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7000000038

第38章 求课诵报本回心说忠欺灾祥果报

话说祖师趺坐在大雄宝殿之上,旁左两楹之间来往善信瞻仰不断。寺僧焚香忏,借师演化,因而交揽檀越施主,也有许愿酬恩的,也有斋僧结缘的,也有问道求度的,也有悔过消愆的,也有为自身祈禳疾病痊愈的,也有为妻子保安修醮的。那祝延圣寿牌位设在正中,和尚只持科文,晨夕诵念一遍。那曾见为父母的来叩大慈,恩光普照,又见那僧众奉承势利,忙忙碌碌,道人行者奔走,跻跻跄跄。祖师大展智光,乃向三个徒弟道:“世态人情百千变幻,我等欲行度脱,只管得目前。即此目前尚漏,如何普及万方,永垂历劫?”道副答道:“师尽师心,一随万变。”尼总持答道:“只据现在,任其去来。”道育答道:“有我有人,无人无我。”祖师听得道:“汝三人意见虽别,理实不殊。只是于三世慈尊原意少异。”尼总持便合掌稽首,拜问三世原意。祖师道:“为父母出家,今已披剃在佛门,那些地狱中有情,宁忘了演化?”尼总持当下颖悟,乃两眼看着郁富五人,上殿来瞻礼。祖师却又一心里想着轻尘的课诵根因,只见郁富五人上得殿来,跪拜在祖师面前,也不言语,只是磕头。祖师大放光明,备知来意,但口诵一偈。说道:

知心便问心,云何堕此狱?

反此不正经,消愆在慎独。

郁富等不知偈意,惟郁贵叩首师前道:“小子知也。”乃起身向寺僧告许经愿,祈保双亲康健,灾难无侵。当时就有一个僧人近前道:“施主要建一会经愿道场,还是建一藏课诵功德?”郁贵道:“一会怎么说?一藏怎么解?”僧人道:“一会乃是一时修个法会,一藏是课诵经文五千四百八十卷为一藏。一时法会灯烛香花斋仪,与一藏课诵的功德费用多寡不同。”郁贵说道:“只要功德广大,我祈求得益。”僧人道:“如此,须是与施主课诵一藏经文。”尼总持听了僧人课诵之言,乃向僧人道:“莫要似轻尘的课诵。”郁贵笑道:“师父不言,小子也忘了,但不知可有此事?”那僧人听得,吃了一惊,忙向尼总持问道:“师父如何说轻尘的课诵?轻尘乃吾师也。见今疾病在房,师父这言说得有些古怪跷蹊,请毕其说。”总持但合掌不言。郁富便说道:“我等为不明孝道,误犯双亲,被阴司冥谴,已堕成狱。幸未离善地,得圣僧救度,于冥冥中见狱主惩治一僧,说他为人课诵得贿,不完经功,把周身铁打遍钉,得圣僧救解。我们影响之间,尚记得他名号轻尘,叫他徒子若孙速补完经文,以释前罪。”僧人听得,问道:“施主,此言却从何处见闻?”郁富道:“便是夜来山门庑廊处,明明显化。”僧人道:“果是吾师为人课诵经文未完,偶患恶疮,遍身疼痛,将已垂亡。昨夜忽然疮口合愈,住痛得生。细思冥冥报应不差,我等为师续经忏罪,自顾不暇,尚敢又揽施主经文,重复造孽?”僧人乃稽首尼总持,说道:“师父既解救我师于冥冥,这郁施主经文一藏,借道力与他成就了功德罢。”总持道:“我等随师东行,功夫不能久留。”僧又向道育前稽首说道:“望三师父与他课诵罢。”道育答道:“此系吾总持师兄揽来的功果,小僧未敢承揽。”时在堂尚有众僧,齐道:“我等不必推让,何不稽首祖师前,听教何人课诵?”众意乃定,齐到祖师前合掌启知祖师。祖师与道副正闭目端坐,众侍左右。忽然祖师开眼道:“得四句偈语。”说道:

诵经本孝,为诵则忠。

失却忠孝,须归仁者。

祖师说偈毕,乃看着道育说道:“徒弟,汝当推广本来善愿。”道育道:“祖师为东普度,法驾将行,弟子为人课诵,恐坐日迟延,未为事便。”祖师道:“吾虽为东行度,但与本国夙昔有缘,顺道演化,只要成就众善,何忌迟延?”当下道育向师礼谢,遂承应课诵经文。只见众僧知轻尘果报,又见郁氏五子回转孝心,为亲修建功果报本,郁老夫妻得知,遍传引得远村近里僧尼道俗、善信男女,各出金粟,建一个祝延圣寿报本的道场。众信僧人都拜请祖师登座,为众说法。祖师道:“既令吾徒弟承行课诵,一切科仪悉听他行持,吾暂移静室打坐。”乃令道副随身,按下不提。

且说阿罗三位尊者见尼总持以口舌化郁富等五人不回,动了嗔念,向十殿圣前念了几句梵语,现出真实不虚地狱,警戒他五人。又为出家高僧,安可令他遨游地狱?那犯法罪恶,污秽僧身,只为救度众生,说不得广施方便,乃以白沐猴献果试他禅心。尼总持那时若见了白猿桃果,说吃了免入地狱,一时吃得,便入贪痴。只就他一心自忖,不敢僭受圣真之献,便成就了他这一件功德。也是郁氏五人之幸,又得道育高僧与他课诵经文,修建法会,阿罗三位尊者乃向四位尊者道:“尼总持以孝化忤,以顺惩逆,吾故试以法,以扶其教。今道育课诵,虽为郁氏五子报本根因,实为轻尘和尚消愆。尊者慈悲,曾云法试,毋使他禅心不力,又被邪魔乱正。”第四位尊者生欢喜心,允首答道:“俟彼诵持演化,吾自有法以试。”

却说轻尘和尚为受贿课经不完遭谴,被圣僧救度。这一端情由,往来寺中无一个不知。他自己也省悟悔改,一时疮痛已痊,入堂参拜圣像,忏悔罪逆。乃谢尼总持毕,随上道育法座前合诵经咒。恍恍惚惚,只见一个蛮使手捧二函,上写着一行字:一函开着“经资三金”;一函开着“经仪七金”。七金者,置于道育座前;三金者,置在轻尘前面。那轻尘看了又看,道育端诵不顾。少顷蛮使与函不见。道育经文诵毕,乃向郁氏及众信说道:“小僧奉师旨承揽经功,此心惟恐心与经文不一,或生慢心,或生妄心,或生利欲等等邪心,或生育我种种私心。口虽诵念,眼实外观,经随眼去,孽随诵入。自保不暇,焉能与人度脱?诸善信当鉴小僧真诚,切莫惠布金钱,不但受领入了贪邪,只一入眼,恐起了无明之妄。”道育说罢,只见众信中一男子开口问道:“圣僧之言,果是真诚。为十方众生,课诵功德实行。且请问:我等布施金珠,供养三宝,圣僧课诵经文,代消灾罪,与受原属至情正道。祗园长者也曾布施,我佛慈尊也曾受纳,彼此利益,不背人天。圣僧方才说入贪起妄,不知堕入哪项孽因?”道育道:“小僧出家,原为感皇王水土之恩,无有个职名之报,愿以一忠披剃。今只就这忠之一字,为诸善信开陈。人生世间,这个方寸,无形无声,敛之至微,发之至大,百千样变幻,皆从此出。只就这忠道,对着个欺罔,这忠有百千样福祥,欺有百千桩业障,福祥多少荣,业障无限苦,总在这方寸。人何为自苦!”男子听了,合掌称谢道:“愿圣僧把这忠字,为何有百千样?这福祥却是何等样受?这欺字为何有百千桩?那业障却是怎几桩苦?”道育道:忠有第一样,众善信,你听小僧说来:

第一为臣子,愿得称为良。

上事尧舜主,仁义佐赞襄。

登庸贤哲士,绥猷及万方。

惟知道事上,那念家门昌?

入相或出将,雄名著边疆。

每念身殉国,不问家与乡。

为牧及为尹,万民命所当。

廉静普慈仁,不贪酷与赃。

莫云民易虐,微疵若自伤。

抱此一赤节,名传万载香。

善男子听了,心生欢喜,说道:“圣僧说的一团道理,果然正大。我这寺中往往有高僧来讲经说法,有一等只讲些禅机梵语,愚昧的听了打盹瞌睡起来,那有敢轻藐释教的,只是磕头念佛,哪里明白?虽说禅机深奥,有缘的自悟入道,不肯轻泄匪人。世人一登善地,一闻梵音,便超凡界。只是不如圣僧明明白白教道。且再请问第一样忠道之下还有多少?”道育答道:“忠道多端,比如为人,谋事尽自己一个实心,把他人事如己事做,便就是忠。一存个为利的心肠,或无终始,或反伤坏,或畏嫌忌,或贪酬报,便是不忠矣。比如小僧们为人课诵,那善信一种求佛的志诚,何等厚望你完成,你却贪利,不尽实心,这罪孽怎生忏悔?”道育说到此处,只见轻尘与徒弟子,俱各合掌瞻拜谢过。男子听了,便恳求圣僧备细把尽忠福祥与欺罔的罪孽苦恼一一教道。道育道:“众善信既要备细听闻,小僧也说不得刻薄,攻人之短,有碍慈仁。但存忠是世人自己享福免苦,小僧便喋喋呶呶,宁甘罪过。你听我说来。”

说忠良,护厚福,百代金紫何须卜。

好名万古永流芳,为圣为神为仙佛。

想高官,贪厚福,功名富贵何时足。

一心只顾保身家,那念公庭与民物。

肆贪残,逞暴酷,不恤黎元遭荼毒。

一朝天网说恢恢,难保身家无刖戮。

纵然漏网在生前,身后宁逃灾病促!

道育说罢,男子合掌称善。只见一个士人,名姓唤做昌远,向这男子叫一声:“钱定兄,你今备问,高僧备答,固然阴阳报应,善恶不爽。只就你方才说的,忠良与欺罔,福祥罪孽,如今却有一宗不明白,请教请教。比如我小子三世善良,一心忠悫,告诸天地不悖,质诸鬼神无疑,怎么累世贫寒,前程阻隘?我这隔海沙村,一富厚世家,说起他积恶,真是挽西江之水,罄南山之竹,也写不尽。你看他代代拖金衣紫,个个荫子荣妻。看这报应,却又何在?”道育听了,问道:“先生有怨心否?有妒意么?”昌远答道:“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小子何怨?彼或固有这富贵,于我何与?又何妨?只是就高僧言事论事,这一件不得明白。”钱定说道:“五行秉受,世运变幻,或者侥幸苟免。”道育笑道:“若如此说,造化又私,阴阳报应复舛矣。先生但固守君子之行,不入怨尤之地,安心静听,终有见闻。纵不在一时之因,自有百年之应。”昌远也笑道:“高僧见教,一团正理。只是小子刻间不明白,难免日后不生疑,看来报应还在个有无之间矣。”道育听得,乃看着轻尘说道:“师兄,你的一宗公案未消,这宗事必须借重昌先生明早心胸,定然明白。”道育说罢,乃续课诵。在堂僧众也有听了这一番说话的,道忠良奸欺、福祥罪孽,真真不爽。也有听了昌远说的,尚怀不信心。还有私议法座,被士人参驳倒了,又不知何事借重轻尘,莫是答应不出,把轻尘甚么公案推托也。当下天晚,众各散归。

却说道育退下座来,进入静室,稽首了祖师,复入蒲团坐位。却想起昌远之一宗问答,乃端坐默念了一声梵语,只见一尊神将立前,说道:“吾僧有何委托?”道育道:“前所临狱主一宗公案,乃寺僧轻尘灾罪未决,今已为他度脱,便是这种根因。但又生出一宗,使众生不明因果。敢借神力押那轻尘和尚往前狱,消了这宗公案。仍复查明一个昌远土人不明白的因果,以伸了吾师演化之愿,成了我等扶助东度之功。”神将便问:“何事士人疑惑辨问?”道育说道:“据这士人自称,三世善良,一生忠悫,怎么累代受贫,前程不利?海村富贵,积恶多端,如何代代金紫?这报应差殊,他心地颖惑。”神将听得,随化了一道金光,直到轻尘和尚房中。只见那和尚自在堂中课诵了经文,吃了晚斋归到僧房,不肯调摄方愈的身体,乃便碌碌查收割的稻谷帐日,叫那徒子若孙揽张施主家的经,送李施主家的疏,骂行者不扫地,嚷道人不烧茶。徒弟好的,不作声,让他聒聒噪噪。不忍耐的,说道:“老师父,疮才好了,痛才止了,早早安息罢。”和尚方才收拾欲卧,朦胧闭眼,只见金甲神人近前,把他阳魂摄去,复问他昌远士人何处。和尚指说:“近寺不远。”神人押着和尚到了昌远家门。只见那士人在那书房中:

青灯独守,黄卷自温。寒毡坐破,了无愠戚之容;石砚磨穿,那有忧贫之色。展采错落,文房四宝;呻吟吁叹,义理千篇。只见他:玉漏频催残夜,金猊已冷香烟。那士人,犹挑尽寒灯不辍;这神将,但唤那障眼来魔。

神人见了这士人穷居陋室,破壁寒窗,对着圣贤经传,不忘诵读功夫。一念慈悲,不忍他这勤心贫困。但受了高僧之托,只得摄引他魂,忙叫睡魔把他精神疲倦。昌远不觉打了一个呵欠,于梦寐中便随着神人来到一座公廨去处。只见一位主者,正在那厅上拷问许多善恶情由,左右报称神将降临。那主者忙出阶恭接,道:“上界尊神,何事降临?”神将道:“一为高僧代诵经咒,押这和尚消了罪孽;一为士人昌远不明忠欺报应,稽查这种根因。”主者听得,延神将上坐,随唤过轻尘和尚到阶下,戒谕他一番,说道:“你受人之托,当忠人之事,经文咒语,三宝真言,登善信于天堂,救罪入于地狱。可是你贪金钱,便是卖钱焚香礼圣可也,怎教你指经不诵?分明贪诈人财。那托你焚修课诵之人,心念一举,你岂知冥冥中随注笔立卷。你不诵,怎销功果?今幸东度高僧与你消释,你当苦守禅规,勿效凡愚鬻利。”主者说罢,便叫左右取出一簿子,注上一个“销”字,喝一声:“纵放你回,再看你后!”却是如何,下回自晓。

同类推荐
  • 名公法喜志

    名公法喜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夏事略

    西夏事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银色女经

    银色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薛文清公从政录

    薛文清公从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台湾资料清德宗实录选辑

    台湾资料清德宗实录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文娱之国风大匠

    文娱之国风大匠

    苏然一觉睡过去,第二天醒来,已经处于一个文娱匮乏的平行世界。没想到这个世界音乐鬼裁层出不穷,把华语乐坛搞的乌烟瘴气。 苏然只好挺身而出,将国风歌曲与网文在平行世界发扬光大。 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国风!若干年后……流传着一个传说,华语乐坛的巅峰,国风歌曲的巅峰,音乐鬼才,网文界的巅峰。
  • 两生花

    两生花

    传说有一种叫“两生花”的植物,扎根泥土或漂零在水中。她们并蒂而生,其中一朵注定先行凋零,而另一朵背负着两份生命渴望,迎风绽放。辛酸着、快乐着的漂一族,在痛苦和快乐的夹缝中生生不息……张思雨与张思怡是一对孪生姐妹。大学毕业后,姐妹俩怀揣梦想,一起结伴来到北京,开始她们的人生旅行。张思雨求职到北京鸿翔地产公司与销售经理陶丽娜成为同事。她的出色工作表现被公司的二世祖肖世杰所赏识,两人遂由同事关系发展成为恋人。这一切都令一心想入豪门的陶丽娜嫉妒不已。
  • 吾爱深深

    吾爱深深

    她是家世败落的世家千金,一朝家变,相恋三年的男友亲手把她送到了他弟弟房间。大婚前夕,男友轻咬她唇,漆黑的眸子闪着志在必得的光芒:“即便你嫁给了他,你依然会是我的!”洞房之夜,她恨着背叛的爱人,忍痛楚问:“为什么非要我?”他回答:“因为你是我的全世界”被爱与爱将她的心紧锁成结。她爱的男人亲手将她推入深渊,爱她的男人始终守候左右,直到她终于以为找到了真爱,方知入了深深豪门,只叹情深缘浅。伤痕累累的她被人拾起,背叛她的男人颓然跪在她面前哑着声音,“辛辛我后悔了,跟我走吧。”她被迫离开,却让自己的丈夫躺在了血泊之中。
  • 北京的达利和十二宫图

    北京的达利和十二宫图

    二十年后我来到北京,已是一个很冷的日子。北京的风吹在脸上,立刻感到麻木。街道两旁的落叶被吹得满地翻飞,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正午,这些金黄的树叶在街上跑动,我和6站在公交车站牌下说话,树叶不断从我们的脚边漂浮过去。我浑身冰冷,忍不住想打哆嗦,6脸上则是红扑扑的。这一瞬间我想起了从前那个刚满二十岁的小姑娘,她有着婴儿般的脸蛋儿,任何时候看上去,都让人感觉到润泽和鲜活的印象。6在北京已经定居多年,有了自己的家,我和她大概有二十年没见过面了,因为我从没来过北京。我对这座大都市没有任何印象。
  • 浩瀚星海你是人间理想

    浩瀚星海你是人间理想

    白溯因为摧残了家族最后一朵冰莲花被家主白晓墨封了古武赶去江城反省两年,却在离开的途中遇上了一个被追杀到这里来的凤肆之,她带他出去走时还偷走了人家家族信物。白溯:“我只是想偷,哦不,索要带他出去的报酬。谁知道他就只有两个戒指,还不值钱。”后来发现凤肆之的爷爷还有一朵,但是是给他家孙媳妇儿的。她威逼利诱偷最后都无果而归,于是堂堂最后一支古武世家唯一少主出此下下策:“凤肆之,嫁给我。”凤肆之:“……”滚。白溯见不能从凤肆之下手就极力讨好凤老爷子,让凤老爷子认定了她这个孙媳妇儿。白溯心中道:我其实也不想这样的,我只是想快点得到冰莲花,反省好快点结束,我好去云游四方!她们被凤老爷子安排在一起住。白溯:“可一起睡吗?”凤肆之:“……”白溯:“可以暖床吗?”“可以滚了”
  • 金玉良言:年轻人成大器必知

    金玉良言:年轻人成大器必知

    一句箴言就可以浇灌一个人的心灵,一句箴言就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未来,一句箴言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无论你相信与否,这都是事实。本书收录了百余篇名人小故事,记录了名人成长的脚步。每一个标题都是影响名人一生的经典名言,其内容妙趣黄生,其体例别出心装。无论是烟雾飘渺的早晨,还是阳光灿粒的午后,再或是华灯初上的夜晚,翻开安,都如同驾一叶轻舟,通往世外桃源,渐入佳境……
  • 明代神魔小说·后西游记(中)

    明代神魔小说·后西游记(中)

    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三大续书之一,讲述了因当年唐僧所取经文晦涩难懂,遂由唐半偈二度西行,求取佛经真解的故事。唐半偈先后收服了花果山灵石孕化的二世石猴孙小圣,并在小圣的帮助下收服上古驮负河图出水的龙马以及猪一戒、沙河忍者龟沙弥。而后,师徒四人西行,一路先是打败哼哈二将,后又大战媚阴和尚,之后,凿通阴阳二气、大战文明天王,夺回“春秋笔”……取经之路,可谓艰险重重。全书共四十回,影响虽不如《西游记》,但在针砭时弊、笑骂文采方面颇与《西游记》相比肩。
  •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

    色彩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色彩与人的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息息相关。蓝色的天空,纯白的云朵,翠绿的树木,火红的花朵……没有色彩,世界不会这么绚丽,生活不会如此多彩。
  • 人比花娇

    人比花娇

    她艳绝天下,笑容如花,才不过十六岁就成为了天下最美的女人。她才华惊艳,作的一手好诗,写的一手好字,被称为才女。她出身富贵,家里世代在朝为官,父亲更是官至右丞相。她就是这样一个要容貌有容貌要文采有文采要家境有家境的天之骄女,无数才子想要一睹芳容,无数达官显贵想要迎娶回家。这样的女子偏偏爱上了那个注定女人无数的皇帝。却不想自己的画像刚刚送去就被退了回来,原因竟然是那人不再选妃。为了一个边塞女子,当今天子竟然要解散后宫,独宠一人。她不允许,绝对不允许,那人就应该左拥右抱坐享齐人之福。那人就应该在她身边为她魂牵梦绕。看着手里越来越扭曲的花朵,她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淡然的微笑。
  • 不可思议的奇人(奇妙的大千世界)

    不可思议的奇人(奇妙的大千世界)

    世界如此广博与深邃,无论今天的科学多么的发达,终会有许多未解的谜团让我们无能为力,就是在我们身边,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去探究,也隐藏着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奇妙的大千世界:不可思议的奇人》试图从多角度、 多方面,结合现代科学的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成果进一步揭开背后层层的面纱。