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96300000292

第292章

十九,断无法如何修证疑。此疑,从前二十三疑中,无法得阿耨菩提而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前既云实无有法,得无上正觉,如何却有修证?故疑而问之。佛答有三,一答,无法可得。二答,平等为正觉。三答,正助修善成正觉。初答如文可见。得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答平等为正觉也。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三答号,正助修善,成正觉也。正助者,正谓正观,空四相也,助谓缘助,修一切善法也。初答以无法可得为正觉者,达妄即真也。二以平等为正觉者,法无高下也。三以正助成正觉者,离相修善也。由离相故,名为善法。

二十,断所说无记非因疑。此疑,从上修善法而来。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前既云从修善法得菩提,则佛所说法是无记法,不能得菩提耶?恐有此疑。故佛举大千世界中施七宝聚如须弥山之多,且大较之持说四句功德。百千万亿分中,乃不及其一所说法。盖佛离言说相,以离相故,能作菩提之因。故慈氏偈云:“虽言无记法,而说是彼因。”彼即菩提也。

二十一,断平等云何度生疑。此疑从第十九疑中是法平等而来。须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既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云何如来却度众生?故偈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以名共彼阴,不离於法界。”名,即众生,假名也。阴,即五阴实法也。此假名实法,皆即法界,故云不离於法界。既即法界,凡圣一如,岂有众生可度!故云佛不度众生。如来若谓我为能度,众生为所度,此则著於四相。由离四相,则非度而度,度而非度。则是如来说有我者,真我也。则非有我者,非妄我也。若凡夫之我,是我执也。非凡夫者。论云:非生谓不生圣人法,即毛道凡夫也。

二十二,断以相比知真佛疑。此疑,从第十七疑中,如来不应以色身诸相见而来。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三十二相者,应身相也。观如来者,观法身如来也。问意谓可於应身相好中,观见法身不?善现乃知应身相好,从法身流出。若见相好,即见法身。故答云:“如是!如是!”佛又恐善现於应身取著,不达法体。故又以轮王即如来为难。而善现解佛难意,故云不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也。既而佛乃说偈以证之。法身之体,固不离于声色。但凡夫堕於于闻见,是行邪道,不能见於如来也。

二十三,断佛果非关福相疑。此疑,从上不应以相观佛而来。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上明如来所证菩提,不从福德而致。是则菩萨所修福德,不成菩提之因,亦不克果报耶?为断此疑,故告之曰:“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而得菩提具足相。”即福德相也。盖大乘所修福德之因,所得福德之果,但离取著之相,不同小乘断灭之见。故曰:於法不说,断灭相也。下又没喻以告。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福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此下,明离我法二见,初离我见。夫我见者,有真我之见,有妄我之见。妄无见者,虚妄分别众生见也;真我见者,远离执著如来见也。既离执著,示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此不见而见也。在迷众生,以为如来实有四见,故云不解如来所说义也。善现既解如来所说之意,即知四见,皆非虚妄分别,是真我之见,故云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也。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次离法见,夫如来说法要令众生发菩提心,修行契理,故闻如来所说,当如是知、见、信解,不生法相。言不生法相者,不於法取著也。法本离相,如来称性而说,故云即非法相,是名法相。此一段文,虽正释离於法执,亦是总结降住正行由经。初善现请问,若人发无上菩提心者,庄云何往?云何降伏其心?如来答云:“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故今结云:“发菩提心得,於一切法,如是知、见、信解。”此结如是住也。不生法相,此结降伏妄心也。

二十六,断化身说法无福疑。此疑,从上尘喻化身是异而化来。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礻氏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於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此段文有三节,初以无量阿僧礻氏世界七宝布施,是假喻格量也。自“若有善男子”下,明持说福胜。自“云何为人演说”下,是释福胜。所以据经文,但明持说功德而论,乃谓化佛说法。有无量功德者盖化佛,是说经教主。持说是弘经之人。所弘之经,是佛所说。佛之所说,离言说相故。功德无量。弘经之人,若能离著,则其福能胜彼也。如如者,法身之理也。化身,既即法身则无去无来,故不动也。

二十七,断入寂如何说法疑。此疑,从上演说与不动而来。何以故?上言如如不动,则佛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何故言如来入涅般木耶?恐有此疑,故说偈以释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者,一切世间生灭之法也。佛生人中,示同生灭,亦属有为无常之法。无常之法,虚假不实,故以梦、幻泡、影、露、电六种为喻。应作如是观者,观即般若妙智,以此妙智,观有为法,如梦幻等。能观既是妙智,所观无非妙境。妙境者,一境三谛也。妙智者,一心三观也。三观者,空假中也。三谛者,真俗中也。即观有为之法。离性离相之谓空。无法不具之谓假。非空非假之谓中。谛者审实不虚之谓。全谛发观,以观照谛。谛既即一而三,观岂前后而照,故云如是观也。能如是观,乃了化身,即法身。无常,即常也。虽即法身不碍涅般木良以如来究竟,非常非无常之法,故所以能常,能无常也。是则终日涅,终日说法,不住有为,不住无为,不可得而思议者也。一经始末,皆称如是。始云如是住,如是降心,中问节节云如是,至此又云如是观。论乃释云:妙智正观,故知妙智。实一经之宗也。正宗竟。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乃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经证验赋》无住般若。经云:菩萨於法应无所住,乃至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教海威光。夫般若者,是一切众生真如之心。灵台妙性,其福德不可思量。教海威光。夫般若者,是一切众生真如之心。灵台妙性,寂照无遗。诸佛约众生心,故说诸教。讽诵而感通灵异,受持而果报昭彰。迄古至今,灵瑞非一。受持感应,向下当明。毕使凡身未来,而位登宝觉。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又云: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夫经者,即是众生心。其心之性,恒常不变,故号金刚。明了自心者,即是如来。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即是真如一心。不去不来,无生无住,故名如来。能信此心,即得成佛。是以经云:凡有心者,皆当作佛。若直信者,现今是佛,为未信者,故云未来成佛。能令促命现世,而寿续金刚。梵文颂言: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持此经人多增寿算,向下当说。

《洪范》“五福”。其一曰寿。坚持之者,偏承灵。《洪范》五行云:世间有五种福人,其一曰寿。梁时招提寺琰师读诵三岁,有异於世。初出家,年十一岁。有善相语琰师云:“虽聪敏明慧,而寿不长。年至十八,必当命终。琰师遂入山於藏中发愿。随手探经,乃得一卷《金刚经》。志心课诵,昼夜不息。因夜静坐诵经,忽觉似天明,光照檐庑,见一僧,身长一丈,手执一卷《金刚经》。语琰师云:“此经功德,最不可思议。汝年二十,始可出山。”琰师依教,二十出山。路逢前相者大敬服何妙乐延年?琰师实答。相者叹云:“经力不可思议。”又隋时雍州赵文,因疾而死。经七日,其妻欲殓,觉一脚暧,至晚却苏。云初死之时,引文见王。问生时有何福业,文答一生唯诵《金刚般若经》。王云:“若得此经,功德最上。汝虽暂来,更合加年。即放汝还生,必当延永。”又荆州法陵县尉李玄宗女五娘,年二十四。情存出家,常持《金刚般若经》。忽因身患,三日卒亡。至阎罗王所,王勘其女,元无罪尤。

女告王言:“五娘常持《金刚经》。”王闻持般若之名,便放还生。临放之时,王告曰:“汝虽再生,汝父不久当来,为汝父,爱吃鱼会鱼。今有七百头鱼,来诉汝父。汝若不信,归问父,夜睡之时,常梦落纲已否?昼夜常头痛不?乃是此鱼作此患耳。”其女还家,一一白父。李玄宗闻语惊惧非常,遂改恶修善,发心常持《金刚经》,仍写四十九卷。造毕,梦见数百青衣童子来谢曰:“君昔杀我,我欲杀君。愧君造经,今我离若。我当往生,君当长命。”李玄宗於后果得寿年一百二十岁。湖神归命,受净戒而挫凶儿暴之威。昔江南有宫亭湖神,能兴云致雨,祸福交至。时有西天二婆罗门僧,各善咒术,欲降彼神入庙。侧有一寺,寺内有一小僧,专持《金刚般若经》。见二客僧俱死,即直入庙中,徐声念诵。须臾之间,黑云忽起,湖水佛腾。忽见一物,身长一丈,声如雷震,目似电光,仆从三百馀人,皆持刀戟,直入庙中。见一小僧诵经,低头合掌胡跪听经。俄尔之间,云开风静。其神向前云:“《金刚般若》威力甚大,愿师慈悲,与弟子忏悔。僧问云:“汝何故枉杀二僧?”神曰:“其二僧虽恃咒力,持戒不精,见弟子形容,自然怖死。伏愿和尚,与弟子受菩萨戒。”师乃授之。尔后庙神,舍大蟒之身,安然不敢为害。因兹举,众盛持此经。病者投诚,愈沉疒阿而轸慈悲之救。鹿阝州宝室寺僧法藏戒行精微,一生造寺写经,崇新修故。

至武德二年闰二月,因染重疾,夜梦一僧,身着青衣,手执《金刚经》一卷。口云:“若能造此经,受持读诵一生已来,所有罪障,悉皆消灭。”于是应声许造,当时所患得愈。自后发愿造《金刚经》一百卷,寿年九十八。大旨甚深,罩古笼今,字字演无生之性。天亲菩萨,以无生无住之理,制论解释诸部般若。乃至龙树祖师,解《摩诃般若经》,制《智度论》一百卷,及《中论》等,广述无生之旨。如《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重重敷不住之音。经云: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释曰:无住相者,即是自心无住。不於前际,住已过去故。不於后际,住未至故。不於中际,住常念念无住故。既不得前后,亦无中间,以心不住故,即万境万缘,皆无所住,心境一如故。若了此义,其福实不可量,即与虚空等。任布七宝之珠珍,难偕四句。经云: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乃至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纵舍三恒之身命,莫比持心。

同类推荐
  • 梦蕉亭杂记

    梦蕉亭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法镜经

    法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学纲目

    医学纲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Washington and his Comrades in Arms

    Washington and his Comrades in Ar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论语集注

    论语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余生有你尽悲欢

    余生有你尽悲欢

    “你我之间,是否从来就是个错误?”身为千金大小姐、说一不二的她独身来到z国发展。她在一个夜晚邂逅了他也开始了一段不正确的爱情....她们三人足足纠缠了三年,她从一开始的信任到最后对他的失望。一次次的伤害、冤枉、陷害,她怕了她真的怕了,而她也早看清了他的真面目。最终她看着她对他心灰意冷决定离去,而他才明白他爱的其实她可惜为时已晚...
  • 爱情 幸福的遇见

    爱情 幸福的遇见

    所有人都有了自己的归宿,所有人都在成长,不知道是生活逼迫得我们不得不成长,还是命运推着我们往前进,我们都说爱情应该是完美的,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了你,可以和你相爱,相守,相知,这都是我今生想做的事情,可现实的无奈,让我们能怎么办?爱自己的人,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幸福,也许是最好的事情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暖婚如初

    暖婚如初

    一场有预谋的算计,她意外的怀上了他的孩子。出于男人的责任,他决定对她负责,娶她。结婚之后——钱他赚,饭他做,衣服他洗,就连出去旅游要带的东西都是他收拾的。某女:“老公,你这样会把我养废的!”某男挑了挑眉:“废了又怎样,这样,你就永远属于我了。”【无误会,无小三,无虐恋!!!】【男女主身心健康,一宠到底!!!】
  • 摄影实用小百科(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摄影实用小百科(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摄影实用小百科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摄影实用小百科
  • 我的玉雕不正常

    我的玉雕不正常

    (ps:新书《鸽力无穷》已发,大家可移步观看。)喝了口玉壶中的白开水,觉得全身冷热交替,仿佛游离于冰火两重天,一口气做了百来个俯卧撑不带喘气的……翻开玉简,发现本来无字的玉简上布满了金色符文,触摸了符文,脑海里似乎多了点什么……洗了个澡冷静一下,发现胸前佩戴的玉佛沾水后开始吟诵经文,体内似乎多了些东西……接着,周易发现所有他雕的玉雕似乎都不太正常了....灵气复苏的时代,妖魔横行,周易开始研究这些不正常的玉雕...
  • 我的系统是百度

    我的系统是百度

    一次事故,夺去了高林22岁年轻的生命,生命的最后时刻,却没想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剑与魔法的世界,并且得到了主角必备的系统,可是,这个系统怎么看就怎么套路,各种充值限速,,,,确定不是百度开发的?
  • 麟台故事

    麟台故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把生活过成你想象的样子

    把生活过成你想象的样子

    想象比真实更有力量!很多人的委屈,只源于失去了想象的勇气。那些看起来很自由的生活,那些看起来很困难的事情,你只要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并没那么难;你只要肯尝试就会发现,其实并没那么遥不可及。一切动人的思念,都会使世界越来越大。所以,任何时候,都别失去了那份去想象的勇气。本书为励志故事集,每段故事,都有难忘甚至凄美,但坚决不萎靡的生活态度。每段故事,在最疲惫的时候,给你收获的勇气。
  • 玄凡视界

    玄凡视界

    视就是“看”的意思,视界自然就是眼睛能看到的世界。世界自然是无边无际的,但是如果眼睛所能看到的距离无限,那么视界之内便是整个世界!我这样说可能有些像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但你别忘了这里可是玄凡视界――奇迹般地玄幻魔法世界!如果这里有你做不到的事,那只是因为——你还是太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