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92100000014

第14章

若劳心者伤神,又重于劳力伤气者也。或卷牍烦剧,或百计图谋,心神无片刻之静,心体无安养之时,由是君火内沸,销烁真阴,不但伤神,并能伤精,阳不根据阴,自阴不潜阳,阴虚必生内热,内热必化内燥,脉多细涩,甚而数涩,或浮弦搏指,皆阴虚化刚之象。见证多惊悸、怔忡、心热、盗汗、虚烦不寐,甚则君火引动相火,伤及真阴,干咳、吐血、遗滑、淋浊、骨蒸潮热,诸证丛生。此亦自上损下,由心及肾者也。治法必以甘凉育阴,及血肉诸品,填补精液,如补心、固本、复脉、生脉、三才、六味、二至、二仙、五阴之类,随其轻重用之,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是也。尤须安心静养,以后天真阴招摄先天真阳,俾心阳下交于肾,肾阴上交于心,阴平阳秘,乃克有济。

更有七情伤神之辈,为害尤甚。尝见情志怫郁,悲忧思虑过度,心阳郁结,而肝、脾、肺之气亦因之郁结。肝叶撑张,则为胀为痛,多怒多烦;脾不输精,肺不行水,则生痰生饮,嗳腐吞酸,食减化迟,大便作燥,不燥则泻。在初起时,宜用抑者散之之法。夫散非发散之谓,亦非辛香破耗之谓。如逍遥散法,不用散而用汤,减去白术,借柴胡之微辛以达之,酌加蒌皮、薤白、贝母、杏仁、柏子仁、当归、酸枣仁、远志、生谷芽之类,辛润以开之。

诸仁皆阴中含阳,生机内寓,最能调畅心神。或再佐牡蛎、决明、龟板、鳖甲之类,咸柔以软之;桑叶、钗斛之类,微苦以清之。稍久则气结者血亦结,或纳谷不顺,或大便燥结,或咽中作梗(俗名梅核气)。此噎膈将成之候,又须加阿胶、肉苁蓉、枸杞、蔗汁、梨藕汁、牛乳、白蜜、韭汁、姜汁之类,甘润、辛润、咸润以流畅之。尤须怡情静养,庶可获效。乃世俗治法,往往见其气结,即用香附、元胡、木香、砂仁、青皮、浓朴、乌药诸燥药,以为辛香流气。不知此无形之结,由于太虚之体默运无权,遂至窒碍不通,岂有用辛香破耗之药,重伤气血而能转为流畅之理?且结则营卫涩滞,气不运水,必然生痰生饮,或虽见自利,而艰涩不爽。此皆因结而燥,因燥而湿之见证,与阳虚化湿者有霄壤之分,又岂有用温燥之药而能治因燥致湿之理?往往愈治愈结,胀痛日增,气血益虚,默运之权益窒,由是成膈、成蛊、成劳,不治者多。不观诸《内经》乎!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传为息贲者,死不治。夫二阳,胃也。发心脾者,谓二阳之病,发于心脾者也。思为脾志,实本于心,故张鸡峰谓噎膈为神思间病。心脾气结,饮食渐减,病及二阳。阳明为多血之经,血乃水谷之精气,赖脾气以散输,奉心君而化赤。今心神受伤,困及其子,饮食不嗜,生化无资;冲脉上隶阳明,阳明虚则血海(冲为血海)干涩,是以不月。观女子不月,而男子少精可知。血虚则生热,热烁则化燥,肌肉干瘦,如风消物,故曰风消。心火无制,上烁肺金,金燥则不能运布水精以归正化,津液留于胸中,变为痰饮,咳嗽不已,传为息贲(气奔迫而为喘也),何治之有?此郁损心脾化燥之一端也。若悲怒恐惊,更易耗伤心肾肝胆精血,尤宜大剂润养,佐以镇摄神志,最忌耗散破削,致之不救。又见悲忧思虑过度,郁损心神。心主血,诸脉皆属于心,心气结而诸脉中营气自不能循其常度,将见始也气结,既也血结,结则隧道拘挛,往往腹中有硬块成形之患,肝胆经脉所过部位,有瘰 成串之患,甚有生乳岩、结核、内疽、附骨、对口、发背等证。体干,故坚硬;内附筋骨,故不红肿;血燥,故溃后少脓;肌肉坚硬,故溃后生管,甚则成硬弦多骨之类。皆刚象也,皆燥征也,与湿热凝于肌肉,外生痈肿,易溃而多脓水者不同。凡人膈膜以上属天气,头为诸阳之会,背为阳中之太阳。凡对口、发背、偏枯、痿痹之类,多属燥病。推原其故,多由郁损心神,耗及肝脾肾阴所致;又或因吸受天之燥邪而发,或因贪食煎 及金石桂附诸燥药而发。经曰:热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石药发癫,芳草发狂,不可不知。以上诸证,皆瘕,妄用攻坚破积;勿以瘰 为痰核,妄用行气消痰;勿以内疽为阴寒证,妄用辛燥破削。夫古人阴疽之称,谓其结于血分也,非谓其为阴寒也。或曰:寒则凝滞,冬月水泽腹坚,非寒结乎?曰:必水少而腹始坚,未有长江大河而腹坚者。且寒与燥同源,严寒干结之气,即是燥邪,故冬月地多坚白坼裂。坚为刚象,而非柔象,此固理之显见者也。试观王洪绪《外科全生集》中阳和二方,以大剂熟地、鹿胶润补为主,借芥子之辛润,流通营气;熟地与麻黄并用,麻黄仅用十分之一,借以轻达卫气;因血结日久,阳气不得行于其间,故稍佐姜、桂之温。姜、桂气温热而体微润,在其人无热证者,服之神效,若稍见热证,则又宜速去姜、桂矣。凡此皆郁损心神,由气及血,化成燥证,散见于内外者也。若是者,心为君主之官,顾不重哉!若劳、色伤精之辈,更有甚焉者。先动心以伤神,既劳力以伤气,终纵情以伤精。伤精则阴亏,阴亏则易动相火,愈动愈伤,一旦精、神、气三者皆耗,多致不起。脉证较劳心伤神者更重。治法亦不外填补真阴。但久则阴虚不复,真阴不能招摄真阳,真阳即不能归附真阴,由是龙火上炎,一火兴而五火炽,满腔皆虚阳充塞,而见颧红、面赤、喉干、咽痛、咳喘、音哑、五心如烙、筋急酸疼、骨痛如折、上咳、下利,种种危证。古法往往见龙雷飞越,用知、柏苦寒直折,非徒无益于真阴,而又残害乎脾胃。春山先生曰:龙雷为水中之火,春夏湿升水旺之时,龙雷多动,雨势愈大,电光愈腾,必得西方风起,天之燥气下降,龙雷乃藏。介类禀干金之燥气,得坎水之阴精,滋阴潜阳,较胜于丹溪用知、柏多多矣。古法又有用桂附六味,以为导龙归海,在阴不甚虚者,或阴虚夹寒湿者,暂用有效,若阴液大亏之人,再以刚燥耗阴,受其害者多矣。或曰:景岳先生云:丹田暖则火就燥,下元固则气归精,甘温能除大热,又何不可用之乎?曰:是也。夫阴中之阳,如温泉之气。试观温泉之气,其为燥阳之气乎?抑为雾露之溉乎?春日阳从地起,太和元气,且温且润,故草木得之含液而萌芽,肾气亦犹是也。知此则当拣体质温润者用之,质润属阴,气温属阳,方与肾之本体相合。许学士云:补肾不若补脾。夫补脾非燥脾之谓,凡甘平、甘淡,皆能补脾。孙真人云:补脾不若补肾。夫补肾非凉肾之谓,凡清润、温润、平润而味甘者,皆能补肾中之脾胃。补脾、补肾,原两不相碍也。草木有汁则长青而不枯,人有液则长濡而不燥。欲作长明灯,须识添油法。古人岂欺我哉!此治内伤大法也。

然内伤藉资药石,以无情之草木,疗有情之形躯,犹落下乘。古称真心为大药,又有以心医心之法,乃是最妙上乘。盖七情、五劳,惟劳力伤气者,由辛苦而成;高年亏损者,由衰老所致。此外无不由心火妄动,耗散真阴而起。经曰:君火以明。谓其无形无质,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也。相火以位,谓宜安其位而不出也。火生于天而成于地,金、木、水、土中皆有之,但静则不见,动之则生。静中之火,自然之火,能生万物,经故曰:少火生气。

动中劳能引动,一切人事烦劳,皆能引动。动则心病,心病则神病,神病则形病。人身一个囫囵形躯,百脉相通,内外贯彻,断无此虚彼实之理,不过略有先后轻重之分,故神、形每相继为病。心肾真阴,即被煎熬,而津、精、涕、唾、气、血、液七般阴物,以及形体之阴,无一不被煎熬。阴伤则病,阴尽则亡,相火无所归附,随君火同去而死矣。悲夫!世之患内伤者,趁此阴阳未离,早用养心功夫。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盖寡欲则心虚,虚则灵,灵则生神,神生气,气生精,精生形。常人由形生精,精生气,气生神,赖后天之真阴,招摄先天之真阳。此由神生气,气生精,精生形,本先天之真阳,以复后天之真阴,盖返还之道也。尝见养之日久,神与形交,坎离既济,遍身骨节历历有声,百脉既通,百病自愈,一息尚存,皆可复命,不独内病全消,即外邪亦不为患。一心疗万病,不假药多方。古人之言,洵足信也!或曰:孩提之童,亦有不足之病,岂亦由心生乎?然赤子虽无心,良由父母气质薄弱,胎元早已有亏,况今元会气薄,少年知识早开,往往童子之病,亦多自心始(汪 庵先生云:小儿喜怒悲恐,较之成人,更专且笃,不可不察)。人果能寡欲清心,喜怒哀乐,情不妄发,由是致中致和,天地位而万物育,岂徒为一身却病延年计乎?圣贤诚意正心学问在此,修身俟命功夫亦在此,然则养心之学,其所系岂浅鲜哉?

湿气论

盖闻坤土主湿,湿土寄旺四季,而春夏为甚,季夏为尤甚。人知避风寒,不知避湿。能避风寒,不能避湿者,以风寒伤人显而急,湿伤人隐而缓。隐则莫见,而受之也深;缓则不觉,而发之也迟。湿生于土,本气属阴,阴为寒湿,后乃渐化为湿热。然阴气必得阳气而后升,所以盛夏热甚湿生,万物皆润,溽暑蒸淫,自下而上,升于太虚,为云雾雨露,则湿之化气,又为阴中之阳。阴中之阳,为湿热。为温病,湿热、温病,固同气异名者。湿热为病,湿与热犹分为二;温病,湿与热直合为一,湿中有热,热中有湿,浊热粘腻,故谓之温。

治之者,须要分别为本气,为化气,为分邪,为合邪,为外感,为内伤;于外感中,又须分别兼风、兼寒、兼暑之因;于外感、内伤中,又须分别湿多、热多、化燥、化火之变。

伤人身天气、地气之次第,入气分、血分之浅深。大抵湿之化气,多从上受,邪自口鼻吸入,故先伤天气,次及地气。经曰:伤于湿,首如裹。又曰:湿上甚为热,是也。湿之本气多从内受,总由脾肾阳虚,不能化水所致,故先伤地气,后及天气。经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又曰:肾主水,肾为胃关,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是也。湿之本气,又或从外受、下受,伤天气,并及地气。经曰:风湿之伤人也,气血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寒湿之伤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固,营血涩,卫气去。又曰:阴受湿气。又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又曰: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是也。

夫皮肤、肌肉、经络、筋骨,虽有形质,属地,而其空窍之营运,实皆天气主之,此天包乎地之说也。界乎人身天地之间者,则有膈膜。膈膜之下,肝、胆布焉,三焦(右肾旁三焦腑。)之经脉行焉,相火寄于肝、胆。湿邪伤肺、脾、胃之表,(肺之表,皮肤也;脾之表,四里下行,肝、胆、三焦适当其冲,上下为邪所阻,不得遂其条达之机,其所寄之相火,必与湿热同升为病,而见寒热往来、耳聋、口苦、干呕、胁痛、停饮、膈痛等证。居乎人身前后之间盖湿土郁蒸之气,湿中有热,热中有湿,其秽浊粘腻之邪,由地而上,从口鼻传入,直趋中道,流布三焦,故膜原为藏邪之渊薮,伏邪多发于此焉。(邪伤毛窍经络之表与脏腑之里,皆随感随发,惟膜原空隙,如夹墙腹里一般,最易藏邪,超时乃发,名曰伏邪。温,伏邪也。

金之刘守真论温病主三焦,明吴又可又于三焦中揭出膜原。膜原本自《灵枢经》,二公之论,皆独超千古。)伏邪往往因风寒而发,得药开通肺气,在经之邪,从汗而解,暂觉病退,而半日一日之间,忽然转重。此无他,膜原湿热互酿之邪,从中而作。斯时也,必视其所传而药之。传表则从汗解;邪气遏伏重者,则从斑疹解;传里则根据附胃肠糟粕,必从大便解。

湿为浊邪,以浊归浊,故传里者居多。药之邪退,迟一二日,复作复传,反复循环,往往经屡下而邪始尽,吴氏又可所谓九传是也。其进锐者其退速,其进缓者其退迟;在春夏发者退速,在秋冬发者俱迟。愈期速者,两候(五日为一候)三候,迟者五七候不等。凡温病及伏暑晚发,暑湿疟、痢,多见如此,虚者尤甚。请析言之。湿之化气,为阴中之阳,氤氲浊腻,故兼证最多,变迁最幻,愈期最缓。其见证也,面色混浊如油腻,口气浊腻不知味,或生甜水,舌苔白腻,膜原邪重则舌苔满布,浓如积粉,板贴不松,脉息模糊不清,或沉细似伏,断续不匀,(脉为邪遏,有似虚寒之象,误治为害非轻。)神多沉困嗜睡。斯时也,邪在气分,即当分别湿多热多。湿多者,无烦渴热象,天气为湿阻遏,不能外达下行,则必凛凛恶寒,甚而足冷,头目胀痛昏重,如裹如蒙,身痛不能屈伸,身重不能转侧,肢节肌肉疼而且烦,腿足痛而且酸。胸痞者,湿闭清阳道路也;午后寒热,状若阴虚者,申、酉、戌时,金气主令,又湿邪本旺于阴分也;小便短涩黄热者,肺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天气病地气因而不利也;大便溏而不爽,或濡泻者,肺与大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天气病地气因而不调也。

同类推荐
  • 重订广温热论

    重订广温热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西闻见录

    修西闻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Vicomte de Bragelonne

    The Vicomte de Bragelon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Passion in the Desert

    A Passion in the Dese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游记戏文

    西游记戏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碧火巢中起

    碧火巢中起

    隐秘的江湖传闻。听说有人用八颗蜜枣杀了漕帮的八大高手。听说有人在武林盟主的寿宴上送上了一颗人头。听说洗血门里的金牌杀手联手击毙了自家的门主。有一个少女,是心狠手辣的嗜血魔头。有一个少年,是白袍广袖的翩翩公子。有一个剑客,一路从南到北不停被人追杀。有一个残废,成了武林中翻云覆雨的万事通......不,他不是残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卡拉玛佐夫兄弟
  • 散文诗集歌词

    散文诗集歌词

    我只想把我一时的灵感写出而不留下遗憾,也许孤独就是我的灵感,唯有深夜相伴。
  • 盛夏冰凌

    盛夏冰凌

    命运有自己的变数,有它特有的路数。我们看到命运的各种玩笑带给我们的灾难和幸福。这样一群年轻人,因为各种缘分相遇,时间在流动,每个人的变化很大。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来自都市里的富家小姐林依梦,富家少爷欧阳枫,来自大山里的孩子颜小七,美丽的双胞胎姐妹许纯儿和许洁儿,他们都幸运地成为了久光的学生。但是发展却跌宕起伏。同样来自大山里的王一鸣因故与久光失之交臂。但无论是不是久光的学生,人生还是得靠自己走下去。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他们最终走向了何方?富人一定会富下去?穷人一定会穷下去吗?就像盛夏季节也会有奇特的冻冰现象,人生是不可预料的,它到底通往何方?
  • 战后日本文学史

    战后日本文学史

    《战后日本文学史》一书对纷繁的六十年的日本文学做了自己的梳理,把文学放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分别论述日本小说、诗歌、戏剧等不同体裁的发展,为读者阐释和解读了战后派、无赖派、第三批新人、现代派、社会派、内向的一代等不同流派的作家和作品。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坚持了文学评论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全书数据翔实,引证丰富,文字流畅,论见独到。
  •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有恶性的,也有良性的。恶性的较量大概就是政治博弈,良性的就是大家有事无事坐在一起,谈谈人生观与宇宙观。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用“桃子”做武器,杀死了三个力敌万人的武夫,这是中国最出色的刺杀事件;专诸刺王僚的故事想必人尽皆知,显而易见,在饭桌上革别人的命远比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来得直接,来得有效;赵匡胤用一顿饭就把武将手中的兵权轻松解下……毛主席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从历史上著名的几场饭局来看,有时想要革命,还真得请客吃饭不可。因为往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都摆不平的事,一顿饭就搞定了。
  • 无限流游戏

    无限流游戏

    这是一款叫做《无限》的虚拟网游。每一局游戏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古代,现代,神话,科技,仙侠,魔法。在每局游戏里,都能从中获得各种道具和技能,让自己更强。玩家要做的,就是完成任务,击杀对手,并且活到最后。只有活下去,才能不断变强。书友群号码:224048104欢迎来催更。
  • 从前有个问剑人

    从前有个问剑人

    新书《人间重启之藏天下》已发布,希望大家支持。我从迷雾中走出来,才发现已经换了人间。PS:唯一红包交流群(哈哈):1014881413
  • 凰启元

    凰启元

    赫家有原配十八,个个有出将入相之才!奈何时不予惜,后世君子贤人无不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