,可恃之以滋周身之阴液。既取大补阴阳之品,养其汗源,为胜邪之本,又啜粥以助之,取水谷之津以为汗,汗后毫不受伤,所谓立身于不败之地,以图万全也。” 按: 此解甚超妙,而于啜粥之精义,犹欠发挥。如谓取水谷之津,以为汗,而人无伤损,他发汗药,何以皆不啜粥?盖桂枝汤所主之证,乃外感兼虚之证,所虚者何?胸中大气是也。《内经》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由斯观之,大气虽本于先天,实赖后天水谷之气培养而成。桂枝汤证,既因大气虚损,致卫气漫散,邪得越卫而侵营,故于服药之后,即啜热粥,能补助胸中大气以胜邪,兼能宣通姜、桂以逐邪,此诚战则必胜之良方也。乃后世医者忽不加察,虽用其方,多不啜粥,致令服后无效,病转深陷,故王清任《医林改错》深诋桂枝汤无用,非无用也,不啜粥故也。是以愚用此方时,加黄 升补大气,以代粥补益之力,防风宣通营卫,以代粥发表之力,服后啜粥固佳,即不啜粥,亦可奏效。而又恐黄 温补之性,服后易至生热,故又加知母,以预为之防也。

按:凡服桂枝汤原方,欲其出汗者,非啜粥不效。赵晴初曰:族侄柏堂,二十一岁时,酒后寐中受风,遍身肌肤麻痹,搔之不知疼痒,饮食如常。时淮阴吴鞠通适寓伊芳家,投以桂枝汤,桂枝五钱、白芍四钱、甘草三钱、生姜三片、大枣两枚,水三杯,煎二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并嘱弗夜膳,临睡腹觉饥,服药一杯,须臾啜热稀粥一碗,复被取汗。柏堂如其法,只一服,便由头面至足,遍身 得微汗,汗到处,一手搔之,辄知疼痒,次日病若失。观此医案,知欲用桂枝汤原方发汗者,必须啜粥,若不啜粥,即能发汗,恐亦无此功效。

或问:桂枝汤证,其原因既为大气虚损,宜其阳脉现微弱之象,何以其脉转阳浮而阴弱乎?答曰:人之一身,皆气之所撑悬也。此气在下焦为元气,在中焦为中气,在上焦为大气,区域虽分,而实一气贯注。故一身之中,无论何处气虚,脉之三部,皆现弱象。今其关前之脉,因风而浮,转若不见其弱,而其关后之脉,仍然微弱,故曰阳浮而阴弱也。如谓阴弱为下焦阴虚,则其脉宜兼数象。而愚生平所遇此等证,其脉多迟缓,不及四至,其为气分虚损,而非阴分虚损可知。即所谓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亦皆气分怯弱之形状也。

3.从龙汤

治外感痰喘,服小青龙汤,病未全愈,或愈而复发者,继服此汤。

龙骨(一两,不用 捣) 牡蛎(一两,不用 捣) 生杭芍(五钱) 清半夏(四钱) 苏子(四钱,炒捣)牛蒡子(三钱,炒捣)热者,酌加生石膏数钱或至一两。

从来愚治外感痰喘,遵《伤寒论》小青龙汤加减法,去麻黄加杏仁,热者更加生石膏,莫不随手而愈。

然间有愈而复发,再服原方不效者,自拟得此汤后,凡遇此等证,服小青龙汤一两剂即愈者,继服从龙汤一剂,必不再发。未全愈者,服从龙汤一剂或两剂,必然全愈。名曰从龙汤者,为其最宜用于小青龙汤后也。

或疑,方中重用龙骨、牡蛎,收涩太过,以治外感之证,虽当发表之余,仍恐余邪未尽,被此收涩之药固闭于中,纵一时强制不喘,恐病根益深,异日更有意外之变。答曰:若是以品龙骨、牡蛎,浅之乎视龙骨、牡蛎者也,斯可征之以前哲之说。

徐灵胎曰:龙骨最粘涩,能收敛正气,凡心神耗散,肠胃滑脱之疾,皆能已之。此药但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所以仲景于伤寒邪气未尽者,亦恒与牡蛎同用,若仲景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诸方是也。愚于伤寒、温病,热实脉虚,心中怔忡,精神骚扰者,恒龙骨与萸肉、生石膏并用,即可随手奏效。

同类推荐
  • 上清众真教戒德行经

    上清众真教戒德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公兵法

    太公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守

    战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脉症治方

    脉症治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慈湖诗传

    慈湖诗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不许人间见白头

    不许人间见白头

    她是风华绝代的倾世太子妃,倾尽全家之力,辅他一步步登上至尊之位。他荣登大宝之日,她等来的却不是封后的圣旨,而是满门抄斩的厄运……
  • 嫡女为凤傲娇帝尊强势宠

    嫡女为凤傲娇帝尊强势宠

    她是一个高中生却也是二十一世纪的女王。他是伽圣大陆夜国的战王也是叱咤风云的魔界帝尊。她不过睡了一觉,竟阴差阳错的穿越成婴儿,终有强悍的战斗力,玩转整个大陆。他是众女爱慕的对象,却只能悄悄的远望,不得近距离远看,不然死无全尸。当命运之轮又一次开启,两人再次相遇,不同的时代,有着同样的溺爱。经历过太多的人情世故,但他们还是有一颗相守的心。“永生永世,唯你不娶。”“永生永世,唯君不嫁。”两人相视一笑“前世今生,我只爱你。”
  • 倾世狂妃惊天下

    倾世狂妃惊天下

    她是22世纪的天才少女,亦是铁血特工女王,意外穿越,成了人人可欺的相府嫡小姐,在这个强者为王的大陆,她这副废柴体质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为了变强,她杀出一条条血路。冷血父亲?狠毒后妈?白莲姐妹?伪善闺蜜?呵,你们等着,属于我的东西,我会一件件地拿回来,伤害我的,我会加倍奉还;从此她护至亲,炼丹药,修炼法术,只为成为这片大陆的王者。只是,那个粘人的腹黑冷男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还有她什么时候成了他的妻子?啊喂!冷尘绎嘴角噙着邪魅的笑:“怀了我的孩子,你就是我的人了。”
  • 落日时分

    落日时分

    著名作家达真最新的小说集,由四篇小说构成,分别是《落日时分》、《小红帽》、《放电影的张丹增》及《逃跑》。作品的时代从几十年前的前尘旧事,到鲜活的当下,内容既有藏族少女美好的恋爱,也有凡世成人的忏悔与心路吟唱。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作者都用慈悲的心体察着,用细腻优美的笔触娓娓道出,阅读的感动如酥油茶的清香沁人心脾,久久不散。
  • 无敌小萌宝:娘亲快快跑

    无敌小萌宝:娘亲快快跑

    身为A组织的天才毒医,一朝穿越,变成单亲妈咪?ohmygod!要不要这么流弊!只不过,小宝贝好可爱,单亲就单亲呗,只是,你们不让本姑娘消停,那就让你们尝尝黯然销魂掌!只是,这个宝贝儿的爹地,好像不是什么好人哦!扯上宝贝跑路吧!"女人,你到天涯海角本王也会追到你!"某王咆哮,宁玥眼眸一眯"追上了在说吧!"(本文追求一生一世一双人,有宠有虐,放心入坑吧!)
  • 摆脱冥王

    摆脱冥王

    她本是缉毒刑警,在执行任务时与毒贩们同归于尽,没想到死后却成了冥妃,但冥王竟然是一个——小屁孩。她与冥王穿梭于现实与冥界,发生了种种……她成熟高冷又性感,他……一言难尽……
  • 我的皇子殿下

    我的皇子殿下

    (女尊+小奶狗+蠢萌蠢萌+一对一甜宠)一场大火,使得年幼的小皇子失了母父,被凤兮带回摄政王府。小皇子单纯又爱撒娇,凤兮无底线地娇宠着。直把好好的小人儿养成了一个软萌软萌的娇气包。世人皆知,杀伐决断的摄政王殿下不通情事,却最怕小皇子撒娇。“姐姐,翎儿手疼。”“来,吹吹……”“姐姐,翎儿饿了。”“走,吃饭……”“姐姐,翎儿困了。”“好,睡觉……”——“姐姐……”“在。”“姐姐……”“在呢!”“姐姐……”“乖,我在呢!”——你是我手心里的宝,是我一生的守护啊!
  • 凤于飞天舞

    凤于飞天舞

    凤凰于飞!凤于飞!凰去再无寻,只凤共谁飞,一啸冲霄汉,凤独舞九天
  • 唐太宗(全集)

    唐太宗(全集)

    唐太宗(三卷本)力求还原历史真貌,战争场面波澜壮阔、慷慨激扬,权谋斗争刀光血影、动人心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风土人情旖旎生动、贴近唐朝,器物描写精致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 东凰

    东凰

    凰羽殿下平生有两个志愿,第一个志愿是能将天君那金灿灿的宫殿搬到无忧谷……还有就是把紫陌那只臭乌鸦变成自己的座骑!只可惜第一个志愿比登天还难,第二个志愿比第一个志愿还要难。在某只臭乌鸦惨无人道的欺压之下,凰羽殿下脚底抹油逃到了人间,屁颠屁颠的跟着漂亮的小狐狸陌子陵携手并肩闯天下了……遇到了千年冰山苏浅止和上天制造出来专门恶心她的年幼无知小师妹,处处打架,次次受伤。直到那只臭乌鸦穷追猛打的一路追杀过来……——————————————————————【甜蜜斗嘴】小羽:“你,你,你这个臭乌鸦!”紫陌:“乌鸦怎么了?凤凰已经绝迹了,现在乌鸦和凤凰就是一对,我臭你也臭!”……【生离死别】紫陌:“我活了几十万年了,早就活累了,其实消亡,对我来说,也算一种解脱……”小羽:“那我呢?我怎么办?没有你,我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