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1700000020

第20章 杂症(6)

哮者,喉间痰气作响,以胸中多痰,粘结喉间,与呼吸之气相触成声。得之食味酸咸太过,(幼时多食盐醋,往往成此疾,俗谓之盐哮。)渗透气管,痰入结聚,一遇风寒,气郁痰壅即发,其发每在冬初,必须淡饮食,行气化痰。禁凉剂,恐风寒难解;禁热药,恐痰火愈炽。苏子、桑皮、枳壳、青皮、半夏、前胡、杏仁、山栀必用。八九月内用承气预下其热,使冬时无热可包,是妙法。哮久用青皮一个,劈开,入巴豆一粒,扎定,瓦上炙黄,每服三五分,姜酒下。愈后用半夏八两,石膏四两,苏子二两,丸服。又方,鸡子略击破壳,不可损膜,浸尿缸内三四日夜,煮吃,效,能去风痰也。或猫屎烧灰,砂糖汤调下。皂荚去皮、弦、子,蜜炙二钱,明矾一钱,杏仁一钱,紫菀、桑皮、炙草、石菖蒲、半夏各二钱,白丑头末一钱,胆星一钱五分,百部熬膏丸,绿豆大,每服七十丸。遇浓味即发者,清金丹。

短气少气

二者古人不甚分别。如东垣谓二者皆气不足。戴复庵谓短气者,呼吸不来,语言无力,宜补虚。于进药外,选壮盛人,吸气嘘其口中以助之。此与《素问》谓怯然少气者,言而微,终日乃复言,此气夺也,乃少气不足以言,有以异乎?是以二者同属之虚也。亦有分短气为实者,如仲景论胸痹短气为实,(是痞满篇。)又论短气皆属于饮,(见痰饮篇。)是以短气为实也。盖水饮痰食诸实邪,足以阻碍正气,气本不少,因为邪阻上壅而呼吸喘急,(古人多以短气为喘可见。)不得如平气之舒和悠长,故谓之短耳。此但去其邪,邪去气自舒矣,须分别观之。

嗳气

即《经》所云噫气,由气不得舒,故嗳以出之,理与呃逆通。彼则气闭而逆冲,自作响以出;此则气滞而不冲,故藉噫以出之也。《经》以心为噫。《痹论》所谓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又谓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者,是也。(王太仆解心噫之义,谓象火炎上,烟随焰出。)又属脾气不舒,《经》所谓太阴腹胀善噫者是也,观饱食则嗳可见。

呃逆

即《内经》所谓哕,气自下冲上而呃呃作声也。《经》谓∶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然必有所闭遏乃然,有为寒气所闭者,有为热气所闭者,有为水饮痰食及血,诸有形之物所闭者。景岳譬之雨中之雷,(阳为阴蔽,奋出于地而有声也。)水中之 ,(气为水覆,上出为 , 作声。)深得其理。予尝吸烟入喉,胃口乍闭,每每作呃,故知热气亦能闭也。丹溪治陈超越,因饱食后奔走,(络伤血内溢矣。)患呃逆。但食物则呃百余声,(食物质浊,血之属也。)半日不止,饮酒与汤则不作,(酒、水质清,气之属也。)至晚发热,(血属阴,血病故夜发。)脉涩数。以血入气中治之,(犹云血覆气上。)用桃仁承气汤(见血)加红花煎服,下污血数次而愈。又治一女子,大吐顽痰而愈。故知血食痰,皆能闭也。有发于中焦者,脾胃之气被闭也;有发于下焦者,肝肾之气被闭也。气为阳,阳属火,治须撤闭散火,而有实火虚火之分。实者利之、清之、散之;虚者补之。无病而呃者,不必治也。即治不过用《内经》刺鼻取嚏,或闭息不令出入,或惊之之法,皆可立已。若有病而呃者,形气壮实,别无恶候,审其致闭之邪去之,亦即已。惟病重得此,多为气脱。凡见其呃自丹田而上,久久乃一声,(密频相连者为实,久久一声者为虚。)通身振动者,即是危候,恐难治矣。(此先天命门真火欲脱,多不救。)与黑锡丹,灸关元。伤寒吐汗下后,与泻利日久误服寒凉者,理中汤(见中寒。)产后,丁香散。伤寒热病,便燥脉数,承气汤(见大便不通。)气为寒闭,未郁成热者,柿钱散、丁香柿蒂散、羌活附子汤。

气逆而虚者,陈皮竹茹汤。痰饮者,二陈汤、导痰汤(并见痰)加姜汁、竹沥。阳虚自汗者,参附汤。阴虚火炎者,参附煎汤,下大补阴丸。偶然呃一二日不止者,木香调气散(见中气)。灸法∶男左女右,乳下黑尽处一韭叶许,灸三壮,甚者二七壮。

欠嚏

呵欠者必伸腰,故又名欠伸。《经》谓∶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阴主夜、卧。阳主上,阴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入行于阴,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此从阳之阴,由动入静之机也。一人病吐血斗余,烦躁不得卧,证甚危迫。延予至时,已半夜,闻其欠声,予曰∶不死矣。知阴犹在也,药之而愈。

《经》曰∶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嚏。河间谓∶鼻中痒,因气喷作声。

鼻为肺窍,痒为火化,(火甚则痛,微则痒也。)火干于肺,发于鼻,故痒而嚏也。或以物扰鼻亦嚏者,扰者亦属火也。或视日而嚏者,太阳火曜于目,热气内通于鼻,痒而嚏也。仲景云∶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即伤风浅证,风在皮毛,郁其阳气于肺,气盛化涕以出,郁勃而嚏也。色和,谓病浅耳。)可见嚏由气盛,郁勃使然,故阳虚者无嚏,得嚏则为佳兆。

伤饮食

(此以饮食过度,留积不化者言。若饮食衰少不足之证,见下劳倦篇。)饮者或寒或热或过饱,皆能伤人。

饮者水也,在人身属无形之气分。多饮则气逆,(水载气上浮也,观浴者水浸至胸则气喘可见。盖水满于下,则逼气上浮,如油在水面是也。)饮冷则伤肺,(水之寒气上射于肺,则肺气受伤。)为喘咳,为肿,(浸淫于肌肤则肿。)为泻。(下趋则泻。)轻者发汗利小便,上下中外分消之。重而蓄满者,芫花、大戟、甘遂、牵牛之属利下之。(言不独利小便。须二便兼利也。)酒者其质则湿,其气则热。饮之而昏醉狂易者热也,宜以汗去之。既醒则热去而湿存,宜利小便以去之,葛花解酲汤主之。若不先汗而遽利小便,则炎焰不肯下行,湿去热不去。若动大便尤谬,盖酒之热乃无形之气也,病在阳分而妄下之,以伤其阴分,是谓诛伐无过。汗以辛温,(从其上炎外达之性也。)佐以苦寒。(清其热也。)酒疸下之,久则为黑疸,尤宜切戒。(见疸门。)伤酒恶心呕逆,昏眩头痛,冲和汤,即参苏饮加木香、半夏茯苓汤(见痰)、理中汤(见中寒)加干葛,或附子理中汤(见中寒)和缩脾饮(见中暑)。酒渴缩脾饮,或干葛煎汤调五苓散。(见伤湿)久因于酒成酒积,腹痛泄泻,或暴饮有灰酒亦能致之,并酒煮黄连丸。(见伤暑。)多饮结成酒癖,腹中有块,随气上下,冲和汤加蓬术五分。停为痰饮者,枳实半夏汤加神曲、麦芽,或冲和汤加半夏、茯苓。解酒毒,枳 子最妙。喻嘉言曰∶钱小鲁善饮,饮必醉,岁无虚日。呕吐,寒热兼作,骨节烦痛,脉洪大促急,身 着席不能动展,左腿痛如刀刺,鼻煤,从病起至是总未大便,此痈疽之候也。有谓燥金司令,酒客素伤热湿,至是而发,热被敛束,不得外越,津液干枯,大肠失润,以清金润燥治之。或曰不然,酒毒大发,肠胃如焚,能俟掘井取水乎?必以大下为急。余曰∶下法果胜,但酒客胃气素为多呕所伤,药入胃中,必致上涌,不能下达,掘井固难,开渠亦不易。夫酒者,清烈之物,不随浊秽下行,惟喜渗入者也。先从胃入胆,胆为清净之腑,同气相求故也。然胆之摄受无几,其次从胃入肠、膀胱,渗之化溺为独多焉。迨至化溺,则所存者,酒之余质,其烈性实惟胆独当之。是以酒至半酣,虽懦夫有挥拳骂座,罔顾余生之胆。(酒性极热而亲上,心肺受之,不独胆也。酒入则气强,故无所畏。气之降者属肺,升者属肝胆,肝阴胆阳,酒气乃阳升之极者,故属之胆耳。)胆之腑原无输泻,而胆之热他入,可移于脑,浊涕从鼻窍源源而出,亦少杀其势。若小鲁则阳分之阳过旺,阳分之阴甚衰,发 全无,直似南方不毛之地,热也极矣,肯受胆之移热乎?幸其头间多汗,脑热暗泄,不为大患。乃胆热既无可宣,又继以酒之热,时之燥,热淫内炽,故胆之热汁满而溢出于外,以渐渗于经络,则身目皆黄,以其渗而出也。亦可转驱而纳之膀胱,从溺道而消也。今病独攻环跳之穴,腿痛如刀刺,则病结于胆之本经,不能驱使从膀胱出矣。即欲针之,此久伤之穴,有难于扶泻者,吾更有虑焉。有身以后,全赖谷气充养,谷气即元气也。谷入素少之人,又即藉酒为元气,今以病而废饮,何所恃为久世之资耶?吾谛思一法,先搐脑中黄水出鼻,次针胆穴之络脑间者数处,务期胆中之热移从脑鼻而出,庶乎上泄则下宽,环跳穴中结邪渐运,而肠胃之枯槁渐回。然后以泻胆热之药入酒中,每日仍痛饮一醉,饮法同而酒性异,始得阴行而妙其用。盖其以生平之偏造为坚垒,必藕酒转为乡导,乃克有济也。岂清金润燥与下夺之法,能了其局乎?食者物也,在人身属有形之血分。伤食则胸腹痞满,恶心咽酸,噫败卵臭,恶食,头痛发热恶寒。(食郁成热,上攻头痛,外蒸身热,气不达于表故恶寒。)证似伤寒,但气口脉倍大于人迎,及身不痛为异耳。轻则消导,重则吐下。在上脘者吐之,瓜蒂散之属。已下肠中者下之。其证热,所伤之物亦热者,承气汤(见大便不通,)其证寒,所伤之物亦寒者,小七香丸料一帖,姜引水煎,吞感应丸或备急丸。《经》曰∶上部有脉,(指头部三候言。)下部无脉,(指足部三候言。)其人当吐,不吐则死。东垣谓其理同木郁,宜吐以达之。以为食塞胸中,太阴肺金之部分也。肝木之气为食所遏,不得上升,伏于脾土之中,若受金之克伐者然。(以食在胸中肺部,阻遏木气不得升也。)故曰木郁吐之,则木得舒。又谓∶肺为清阳之分,如天。食壅于上,则天气不得下交于地而成否。地中之水源于天气,故曰水出高原。气隔于上,则源绝而水不下流,故下部无脉。其说迂曲。大抵食在胃脘之上,未入于肠,故宜从上越之耳。又上部之气,在食之上,不受遏则能营运,故上部之脉亦通。(脉随气行。)下部之气为食所遏,不能营运,故下部无脉也。伤寒物者,半夏、神曲、干姜、三棱、广术、巴豆之类。治中汤加砂仁一钱,下红丸子;小七香丸;半夏枳术丸。寒热不调,每服加上二黄丸十丸,或用木香干姜枳术丸、丁香烂饭丸。伤热物者,枳实、白术、青陈、麦芽、黄连、大黄之类。上二黄丸、枳术导滞丸。寒热通用保和丸、枳术丸、曲 枳术丸、木香枳术丸、槟榔丸。伤湿热不化,痞满闷乱,枳实导滞丸。伤肉食湿面,辛辣浓味,三黄枳术丸。伤热食痞闷,兀兀欲吐,上二黄丸。伤湿面,心腹满闷,支体沉重,除湿益气丸。伤豆粉湿面油腻,白术丸。食索粉片积,用紫苏浓煎汁,和杏仁泥服之即散。食狗肉不消,心下坚,或腹胀、口干、发热,煮芦根汁饮之,杏仁治狗肉。食鱼脍生肉不化,每成 瘕,捣马鞭草汁及生姜汁饮之。大抵神曲、麦芽消谷食,莱菔化面食, 砂、阿魏、山楂消肉食,紫苏化鱼蟹毒,麝香消酒、果积。

如伤冷物一分热物二分,则用寒药二停热药一停,随时消息。面色青黑,脉浮沉不一,弦而弱者,伤在厥阴,(肝经受寒物之郁也。)当归四逆汤(见厥)加吴茱萸或生姜之类主之。

面红赤,脉浮沉不一,细而微者,伤在少阴,(肾受寒物所伤,逼火于上,故面红。)通脉四逆汤(见厥)。面色黄,脉浮沉不一,缓(软也)而迟者,伤在太阴,理中丸汤(见中寒)主之。(此条皆温药。)凡脾脉微洪(属火),伤苦物,(苦为火味也。此等皆以五行相配,然勿泥。)咸胜苦;微弦伤冷硬物,温以克之;弦紧伤酸硬物,辛胜酸;微涩伤辛辣物,苦胜辛;微滑伤腥咸物,甘胜咸;洪缓伤甜烂物,酸胜甘。微迟伤冷痰,积聚恶物,温胃化痰。单伏主物不消化,曲、柏、三棱、广术之类。洪浮而数,乃中酒,葛根、陈皮、茯苓。伤食作泻不止,于药中加肉豆蔻、益智仁收固之。伤食兼感风寒,证与前同,但添身疼、气口人迎并盛,生料五积散(见中寒)、养胃汤、芎芷香苏饮(见香港脚)、和解散。凡伤食主平胃散,伤谷食者加谷芽、麦芽、神曲,肉食加山楂,面滞加莱菔子,快膈加枳实。

若脾胃虚弱不能化,六君子汤(见气)加丁藿、木香、建莲、浓朴、缩砂、麦芽、神曲。

脾气下陷,补中益气汤。(见气。)肝火乘脾,脾伤不运,左金丸(见发热)、归脾汤(见血)。肾火乘脾,六味丸(见虚损)。命门火衰,不能生土,八味丸(见虚损)。或疑正当饱满,难于用补,不知用补自有法疏启其中,竣补其下。少用则助壅于上,多用则峻补于下,以人参一两,少加升麻,一服即愈,所谓塞因塞用也。有胃强脾弱者,能食而不能化也,平胃散加炒盐、胡椒、山楂、麦芽、神曲、白蒺藜丸服,更节饮食。

不能食

同类推荐
  • 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

    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戴礼记

    大戴礼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

    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平流园席上

    平流园席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德真经广圣义

    道德真经广圣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咬紧你的唇(中篇小说)

    咬紧你的唇(中篇小说)

    刚过十三岁的苏朗朗怀孕了。洪老师感到异常震惊,把这一切情况确认以后,她急成什么似的往学生家里赶去。苏朗朗的父母,此时正在后山上摘西红柿。后山上的大片西红柿林挂满了果子,一枚枚的果子耀眼得令人眼睛发亮……苏朗朗的父母亲此时正从枝上把西红柿摘下,装进筐里、篓里,然后一前一后往村口那块巨大的晒谷坪上走去。
  • The Lily of the Valley

    The Lily of the Vall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丽的传说

    美丽的传说

    刘汪楠的短篇小说集。这些作品紧贴社会现实、人的生存现实和心理现实,有的真诚地表现时代的进步,有的诗意地抒写人性的美好,有的执著地指向人生的况味,有的审视生活传达出独特的思考,有的直面当下的精神道德现实给予辛辣讽刺或有力鞭挞……它们从不同的角度,片段性地撷取某个故事情节、某个生活场景,或将某些细节熔于一炉,或巧妙地高度浓缩完整的故事,来生动表现五彩斑斓的现实生活和同样丰富微妙的人的内心世界,并传达出不同的韵味。
  • 生长在心中的向日葵

    生长在心中的向日葵

    在一个关于流行文化的座谈会中,一位90后女大学生说什么也不明白,喜儿为什么不嫁黄世仁?她们语出惊人:嫁人就嫁黄世仁,黄世仁有钱;如果喜欢大春,就让大春做情人好了。爱情失效了吗?原来爱情只是一个传说?当今中国的爱情怎么了?本期推出杨立平的报告文学《生长在心中的向日葵》,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有些陈旧但却动人的爱情故事,两位相爱的北大荒青年,虽然历经沧桑却相爱依旧,平凡的人生闪现出伟大的爱情光芒,和当今社会的爱情婚姻现状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感慨万端两年前,《北京文学》的总编辑杨晓升对我说,能不能采访一下王亚文和刘行军,他们的爱情故事特别感人。
  • 灵武合道

    灵武合道

    一仙家,两徒弟;一书生,一血僧,从此江湖不在平静……
  • 莹莹之光灼灼其华

    莹莹之光灼灼其华

    昔日的圣女跌下神坛,回到世界最原始的大陆,重生一世,洛莹发誓不再做心怀天下悲悯圣女,杀尽天下伪善之人。
  • 流水高山诗系情:那些令人仰慕的文人友情

    流水高山诗系情:那些令人仰慕的文人友情

    《流水高山诗系情:那些令人仰慕的文人友情》是作者王秀杰写的关于中国历史上伟大友情的故事。包括李白杜甫的友谊,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的故事,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友情,范仲淹和欧阳修的友情,欧阳修与梅尧臣的友情,王安石与苏轼的友情,辛弃疾与陈亮的友情,陆游与范成大的友情,顾炎武与归庄、傅山的友情,林则徐与邓廷桢、魏源的友情,秋瑾与吴芝瑛、徐自华的友情。
  • 深宫后庭花正开

    深宫后庭花正开

    红绳一牵拌一世繁华灯下花正幽又是一年桃花开不似昨日娇欲滴
  • 离骚

    离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附魔圣师

    附魔圣师

    “省省吧,附魔终究只是旁门左道”;“依靠外物是没有前途的”;“你的剑很锋利,可离开它你什么都不是”。三千大道,皆可成圣,谁言附魔是偏门!剑可以被打落,铠甲可以被摧毁。那便将魔纹铭刻在皮肤上、肌肉上、骨骼上、内脏上。我最强的魔器,便是我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