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注。谓书易之动。九六之变不足以尽。易之所言。言之不足以尽庖牺之意也。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注。设词而问。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注。易道在天。三爻足矣。故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注。情阳伪阴也。陈设六十四卦而情伪尽在其中矣。系辞焉以尽其言。注。观象系辞而明吉凶悔吝。故以尽其言也。变而通之以尽利。注。变三百八十四爻使相交通以尽天下之利。鼓之舞之以尽神。注。神。易也。阳息震为鼓。阴消巽为舞。故鼓之舞之以尽神。荀氏云。鼓者。动也。舞者。行也。谓三百八十四爻动行相反。其卦所以尽易之神。乾坤其易之缊邪。注。缊。藏也。易丽干藏坤。故为易之缊。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注。干息坤消。六位时成。故成列。坎月离日居中央王四方。故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注。干成则坤毁。谓四月也。坤成则干毁。谓十月也。乾坤毁则无以见。易谓六日七分也。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注。几。近。息。生也。谓中孚至复。咸至遘也。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注。易说易无形畔。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气变之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清轻者上为天。故形而上者谓之道。浊重者下为地。故形而下者谓之器也。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注。干六爻二四上不正。坤六爻初三五不正。故化而裁之谓之变。唯变所适。故推而行之谓之通。通变之谓事。通其变使民不倦。六爻皆正成既济定。故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也。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啧而儗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等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极天下之啧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注。言卦象极天下之深情。爻辞鼓天下之至动。覆述上以见圣人幽赞之功。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注。易穷则变。变则通。故存乎变。存乎通也。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注。圣人幽赞于神明而生蓍。故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荀氏谓苟非其人道不虚行也。默而成不言而信存乎德行。注。坤为默。默而成独也。震为言。干为信。不言而信。信在言前也。易简之善配至德。干为德。震为行。故存乎德行。九家谓默而成阴阳相处也。不言而信。阴阳相应也。德者有实。行者相应也。疏。谓书至意也○此虞义也。下传云。易之为书也。故知书为书易。动谓爻也。书易所载六爻之动。九六相变不足以尽易之所言。即言之亦不足以尽庖牺为易之意也。○设词而问○设疑词而问。欲明立象设卦可以尽圣人之言与意也。○易道至尽意○易道在天三爻足矣。虞义也。谓纳甲之法五六三十。十一而天地之数毕。故以尽意也。○情阳至中矣○情阳伪阴。虞义也。襄十八年春秋传曰。左实右伪。情伪犹虚实也。阳实阴虚。故知情阳伪阴也。设。陈也。陈设六十四卦而易之情伪尽在其中。故以尽情伪也。○观象至言也○立象设卦皆庖牺时事。系辞焉已下乃文王也。庖牺立象设卦。文王观六十四卦之象而系之辞。吉凶悔吝无所不有。故尽其言也。○变三至之利○此陆绩义也。六十四卦卦有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变动使相交通。所谓六爻发挥旁通情也。变通趣时故尽利也。○神易至之神○上传云。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故谓神为易也。扬子曰。鼓舞万物者其雷风乎。鼓。震也。舞。巽也。故知震为鼓。巽为舞。阳息震为鼓。复时也。阴消巽为舞。遘时也。故鼓之舞之以尽神。谓尽易之神也。此上虞义也。荀氏之义以鼓舞为反卦。三百六十四爻动行相反。其卦如否反泰。观反临之类。王氏略例曰。卦有反对是也。言卦及反对始尽易之神。○缊藏至之缊○此虞义也。论语曰。韫椟而藏诸。马融云。韫。藏也。韫与缊古今字耳。通作蕰。方言曰。藴。包也。包藏同义。易谓坎离。离丽干。坎藏坤。为乾坤二用。故为易之缊。○干息至中矣○复临泰大壮夬。干阳息之卦。遘囗囗否观剥。坤阴消之卦。复已上干之六位。遘已上坤之六位。列贵贱者存乎位。故成列也。消息无坎离。坎为月。晦夕朔旦。坎象流戊。日中则离。离象就己。戊己土位。象见于中。故居中央。参同契曰。土王四季。罗络始终。青赤黑白。各居一方。皆禀中宫。戊己之功。故王四方也。○干成至分也○乾坤无毁道。释诂曰。亏。坏。毁也。天道亏盈。故言毁。谓消息也。阳息阴。故干成则坤毁。干成于己。故谓四月。阴消阳。故坤成则干毁。坤成于亥。故谓十月。坎离为乾坤二用。四月无坤。十月无干。乾坤毁。故无以见。易六日七分谓中孚咸也。○几近至遘也○几近。释诂文。干息坤消而皆谓之息者。息。生也。阳生于子。阴生于午。故皆云生也。中孚至复则阳生。咸至遘则阴生。故近乎息矣。○易说至器也○此承上乾坤近乎息而言。易说易无形畔。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气变之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者。皆干凿度文。易无形畔者。谓太易也。易变而为一者。谓太初也。一变而为七者。七主南方谓太始也。七变而为九者。九主西方谓太素也。九者气变之究也者。郑氏谓西方阳气所终究之始也。乃复变而为一者。郑氏谓此一则元气形见而未分者。一者形变之始者。即干之初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亦干凿度文。干息至二则升坤五。故清轻者上为天。干为道。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坤消至五则降干二。故浊重者下为地。坤为器。故形而下者谓之器也。○干六至业也○干六爻三四上不正。坤六爻初三五不正。虞义也。变之正故化而裁之谓之变。阳变阴化。变化互言也。唯变所适。下系文。适。之也。谓干之坤。坤之干也。乾坤气通。故推而行之谓之通。事业皆从通变而出。故通变之谓事。化裁推行。六爻皆正。君臣上下内外各得其位成既济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民安物阜。故谓之事业也。○言卦至之功○啧。情之未动者也。在初为深。故曰深情。圣人见其啧而拟诸其形容。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侯府小透明的宠后之路
年幼失孤,寄居侯府,前有嫡祖母太夫人,后有侯府嫡出的姐妹,再加上佛口蛇心的伯母,风流的大哥,刁蛮骄纵的亲戚??????祖母想打理父母留下来的产业?!大姑娘要拉拢自己和大伯母三姑娘打擂台?!母亲哟,这日子可怎么过。好吧,低调,低调。安安稳稳到及笄,奉承着祖母,再央求舅舅给找门稳妥的婚事吧。什么,姑姑想把要自己嫁给本应是庶出的假儿子?舅舅还想把自己送给三皇子做妾,好生儿子?我都这么忍气吞声了还要算计我都亲事,(╯‵□′)╯︵┻━┻老娘不发威当我是病猫么。哎?骚年,你哪位啊?不明骚年:我觉得你需要一个靠山,我家山大。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本书正是在关注和研究这些(以及其他相关的)前沿问题的基础上,对美学界、哲学界、文艺界热切关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成果。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这是当前文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它要追问的是当下的电子媒介时代文学会不会消亡的问题。中编为“观照文艺学学术史”,主要关注并深刻研究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美学学术史等前沿问题。下编为“美学的沉思”,这实际上是百年美学学术史的缩写,是在总结以往美学研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价值美学的构想。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大菩萨岭:壬生与岛原
《大菩萨岭》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历史小说”。这部作品从1913年至1941年间连载,共计41卷。小说以幕末时代为背景,讲述了剑客龙之助在甲州大菩萨岭为试刀而斩杀朝圣者,随后一步步踏上魔道的过程,生动地描述了新选组及幕末武士阶层的人与事。作者以“大乘小说”称呼《大菩萨岭》,以佛教思想为中心刻画了人世间之业力。文学研究家中谷博将这部小说评价为“日本大众文学之母胎”。遗憾的是,直到作者去世,该小说也未最终完成。《壬生与岛原》是全书的第三卷,曾多次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创造了日本电影史上的经典。神魔武林正传:武痴情魔引(上)
天下第一高手、四大剑客之首“不败剑尊”罗名尊遇害,究竟是何人为之?武林从此巨变,血雨腥风,江湖恩仇,孰是孰非?川中双煞为何遁入空门?丁忧孤独之子,又为何屡遭劫难?大开大阖,波澜壮阔,述不尽的拳技剑道之奥,写不完的抵死缠绵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