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4900000033

第33章 事语(2)

教官不拜

海忠介为教官,御史诣学,公不拜,曰:“若至台院,当以属官礼见。此堂乃师长教士之地,体不应绌。”两训导夹公长跪,公立当中,时谓笔床学士。盖教官者,能尊其身而后能尊先圣,不能尊其身,则何以代先圣而行其教,其辱先圣莫大焉。御史如贤,当以忠介之言请于朝,定为仪注。

辞署县

叶公春及为福清教谕,台使者委署连江苏。辞曰:“洪武十四年,禁有司差遣学官,则学官教诸生外不当与矣。齐景公以旌招虞人,杀之不往,守道即守官也。学之于县,岂特旌与皮冠哉。职实欲附于虞人之义。”

乡约

御史季公本,谪簿揭阳,以化民为事,约为条规。乡立约长以总其教,约副以助其决,约正司训诲,约史主劝惩,知约掌约事,约赞修约仪,月朔会民读约讲义,数约复为一总约,以察诸约之邪正。月终,轮二人至县,传训诲语。行之二年,风俗移革,境内以宁。顺德何公淡知滨州,取吕氏乡约,教民榜行之,每乡慎选老人,亲为演说大义,使训闾里,按季稽考,民以恶闻,则召其乡老。泣谓之曰:“吾不能化若,与若不能化乡,其罪一也。然吾则罪首也。民苟三犯,吾当自劾求退,于若何如。”各惭谢而去,讼为之稀。顺德黄公著知安溪,俗喜构讼。市师以爰书训其子弟,公痛除其弊,授以《孝经》,俗为之变。东莞林公培知新化,仿古敛散法,置义仓一十五所,均口赋,以粮为差。建社学,率二十一里一区,选行谊为师,与诸生言,朔望父老言,约法皆首、明伦,使还相告教,作四诫诗,令童子诵之,修古乡射礼于学宫。南海刘公焕知程乡,创小学四斋,聚童蒙肄业,月试分五等,率三十贯给之。又捐千缗市田为小学租,使学掾主之。宁都丁公积知新会,申明洪武礼制,参以朱文公四礼仪节,为《礼式》一书,每乡择三老主之,月朔进于庭,礼其能者,其不肖者榜门示耻,良家子游惰者聚庑下,使口诵《小学》,亲为讲解。顺德黄公璋知南康,立旌善惩恶二牌于要地,善恶直书其名,人服其公。之数君子者,皆以教养为务,所谓学道爱人者也,是皆可以为州县之法。

唐氏乡约

明初,南海平步有六逸。其一曰唐豫,学者称为乐澹先生,尝立乡约,与乡人行之。有曰,婚礼旧俗,先一夕燕其子,子必据尊席而坐,以为渐老之宴,非礼也。今后止许开筵聚亲,子不得据尊席而坐,为父宜依醮礼命之,庶不违古人之意。有曰,《礼》云:父在,子虽老犹立。今后为子者不许坐,违者叱以辱之。有曰:父母之丧,不得饮宴。亲朋来吊,止宜待以蔬素。有曰:忌日之祭,当以丧礼处之。读祝后,孝子哭尽哀。是日不饮酒食肉,居宿于外,传所谓君子有终身之丧是也。其延亲宾散胙,必待祭毕,庶不分其祭祀之诚。此四约,最为礼之大者。

礼仪

广州风俗尚礼,南海洗桂奇尝建同母异父昆弟服议,曰:昔公叔木有同母异父之昆弟死,问于子游。子游曰:其大功乎。狄仪有同母异父之昆弟死,问于子夏,子夏曰:我未之前闻也。鲁人则为之齐衰三月。洗子曰:礼为出母嫁母杖期,乃同母异父之服大功,不已重乎。齐衰三月,则已轻矣,亡于礼者之礼,贵中也,小功其庶矣乎。其为嫂服议曰:人情于无服之亲则易犯,故服也者。所以饰哀而持情合危者也。今有闻嫂之丧而不戚然哀者乎,哀之斯服之矣。昔者子思之哭嫂也为位,夫既无服矣,而又为位焉,必其情有所甚不安者矣。故嫂叔不相为服者,礼也。而不得不服者,情也。礼本诸人情而已矣,其为长子为人后议曰,昔公仪仲子之丧,舍其孙而立其子,孔子非之。子思兄死,使其子白为嗣,后世无词焉。故宗子死,以嫡为后,礼也。若以庶继嫡,是谓夺宗,非礼也。礼曰长子不得为人后者,为支子后言之也。子夏曰,为人后者孰后,后大宗也。正嫡,正所以后大宗也。若所后非小宗大宗之嫡,而辄以长子后之,是谓诬礼。新会汤敬升曰:晋张湛曰:后大宗者,所以承正统也,必大宗之主。小宗五世之嫡,死而无后,然后为之置后。支子不得置后,不继祖与祢也。今之非所后而后焉,是曰诬礼。舍天性之爱而父他人,孝子不忍也,是曰抑本。二者皆自悖于先王之教者也。然则支子之无后者,不无厉乎。曰:“《礼》曰:殇与无后者,食于祖,不斩祭也。如之何为厉也。”罗虞臣曰:“《礼》曰:支子不祭殇与无后者,殇与无后者,祭于宗子之家,既曰后大宗,则小宗亦不置后矣,况其非小宗乎。既曰祭宗子之家,则不为之立后矣,故立后出继之礼,古所无也。自此说行,使人子舍其亲而事他人之亲,天理人情必不安。嗟乎,古今之以此陷于不孝不仁者,可胜道哉,汤氏族谱之不与为后者,有以也。”

嫡子不释丧服

西宁之连滩,凡冢子有父母之丧未葬,终身不释丧服,庶子则否。虽市井鄙人,亦如是。《礼丧服小记》曰:久而不葬者,惟主丧者不除。盖死者以归土为安,丧事既葬始毕,故记曰:兄弟之丧内除,亲戚外除。外除者,由外饬以散哀也。灵柩未安则服不变,服不变则哀未衰。故《礼》云:“主丧不除。”所以欲人子之葬亲当及时也。礼失而求诸野,连滩其亦可称也夫。

作七

吾粤丧礼,亡之七日一祭,至七七而终,或谓七者火之数。火主化,故小儿生而七日一变,逢七而祭,所以合变化之数也。予谓人生四十九日而魄全,其死四十九日而魄散,始死之七日,冀其一阳来复也。祭于来复之期,以生者之精诚,召死者之神爽,七七四十九日不复,则不复矣,四十九日者,河图之尽数。数尽而祭止,生者亦无可如何也。

为师服

白沙先生之没,甘泉翁曰:“道义之师、”“成我者与生我者”等,为之制斩衰之服,庐墓三年,不入室,如丧父。然其告词有曰:“成吾之身,孰与尽吾之性。教育之恩,何异生养之劳。在礼经则师无无服之文,在义起则例有缘情之制,昔者孔子没,门人有三年之丧,大抵礼缘情行,例以义起,亦天地之大经,古今之通义”云。

教俭

湛文简为南大司马,令民毋得餐大鱼,市中毋得丛饮。除岁,庶民毋得焚楮祀天,糜财犯礼,盖导民以俭之一端也。

师弟六皓

甘泉讲学天关,有简翁者,年百有三岁。就而问学,将执弟子之礼,甘泉弗受也。延翁忠爱堂上南向坐,己东向坐以宾之,谓是翁容貌凝然,所养纯一,赤子之心已复,吾当师而事之。时甘泉年八十有五,观者谓其以三达之尊,而谦让不遑,致礼布衣一老,诚为有道者之风云。时有黎养真瑞鸾者,年八十二,黄慎斋民淮年八十一,吴藤川纯年八十,皆游甘泉门下,甘泉称为三皓。有歌云:“养真慎斋与藤川,三皓同时及我门。”而袁教授邮者,年七十余,与慎斋同注甘泉《心性图》书。一堂之上,师弟子皆庞眉鹤发,太古衣冠。好事者因与简翁合绘为图,称曰师弟六皓。其后甘泉年九十五,复开龙潭书院,时东莞有钟景星叔辉者,年七十有二,增城有张春冈潮者,年七十有三。侍之开讲,每展书发挥所得,声响不减少年,皆异人也。

九老雅集

何端恪公维柏家居时,有馈佳味者,即白其父,延里中九老宴集。九老者,达斋唐明府年九十二,沃泉邓宪副八十六,荔湾周太守八十三,狮山周明府八十二,端恪之父通议公七十七,豫斋曾佥宪与虚谷江明府皆七十二,北崖辛通府与惠斋张贰府皆七十一。端恪诗:“五仙旧在三城里,九老今同一里间。春日蔬盘真率会,风流长得似香山。”时嘉靖甲寅岁也。

称寿

世之称寿者,率以十为数。岭南及江西宁都,则以十之一为数。魏禧谓前十之年,必加一而后成,后十之年,必从一而生。此大易贞元之义,于礼为宜。

合食

博罗周谦山,常仿花树韦家礼,同祖兄弟合食于四孟朔,同父兄弟合食于每月朔望。费咸己出,罄俸余置谷百余石,与兄弟均之,周族之不能给者。

养士

甘泉翁官至上卿,服食约素,推所有余以给家人弟子。小宗、大宗有义田,有合食田,相从士二千九百有余。于沙贝乡,则有甘泉、独冈、莲洞馆谷。于增城、龙门,则有明诚、龙潭馆谷。于会城,则有夭关、小禺、白云、上塘、蒲涧馆谷。于西樵,则有大科、云谷、天阶馆谷。罗浮则有朱明、青霞、天华馆谷。曲江则有帽峰,英德则有清溪、灵泉馆谷。南都则有新泉、同人、惠化馆谷。溧阳则有张公洞口、甘泉馆谷。扬州则有城外行、甘泉山馆谷。池州则有九华山、中华馆谷。在徽州则有福山、斗山馆谷。武夷则有六曲仙掌、一曲王湛会讲馆谷。南岳则有紫云馆谷。平生以兴学养贤为任,所至之地,咸有精舍赡田,以便来学。故所造就士,皆有得于先生之学,以淑其身,以惠诸人。孟氏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为乐,如先生者,可谓得其所乐也已。吾人为孔孟之徒,贵而有位,当以先生为法。

请迁寺

翟一东先生宗鲁,初为诸生,以博罗延庆寺逼近泮宫,上书督学魏公校曰:“凤鸱不并树而栖,兰棘不同林而植。”今泮宫实压招提,庠声嚣于梵音,青衿杂于左衽,非所以息邪反经、崇儒贞教也。徙寺他所,以其地广学宫便,魏公从之,谓此议可行于天下。

过洋乐

东莞李竹隐先生,当宋末,使其婿熊飞起兵勤王,而身浮海至日本,以诗书教授,日本人多被其化,称曰夫子。比死,以鼓吹一部送丧返里,至今莞人送丧,皆用日本鼓吹,号过洋乐,乐人皆倭衣倭帽以象之。

狱中拜节

陈文忠在刑部狱,值履端及万寿圣节。圜中故事,是早,依官班向天北拜,或有谓囚服不宜拜节,有谓朝中亦有青衣小帽拜于墀下者,公谓君亲寿考,无日忘之。眇尔罪人,庸知改岁乎。于是拜圣节,不拜年节,人以为知礼。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贵阳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贵阳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贵阳史话》采取分类记述的方式展现贵阳的区域历史文化。其中,“史海回眸”作为全书主线,将贵阳区域内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重要史实进行有机串联,让读者对贵阳历史发展有一个总体认识;“历史人物”按照历史时间顺序记述贵阳区域内对贵阳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或在全国有声誉的重要人物;“风景名胜”记述具有贵阳区域标志性、代表性的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饮食等内容。
  • 庶女倾城:这个御史有点撩

    庶女倾城:这个御史有点撩

    叶家庶女叶涟漪,被当家主母送入宫中太学做了侍笔宫女。叶涟漪是个活生生的草包性子,太学中日日陪伴皇子们进学,学了三年依旧是文不成武不就,气的教书师傅狠狠的抽了一顿手板,终于是有点起色了。待到五年之后,京中谁人都知道,太学中有个侍笔宫女。学识渊博,敢于惠文帝御前与外藩使臣力争高下。长大之后更是不得了,一力扶持新皇登基,攘助邻国太子篡位。 后来,此女成为了史上唯一一个在后宫编纂史书的御史皇后,留下了珍贵史书《孝武年史》。 众臣:今天御史大人也没有来上朝啊。 皇上:咳咳,皇后今天身子不舒服。
  • 冥捕司

    冥捕司

    武则天登基后,中国历史进入周唐时期,一时间,政局动荡、人心不安,各种神秘案件频繁发生,白宇玄,一个自称天降之人的神秘男子在这个关键时期出现在洛阳,揭开了周唐时期一段段隐藏在史书后面的真相。(本故事剧情人物皆为虚构,切勿较真,各位看官若是觉得写得还行,还望多多点击、收藏,能打赏的给个打赏,有票的给个票票,没票的捧个人气,谢谢)
  • 剑锋谱

    剑锋谱

    手执三尺剑,斩尽妖邪不畏死,心在光明界,真我自在道之侧。剑锋指天叩,传奇自在巅峰立,心如仁者念,我为人间开天地。各位热心书友可加本书QQ群;230353611.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锅圈岩

    锅圈岩

    本书是中国当代原创文学系列之一,收录《锅圈岩》、《从四区到四梨树》、《太木路》、《对视》、《告密者》、《青鱼》、《小舅母和苏小米》、《冷月》、《六月之光》共九篇中短篇小说。故乡是每个人的出生地,又是每个人的情感容器。小说主要以生活在贵州乡村的人物为描写对象,展示了他们在云贵高原淳朴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人与物深切的怀念之情。
  • 我吞噬了亿万世界

    我吞噬了亿万世界

    绝世天才叶天宸遭人暗算,霸气玄灵被废,沦为废人,遭人厌弃!背叛!轻视!欺凌!幸得父亲留下神秘晶石相助,获得无上妙法,万物归源秘术,侵吞天地万物精华,提炼无上秘宝万物源液,变废为宝,弥补一切不足,让他从废物之身,再度成就天才之名。“只要有足够的万物源液,我,就可以比任何人,都天才!”自此,一代绝世天才,吞天噬地,塑最强根骨,凝无上神魂,聚万道法则,演无尽世界,化为震世妖孽,上九天,夺十方圣器,入魔界,诛盖世魔尊,升神界,败绝代天骄,踏外域,灭万界至尊,吞噬亿万世界,终成混沌之上,永恒之主!从今以后,我要这世间,再无一人,敢负我!
  • 女人这样沟通最有效

    女人这样沟通最有效

    《女人这样沟通最有效》聪明的女人怎样沟通最有效?工作中的你,家庭中的你又需要掌握哪些必不可少的沟通方式?本书带你学会在九大场合中女人必须掌握的50个沟通技巧,让每一位职场丽人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让处处有心的你在家庭生活中更加幸福快乐。学会最有效的沟通,灿烂你的美好人生。
  • 清风半渡

    清风半渡

    轻衣白袍三尺剑,黛眉娇舞羞遮面。若问此去意何处,不入江湖枉少年。那么多人都曾有过江湖梦,武侠梦。江湖又该是什么样子呢?
  • Scorpion God

    Scorpion God

    This title comes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Craig Raine. Three short novels show Golding at his playful, ironic and mysterious best. In The Scorpion God we see the world of ancient Egypt at the time of the earliest pharaohs. Clonk Clonk is a graphic account of a crippled youth's triumph over his tormentors in a primitive matriarchal society. And Envoy Extraordinary is a tale of Imperial Rome where the emperor loves his illegitimate grandson more than his own arrogant, loutish heir. "The writing is brilliant, so fluent and stylish that the stories read themselves like a dream. "(Daily Telegraph). "As ambitious and as engrossing as the best of Golding. "(Financial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