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600000031

第31章 调查不在场证明 (2)

“那人就在左边的行李寄存处,是一个高个男子,他身穿鼠灰色的衣服,留着红色的胡须,你看到这个人了吗?”

“没有,我没看到那样一个男子。”

“你几点存的包?”

“三点三十分左右。”

利朋稍微沉思了一下:“有可能是我记错了,这是周二的事吧?”

“对,是周二。”

“波瓦拉先生是在两点左右打来电话的吧?我印象中他是说的两点。”

“应该还要晚些。实际上,准确地说,应是快三点了。真是难以置信,你居然连我送手提包的事都知道?”

“昨晚,波瓦拉先生我和谈话时说过。他说要去贝鲁基的决定很突然,所以让你给他送手提包去,放在左边的行李寄存处。”

“那红胡子男子呢,是怎么回事?”

利朋已经得到他想要的了,要自圆其说,编个故事也不是难事。

于是他笑着说:“那个人是我们的侦探。他正在那里侦查一宗案件,是关于装着贵重物品的手提包失窃案。我想也许你看到他了。波瓦拉回来时,他的手提包还在吧?没有东西被偷吧?”

管家也笑了,但笑得并不真诚,他好像知道了,利朋只是在开玩笑。

“没有,他带着包回来的。”

利朋心想,好了,玩笑就此打住!波瓦拉没有说谎,周二下午两点四十五分他打给管家电话,吩咐他送手提包,这是真的,同样他也真的去取了手提包。现在还有他周日与周一的行踪,和周一晚上打开桶子的事没有确认。接着利朋说:“还有件事要麻烦你。我要写报告,请你帮我对日期进行核对。”然后他拿出记事本,“我说事件,你只要告诉我对不对就行了。三月二十七号,周六,举行晚宴。”

“对。”

“二十八号,周日,没发生什么事,波瓦拉在晚上时打开桶子。”

“不对。他是到了周一才打开桶子的。”

“周一。”利朋随即更改了本上的记录,“周一晚上,对吗?周日晚上,他虽然在家,但等到了周一晚上才把桶子打开,对吧?”

“对。”

“他到贝鲁基的时间是,周二去周四回的,是吗?”

“是的。”

“太感谢了。”然后他又跟管家聊了一会儿。利朋越是跟这位老人接触,就越是信赖他,尊敬他。这位管家诚实可信,为虎作伥的事是绝不会去做的。这一点利朋深信不疑。

上午,他可谓收获颇丰,可是到了下午就颗粒无收了。出了波瓦拉家,他又去了火车站的行李寄存处,还去了餐厅,人们都不记得当时的情形了。但周二的事情,波瓦拉说得都不假。再把他周三和周四的行踪调查清楚了,波瓦拉就能解除嫌疑了。为了得到确证,他不得不去布里歇一趟了。他先打电话,预约了一张当晚的火车卧铺票,然后又给警察厅打电话报告。

第二天一早,利朋就已经身在布里歇了。吃了早餐,他坐车往马里鲁去了。他不知道哈努曼家在哪,就去邮局打听。最后,还是一家商店的人告诉他的:“哈努曼家在距离这里四里地远的鲁番街上。过了十字路口,马路右边有一片树林,里面耸立着一座红顶白墙的房子,很容易看出来的。不过,今天恐怕你要扑个空了。”

“我很想见见他。”利朋说,“如果他不在,能见到他太太也行。”

“可能也不在。两周前,确切地说,到今天才正好两周,他太太曾来到我店里,跟我说:‘这两三周我要出去旅行,你就不要送货了。’看来你来得不巧。”

利朋向他道了谢,然后按照他说的找律师去了。从律师口中,他得知哈努曼在一家大型的民营银行工作,身居要职。出来后,他雇了一辆车去鲁番街了。过了大约十五分钟后,他在一幢漂亮的建筑物前停了下来,一看就知道家里没人,没有一扇门窗是开着的,门上有把大锁,窗帘都拉上了,把里面捂得密不透风。利朋看了一下周围的情况,顺着门旁的道路,找到了三间小房,看样子好像是给仆人住的。他就近敲响了第一间房子的门。

门里一位个子不高的中年妇女探出头来,利朋问候道:“早上好。我从布鲁塞尔来,是专程来拜访哈努曼先生的,但他家的门锁了。请问他家有没有人看守,或者你能告诉我谁知道他去哪里了吗?”

“我就是给他看家的,但我不知道他去了哪儿。出门前他跟我说,有信件的话,就往布鲁塞尔的麦奇耶银行转。”

“他出门多久了?”

“到今天为止,刚好两周。他说要在外面待三周,再过一周才会回来。”

“上周,我的一个朋友也来过,肯定也没见到他。你见过这个人吗?”利朋把波瓦拉的照片给她看。

“没见过。”

利朋还敲了其他两间房子,也没问到什么有用的,于是他就回布鲁塞尔去了。下午将近两点时,利朋来到麦奇耶银行,进入金碧辉煌的大门后,他出示了自己的名片,要求见经理。

过了一会儿,就有人给他带路,把他带到一位中年绅士面前。

简单地问候之后,利朋开门见山地说:“冒昧打扰你,是想向你请教些事情!哈努曼是贵公司的高级职员,请问他是安弗瑞特抽水机公司的波瓦拉的兄弟吗?今天早上,我特地去马里鲁拜访了哈努曼先生,但是他出门了。我们找他是有要事,如果不是这样,就不会费尽周折非要见到他了。”

“哈努曼和波瓦拉是兄弟不假。虽然哈努曼跟我提起过波瓦拉,但我并不了解他,所以不知道他的事。不过,我可以把哈努曼现在落脚的地方告诉你,你自己问他。”

“太谢谢了!”

“他住在斯德哥尔摩的瑞贝奇饭店。”

利朋记录下来后,就道了谢从银行出来了。接下来他又走访了莫里剧院,正好售票处有人在。他问上周三的晚上上演的是不是贝利奥的《特洛伊人》,答案证实了波瓦拉说的没错,只不过预约记录上并没有他的名字。但也不能因为这样就断定他没来剧院,或许他来了但没有预约座位。

然后,利朋又去了马克饭店,波瓦拉说他是住这里的,他对职员说:“我和一位叫波瓦拉的先生约好在这里碰面,我想查一下他在哪个房间住。”

“波瓦拉先生?”职员似乎对这个人很陌生,他开始翻登记本,然后说:“这个人没在我们这里住过。”

利朋把照片给他看,说:“就是他,波瓦拉先生,从巴黎来的。”

“啊,这位先生啊,想起来了!他只是偶尔会来这里住。但是现在不在这儿。”

“难道是我记错日子了?”利朋一边查阅自己的记录本,一边说,“你的意思是,最近他都没来过吗?”

“不是。他上周在这住了一个晚上,这是最近的一次了。”

听他这么说,利朋好像非常不解,叫道:“这么说,今天我见不到他了!他哪天来这里住的?”

“稍等。”职员又在翻登记本了,“三月三十一号,周三晚上。”

“糟糕!看来是我记错了!”利朋感慨道,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他有提到过我吗,我叫巴斯卡?”

职员摇摇头,给了他否定地回答。

利朋好像是在跟自己说话:“那晚他一定是从巴黎直接来到这儿的。”他转过身来问道,“你还记得那晚他到这里的时间吗?”

“记得。那时很晚了,估计有十一点了吧。”

“那么晚才到!这样赶来会不会太仓促了?万一要是没有房间了,怎么办?”

“不会的,他预订了房间。黄昏时,我们接到了他从安葩绣大道餐厅打来的订房电话。”

“五点以前打的吧?五点时我还见过他。”

“不是,没那么早,我记得接到电话的时间是在七点半到八点之间。”

“真是不好意思,占用了你那么多时间。我给他留个言,你帮我交给他好吗?”

利朋真是个有天分的表演艺术家。他经常给自己设定角色,扮演自如,演技纯熟。波瓦拉的言行中,经过查证的都没有虚假的成分。接下来,利朋要重点突破的是还未被证实的地方,比如在夏兰顿吃午餐之前,他真的去维桑奴森林散过步吗?散步后有没有沿着塞纳河逆流而上?还有在巴士第他到底在哪家餐厅吃的饭?他真的去过他弟弟那儿吗?这些都还有待查证。

第二天,利朋去了警察厅,向休威厅长汇报了调查的情况。

同类推荐
  • 章木头

    章木头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尿童失踪之谜

    尿童失踪之谜

    空旷的草地上绿色茸茸。阳光很强地从东天照下,露珠儿开始消融。绿色的氤氲在阳光里弥漫,然后笼罩草地使得一切缥缈又虚幻。酒神杜康于迷蒙中愈加庄严而神圣,冷兮兮地望着他面前的芸芸众生。几十坛粗陶酒坛一字排开,如一群直立的缩头老龟。粗坛色彩黝黑,凝重拙朴。坛身凸肚之处贴着大红的方纸。红色的方纸上写着粗犷的“酒”字,鲜艳夺目。不远的地方坐着十几位耄耋老翁,精神矍铄,盯着酒坛,满目贪婪。一队神汉巫婆身穿怪服,面目狰狞,给人以面临地狱般的恐怖。相公们赤身露肉,黝黑的光脊上绘着各种图案。阳光在图案的间隙间跳荡,扑朔迷离。正中间站着的是两个赤肚娃娃,面目惶惑又呆然。他们的面前放着一个个大木盆。
  • 坑塘里的树林

    坑塘里的树林

    正月十六早晨,我们又见到了柴小水。在柴窑村,大家有一天见不到柴小水,都会觉得缺少点什么。要说柴小水本人,并无特别之处。在豫东平原,你很容易见到这样的庄稼汉,身材瘦弱,面皮黝黑,一双眼睛像是刚刚睡醒,却又温和、明亮,让人感到亲切。但不知为何,只要提起柴小水,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柴小水出现在村口时,肩上一定扛着一把铁锨。柴小水所到之处,只要路面不平,他便会用手中的铁锨,从附近挖来泥土,垫在低洼的地方,然后把新垫的泥土踩实、踏平。柴小水是个闲不住的人,你可以说柴小水是全村人的劳动力,即便是一个三岁小孩,都可以随时使唤他。
  • 山那一边

    山那一边

    村里的新村建设又动工了,原本,铜定是要借此机会搞个活动。他要表彰表彰路雨,要不是路雨把那二十万元的赔偿金捐给村里,那么这个新村建设工程就要搁在那里。可是路雨就是不肯,她想那钱是她的丈夫的,她只是为了她丈夫尽一点责任而已。挖掘机又动了起来,嘎吱的声音有点像添水嫂鸭子的叫声。开机器的不再是那个红头发的年轻人。据说,那个年轻人半个月前就出车祸了。那年轻人听说铜天被抓进去了,约了他的小兄弟们大喝了一场。结果酒后开车,把自己弄成个植物人。
  • 谜

    三年前的那个秋天,我差不多每天黄昏都会到离我家不远的那个市民广场上去转悠。这种转悠不是说背着手,踱着方步,而是坐在轮椅里。是的,是自己摇着的那种轮椅。当时,我还没有完全从巨大的悲哀中解放出来。那样的打击,换谁都受不了。原本我是一个健全人,在公司里活蹦乱跳的。甚至可以说,我还特别引人注意,尤其是女孩子们。她们喜欢我,首先喜欢的就是我那双活泼高挑的长腿——我是一个瘦高帅气的年轻小伙子。我是个快乐的人,至少我过去是个快乐的人。我在那家医疗器材公司里跑销售,头衔是地区销售经理(当然,实际上只有一个人)。我的业绩相当不俗。
热门推荐
  • 明天天会晴

    明天天会晴

    故事发生在一群80后90初的年青人身上,在他们身上,我们会看到青春与活力,梦想与朝气。更重要的还有那年青人向往的、追求的浪漫爱情!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经历,同样的向往,同样的追求,同样的梦幻,同样的期待,那就请走进《明天天会晴》吧。。。相信你会看到一些自己想看到的故事。。
  • 花花的笔记本

    花花的笔记本

    以前,我把随笔写在纸上,然后找不到了。现在,我把随笔写在这里,可能会有人看。随笔诗词转帖杂文……文笔拙略,还请多多包含。感谢我的责编,给了我这本短篇签约的资格。如果有相同爱好之士,不妨做个交流。青花致意,感承诸君。……
  • 孔夫子入党

    孔夫子入党

    谭运长:比较长时间以来,大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反思五四开始,到现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再认识,已成为学术界、思想界的一大潮流。最明显的就是王元化,从新启蒙向新国学的转变。很早的时候,大概就是1989年,我看到他在我老师(徐中玉先生)主编的那个杂志《文艺理论研究》上面,发表了一篇很长的文章,叫《五四断想》,就是纪念五四70周年引起的各种思考,里面就有很多反思。 一方面他讲到五四是个新传统,五四反传统,也是我们传统文化自身的选择。另外一方面,他认为五四当时的一些具体做法,特别是那种激进主义的态度,值得反思。
  • A Mountain Woman

    A Mountain Wo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夜迷情,腹黑总裁求放过

    一夜迷情,腹黑总裁求放过

    为了给妈妈治病,洛璃不得不找东城霸主封熠。可没想到的是封熠居然对她宠溺有加。她喜欢的东西,买。欺负她的人,虐。只要是她想要的,他都会给她办到。洛璃以为这就是爱情,并且渐渐的迷失在他的宠溺之中,可是当他喜欢的那个女人回来的时候,她才知道,一切都是她的自作多情。她打算彻底离开这个男人,却被他禁锢,冷冷的说:“这场游戏里,我要是不同意结束,你永远没资格说over.”--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莲华眼陀罗尼经

    佛说莲华眼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恋七

    恋七

    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因为嘴馋而染上肺结核,更预料不到我会在养病的这段时间遇到七。一个不会游戏,不会抽烟,不会把妹,只会读书、篮球和田径运动的傻瓜处男。 从网恋到现实,从吵架到感动,从喜欢到深爱,其中的搞笑和哀伤频频发生。然而最后......断离,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选择。 七,倘若七年后你还记得我,结果会是什么? 幸福,已经很近了。然而转眼之间,你我又竟是相隔万里.....
  • 精灵之冠军武装

    精灵之冠军武装

    为了冠军,在所不惜!这是一个为了梦想的故事,也是一个船新的故事。ps:新人作品,请轻喷!
  • 医者无邪

    医者无邪

    即将大婚的丈夫跟公主暧昧上了。赵奕然觉得正好。师父拦在路中间求她学习武功,谁知道她偏偏要学了医术…她是武林暗藏的高手,轻功剑术独步天下。她是赵家纨绔的大小姐,火烧世子府,扒光世子的衣服。人称无恶不作赵小姐。她是救济千民的医者,从来针不离身。他是倾慕她的,自小被她扒光衣服的世子。他是她的师兄,做坏事一定要拉上小师妹。他是世外高人,爱喝酒,爱名医,爱奕然。他是邻国国君,看着赵奕然会忍不住伸手。天下,命运,行医,谁是谁的劫,谁又为谁而渡劫?
  • 从亭长到皇帝:流氓的胜利

    从亭长到皇帝:流氓的胜利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烽烟四起。农民、贵族、官僚、强盗、文人、武士,纷纷粉墨登场。攻城略地,纵横捭阖,巧取豪夺,尔虞我诈,最终获得胜利的,却是来自沛县街头的流氓——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