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1500000002

第2章

十诵明十种受戒法。一自然得戒。谓佛无师自悟。二自性得戒。谓大迦叶。三见谛得戒。谓居邻等五比丘闻说四谛寻发具足。四善来得戒。谓耶舍等及如来一代善来所度。何以故。佛是法王自与受戒。此是等最后身。比丘终不学地无常故。五三语得戒。谓未制羯磨前。谓罗汉所度者但为受三归即得具足戒。六问答得戒。亦名论义。谓须陀耶沙弥年始七岁。佛问其义。一一答。佛称可圣心敕诸比丘与受具足。从问答得戒。因敕比丘故亦名敕听得戒。七者八敬得戒。亦名八重。亦名尊师法。亦名八不可过法。谓大爱道及五百释女求佛出家。佛遣阿难授其八敬听之出家。从八敬为名。故称八敬得戒(五分律云)爱道从阿难闻八法已欢喜顶受。又语阿难。为我白佛。于八法中更乞愿。愿听比丘尼随次大小礼比丘。云何百岁尼礼新受戒比丘。佛告阿难。若我听比丘尼随次大小礼比丘者。无有是处。阿难闻已还报。爱道又言。顶受尊敬。佛言。大爱道欢喜奉行。八法听即名出家受具足戒。复白阿难。是五百释女今当云何。更为我白佛。佛言。即听大爱道为作和上。在比丘十众中白四羯磨听。一时羯磨三人不得至四。此则爱道一人得名八敬受戒。五百释女即羯磨受戒。十诵亦如是。若如依四分。五百释女亦皆八敬得戒。八遣使受戒。谓半迦尸尼颜容端政。若出伽蓝即有坏行留难。圣者开听差一比丘尼。为使往大僧中代其乞戒。故名遣使受戒。九羯磨受戒。谓十僧作法十。边地持律五人受大戒。以边地佛法创行。僧徒希鲜。集之至难故。大圣开听五人受戒。又四分云。得阿罗汉者。即名出家受具足戒。此人得最上法。名为上法受戒。故摩夷论云。时有年不满二十。而受生疑问佛。佛言。听教数胎中月及润月犹不满。佛言。此人得阿罗汉不。答言。得。佛言。此人名为上受具戒。又尼众中女人曾出适年十二听受大戒。通此合有十二种受戒。此十二种中自然得戒。唯佛一人自誓得戒。唯大迦叶一人见谛得戒。局在居邻。五人善来得戒。通及僧尼佛。佛在时有佛灭后更无善来受戒法。三语得戒。居在大僧。未立羯磨已前听。立羯磨已后不听问答得戒。若今末法中有须陀耶沙弥。亦听受戒八敬得戒。唯居尼众爱道一人不通。余者遣使得戒。唯在尼众半迦尸尼。若今末代有如是比丘。听小小颜容不得也。边地五人得戒者。今边方有佛法。初行处皆悉开听曾嫁十二居在尼众上法受戒通彼僧尼。今若有得阿难汉者。亦即得名戒。唯羯磨一法教通凡圣被及。僧尼该罗现未须知作法。成以不成故。依诸部广明 问。羯磨受戒具足几缘得名如法 答。依僧祇律具六缘得成如法。何者为六。一者受戒人年满二十三衣钵具。二者受戒人身无十三遮难。三者要结果成就。四者界内僧尽集。无其别众。五者羯磨称文无有增减。六者十僧满足如法清净。备此六缘得名如法。六中少一受戒不成 问。年云何满二十 答。僧祇云。要年满二十岁。满二十雨。若年满二十。不满二十雨不得戒。但使雨满得受戒。若冬时生夏安居竟受戒。是名不满二十。若春时生安居竟受戒。是名满二十。前安居竟时生还前安居竟受戒。后安居时后安居竟受戒。是名满二十。四分家十二月为一岁。满二十人取本生月。皆名满二十得具足戒。僧祇家迳二十雨满得具足戒。如腊月生者至满二十迳十八雨。故名不满。如是等要满二十夏后方得受戒。然受戒事重。是出家根本。若本法不成即非比丘。与白依无别。受人信施及以礼拜。皆名为盗。得罪无量。若人定知年小受戒者。虽迳百年犹名沙弥。不应受大比丘礼敬及受信施。当更受戒 问。此受戒已来备迳布萨羯磨。何故更得受戒 答。此作受大戒。意听羯磨布萨。非盗心听故 四分听更受戒 答。只云。若人自不知年几当问父母亲里。若复不知当看生年板。若无是者当观其颜状手足成就。以不若如是不知当问。何王何岁国土丰俭旱涝等。非谓一切如是特有难知者。如是一一寻究。若实不知满二十。虽手足成就亦不得戒也 问。四分云。年不满二十。听数胎中月润月等。此后云何 答。有人初受戒时。意谓年满二十。受戒竟方知不满。怀疑问佛。佛言。听数胎中月润月。若数一切十四日说戒。以满年数无犯。此是大圣开令得戒。依此间国法五年再润 十诵云。洴沙王六年一润。五分五年一润。未知依何者是定 第二身无遮难者何故须问也 答。十三难人为三彰所牵与圣道隔绝。障不发戒名为难。是故须问 又问。十三难者名义云何 答。一边罪难。此人曾受大戒。犯波罗夷为僧灭摈。后自还复更出家。蠲在众外。名边障不发戒。名难也。二污净行尼难。从出家已来不犯淫者。名为净行。若白衣时污犯。此人故名为难。三贼心受戒难。此人无师自剃发。著袈裟不受戒。而共他布萨羯磨窃盗佛法。故名贼心。若下三众盗听说戒羯磨。诈同僧事亦犯也。四破内外道难。此人先是外道来出家。受戒后不舍戒。还入外道。邪见心重。自然失戒。若更欲于佛法求出家受戒者名难也。五黄门难。此人性多烦恼。阙于持戒。烦恼障重不发大戒。故名为难也。六杀父难。七杀母难。白衣杀父或杀母。违恩处深障。不发戒。八杀阿罗汉难。白衣时杀比丘。临命终时颜色不变。九破僧难。妄说邪法。或乱群情。同界之内别行法事。断坏佛法。知而故为。故名为难。十恶心出佛身血难。此人方便欲杀佛。而不能断命。侵损圣体。违理处深。得重逆罪。今时末世烧坏精舍形像舍利。若见瑞相亦得逆罪。不得受戒。故名为难。十一非人难。若鬼若天变作人形欲受大戒者。名为非人难。十二畜生难。若龙若狐化为人形。不得与受戒。十三二根难。此人身具有男女二根。于僧尼二众无安置处。故名为难。此十三人中初四及五逆业障摄。黄门一人烦恼障摄。后三人报障摄。三障所羁一形之中不可改易。未出家莫度已出家当灭摈。广解如论中所说也 问曰。不问十三难。为作戒不 答。四分云。自制已后不得戒 又问。本为防难故。今实无者何须问也 答。虽为难故问。若实有难问以不问俱不得戒。若实无难问便得戒。不问不得戒 第三明结界成以不成后结界法中当说 第四界内僧尽集。不来者与欲众僧和合无其别众也 第五羯磨称文者。若作白四羯磨。而白五白三白二白一皆不成也 第六僧数满者。要清净大比丘十人。若过十人名为众。满减则不成 问。犯重人及十三难人作和上。为得戒不 答。四分云。此不足僧数不得戒也。自余证人犯重。但使证人多则得戒。少则不得戒 四分云。时有从不持戒和上受戒。后生疑问佛。佛问。汝知和上持戒不。答言。不知。佛言。得。名受具戒。复有从不持戒和上受戒。佛言。汝知和上不持不。答言。知。汝知不应从如是人受具戒。答言。不知。佛言。此得名受具戒。又后有主疑问佛。佛言。汝知和上破戒不。答言。知。汝知不应从破戒人受戒不。答言。知。佛言。汝知从破戒人受戒不得戒不。答言。不知。佛言。得名受具戒 第四人三句俱知者。不名受具足戒 问。无和上得受戒不。佛言。不得。十诵律云。优婆离问。无和上得受具戒不。佛言。得名受具戒。羯磨人及众僧有罪。四分云。时有和上九岁授人具戒。不知成受戒不。佛言。成受戒。众僧有罪 问。无衣钵得受戒不。四分云。无衣钵不得受戒 又问。借衣钵得受戒不。五分云。借衣钵者应教衣主舍。得受戒。毗尼毗婆沙论云。无衣钵得戒不。答言。得。若尔何须衣钵。答言。一为威仪故。二为生前人善故。二为标异相故。须衣钵具也。又僧祇云。以和上足十人数。不名受具戒。又不自称字。不称和上字。不乞戒。皆不名受具戒。与人作和上应具十德。一持戒。二多闻阿毗昙。三多闻毗尼。四学戒。五学定。六学慧。七学自出罪使人出罪。八能自看病。九若弟子有梵行难。能自送使人送脱难。十满十腊(出僧祇律)依止阿阇梨应具十德。一具持二百五十戒。二多闻。三能教授弟子阿毗昙。四能教授弟子毗尼。五能教弟子舍恶善见。六知波罗提木叉戒。七知说波罗提木叉戒。八知作布萨。九知作布萨羯磨。十满十腊(出四分。增十中和上十德亦同也)威仪羯磨二种阇梨应具五德。一知增上威仪(是净身口戒。亦名律仪戒)二知增上净行(名净心戒。亦名定共戒)三知增上波罗提木叉戒(是净惠戒。亦名道共戒。出世法过于世法故言增上也)四知自羯磨(此一句善众法文辞成就。言彰辨利)五满五腊(五年学戒。自行既成。堪与人作师也)临檀证人应具五德。一善知有难法。二善知无难法。三善知作白法。四善知作羯磨。五戒行清净。具此五德能举众法(表证威仪)有五法不得无依止。一不能勤修威仪(戒)二不能增净行。三不能增波罗提木叉戒。四若恶见不能舍而住善见。五不满五夏(出四分律)十诵云。五岁比丘五法成就。听不受依止而住。一知犯。二知不犯。三知轻。四知重。五诵波罗提木叉利。若无此五法。虽复多岁尽形依止他住 问。大比丘得依止小比丘住不 答曰。得。除礼拜余一切如弟子法。应作有五法失依止。一死(师亡)二去。若师遥宿行。或弟子决意出界外。三休道(若师除戒)四不与依止(师舍教诫)五还在和上目下住。若和上摄受者。阿阇梨不应令请教诫。十诵律制依止法。乃至不得求水澡漱。先求依止后因不谙相。委过起故开听。乃至共宿听无依止住过。是则不听。僧祇律云。优波离有二沙弥。欲一时羯磨受戒。以事白佛。佛言。同和上者听。僧祇律有四种师。一无法无食(听不须问而去)二无法有衣食(须问已去)三无衣食有法(虽苦应住)四有法有衣食(是为乐住前二种师。无法应忏谢已而去。后二种师有法者。尽形不得离)师有五失。弟子应忏谢已而去(一应语和上言。我如法和上不知。二我不如法和上不知。三我犯戒舍不教呵。四若犯亦不知。五若犯已忏悔。亦不如既出家训成之益。是以请求在外。咨禀修学胜法)受戒随根虽有多种。总归大要唯作以无作。初对师前作心受戒。运动身口造成此法。名为作戒。一得戒已坏之。在心不复营为。故名无作戒。是出世法作心受之。便得作心舍之。便失善业。不尔必能感报。不同戒法。有舍义。四分云。时有不与沙弥戒便与受具戒。不知成不。佛言。得具足。众僧有犯。毗尼母论云。时有从破戒师受戒。生疑问佛。佛言。汝先知汝和上从师边受戒得不。答言。不知。佛言。得名受戒 问。大僧得与尼受六法及十戒不。答。大僧唯得与尼作三种羯磨。一受。二摩那埵。三出罪。自余法事诸律无文。设令作者羯磨不成。僧尼得罪 问。何故大尼取比丘为师。式叉沙弥尼不取也 答。女无独志。是故圣制。受大戒要取大僧作师。或叉摩那尼及沙弥尼。初始出家年幼志弱。但依大尼为师。咨承学戒。不须大僧 问。受六法时更须请和上不 答。不须。何以然。式叉摩那但于十戒中增学其六八。未是易位故不须请。又四部律皆言。眼见耳不闻处。若对面作羯磨者。不成受六法得罪 问。有人言。大比丘尼得礼沙弥。是如法不 答。此人不解律相。妄作是说。何以故。四分律房舍揵度中。佛自为诸比丘制于敬法。小沙弥应礼大沙弥尼。何况大比丘尼而不礼也。何者不应礼十三难人。三举人灭摈人非法语人。如是等人不应礼。礼者彼此俱得罪耳 次明舍戒法。然戒是净法应请升累表。是故僧尼五众护持佛戒。宁死不犯。若故犯者不如本不出家也。何以故。自坏道法。污辱师僧。秽乱三宝。欺负四思。不消信施益。罪尤多。若人烦恼迫心。乐道情薄。苟欲为恶不能遮止者。佛言。听舍戒还家。不得倚傍佛法。违犯清禁也。若欲舍戒者。当向一大比丘。故胡跪合掌。作如是言。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舍大还作白衣。愿大德境。我是白衣。如是三说。若欲留五戒者。当言。还作优婆塞。若欲留十戒。当言。还作沙弥。愿大德忆。我是沙弥。本从僧受得戒。今还应如法还僧。僧便证知。此推之不得对余人而舍也(若比丘尼还尼舍)若舍戒已还乐佛法出家者。还听出家。尼则不听。何以故。十诵律中。因白衣见比丘尼还俗便讥呵言。此比丘尼先曾敬我法。中问为我所敬。今复敬我。无有正定。诸比丘以是事白佛。佛言。若比丘尼一返戒。不复听出家受大戒。

四部律及论明结界法第三

同类推荐
  • 跻云楼

    跻云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所行赞

    佛所行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耳门

    耳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Original Peter Rabbit Books

    The Original Peter Rabbit Book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etters from England

    Letters from Eng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苍天有泪(全集)

    苍天有泪(全集)

    美满的家曾是她小小的“天堂”,一夕之间,亲人隔世,家破人亡,沦落街头。他却从她发誓复仇的那个地方,伸出援手。从没有一个地方像“家”一样令他抗拒,从没有一个女孩像她一样令他心动。但血缘和姓名为他打下被仇恨的钢印,爱恨千万,他们该何去何从?雨是苍天的泪水,洗去悔、洗去恨、洗去过往的悲伤,人间终会有爱的天堂,生命终会有雨后的天晴。
  • 听潇水依旧又重行

    听潇水依旧又重行

    人生踽踽前行的路上,在迷惘、彷徨、无措的时候,总想着回到曾经梦想诞生、放飞的地方,谈不上逃避,只想着静一静,回归到原点,凝固下时间,反思或记忆:原本纯粹的初心还是么?意气风发的模样还在么?回到大学校园,重拾残存的记忆碎片!
  • 快穿法则之男神求勿追

    快穿法则之男神求勿追

    (甜宠文,只谈恋爱不搞事情) 论恋爱对象是如何被主神大人宠上天的,请关注总空间频道,随时为你报道这一波现场狗粮,你们值得拥有。 第一小世界:陌黎夫妇强势演绎‘有你在,一切都是天堂,就算监狱又如何,反正你会护着我’的细水长流式恋情。第二小世界:林夏夫妇不经意间就能撒下高级狗粮‘你的小脾气只能被我发现并收藏着,不能让别人发现哟’的一见钟情式恋情第n小世界……第n+1小世界:不一样的商苏夫妇带给你们不一样的感受,真挚的感情一定能打动甜甜地少女心的。敬请期待更多美好的小世界哟!
  • 你的委屈,终成治愈(精装纪念版)

    你的委屈,终成治愈(精装纪念版)

    每两个人之间就有一场博弈,每一场博弈都在寻求平衡。我们和熟悉的、陌生的人构成纵横交错的网,我们同时在和无数人玩跷跷板。54个小故事,54次和另一个自己从博弈到言和的内心体验。这里的冲动、不平、失望、心慌、委屈,你都有过。时间的大风吹走砂砾,剩下闪着光的治愈和希望,正是留给你的。有一天,蓦然发现,那个给你委屈的人也悄悄给了你治愈,那个和你博弈的人也自始至终陪伴你。这才是真相,也是生活的希望。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以色列的诞生:荣耀(全集)

    以色列的诞生:荣耀(全集)

    本套装全两册,分别为:《以色列的诞生.荣耀.1》和《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20世纪60年代,阿以边境冲突不断。叙利亚训练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实行恐怖袭击,埃及领导人纳赛尔与约旦和叙利亚结成联盟,放言以色列必须从地图上消失。1967年6月5日“六日战争”爆发,史称“第三次中东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以压倒性优势赢得战争,并占领了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计6.5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从而确定了以色列在战略上的优势。但是战争过后,却并未给以色列带来期盼已久的和平与稳定,战争中有数十万阿拉伯平民逃离家园沦为难民,并成为之后中东战争不断升级的根源,严重影响巴以局势,巴以人民也因此长期饱受冲突之痛。究竟在“六日战争”之后,“赎罪日战争”之前,以色列国内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人民生存现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巴拉克、尼灿、帕斯特纳克及其子女们的职业生涯与家庭生活经历了何种变迁?这些故事与细节,都将在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赫尔曼·沃克所著的《以色列的诞生.荣耀.1》中一一道来。《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如果把以色列的生存奋争当作一场戏剧,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即第四次中东战争,可以算是这场戏剧的浓缩版:在神圣的日子里,以色列在南北两条战线上遭到突袭。当时的超级大国苏联对阿拉伯国家的进攻给予了令人生畏的支持,以色列在兵力、武器与对方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后取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胜利,成功突破了阿拉伯国家的包围圈,由此走上了与埃及签署和平协议的道路。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赫尔曼·沃克以多年艰巨调查得来的史料为依据,在《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中,对“赎罪日战争”前后阿以不断升级的矛盾进行了详尽的描述,重点表现了战略战术的抗衡与较量,以及各权力中心的激烈角逐与外交纠葛,真实再现了以色列当时旦夕倾覆的危险局面,同时为认识和解决当今中东地区的问题提供了思路。《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不仅是一部浓缩的以色列生存奋争史,也是一部令人感佩的卫国战士奋争史:老一辈英雄兹夫·巴拉克、约西·尼灿、萨姆·帕斯特纳克还在不同的战场上殚精竭虑,新生代英雄诺亚·巴拉克、阿里耶·尼灿、阿莫斯·帕斯特纳克已经开始在不同的部队里奉献、战斗,他们的职业选择和感情取舍都深深地镶嵌在以色列国的命运变动的版图之中……
  • 朱育理文集

    朱育理文集

    中国航空工业史编修办公室所编的《朱育理文集》是朱育理同志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担任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领导期间发表的讲话和文章这些讲话和文章充分体现了朱育理同志深刻认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航空工业深化改革绘制航空工业发展战略蓝图高度重视质量。
  • 阴阳祖剑

    阴阳祖剑

    我有一剑,可分阴阳。阳剑不行?还有阴剑。阴剑不行?还有阳剑。两剑都不行?没关系,我还有祖剑?啥?还不行,算了让我先生来吧~我有万剑,定生死。先生霸气!小元空啊,我们要先和别人讲道理,别人不听再出剑,知道不?师傅我跟别人讲道理,别人打我~走,拆了他的祖师堂!
  • 只差一步之首卷

    只差一步之首卷

    一念这差,错失十年,这十年就像孕育生命,瓜熟方能蒂落。如果没有十年相念,又怎会珍惜今日的相守,这就是因缘,这就是我们的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